《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实施方研策略究》课题指课村《农小学生外阅读导《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组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1、研究的背景、现状以及问题。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是指教师从学校学情出发,给予学生必要的读书指导,也就是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现阅读的个性化。
国外对于课外阅读一直是很重视的。如美国多利斯.布朗研究发现,早期给孩子读书,可以教会孩子学会分享和参与,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及心理的健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研究认为:课外阅读为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能发展学生的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重视中小学的阅读教学实验。我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进入当代,对课外阅读的研究理论也有增无减。如万云英在其《注意培养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中指出,小学各年级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与其平时课外阅读书籍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舒华的“课外大量阅读对儿童伴随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论述;伍腾提出的为享受乐趣而读书的理论等。新课改以来,许多儿童文学理论家也
对儿童文学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做了大量的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外针对儿童课外阅读的研究理论的确不少,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收效还不太令人满意。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教师还比较少。另外,我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在理论上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未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因此,在这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讨,必将有助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
2、目的、意义。
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这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是势在必行。
二是我校当前阅读现状的需要。
我校学生95%以上来自农村,2009年以来,学校开展了“书香校园”活动,学生的课外阅读较之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认识不足,理解偏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的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其形成正确
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从而使其个性健康发展。自2009年我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部分家长、学生的课外阅读观念有了一定改变,85%以上的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愿意投资为孩子
购买几本课外读物。但是,他们印象中的“课外读物”仅仅限于“教辅资料”、“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籍,他们认.
为这些读物能提高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对孩子有益的。也有的家长认为,为孩子买两三本课外书就行了,甚至这几本书至少可以管到孩子小学毕业。
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就是,我校40%以上的学生家长都是外来
务工人员,学生中还有22%的留守儿童,这些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家庭教育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考试考得好就可以了,缺乏从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意识。与此同时,由于他们的工作原因,不可能也没有时间给予自己的孩子较多的指导与引导,许多家庭没有书柜,也没有阅读的意识与习惯,在家长的直接影响下,许多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较差。
(2)、书源较少,好书难觅
一方面,孩子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没有条件接触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没有条件接受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仅仅局限于手里一本《优秀作文选》,或是几本几年没有更新的课外书;另一方面,由于
许多学生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也不可能帮助学生挑选合适的图书,再加上平时工作较忙,周末也往往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光顾新华书店去挑选合适的图书。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不可能读到比较多的优秀图
书;第三,我校学生的家庭居住地附近的新华书店,也大多以出售教辅类书籍为主,店主出于营业额的需求,极少有卖适合小学生课外读物的。这样,店主很少卖——学生接触机会就少,购买力不足。学生购买力越不足——店主越是很少出售,形成了恶性循环;第四,我校图书室中的图书资源也不够丰富,里面的大部分图书还是“普九”时期上级为了达标统一配置的,虽然图书的总量不少,但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其实也并不多。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面自然不可能有较大范围的突破,学生的阅读质量自然也不可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注重形式,走马观花(3).
大部分孩子手里有一、两本课外读物,但这些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买书时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给孩子购买的,书的内容孩子并不一定喜欢,加之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换,孩子的阅读兴趣极不浓厚。所以,阅读时,只是走马观花,对书的内容不求甚解,更谈不上能对提高自身素质有所帮助了。甚至,有的孩子只在每周二早读全校统一的课外阅读时间,拿本课外书做做样子。
(4)、兴趣不浓,自觉性差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甚至可以说是很淡,有一小部分同学根本没有阅读的兴趣,虽然已是小学中年级或者高年级的学生,几乎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众所周知,兴趣是做好许多事情的老师,只有对这件事情有了兴趣,才可能发自内心地去做,去认真探索,学生进行课外阅
读也只要有了兴趣,才不需要教师和家长去督促。根据分析,发现许多学生把时间浪费在电脑网络游戏上面,有多位家长向我反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网吧打电脑游戏,平时每天晚上则沉迷于电视动画片,缺乏阅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有些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阅读一些书籍,也是流于形式,效果很差。
(5)、缺乏指导,收效甚微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不懂得如何去选择图书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也不懂得如何去读精、读透一本书,虽然语文老师难得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指导得特别仔细、到位。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一方面没有这个意识,也不具备这个能力,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只要看到学生捧着书,怎么去读,是不是读出效果来则往往不被他们所关心。而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还有可能读得认真一些,不太感兴趣.
的,或者尚未入门的图书则一般不容易受到他们的喜欢,他们也没有自制力会强制自己去认真阅读。这样一来,学生不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即使是认真读过几本书,也往往是囫囵吞枣,收效甚微。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研究的课题方案。
二、研究目标。
1、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点燃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