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
2.我交流,我积累。
(1)小组交流: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①怎样写好文章的开头?
a.倒叙式开头:先交代事情结果,总起全文。
b.“开门见山”式的开头:它的特点是一开头就记叙事物,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c.抒情式的开头:开始借景抒情,再总起全文。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
①那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②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2.读句子,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①因为在那一天,“我”看到了母亲辛苦工作的状况,体会到她养家的不易,而自己也长大了,该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
2.练一练,学运用。
(1)课件出示: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豆腐脑,我叫他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惟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父爱之舟》
①小组交流:这段话描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语言积累、作文练习等,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但同时,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语文的魅力,增强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完成相关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园地六》的主要内容与特点;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表达方式;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实际应用;4.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表达方式;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进行课文的朗读与讨论。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在课前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园地六》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学习重点知识点1.学习《语文园地六》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生活、环境、美丽等;2.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方式,例如描写、比喻等;3.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他们从中获取信息与启发。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1.设计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安排课文内容相关的讨论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

四、教学方式1.探究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2.合作学习: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学习、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题;2.学习重点知识点:学习重点词语与表达方式,进行课文分析;3.语文实践:进行阅读练习、讨论活动与仿写练习;4.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六、教学反馈1.课堂中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鼓励他们的进步;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课文的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估1.课后布置课文相关的练习,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2.结合课内表现和练习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与阅读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园地六》中收获知识与乐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四、以例导法,小结方法
1.过渡:同学们回想一下,在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课文?每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学过程(续):
五、题型辐射,分组练习
1.课件出示要求: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下面几篇课文结尾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交流:课文中的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我们?文中的哪句话让我们印象最深刻?
六、展示汇报,评议补充
教材分析
重点
体会重点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难点
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自主学习
教具
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过程:
一、课前诵读,积累词句 (日积月累)
二、复习听写,同桌互改(默写日积月累)
三、巧妙导入,明确要求
阅读本单元课文,我们会感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浓得化不开的亲情。那么,怎样才能从文章当中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这种感情呢?我们可以先从分析文章的精彩片段入手,体会这些精彩片段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再通过抓住文章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抓住文章的中心。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交流一下。
(1)“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结尾和文章的开头相呼应。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结尾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七、课堂总结,拓展训练
一篇文章如果有一个好的结尾,不仅能让文章从结构上更加完整,更能强化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巧妙导入,明确要求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理解了精彩片段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传递作者情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懂得了一个好的结尾可以让文章文尽意远,回味悠长。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语文园地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精神食粮?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

本课以“综合性学习”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口语交际、汉字书写等多个方面。

其中,课内阅读选取了《猫》和《母鸡》两篇课文,课外阅读推荐了《我和祖父的园子》等三篇文章。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等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但在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学生对动物的故事较为感兴趣,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读写“庇、俚、账”等10个生字,能结合语境理解字词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课内阅读文章的主旨大意把握。

3.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活力。

3.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病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4.任务驱动法:布置课后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及相关资料。

2.PPT课件。

3.生字词卡片。

4.课后任务清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猫》和《母鸡》,教师提问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适时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主旨。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一篇优秀文章的阅读和分析,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文章主题思想和语言魅力方面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则较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到这一点,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文章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文章的表达方式。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并分析文章的语言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者提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将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综合性语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不同的语文材料,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古诗、现代文、文言文、语文常识等,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各类语文材料有一定的接触和理解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对不同类型的课文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对于文言文和一些现代文中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如讲解与课文相关的成语故事,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对课文进行讲解,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解读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如填空题、选择题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主要围绕着“生活中的科学”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六个部分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科学知识的介绍,又有阅读理解、写景状物、表达交流等各个方面。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阅读、思考、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教材中所介绍的科学现象,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科学原理。

3.提高写景状物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用语言描绘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4.提高表达交流能力,能够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教材中所介绍的科学现象,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难点:理解文章中的科学原理,能够用语言描绘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教材中的科学现象和原理。

2.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科学原理。

3.写景状物法: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用语言描绘出来。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六》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科学实验。

3.实验器材:用于展示教材中的科学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讲解教材中所介绍的科学现象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并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理解主要内容和科学原理。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用语言描绘出来,提高写景状物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单元,主要包括了“口语交际”、“阅读理解”、“作文”和“语文素养”四个部分。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科学”,通过阅读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科学的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科学知识的普及,也有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口语表达和思维逻辑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

2.教学难点: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在作文中进行创新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熟悉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准备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提前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或现象,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3.操练(2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科学”,通过一系列的课文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科学的魅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篇文章:《两个铁球》、《吹泡泡》和《葡萄沟》,以及相关的语文练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同时,他们对于一些专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可能还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来进行辅助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科学知识,能够正确地朗读和复述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科学知识,能够正确地朗读和复述文章内容。

2.难点:学生能够对于一些专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进行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科学知识。

2.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情境教学:通过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文章内容、图片和实例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包括文章的译文、练习题等。

3.教学设备:准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今天的课程。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呈现文章内容,边讲解边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文章中的科学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第1课时教
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书写生字词:茶、画、班级、还要、尝
•能正确朗读课文
•能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情感色彩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兴趣去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共同协作完成一个任务
二、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情感色彩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猜测本节课的主题是什么。

•引导学生谈一谈茶这个字的来源和含义。

2. 学习新课(15分钟)
1.生字词教学:茶、画、班级、还要、尝
2.聚焦课文中的关键词,学生逐句朗读课文。

3.阅读理解: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背后的情感。

3. 操作练习(20分钟)
1.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课文中提出的思考问题。

2.完成文中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4. 课堂小结(5分钟)
•整理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分享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写一篇有关茶的简短文章。

统编新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统编新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交流感悟课文中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2.阅读片段,想象画面,感受只言片语中所蕴含的感情。

3.体会文章的结尾在写法上的特点。

4.熟读并背诵名言名句,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交流感悟课文中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 朗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回到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大声朗读,仔细品味,思考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2. 分组交流,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抒情语句,进一步品味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词句段运用1. 出示三篇课文的结尾。

(1)指名朗读,感受其不同的特点。

(2)同桌相互交流这样结尾的好处。

(3)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予以指导。

2. 读文中的两段话,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读这两段话,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看见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呢?(3)庙会上吃的、喝的、玩的都有,父亲和“我”的肚子都饿了,却没有想到去买吃的,这又是怎样的情景?(4)同桌交流,再选代表发言,共同感受场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 出示本组课文中写到人生中别具深意的“第一次”的句子。

(1)自由读例句,明白这种感悟不是凭空想象的浮夸之语,而是目睹了父母的艰难困苦之后,真正发自内心地对父母的体谅和理解。

(2)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成长中的“第一次”,看看是否表达出了“第一次”对自己人生的启迪和帮助。

(3)练习写写自己的“第一次”,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日积月累1.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1)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相互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初步理解。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译文: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案

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情感变化。

2.掌握文章中生词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进行正确分析。

2.运用生词进行正确的句子翻译。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

2.课文相关生词卡片。

3.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出本课的主题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预习(10分钟)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并预习生词,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步:听读(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重点解释生词和难点句子,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步:课文分析(20分钟)逐段分析课文,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文中人物情感的看法。

第五步:课文鉴赏(15分钟)让学生品读文章,感受其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对语文的热爱。

第六步:词语练习(15分钟)通过词语练习巩固本课所学词汇,让学生掌握并正确运用生词。

第七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强化课堂所学内容,确保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但在生词掌握和运用方面仍有待加强。

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将注重生词训练,提高学生词汇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七、延伸拓展设计相关阅读练习和写作任务,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综合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了“读读背背”、“交流平台”、“词语盘点”和“宽带网”等几个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本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深化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语文园地六》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语文园地六》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难点: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学习心得,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引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游戏或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呈现《语文园地六》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针对呈现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练习。

4.巩固(5分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5.拓展(5分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2.研究文章巧妙的结尾方法。

3.研究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4.试着写一写成长中的“第一次”。

5.积累有关勤俭的名句。

【教学重点】1.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2.研究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3.体会文章结尾的特点,研究写好结尾。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结尾的特点,研究写好结尾。

2.试着写一写成长中的“第一次”。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

回忆什么是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整理三篇课文中呈现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有重点地分析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2.词句段运用。

(1)研究课文结尾的方法和特点,并学以致用,练写好结尾。

(2)交流成长中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然后把它写下来,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日积月累。

理解“日积月累”中这几句名言的寄义,扩大积累相关的名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师:本单位我们进修的三篇课文是什么?生:《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蹩脚透了”》。

师:它们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特点?生:它们写的都是父母之爱。

师:它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生:它们都运用了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种简洁的导课方式很实用,既联系了旧知识,又导入了新内容,做到温故知新。

二、交流平台。

1.多媒体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2.如何才能更好地体味文章中表达的感情?(1)体会场景描写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①什么是场景描写?场景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址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春江花月夜》。

•能够理解并领会课文的意境。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春夜的美景。

•能够进行简单的作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的意境。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和作文创作。

难点:•感悟课文中的意境。

•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春夜的美景。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激发学生对春天、夜晚的联想,通过图片、音频等方式营造氛围。

2.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描绘春天夜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夜的美丽。

3. 学习课文•讲解《春江花月夜》的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理解文字的意境,分析课文中的诗句和修辞手法。

4. 课文感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意境,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夜美景的感受。

5. 作文创作•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春夜景色,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表达。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的感悟和作文创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春江花月夜》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夜晚的美丽,并通过作文创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意境时表现欠佳,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训练;另外,作文创作环节有的学生缺乏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指导。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帮助每位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反思,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部编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语文园地六”中的生词、新词。

(2)能够熟练朗读和背诵“语文园地六”中的古诗、儿歌。

(3)通过阅读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积累语言素材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讨论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生词、新词的学习。

2. 古诗、儿歌的朗读和背诵。

3. 短文的阅读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词、新词的学习,古诗、儿歌的朗读和背诵,短文的阅读理解。

2. 教学难点:生词、新词的理解和运用,短文的深层次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生词学习:通过PPT展示生词、新词,引导学生认读、理解和运用。

3. 古诗、儿歌学习: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古诗、儿歌,体会其中的意境。

4. 短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短文,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词、新词:通过板书,将生词、新词呈现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古诗、儿歌:将古诗、儿歌的歌词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3. 短文阅读:将短文的主要内容、重点句子板书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词、新词,加强记忆。

2. 朗读和背诵古诗、儿歌,体会其中的意境。

3. 阅读短文,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词、新词的学习,古诗、儿歌的朗读和背诵,短文的阅读理解,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

1.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2.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3.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

课件。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本单元的教学接近尾声。

现在,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了本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完成下面的练习。

(出示课件2)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往往通过场景、细节等描写来表达感情。

如《父爱之舟》通过描写父亲带“我”去逛庙会的,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慈母情深》通过母亲掏皱皱的毛票这个描写,点明母亲工作的辛苦以及“我”的羞愧和自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则通过“我”热切盼望父亲回来的描写,表现出“我”当时焦急的心情。

(板书:场景细节心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学、合作的方式把握内容,明确交流意图,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参与度。

2.词句段运用。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下面几篇课文结尾的特点。

(原文见教材第89页)大声朗读这三段文字,说说这三段文字的结尾各有什么特点,请你也试着写一段结尾吧。

(学生总结、汇报)教师:同学们说得好。

我们发现这三段的结尾方式不一样。

第一段文字中的省略号蕴含着“我”对母亲言之不尽的感情;第二段文字以回忆过去,表达情感来结尾,点明了主题;第三段文字则以议论、抒情结尾,表达出作者浓烈而深沉的感情,再次强调、深化了主题。

不同的结尾方式有不同的作用,我们在写作时,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结尾方式。

(板书:结尾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体会段落的意思,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写作的目的,这样双管齐下,能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文章结尾的特点,从而指导他们学习如何写结尾。

(2)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原文见教材第90页)大声朗读这两段话,概括这两段话的段意。

思考:这两段话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这样的场景描写在课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生总结,汇报)教师:第一段话描写了母亲工作的场景,交代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突出了母亲挣钱的不易,反衬出母亲对“我”学习的支持,从而更能表达出母亲对孩子的爱;第二段场景描写,详细描写了庙会上热闹的景象,重点写了卖小吃的场面,表现出“我”当时对小吃的渴望,从而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课内容丰富,包括诗歌、散文、寓言等多种文体的文章。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兴趣。

教材中的文章具有代表性,既能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展现现代社会的风貌。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各种文体的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较深层次的含义方面仍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文章的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难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含义,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文章的美。

4.读写结合: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所学过的文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文章?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文章,并提出学习目标。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园地”为单位,将本册书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整合、分类,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词语辨析、句子仿写、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作文训练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词语、句子、作文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表达不清、用词不当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本课所学的句子仿写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

2.句子仿写的技巧。

3.作文的写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的生字词卡片。

2.准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

3.准备投影仪、黑板等教学设备。

4.提前布置好教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用PPT或投影仪展示本节课的生字词,让学生大声朗读,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

接着,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生字词的意思。

3.操练(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生字词,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六》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时,关注课文中抒情的语句,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描写,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语句段运用”的学习,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结尾的特点;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试着写一写自己成长中的第一次。

3.通过“积累与运用”的学习,理解和积累有关修身立志方面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结尾的特点;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试着写一写自己成长中的第一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怎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呢?作者的感情有时会融入到他描写的场景中。

阅读时,品味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什么是场景描写?场景描写指的就是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只凭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3.练一练,学运用。

(1)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

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

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吃,他就是不吃。

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惟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父爱之舟》这段话描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这段话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从中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温情。

(2)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慈母情深》这段话描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这段话是对母亲动作的细节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母亲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联系上下文还能体会到“我”的羞愧和自责。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慈母情深》这段话描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这段话有什么作用?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而且加深了读者对母亲的印象,为后文做好了铺垫。

4.我拓展,我积累。

阅读时,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

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4)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词句段运用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下面几篇课文结尾的特点。

(1)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3)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结果交代法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特点:承接上文的故事内容,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同时引起读者的思考。

(2)联想回忆法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特点: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

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

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

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3)全文总结法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特点:这段话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对同一作品做出的截然相反的“极端的断言”。

但“精彩极了”的夸奖,是慈祥的母亲期望儿子成功的热情鼓励;“糟糕透了”的批评,是严厉的父亲防止儿子骄傲自满甚至“误入歧途”的警告、提醒和鞭策,是严格要求。

“两个极端的断言”虽然截然相反,出发点却都是希望儿子努力上进、不断进取,都是爱的表现形式。

2.我拓展,我积累。

a.倒叙式开头:先交代事情结果,总起全文。

b.“开门见山”式开头:它的特点是一开头就记叙事物,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c.抒情式开头:开始借景抒情,再总起全文。

d.描写式开头:它的特点是一开头就形象地描写人物或景物,为揭示中心思想服务。

e.提问式开头:依据作文内容或题目,一开头就向读者提出问题,吸引读者追根寻底,往下阅读,这就是提问式开头。

f.引用式开头:就是引用名言、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家共同的认识等作为开头。

引用的内容和中心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就直接点出了中心。

3.小朋友,怎样写好作文的结尾?a.自然式结尾:事情讲完了,作文也就写完了。

b.总结照应式结尾:这是结尾中最常用的一种,篇末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课题与开头。

c.点题式结尾:就是在结尾时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d.含蓄式结尾:作文用含义深刻的话做结尾,深化中心,发人深省,余味无穷。

e.感悟式结尾:通过写人和事,抒发自己得到的启示。

f.抒情式结尾:作者受到美好的人、事、物地感染,结尾时由衷地抒发内心的感情,深化了中心。

恰如其分的抒情结尾,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g.展示未来式结尾:旨在文章结尾预示或展开一个美好的前景。

4.读下面的两段话,想象画面,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1)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

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2)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1)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

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此处场景描写是对母亲工作环境的描写,表现出了母亲挣钱的不容易,与母亲给“我”钱时的毫无怨言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和浓浓的爱。

(2)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这是《父爱之舟》中作者对庙会热闹场景的描写,热闹的庙会和父亲的节俭形成一对矛盾的主体,因此父亲为了弥补“我”,给“我”做万花筒。

这段场景描写体现了父亲因不能满足“我”,为“我”提供好的生活而心生愧疚,由此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5.练一练,学运用。

(1)说一说课堂上的一个场景,表现老师上课时对学生的观察细致。

(2)说一说课间的一个场景,表现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

6.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写。

(1)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自责,对以前的不懂事感到非常内疚。

(2)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父亲将家里的钱都拿出来供“我”读书,使“我”懂事了,对父亲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7.练一练,学运用。

(1)想想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2)试着写一写。

三、日积月累1.积累:(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用纯2.解释:(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意思是: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身心宁静,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出自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意思是: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意思是:从节俭变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节俭却很难。

(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用纯出自清代朱用纯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

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在生活中用半根丝、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多少物质能源和多少人的心血的消耗,应该好好珍惜。

3.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与节俭有关的名言?(1)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