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本分类与变动成本法
2.变动成本法

(二) 销售成本和存货成本的不同
采用完全成本法时,无论是销售成本还是存货成 本中均包含固定性制造费用。而采用变动成本法时, 固定性制造费用被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利润表,无 需再转化为销售成本和存货成本,销售成本和存货成 本中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实质性变化,成本消耗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产品成本总
额应当随着制造完成产品的产量成正比例变化。如果不存在产品
成本这个物质承担者,就不应当有产品成本存在。因此,在变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本法下,只有生产成本中的变动部分才构成产品成本的内容。
变动成本法区别于完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
成本来处理,其理论依据为:
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构成图
变动成本法区别于完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
成本来处理,其理论依据为:
第一,产品成本应该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管理会计中,产
品成本应该是指那些随产品实体的流转而流转,只有当产品销售
出去时才能与相关收入实现配比,得以补偿的成本。按照变动成
本法,产品成本必然与产品产量密切相关,在生产工艺没有发生
变动成本法及其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是美国会计学家哈里斯于1936年提出 的,最初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实际工作中 也很少被采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 发展,企业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管理当局强烈要求会计部门能够提供预测、决 策、预算等方面的信息,以帮助其改善日常管理工作 ,加强内部控制与决策。
第二,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在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第二章_费用分类与变动成本法

图2-7 延期变动成本模型
4、总成本习性模型
总成本
= 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若用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总额,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x表 示业务量,则
总成本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y=a+bx
图2-8 总成本习性模型
2.2混合成本的分解
2.2.1帐户分析法 也称会计分析法,是指在成本发生的当时根据其性态对每项成本 的具体内容进行直接分析,使其分别归入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的一 种方法。 帐户分析法简便易行,适用于管理会计基础工作开展较好的企业。 但由于此法要求掌握大量实际资料,分析的工作量又太大,因此不 适合于规模较大企业的混合成本分解。
2.3.3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营业利润的差额 =完全成本法下的损益-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 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 =期末存货×本期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上期 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 如果各期产量相同、成本水平不变,即各期按完全成本法计 算的单位产品成本相等,则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营业利润的 差额,其规律可以简化如下: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营业利润的差额 =(期末存货量-期初存货量)×单位固定制造费用
3、回归直线法 回归直线法,亦称最小二乘法,它是根据若干期产量和成本的历 史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公式,将某项半变动成本分解为变动成 本和固定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2.3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2.3.1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涵义
完全成本法(Full Costing),也即全部成本法,是传统的成本计算 方法,其特点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产品生产过程中 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等全 部生产成本都包括在内,而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正因为它 把所有生产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也称为吸 收成本法(Absorption Costing)。 我国将此法称为制造成本法。
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 ★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
成本性态分析是有条件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 个方面:
1.特定成本对象假设:针对某一成本对象而言, 如产品、劳务、客户、作业以及研发计划等。
2.特定时间水平(长度)假设:时间水平上的 长期和短期是研究成本变动与否的前提。
费用:是与成本相联系,但又与成本相区别 的另一个概念,在营利性企业组织中,通常是指 为产生收入而付出的代价。
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损益表中,费用是收入项 目的扣减项,并据以确定当期损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业务在不断地延
伸和拓展,成本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人们将成 本描述为用以取得收益的全部支出;或为实现某 一目标而付出的及即将付出的全部代价。并在更 多的场合不再对成本和费用两个概念加以区分。
课堂上主要有: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直线回归法。
四、成本性态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高低点法
1.含义: 高低点法是根据 过去一定期间成本与相应业务量资 料,通过最高点业务量和最低点业 务量资料,推算出成本中固定成本 与变动成本的一种简便方法。
2.具体步骤:
①找出各期业务量的最高点各最低点 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成本总量;
显然,费用和损失都是已耗用 的成本,在编制损益表时,都作为 收入的扣减项,决定当期损益,但 是两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请问两者的不同之处
费用与损失的区别
费用 对收入有贡献 主动发生的支出 合意性支出 与业务经营有关 经常性的支出
损失 对收入无贡献 被迫产生的耗费 非合意性的支出 与业务经营无关 偶然性支出
3.特定成本动因假设:是针对特定引致成本发 生变化的因素。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第一节成本分类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一)制造成本制造成本也称为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制造成本根据其具体的经济用途分为: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制造费用(二)非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也称为期间成本或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包括:1.营业费用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经费等经营费用。
2.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无形资产摊销费、职工教育经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
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成本性态也称为成本习性(Cost Behavior),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按成本性态,可分为:(一)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1.定义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即当业务量发生一定比例的变动时,相应的变动成本也会随之发生相同比例的变动。
变动成本的特点:(1)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2)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产量变动影响,固定不变。
0 业务量x 0 业务量x变动成本总额模型单位变动成本模型2.种类(1) 酌量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
01 简介
03 优缺点 05 应用
目录
02 盈亏计算 04 对比 06 结合制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 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 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盈亏计算
计算变动成本法盈亏的步骤: 变动成本法计算盈亏的步骤如下: 销售收入 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 =营业利润
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 2.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和销售预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 之间的内在关系。 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 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实际上是根据变动成本法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业 务量的变化而机动地调整,具有弹性。 6.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 7.有利于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由于变动成本具有以上优点,因而美国会计人员联合会(NAA)、美国会计学会(AAA)等会计人员认为变动 成本不仅使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也适合于对外报表(但实际不能作为对外报表,请继续读下面内容)。
(二)应用前提与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
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并进行粗略估计。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 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管理中比较常见的四种成本核算方法。
这些方法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式,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目标成本法是指在确定产品或服务售价之前,先确定一个目标成本,然后再根据目标成本来确定售价和生产成本。
目标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促使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更加关注成本控制,从而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缺点是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成本控制过度而影响产品质量。
标准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分解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部分,并确定相应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比较,以及对成本构成的分析和控制。
缺点是标准成本法只适用于规模较大、生产过程稳定的企业。
变动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动的,变动成本则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动。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成本构成,从而制定更为灵活的生产计划和成本控制措施。
缺点是无法考虑到企业的全面成本,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作业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分解为各个生产过程或工序的成本,以反映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加准确地衡量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从而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售价和生产计划。
缺点是作业成本法需要较为复杂的计算和记录程序,对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投入要求较高。
以上四种成本核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选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企业还应关注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从设计、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管理会计实务项目二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一般包括: ——高低点法 ——布点图法 ——回归直线法
成本性态分析基本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方 法 技术测定法
优 点 精确
缺点 复杂
适用企业及范围 新企业、主要成本
直接分析法
简单
工作量大
有基础的中小企业
历史资料分析法 应用面广 资料要求高
历史资料齐备
历史成本法的三种分解方法
1、高低点法
7 8
900 1 000
5 800 5 900
3
4 5 6
600
750 850 880
4 200
5 000 5 700 5 800
9
10 11 12
950
800 750 650
5 800
5 300 4 900 4 100
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维修费如下: 根据表2-5的资料, (1)找出相关数据: 业务量最高点1 000(吨/公里),其对应的混合成本为5 900(元); 业务量最低点500(吨/公里),其对应的混合成本为 3 500(元)。 (2)求出单位变动成本 b=(5 900-3 500)÷(1 000-500)=4.8(元) (3)求固定成本总额 a=(5 900-4.8×1 000) =(3 500-4.8×500) =100(元) (4)得出混合成本即维修费的分解模型为 y=1 100+4.8 x 。
半固定成本习性模型
x 业务量(件)
3、曲线变动成本(阶梯式混合成本) 曲线式混合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一般不变,相当 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成本随业务量 变动但并不存在线性关系,而呈非线性的曲线关系。 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抛物线。
管理会计讲义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19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
变动成本
成本
半固定成本
0 成本
固定成本 业务量
图 2—7 半变动成本模型
成本
0 业务量
图 2—8 半成本固定成本模型
成本
0 图 2—9 延期变动成本
2021/7/23
业务量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0
业务量 2-10 递增曲线成本
变动成本
0
BACK
固定成本
业务量 2-11 递减曲线成本 本
二、成本按其经济用途的分类
在制造企业中,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成本 和非生产成本两类。
(一)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指为生产产品或提供 劳务而发生的成本。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 费用三个成本要素。
(二)非生产成本(也称期间成本或期间费用),包括销
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为销售产品发生的各项
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a 和单位变动成本b。具体计算
公式如下:
a y b x n
b
n xy n x2
x y
x 2
2021/7/23
【例2-4】
23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必须指出,采用一元回归直线法分解混合成本,混 合成本总额与产量之间必须具有线性联系,如果没
有这种线性联系,分解出来的结果也就失去了意义。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如何随业务量(产量、销售 量、机器工时等)的增减而变动。
按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三类:变动 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2021/7/23
BACK
8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四、成本的其他分类
(一)按成本的发生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 来成本
管理会计第二章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

图2-2 固定成本总额模型
图2-3 单位固定成本模型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一)固定成本 3.固定成本的分类
(1)约束性固定成本 (2)酌量性固定成本
4.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1)特定的期间
(2)特定的业务量变动范围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二)变动成本
1.概念及内容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变 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9000 6000 3000
0
变动成本线 y=3000+0.5X
变动成本部分 固定成本部分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图2-8标准式混合成本性态模型
小时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三)混合成本
2.阶梯式混合成本
这类混合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保持相对不变,但当业务量超过一定范 围时,成本一下就上升一个台阶,然后又趋于平稳
六、变动成本法的评 价
(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成本的划分并不准确。
2.改变成本计算方法会影响有关各方的利益。
3.不适应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 4.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5.变动成本法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将失去实际意 义。
【思考题】
1.什么是成本性态,其在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中起到什么作用? 2.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其在成本性态中的意义是什么? 4.什么是混合成本?混合成本的类型? 5.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哪些?相互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 6.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其优缺点? 7.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有哪些? 8.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在分期方面有哪些不同?
2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1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在一定条件和一定范围内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呈正比例变动。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随业务量变动呈正比例变动的 物料用品费、燃料费、动力费 按销售量支付的 销售佣金、包装费、装运费、营业税 按产量法计提的 固定资产折旧费
• 如某公司设备维修部,每月发生的成本中,管理人员 的工资和设备折旧及租赁费固定为每月20000元,除 此之外,每维修一个小时发生的工人工资及维修材料 成本为140元,则该维修部的维修成本性态模型为:
Y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维修成本(元)
100 200 300
Y=a+bx Y=20000+140x
固定资产折旧费、财产税、房屋及设备租金、长期 贷款利息、管理人员工资等。 通常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长远目 标来确定,一旦形成则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企业要想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只能从合理利用生产能力 的角度着手,提高产品质量,相对降低其单位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Discretionary Fixed Cost)
阶梯式成本(Step Cost )
• 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是固定的,当业务量超过这一范 围,其成本就会跃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在新的业务量 范围内固定不变,直到出现另一个跳跃点为止。如此 重复下去,其成本随业务量的增长呈现出阶梯状增长 趋势。如企业的运货员、质检员、保养员等人员工资, 以及受一定业务量影响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等。
成本模型为
Y a
X
管理人员工资、房屋及设备租金、财产保险费、财产税、固 定资产折旧费、办公费、劳动保险费、广告费、研发费、职 工培训、利息等。
第2章变动成本法(更新)

2.1.2 成本按性态分类
1、半变动成本
特征是当业务量为零时,成本为一个
非零基数,当业务发生时,成本以该基数
为起点,随业务量的变化成比例变化,呈
现出变动成本性态。
Y=a+bx
成本 (元)
---------------------------------------------
变动成本部分
---------------------------------------
第2章变动成本法(更新)
2021年8月31日星期二
第2章 变动成本法
2.1 2.2 2.3
成本分类 混合成本的分解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学习目标
掌握成本按性态分类和混合成本的分 解。
理解成本性态及其在决策特别是短期 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变动成本法的具体应用。
管理会计被称为“用于企业决策 的会计”或直接称为“决策会计”, 不同的决策决定了不同的信息需求, 而任何与会计相关的决策都离不开相 应的成本信息,也就是说企业管理当 局决策的多样化直接导致了成本信息 的多样化,即所谓的“不同目标,不 同成本”。
例2-6
设某粉末冶金车间 对精密金属零件采取一 次模压成型、电磁炉烧 结的方式加工。如果以 电费作为成本研究对象, 经观察,电费成本开支 与电磁炉的预热和烧结 两个过程的操作有关。
例2-6
按照最佳的操作方法,电磁炉 从开始预热至达到可烧结的温度需 耗电1 500千瓦时,烧结每千克零 件耗电500千瓦时。每一工作日加工 一班,每班电磁炉预热一次,全月 共22个工作日。电费价格为0.7元/ 千瓦时。
y=500+2x
例2-3
2.2.1 历史成本法 1、高低点法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习题答案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本章重点难点1、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含义及相关范围,总成本的函数模型2、混合成本分解与成本预测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及区别4、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损益的影响5、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学习目的理解成本按性态的分类,掌握总成本函数模型及利用其进行成本预测;了解常用的混合成本分解方法,掌握高低点法的应用;理解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及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区别;熟练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损益表的编制;理解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营业利润计算的影响及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一、单项选择题1.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类依据是成本的()A.可控性B.可盘存性C.可追踪性D.可变性2.下列不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A.研究开发费B.广告宣传费C.职工培训费D.机器设备折旧费3.在变动成本法下,当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时,与营业净利润额直接挂钩的是()A.生产量B.销售量C.期初存货量D.期末存货量4.下列项目中,只有在变动成本法下才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固定性管理费用D.变动性管理费用5.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A.随产量增加而减少B.随产量增加而增加C.在各种产量水平下保持不变D.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下各不相同6.在缺乏历史数据可供参考时,混合成本分解通常选择的方法是()A.高低点法B.工程分析法C.合同认定法D.最小平方法7.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表现出以下特点()A.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B.成本总额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C.单位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D.产量增加,单位固定成本保持不变8.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包括()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9.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应用时,企业应另设账户()A.产成品B.制造费用C.销售费用D.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10.在半变动成本的三种分解方法中,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D.本量利分析法11.变动成本法下,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没有负担的成本项目是(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12.可用来分解半变动成本的方法是()A.移动平均法B.散布图法C.净现值法D.差量分析法13.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中的“低点”是指()A.成本总额最小的点B. 单位成本最小的点C.业务量最小的点D. 成本与业务量都最小的点14.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A.广告费B.不动产财产税C.管理人员工资D.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15.变动成本计算法下,某期销货成本包括()A.变动成本 B.固定生产成本C.制造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16.将成本区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的分类标志是()A.经济用途B.成本性态C.可追踪性D.可控性17.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组成上的差别,表现在所处理的不同的成本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混合成本D.差别成本18.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一旦形成,在短期内难以作重大改变。
管理会计学 第10版 第2章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目录
CONTENTS
2.1 成本性态分析
2.2 混合成本的分解
2.3 变动成本法及其比较 2.4 决策用途的成本概念及其分类ຫໍສະໝຸດ 2.1成本性态分析
2.1.1 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 使用领域:财务会计 • 分类依据:经济用途 • 分类结果:成本=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 • 实践使用:确定产品成本、存货成本、期间损益 最终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 • 弊 端 :无法完全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
制造成本可依
据资源类型和具 体的经济用途分 为直接人工、直 接材料和制造费 用三类。
直接人工
直接生产产品(改 变其性质或形态) 的人工成本,核算 时通常是生产工人 的薪酬。
直接材料
在制造过程中直接 构成产品实体的各 种材料和(或)半 成品成本。
例:汽车制造企业
制造费用
包括三种类型,一 是间接人工,二是 间接材料,三是其 他制造费用。
• 分类结果: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 实践使用:支持各类管理决策
成本性态分析
• 与“按经济用途分类”的关系:延续和再分类
成本性态分析
相关范围假设:一定期间、一定业务量 原因:数理统计原理有适用范围 后果:适用于短期经营决策
按照成本总额是否围绕业务量变化, 成本按性态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 1. 固定成本 2. 变动成本 3. 兼具固定成本和变化成本特征的混合成本
重要性:直接关系企业未来 的竞争能力,因此管理者的 判断力非常重要
广告费
酌量性 固定成本
职工教育 培训经费
技术开发费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者 当前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 额的固定成本。由于其与企 业的经营能力相关,因而又 被称作“经营能力成本”。
第二章成本分类及变动成本法

第二章成本分类及变动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 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的依据是()。
A. 成本习性B.可控性C.计算对象D.经济职能2. 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增减成比例增减,这部分成本称之为是()。
A. 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混合成本D.关变动成本3. 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保持不变D. 部分正比,部分反比4. 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A. 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 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5. 下列各项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A、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B、长期租赁费C、直接材料费D、广告费6•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 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7. 在以下各种有关“变动成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 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是变动成本B. 变动成本可细分为技术性和酌量性两类C. 变动成本也存在xx的相关范围D. 单位变动成本具有不变性的特点8. 某企业在产品产量400件以内时,需要产品质量检验员3 人,以后产量每增加100件需增加1名检验员,则检验员工资费用属于()混合成本。
A.阶梯式B标准式C低坡式D.曲线式9. 延期变动成本的特征是: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保持固定不变,一旦突破这个业务量限度,其超额部分的成本就相当于变动成本。
这种成本又称为()。
A.标准式混合成本B.低坡式混合成本C.阶梯式混合成本D.曲线式混合成本10. 延期变动成本属于()。
A •期间费用B.混合成本C•固定成本D.变动成本11. 同一成本项目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
这是因为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而使得成本性态具有()。
A.暂时性的特点B.相对性的特点C.可转化性的特点D.相异性的特点12. 通过目测的结果来勾画混合成本性态的方法是()。
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被称为差异成本法或边际成本法。
它用于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帮助企业做出决策。
变动成本指的是与产量或活动水平的变化相关联的成本。
根据变动成本法,企业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固定成本是与产量无关的,在短期内不受产量变化影响的费用,如租金、折旧等。
而变动成本则是与产量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利用变动成本法,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每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来评估产品的盈亏情况,并作出相关决策。
当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其变动成本时,该产品可以获得利润;反之,则会造成亏损。
因此,企业可以根据变动成本法来确定最低售价、制定产品定价策略、评估生产效率以及判断产品的盈利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变动成本法只考虑了变动成本对成本和利润的影响,而忽略了固定成本的分摊。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以获得更全面的成本信息和决策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两种方法的区别
1.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完全成本法是按成本的经济用途将全全部成本分
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大类。 变动成本法按成本性态划分,将全部成本划分为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
三、两种方法的区别
产 品 成 本 期 间 成 本
完 全 成 本 法
2.变动成本的局限
不能满足长期预测、决策的需求
成本习性划分带有一定的假定性 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存在差异,难以为 企业外部经济利益主体所接受和利用
课内练习
• • • • • • (单选题)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指( )。 A.制造费用 B.生产成本 C.变动生产成本 D.变动成本 【答案】:C
三、两种方法的区别
计算实例
课本P23 例2-9
三、两种方法的区别
2.盈亏计算方面的不同
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期间费用=利润 利润表格式采用传统式利润表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固定成本=利润
利润表格式采用贡献毛益式利润表
二、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
性态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
二、成本性态分析
2.变动成本
一定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增减变
化呈比例变动的成本。
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化呈比例变动
单位产品成本额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
二、成本性态分析
变动成本总成本函数
变动成本单位成本函数
P16 例2-3
二、成本性态分析
三、两种方法的区别
计算实例
课本P24 例2-10
三、两种方法的区别
3.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完全成本法
财务会计的方法,侧重对外服务 重点在于确认企业的最终盈亏 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的方法,侧重于对内服务
重点在于提供贡献毛益,促进生产经营决策
四、两种方法下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
1.分期损益差异的计算及验证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
1.账户分析法
成本人员根据成本项目各账户的内容、
性质以及各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直
接将每个成本项目确认为变动成本、固
定成本。
P19 例2-6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
2.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又叫两点法,是指通过观察一 定相关范围内的各期业务量与相关成本 所构成的所有坐标点,从中选出最高业 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两点坐标,并据此来 推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 本性态分析方法。
生产成本:20000+32000+6*4000+28000
二、变动成本法
1.概念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
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仅以生产过程中的 变动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而将固定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生产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变动制造费用
二、变动成本法
2.理论依据
产品成本是指与产量密切相关的、随产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
具体步骤:
确定高低点坐标 ---计算b值---计算a值---建立
成本性态模型 (P20 例2-7)
y高 y低 高低点成本之差 b 高低点业务量之差 x高 x低 或 y低 y高 x低 x高
a =高点成本-b×高点业务量=y高-bx高
=低点成本-b×低点业务量=y低-bx低
本法下存货单位成本的账面价值。
三、两种方法的区别
计算实例
A公司2002年只产销一种产品,生产量4000件 ,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32000元,单位
变动制造费6元,固定制造费28000元。
变动成本法下的生产成本: 20000+32000+6*4000 完全成本法下的生产成本: 20000+32000+6*4000+28000
公司
徽标
THE END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产量成为影响分期收益的重要因素——注 重生产 有可能出现销售下降,利润上升的情况
五、对变动成本法的评价
1.变动成本的优点
更符合“费用与收益配比”的会计原则
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 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业绩 促进管理层重视产品销售,防止盲目扩大 生产
五、对变动成本法的评价
损益差异=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
四、两种方法下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
单位固定费用不变的情况下
损益差异=(期末存货量-期初存货量)*单
位固定制造费用
四、两种方法下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
2.不同产销水平下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
产量稳定,销量变化 产量变化,销量稳定 产量变化,销量变化
四、两种方法下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
规律总结
产>销,固定费用结存,完利润>变利润 产<销,固定费用结转,完利润<变利润 产=销,完利润=变利润
四、两种方法下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
原因分析
变动成本法下 销量与利润的呈线性变化,销量是影响收 益的主要因素——注重销售 完全成本法下
固定制造费用影响了销量和利润的联系,
几个前提:
销售收入一致 变动生产成本一致 期间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差异的关键点:
固定制造费用
四、两种方法下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
完全成本法的固定制造费用= 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本期发生的 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的固定制造费用=
本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
• • • • •
课内练习
• • • • •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变动成本法局限 性的说法是( )。 A.导致企业盲目生产 B.不利于成本控制 C.不利于短期决策 D.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 【答案】:D
课内练习
• • • • • • •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 本内容的有( )。 A.直接材料 B.制造费用 C.直接人工 D.变动性制造费用 E.管理费用 【答案】:ACD
课内练习
• • • • • • (单选题)相关系数r=+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 量之间的关系是( )。 A.基本正相关 B.完全正相关 C.完全无关 D.基本无关 【答案】:B
课内练习
• • • • • • (单选题)下列是非相关成本的是( )。 A.沉没成本 B.增量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 【答案】:A
一、完全成本法
2.理论依据
因生产而发生的耗费均应计入产品成本
组成,以弥补耗费,维持企业再生产。
固定费用虽与产量无直接关系,但作为
经营能力为生产过程提供了必要条件,
生产过程也是消耗经营能力的过程。
一、完全成本法
3.计算实例
A公司2002年只产销一种产品,生产量 4000件,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 3200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6元,固定制造 费28000元。
三、两种方法的区别
计算实例
A公司2002年只产销一种产品,生产量4000件 ,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32000元,单位
变动制造费6元,固定制造费28000元。
变动成本法下存货的单位价值: (20000+32000)/ 4000+6 完全成本法下存货的单位价值: (20000+32000+28000 )/ 4000+6
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固定费用在一定范围内与产量的变化无
关,故不应归入产品成本,而应作为期
间成本。
二、变动成本法
3.计算实例
A公司2002年只产销一种产品,生产量 4000件,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 3200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6元,固定制造 费28000元。
生产成本:20000+32000+6*4000
固定成本单位成本函数
P17 例2-4
二、成本性态分析
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 成本 酌量性固定 成本
提高产量 精打细算
二、成本性态分析
4.混合成本
总成本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
动幅度并不与业务量的变动成比例关系。
“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 性质的成本。
二、成本性态分析
半固定成本
y成本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
3.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又称布点图法或目测画线法 ,是指将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数 据标注在坐标纸上,通过目测画一条尽
可能接近所有坐标点的直线,并据此来
推算固定成本a和单混合成本的分解
4.回归直线法
一元直线回归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或最小
平方法,是指利用微分极值原理对若干
a1 0 < x < x 1
y=
a2 x1 < x < x 2 a3 x 2 < x < x3
x业务量
二、成本性态分析
半变动成本
y成本
bx
y=a+b x
a
x业务量
二、成本性态分析
延期变动成本
y成本
y=
x业务量
a
0 < x < x1
a + bx x1 < x < x2
二、成本性态分析
曲线式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
产 品 成 本
期 间 成 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变 动 成 本 法
三、两种方法的区别
成本构成不同的影响
对销货成本的影响 变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要低于完全成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