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农村小学小班化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农村小班化教学课题研究

农村小班化教学课题研究摘要:一、背景概述1.农村教育现状2.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政策二、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实践1.小班化教学的定义和特点2.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情况3.农村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和挑战三、农村小班化教学的优化策略1.提升教师专业素质2.改善教学资源配置3.加强教学评价与反馈四、案例分析1.成功案例介绍2.成功案例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五、总结与展望1.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成效2.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基础教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农村教育的硬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在课堂教学方面,农村教育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在此背景下,农村小班化教学课题研究应运而生,旨在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为农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实现个性化教育。
在农村地区,小班化教学的实施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农村小班化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益;另一方面,它也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中,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某农村小学通过实施小班化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小班化教学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资源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优化策略:首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针对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教育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
此外,引进优秀教师资源,鼓励城市教师赴农村支教,也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其次,改善教学资源配置。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为小班化教学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如更新教学设备、增加图书馆藏书等。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农村小学教育也逐渐受到关注。
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下,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小班化教学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一种改革方向。
小班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农村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短缺、家庭教育水平不高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小班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对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深入分析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合理有效的对策,促进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1)全面了解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情况,深入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探讨影响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3)借鉴先进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4)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希望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问题及对策,可以深入分析农村小学教学现状,找出问题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为推动农村小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问题及对策,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推动教育公平。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为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一、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小班化教学模式是指将原本较大班级分割成更小的班级,每个小班级的学生数量较少,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班化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 提高学习效率:小班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专注于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促进教师与学生互动:小班化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提高教学质量:小班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差异化教学策略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复杂和深入的学习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
2. 个性化辅导策略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对于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帮助。
3. 学习兴趣引导策略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设置一些有创意的课堂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4. 课堂互动策略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课堂互动。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习效果。
5. 资源整合策略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学资源,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外阅读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实际应用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具体的操作。
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

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环境相对较为艰苦,学生数量多、学生年龄跨度大等问题都是农村小学教学中的难题。
小班化教学策略是一种适合农村地区小学的教学模式,在解决农村小学教学难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探讨一下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
一、分班原则农村地区小学通常班级数量有限,学生人数如何分班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小班化教学策略中,应考虑以下原则。
1. 年纪相近:年龄相近的学生更容易在学习上有共同的理解和相互交流,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2. 学习水平相近:学生的学习水平相近,有助于教师调节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行为规范相近:学生的行为规范相似,可以减少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纠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区分在小班化教学策略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1. 提高难点学生的学习成绩: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2. 挑战优秀学生: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从深化学习、开设拓展课程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挑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1. 分组合作: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2. 实践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通过亲自实践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音频、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差异化教学的实施1. 制定个别学习计划:对于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个别学习计划,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3. 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家校合作的重视小班化教学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师应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农村薄弱学校“小班化”教育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农村小班化分层教学的策

【《农村薄弱学校“小班化”教育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农村小班化分层教学的策《农村薄弱学校“小班化”教育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论证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1、均衡教育呼声日益高涨。
教育的均衡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它不仅包括教育入学机会的平等,也包括教育过程的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还包括享受教育发展的成果平等。
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化发展,已经写入《义务教育法》,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了“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课程改革进入深化推进阶段。
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3、生源流失造成农村薄弱学校的生存危机。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就近入学原则,以尽可能地保证教育起点的公平。
但由于我县教师优质资源不足,每年又从农村学校选调了大批优秀教师进城任教,导致优质师资向城区集聚。
很多家长存在“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主观愿望,存在严重的择校现象,导致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薄弱学校的生源严重流失。
(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1、学生成才的需要。
在农村薄弱学校就读的学生以成绩相对落后、家庭经济困难以及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为主,本身属于农村弱势群体。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较差,这些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信心。
如果在初中阶段不予以关注,他们会难以成才,甚至会成为社会的包袱,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成败往往决定当地劳动者、建设者素质的高低。
2、教师成长的需要。
由于优质生源的流失,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工作成绩难以得到体现,教师的工作热情会降低,甚至会产生职业倦怠感。
引导教师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寻找教师工作热情新的增长点成为当务之急。
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

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
由于农村地区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条件较差,小学教育机构往往庞大,学生数量众多,班级人数较多。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难以照顾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学生在大班教学中难免存在困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为了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教学环境。
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通过将大班分割成小班,可以减少学生数量,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探讨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策略,以期为农村地区小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采用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采用小班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在传统大班教学模式下,学生人数众多,教师难以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
而小班化教学可以让教师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能够更加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在小班环境中更容易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小班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师和家长的更紧密合作。
在小班环境中,教师更容易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扰,提升学习效果。
家长也更容易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体现在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及促进教师和家长更紧密合作等方面。
这些都为农村地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2.2 小班化教学的重要性小班化教学的重要性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中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薄弱学校“小班化”教育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薄弱学校“小班化”教育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薄弱学校“小班化”教育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论证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1 、均衡教育呼声日益高涨。
教育的均衡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它不仅包括教育入学机会的平等,也包括教育过程的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还包括享受教育发展的成果平等。
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化发展,已经写入《义务教育法》,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了“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 、课程改革进入深化推进阶段。
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3 、生源流失造成农村薄弱学校的生存危机。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就近入学原则,以尽可能地保证教育起点的公平。
但由于我县教师优质资源不足,每年又从农村学校选调了大批优秀教师进城任教,导致优质师资向城区集聚。
很多家长存在“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主观愿望,存在严重的择校现象,导致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薄弱学校的生源严重流失。
(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 、学生成才的需要。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摘要】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小班化教学在农村小学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本文从农村小学现状出发,解析了小班化教学的概念和在农村小学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小班化教学的实际效果。
研究发现,小班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小班化教学对于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
本研究对于推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农村现状、教学应用、案例分析、成果总结、未来研究方向、意义与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之一。
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基础,农村小学在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实现教育公平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教学条件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小班化教学成为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班,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研究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对于推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的有效教学策略,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农村小学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研究意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在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匮乏、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因素,农村小学通常存在着班额过大、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而通过小班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解决农村小学教学不平衡的问题。
乡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

乡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一、小班化教学的背景和意义1. 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小班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教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 促进学生交流互动:小班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更好地发挥教师作用: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能够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育教学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1. 确定小班化教学的人数和范围:乡村小学通常班额较大,因此要确定小班化教学的人数和范围非常重要。
一般来讲,每个小班的学生人数应控制在15人以内,以确保教师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
2. 确定小班化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小班化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特点和学习特点等进行灵活调整。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 注意学生学习的动态评价:在乡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帮助。
4. 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为了实施小班化教学,乡村小学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5. 加强家校合作:在小班化教学中,家长的作用非常重要。
乡村小学应该加强家校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
尽管小班化教学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1. 教师压力大:在乡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同时关注多个小班的学生,这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教学资源不足:乡村小学相对城市学校来说,教学资源相对更加匮乏,这也是实施小班化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学校应该争取更多的教学资源,确保小班化教学能够顺利展开。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随着教育新理念的出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小班化教学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班化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有效地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小班化教学下的教学策略小班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中被广泛使用,不同于大班教学,小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在小班化教学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1、灵活创新策略: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学游戏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文本,或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中的疑惑,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形成“人人都是教师,人人都是学生”的氛围。
2、因材施教策略: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较为相似,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互动式策略: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班教学的优势,增强师生互动。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表达观点、提出问题,并及时给出反馈和指导。
针对小班化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包括:1、探究引导法:探究引导法是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自我发现和交流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游戏教学法: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教学游戏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在小班化教学中,不同于大班教学,教学方式也需要随之进行改变,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小组教学:在小班化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共同学习、讨论,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交流。
乡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

乡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
1. 小班化教学设置
小班化教学是将学生分为较小的班级进行教学,在农村小学中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和教师数量设置小班教学。
采用小班化教学方法可以让教师更容易地针对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进行教学,也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采用互动式教学
针对小班化教学,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来积极学习。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共同思考,让学生进行阐述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学习和成长。
3. 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在小班化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如游戏、竞赛、小组互动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置相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4. 情境教学法
针对小班化教学,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并通过互动的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情境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 个性化教学
6.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小班化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知识,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同时,多媒体技术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师更加便捷地进行课堂教学。
7. 善于总结和反思
针对小班化教学,教师应该善于总结和反思,在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

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摘要】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班化教学的定义与特点,然后探讨了在农村地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后详细阐述了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的具体策略,并探讨了教师角色转变和学生参与度的提升。
最后对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了推广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看出农村地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教学策略、教师角色、学生参与度、效果评价、推广建议1. 引言1.1 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传统农村地区小学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要面对大班人数众多、学生学习水平和兴趣差异大等问题,难以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
而实施小班化教学策略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减少班级规模,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减少,教师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特点,对学生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指导。
而且小班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小班化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小班化教学的实施。
1.2 农村地区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的背景一是农村地区小学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地区的小学往往面临着师资配备不足、教学设备简陋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采取小班化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农村地区小学学生的特点需要个性化教育。
由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环境,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各不相同。
小班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更加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一、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及意义小班化教学是指将原来一个班级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分成几个小班,由几位教师分别对每个小班进行教学。
它的特点在于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
小班化教学可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班化教学还可以缓解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农村小学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1. 设定合理的小班化规模农村小学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在进行小班化教学时,需要合理设定小班的规模。
一般来说,每个小班不宜超过20人,以便更好地实施个性化教学,并且要保证每个小班都有较为均衡的学生能力。
2. 细化教学目标针对每个小班的学生情况和学科特点,细化教学目标,明确每个小班在语文学习上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3. 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教师要结合每个小班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和实际情况,更加灵活地确定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任务。
4. 加强课堂管理小班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精细管理和指导,因此要重视课堂管理工作,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5. 鼓励合作学习适当安排课内外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促进学习兴趣。
6. 拓展教学手段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适当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以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三、小班化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1. 教师自主研发教学内容针对每个小班的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自主研发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学科特点。
2.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小班化教学中,可以选择更适合小班教学的多种教学方式,如讨论、示范、探究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完善。
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围绕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展开研究,探讨如何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合理利用小班化教学模式,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提高。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问题1.资源不足,教学条件差农村小学的资源相对匮乏,教学条件和环境较为艰苦。
教学设备缺乏,教学用书不全,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是农村小学教学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
2.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农村学生家庭背景多种多样,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有的学生家境贫困,受到教育的影响较大,学习能力不及同龄人;有的学生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学习环境较好。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于注重传统知识的灌输,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语文学习缺乏积极性。
二、小班化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小班化教学模式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班,每个小班的学生数量较少,教师能够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小班化教学模式适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有以下几点意义:2. 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小班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 提高教学质量小班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小班化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针对农村小学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学校加大投入,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设备,更新教学用书,提高师资水平,为小班化教学提供保障。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随着农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也在逐步提高。
其中,小班化教学模式成为了越来越多农村小学教师的选择。
小班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班化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师可以更加注重个体差异的存在,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对于语文小学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语文知识点较为繁杂,需要借助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自身的学习积累才能够掌握。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地探索知识并积累经验。
二、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班化教学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语文课程的学习需要一定的互动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注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小班化教学可以更加注重可视化教学、生动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知知识点。
注重形象化教学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知识点。
在教师应激料讲解知识点的同时,还应当时时刻刻考虑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以提高知识点的领会度。
四、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及程度,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匹配不同需求。
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学习兴趣分组分层,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学习内容。
同时,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灵活运用互联网教育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如优质的网上课程、各种数字教学资料等,来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
其次,在借助互联网教育资源的同时,要注意对其进行筛选和加工,确保使用的资源是贴合教育局的要求并且符合教学内容的有效教育资源。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是指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班进行教学。
小班化教学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的策略。
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一般学生人数较少,教室环境较为宽松,这给教师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的机会。
教师要利用这种氛围,提倡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激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习惯和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化教学。
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条件差异大。
教师在小班化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进行分类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的自主提问和解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或独立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为小班化教学提供更多的辅助工具和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等教育技术手段,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加强家校合作。
农村小学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学习,也愿意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沟通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共同协调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目标。
在实施小班化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差异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加强家校合作等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教育也得到了重视。
但由于各种资源条件的制约,农村小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对于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将有助于改进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平。
小班化教学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小班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小班学习可以更好地照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老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难题。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小班化教学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需要对小班化教学进行有效的运用。
一、教师要全面掌握小班学生的学情,个性化教学在小班化教学中,因为学生数量较少,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信息,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因此,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之初,进行全面的学情分析,做好学生画像,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困难点,为之后的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发言,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对学生的情感状态进行疏导和辅助。
同时,教师需要将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示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带领学生逐渐进入语文学习的状态。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形象诠释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语文中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逐一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由地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不断自主学习。
例如通过“阅读角”、“语文实验室”等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游戏、竞赛、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中,自由地探索语文知识和技能,并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促进个体差异的发现和发展在小班化教学中,评价体系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南,还有利于教师实现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随着农民工子女跟父母一起大量外出,城市化趋势,计划生育以及家长目光的日渐挑剔。
时下,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许多农村学校出现了人数少于20人的小班。
在小班的情形下,如何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
为此,提出“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二、课题的意义:“小班化教学”是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运用适合小班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
“小班化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实施“小班化教学”是以提高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的。
“小班化教学”使教育的同步化和标准化优势与教育的个别化和个性化要求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这就是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
其次,实施“小班化教学”,增加师生间交流和互动的频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小班化教学”由于班额人数较少,教师有可能进行个别辅导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在教学过程中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再次,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激活学生思维,融合师生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
因此,“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形式。
三、实验的原则(1)教育综合性原则。
一是教育内容的综合,即加强各学科的渗透和联系;二是教育过程的综合,要达到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统一,情意系统和认知系统的统一;三是认知活动的综合,要达到知识、能力、智力的整体优化。
(2)教育平等性原则。
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即教师对各类学生的关爱、教育都要一视同仁,让每一个人得到“阳光普照”、各得其所,在原有基础上部能得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方案宜兴市芳庄小学谢俊刚一、课题研究动因。
宜兴市芳庄小学位于宜兴市徐舍镇芳庄村,地处宜兴西部,本地区为农村偏僻地区,经济落后,近年学校学生数逐年减少,现学校7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86人,班平均学生数为27人,教师24人。
这是我们提出研究农村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社会现实和研究基础。
乘着2011年创建农村现代化学校的春风,我校成功创建为农村现代化学校。
现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雅致;现代化教学实施齐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实施;教师队伍老、中、青结合,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青年教师积极上进,充满活力,是我们实施课题研究的主力军和优质资源。
(1)小班化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
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实施小班化教学,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举措。
随后西欧、北美许多国家也相继采用了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从90年代开始,许多经济发达城市也开始此项试验。
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成为教育的一场革命,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起到明显的效果。
对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质教学资源有革命性的突破。
(2)小班化有效教学是推进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种实践形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从探索阶段走入更深入的实践之中。
新课改要求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学科教学更精彩。
但我们对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
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达到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班化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试图找到一条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发展之路。
(3)小班化教学是改革农村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务工,自然造成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为子女选择优质教学资源的愿望不断增强,也造成了现在农村学校学生数减少,小班化教学已经是广大农村学校不二的选择。
(4)我国对小班化教学研究的历史很短,最早是上海于1996年开始小班化教学的,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北京市从1992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其它省市如南京、大连、台州等城市紧跟其后。
目前,我国小班化教学各试验点,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生源状况来控制班额的大小,一般控制在20~35人之间。
(5)近年来,小班化教育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十多个经济发达国家都已广泛实施,关于小班的班额,美国小学已降至25-30人,英国小学为30人,德国、法国小学为23人,瑞士小学为19人。
关于小班化的教育效果,据美国学者对过去50年间发表的论述学生成绩与班级规模关系的近300篇论文表明:班级规模下降至30名以下,学业成绩普遍上升,学生能力普遍增强。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所谓小班化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与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班级人数一般在30人以下),通过对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现代哲学思潮。
人本主义讲人,讲的是个体的人,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
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
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
2.因材施教理论。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的传统教学原则之一,贯穿于我国古代教育史。
要求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克服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3.有效教学理论。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挥,崇尚人文关怀,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
1、探索有别于传统大班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包括教学的目的、教学基本环节、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及适用范围等方面。
使小班教师能够把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和要求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和落实。
在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的推动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优质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让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多向互动、动态生成。
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充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适合他们教学的条件下获得最佳的发展。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更新研究教师的教育观念,总结有效课堂构建的新模式。
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丰富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提高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及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个性的健康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影响农村小班化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研究。
1、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
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
当代的教学,要求学生的素质不仅是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独立的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那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亲自体验认知过程。
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
大班教学由于班级人数的原因,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往往只能是一部分学生,而其他学生就不能参与进来或是参与的程度达不到要求。
3、教师对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关注情况。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在同一节课中获得的“进步和发展”也不尽相同。
但学生只要是取得了自己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应当认定为是“有效教学”。
在大班化背景下,教师的视野和关注度、课堂时间等制约下,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指导每一个学生,这往往会让一些有需要并有可能获得发展的学生失去进步的机会。
4、合作学习“热闹”却无效。
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
它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目标,如讨论、创作、游戏等。
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民主化,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也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使传统的信息传播网络化,扩展学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现在,语文教学中每堂课都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但是,“热闹”的场面背后,大概只有一半的同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积极效果,另一半的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只是流于形式,其中个别的同学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在浪费时间,毫无功效。
5、自主学习一半学一半等。
自主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根本,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大班课堂教学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了现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只流于形式:1、学生不敢自主参与学习。
由于有少数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所谓的尊严与权威,不允许学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见解,哪怕学生的见解是有创见的。
轻则以扰乱课堂纪律为名加以训斥,重则视为异端,或以变相体罚。
使得学生“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样做,非但教师的威信难以持久,而且学生的参与也只是停留在表层,只是些机械模仿式的简单运用。
由于学生不敢说,也就难以暴露其思维过程,学生的自主意识受到压制,而且一些错误的认识由于没能及时得到纠正,很可能会在以后的练习中再次出错。
2、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小学生不懂事,让他自己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在观摹一些公开教学课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教师布置自学或讨论内容时,很多同学消极参与,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
反正老师要讲的,又何必费尽心思想答案,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消极等待思想逐步抬头。
3、学生不会自主参与学习。
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倘若学生连书都不会看,又谈何自学课本。
6、课堂互动总是“他”没有“我”。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
通过交往互动,重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但是,在互动过程中存在着过于注重形式化、互动主体垄断化、互动内容狭窄和互动地位不平衡等问题。
(二)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
1、兴趣教学策略。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以兴趣促进课堂教学。
2、提高学生有效参与程度的策略。
参与教学的策略,重点是在小班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这种参与是一个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运用参与教学的策略上,要把握住两个操作步骤。
1、全员参与。
2、主动参与。
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敢说,有疑能质,乐于参与,同时重视对学生参与程度的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主动发展。
实践证明,参与策略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他们在发散性思维活动的锻炼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创设自由讨论甚至争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
小班化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地争论,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