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老中医的白癜风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癫风是一种原发性的、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色素脱失症。中医称之为“白癫”、“白驳”、“白驳风”等。本病常见,病程慢性,原因不明,易诊而难治。现代中医一般认为1t白癫风的病因病机为气血失和,脉络癖阻;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复受风邪;或肝肾不足,
外邪侵人。临床根据中医辨证采用疏肝理气、滋补肝肾、活血化痕、祛风等方法治疗。现笔者将8
位当代名老中医论治白癫风的经验综述如下。
1.傅魁选以补血养血通络为主,祛风为辅论治傅魁选教授认为白癫风是风邪相搏于肌肤,气血
失和所致,但该病的病机关键不在于风,而在于局部的气血寮阻,经络不通。正如《素问风论篇》所云“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久而血痪,皮肤失养变白而成此病。治疗上以补血、养血、通络为主,祛风为辅,认为气血得调补,经络得通畅,风邪必能除。自拟玄机汤治疗,药物组成:紫草25g,草河车50g,丹参50g,川芍15g,浮萍50g,刘寄奴25g,唬泊10g,地龙10g,牡丹皮25g,土鳖虫10g,威灵仙25g。方中以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丹参、川芍、牡丹皮、土鳖虫等活血化痪;以刘寄奴、唬拍、地龙、威灵仙通经活络;
草河车清热解毒;浮萍祛风散热、宣肺达皮。全方突出了理血活血、通经活络的治疗思想。
2.顾伯华重视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提出治疗白癫风六法
2.1.治疗白癫风六法
①祛风为先,辛散人肺达皮毛;
②养血活血,善治风者先治血;
③疏肝理气,开达毛窍解郁闭。
④益气固表,辨病寓于辨证中;
⑤补肾益肺,金水同源治病根;
⑥浸渍外治法,直达病所取捷径。
顾伯华教授重视辨证论治,内外兼治,常针对白癫风的发生、发展与脏腑气血病理变化的辨证关系进行治疗。
2.2.遣方用药特点
2.2.1.重视古方的应用若见营血不足,血虚生风者,当治以补益心脾,常用归脾汤、四物汤加减;
若证为肝郁气滞,气血失和,治当疏肝理气,开达郁闭,取小柴胡汤合逍遥散加减;若辨
证为气虚,卫阳不固者,治当用益气固表合祛风之品,取玉屏风散加味。
2.2.2.特色用药
①如在治疗风湿搏于肌肤,气血失和之证时,凡由外风而发者,常取苍耳子、浮萍为君;在祛风药
中常配伍白羡黎透表。若病程较长,风邪人络,又常辅以乌梢蛇、广地龙搜剔深入经络之风。
②在治疗血虚生风证时,喜用桂枝,藉桂枝疏通经脉,助养血活血之功,并能调和营卫。
③对于表虚患有白癫风者,重用黄蔑补气固表,又伍同防风、白术以祛风健脾。
④顾伯华教授认为白癫风的发生,无论是由外风而发,还是因内风而得,都与察体肾气虚损、肺气
不足密
切相关,故除用补益肺气之品外,更注重色黑人肾的药物,如熟地黄、黑芝麻、黑玄参、墨旱莲、制首乌等。⑤常嘱白癫风患者宜将含自然铜的药渣外洗,并建议其在生
活用水及煮药时加人铜块共煮。
3.张作舟立足整体。内外兼调
张作舟教授认为阎白癫风是先天察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所致。病因病机应责之于“三点一要”网,即肝肾阴虚为本;风湿侵袭为标;日久气滞血痪为主;脾胃虚弱为要。
治疗以“ 三点一要”为主线,采取滋补肝肾,祛风除湿,行气活血通络以及健脾益气等治法进行治疗。
据此张教授自拟消斑汤,药物组成:熟地黄加9g,何首乌16g,当归11g,女贞子15g,冤丝子
15g,黄茂15g,补骨脂10g,丹参15g,白术10g,柴胡10g,郁金10g,防风15g,白芷10g,白花蛇舌草10g,甘草6g,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另外,治疗时常合并外治,给予白驳配(复方补
骨脂配)外用以增加疗效。
张作舟教授临证谨守病机,用药灵活:
①根据本病病因及兼证不同,将本病分为四型,用药以消斑方为基础,又各有侧重:阴虚内热者改
熟地黄为生地、加北沙参、牡丹皮、地骨皮等;肝气郁结型将熟地黄改为生地,加郁金、香附、白芍等;气滞血察型加桃仁、红花、鸡血藤等活血化疲之品,另酌桂枝、僵蚕以祛风通络行气;脾气虚弱
则重用黄茂,酌加党参、苍术、厚朴等以补生化之源,去柴胡以防伤气。
②根据白癫风发病季节不同酌情选用不同药物:若夏季发病或加重者加紫草、茜草等凉血活血药;冬季发病或加重者加桂枝、细辛等温经通络药;春季发病或病情加重者加浮萍、沙苑子等。
4.张志礼主张理气解郁、化痰通络、疏风祛邪为治
张志礼教授根据《诸病源候论》关于白癫风的论述,认为肝主藏血,性喜调达而主疏泄,如情志不舒,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感风邪,搏于肌肤,致局部皮肤气血失和,则易发生白癫风。
张志礼教授在治疗上抓住“气滞”和“风邪”这两个主症,在用药上首先选柴胡、积壳、白芍等疏肝
柔肝,理气解郁之品;其次用白术、获荃等健脾益气,再加白附子、防风以共同扶正祛邪。
此外,根据中医理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滞则血疲,血疲则气更滞,故行气通络的同时
还需活血散寮,应加用当归、丹参、香附、郁金、红花、益母草等品。这样三组药物共达理气解郁、化痰通络、疏风祛邪之目的。
在临床上常将白癫风分为肝肾阴虚、心脾两虚、肝郁气滞等3个证型。
5.庄国康在内服法基础上,善用外治、围刺法
庄国康教授认为白癫风是由肾气不足,肾精亏乏,气血生化无源,风邪客于肌表,气血失和,气滞血疲
而发病。因而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以滋补肝肾、活血化疲相结合治疗本病。故内服经验方中常选用熟地黄、何首乌、黑芝麻、桑堪子、冤丝子滋补肝肾;茜草、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尾活血化痪。
外治上,常采用高粱膏(即高粱醋,经煎制、浓缩配成醋膏)以调和气血,滋肤散痕。庄国康教授
认为本药单独用于治疗少年白癫风效果佳,若配合内治药则效果更着。
对局限型的白癫风患者,常用围刺法治疗。
即取1.scm长毫针,刺白斑边缘,向心性皮下斜刺,留针3Omin,每隔5min捻转1次,以促进
局部皮肤充血而消除白斑。
6.榻国维长于黑白配对,平调阴阳
榻国维教授认为其病机有三):其一,风湿之邪搏于肌肤,气血失畅,血不荣肤所致,常用白羡黎、白芷、蝉蜕、浮萍、苍术等。其二,对于因情志损伤或因白癫风致情志抑郁,肝失调畅,气血失和,肌肤失养,常用鸡血藤、丹参、红花、赤芍、川芍等。其三,由于本病持续时间长,久病伤损,致
肝肾亏虚,故常用女贞子、旱莲草、首乌、补骨脂补肾壮阳、羡黎平肝潜阳、疏肝解郁等。
同时榻国维教授认为治疗疾病之宗在于阴阳平衡,因此在上述病机认识基础上选用黑白配对的方药进行治疗,黑色药物多为滋补肝肾、调和气血之品,而白色药物重于祛风、除湿、疏肝。其常用药
对有:冤丝子、白疚黎;旱莲草、生牡砺;玄参、白芷;乌豆衣、白芍;牡丹皮、白鲜皮;补骨脂、白术等,以达到祛风疏风除湿、理血和血、调补肝肾之功效。
我们可以看出其治疗方法与欧阳恒教授以黑制白的治法迥异,但临床上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7.马绍尧分期论治,擅长清热凉血法
马绍尧教授认为白癫风之病因,初起由风邪袭表,蕴而化热,搏于肌肤,致气血失和、气滞血疲而成。及至病久,耗伤肝血肾精,气血虚弱,不能滋养皮肤所致。
根据以上病因,马绍尧教授认为本病有急性期与稳定期的不同,中医治疗应采用不同疗法。
①血虚风热,相当于急性期。属风热袭表,气滞血寮。治宜凉血活血,清热消风,方用凉血地黄汤
加减。常用药物为生地、当归、赤芍、丹参、川芍、桃仁、黄荃、地榆炭、荆芥、防风、稀签草、
乌梢蛇等。
②肝肾不足证,相当于稳定期。属肝肾不足,血不养肤。治宜补益肝肾,养血活血祛风,方用二仙
汤合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为仙茅、仙灵脾、熟地黄、生地、当归、赤白芍、山英肉、拘祀子、川芍、桂枝、白茨黎、白鲜皮、地龙、防风、甘草等。
8.欧阳恒以调和气血、补益肝肾、以色治色为主
欧阳恒教授以善于运用中医理论攻克皮肤疑难杂症着称,在临床几十年经验中
探索出各种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途径。其中在白癫风的治疗上,以取类比象,以色治色法临床应用最广。
欧阳恒教授认为白癫风的发病机制为“气血失和,久病成疲”,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采用取类比
象的方法,以药物的外观颜色反其皮损之色即“以色治色法”来指导临床用药。具体治疗为在调和气血、滋益肝肾的大法下选用带紫色或紫红、紫黑色
的药物,如紫草、紫苏、紫河车、紫背浮萍、自然铜等,一则取其“赤人血”,另则意欲以药之“黑”反其皮损之“白”。在此基础上,参照古方白驳丸及浮萍丸制成了紫铜消白方(主要由紫铜、紫背浮萍、紫河车、紫丹参、紫草等药物组成),该方治疗白癫风与甲氧基补骨脂素(MOP)的常规治疗相比,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