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汇总计算方法
酒店网络管理知识
酒店网络管理知识酒店网络管理知识——酒店中ip地址的规划(一)规则一:体系化编址体系化其实就是结构化、组织化,根据酒店的具体需求和组织结构为原则对整个网络地址进行有条理的规划。
一般这个规划的过程是由大局、整体着眼,然后逐级由大到小分割、划分的。
这其实跟实际的物理地址分配原则是一样的,肯定是先划分省市、再细分割出县区、再细分出道路、再来是街巷,最后是门牌。
从网络总体来说,体系化编制由于相邻或者具有相同服务性质的主机或办公群落都在ip地址上也是连续的,这样在各个区块的边界路由设备上便于进行有效的路由汇总,使整个网络的结构清晰,路由信息明确,也能减小路由器中的路由表。
而每个区域的地址与其他的区域地址相对独立,也便于独立的灵活管理。
注:将多条子路由条目汇总成一条都包含其内的总路由条目,这就是路由汇总或叫路由归纳。
路由器在检查计算路由时是比较消耗资源的,路由条目越多,路由表越长,则这个过程耗时越多,所以通过路由汇总减少路由表的长度,对提高路由器工作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能不能进行有效的路由汇总、汇总的效率如何,都跟网络结构中ip地址网段的分布有密切关系。
ip地址的部署越连续而有条理,则路由汇总越容易也越有效,所以我们在部署网络时应该重视体系化编址。
在子网环境中,当网络地址是以2的指数形式的连续区块时,路由归纳是最有效的。
规则二:可持续扩展性其实就是在初期规划时为将来的网络拓展考虑,眼光要放得长远一些,在将来很可能增大规模的区块中要留出较大的余地。
ip地址最开始是按有类划分的,a、b、c各类标准网段都只能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地址。
但现在发展到了无类阶段,由于可以自由规划子网的大小和实际的主机数,所以使得地址资源分配的更加合理,无形中就增大了网络的可拓展性。
虽然在网络初期的一段可能很长的时间里,未合理考虑余量的ip地址规划也能满足需要,但是当一个局部区域出现高增长,或者整体的网络规模不断增大,这时不合理的规划很可能必须重新部署局部甚至整体的ip地址,这在一个中、大型网络中就绝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了。
上行速率Tx和下行速率Rx以及宽带网速计算方法汇总
上行速率 Tx 和下行速率 Rx 以及宽带网速计算方法上行速率:即上传的速度,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
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或是用 QQ发送信息和文件给其他 Q友时;或是往邮件里面添加附件是就是一个上传的过程,这些操作的速度就受到“上行速率”的影响。
下行速率:即下载的速度,是指网络向用户电脑发送信息时的传输速率。
比如平时我们用HTTP或FTP方式或用迅雷等软件下载文件等操作时就受到“下行速率”的影响。
关于 Ros 软路由中的上行速率 Tx 和下行速率 Rx 的理解TX 的意思原始来于 Transmit 一词,意思为:发送,发射 RX 的意思原始来源于Receive 一词意思为:接收,收到 rate 可以理解为评估或者比率总的来说在网络中他们的意思就是 TX发送速率与RX接收速率!在你的外网卡 Wan 【它是的目标是外网】中的RX代表的就是接收,标示出来的是你的终端的下行(下载),TX发送出去的是你终端的上行(上传)。
相反,在你的内网卡 Lan 【它的目标是你的终端客户机】中的RX代表的就是接收,标示出来的是你终端的上行(上传),TX 发送出去的是你终端的下行(下载)。
根据网卡的目标不一样, TX 虽然都是接收的意思,但对谁接收,它的延伸意义也就不一样了。
我们一般习惯是看自己带宽的 Down与Up,即这是针对于终端的表示。
但在ROS路由器中,你可以选择看内网网卡即可,一般TX排在前面的,它就是你带宽的下行/Down ; RX就是上行/Up !宽带网速计算方法基础知识:在计算机科学中,bit 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叫做二进制位 ;一般用 0 和 1 表示。
Byte 叫做字节,由 8 个位( 8bit )组成一个字节(1Byte),用于表示计算机中的一个字符。
bit 与 Byte 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其换算关系为: 1Byte=8bit (或简写为:1B=8b )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用简称,即 1bit 简写为 1b(注意是小写英文字母 b),1Byte 简写为 1B (注意是大写英文字母 B)。
网络工程师考试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网络工程师考试常用计算公式汇总一、单位的换算1字节(B)=8bit 1KB=1024字节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通信单位中K=千 , M = 百万计算机单位中K=2^10 , M= 2^20倍数刚好是1.024的幂 ^ 为次方; /为除 ; *为乘 ; (X/X)为单位二、计算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时钟频率(Mhz)/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每个总线周期传送的字节数(b)三、计算系统速度每秒指令数=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时钟周期数/指令平均占用总线周期数平均总线周期数=所有指令类别相加(平均总线周期数*使用频度)控制程序所包含的总线周期数=(指令数*总线周期数/指令)指令数=指令条数*使用频度/总指令使用频度每秒总线周期数=主频/时钟周期FSB带宽=FSB频率*FSB位宽/8四、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时间P=I*CPI*T执行程序所需时间=编译后产生的机器指令数*指令所需平均周期数*每个机器周期时间五、指令码长定长编码: 码长>=log2变长编码:将每个码长*频度,再累加其和平均码长=每个码长*频度六、流水线计算流水线周期值等于最慢的那个指令周期流水线执行时间=首条指令的执行时间+(指令总数-1)*流水线周期值流水线吞吐率=任务数/完成时间流水线加速比=不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流水线的总时间=(指令总数+2)*周期值七、存储器计算存储器带宽:每秒能访问的位数单位ns=10-9秒存储器带宽=1秒/存储器周期(ns)*每周期可访问的字节数(随机存取)传输率=1/存储器周期(非随机存取)读写N位所需的平均时间=平均存取时间+N位/数据传输率内存片数:(W/w)*(B/b)W、B表示要组成的存储器的字数和位数;w、b表示内存芯片的字数和位数存储器地址编码=(第二地址–第一地址)+1{例: [(CFFFFH-90000H)+1] / [(16K*1024)*8bit]}内存位数:log2(要编址的字或字节数)八、Cache计算平均访存时间:Cache命中率 * Cache访问周期时间 + Cache失效率 * 主存访问周期时间[例: (2%*100ns+98%*10ns)+1/5*(5%*100ns+95%*10ns)=14.7ns ]映射时,主存和Cache会分成容量相同的组cache组相联映射主存地址计算主存地址=(主存容量块数*字块大小)log2 (主存块和cache块容量一致)[例: 128*4096 = 219(27*212)主存区号=(主存容量块数 / cache容量块数)log2Cache访存命中率=cache存取次数/(cache存取次数+主存存取次数)九、磁带相关性能公式数据传输速率(B/s)=磁带记录密度(B/mm)*带速(mm/s)数据块长充=B1(记录数据所需长度)+B2(块间间隔)B1=(字节数/记录)*块因子/记录密度读N条记录所需时间:T=S(启停时间)+R+DR(有效时间)=(N*字节数/记录)/传输速度D(间隔时间)=块间隔总长/带速=[(N/块化因子)*(块间间隔)]/带速每块容量=记录长度*块化系数每块长度=容量/(记录密度)存储记录的块数=磁带总带长 / (每块长度+每块容量)磁带容量=每块容量*块数十、磁盘常见技术指标计算公式双面盘片要*2 因为最外面是保护面又-2 N*2-2非格式化容量=位密度*3.14159*最内圈址径*总磁道数[例: (250*3.14*10*10*6400) /8/1024/1024 = 59.89MB]总磁道数=记录面数*磁道密度*(外直径-内直径) /2[例:8面*8*(30-10) /2*10=6400]每面磁道数=((外径-内径)/2)×道密度每道位密度不同,容易相同每道信息量=内径周长×位密度[例: 10cm×10×3.14159×250 位/mm =78537.5 位/道]格式化容量=每道扇区数*扇区容量*总磁道数[例: (16*512*6400) /1024/1024=50MB]or格式化容量=非格式化容量×0.8平均传输速率=最内圈直径*位密度*盘片转速[例: [2*3.14*(100/2)]*250*7200/60/8=1178Kb/s]数据传输率=(外圈速率+内圈速率)/2外圈速率=外径周长×位密度×转速[例:(30cm×10×3.14159×250 位/mm×120转/秒)/8/1024=3451.4539 KB/s]内圈速率=内径周长×位密度×转速[例: (10cm×10×3.14159×250 位/mm×120转/秒)/8/1024=1150.4846 KB/s] 数据传输率(3451.4539+1150.4846)/2=2300.9693 KB/s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处理时间=等待时间+记录处理时间(记录处理最少等待时间=0,最长等待时间=磁盘旋转周期 N ms/周[-1:记录道数 ) 移动道数(或扇区)=目标磁道(或扇区)-当前磁道(或扇区)寻道时间=移动道数*每经过一磁道所需时间等待时间=移动扇区数*每转过一扇区所需时间读取时间=目标的块数*读一块数据的时间数据读出时间=等待时间+寻道时间+读取时间减少等待时间调整读取顺序能加快数据读取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磁盘旋转一周所用时间的一半(自由选择顺逆时钟时,最长等待时间为半圈,最短为无须旋转.平均等待时间=(最长时间+最短时间)/2平均寻道时间=(最大磁道的平均最长寻道时间+最短时间)/2最大磁道的平均最长寻道时间=(最长外径+圆心)/2十一、操作系统虚存地址转换(((基号)+ 段号) +页号) * 2n(注:这里是指2的N次方) +页内偏移十二、网络流量与差错控制技术最高链路利用率a : 帧计数长度a 可以是传播延迟/发一帧时间数据速率*线路长度/传播速度/帧长数据速率*传播延迟/帧长λ停等协议最高链路利用率E=1/(2a+1)W: 窗口大小λ滑动窗口协议 E=W/(2a+1)P:帧出错概率λ停等ARQ协议 E=(1-P)/(2a+1)λ选择重发ARQ协议若W>2a+1 则E=1-P若W<=2a+1 则E=W(1-P)/(2a+1)λ后退N帧ARQ协议若W>2a+1 则E=(1-P)/(1-P+NP)若W<=2a+1则E=W(1-P)/(2a+1)(1-P+NP)十三、CSMA/CD 常用计算公式网络传播延迟=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冲突窗口=网络传播延迟的两倍.(宽带为四倍)最小帧长=2*(网络数据速率*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例: Lmin= 2 * (1Gb/s * 1 / 200 000) =10 000bit =1250字节十四、性能分析吞吐率T(单位时间内实际传送的位数)T=帧长/(网络段长/传播速度+帧长/网络数据速率)网络利用率EE =吞吐率 / 网络数据速率十五、以太网冲突时槽T=2(电波传播时间+4个中继器的延时)+发送端的工作站延时+接收站延时即T= 2* (S/0.7C) + 2*4Tr+2TphyT= 2S/0.7C+2Tphy+8TrS= 网络跨距0.7C=电波在铜缆的速度是光波在真空中的0.7倍光速Tphy=发送站物理层时延Tr= 中继器延时十六、快速以太网跨距S = 0.35C (Lmin /R – 2 Tphy -8Tr)十七、令牌环网λ传输时延= 数据传输率 * (网段长度/传播速度)例: 4Mb/s*(600米/200米/us)us = 12比特时延 (1us=10-6秒)存在环上的位数 = 传播延迟(5us/km) * 发送介质长度 * 数据速率 + 中继器延迟十八、路由选择λ包的发送 = 天数 * 24小时(86400秒) * 每秒包的速率 = *** == 2 *十九、IP地址及子网掩码计算(重点)可分配的网络数 = 2^网络号位数网络中最大的主机数 = 2^主机号位数-2 例: 10位主机号 = 2^10 -2 =1022 IP 和网络号位数取子网掩码例: IP : 176.68.160.12 网络位数: 22子网: ip->二进制->网络号全1,主机为0->子网前22位1,后为0 = 255.255.252.0二十、Vlsm复杂子网计算Ip/子网编码1.取网络号. 求同一网络上的ip例 : 112.10.200.0/21 前21位->二进制->取前21位相同者 (ip) /(子网)2.路由汇聚例 : 122.21.136.0/24 和 122.21.143.0/24 判断前24位->二进制->取前24位相同者10001000 10001111二十一、系统可靠性:串联: R = R1*R2*....RX并联: R = 1 - (1-R1)*(1-R2)*...(1-RX)二十二、pcm编码取样: 最高频率*2量化: 位数=log2^级数编码量化后转成二进制二十三、海明码信息位:k=冗余码n=信息位2^k-1 >= n+k二十四、数据通信基础信道带宽模拟信道 W= 最高频率 f2 –最低频率 f1数字信道为信道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有噪声香农理论 C(极限数据速率b/s) = W(带宽)*log2(1+S/N(信噪比))信噪比 dB(分贝) = 10*log10 S/N S/N= 10^(dB / 10)无噪声码元速率 B = 1 / T秒(码元宽度)尼奎斯特定理最大码元速率 B = 2*W(带宽)一个码元的信息量 n = log2 N (码元的种类数)码元种类数据速率 R (b/s) = B(最大码元速率/波特位) * n(一个码元的信息量/比特位) = 2W* log2 N二十五、交换方式传输时间链路延迟时间 = 链路数 * 每链路延迟时间数据传输时间 = 数据总长度 / 数据传输率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中间结点数 * 每中间结点延迟时间电路交换传输时间 =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迟时间 + 数据传输时间报文交换传输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报文传送时间) * 报文数分组交换数据报传输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分组数虚电路传输时间 =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分组数信元交换传输时间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信元数二十六、差错控制CRC计算λ信息位( K )转生成多项式 = K-1 ◊ K(x)例: K = 1011001 = 7 位– 1 = 从6开始= 1*x^6 + 0*x^5 +1*x^4 + 1*x^3 + 0*x^2 +0*x^1 + 1*x^0= x6+x4+x3+1λ冗余位( R )转生成多项式 = 和上面一样λ生成多项式转信息位(除数) = 和上面一样.互转.例: G(x) = x3+x+1 = 1*x^3 + 0*x^2 + 1*x^1 +1*x^0 = 1011λ原始报文后面增加”0”的位数. 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λ生成校验码的位数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λ计算CRC校验码,进行异或运算(相同=0,不同=1)二十七、网络评价网络时延= 本地操作完成时间和网络操作完成时间之差吞吐率计算吞吐率= (报文长度*(1-误码率)) / ((报文长度/线速度) + 报文间空闲时间吞吐率估算吞吐率 = 每个报文内用户数据占总数据量之比 * (1 –报文重传概率) * 线速度吞吐率 = 数据块数 / (响应时间–存取时间)响应时间 = 存取时间 + (数据块处理 / 存取及传送时间 * 数据块数)数据块处理/存取及传送时间 = (响应时间–存取时间) / 数据块数有效资源利用率计算有效利用率= 实际吞吐率 / 理论吞吐率例: = (7Mb/s * 1024 *1024 *8) / (100Mb/s *1000 *1000 )= 0.587 二十八、组网技术(adsl)计算文件传输时间T = (文件大小/*换算成bit) / (上行或下行的速度 Kb) /*以mb速度*/ 如24M 512kb/s T= (24*1024*1024*8) / (512*1000)=393秒。
统计汇总计算
按照组织方式或形式来划分,统计汇总工作可以归纳为两大 类:⒈逐级汇总
⒉集中汇总
所谓逐级汇总就是说,按照一定的统计管理体制,自上而 下的进行逐级汇总。
而集中汇总就是将全部调查资料集中到组织统计调查的最 高一级机关进行一次性汇总。
按照统计汇总的具体操作来划分,统计汇总方法可归纳为两大 类:
⒈手工汇总
⒉计算机自动汇总
而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手工汇总;手工汇总是用短盘或小 型计算机进行的汇总。
手工汇总的方法:
划记法:就是采用一定的符号形式,在预先设计好的汇总表上划记汇 总的标志内容。
采用的符号形式就如“正”等。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过录法:把要汇总的内容从各调查表中抄录下来,加总或综合后计入汇
总表的相应组或相应位置。 折叠法:指在汇总大量格式相同的调查表时,将所有调查表或报表中
需要汇总的项目和数值全部折边,并一张接一张的叠放在一起,然后 直接汇总同一纵栏或同一横行中的数字。 卡片法:就是将调查资料先摘录在特制的卡片上,一张卡片为一个调 查单位,然后利用卡片进行分组归类、汇总计算。 分票法:就是将采集来的原始记录,按照统计台账所设指标的要求进 行分组或分类,然后将各组或各类原始记录加总计算,填写到统计台 账。
划记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某班学生某科考试成绩
36 56 60 58 64 56 69 68 34 66 57 59 52 50 63 66 64 60 62 85 84 90 73 56
⑴先将调查资料按大 34 36 50 52 56 56 56 57
小顺序排列。
58 59 60 60 62 63 64 64
过录法 折叠法 卡片法
抄录数值 用数值表示 将数值摘录到卡片上
ip汇总
对计算路由汇总的IP有点疑惑补充资料请看下面四个需要路由汇总的IP地址172.16.12.0/24172.16.13.0/24172.16.14.0/24172.16.15.0/24把上面四个IP地址都划分为二进制,有22位相同,那么汇总IP地址为172.16.12.0/22,子网掩码也就是255.255.252.0 我就是不明白22为什么就是255.255.252.0 是通过什么方法算出来的?最佳答案( 回答者: 小挺哥 )汇总要看相同位这个你知道了对吧?那我们来看下,你相同的是22位,这相同的22位另一层意思就是子网掩码有22个1,那你再想下,子网掩码一共多少个1?一共32个1对吧?那你现在就在草纸上画22个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这个明白吧?和子网划分是一样的,前缀是多少就代表子网掩码有多少个1,你22个1,第一个8位位组8个1就是255,同样第二个也是255,那第三个怎么是252呢?因为一次从左到右二进制转换十进制:2的7次方,6次方,5次方,4次方,3次方,2次方,1次方,0次方,那你现在是有6位是1,那就把是1的位数用十进制表示出来,那就是7次方+6次方+5次方+4次方+3次方+2次方=128+64+32+16+8+4=252[编辑本段]路由汇聚别称1:路由归纳别称2:路由聚合路由汇聚的“含义”是把一组路由汇聚为一个单个的路由广播。
路由汇聚的最终结果和最明显的好处是缩小网络上的路由表的尺寸。
这样将减少与每一个路由跳有关的延迟,因为由于减少了路由登录项数量,查询路由表的平均时间将加快。
由于路由登录项广播的数量减少,路由协议的开销也将显著减少。
随着整个网络(以及子网的数量)的扩大,路由汇聚将变得更加重要。
路由汇聚的“用意”是当我们采用了一种体系化编址规划后的一种用一个IP 地址代表一组IP地址的集合的方法。
除了缩小路由表的尺寸之外,路由汇聚还能通过在网络连接断开之后限制路由通信的传播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
路由汇总汇聚的计算
路由汇总汇聚的计算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路由汇总的计算
路由汇总计算示例:
路由选择表中存储了如下网络:
/24
/24
/24
/24
要计算路由器的汇总路由,需判断这些地址最左边的多少位相同的。
计算汇总路由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地址转换为二进制格式,并将它们对齐
第二步:找到所有地址中都相同的最后一位。
在它后面划一条竖线可能会有所帮助。
第三步:计算有多少位是相同的。
汇总路由为第1个IP地址加上斜线可能会有所帮助。
/24 = 172. 16. 000011
/24 = 172. 16. 000011
/24 = 172. 16. 000011
/24 = 172. 16. 000011
/24 = 172. 16. 000011 11.
IP地址---的前22位相同,因此最佳的汇总路由为/2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传输和远程通信。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3.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和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红外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3.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的和。
4.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5. POP3协议:邮局协议第3版,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
四、计算机网络的设备1. 网络接口卡(NIC):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设备。
2. 集线器(Hub):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网络设备。
3. 交换机(Switch):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网络设备。
4.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路由的设备。
5. 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设备。
五、计算机网络安全1. 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止非法访问。
2. 加密技术:将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认证技术:验证用户身份,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 防病毒软件:用于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
5. VPN:虚拟私人网络,用于建立安全的远程连接。
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 5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2. 物联网(IoT):将各种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边缘计算:将计算任务从云端迁移到网络边缘,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多媒体相关计算公式、定义汇总
数据传输速率(bit/s )=采样频率(Hz )x 量化位数(bit)x 声道数1.最高采样率=带宽/(量化位数x2)2.音频压缩数据比=压缩后音频数据量/压缩前音频数据量3.多媒体音频计算公式:数据量=秒(音频时间)*声道数(单声道为1,双声道为2)*采样位数*采样频率(Hz )/84.图像的数据量=图像的分辨率*图像深度/85.图像分辨率是指一幅图像横向和纵向的像素点数相乘图像位深度是指 一个像素能表示的色彩范围,如明度范围,饱和度范围,色相表示等8:换算单位1B= 8byte 如果要换算成KB 就继续/1024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称之为位(bit ,又称比特),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即8bit=1Byte一、多媒体应用相关计算公式二、多媒体应用相关定义媒体的定义1.多媒体的定义2.数字技术3.流媒体技术4.采样、量化、编码的定义5.掩蔽效应6.颜色的子采样7.超文本和超媒体8.第1-2章多媒体服务质量QOS1.RSVP 资源预留协议、RTSP 实时流媒体协议、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2.计算机网络3.电路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4.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5.移动互联网的定义6.无线移动通信7.第3-4章多媒体相关计算公式、定义汇总2020年9月9日22:29视差立体显示技术和真立体显示技术1.CDN 内容分发网络和P2P 对等网络技术2.IPTV (交互式网络电视)3.搜索引擎4.数字版权管理DRM5.元数据6.数据加密技术、公钥技术设施安全技术PKI 、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7.第5-6章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1.压缩编码的基础理论——信息论的观点2.熵编码、预测编码、变换编码3.4.信息可视化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虚拟显示技术、增强显示技术5.VRML 的定义第7-8章1.信息系统的定义2.计算机病毒定义3.防火墙定义4.入侵检测5.信息化第9-10章。
NAT的作用
NAT的作用:缓解IP地址耗尽的速度NAT操作过程:1、接受数据2、根据转换关系表转换IP,并将转换关系保存到内存3、转发数据4、返回数据NAT基本术语内部局部地址:被转换得内部地址(一般是企业内部的私有IP)内部全局地址:被转换后的外部地址(一般是企业所拥有的公网IP)外部局部地址:外部主机被转换的内部地址(相当于内部局部地址)外部全局地址:外部主机转换后的地址(相当于内部全局地址)NAT分类:大类是分静态和动态两种。
1、静态NAT,即一对一的地址映射。
通常用在企业需要向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如Web Server和FTP Server向外的转换。
2、网段对网段的映射,即一个网段整体影射成另一个网段。
通常用在通信双方地址发生冲突的情况,或者需要隐藏真实地址的情况。
3、动态端口映射(PAT),多个地址对应一个地址的动态映射。
最常见的是企业访问Internet时,整个公司共用同一个公网IP地址的场合。
4、静态端口映射(PAR),多个地址静态映射为同一个地址,端口固定。
最常见的是同一个公网IP地址不同的端口提供不同服务,对应企业内部不同的服务器,如Web、Mail、FTP等可以使用同一个公网IP地址,80对应Web,8000(举例)对应Mail,20、21对应FTP。
一.NA简介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功能,就是指在一个网络内部,根据需要可以随意自定义的IP地址,而不需要经过申请。
在网络内部,各计算机间通过内部的IP地址进行通讯。
而当内部的计算机要与外部internet网络进行通讯时,具有NAT功能的设备(比如:路由器)负责将其内部的IP地址转换为合法的IP地址(即经过申请的IP地址)进行通信。
二、关于NAT的几个概念:1、内部本地地址(Inside Local Address)分配给内部网络中的PC机的私有IP地址,一般都是我们常见的10.0.0.0/172.16.0.0/192.168.0.02、内部全局地址(Inside Global Address)对外进行IP通信时,代表一个或多个内部本地地址的合法IP地址3、外部本地地址(Outside Local Address)由主机的拥有者分配给在外部网上的主机的IP地址.该地址不一定是属于合法的IP地址,但一定是可以路由的IP地址.4、外部全局地址 (outside global address)外部网络使用的地址.它是一个公有的IP地址三、优点与缺点1、节省IP。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超全)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超全)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本文将为您全面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网络设备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根据规模和地域范围,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2. ISO/OSI参考模型ISO/OSI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基本框架,共分为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和协议。
3. TCP/IP协议族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所采用的协议集合,包括IP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IP协议负责对数据包进行分组和路由,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UDP协议提供不可靠但高效的数据传输。
二、网络通信协议1. IP协议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它定义了如何进行数据包的分组和路由。
IP地址是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和设备的。
同时,IPv4和IPv6是两个主要的IP协议版本。
2. ARP协议ARP协议用于通过IP地址获取对应的MAC地址,以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通信。
ARP协议通过广播方式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并将结果缓存,以提高通信效率。
3. ICMP协议ICMP协议用于在IP网络中传递控制消息,主要包括差错报文和请求报文。
差错报文用于报告网络错误,而请求报文用于网络测试和诊断。
4. DNS协议DNS协议负责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Internet上的资源。
DNS协议采用分布式的架构,通过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
三、网络设备1. 集线器和交换机集线器是一种传输媒介,用于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局域网。
交换机是一种数据转发设备,可以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交换和流量控制。
上行速率Tx和下行速率Rx以及宽带网速计算方法汇总
上行速率Tx和下行速率Rx以及宽带网速计算方法上行速率:即上传的速度,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
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或是用QQ发送信息和文件给其他Q友时;或是往邮件里面添加附件是就是一个上传的过程,这些操作的速度就受到“上行速率”的影响。
下行速率:即下载的速度,是指网络向用户电脑发送信息时的传输速率。
比如平时我们用HTTP或FTP方式或用迅雷等软件下载文件等操作时就受到“下行速率”的影响。
-----------------------------------------------------------------关于Ros软路由中的上行速率Tx和下行速率Rx的理解TX的意思原始来于Transmit一词,意思为:发送,发射RX 的意思原始来源于Receive一词意思为:接收,收到rate可以理解为评估或者比率总的来说在网络中他们的意思就是TX发送速率与RX接收速率!在你的外网卡Wan【它是的目标是外网】中的RX代表的就是接收,标示出来的是你的终端的下行(下载),TX发送出去的是你终端的上行(上传)。
相反,在你的内网卡Lan【它的目标是你的终端客户机】中的RX代表的就是接收,标示出来的是你终端的上行(上传),TX发送出去的是你终端的下行(下载)。
根据网卡的目标不一样,TX虽然都是接收的意思,但对谁接收,它的延伸意义也就不一样了。
我们一般习惯是看自己带宽的Down与Up,即这是针对于终端的表示。
但在ROS路由器中,你可以选择看内网网卡即可,一般TX排在前面的,它就是你带宽的下行/Down;RX就是上行/Up!-----------------------------------------------------------------宽带网速计算方法基础知识:在计算机科学中,bit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叫做二进制位;一般用0和1表示。
Byte叫做字节,由8个位(8bit)组成一个字节(1Byte),用于表示计算机中的一个字符。
第6讲 IP子网划分和可变长子网掩码(续)
0
B
31
32
C
63
64
A
79
80 D
88 E
92 F
96 G
100 H
127
9/28
VLSM网络举例二
这是NA认证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解决思路: 首先,提出的是端口的IP地址,端口IP地址不是网络地址,也不是主机地 址,而是一个主机地址。所以RouteB S0/1 IP为192.168.55.1/30。 其次,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确定CIDR值。需要注意的是主机数应为2 的幂。
问题六: You have the network shown in the following graphic. Which subnet mask do you need in order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this network in a classful manner?
2.扩成32个大小,汇总路由即
– 172.16.32.0 255.255.224.0 – 不过该地址表示的范围扩大了172.16.32.0~172.16.63.0
14/28
4.IP寻址故障判断
1.打开DOS 窗口并ping 127.0.0.1。这是一个诊断或回环地址, 如果你得到一个成功ping 返同,则可以认定你的IP栈是被初 始化过的。如果失败,那么你将有一个IP栈的失败,并且你 需要在这一主机上重新安装TCP/IP。 2.在DOS 窗口下,ping 本主机的IP 地址。如果成功,那么可 以说明你的网络接口卡(NIC)是功能正常的。如果失败,则 表明NIC卡上存在问题,这一步并不能说明网线已经连接到 NIC上,它只能说明主机上的IP地址栈可以与这个NIC进行通 信。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1.设利用12MHz的采样频率对信号进行采样,苦量化级为4,试计算出在无噪声信道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所需的信道带宽。
解析:根据R=采样频率*log2(N);数据传输率R=12MHz*log2(4)=24Mbps根据采样定律:被采样信号带宽=采样频率/2;所需信号带宽=12MHz/2=6MHZ;2.设信道带宽为2400Hz,采用PCM编码,采样周期为125us,每个样本量化为128个等级,则信道的数据速率为?解析:采样频率f=1/T=1/0.000125=8000Hz传输速率R=F*log2(N)=56Kbps3.设信号的采样里化级为256,若要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64Kbps,试计算出所需的无噪声信道带宽和信号调制速率。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解析:根据奈圭斯特公式C=2H*log2N即64000=2H*1og2(256)H=64000/2/8=4KHz信号调制速率B=2H即B=8000(baud)4.有一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其带宽为4KHz,信噪比为30dB,试计算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解析:根据香农公式C=H*1og2(1+S/N)C=4000*log2(1+10^(30/10))=4000*log2(1001) ≈40Kbps5.假设使用调制解调器,并采用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在1分钟内传输7200个汉字(双字节),调制解调器至少应达到的传输速率为多少?解析:一个汉字两个字节,7200个汉字就是7200*2; 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们停止位共10位组成一帧, 求1分钟的传输速率,则:(7200*2)*(1+8+1)/60=2400bps6.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率为4800bps,,并采用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奇偶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求传输2400个汉字所需要的时间。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解析:一个汉字两个字节,2400个汉字就是2400*2, 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奇偶校验位1个终止位,一共11个位组成1帧,每帧传送一个字节,那就需:2400*2*11/4800=11秒7. 设要发送的二进制数据为10110011,若采用CRC校验方法,生成多项式X^4+X^3+1,试求出实际发送的二进制数字序列。
网络-计算路由汇总地址的方法
⽹络-计算路由汇总地址的⽅法路由汇总地址的计算⽅法⼀、路由汇总 1、概念:汇总也叫聚合,是将分类⽹络中的⼦⽹合并,让路由选择协议能够⽤⼀个地址通告众多⽹络。
2、意义:缩⼩路由器中的路由选择表规模,节省内存; 缩短IP对路由选择表进⾏分析以找出前往远程⽹络的路径所需的时间。
⼆、计算⽅法 举例,如果要将如下⽹络汇总到⼀个⽹络通告中,只需确定块⼤⼩,你就能轻松地找出答案: ⽹络192.168.16.0~192.168.31.0,计算过程: 1、⾸先计算块⼤⼩ 这是个C类⽹络,⽹络192.168.16.0到192.168.31.0共有31-16+1=16个C类⽹络,使⽤块⼤⼩16刚好可以满⾜需求, 需知:⽹络的块⼤⼩只能是 2、4、8、16、32、64、128,也就是2的1次⽅、2的2次⽅、2的三次⽅直到2的7次⽅为⽌; 2、根据已知的块⼤⼩计算⽹络地址和⼦⽹掩码 ⼦⽹掩码:256 - 块⼤⼩ = ⼦⽹掩码, 256 - 16 = 240,所以⼦⽹掩码可以确定是255.255.240.0(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划分:共可划分出2的4次⽅等于16个⼦⽹,每个⼦⽹有2的4次⽅等与16个IP地址,其中合法IP地址有16-2=14个(减去1个⽹络号和1个⼴播号) ⽹络地址中的第3个字节依次为0、16、32、48、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 ⽹络地址为:192.168.0.0 192.168.16.0 192.168.32.0 192.168.48.0 ~~~~~ 192.168.240.0 3、确定汇总地址 ⽤于通告汇总地址的⽹络地址总是块中的第⼀个⽹络地址,根据⽹络192.168.16.0~192.168.31.0,正好⽹络地址192.168.16.0可以满⾜路由汇总的要求, 所以确定汇总地址和⼦⽹掩码为:192.168.16.0 255.255.240.0三、练习题 1、对于下⾯每组⽹络,确定⽤于将它们进⾏汇总的汇总地址和⼦⽹掩码。
网络工程师考试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网络工程师考试常用计算公式汇总一、单位的换算1字节(B)=8bit 1KB=1024字节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通信单位中K=千 , M = 百万计算机单位中K=2^10 , M= 2^20倍数刚好是1.024的幂 ^ 为次方; /为除 ; *为乘 ; (X/X)为单位二、计算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时钟频率(Mhz)/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每个总线周期传送的字节数(b)三、计算系统速度每秒指令数=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时钟周期数/指令平均占用总线周期数平均总线周期数=所有指令类别相加(平均总线周期数*使用频度)控制程序所包含的总线周期数=(指令数*总线周期数/指令)指令数=指令条数*使用频度/总指令使用频度每秒总线周期数=主频/时钟周期FSB带宽=FSB频率*FSB位宽/8四、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时间P=I*CPI*T执行程序所需时间=编译后产生的机器指令数*指令所需平均周期数*每个机器周期时间五、指令码长定长编码: 码长>=log2变长编码:将每个码长*频度,再累加其和平均码长=每个码长*频度六、流水线计算流水线周期值等于最慢的那个指令周期流水线执行时间=首条指令的执行时间+(指令总数-1)*流水线周期值流水线吞吐率=任务数/完成时间流水线加速比=不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流水线的总时间=(指令总数+2)*周期值七、存储器计算存储器带宽:每秒能访问的位数单位ns=10-9秒存储器带宽=1秒/存储器周期(ns)*每周期可访问的字节数(随机存取)传输率=1/存储器周期(非随机存取)读写N位所需的平均时间=平均存取时间+N位/数据传输率内存片数:(W/w)*(B/b)W、B表示要组成的存储器的字数和位数;w、b表示内存芯片的字数和位数存储器地址编码=(第二地址–第一地址)+1{例: [(CFFFFH-90000H)+1] / [(16K*1024)*8bit]}内存位数:log2(要编址的字或字节数)八、Cache计算平均访存时间:Cache命中率 * Cache访问周期时间 + Cache失效率 * 主存访问周期时间[例: (2%*100ns+98%*10ns)+1/5*(5%*100ns+95%*10ns)=14.7ns ]映射时,主存和Cache会分成容量相同的组cache组相联映射主存地址计算主存地址=(主存容量块数*字块大小)log2 (主存块和cache块容量一致)[例: 128*4096 = 219(27*212)主存区号=(主存容量块数 / cache容量块数)log2Cache访存命中率=cache存取次数/(cache存取次数+主存存取次数)九、磁带相关性能公式数据传输速率(B/s)=磁带记录密度(B/mm)*带速(mm/s)数据块长充=B1(记录数据所需长度)+B2(块间间隔)B1=(字节数/记录)*块因子/记录密度读N条记录所需时间:T=S(启停时间)+R+DR(有效时间)=(N*字节数/记录)/传输速度D(间隔时间)=块间隔总长/带速=[(N/块化因子)*(块间间隔)]/带速每块容量=记录长度*块化系数每块长度=容量/(记录密度)存储记录的块数=磁带总带长 / (每块长度+每块容量)磁带容量=每块容量*块数十、磁盘常见技术指标计算公式双面盘片要*2 因为最外面是保护面又-2 N*2-2非格式化容量=位密度*3.14159*最内圈址径*总磁道数[例: (250*3.14*10*10*6400) /8/1024/1024 = 59.89MB]总磁道数=记录面数*磁道密度*(外直径-内直径) /2[例:8面*8*(30-10) /2*10=6400]每面磁道数=((外径-内径)/2)×道密度每道位密度不同,容易相同每道信息量=内径周长×位密度[例: 10cm×10×3.14159×250 位/mm =78537.5 位/道]格式化容量=每道扇区数*扇区容量*总磁道数[例: (16*512*6400) /1024/1024=50MB]or格式化容量=非格式化容量×0.8平均传输速率=最内圈直径*位密度*盘片转速[例: [2*3.14*(100/2)]*250*7200/60/8=1178Kb/s]数据传输率=(外圈速率+内圈速率)/2外圈速率=外径周长×位密度×转速[例:(30cm×10×3.14159×250 位/mm×120转/秒)/8/1024=3451.4539 KB/s]内圈速率=内径周长×位密度×转速[例: (10cm×10×3.14159×250 位/mm×120转/秒)/8/1024=1150.4846 KB/s] 数据传输率(3451.4539+1150.4846)/2=2300.9693 KB/s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处理时间=等待时间+记录处理时间(记录处理最少等待时间=0,最长等待时间=磁盘旋转周期 N ms/周[-1:记录道数 ) 移动道数(或扇区)=目标磁道(或扇区)-当前磁道(或扇区)寻道时间=移动道数*每经过一磁道所需时间等待时间=移动扇区数*每转过一扇区所需时间读取时间=目标的块数*读一块数据的时间数据读出时间=等待时间+寻道时间+读取时间减少等待时间调整读取顺序能加快数据读取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磁盘旋转一周所用时间的一半(自由选择顺逆时钟时,最长等待时间为半圈,最短为无须旋转.平均等待时间=(最长时间+最短时间)/2平均寻道时间=(最大磁道的平均最长寻道时间+最短时间)/2最大磁道的平均最长寻道时间=(最长外径+圆心)/2十一、操作系统虚存地址转换(((基号)+ 段号) +页号) * 2n(注:这里是指2的N次方) +页内偏移十二、网络流量与差错控制技术最高链路利用率a : 帧计数长度a 可以是传播延迟/发一帧时间数据速率*线路长度/传播速度/帧长数据速率*传播延迟/帧长λ停等协议最高链路利用率E=1/(2a+1)W: 窗口大小λ滑动窗口协议 E=W/(2a+1)P:帧出错概率λ停等ARQ协议 E=(1-P)/(2a+1)λ选择重发ARQ协议若W>2a+1 则E=1-P若W<=2a+1 则E=W(1-P)/(2a+1)λ后退N帧ARQ协议若W>2a+1 则E=(1-P)/(1-P+NP)若W<=2a+1则E=W(1-P)/(2a+1)(1-P+NP)十三、CSMA/CD 常用计算公式网络传播延迟=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冲突窗口=网络传播延迟的两倍.(宽带为四倍)最小帧长=2*(网络数据速率*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例: Lmin= 2 * (1Gb/s * 1 / 200 000) =10 000bit =1250字节十四、性能分析吞吐率T(单位时间内实际传送的位数)T=帧长/(网络段长/传播速度+帧长/网络数据速率)网络利用率EE =吞吐率 / 网络数据速率十五、以太网冲突时槽T=2(电波传播时间+4个中继器的延时)+发送端的工作站延时+接收站延时即T= 2* (S/0.7C) + 2*4Tr+2TphyT= 2S/0.7C+2Tphy+8TrS= 网络跨距0.7C=电波在铜缆的速度是光波在真空中的0.7倍光速Tphy=发送站物理层时延Tr= 中继器延时十六、快速以太网跨距S = 0.35C (Lmin /R – 2 Tphy -8Tr)十七、令牌环网λ传输时延= 数据传输率 * (网段长度/传播速度)例: 4Mb/s*(600米/200米/us)us = 12比特时延 (1us=10-6秒)存在环上的位数 = 传播延迟(5us/km) * 发送介质长度 * 数据速率 + 中继器延迟十八、路由选择λ包的发送 = 天数 * 24小时(86400秒) * 每秒包的速率 = *** == 2 *十九、IP地址及子网掩码计算(重点)可分配的网络数 = 2^网络号位数网络中最大的主机数 = 2^主机号位数-2 例: 10位主机号 = 2^10 -2 =1022IP 和网络号位数取子网掩码例: IP : 176.68.160.12 网络位数: 22子网: ip->二进制->网络号全1,主机为0->子网前22位1,后为0 = 255.255.252.0二十、Vlsm复杂子网计算Ip/子网编码1.取网络号. 求同一网络上的ip例 : 112.10.200.0/21 前21位->二进制->取前21位相同者 (ip) /(子网)2.路由汇聚例 : 122.21.136.0/24 和 122.21.143.0/24 判断前24位->二进制->取前24位相同者10001000 10001111二十一、系统可靠性:串联: R = R1*R2*....RX并联: R = 1 - (1-R1)*(1-R2)*...(1-RX)二十二、pcm编码取样: 最高频率*2量化: 位数=log2^级数编码量化后转成二进制二十三、海明码信息位:k=冗余码n=信息位2^k-1 >= n+k二十四、数据通信基础信道带宽模拟信道 W= 最高频率 f2 –最低频率 f1数字信道为信道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有噪声香农理论 C(极限数据速率b/s) = W(带宽)*log2(1+S/N(信噪比))信噪比 dB(分贝) = 10*log10 S/N S/N= 10^(dB / 10)无噪声码元速率 B = 1 / T秒(码元宽度)尼奎斯特定理最大码元速率 B = 2*W(带宽)一个码元的信息量 n = log2 N (码元的种类数)码元种类数据速率 R (b/s) = B(最大码元速率/波特位) * n(一个码元的信息量/比特位) = 2W* log2 N二十五、交换方式传输时间链路延迟时间 = 链路数 * 每链路延迟时间数据传输时间 = 数据总长度 / 数据传输率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中间结点数 * 每中间结点延迟时间电路交换传输时间 =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迟时间 + 数据传输时间报文交换传输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报文传送时间) * 报文数分组交换数据报传输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分组数虚电路传输时间 =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分组数信元交换传输时间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信元数二十六、差错控制CRC计算λ信息位( K )转生成多项式 = K-1 ◊ K(x)例: K = 1011001 = 7 位– 1 = 从6开始= 1*x^6 + 0*x^5 +1*x^4 + 1*x^3 + 0*x^2 +0*x^1 + 1*x^0= x6+x4+x3+1λ冗余位( R )转生成多项式 = 和上面一样λ生成多项式转信息位(除数) = 和上面一样.互转.例: G(x) = x3+x+1 = 1*x^3 + 0*x^2 + 1*x^1 +1*x^0 = 1011λ原始报文后面增加”0”的位数. 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λ生成校验码的位数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λ计算CRC校验码,进行异或运算(相同=0,不同=1)二十七、网络评价网络时延= 本地操作完成时间和网络操作完成时间之差吞吐率计算吞吐率= (报文长度*(1-误码率)) / ((报文长度/线速度) + 报文间空闲时间吞吐率估算吞吐率 = 每个报文内用户数据占总数据量之比 * (1 –报文重传概率) * 线速度吞吐率 = 数据块数 / (响应时间–存取时间)响应时间 = 存取时间 + (数据块处理 / 存取及传送时间 * 数据块数)数据块处理/存取及传送时间 = (响应时间–存取时间) / 数据块数有效资源利用率计算有效利用率= 实际吞吐率 / 理论吞吐率例: = (7Mb/s * 1024 *1024 *8) / (100Mb/s *1000 *1000 )= 0.587 二十八、组网技术(adsl)计算文件传输时间T = (文件大小/*换算成bit) / (上行或下行的速度 Kb) /*以mb速度*/如24M 512kb/s T= (24*1024*1024*8) / (512*1000)=393秒。
数据透析表的数据统计与数据汇总方法
数据透析表的数据统计与数据汇总方法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的过程中,数据透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工具。
数据透析表是一种表格形式的数据展示工具,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
本文将介绍数据透析表的数据统计与数据汇总方法及其应用。
一、数据透析表的数据统计方法1. 总计统计:总计统计是数据透析表中最基本的统计方式,用于计算某一字段(如销售额)的总和。
可以通过在数据透析表中选择相应的字段,然后点击“总计”按钮进行计算。
2. 平均统计:平均统计是计算某一字段的平均值,用于了解数据的平均水平。
同样,可以通过在数据透析表中选择要统计的字段,然后点击“平均”按钮进行计算。
3. 计数统计:计数统计是统计某一字段的数量,用于了解某一特定事件发生的次数。
在数据透析表中,可以选择要统计的字段,然后点击“计数”按钮进行计算。
4. 最大值统计:最大值统计是统计某一字段的最大值,用于了解数据中的最大值情况。
通过在数据透析表中选择要统计的字段,然后点击“最大值”按钮进行计算。
5. 最小值统计:最小值统计是统计某一字段的最小值,用于了解数据中的最小值情况。
在数据透析表中,可以选择要统计的字段,然后点击“最小值”按钮进行计算。
二、数据透析表的数据汇总方法1. 分组汇总:分组汇总是数据透析表中最常用的数据汇总方式,它可以按照某一字段的值将数据进行分类并进行统计。
在数据透析表中,可以选择要分组的字段,然后点击“分组汇总”按钮进行分组和统计。
2. 细分汇总:细分汇总是在分组汇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数据进行细分的汇总方式。
可以选择要细分汇总的字段,然后点击“细分汇总”按钮进行细分和统计。
3. 交叉汇总:交叉汇总是将数据按照两个或多个字段的交叉进行统计的汇总方式。
在数据透析表中,可以选择要交叉汇总的字段,然后点击“交叉汇总”按钮进行汇总。
4. 排序汇总:排序汇总是对数据透析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并进行相应字段的统计。
可以选择要排序的字段和排序方式,然后点击“排序汇总”按钮进行排序和统计。
Ip计算方法
Ip计算方法子网掩码的主要功能是告知网络设备,一个特定的IP地址的哪一部分是包含网络地址与子网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机地址。
网络的路由设备只要识别出目的地址的网络号与子网号即可作出路由寻址决策,IP 地址的主机部分不参与路由器的路由寻址操作,只用于在网段中唯一标识一个网络设备的接口。
本来,如果网络系统中只使用A、B、C这三种主类地址,而不对这三种主类地址作子网划分或者进行主类地址的汇总,则网络设备根据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数值范围即可判断它属于A、B、C中的哪一个主类网,进而可确定该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不需要子网掩码的辅助。
但为了使系统在对A、B、C这三种主类网进行了子网的划分,或者采用无类别的域间选路技术(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对网段进行汇总的情况下,也能对IP地址的网络及子网部分与主机部分作正确的区分,就必须依赖于子网掩码的帮助。
子网掩码使用与IP相同的编址格式,子网掩码为1的部分对应于IP地址的网络与子网部分,子网掩码为0的部分对应于IP地址的主机部分。
将子网掩码和IP地址作"与"操作后,IP地址的主机部分将被丢弃,剩余的是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
例如,一个IP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 10.2.2.1,若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与之作"与"运算得: 10.2.2.0,则网络设备认为该IP地址的网络号与子网号为: 10.2.2.0。
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最为简单的理解就是两台计算机各自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AND运算后,如果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则说明这两台计算机是处于同一个子网络上的,可以进行直接的通讯。
就这么简单。
请看以下示例:运算演示之一:aaI P 地址 192.168.0.1子网掩码 255.255.255.0AND运算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运算:I P 地址 1101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AND运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转化为十进制后为:192.168.0.0运算演示之二:I P 地址 192.168.0.254子网掩码 255.255.255.0AND运算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运算:I P 地址 11010000.10101000.00000000.11111110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AND运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转化为十进制后为:192.168.0.0运算演示之三:I P 地址 192.168.0.4子网掩码 255.255.255.0AND运算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运算:I P 地址 1101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100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AND运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转化为十进制后为:192.168.0.0通过以上对三组计算机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AND运算后,我们可以看到它运算结果是一样的。
CDMA各厂家CI计算方法汇总
各厂家CI计算方法汇总1概述CI即Cell Identity,小区识别码,用以确定小区位置,在同一MSC内每个小区必须唯一,范围从0~65535。
无线参数设置中,CI配置错误会导致寻呼、起呼、切换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CI的计算业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厂家的计算方法也不相同,即使同一厂家,在不同的业务区也可能有不同的设置原则,或者由运营商自己设定原则进行规划。
本文根据部门内同事的邮件讨论内容,将各厂家的常用CI计算方法进行汇总。
以便对在后续优化工作中,对CI的配置、检查和转换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
2 各厂家CI计算方法2.1 中兴CI一般纳入无线参数规划中,并考虑将CI与BSSID(BSS编号)、BTSID(基站编号)和CELLID(小区编号0/1/2)相关联。
推荐下面几种CI规划方案:方案1:CI从1开始,依次往下排列,每个基站3个CI资源;如果其中有单扇区或两扇区基站,则CI仍按三扇区来规划,不用的CI预留。
有以下关系:CI=3*BTSID+CELLID-2例如,第5号基站,BTSID=5,CELLID=0/1/2,则其三个小区CI分别为13/14/15。
方案2:CI由BSSID、BTSID和CELLID组合而成,固定为5位,最高一位为BSSID,中间三位为BTSID,不满3位的在其高位补0,最后一位为CELLID。
有如下关系:CI=BSSID&BTSID&CELLID例如,BSSID=1,第5号基站,CI分别为10050/10051/10052;第50号基站,CI分别为10500/10501/10502。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CI比较直观,根据CI可很容易地知道BSSID、BTSID和CELLID。
一般推荐使用方案2来规划CI,但要注意CI的取值范围限制,最长16bits,从0~65535。
但在实际项目中,中兴业务区的CI可能还有其他编号方法,以湖北为例:咸宁hirs现网CI采用SYSTEMID+LAC(6)+1/2/3(第一扇区为1,第二扇区为2,第三扇区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