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炮制研究进展
菟丝子的药学研究进展
菟丝子的药学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菟丝子,作为传统中医药材,自古以来就在各类药方中占据一席之地。
随着现代药学研究的深入,菟丝子的药用价值逐渐得到科学验证,其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菟丝子在药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相关药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将首先概述菟丝子的基本药学特性,包括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接着,将详细介绍菟丝子在各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然后,文章将探讨菟丝子药用的现代研究进展,包括其提取工艺的优化、药效机制的深入研究等;文章将总结菟丝子药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以期为菟丝子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
二、菟丝子的化学成分菟丝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与其广泛的药理活性紧密相关。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菟丝子化学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菟丝子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金丝桃苷、槲皮素等,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作用。
菟丝子还含有多种糖类成分,如多糖、低聚糖等,这些糖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
除此之外,菟丝子中还含有一些生物碱、甾醇、脂肪酸等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虽然含量较低,但同样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
例如,一些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等作用,而甾醇类化合物则具有抗炎、抗菌等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菟丝子中还含有一些未知成分。
这些未知成分可能是菟丝子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关键所在,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菟丝子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为其广泛的药理活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会对菟丝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三、菟丝子的药理作用菟丝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药理作用广泛且深入。
近年来,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菟丝子的药理作用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理解。
菟丝子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菟丝子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中药菟丝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Botanical Research 植物学研究, 2017, 6(3), 175-184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journal/br https:///10.12677/br.2017.63023文章引用: 赵姗姗, 杨俊. 中药菟丝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植物学研究, 2017, 6(3): 175-184.Research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DodderShanshan Zhao *, Jun Yang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Resources, Shanghai Chenshan Plant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 ShanghaiReceived: May 7th , 2017; accepted: May 24th , 2017; published: May 27th , 2017AbstractDodder is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commonly used to treat spleen deficiency diarrhea, fetal irritability, dizziness and tinnitus, soreness and weakness of waist and knees, vitiligo and other symptoms. The development of dodder’s medicinal value is restricted due to its limited research data at the momen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ed dodder research progress on many fronts, such as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known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APIs), quality evaluation and control, purification and synthesis of APIs,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y. The recent technology advances in systems biology are also discussed here, which offer the opportunity to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odder and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reby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ccelerating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dodder’s medicinal value. KeywordsDodder (Cuscuta ),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enomics, Systems Biology, Biosynthesis中药菟丝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赵姗姗*,杨 俊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收稿日期:2017年5月7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24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27日*通讯作者。
菟丝子生品及3种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量为 1 . 6 8 %, 清 炒 品为 2 . 2 6 %, 酒 炙品 为 2 . 2 7 %, 盐炙 品 为 2 . 2 2 %。结 论 : 本 方 法 简便 、 准确 , 适合 于菟 丝子 总
物制 品检定所 , 乙醇( 分析纯 ) , 去离子水 。
2 菟 丝 子 总黄 酮 含量 测 定 方法 的 建 立
2 . 1 最 大 吸 收 波 长 的 选择
提 高 免 疫 力 的作 用 , 是 菟丝子 的主要 有效成 分 。
菟 丝子 中黄 酮类 成 分有 金丝桃 苷 、 紫 云英 苷 、 槲皮 素、 山奈 酚 、 异 鼠李 素 等 】 , 其 中 金 丝 桃 苷 和 紫 云
2 0 1 5 第十 七卷
第一期
, kV o 1 . 1 7 N o . 1
菟丝子生品及 3种炮制 品中总黄 酮含 量 的 比较 Nhomakorabea研 究 六
杨 颂 , 蒯丹平 , 李 莎莎 , 徐 何方 , 李 亭亭 , 徐 新房 , 李向 日
( 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中药 学 院 北京 1 0 0 1 0 2)
1 仪 器 与 材料
加6 0 % 乙醇 至 5 mL, 加入 0 . 6 mL的 5 %N a NO 2 , 静
置6 mi n, 加入 0 . 3 mL 1 0 % 的 AI ( N O 3 ) 3 , 静置 3 mi n , 加入 4 . 0 mL的 4 %N a O H, 加 6 0 %乙醇至 l 0 mL,
英 苷 的 含 量 较 高 。本 实 验 以 金 丝 桃 苷 为 对 照 品 , 建
菟丝子的药学研究进展
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66 168 〔4〕田强,张梦娜,赵琳,等 厚朴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41(16):45 50〔5〕MAZ,HUANGT,LIY,etal StudyonAntioxidantActivityinvitroofMethanolExtractofJasminumsambacLeaves〔J〕 ChineseWildPlantResources,2015,34(3):20 〔6〕杜斌,谭方根,史学林,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合欢皮中的总黄酮〔J〕 华西药学杂志,2019,34(2):176 178〔7〕任冰如,申玉香,刘俊康等 红凤菜抗氧化成分提取分离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6,37(17):153 156〔8〕宋莉,倪世峰,李亚君,等 夏枯草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17):32 35〔9〕彭博,胡秦,王立为,等 蛇莓总酚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学机制的初步探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8):1007 1010 〔10〕袁晓环,王伟光,李春彦,等 HPLC法检测蛇莓中齐墩果酸的含量〔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31(3):195 197〔11〕吴英俊,王超男,刘洁婷,等 蛇莓中齐墩果酸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1,32(4):306 308 菟丝子的药学研究进展张新轩(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325)摘要: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菟丝子的研究报道,综合菟丝子在种属来源、质量分析、加工炮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有益参考,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菟丝子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菟丝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1) 03 0056 04作者简介:张新轩(1983-),男,中药学执业药师,中药新技术开发应用。
菟丝子炮制研究进展
53前沿研究博 览2016.10菟丝子是一味在临床常见的补益肾气的药物,最早出自《本经》[1]。
记载其“味辛,平。
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
在后世的专著中,如《名医别录》《药性论》《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中,均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现在临床对菟丝子药物的来源已经做出详细的认定。
其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la chinensis lam的种子[2]。
其为一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多寄生于豆科、菊科等草本植物上。
菟丝子生品质地坚硬,在临床中无法直接使用,如张素茂的研究显示[3],菟丝子生品经过90min的煎煮后,才开始吐丝,而煎煮6h后,其吐丝率才达到70%。
因此,要充分的溶出菟丝子药品内的有效成分,必须首先炮制后方可入药。
如《得配本草》中所描述的:“米泔水淘洗,酒浸四五日,蒸晒四五次,研作饼,烙干用。
补肾气,淡盐水拌炒;暖脾胃,黄精汁煮;暖肌肉,酒拌炒;治泻泄,酒米拌炒。
”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菟丝子的药性影响有显著的区别。
1 菟丝子的常见炮制方法1.1 清炒早期的文献报道,菟丝子多以清炒法进行炮制处理,一般炮制过程中,多以炒至微黄略有爆鸣声为宜。
虽然该方法操作简单,且避免了菟丝子内部黏液成分的溶出,但是,由于炮制仅仅在菟丝子表面进行,因此并未涉及到菟丝子内部,因此,对于其炮制的效果往往不佳。
1.2 酒拌炒酒拌炒是菟丝子的经典炮制方法之一,最早载与《肘后备急方》,其记载,对菟丝子净制,实施酒渍处理,淘后应用。
由于黄酒行气的功效,可以加速人体对菟丝子的吸收,从另外的方面看来,菟丝子的有效成分也可随酒浸法溶出,加速人体的吸收。
1.3 盐炙一般以补肾为主要目的地药材,多以盐炙的方法进行炮制。
菟丝子补益肝肾,也可采用盐炙的方法炮制。
该法始于宋代,首载于《圣济总录》,菟丝子内放少许盐,翻炒至热,捣末处理后应用。
现代研究则很少采用盐炙的方法对菟丝子进行处理。
在杨颂的研究中显示[4],盐炙菟丝子的总黄酮低于清炒品及酒制品。
中药学论文 盐菟丝子最佳炮制工艺研究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盐菟丝子最佳炮制工艺的研究学院中药学院专业中药学班级201X级X班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号12345678指导教师X教授202X年3月目录摘要............................................................ Ⅰ-Ⅱ1 前言 (1)2 材料与仪器 (2)2.1材料 (2)2.2仪器 (2)3 炮制工艺 (3)3.1净制 (3)3.2清洗 (3)3.3烘干 (3)3.4盐润 (3)3.5炒炙 (3)3.6包装 (4)4 实验方法 (4)4.1正交试验 (4)4.2盐菟丝子性状对比 (5)4.3金丝桃苷含量的测定 (6)5 实验结果与分析 (8)5.1正交试验结果 (8)5.2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9)5.3盐菟丝子性状对比 (11)6 讨论 (11)6.1影响盐菟丝子性状、收率和金丝桃苷含量的分析 (11)7 结论 (12)参考文献 (13)综述 (15)致谢 (19)盐菟丝子最佳炮制工艺研究摘要:目的盐菟丝子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中药,在多种临床病症上有着治疗意义,在国内药材市场流通量较大,所以本论文研究盐菟丝子的最佳炮制工艺的目的是为企业生产药材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本论文是采用正交设计表L9(34),来研究盐菟丝子的炮制工艺。
通过改变炒炙温度,炒炙时间和盐浓度三个因素,得到不同的收率和不同的金丝桃苷含量综合评分,根据得到的不同性状来验证结果,从而优选出盐菟丝子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在2.5%盐浓度,炒炙时间为30分钟,炒炙温度为160℃时,得到盐菟丝子的最佳炮制工艺;结论盐菟丝子的最佳炮制工艺合理可行。
关键词:菟丝子;盐炙;炮制工艺;正交试验Salt dodder best processing technology was studied ChitosanAbstract:Objective Salt dodder is one kind of relatively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 variety of clinical symptoms is treatment significance, in the domestic medicine market liquidity is bigger, so this paper, the opti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alt dodder is the purpose of the production of medicinal materials so as to provid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enterprise;Methods This paper is to adopt orthogonal table L9 (34), to study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alt dodder.Fried Fried by chang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ain, main three factors, time and salt concentration of st John's wort have different yield and cont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roperties to verify the results, so as to select the opti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alt dodder;Results2.5% salt, stir stir for 30 minutes, FRY hot temperature of 160 ℃, get the best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alt semen cuscutae; Conclution The best processing salt dodder is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Keywords:Semen Cuscutae,Salt processed,processing technology,orthogonal design1 前言菟丝子质坚硬,不能生用。
菟丝子的药学研究进展
菟丝子的药学研究进展摘要菟丝子为常用的药用植物,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和治疗效果。
本文总结了菟丝子的营养成分、药理学作用、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介绍了菟丝子的药物制剂,以及菟丝子的质量控制和毒理学研究,着眼于探究菟丝子的药理学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菟丝子;营养成分;药理学作用;治疗效果;临床应用Ⅰ. 前言菟丝子为车前科植物酢浆草属Ramondia L.(syn. Tribulus L.)的种 T. terrestris L. 的果实的干燥成熟花序,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也是一种常用的滋补保健品。
菟丝子在中国、印度、土耳其、中东等地广泛分布,是一种全年生的肉质草本植物。
菟丝子的种类约有40余种,其中T. terrestris L. 是应用最广泛的,菟丝子在中药中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疏肝理气、通经活络、消肿散结、利尿排毒等,现代研究发现,菟丝子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肝、降血糖、抗癌等多种作用[1]。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尤其是男性用户对其强调的男性健康功效的认知在不断提高,同时互联网平台飞速发展,菟丝子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然而,许多厂家的生产、销售和广告中均强调的是增强性功能方面的作用,这些宣传存在一定的误导,也可能导致用户盲目使用,不规律使用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应该针对菟丝子的正视和价值做出全面的研究,并探究其临床应用前景。
本文将总结菟丝子的药理作用、营养成分、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其药物制剂、质量控制和毒理学研究。
Ⅱ. 营养成分菟丝子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甾体、生物碱类、多糖、多酚、氨基酸和脂肪油等,品质优良的菟丝子,主要营养成分如下:1.甾体类菟丝子中含有多种甾体类化合物,包括新凤丸甾醇、地塞米松、蛤蚧甾醇、地衣甾醇、异黄酮甾醇、糖基化甾醇等。
其中,新凤丸甾醇为菟丝子的特有成分,具有很强的药理学作用[2]。
2.生物碱类菟丝子富含双糖类类黄酮、硫氮甲硝脲碱、硫氮甲酸酯菟丝子碱、硫氮甲氧乙基菟丝子碱、硫氮甲氧基乙基菟丝子碱、硫氮甲酸二乙酯盐等生物碱类成分[3]。
中药刨制——菟丝子炮制
【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方法】一、净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药典85》)。
二、炮炙1.炒制取净菟丝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徽黄,有爆裂声时,取出,放凉(《规范》)。
2.盐制取净菟丝子,用盐水拌匀,稍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每菟丝子100kg,用食盐2kg(《规范》)。
3.制饼(1)取净菟丝子,置锅内加适量水煮至开裂,不断翻动,待水被吸尽,呈稠粥状时,加入黄酒拌匀,取出,压成大片,切成长方块(长约2cm,宽约1.5cm,厚约1cm),干燥。
每菟丝子100kg,用黄酒15kg(《规范》)。
(2)取菟丝子蒸熟,或蒸至起丝时,加面作饼,晒干。
每菟丝子100kg,用面粉15-50kg (《集成》)。
(3)取菟丝子蒸2-3小时或4-5小时,趁热做成饼,或再切成小块,晒干(《集成》)。
(4)取菟丝子加水煮至汗花,或是灰褐色稠粥状,搞烂作饼,或再切块,晒干。
每菟丝子100kg,用水100-150kg,面粉20kg(《集成》)。
4.酒制(1)取净菟丝子,用黄酒拌匀,稍焖,置锅中用文火炒至微变黄色,取出,放凉。
每菟丝子500g,用黄酒60-90g(《黑龙江》)。
(2)取净菟丝子,置适当容器内,用黄酒拌匀,稍焖,上笼,用武火蒸至冒气1-2小时,下笼,待冷,取出,干燥。
每菟丝子100kg,用黄酒10- 15kg(《宁夏》)。
【现代研究】1.今人有以面粉和菟丝子黄酒制成饼,在煎煮时,因面粉也很粘,妨碍菟丝子的有效成分溶出。
实际上菟丝子煮熟后极粘,不必另加粘合剂,今后只用黄酒蒸焙,不必加面粉(赵忠敬:中药通报,(7):封3,1958)。
2.从历代本草记载,菟丝子都要炮制后入药,作者于1982年下半年加工5批菟丝子,经净洗损失率达17.6%,得率为82.4%,因此不加炮制净洗,毛货入药是对人民防病治病不负责任的(丁天然:中成药研究,(7):16,1983)。
117.菟丝子炮制研究进展----杨颂
菟丝子炮制研究进展杨颂1,李向日*,徐何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系,北京,10012)摘要:菟丝子为一味临床常用药,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等作用,其入药有生品和炮制品之分,炮制方法有多种,故炮制品有多个规格。
自《神农本草经》收载菟丝子以来, 历代文献中记载的菟丝子炮制品方法多样,工艺不一,其所含成分也随炮制方法的改变而变化,因此临床应用生品和炮制品也分开使用。
本文综述了菟丝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并对其炮制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建立更加完善的炮制工艺标准。
关键字:菟丝子;炮制工艺;炮制原理;炮制标准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
菟丝子是临床上常用的补益肝肾药,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等功效,是中医补肾固精的要药。
菟丝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菟丝子炮制始载于晋代,宋代与明代将菟丝子的炮制方法趋于完善,主要为酒炙菟丝子,其中以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酒浸为最早,盐炙菟丝子开始于宋代,载于《圣济总录》,且与现代的盐炙法不尽相同[1]。
本文综述了菟丝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并对目前比较常用的炮制品及可能的炮制原理进行了阐述,以其能更好的促进菟丝子及炮制品的临床应用和制定更加合理的炮制规范。
1.菟丝子的古代炮制方法1.1净制菟丝子的净制始于梁代,而明代有较多的著作中都有提到菟丝子的净制。
有“湲汤淘汰去沙土”[2]、“去粗薄壳”[3]、“拣净,水淘[4]。
先于臼内杵百下,筛去杂物”[5]、“以水漂去浮者,用取沉者”[6]、“水淘洗去沙土,晒干,拣去杂子”[7]、“用温水淘去砂泥”[8]等。
1.2切制菟丝子的切制在古籍中记载并非为切制,而是根据其形态进行叙述,有“杵成粉”[2]、“乘润捣烂”[2]、“乘湿研破”[3]、“研为膏,烤干为末”[8]、“捣为饼,晒干,然后复研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274081):南方菟丝子盐炙增强补肾固精的药效物质基础及炮制原理研究,负责人:李向日1杨颂,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炮制及质量标准研究,Email:fengyasong_100@*通讯作者:李向日,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炮制及质量标准研究,Email:lixiangri@方细,一法以白纸条,同研方细”[9]等。
菟丝子的研究进展
菟丝子的研究进展目的:综述菟丝子传统功效以及现代研究进展。
方法: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并对菟丝子的药理学研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菟丝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抗衰老、骨代谢等多种方面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
结论:通过分析菟丝子各个方面的药理学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菟丝子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nd traditional effect of China Dodder. Methods: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China Dodder in recent decade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pharmacological study of China Dodder. Results: The China Dodder contained many kind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which possessed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n immune system, genital system,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ti-senility and bone metabolism. Conclusion: To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ch by analyzing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hina Dodder.[Key words] China Dodder; Chemical compon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 Advancement菟丝子为旋花科一年生寄生性蔓草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或大菟丝子(C.japonica Choisy)的成熟种子。
菟丝子研究[终稿]
中药药理学课程论文------菟丝子的现代药理研究菟丝子: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1)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中药。
具有补阳益阴,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
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菟丝子主产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江苏、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等地。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
一.基本情况1.性状:①菟丝子干燥种子呈扁球形或卵圆形,两侧常凹陷,长径约1.5毫米,短径约1毫米。
种皮红棕色或棕黄色,微粗糙。
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细密的深色小点,一端有淡色圆点,其中央有线形种脐。
质坚硬,不易破碎。
气无,味微苦涩。
以颗粒饱满、无尘土及杂质者佳。
②大菟丝子:性状与上种相似,但较大,长径约3毫米,短径约2~3毫米,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排列成不整齐的短线状斑纹。
同属植物海滨菟丝子及大豆菟丝子的种子在少数地区亦作菟丝子入药。
2.主产地①菟丝子主产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等地②大菟丝子主产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3.鉴别(1)取本品少量,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2)本品粉末黄褐色或深褐色。
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侧壁增厚;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隅处壁明显增厚。
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断面观2列,具光辉带;表面观呈多角形皱缩。
胚乳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胞腔内含糊粉粒。
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4.性味甘,温5.归经归肝、肾、脾经。
6.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1]二.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1. 提取1.1煎煮法水煎煮法是一种强化的浸渍提取方法,只是操作温度较高达到了溶媒点,是中药最早,最常用的制剂方法之一。
菟丝子的药理研究进展,十分难得
菟丝子的药理研究进展,十分难得展开全文菟丝子(Chinese Dodder Seed)为 1 年生寄生性草本、旋花科,属植物的成熟种子,我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称为龙须子、吐丝子等。
主要含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
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肾益肝、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等功效。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菟丝子的药理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 对生殖系统的作用菟丝子常用于治疗肾虚不孕、胎动不安等病症。
近年来,关于菟丝子对动物生殖器官及功能的药理研究已有较多报道。
1.1 对雌性生殖的影响实验证明,菟丝子黄酮类物质有类雌激素样作用。
如,谢广妹[1]用菟丝子水提取物300 mg/kg 及600 mg/kg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en syndrome,OHSS)大鼠灌胃1 周,结果两组卵巢重量降低,且血清、卵巢提取液的L-1、L-6 浓度显著降低,同时 L-10 的水平提高,从而证实菟丝子水提取物具有抗OHSS 作用。
而以菟丝子黄酮0.1 g/(kg·d)及0.05 g/(kg·d)分别给声-光-电复合应激刺激大鼠灌胃25 d,去势成年雌性大鼠灌胃42 d,均可提高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并可使声-光-电复合应激刺激大鼠的垂体、卵巢、子宫的重量增加 [2-3]。
1.2 对雄性生殖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菟丝子似有保护人类精子的作用。
如:用菟丝子水提浓缩液加入冷冻人精子的保护液,精子存活率和活力明显提高。
另一项研究还发现菟丝子水提液对活性氧所致的精子超微结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4-5]。
动物实验也证实,菟丝子的类雄激素样作用具有保护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促进睾丸发育、防止生精细胞的氧化损伤与凋亡等功能。
菟丝子提取物200 mg/(kg·d)灌胃环磷酰胺造模大雄鼠1 周,血清睾酮值提升[6]。
一种新方法菟丝子
一种新方法菟丝子引言菟丝子是一种常见的传统中药材,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菟丝子利用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方法菟丝子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健康保健和医学治疗中的应用。
菟丝子的传统应用菟丝子是一种山野常见的植物,早在古代就被人们应用于草药中。
根据中医理论,菟丝子味苦、辛,性寒,入肝、肾经,有清热、利尿和滋阴补肾的功效。
古代人们常将其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耳鸣、目暗等症状。
新方法菟丝子的研究进展菟丝子的提取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们发现传统的菟丝子用水煎煮得到的提取液中有效成分较少,药效有限。
于是,他们开始尝试采用其他提取方法。
例如,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和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新方法,可以更高效地提取菟丝子中的有效成分。
这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菟丝子的提取率,还可以保留更多的活性成分,提高菟丝子的药效。
菟丝子的纳米化处理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为菟丝子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研究者们发现,将菟丝子的有效成分通过纳米化处理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增强其药效。
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将菟丝子制成纳米粒子,可以提高其溶解性和稳定性,使其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新方法菟丝子的应用健康保健品新方法提取的菟丝子可以应用于健康保健品中。
菟丝子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因此,将新方法提取的菟丝子加工成保健品,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医学治疗新方法菟丝子还可以应用于医学治疗中。
菟丝子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慢性疾病,如肾虚耳鸣、肝肾阴虚型眩晕等疾病。
此外,菟丝子还具有凉血利尿、消炎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痤疮等疾病。
结论新方法菟丝子的研究为该传统中药材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通过新方法提取的菟丝子具有更高的活性成分含量和药效,对健康保健和医学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菟丝子炮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菟丝子炮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张秀如;王芳;于明;张翠翠;王伟杰;管仁伟;郭瑞齐;林慧彬
【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22(28)12
【摘要】基于历代本草、医学古籍和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菟丝子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并进行可视化分析;汇总国家及地方标准中收录的相关炮制方法,对比古今炮制方法的差异。
研究发现,菟丝子在古代炮制方法多样,有炒制、酒制、盐制、米泔水制、黄精汁煮等,且临床多用酒制品;现代国家及地方标准中记载的炮制品多
为盐制品,现代实验研究也多集中于盐制品,一些特色炮制方法逐渐消失。
目前地方
标准中所记载的炮制方法多样,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导致饮片质量良莠不齐,极大地限制了菟丝子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疗效。
该研究通过对菟丝子古今炮制方法及现代研究进行梳理,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菟丝子古代炮制方法的传承、饮
片的质量标准提升等方面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220-226)
【作者】张秀如;王芳;于明;张翠翠;王伟杰;管仁伟;郭瑞齐;林慧彬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
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
【相关文献】
1.白芷炮制历史沿革及其炮制品的现代研究进展
2.续断炮制历史沿革与现代炮制研究进展
3.米炒党参的历史沿革及其现代炮制工艺、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4.蛇床子炮制历史沿革对比研究及现代炮制研究进展
5.白芍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菟丝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菟丝子炮制方法与标准菟丝子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古代炮制方法】晋代有酒浸法(《肘后》)。
南北朝刘宋时代用苦酒黄精汁浸(《雷公》)。
唐代亦用酒浸法(《千金翼》)。
宋代除继承前代方法外,增加了盐炒(《总录》)、酒蒸(《局方》)、酒浸炒作饼(《洪氏》)、酒浸炒(《朱氏》)等炮制方法。
明代除沿用前代各法外,又增加了酒煮(《普济方》)、炒法(《纲目》)、酒煨作饼(《保元》)和米泔淘洗(《大法》)等法。
清代有白酒糯米泔制(《说约》)、酒米拌炒(《得配》)、四物汤制(《拾遗》)、甜酒浸煮(《增广》)、盐水炒(《医醇》)、酒洗(《四要》)等方法,并对炮制作用有较多的论述。
【现代炮制方法】1、菟丝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淘净,干燥。
2、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加盐水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略鼓起,微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
菟丝子每100kg用食盐2kg。
3、酒菟丝饼:取净菟丝子,加适量水煮至开裂,不断搅拌,待水液被吸尽,全部显粘丝稠粥状时,加入黄酒和白面拌匀,取出,压成饼,切成约1cm小方块,干燥。
菟丝子每100kg,用黄酒15kg、白面15kg。
4、炒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有爆裂声,取出晾凉。
【饮片性状】菟丝子呈球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气微,味淡。
盐菟丝子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可见裂口,略有香气,味微咸。
酒菟丝饼呈小方块状,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微有酒气。
炒菟丝子表面黄棕色,可见裂口,气微香,味淡。
【质量标准】菟丝子、盐菟丝子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含金丝桃苷不得少于0.10%。
菟丝子炮制研究
菟丝子炮制研究
曾诠;杜文清;吴洪元;陆灵红;郑顺利;陈祝霞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1998(29)10
【摘要】以比色法测定菟丝子及其制品中总黄酮含量,发现炮制后总黄酮含量增高,盐炙增加最高,酒炙次之,炒黄最少。
【总页数】2页(P667-668)
【关键词】菟丝子;炮制;黄酮
【作者】曾诠;杜文清;吴洪元;陆灵红;郑顺利;陈祝霞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0.2
【相关文献】
1.菟丝子炮制研究进展 [J], 孙笑宇;程序;张琰;赵小艳
2.中药菟丝子炮制前后脂肪油含量的对照研究 [J], 陈快新
3.不同方法炮制中药菟丝子对脂肪油含量的影响研究 [J], 季晓红
4.菟丝子生品及3种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J], 杨颂;蒯丹平;李莎莎;徐何方;李亭亭;徐新房;李向日
5.菟丝子炮制研究综述 [J], 李吉莹;冯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菟丝子炮制研究进展
作者:孙笑宇程序张琰赵小艳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6年第10期
【摘要】菟丝子是临床常见的一味中草药,因其对应的病症不同,临床往往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炮制。
本文针对菟丝子的炮制方法,对常见的炮制方法对应的病症进行分析回顾,为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用药指导。
【关键词】菟丝子;炮制;补肾
菟丝子是一味在临床常见的补益肾气的药物,最早出自《本经》[1]。
记载其“味辛,平。
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
在后世的专著中,如《名医别录》《药性论》《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中,均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现在临床对菟丝子药物的来源已经做出详细的认定。
其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la chinensis lam的种子[2]。
其为一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多寄生于豆科、菊科等草本植物上。
菟丝子生品质地坚硬,在临床中无法直接使用,如张素茂的研究显示[3],菟丝子生品经过90min的煎煮后,才开始吐丝,而煎煮6h后,其吐丝率才达到70%。
因此,要充分的溶出菟丝子药品内的有效成分,必须首先炮制后方可入药。
如《得配本草》中所描述的:“米泔水淘洗,酒浸四五日,蒸晒四五次,研作饼,烙干用。
补肾气,淡盐水拌炒;暖脾胃,黄精汁煮;暖肌肉,酒拌炒;治泻泄,酒米拌炒。
”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菟丝子的药性影响有显著的区别。
1 菟丝子的常见炮制方法
1.1 清炒
早期的文献报道,菟丝子多以清炒法进行炮制处理,一般炮制过程中,多以炒至微黄略有爆鸣声为宜。
虽然该方法操作简单,且避免了菟丝子内部黏液成分的溶出,但是,由于炮制仅仅在菟丝子表面进行,因此并未涉及到菟丝子内部,因此,对于其炮制的效果往往不佳。
1.2 酒拌炒
酒拌炒是菟丝子的经典炮制方法之一,最早载与《肘后备急方》,其记载,对菟丝子净制,实施酒渍处理,淘后应用。
由于黄酒行气的功效,可以加速人体对菟丝子的吸收,从另外的方面看来,菟丝子的有效成分也可随酒浸法溶出,加速人体的吸收。
1.3 盐炙
一般以补肾为主要目的地药材,多以盐炙的方法进行炮制。
菟丝子补益肝肾,也可采用盐炙的方法炮制。
该法始于宋代,首载于《圣济总录》,菟丝子内放少许盐,翻炒至热,捣末处理后应用。
现代研究则很少采用盐炙的方法对菟丝子进行处理。
在杨颂的研究中显示[4],盐炙菟丝子的总黄酮低于清炒品及酒制品。
考虑到处理的方案而言,盐炙法并不会提高最终产品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因此,现在对于菟丝子的炮制仍然是以酒炙法为主。
1.4 制饼
限于菟丝子的外形,临床上多采用制饼的方法进行炮制后保藏。
最早见于《宗氏医方三种》:“酒浸两宿,炒令半干,捣成饼,焙。
”并沿袭下来,即为后世制饼的依据。
为临床最常见的菟丝子炮制方案。
首先,多以黄酒浸泡,增加了有效成分的溶出。
其次,长时间的蒸煮会增加菟丝子内有效成分的溶出。
最后,制饼后,菟丝子成型容易,对后期的入药使用更加方便。
2. 菟丝子炮制的评价指标
2.1 有效成分的溶出
《中国药典》曾经对菟丝子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主要考察的指标为多糖、总黄酮等。
另就其他文献报道,在炮制过程中,除了需要考察总黄酮的变化外,金丝桃苷及槲皮素也是需要考察的指标之一。
根据李继红的研究显示,对菟丝子进行适当的炮制后,其各项重要的生药学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5]。
而适当的盐炙法处理,也会大幅提高菟丝子的有效成分[6]。
2.2 对浸出物质量的影响
适当的炮制处理,可以大幅提升菟丝子浸出物的质量。
相比于生品,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相同时间内菟丝子的炮制品浸出物质量均大幅提升。
另,不同炮制方法均会提升最终菟丝子饮片的浸出物,且不同炮制方法之间对比,并无显著性区别。
2.3 菟丝子制饼时的参数控制
就目前的临床经验而言,多以制饼的方式对生药进行炮制。
在炮制的过程中,焖润时间、水添加量、蒸煮时间均是影响最终饮片有效成分溶出的主要指标之一。
因此,在进行炮制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保证生药质量的稳定性外,仍然需要保证所制的饮片的总黄酮量、槲皮素、金丝桃苷的浓度,才能保证炮制品的质量。
菟丝子生药质地坚硬。
非炮制品在正常煎煮的过程中浸出物溶出较低。
而经过正常的炮制过后,其临床效果均会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1959: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国家药典委员会,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3部).2010: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 张素茂,高压蒸煮法炮制菟丝子.[J]中国中药杂志,1992(9): 536-537.
[4] 杨颂,蒯丹平,李莎莎,et al.,菟丝子生品及3种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178-181.
[5] 李继红,李秋红,和郭倩倩,HPLC法测定菟丝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含量.[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9. 28(5):37-39.
[6] 曹连民和杨书堂,盐菟丝子炮制新法.[J]中药材, 1994(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