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题常见题型的答题模式或技巧经典
中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及套路
中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及套路一、答题技巧1. 区域定位:区域定位的方法大致有经纬度定位、轮廓特征定位、地理事物特征定位、图名定位、根据图示信息定位等方法。
2. 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几方面分析。
3. 人文地理特征分析:从人口、农业、工业、城市、交通、文化教育、旅游等几方面分析。
二、答题套路1.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光照、热量、地形、水源(水源是决定性因素)、土壤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科技投入等。
答题模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种植(或发展)……;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廉价,科技发达,有利于……的发展。
2.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矿产资源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地,降低成本;接近市场;交通便利;技术先进等。
(3)社会因素:劳动力数量充足;土地租金廉价;工业惯性、社会对工业的影响等。
答题模板:接近……矿产,水源充足,土地租金廉价,劳动力丰富廉价,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工业发展条件好。
3.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水源(河流)、气候等。
(2)经济因素:工业基础;交通便利;腹地广大等。
答题模板:地形平坦广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接近商品粮产地等条件优越。
三、专题题型归纳及突破方法问题:(请概括澳大利亚国土被“切割”的原因?)根据澳大利亚位置图可知: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②周围地区热带沙漠气候或荒漠化严重;③中部地区降水较多形成大自流盆地;④中部地区矿产丰富。
归纳原因:①②③共同作用使中部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畜牧业;④为中部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突破方法:①利用地图学会归纳位置;②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③学会利用材料归纳总结问题。
四、选择题解题技巧选择题是地理试题中最基本的题型,也是学生答得最不好的题型。
高考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综合题常见四类题型(答题模式)
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6分)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之一。1998~2006 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
自然原因:丰富的沙尘源(植被)、强风和极不稳定的大 气(气候--风、降水)。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 植被少),(2分)春季 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3分)气旋与 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 天气。(3分)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 强。(2分)
图例
森林
耕地
居民地
水库
河流
表现类试题,解答的关键一是熟练
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二是根据材料先
寻找依据,再判断。
题型二:原因类
常用的关键词一般有:原因、成因等。 工业生产中任 意排放含汞的 常考知识点: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 废水 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原因(水俣病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来自可吸入颗粒物、酸雨、光化学烟雾形成
表现类试题,解答的关键一是熟练
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二是根据材料先
寻找依据,再判断。
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 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 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 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 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图9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①夏季风力相对 较小; ②易受冰冻、雪 灾、沙尘暴等气 象灾害影响; ③远离消费市场, 输电距离远。
(4)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 基地的不利因素。(6分)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 点,并说明理由。(7分)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完整版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总结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二)应试策略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2、认真审题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三)应试技巧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答案:D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
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四)解题方法介绍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2005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答案:D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归纳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归纳【1】先给个母题,然后举几个提问例子,其实都是一道题(例如某某湖泊干涸的原因)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②降水稀少,河流补给类型少,水补给量少③大量的工农业用水,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④全球变暖的影响【2】常见术语提问题型(例如某地的主要经济形式)①第一产业以……为主,第二产业以……为主,第三产业以……为主②产业分布较为(合理)或者失衡【3】凡是让你回答和"结构特点"有关的(例如某地的生产结构特点)①产业结构单不单一②某某产业的比重大,某某产业的比重小③某某产业比较发达(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通)【4】为什么要这样做=积极影响=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某某有某方面的优势为什么某地能发展工业=某某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例如:南非发展金属矿产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所以你就得会一眼看出来他其实就是某地发展第二产业的条件。
①某资源的种类和储量是否丰富(如果问的是不利条件就回答不丰富)②经济基础好,工业技术水平高③能源供应充足④市场前景广阔,需求量大⑤交通运输条件良好,运输便捷⑥水源充足,用水稳定【5】为什么某地地质条件复杂或者某地地壳运动活跃①某地地壳不稳定②某地可能多地质灾害③某地地势起伏较大【6】内流区的形成原因①地形封闭,水不易外流②降水量少,河流汇入少③气候较为干旱,蒸发旺盛(注: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加以删减或者增加) 【7】建坝,建水库的题型答题套路(1)修建的好处=修建的合理理由=重要性①可以促使水电,航运,养殖等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强②可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有利于防洪疏淤④有利于增加居民生产用水量⑤有利于调节河流径流量,改善水质(2)修建不合理=修建的坏处①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影响湖泊的调水功能③影响下游地区的供水安全【8】湖泊消失的影响=河流消失的影响=水流量变小的影响(1)自然影响:①降低土壤肥力,导致土地盐碱化②地产水位下降,水域面积减少③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减少④生物多样性的减少⑤造成海水倒灌(注:此点适用于材料给你的湖泊河流位于沿海地区)(2)社会影响:①阻碍农业的发展,造成农作物减产②可能导致城市生产生活用水的不足③影响水运(注:此点看情况而答,如果是干旱地区就不要写上去。
中考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中考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1、认真审题审图审题要做到,一不看错题;二不遗漏题;三要看全题;四要审准题。
提取信息要全: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确保信息无遗漏,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表的形象、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
解读信息要准:辨析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识别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判断与推理,挖掘出其背后隐含的间接信息。
运用信息要活: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的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路畅通、敏捷。
2、全面思考要回答的问题认真思考答题的各个方面,是答好简答题的保障,它可以防止漏答。
而且在复习备考中应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评价(利与弊)、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区位因素(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规律(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
探究类(解答的关键在于把握题目情境与相关地理知识和原理之间的联系,同时体现出现代地理价值观,即正确的环境意识及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观念。
)3、答题要“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且一定要用地理专业术语题目审好了,回答问题的方面想全了,接下来就是要落实答题的.知识要点。
组织知识要点要做到层次鲜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字迹工整,同时还要做到术语专业。
回答地理问题时有一大忌,就是不用专业术语,讲白话,这就违背了科学严谨的本质。
回答好地理简答题,还应掌握以下技巧:⑴具体与模糊的技巧对于答案中自己似是而非的部分,在不影响答案完整和得分的情况下尽量回避、少写。
例如北海道渔场的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处,如果不清楚洋流的名称,不妨模糊回答是寒暖流的交汇处,营养盐类物质丰富,饵料丰富。
⑵多与少的技巧对于自己确信无误的部分要准确、有条理的书写,并且要全面。
注意答案尽可能简洁准确,条理分明,把握答案的方向性、逻辑性与全面性。
评卷是多写不扣分,但少写绝对得不了高分。
在某些时候不妨坚持“三多”,多写、多分点、多用术语。
高考地理40个难题答题模板与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40个难题答题模板与万能答题模板2020高考地理40个难题答题模板1.某地地理位置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1)绝对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纬度带位置、温度带位置)(2)相对位置和相邻位置(位于XX地区的XX方位,东西南北中靠、濒、临、接XXXXXX地区)【引申题型】——地理位置进行评价——2019届今年的出题趋势(1)经纬度位置(所跨纬度带、热量带)——气候→农业(种类、生长期和熟制)(2)海陆位置(降水、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3)相邻位置(陆上相邻)——商贸、国际协作与分工(如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对外开放等)(4)交通位置(陆上、海上交通)——运费、大物流、转口贸易、商贸、腹地(5)经济位置——吸引资金、技术引进;科研,技术发展;国际协作和分工(6)政治位置——政治中心或区域行政中心2.地形特征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1)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以XX、XX、XX地形为主;(2)地势起伏大(小),地势XX高XX低;(3)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4)特殊地貌(如果有则一定要说):海岸线、喀斯特地貌、沙漠戈壁、冰川地貌、火山等。
【引伸题型】地形对地理要素的影响=气候+河流+土壤+农业+工业+交通+城市3.等值线题目的五读法——秒杀选择题(1)读图名——明确等值线的类型(2019届高考可能会汇入新的等值线元素)(2)读数值——注意取值,同时注意题干中所注的关键词“最大”、“最小”等词汇,在高考时一定要有目的性地勾画重点,正确运用好公式。
这里特别强调局部范围内“闭合”的地方。
(3)读疏密程度——反映水平差距的大小(如坡度、温差、风力、空间差异等等)(4)读凸起方向——这也是命题的重点,“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凸高为高、凸低为低”往往成为考试比较青睐的东西(5)读延伸方向——通过等值线这个载体,来考查影响某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这也是一种考法。
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地理大题答题模板一、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南极洲气候特点的是()。
A. 降水少B. 气温高C. 潮湿多雨D. 植被茂盛。
2. 以下属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是()。
A. 兰州B. 青岛C. 呼和浩特D. 成都。
3.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A. 撒哈拉沙漠B. 非洲沙漠C. 澳大利亚大沙漠D. 南极洲沙漠。
4.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
A. 青海湖B. 洞庭湖C. 太湖D. 纳木错。
5.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A. 长江B. 亚马逊河C. 尼罗河D. 黄河。
二、填空题。
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为__________米。
2. 中国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___半岛。
3.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岛。
4.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__________洲。
5.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河。
三、解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及其分布情况。
2. 请分析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请说明我国长江流域的地理特点及其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4. 请描述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 请简要介绍世界上著名的河流及其流经的国家和地区。
四、综合题。
1. 请结合地理知识,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地形、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 请结合地理知识,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地理优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合理的发展规划。
3. 请结合地理知识,分析世界上著名的自然灾害及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4. 请结合地理知识,分析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及其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议。
5. 请结合地理知识,分析世界上著名的自然资源丰富地区的开发利用情况及其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资源管理建议。
以上就是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大家学习进步!。
高考地理万能答题模板_地理答题技巧整理
高考地理万能答题模板_地理答题技巧整理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1)直选法直选法主要是针对一些考查识记性知识的试题而言的,这类高考地理试题往往考查考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解题时根据自身对知识的记忆情况,高考地理选择出正确选项即可。
虽然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不少试卷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需用直选法来解答的选择题。
(2)图文转换法图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教材中的不少知识点都是以图的形式呈现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教材中的图表,认真分析图表中隐含的信息,学会分析各种类型图的一般方法。
对于教材中一些以文字描述的结论、原理,可试着将它们转绘成图形,以便记忆和理解,如转绘出某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图、某日全球各地昼长的分布图等。
在答题时,要注意适时地进行图文转换,使题中所给的图(或文)信息朝我们比较熟悉的文(或图)去转换,这将极大地提高高考地理答题效率。
(3)排除法大多数同学在解答高考地理选择题时多采用排除法。
所谓排除法,就是在认真阅读、分析题干所给条件的基础上,对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
高考地理解题时可先从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选项开始,然后把比较有把握的选项排除,直至最后剩下唯一的选项。
找准解题的关键点,根据这个关键点进行排除,不仅可以正确解题,也可大大节约宝贵的考试时间。
例题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C.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拿到此题第一步细读题干,找出“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限制条件”四个限定词,第二部联想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类型是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为主,这两种农业发展的前提都是有灌溉水源。
第三步进行综合分析虽然西北地区沙漠为主,土地资源比重低;另一方面劳力也不充裕,经济条件差,购买农药化肥的能力有限,但其“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限制条件”应该为水资源的不足,故正确答案为D。
高考地理各大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各大题型答题模板一、“原因、措施类”设问原因类设问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常见的设问形式有“说明××形成的原因”“试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原因”“简述××地区发展××的理由”等。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
措施类设问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常见的呈现形式有“具体措施有哪些”“可采取哪些主要举措”“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等。
该类设问最基本的解答思路是根据问题的特点和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要有的放矢。
对于措施类设问,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进行考查,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问题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再针对原因,提出合理的措施。
➤答题时应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一般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分析、评价类”设问分析、评价类设问往往结合社会热点,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或区域可持续发展、大型工程建设(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为切入点,要求分析或评价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优劣,工农业生产、城市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条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大型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常见的设问形式有“分析某地发展××工(农)业的区位条件(优势)”“从××角度评价××区位条件”“结合××因素评价××的发展条件”“简要评价××对××的影响”“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分析”等。
美术生复习学案--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
美术生复习学案--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答题总的原则: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 (1)回答成因或因素类......问题都要往两个大的方面去想,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自然..因素..包括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压带和风带、大气环流、地形、气候(光热水)、河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资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等;人为因素....包括人口、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策、资金、工农业基础、历史等。
(2)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3)回答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2.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3.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问什么就答什么,有什么就答什么。
当然,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
答题时尽量结......合题目所给的图上信息或资料作答。
................一、文综地理综合题主要题型:(1)填空式综合题:识记、判断、计算等。
要求:答案唯一,表达精确,切忌大包围。
(2)简答式综合题(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 .描述性简答题:特征、分布、规律等B .阐释原理的答题:成因分析、分析评价、区位分析、区域比较等C .开放型答题:问题措施、看法建议等二、简答题解题规范:A .审题----要求:定问题、定中心、定角度做法:(1)三审:一审主题、二审材料、三审题分;(2)画出关键词;(3)提取题目相关信息。
B .组织答案----要求:套路化、具体化、规范化C .书写表述----要求:点列式、述语式、工整式三、审题关键之一: “关键词”-识记区别重要概念,1、天气系统:气压系统和锋面系统2、气压系统:(气压状况)高压和低压;(气流状况)气旋和反气旋3、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4、气压场:低压中心、高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5、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6、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7、外力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海浪)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8、地质构造:褶曲(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9、地形类型:(小比例尺地图、大范围地图) 大比例尺、小范围地图)①平原(低于200米,平坦) ②丘陵(200~500,起伏和缓) ③高原(大于500米,中部平坦,边缘陡峭) ④山地(大于500注,起伏大) ⑤盆地(中间高,四周低)10、地形区:指具体以地形为指标划分的区域,如黄土高原、珠江三角洲、横断山脉等。
高考地理_七类综合题题型与万能答题模式
高考地理综合题题型答题模式题型一特征描述类设问形式: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思维建模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模板典例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植被(自然带)2.地形特征: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地势最高、低值);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3.地表环境特征:①气候(湿、热、冷、干)②植被状况③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④河流发育程度4. 气候特征: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5. 河流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②汛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流速。
6.河流水系特征:①流向与长度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及形态④河网形态、密度⑤河道深浅、弯曲、宽窄⑥落差或峡谷分布7.农业生产特征: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农作物种类及分布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8.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9.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半球位置④相对位置。
10.等值线特征:①等值线数值高低②延伸方向③弯曲趋势④疏密变化11.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①空间分布(是否均匀、数值范围、空间变化、极值)②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12.天气特征:气温、气压、风力、风向,降水等。
中考地理综合题题型答题模板汇编
中考地理综合题题型答题模板汇编综合题型(1)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类在描述地理位置特征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比如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
在具体描述地形特征时,我们可以以某一种主要地形类型为主,比如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并结合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地势的起伏状况以及重要地形剖面的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
综合题型(2)地形特征描述类在描述地形特征时,我们可以以某一种主要地形类型为主,并结合地形类型的分布、地形分布、地势特点以及重要地形剖面的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
比如,我们可以以山地为例,描述其分布范围、山峰高低、地势的起伏状况以及山地的重要剖面特征等。
综合题型(3)气候特征描述类在描述气候特征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比如气温和降水等方面。
在描述气温特征时,我们可以从恒温型和变温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纬度和海陆等因素进行分析。
在描述降水特征时,我们可以从年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和冬雨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纬度、海陆、地形和洋流等因素进行分析。
综合题型(5)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描述类在描述河流水系和水文特征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描述河流水系特征时,我们可以从河流流程的长短、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描述水文特征时,我们可以从流量、水位、水质和水文地貌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河流的位置、流域面积和降雨量等因素进行分析。
河流的流向可以根据地势高低来判断。
在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较少,流域面积小;而在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
在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道比较直、深,容易形成窄谷;而在地势起伏较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河道比较弯、浅、宽。
河流的流量大小和水位变化大或小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
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域面积大的一般流量也大。
而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则由气温特点决定。
高考地理各题型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地理各题型答题技巧有哪些高考地理各题型答题技巧一、选择题答题技巧1、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表述。
2、审图和资料,审题干和图的结合,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包括显性和隐性信息);3、在解连锁题时,往往第一题的解题最关键,若解答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后续问题。
相反,若在解答后续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时,则需反思第一步的选择是否有误。
4、选择题解题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高考题中这样的选项一般不多见,只有仔细分析,逐个排除。
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5、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
6、改动答案要慎之又慎,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只有当你确认另一个答案更正确时,才能改动它。
二、非选择题答题技巧1、准确定位,弄清是哪里。
首先可利用经纬网准确定位,其次可以根据特殊的形状进行区域定位。
2、描述分布,注重极值与递变。
分布规律问题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3、如何描述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②.地势起伏状况③.(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④.(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三、双项选择题地理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单题分值超过单项选择题,而从阅卷情况看,双选题错误率较高。
从答案组合情况看,双项选择题有六种组合,而单项选择题只有四种,因此双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较大。
要顺利解答双选题,解题技巧非常重要。
1.运用排除法。
在双选题中运用排除法比在单选题中更直接有效,排除选项中两个明显错误的答案,正确的选项就“水落石出”。
2.对选项进行分类组合。
将四个选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分成两组,再对照题意确定一组的选项。
3.对于难以取舍的选项,适当运用“量化法”“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来确定最终的答案。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模板篇一: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综合题常见四类题型及其答题模式环境保护题型一:表现类常用的行为动词一般有:判断、说出、指出、写出等,一般没有关键词。
表现类试题,解答的关键一是熟练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二是根据材料先寻找依据,再判断。
常考知识点:1、当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化。
2、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3、主要的资源问题:淡水资源短缺、耕地日益减少、矿产频临耗竭。
4、主要的生态问题:森林破坏、草地退化、湿地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
【典例1】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
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7分)【典例2】图13为我国区域示意图。
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
读图回答问题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典例3】表2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9 分)【典例4】图11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
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6分)【典例5】图15为某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4分)【典例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
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
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
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典例2】破坏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破坏山体,水土流失加剧.【典例3】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典例4】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
高中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
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答题建模】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答题建模】三、河流水文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答题建模】四、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二是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三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答题建模】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答题建模】六、人口迁移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人口迁移类题目常以各种图表为载体,结合热点问题和时事材料,贴近现实,尽管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量大,但考生审题障碍不大。
只要把握材料和题干中的关键字词,便可准确快速联系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2.背景材料多变,设问角度不同,但考查的知识一直比较平稳,如对人口迁移状况及其影响的考查。
高考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现将高考地理中常见的一些问答题的规范答题模板分享给你们,希望各位同学要认真识记,并在平时的做题中对应答题模板,规范答题、严格运用地理术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条例明确,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
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三、河流水文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四、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二是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三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六、人口迁移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人口迁移类题目常以各种图表为载体,结合热点问题和时事材料,贴近现实,尽管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量大,但考生审题障碍不大。
成因类综合题地理答题技巧
成因类综合题地理答题技巧在地理考试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成因类的综合题。
哎呀,这可不是简单的“单选”那么轻松,不是问你一个小小的事实,而是要你把很多知识点串联起来,理解背后的原因,分析、推理,再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
说实话,这种题型其实有点让人头大。
不过,咱们也不是没办法应付它,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怎么在成因类题目上灵活应对,巧妙避开那些“坑”,一步步拿下它。
成因类题目最重要的就是理解题目背后的“成因”。
看起来简单,实则复杂,很多时候,你得从多角度去考虑。
有些同学一看到问题,脑袋里立马蹦出答案,好像是突然开了窍一样,但那个答案根本不是整合了所有因素。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为什么某个地方有沙漠?”你是不是会直接想,哦,是因为它干旱嘛。
嗯,没错,干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你要知道,地理上不仅是气候,还可能有地形、植被、甚至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
你得从多个维度去看待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原因上。
记住成因类题目的答案不仅仅是“事实”,还是一个“过程”。
想想看,成因题考的就是从某个现象出发,找出它背后的原因,然后分析这个原因是怎么一步步影响结果的。
比如,提到“为什么中国西北地区干旱?”你可以从气候、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为什么有些地区雨水少,甚至没有水源?这里的“成因”就涉及到太多复杂的环节了,不能光想着气候和降水量,要有一颗善于拆解的心。
再来说说,别小看地理中的“人类活动”。
很多时候,环境和自然条件看似决定了一切,但人类的手可不是在“空气”里捏的,咱们可真是“能动手就不吭声”的那种类型。
环境变化有时并不单纯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反而是人类的活动在悄悄改变一切。
比如,沙尘暴的成因中,可能就包括了人类过度的开垦和过度放牧,搞得沙土松动,风一吹就起尘了。
这个细节你可千万别忽略。
你要知道,成因类题目常常要你说出自然因素的同时,还要把人类因素也考虑进去。
不过,成因类题目也有个不变的套路,那就是“一定要联系实际”。
别觉得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空洞,实际上,考试中的很多成因题都跟我们生活中接触的事物息息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综合题常见题型的答题模式或技巧高二地理备课组李森林整理一.2011年高考地理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及其解读1.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解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四项能力的基础。
信息包括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包括归纳信息、筛选信息、理解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和提取有效性信息加以运用等。
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主要表现为审题的全面和精准,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和试题的立意,明确答题的要求和方向。
2.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对所获得的信息解读和接受,并根据试题创设的新情境,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迅速与相关知识内容建立起准确而有效的联系,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我们头脑中“记忆库”里的相应知识与题目建立起正确的联系,并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认识和说明问题。
3.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解读】从考试角度看,“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运用地理学科的术语表达地理现象,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
“描述”侧重于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和地理术语的把握程度(定性概括和定量表述) ;“阐释”则侧重于考查考生对地理规律、原理、成因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4.论证和探究问题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解读】论证和探究问题是在前面几项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即除了已经掌握的主干基础性的地理术语外,还必须能够注意并运用题目中给出的信息,以及前面的题目(特别是编为一组的题目)所要求的答案,作为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的参照。
论证问题基本的要求是要用确切、已知、低层次的事物或者规律等来说明(证明)尚不明确、未知、高层次的问题。
而地理的主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便是论证地理问题的坚实基础。
地理基础知识越丰富,借以进行判断、比较的参照知识就越充足;否则就无从做出应有的判断和比较。
论证问题要求表述用词清晰妥切、专业术语正确、层次逻辑关系紧凑、用语简洁。
高考地理学科上述四方面的考核目标也可表述这学科能力以下十个方面的要求:地理事实的识记区域特征的掌握地理信息的提取地理图象的判读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原理的应用地理规律的总结地理现象的描述地理事物的评价地理问题的论证二.近年来高考地理问答题常见的设问类型根据近年问答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类型:特征描述、成因分析、规律概括与总结、评价与判断。
㈠.地理特征的描述1.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整体描述: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入手加以描述,描述时要注意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或要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想,叵所描述的区域范围比较广,还要描述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征。
)例如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低山丘陵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以红壤为主。
我国西北地区:属温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自东向西为森林——草原——荒漠;荒漠面积广大;河流少、径流量小且多为内流河、内流湖;3.地形(地貌)特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地势四个方面概括。
例如亚洲地形特征:地势中高周低;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大、平原狭小;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地面起伏极端(大);平均海拔950米。
非洲: 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欧洲: 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③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 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山,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南美洲: 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 ①地势低平。
地表起伏和缓;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4.气候特征的描述:首先要明确气候类型,再从气温、降水入手,分冬夏两季进行概括。
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
中国气候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5.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河流特征可分为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水能。
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短、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及流速大小。
以松花江为例,描述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松花江由于纬度位置较高,冬季长、气温低,所以结冰期较长;春季由积雪融水补给出现春汛,夏季由雨水补给出现夏汛,有两个汛期;流经地区林木比较茂密,含沙量小;由于补给充足,汇入支流较多,所以流量较大。
长江水文特征: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有较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游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长江水系特征: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最长河流;流域面积广大,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河流;径流量丰富;上中游支流众多、河网密集;是典型的树枝状水系6.农业生产特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特征: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和高粱;单产高;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以国营为主,是我国优质玉米的主要产地等。
7.工业生产特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日本工业生产特征:日本是世界上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工业部门齐全、结构完整;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尤其是钢铁、纺织、机械、化工、电子等工业部门;工业原料、能源和产品销售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
8.自然资源的特征:资源的总量、资源的空间、人均占有量、资源种类、资源组合状况中国矿产资源特征: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形势严峻;矿产资源种类齐全;矿产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某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等。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㈡.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描述点状事物的描述城市、村落——沿河、沿交通线分布(与其它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线状事物的描述(以等温线为例)1.就一根线⑴.平直的线——描述其延伸方向。
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与海岸线平行——因为海洋对气温起了调节作用,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与山脉平行——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高山地区比较明显,这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结果。
⑵.弯曲的线——分段叙述、描其述凸向。
气温高凸向高纬,气温低凸向低纬;1月大陆等温线向南方凸。
原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2.一组线——描述其变化趋势、疏密程度变化趋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疏密状况——冬季等温线密集,温差大;夏季等温线稀疏,温差小面状事物的描述1.面状本身的形状:城市的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放射式、条带式村落的形态——带状、圆形、不规则的多边形2.分布特点:村落——沿河流呈带状分布工业——原料指向型、动力指向型等工业区——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人口分布——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与地形、气候、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的联系)我国的矿产——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与气候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我国的耕地——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与气候、地形之间的空间联系)大洲大洋分布——板块构造——全球地震火山带分布——年轻褶皱山脉的分布——年轻的高原的分布——古老的高原分布——某些矿产资源的分布——人类的活动(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空间联系的反映)太阳辐射能的分布——(与纬度、日照时数、天气、地势的空间联系)㈢.地理事象成因的分析1.自然地理事象成因的分析⑴.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气候成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下垫面(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状况、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洋流)、人类活动。
影响气温的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风向)、下垫面(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状况、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洋流)。
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风向)、下垫面(海陆分布、距海远近或海岸线情况、地形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洋流)影响盐度的因素:气候(降水、蒸发)、河流径流、洋流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水汽(饱和或过饱和)、降温(气流上升、对流、气旋、锋面、地形抬升)、凝结核。
⑵.太阳辐射丰歉①纬度位置、季节: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夏季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②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
③天气、气候:内陆地区,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太阳辐射弱(光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