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医师针方要诀解答

合集下载

胡光董氏奇针讲稿

胡光董氏奇针讲稿

胡光董氏奇针讲稿一、和谐针法组穴——头面部组穴(一)镇逆组穴:此组穴为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事奇穴之镇静穴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大间穴、小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二)同步组穴:此组穴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3、大同步为百会、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嗜睡症(加三重穴)3、帕金森病或症(加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黄、下三皇)4、精神分裂症(加怪三针、丰隆、少泽放血)5、癫痫(临症加减)二、和谐针法组穴——腹部组穴(一)新老十针学习参照金针王乐亭前辈的理论和老十针及老十针的应用,推广并发挥已扩大其治疗范围。

取穴详解: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

外老十针为以上穴位加子宫穴。

临床应用及治验疾病:1、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

2、胃下垂、肾下垂加百会穴3、肾下垂、膀胱下垂、子宫下垂改为外老十针4、治疗不孕症、不育症:外老十针加妇科穴、还巢穴5、用于中风后遗症长期针灸调整期和久治不愈面神经坏死期面麻分为两种刺法:1、重刺日月,轻刺中州(柴胡疏肝散症;逍遥散症)2、重刺中州,轻刺日月(补中益气汤症;归脾汤症)提示:运用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思想和脾胃论的学术思想。

三、和谐针法组穴——腰背部组穴(一)华佗夹脊颈段、胸段、腰段、骶段,按宋冠生老师刺法,分为盘龙刺、花盆刺,28对穴之详述。

治疗范围:1、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假球麻痹、真球麻痹:颈段夹脊配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胸痹(胸痛及冠心病):胸段夹脊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心门3、脾胃病:脾胃段夹脊加新老十针:足三里、火菊、火连、火散4、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脾胃段夹脊加火主、火硬深透阳陵5、妇科疾病:腰骶段夹脊加外老十针:妇科穴、还巢穴6、用于胃下垂消瘦或肥胖病,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的饱食、饿食中枢:配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及外老十针用于改善人体素质,调督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胡光老师怪三针

胡光老师怪三针
又石学敏院士以”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等急、危重症,该法在临床上强调“醒脑”即“醒神、 调神、安神”的重要性,形成了以脑统神、以神统针、以针调神的学术思想。鼻翼穴的设穴 思想类此。
鼻翼穴在鼻部,鼻居面部之中央,其性属土,因此可用来诊断及治疗脾病,脾主 四肢及肌肉,故周身困倦可除;鼻为肺窍,针鼻翼穴可通利肺系,增加氧气的摄 入量,肺主一身之气,肺气旺五脏六腑之气皆旺,故全身顿觉舒适;鼻翼位居督 脉之旁,督脉入于脑,故可开窍醒脑,畅脑,使人神清气爽;肾生髓,脑为髓之 海,调脑亦可调肾。如此先后天均得调理,再加上土金水一路相生,所以鼻翼穴 可用来对全身多种疾病的治疗。我想着也可能是胡光老师选用鼻翼穴作为“怪三
怪三针
中西医和谐相处是展示董事奇穴细胞白血病,现住在天津河西医院血液病科。
近期足部溃烂、外阴溃烂疮不收口。 用曲池穴、血海穴、驷马三穴、制污穴收到奇效。 此方穴位不多,疗效迅速,非常符合董氏奇穴的治病原则——取穴少,用穴精。 减轻病人的痛苦,也是一种医德的表现,可见董公医理精湛、医德高尚称得上是
大医精诚。 此方详解: 1.曲池穴与血海穴采用双针疗法,每穴两针频作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血海穴双针 实是血海穴和百虫窝穴。 手法采用雀啄泻法(三退一进),留针三十分钟,每十分钟行针一次。 2.驷马三穴:驷马上穴:在驷马中穴直上二寸。 驷马中穴: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至之处向前横开三寸处
是穴。 驷马下穴:在驷马中穴直下二寸处是穴。 驷马穴虽属足阳明胃经,但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因此驷马三穴为 治疗肺脏病候群之特效要穴。因肺主皮毛,所以治疗皮肤病应无异议。 驷马三穴的用针方法与曲池、血海穴一样,都是一穴双针,频作手法。 3.制污穴:位于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共计三穴,取穴采用四分点法。 注:四分点法: 两指节间若有三穴,则先就两指纹之中点取穴,再以此中点穴 距两边之中点各取一穴,即两指间四分之一处各取一穴。 制污穴应以三棱针刺出黑血为效,针患侧。常言道:久病入络、络主血,刺之。

怪三针胡光针灸经验大全!

怪三针胡光针灸经验大全!

怪三针胡光针灸经验大全!怪三针胡光的怪三针由百会一针,百会前左右各1.5寸三针,左鼻翼一针,次白穴一针,共六针。

主要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患。

怪三针有三型:原始正会左鼻次白从,多动症不集中,结巴尿床神志病。

标准头顶三角形,等边四神通,脑疲劳考前症,配不配合是癔症。

变异型很多种:脑瘫小节在其中;脾胃三针加土水;咳喘列缺重子仙;神志气结小节从;眼疾病,正会次眼黄;飞蚊症,下三皇矣可复溜上;耳聋鸣,正次中渚液门经;肾结石,针对侧,喝水让他动;胁肋痛,正次支沟中;神呕吐,正左鼻,孙太白;顽呃逆,正左鼻,节梅翳风穴。

怪三针,用心针得通。

胡光针灸针方《针方要诀》参考资料━胡光医师临床治验医案、医话中经常使用的或曾经使用过的传统组穴、董氏奇穴组穴以及治验增补组穴一.头面部组穴(一)镇逆组穴:此组穴为韩汝训教授妙用之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氏奇穴之镇静穴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小间穴、大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二)同步组穴:此组穴分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3.大同步为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症;嗜睡症(加三重穴)3.帕金森病或症(加配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黄、下三皇)4.精神分裂症(加1.怪三针、2.丰隆穴、3.少泽放血)5.癫痫(临症加减)二.腹部组穴(一)新老十针:学习参照金针王乐亭前辈的理论和老十针及老实针的应用,推广并发挥已扩大其治疗范围。

取穴详解: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

针方要诀二

针方要诀二

《针方要诀》参考资料之二胡光医师临床辩证辨病常用穴位处方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面疾病(一)面瘫(核性、髓内根性、岩骨下、腮腺丛型):1.周围性:侧下三里,口腮内放血2.中枢性(同脑血管病):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肾关穴、同步穴(二)面肌痉挛:正会穴;次白穴;眼黄穴;下三皇穴;解溪穴;申脉穴;合谷穴(三)三叉神经痛:李旸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颧髎深刺;面局部(四)头痛:1.三间穴、液门穴,两手左右交替(即针左三间穴配右液门穴;针右液门穴则配左三间穴)2 .同步、开四关、新老十针(五)眩晕:同步;怪三针;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七星背俞挟脊二.眼鼻耳疾病(一)眼肿:灵骨穴、大白穴、眼黄、申脉、光明、解溪(二)眼圈黑: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眼黄穴、驷马穴(三)酒渣鼻:1.曲池穴、血海穴2.正会穴、右侧鼻翼穴、次白穴3.有溃烂加制污穴(四)鼻炎:木穴;迎香穴;上星穴、神庭穴、印堂穴提示:(苍耳散;桂枝汤)(五)耳聋、耳鸣:同步;中渚穴、液门穴(三叉三);下三皇三.舌咽疾病(一)舌咽神经痛: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面部局部选穴(二)声哑:失音穴加重子穴、重仙穴(三)咽炎:失音穴;重子穴、重仙穴四.颈项疾病(一)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脊髓型)1.颈型:正筋穴、正宗穴;背俞挟脊;正脊穴2.椎动脉型:正会穴、四神聪、鼻翼穴、小节穴、下三皇;眩晕加小、中、大同步3.交感型:镇逆穴;中、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怪三针;新老十针4.混合型:Ⅰ.手术;Ⅱ.针灸改善症状Ⅲ.辩证辨病相结合前组处方穴加减5.脊髓型: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6.食道型:新老十针;膻中穴;失音穴提示:治疗效果不彻底7.综合型:临症辩证加减第二章四肢躯干五.四肢疾病(一)肩周炎:小节穴,令其动;条山穴;肾关穴;极泉穴透肩髃穴;七星挟脊(二)前斜角肌综合症:小节穴,令其动;重子、重仙穴,令其动;七星、背俞挟脊(三)膝关节痛:1.小节、心膝、胆穴,令其动2.五虎擒羊;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提示:蜻蜓点水法奇效(四)足根痛:眼子穴;小节穴;上三黄;下三皇;土水穴六.胸背腰病(一)胸痛:驷马、支沟、肺心(二)背痛:重子穴、重仙穴;背俞挟脊;支沟穴;胸痛穴;肺心穴(三)脊柱强直: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四)腰腿痛:1.小节穴;腕顺一、二穴(令其动)2.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侧十四经;镇痛穴;二角名穴(五)椎管狭窄: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六)水平骶椎、扭转、侧弯、压缩骨折、楔形变: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第三章脏腑疾病七.心肺疾病(一)心绞痛:火包穴(独阴穴);膻中穴;新老十针;内关穴;心常穴;心膝穴(二)心肾阳虚:心门穴、上三黄、下三皇、木火穴(三)咳喘:1.列缺穴;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人中穴2.急性加曲池穴、血海穴;慢性加上三黄、下三皇八.肝胆胰胃疾病(一)肝炎:上三黄;下三皇;眼黄穴;背俞挟脊慢性肝炎:上三黄;下三皇(二)胆囊炎:新老十针;胆穴;开四关;胃段挟脊脾胃症状加公孙穴、太白穴;火主穴、火连穴、火散穴提示:(张庆年刺日月穴)(三)胰腺炎:1.急性期:不要接诊,让病人去医院看急腹症2.慢性期:新老十针;公孙穴;太白穴;火菊穴、火散穴;肝胆段挟脊(四)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1.胃段挟脊;新老十针;2.正会穴、次白穴、鼻翼穴;3.公孙穴、太白穴;火散穴、火连穴、火菊穴;开四关穴提示:偏方鸡蛋油制法九.肾、泌尿疾病(一)肾炎:1.上三黄、下三皇;肝肾挟脊2.中药(二)遗尿:怪三针;秩边穴(三)尿失禁: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四)尿闭:秩边穴(快刺);小、大、浮、外间穴;重子穴、重仙穴(五)老年前列腺炎:秩边穴;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六)尿床:1.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2.巩固用上三黄、下三皇;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3.膀胱麻痹加灸关元穴十.大小肠病(一)结肠炎:新老十针(二)痔疮、疮疡:承山穴;口唇系带点刺放血;其门、其正、其角穴;痔疮穴肛瘘化脓加制污穴;曲池穴;血海穴提示:“仙方活命饮”第四章其他疾病十一.妇科疾病(一)痛经:外老十针;下三皇;三阴交穴提示:经闭痛经用承浆(二)不孕:妇科穴;还巢穴;外老十针提示:(针左妇科穴配右还巢穴;针右还巢穴则配左妇科穴,)(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外老十针;李旸四针;妇科穴、还巢穴(四)崩漏:1.正会穴;妇科穴、还巢穴2.辨证提示:“举元煎”(五)附件炎:外老十针;妇科穴、还巢穴;三阴交穴(六)更年期: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妇科穴、还巢穴;曲池穴、血海穴;开四关穴(七)赤黄白带腥臭:曲池穴;血海穴;制污穴;外老十针(八)乳腺增生、丰胸:驷马穴;下三皇十二.疑难病(一)小脑萎缩共济失调: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二)小脑梗塞、出血:上星穴;神庭穴;百会穴;四神聪;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三)脑瘤(斜视、双视、重影):太阳穴;四白穴;眼黄穴;光明穴;复溜穴;风池穴;眼睛局部取穴(四)牛皮癣、白癜风:驷马上中下针刺埋线(五)带状疱疹、疮疡:1.曲池;血海;制污2.止痛:李旸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提示:龙头、龙尾不点刺,龙眼放血。

怪三针(胡光)

怪三针(胡光)

怪三针(胡光)怪三针有三型:原始正会左鼻次白从,多动症不集中,结巴尿床神志病。

标准头顶三角形,等边四神通,脑疲劳考前症,配不配合是癔症。

变异型很多种:脑瘫小节在其中;脾胃三针加土水;咳喘列缺重子仙;神志气结小节从;眼疾病,正会次眼黄;飞蚊症,下三皇矣可复溜上;耳聋鸣,正次中渚液门经;肾结石,针对侧,喝水让他动;胁肋痛,正次支沟中;神呕吐,正左鼻,孙太白;顽呃逆,正左鼻,节梅翳风穴。

怪三针,用心针得通。

张洪增怪三针治疗抑郁症初试现代社会节奏快,人们精神压力大,抑郁症等精神疾患越来越多。

治疗此类疾患的西药大多有副作用,给我的感觉是,很多患者越吃药病越重。

后来有幸认识胡光老师,从此也认识了怪三针。

怪三针是天津针灸名家胡光老师所创穴位包括董氏奇穴正会(百会)、百会周围前、左、右各一针,鼻翼(左),次白组成,主治范围十分广泛,对于各种神志疾病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本人曾用这组穴位治疗顽固性失眠、抑郁症患者多例,均取得明显的疗效。

手里有几个抑郁症患者,平日治疗时,一般取穴多为足三阴经穴,心,心包经穴,胸段背俞穴等等,有人好有人坏,或时好时坏,疗效一直不是很理想。

自从亲身体验了怪三针,感觉很舒服。

回来后,给三名抑郁症患者用了怪三针,均为女性,年龄大约65岁左右。

昨日二诊反馈消息到齐,初报如下:第一次治疗后三名患者均获改善。

十分满意,我也很高兴。

下载 (35.39 KB)2011-2-17 18:16鼻翼穴部位:在鼻翼上端之沟陷中。

解剖:肺、肾、脾神经。

主治:眉棱骨痛、头昏眼花、肾亏之各种神经痛、半身不遂、四肢骨痛、脸面麻痹、舌痛、舌硬、舌紧、偏头痛、喉痛。

取穴:当鼻翼中央上端之沟陷中取之。

手术;针深一分至二分。

经验:本穴为消除疲劳之妙穴。

公益后勤组是联合多家民间公益组织为民间NGO组织提供后勤义工服务的公益团队现主要项目有:现主要项目有:1、每月第三个周日崇明堡镇净滩环保活动。

2、免费为公益组织提供微信网站平台建设服务。

胡光医师针方要诀

胡光医师针方要诀

胡光针法特点及针方要诀胡光医师针法容有四:1、倒马针法;2、动气针法;3、牵引针法;4、不定穴针法;另有左右、上下传针法,类似平衡针法,最为精妙处,为刺血疗法,泻络远针,奏效神速,即显反应,立除沉疴。

总之,本针法极少在患侧取穴,但能最大限度、最快速激发人体在潜能,冲击病灶,使诸多疑难杂病、顽症痼疾奇迹般速愈。

1、倒马针法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

本讲义奇穴有很多本身既是组穴,需要倒马应用。

如驷马上穴、中穴、下穴倒马针,正筋、正宗倒马针。

十四经穴亦可运用倒马针,如关、间使同时取穴。

倒马针法的应用乃是本针法的独创,临床疗效非凡。

2、动气针法在某个特定穴道进针得气后,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处,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互通应,达到疏导与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

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好,即可出针,若病程较久,则宜留针。

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同时令病人不断活动患处以引气,如果病在胸腹或在脏腑,或属气郁、神志病变,则可同时配合按摩胸腹,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导,使针刺与患处之气相引。

所谓动气针未能,即动引其气之义。

3、牵引针法先以健侧远端取穴为治疗针,再于患处远端取相关穴道为牵引针,然后两端同时捻针,交互感应,遥遥相引,这样患处必在两穴之间,再配以动气针法,通而调之,往往立见奇效。

4、和谐对应针法和谐对应针法即是上病下取,左病右取。

临床常结合四肢的全息律,与手足对应相配合。

多用于治疗四肢疾病。

5、横三针横三针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同一区段上,不同的经络上,去横列的三个穴位,形成倒马针法。

大部分用于治疗四肢疾病。

例如,上白穴、次白穴、中白穴。

6、三角针法三角针法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原本治疗脏腑时的用法是在同一延伸线上取两针,在另一邻近延伸线上取一针,而呈现三角形,用来加强前一经络两针之效果。

7、放血疗法久病难病大病必有瘀,有瘀必放血。

放血后,再针相应穴位,令患者得到满意的效果。

胡光针灸要诀

胡光针灸要诀

胡光针灸要诀胡光针灸要诀2013-03-27 15:00一.头部[color=][color=](一)头痛:1.木火加肺心;妇科;富顶;后枝;火主(心脏病引起);天皇;火散;针灵骨立可缓解[color=][color=]2.背部五岭点刺[color=][color=](二)偏头痛:指三重;妇科;六完;三重(特效);四花外点刺;[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 4~5次,头痛即不复发];九里;耳背刺加足解穴[color=][color=](三)前额痛:二角明加中白;火菊加火连;水相加中白;五虎四[color=][color=](四)后项痛:指三重加人皇[color=][color=](五)头顶痛:妇科[color=][color=](六)巅顶痛:门金[color=][color=](七)巅头痛:火主[color=][color=](八)眉棱骨痛:二角明;花骨一;肾关[color=][color=](九)鼻骨痛:二角明;花骨一[color=][color=](十)后头痛:指三重;火菊加火连;水相加正筋加正宗;冲霄点刺出血[color=][color=](十一)太阳穴部位:门金[color=][color=]二.眼疾病[color=][color=](一)眼角痛:大、小间;海豹;火散;花骨一[color=] [color=](二)眼角发红:上白;花骨一;驷马[color=][color=](三)眼花:火腑海;火散[color=][color=](四)眼晕:火菊[color=][color=](五)眼散光:肾关;中白[color=][color=](六)眼球歪斜:肾关加三皇[color=][color=](七)眼暴癢:上白加上三黄;花骨一[color=][color=](八)眼癢:上白;火硬刺[color=][color=](九)眼发干:木穴;明黄;复溜(光明)[color=][color=](十)流泪:木穴[color=][color=](十一)火眼病:腕顺一、二[color=][color=](十二)青光眼:肾关加复溜加行间[color=][color=](十三)白内障:水相加肾关加人皇;四花中;光明[color=][color=](十四)针眼: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color=][color=](十五)角膜炎:耳尖、肝俞、五岭点刺出血;加针上白穴,效果更佳;驷马穴[color=][color=](十六)眼跳: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风市,复溜[color=][color=]三.鼻疾病[color=][color=](一)鼻炎:指驷马;火腑海穴;分金;四花上加驷马;马金水(过敏性鼻炎:印堂)[color=][color=](二)鼻衄:腕顺二穴;肩中;博球[color=][color=](三)鼻塞:火硬[color=][color=](四)感冒鼻塞:肩中特效,门金;侧三里一针通[color=][color=]四.耳疾病[color=][color=](一)耳鸣:;指驷马;灵骨(肺经虚者);火硬;六完;花骨一[color=][color=](二)耳聋:灵骨;花骨一;驷马;三泉;先三重放血,再驷马穴;总枢穴放血[color=][color=](三)耳中神经痛:木留(特效)(四)耳炎:指驷马[color=][color=](五)中耳炎:外三关;外踝四周散刺出血[color=][color=](六)美尼而:六完;上三黄加百会(留针二小时,特效)[color=][color=](七)耳痛:三重,四花外同时点刺出血[color=][color=] 五.口舌齿疾病[color=][color=](一)下颌痛、张口不灵:火硬[color=][color=](二)口内生瘤:四花上,四花中点刺[color=][color=](三)牙痛:浮、外间;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灵骨[color=][color=](四)唇喎:火主加灵骨;一、二、三重[color=][color=](五)唇生疮:犊鼻点刺[color=][color=](六)牙龈出血:上三黄[color=][color=](七)舌根较大而言语不清者:失音[color=][color=](八)舌强言语困难:三重加木留;肩中,商丘[color=] [color=](九)唇痛、白口症:上、下唇[color=][color=]六.咽喉疾病[color=][color=](一)喉咙生疮、咽炎:足千金、五金;外三关[color=] [color=](二)慢性咽喉炎觉喉中痒而欲咳者:灵骨加大白加手心喘咳点[color=][color=](三)咽喉肿痛:火主加曲池;通肾胃背;三重、足千金点刺出血[color=][color=](四)鱼刺鲠喉:手五金、千金;三重(特效);足千金、五金(特效)[color=][color=](五)口干:指肾(或三重放血,再针侧三里、侧下三里)[color=][color=](六)发音无力:背面穴(七)咽感异常:劳宫穴下一寸[color=][color=](八)咽喉炎:曲陵点刺(九)喉咽:分金加镇金[color=][color=](十)喉瘤:通肾胃背(十一)瘰疬:三重、六完(均取患侧)[color=][color=](十二)发音无力:背面穴(十三)食道癌:三重 [color=][color=]七.颜面疾病[color=][color=](一)三叉神经痛:木留加足三重(特效)[color=][color=](二)脸面神经麻痹:指三重;灵骨;富顶加后枝;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风市;三重点刺出血;[color=] [color=](三)面神经紧张:驷马;上中下泉[color=][color=] 八.颈项疾病[color=][color=](一)甲状腺肿大:一、二、三重加通天、关、山(往外、内长者);三反(往内);驷马(眼突出)[color=] [color=](二)颈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门[color=][color=](三)扁桃腺炎、甲状腺肿:足千金、五金;外三关[color=][color=](四)脖颈痛:肺心穴;上白;富顶加後枝;火菊;三皇;四肢穴;九里[color=][color=]第二章四肢躯干[color=][color=]九.上肢疾病[color=][color=](一)手腕手臂痛:水愈刺;三重;九里中[color=][color=](二)手臂及手指痛:天地人士;花骨二[color=][color=](三)手抽筋:火陵;火山[color=][color=](四)手下臂痛:火串[color=][color=](五)手足麻木:大间;五虎一、二;火菊;肾关;九里[color=][color=](六)手指拘挛不伸:重子加重仙加泻尺泽;姐妹一、二、三[color=][color=](七)手腕挠侧扭伤:上白(患侧);驷马[color=][color=](八)手大指痛:中白加下白;海豹;胆穴[color=][color=](九)手痛:人宗;火主[color=][color=](十)中指无名指不能弯曲:木留[color=][color=](十一)手腕无力:水曲(特效)[color=][color=](十二)手指无力:花骨一[color=][color=](十三)上臂痛:四花副刺;外三关;上曲[color=][color=](十四)手三里附近麻痛:四肢加天皇[color=][color=](十五)肘以下至腕之手臂臂外侧痛:上三黄(特效)[color=][color=](十六)肘关节炎:曲陵刺[color=][color=](十七)手腕痛:临泣、地五会、侠溪(倒马)[color=] [color=](十八)两手拘挛:泻尺泽,针肾关[color=][color=](十九)肘关节痛:灵骨特效;风市;四花中[color=] [color=](二十)手指麻:对侧门金、束骨、再针大间;肾关、复溜特效[color=][color=](二十一)中指(趾)麻:通关、通山[color=][color=](二十二)指关节痛:五虎一;人士[color=][color=](二十三)腕关节痛:侧山里、侧下三里[color=][color=](二十四)腱鞘炎:五虎一特效[color=][color=](二十五)手麻:手三里[color=][color=](二十六)肩背痛(膀胱经第二行外侧痛):足千金、五金;马金水加快水[color=][color=](二十七)肩痛:肾关(但下针不贴胫骨,离胫骨五分);七虎[color=][color=](二十八)肩冷:四花外强刺激[color=][color=](二十九)肩胛骨下端痛:腕顺一、二[color=][color=](三十)肩胛骨痛:心膝[color=][color=](三十一)肩关节痛:灵骨加大白加上白;三重[color=] [color=](三十二)肩臂痛:天地人士;外三关[color=][color=](三十三)肩胛骨痛:重子加重仙(未有不效者);心膝[color=][color=](三十四)肩后侧痛:六完加驷马[color=][color=](三十五)肩背痛:重子、重仙;通肾、通胃、通背特效[color=][color=](三十六)肩峰痛(发肿):三通;九里;侧下三里[color=][color=](三十七)锁骨及肩髃部瘤肿:木留(特效);外三关[color=][color=](三十八)肩臂不举属心者:火膝 [color=][color=](三十九)肩痛:肩中[color=][color=](四十)缺盆上下痛:木留(四十一)锁骨炎:七虎[color=][color=]十.下肢疾病[color=][color=](一)四肢痛:四肢穴[color=][color=](二)腿肌痉挛:搏球[color=][color=](三)脚痛、麻:手五金、千金;人宗;大主;火菊;九里[color=][color=](四)腿碰伤或委中外侧筋紧难伸:灵骨加尺泽[color=] [color=](五)腿酸:火腑海穴;水愈;背面穴点刺出血;水金、水通;七里、九里[color=][color=](六)脚掌不能弯曲:腕顺一、二[color=][color=](七)脚无力:上白;肾关[color=][color=](八)膝盖痛:大小中间;心膝;火膝;胆穴;五虎四五加(肩中特效);[color=][color=]重仙;土水;火硬刺;三金点刺出血[color=][color=](九)膝无力:心膝[color=][color=](十)膝内侧痛:心门[color=][color=](十一)曲泉穴痛:心膝[color=][color=](十二)小腿肚胀痛及曲泉穴一带筋紧:木火[color=][color=](十三)小腿胀痛:肺心穴;手五金、手千金;云白加肩中;李白;上曲;次白;[color=][color=]精枝点刺出血最佳[color=][color=](十四)下肢无力:肩中加上曲、云白或加下曲、李白[color=][color=](十五)一切下肢痛:灵骨加大白加中白[color=][color=](十六)足三里至足外踝痛或麻:中白加下白[color=][color=](十七)下踝关节扭伤(胆经部分):上白(双侧);驷马(特效)[color=][color=](十八)外踝痛:胆穴;五虎四、五加小节;上白加二间;中白(肾性);云白加上白[color=][color=](十九)内、外踝痛:五虎四、五;中、下白[color=] [color=](二十)足跟痛:肺心穴;五虎四、五;火全;灵骨[color=][color=](二十一)足跟腱痛:胆穴[color=][color=](二十二)足趾麻痛:五虎二、三[color=][color=](二十三)足背麻痛:五虎三、四[color=][color=](二十四)足冷:四花外(轻刺激)[color=][color=](二十五)大腿痛:叉三特效;金林点刺出血特效[color=][color=](二十六)脚抽筋:正筋;次白[color=][color=](二十七)腿软无力(兼心跳):肩中;通天特效[color=][color=](二十八)腿麻:驷马、肩中[color=][color=](二十九)趾麻:下三皇[color=][color=](三十)腿冷痛:双凤点刺出血;再针通天、通肾[color=][color=](三十一)膝盖冷痛:针单侧通天;肩中[color=][color=]十一.胸腹病[color=][color=](一)胸痛:妇科[color=][color=](二)胸下心侧痛:上白[color=][color=](三)胸部打伤:灵骨加大白;驷马[color=][color=](四)胸部发闷:小中间;火陵;火山(禁用双手);手五金、千金;曲陵刺[color=][color=](五)胸骨痛及肿胀:七虎[color=][color=](六)打伤中气呼吸困难:灵骨加大白[color=][color=](七)开疏胸次:四花外刺[color=][color=](八)胸腹侧痛(压痛):驷马[color=][color=](九)胸腹膜炎:四花中点刺出血,再针驷马[color=][color=](十)胸腹部任脉线上痛:水相[color=][color=](十一)胸连背痛:驷马,然后承山;肾关;上白[color=][color=](十二)小腹侧痛:驷马、通天、通胃[color=][color=](十三)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指驷马;四花中、副、外刺;七虎穴;驷马[color=][color=](十四)腹痛:指五金;千金;手五金;花骨四[color=] [color=](十五)腹胀:灵骨加大白加土水;背面穴;水晶;四花下;腑快[color=][color=](十六)腹膜炎:肠门(特效)[color=][color=](十七)腹部肿瘤:外三关(特效)[color=][color=](十八)上腹部胀大易罹中风:三重(可使上腹变小,并预防中风)[color=][color=](十九)小腹胀:腕顺一、二[color=][color=](二十)肋胁痛:火串[color=][color=](二十一)胁下痛:三重[color=][color=](二十二)胸胁痛:下都[color=][color=]十二.腰背痛[color=][color=](一)坐骨神经痛:上白;火腑海穴;手五金;手千金;花骨三、四;[color=][color=]灵骨、大白特效;鼻翼特效[color=][color=](二)肺机能引起之坐骨神经痛:上白、灵骨;火陵;上、下曲;温溜、下廉;肩贞、臑俞[color=][color=](三)肾脏性之坐骨神经痛:中白;腕顺一、二;肾关[color=][color=](四)少阳经坐骨神经痛:上白;中白;火陵[color=][color=](五)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之坐骨神经痛:四花副、下加腹肠穴;上三黄(特效)[color=][color=](六)心经之坐骨神经痛:天府、侠白;通里、大陵、内关、间使[color=][color=](七)背痛:指肾;重子、重仙;腕顺一、二(由肾亏引起);天地人士;九里[color=][color=](八)阔背肌痛:(膏肓痛):指肾;重子加重仙;腕顺一、二;搏球(50%有效);肾关(肾亏所致)[color=] [color=](九)腰痛:灵骨;後椎加首英(若他法全无效时,此法可意想不到之功);水愈;水曲;花骨三、四[color=][color=](十)背椎痛:肺心穴;水相;花骨三、四;正筋、正宗;火全;四花外加肾关;马快水[color=][color=](十一)背脊畸形:上三黄下针即见效[color=][color=](十二)正中线痛:委中点刺出血,再针昆仑[color=][color=](十三)背连下腿痛:马快水(特效)[color=][color=](十四)腰酸:火腑海穴;支通、落通;火散;搏球;肾关[color=][color=](十五)脊椎骨弯曲痛、手脚痛:消泺 [color=][color=](十六)脊椎骨脱臼:後椎加首英[color=][color=](十七)腰脊痛:腕顺一、二;三皇[color=][color=](十八)第一、二胸椎两侧筋紧:天皇[color=][color=](十九)腰椎强不能弯曲:;灵骨加叉一[color=][color=](二十)髂骨後上脊两侧痛:肺心穴;腕顺一、二[color=][color=](二十一)背痛:火散(二十二)闪腰岔气:二角明;马金水[color=][color=](二十三)膀胱经外髂骨痛:中白(二十四)脊柱痛:心膝;中白[color=][color=](二十五)腰眼痛:二角明(二十六)尾骶尖端痛:心门;後会[color=][color=]第三章脏腑疾病[color=][color=]十三.心脏疾病[color=][color=](一)心脏病:大间;心常(慢性擴大特效);四花上;四花里;[color=][color=]天地人士(心跳过速)[color=][color=](二)心脏炎:心门;四花中上[color=][color=](三)心脏衰弱:指肾;天地人士加灵骨[color=][color=](四)心脏性之风湿病:火膝;心常;三通[color=][color=](五)心脏二尖瓣血管阻塞之胸痛:灵骨加大白[color=] [color=](六)心痛:火膝;四花中副刺;火包;肾关[color=] [color=](七)心跳:小间;中间;心常;火串;心门;肩中;火菊;四花上里;伏兔[color=][color=](八)心惊:胆穴[color=][color=](九)强心(昏迷时使用):火硬[color=][color=](十)心下胀:心门;通关、通山[color=][color=](十一)心跳过快:心门特效;通关、通天;四花中外点刺出血[color=][color=](十二)心肌炎:心门[color=][color=](十三)血管硬化:四花中、副点刺出血[color=][color=]十四.肺脏疾病[color=][color=](一)肺炎:重子(特效);大白刺[color=][color=](二)肺积水:四花中(特效)[color=][color=](三)肺结核: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再针驷马[color=] [color=](四)肺瘤:四花中[color=][color=](五)肺气肿:四花中、外点刺出血[color=][color=](六)支气管炎:小间[color=][color=](七)肺癌、肺气肿:心常加灵骨、大白(特效)[color=][color=](八)咳嗽、气喘:重子(小孩最有效);大白刺;火腑海穴;天地人士配灵骨(特效);人宗;曲陵;四花外强刺激;土水穴(特效)[color=][color=](九)哮喘:四花上中;驷马[color=][color=](十)痰咳不出:重子重仙[color=][color=]十五.肝胆疾病[color=][color=](一)肝火旺:木穴;木炎[color=][color=](二)肝炎:木炎;肝门;上曲刺;火包;火主[color=] [color=](三)肝肿大硬化:木炎;上曲刺;再针肝门,明黄;肝俞点刺,再针上三黄[color=][color=](四)肝炎之肠炎:肠门;木斗;木留;三重[color=][color=](五)肝弱:富顶[color=][color=](六)口苦睡不着:木炎[color=][color=](七)慢性黄疸:眼黄加三黄;火枝加火全加其黄[color=][color=](八)急性黄疸:眼黄加肝门;火枝加火全加其黄[color=][color=](九)面黄四肢浮肿:人宗[color=][color=](十)胆病:木斗;木留 [color=][color=](十一)胆结石:木枝(十二)胆囊炎:火枝;火全[color=][color=]十六.脾胃疾病[color=][color=](一)脾肿大:脾肿;上三黄;三重;木斗;木留;人宗[color=][color=](二)反胃(倒食):天皇;肾关[color=][color=](三)胃酸过多:天皇;肾关[color=][color=](四)胃痛:浮、外间、肠门;火主;门金;花骨四;四花中、上、下、里[color=][color=](五)胃下垂:脾肿加足三里加内关加中脘,并灸神阙、气海、关元[color=][color=](六)胃炎,久年胃病:土水;门金[color=][color=]十七.肾、膀胱病[color=][color=](一)肾脏病之腰痛、腰酸:中白;腕顺一、二;水相[color=][color=](二)肾脏病之背痛:中白[color=][color=](三)肾亏:指肾;地士;搏球加四花中[color=][color=](四)肾痛:二角明[color=][color=](五)肾募穴京门处痛:二角明[color=][color=](六)肾脏炎:後椎加首英;水愈刺(特效);水相;天地人皇;通肾胃背;[color=][color=]马金水加快水;腕顺一、二[color=][color=](七)肾结石:水愈;马金水[color=][color=](八)膀胱结石、膀胱炎:马快水[color=][color=](九)蛋白尿:天地人皇;通肾胃背[color=][color=]十八.大小肠病[color=][color=](一)肠炎:指五金;千金;肠门;门金;四花下;腑肠加门金;四花外刺;[color=][color=]足千金;五金;通肾加通胃[color=][color=](二)肠痛:灵骨;四花里[color=][color=](三)肠胃慢性出血:姐妹一、二、三[color=][color=](四)肠风下血:中白[color=][color=](五)痔疮出血:委中刺加中白[color=][color=](六)大便脱肛:其门[color=][color=](七)顽固性便秘:其门[color=][color=](八)便秘:火串[color=][color=](九)肚脐周围及腰痛:腕顺一、二[color=][color=](十)大肠部胀痛:肠门;门金[color=][color=](十一)肠出血:四花中、外点刺,再针姐妹穴。

胡光教授董氏奇穴十大妙用

胡光教授董氏奇穴十大妙用

胡光教授董氏奇穴十大妙用一、木火穴:在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取四穴。

治验应用:1、治疗各种脑血管病、偏瘫、偏枯、患者令其动。

2、下肢冷,双侧中指取穴。

(注意:一周3次左右为佳,每次限用6分钟,超过10分钟无效。

二、小节穴小节穴:大指末节赤白鱼际处——握拳取穴,针向重仙方向。

(问:与土水穴有什么关系)。

治疗腕肘痛、颈、肩、背、腰、腿、踝关节、坐骨神经痛、胸痛、胃痛、慢性腹泻。

治验应用:1、可治各种腰腿痛,尤其是腰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窄。

配腕顺一、二穴。

针健侧,10分左右,令其活动患处。

2、治疗急性腰痛或扭伤配二角名穴3、治疗下肢痛配心膝穴(蜻蜓点水法)备用:李扬四针;五虎擒羊4、治疗气结5、治疗痛风:小节穴加制污穴、木火穴或李扬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6、单用小节穴治疗腕踝扭伤小节配心膝、胆膝治膝关节痛(健侧针10分钟)鸡眼化脓曲池血海治污20分钟小节、心膝10分钟单用小节+梅核点(劳宫穴下1寸)+失音穴三、怪三针正会(百会)、鼻翼(左边)、次白(右手,称第二液门,中指无名指间缝向指侧倾斜45-60度)。

“鼻翼”在鼻部,居中,属土;肺开窍于鼻,属金;在督脉旁,属水。

土金水一路相生,针一二分深,可用来对全身多种病症治疗:眉棱骨痛、肾亏之各种神经痛、消除疲劳之妙穴。

头昏眼花、四肢骨痛、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喉痛、舌痛舌硬舌紧、偏头痛、面神经麻痹。

临床应用:治疗尿床、抽动秽语综合症、多动症、神经不集中、口吃、癔病、考前综合症、小儿脑瘫、痴呆、脑发育不良、癫痫、狂躁、怪病。

治验应用:1、胃痛、小儿疳积:正会、次白(向指侧倾斜45—60°)2、运动异常病:正会、次白、小节3、面肌痉挛(眼跳):正会、鼻翼、眼黄1.顽固性癫痫脑瘫(涉及到运动功能障碍就用小节)2.多动症3.抽动秽语综合征(怪三针)厌食症(脾胃功能——斜次白——厌食)4.尿床 a. 正会(百会)次白鼻翼b.杨四针(附睾炎精索炎)c.重子、重仙、小大浮外间(哮喘)d、秩边透水道快速针刺1分钟+杨四针(前列腺炎尿闭、尿失禁)5.眼黄(小指中节中点处)——斜眼。

胡光董氏奇针讲稿

胡光董氏奇针讲稿

录一、调和针法组穴——头面部组穴 (1)(一)镇逆组穴: (1)(二)同步组穴:此组穴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局部。

(1)二、调和针法组穴——腹部组穴 (1)(一)新老十针 (1)三、调和针法组穴——腰背部组穴 (2)(一)华佗夹脊 (2)四、调和针法组穴——上肢部组穴 (2)(一)制污穴: (2)(二)木火穴: (3)(三)眼黄穴: (3)(四)木穴: (3)(五)五虎穴: (3)(六)妇科穴、还巢穴(送子观音穴) (4)(七)双凤、双玲穴 (4)(八)土水穴 (4)(九)中渚穴、液门穴(三叉三) (4)(十)大节穴 (4)(十一)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 (5)(十二)三间穴、液门穴 (5)(十三)其门穴、其正穴、其角穴 (5)(十四)正脊穴 (5)五、调和针法组穴——下肢部组穴 (6)(一)火包(传统穴为独阴穴) (6)(二)上三黄、下三皇 (6)(三)外三关 (6)(四)失音穴 (6)六、调和针法组穴处方——头面颈项 (7)(一)头面疾病 (7)(二)眼鼻耳疾病 (7)(三)舌咽疾病 (8)(四)颈项疾病 (8)七、调和针法组穴处方——四肢躯干 (9)(一)四肢疾病 (9)(二)胸背腰痛 (9)八、调和针法组穴处方——脏腑疾病 (10)(一)心肺疾病 (10)(二)肝胆胰胃疾病 (10)(三)肾、泌尿疾病 (11)(四)大小肠病 (12)九、调和针法组穴处方——其他疾病 (12)(一)妇科疾病 (12)十、调和针法组穴处方——疑问病 (13)十一、调和针法——养颜驻颜 (15)(一)辩证 (16)(二)医治办法 (16)附:经络穴位图一、调和针法组穴——头面部组穴(一)镇逆组穴:此组穴为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事奇穴之镇静穴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

医治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使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减轻子穴、重仙穴、大间穴、小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二)同步组穴:此组穴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局部。

胡光董氏奇穴和谐针法穴位最全整理版

胡光董氏奇穴和谐针法穴位最全整理版

分解【2 】组穴一.李旸四针(有称鲍四针或杨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扎10分钟,做主穴25分钟治验应用:1.通督脉:治疗腰痛如腰扭伤.腰椎间盘凸起.腰突榨取神经髂前上棘疼,特殊是椎管狭小.强直性脊柱炎,假如杨四针后果差就加上:末节.腕顺1.2(先针,令其动),末节+腕顺1,2可治各类腰.腿痛,尤其是腰椎间盘脱出.凸起.膨出,坐骨神经痛. 针:健侧,10分阁下,令其动.2.止痛要穴:a.三叉神经痛;b.舌咽神经痛;c.腰痛加五虎擒羊;d.尿闭.尿掉禁.遗尿.夜尿多.尿床:秩边+杨四针泌尿体系(肾关三阴交秩边重子.重仙.小大浮外)3.膝关节炎:杨四针+膝关节四周;若有积液:取穴远一点,不要在膝盖四周渣,可取穴:梁丘.表里膝眼.阳陵泉膝关节痛苦悲伤不要离开杨四针4.治疗全身冷水过敏注:原因扩展其治疗规模故仍从其原穴名,现因教授教养讲课改称为“李旸四针”.二.怪三针正会穴.次白穴.鼻翼穴临床应用:治疗尿床.抽动秽语分解症.多动症.神经不分散.口吃.癔病.考前分解症.小儿脑瘫.痴呆.脑发育不良.癫痫.狂躁.怪病.治验应用:1.胃痛.小儿疳积:正会.次白(向指侧竖直45—60°)2.活动平常病:正会.次白.末节3.面肌痉挛(眼跳):正会.鼻翼.眼黄1.固执性癫痫脑瘫(涉及到活动功效障碍就用末节)2.多动症3.抽动秽语分解征(怪三针)厌食症(脾胃功效——斜次白——厌食)4.尿床 a. 正会(百会)次白鼻翼b.杨四针(附睾炎精索炎)c.重子.重仙.小大浮外间(哮喘)d.秩边透水道快速针刺1分钟 +杨四针(前列腺炎尿闭.尿掉禁)5.眼黄(小指中节中点处)——斜眼三.灵.大穴.三重穴灵骨穴.大白穴为补阳要穴,三重穴可活血化瘀.治验应用:这组穴的感化于补阳还五汤疗效类似,用于一切偏瘫.1.中风后遗症用健侧的灵骨.大白,下三重 ;2.如伴吞咽艰苦:掉音+上瘤(脚掌涌泉穴下3——5寸,依据患者的尺寸)3.可治脑瘤.一切肿瘤, 说话障碍.嘶哑.息肉,4. +三重:甲状腺肿大.甲亢.甲低,留针25分钟5.脑瘫:木火.灵骨.大白.三重(健侧)6.三重+ 膻中:治乳腺增生7.肝硬化:重子重仙+外三关8.肝癌:木穴+眼黄四.肝胆逝世穴治疗肝胆病.胁肋痛,为治疗肝癌晚期痛苦悲伤之要穴.治验应用:1.配肝胆段夹脊2.配新老十针(重用日月)3.加外三关提醒:病危可加双凤穴.双玲穴放血.取穴详解:腕后三寸桡侧赤白肉际处和足第二趾背侧上推至止境处.五.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治验应用:治疗任何植物神经杂乱.心肾不交症.多类型抽动症.一切类型神志病.浮肿症(通调水道). 选配:1.治疗心律不齐配心门穴.心常穴2.治疗心胆气虚配胆穴3.治疗心律杂乱配心膝穴六.美容.减肥组穴华佗夹脊.新老十针.驷马穴.下三皇治验应用:1.减肥:华佗夹脊;新老十针(射线排刺);驷马柳叶刺2.乳腺增生:驷马加下三皇3.美容:下三皇4.驷马:可丰胸.缩胸七.曲池穴.血海穴.驷马穴治验应用:1.治疗荨麻疹.药疹.神经性皮炎2.治疗丹毒加制污穴3.治疗黄褐斑.老年斑.蝴蝶斑加下三皇4.治疗瘙痒症曲池穴强调手段频作5.驷马穴可以治疗乳腺增生.丰乳6.喘息加柳叶刺上肢部组穴一.制污穴:治疗恶血不出.脓口不收.久年恶疮.褥疮久不收口.治验应用:1.可配曲池穴.血海穴治疗白塞氏病;荨麻疹;带状疱疹(曲池.血海.治污);丹毒;无名肿毒;前列腺炎;脓肿.2.治疗牛皮癣加驷马埋线(注:衡水固城县陈忠文医师临床应用治疗),血海百虫窝治牛皮藓后果相当好,但手段要做好,手段泻法3分钟3.治疗白癜风(注:湖北荆门市胡超伟医师临床应用治疗)二.木火穴:在中指.食指.无名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心取三穴.治验应用:1.治疗脑血管病.偏瘫.偏枯.患者令其动.2.下肢冷,双侧中指取穴.(留意:一周3次阁下为佳,每次限用6分钟,超过8分钟耗气,超过20分钟无效.)三.眼黄穴:治疗巩膜黄染.明目.眼底出血.青光眼.眼压高.房水轮回障碍.视神经萎缩.提醒:所有眼疾皆可用之,白内障无效;视神经萎缩是病情而定:中间浆膜性黄斑病变极效. 注:湖北荆门胡超伟医师用于治疗腓肠肌痛苦悲伤和腓肠肌痉挛)四.木穴:治疗手足癣.过敏性鼻炎.鼻流清涕.酒渣鼻.目疾.外感风邪引起的一切过敏疾病.一切肝郁不舒之症.治验应用:木穴加尺泽穴.委中穴点刺出血.五.五虎穴:主治全身骨痛.治验应用:1.治疗上肢痛苦悲伤用五虎一.二.三2.治疗下肢痛苦悲伤用五虎四.五.六提醒:于赤白肉际背向掌侧下针.六.妇科穴.还巢穴(送子不雅音穴)常单用,可配外老十针;活血加三重穴;补脾加火菊穴.火连穴.公孙穴.太白穴治验应用:1.不孕.不育2.妇科病3.内排泄疾病七:双凤.双玲穴放血治疗肺癌及一切癌症晚期,一周两次.取穴详解:无名指掌侧第二掌指关节青筋处.八.土水穴治疗足跟痛配眼子穴.九.中渚穴.液门穴(三叉三)直刺入四五指关节节缝,治疗耳鸣.耳聋.治验应用:1.耳聋可加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耳鸣.脑鸣加同步;新老十针加三叉三治疗耳聋3.配翳风(可治疗呃逆),耳门.听宫.听会4.可合营上三黄.下三皇;急性加开四关.十.末节穴详见台北董事奇穴研究会论文《妙用末节穴》治验应用:1.治疗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膨出.凸起.脱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小配腕顺一.二穴.2.治疗急性腰痛或扭伤配二角名穴3.治疗下肢痛配心膝穴(蜻蜓点水法)备用:李扬四针;五虎擒羊4.治疗气结5.治疗痛风:末节穴加制污穴.木火穴或李扬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6.单用末节穴治疗腕踝扭伤末节配心膝.胆膝治膝关节痛(健侧针10分钟)鸡眼化脓曲池血海治污20分钟末节.心膝10分钟单用末节+梅核点(劳宫穴下1寸)+掉音穴十一.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治验应用:1.治疗哮喘.急性哮喘加太冲穴.慢性加下三皇(肾气不纳)2.附睾炎;精索炎;淋病(气血膏劳砂石淋)3.性病;炎症.化脓加制污穴4.尿频尿急加秩边穴;尿闭5.肩痛苦悲伤(膏盲痛)6.膝盖痛十二.三间穴.液门穴治疗头痛.偏头痛(阁下手瓜代取穴)十三.其门穴.其正穴.其角穴治疗痔疮.治验应用:1.配承山穴.痔疮穴.口舌系带放血2.痔疮便血用双针承山3.治疗肛门裂;舌系带点刺出血加公孙穴.太白穴十四.正脊穴肩髃穴与曲池穴连线四分法入肱骨后缘贴骨刺.治验应用:1.应用于一切类型颈椎病,组穴为正脊.灵骨.大白.肾关(或下三皇)2.治疗淋巴结炎.淋巴结核.肺癌十五.邱四针:肝门.肠门(尺骨外侧,腕横纹上3寸再上三寸). 四花下.腑肠(扎正常人的像棉花,扎结肠炎时像有阻力,扎结肠癌时像石头,扎腹泻时像生果)可配老十针用下肢部组穴一.火包(传统穴为独阴穴)治验应用:治疗心绞痛,点刺出血二.上三黄.下三皇上三黄包括明黄.天黄.其黄穴;下三皇包括肾关.地皇.人皇穴治验应用:1.上三黄.下三皇瓜代应用(上三黄加肾关;下三皇加明黄)2.治疗糖尿病加归并症穴;可治疗崩漏症3.肝肾同源为调补肝肾之要穴,可作调剂穴提醒:上三黄为“一贯煎”,下三皇为“六味地黄丸”上三皇:肝经走向;下三皇:肾经走向治一切肝肾不足.尿崩症.糖尿病,中药离不开六味地黄丸.一贯煎1.糖尿病.尿崩症:上三黄+肾关:下三皇+明黄;瓜代应用2.肝胆火旺:上三皇+太冲或行间3.肾阳虚(下肢冷).肾阴虚:木火(肾阳虚)+ 下三皇+肾关4.肝风内动:上三皇 + 风池.完骨.天柱.太冲三.外三关(膝盖外侧高骨与外踝连线,三等份三点):治疗漫溢性痛苦悲伤.不宁腿.癌症治验应用:1.肺癌加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肺癌咳嗽加掉音穴2.肝癌加肝胆四针3.胃癌加火菊穴.火连穴(公孙穴.太白穴)4.胰尾癌加新老十针.火菊穴.火连穴.火散穴1.漫溢痛:先针灵骨.大白+外三关2.癌症鼻咽癌加木穴.掉音 ,25——30分钟四.掉音穴治疗声音嘶哑.咽喉炎.梅核气.食道型颈椎病.甲亢.甲低.甲状腺肿大.假球麻木.真球麻木掉语等.治验应用:A:1.声音嘶哑.咽喉炎加双侧重子.重仙穴2.梅核气加双侧梅核点3.甲亢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甲低加新老十针;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加三重穴B:1.假球麻木.真球麻木.进行性脊肌萎缩侧索硬化加掉音穴.上瘤穴.新老十针.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掉语(活动性.感到性.定名性)可加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五.痔疮:承山(双针扎25分钟),用三棱针刺舌下系带肛裂:加公孙.太白(一侧)神经性吐逆:+公孙.太白.内关.足三里.怪三针(次白横刺)脾胃病+公孙.太白(一侧)头面部组穴一.镇逆组穴:此组穴为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事奇穴之沉着穴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治疗规模:咳逆.喘息气逆.固执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愁闷症.强制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掉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大间穴.小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二.同步组穴:此组穴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3.大同步为百会.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嗜睡症(加三重穴)3.帕金森病或症(加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黄.下三皇)4.精力决裂症(加怪三针.丰隆.少泽放血)5.癫痫(临症加减)腰背部组穴一:华佗夹脊颈段.胸段.腰段.骶段,按宋冠生先生刺法,分为盘龙刺.花盆刺,28对穴之胪陈.治疗规模:1.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假球麻木.真球麻木:颈段夹脊配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胸痹(胸痛及冠芥蒂):胸段夹脊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心门3.脾胃病:脾胃段夹脊加新老十针:足三里.火菊.火连.火散4.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脾胃段夹脊加火主.火硬深透阳陵5.妇科疾病:腰骶段夹脊加外老十针:妇科穴.还巢穴6.用于胃下垂瘦削或肥胖病,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的饱食.饿食中枢:配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及外老十针用于改良人体本质,调督脉,调节植物神经功效杂乱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腹部组穴一.新老十针进修参照金针王乐亭先辈的理论和老十针及老十针的应用,推广并施展已扩展其治疗规模. 取穴详解:神阙高低阁下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外老十针为以上穴位加子宫穴.临床应用及治验疾病:1.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2.胃下垂.肾下垂加百会穴3.肾下垂.膀胱下垂.子宫下垂改为外老十针4.治疗不孕症.不育症:外老十针加妇科穴.还巢穴5.用于中风后遗症长期针灸调剂期和久治不愈面神经坏逝世期面麻分为两种刺法:1.重刺日月,轻刺中州(柴胡疏肝散症;逍遥散症)2.重刺中州,轻刺日月(补中益气汤症;归脾汤症)提醒:应用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思惟和脾胃论的学术思惟.。

胡光医师针方要诀

胡光医师针方要诀

胡光医师针方要诀————————————————————————————————作者: ————————————————————————————————日期:ﻩ胡光针法特点及针方要诀胡光医师针法内容有四:1、倒马针法;2、动气针法;3、牵引针法;4、不定穴针法;另有左右、上下传针法,类似平衡针法,最为精妙处,为刺血疗法,泻络远针,奏效神速,即显反应,立除沉疴。

总之,本针法极少在患侧取穴,但能最大限度、最快速激发人体内在潜能,冲击病灶,使诸多疑难杂病、顽症痼疾奇迹般速愈。

1、倒马针法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

本讲义奇穴有很多本身既是组穴,需要倒马应用。

如驷马上穴、中穴、下穴倒马针,正筋、正宗倒马针。

十四经穴亦可运用倒马针,如内关、间使同时取穴。

倒马针法的应用乃是本针法的独创,临床疗效非凡。

2、动气针法在某个特定穴道进针得气后,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处,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互通应,达到疏导与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

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好,即可出针,若病程较久,则宜留针。

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同时令病人不断活动患处以引气,如果病在胸腹或在脏腑,或属气郁、神志病变,则可同时配合按摩胸腹,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导,使针刺与患处之气相引。

所谓动气针未能,即动引其气之义。

3、牵引针法先以健侧远端取穴为治疗针,再于患处远端取相关穴道为牵引针,然后两端同时捻针,交互感应,遥遥相引,这样患处必在两穴之间,再配以动气针法,通而调之,往往立见奇效。

4、和谐对应针法和谐对应针法即是上病下取,左病右取。

临床常结合四肢的全息律,与手足对应相配合。

多用于治疗四肢疾病。

5、横三针横三针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同一区段上,不同的经络上,去横列的三个穴位,形成倒马针法。

大部分用于治疗四肢疾病。

例如,上白穴、次白穴、中白穴。

6、三角针法三角针法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原本治疗脏腑时的用法是在同一延伸线上取两针,在另一邻近延伸线上取一针,而呈现三角形,用来加强前一经络两针之效果。

胡光董氏奇穴临床七十二绝针,都配上图了,一目了然。

胡光董氏奇穴临床七十二绝针,都配上图了,一目了然。

胡光董氏奇穴临床七十二绝针,都配上图了,一目了然。

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1.外三关123穴:(与咽喉、肺有关)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

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

青春痘、粉刺(效佳)。

瘰疠(特效)。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4. 双龙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

(乳是龙??)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5.双龙二穴一穴下6分6.双灵12穴: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

(治疗范围广泛)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量透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8木灵穴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痛、胆囊炎、胆道蚵虫症。

痿症、半身不遂。

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也有妇科2穴,一说)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14.木火四穴手背2 3 4 5 指第2、3节间横纹正中央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心肝病都可治??)主治:半身不遂、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

三棱针浅刺出血奇效。

注意与禁忌: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针不超过五分钟为原则。

连续取用五日后,限用三分钟。

18.八关穴: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節正中央內外側各五分的下二分半處、共八穴。

劑量:由下往上斜刺二~三分。

(关为关节??)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臂不举(特效)、腿痛(特效)耳鸣、痿症、五十肩配正会穴20下高穴手解二穴(少府穴)(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

胡大夫谈针灸疗法的经络辨证系列(五)——针灸与经络辨证之施治

胡大夫谈针灸疗法的经络辨证系列(五)——针灸与经络辨证之施治

针一得 ”法 ,不仅是重点讲某一穴治
疗 某一病 ,更是 贺老多年 的临床探 索最 后沉淀 的临证精 华。我们 临床 医生 应用 时不 能 偷 取 捷 径 ,不 加任 何 辨 证 与 诊 察 。笔者 曾听某位 老师讲过 ,“ 医者定患 者定 ” ,大概就是此意 。
北 京 中 日友好 医院针 灸科胥 荣东 医 生提 出 ,对教 材中 “ 阿是穴 ”传 统解 法 的质疑 ,他提 到阿是穴 不是 既无 具体 名 称 ,又无 固定位 置的经外 点 ,阿是 穴 的
经 脉 之 小 大 …… 可 为 量 度 乎 ? 岐 伯 答 日 :其可为 度量者 ,取其 中度也 ,不 甚 脱 肉而血气 不衰也 。若失度 之人 ,消瘦
笔者 在临床 中发现 ,刺血疗 法配合
针刺疗 法在治疗 某类疾病 时能起 到效如 桴鼓 的作 用 ,笔 者往 往用 刺 血拔罐 法 , 或者 直接刺络放 血 。施 治的病种 可以考 虑急性 阳证 ,如 发热大椎 刺血 ,带状疱
以及 如 何 协 调各 兵 种 。接 下 来 定 经定 穴 ,就 是 在各 兵 种 中确 定 哪个 师 团( 何
经) 、哪 几员大将来统领 的问题 。再下来
揣 穴 施 治
范 围也 大 于压 痛 点 ;其 是 根 据 特殊 的 取 穴方 法 ,即用 “ 阿 是 之 法 ” 所取 的

就是和选 中将领商讨作 战问题( 揣穴) , 做
的 结 节 等 ,常能 取 得 佳 效 。
邪 ,使 机体恢复 健康 。反之 ,如 果医生
不是认 真负责地 进行辨证 论治 ,盲 目地
在 这里 ,作个 比喻会更 形象 。医生
好 比总指 挥官 ,治疗如 同战场作 战。之
瞎扎一气 ,不仅 与病无益 ,反而会 损伤 病人 的元 气 ,影 响病 的治 疗 。 ”贺 老 的

胡光医师针方要诀98053

胡光医师针方要诀98053

《针方要诀》参考资料之一━胡光医师临床治验医案、医话中经常使用的或曾经使用过的传统组穴、董氏奇穴组穴以及治验增补组穴一.头面部组穴(一)镇逆组穴:此组穴为韩汝训教授妙用之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氏奇穴之镇静穴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小间穴、大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二)同步组穴:此组穴分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3.大同步为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症;嗜睡症(加三重穴)3.帕金森病或症(加配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黄、下三皇)4.精神分裂症(加1.怪三针、2.丰隆穴、3.少泽放血)5.癫痫(临症加减)二.腹部组穴(一)新老十针:学习参照金针王乐亭前辈的理论和老十针及老实针的应用,推广并发挥已扩大其治疗范围。

取穴详解: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

外老十针为以上穴位加子宫穴临床应用及治验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

1.治胃下垂、肾下垂加百会穴2.治肾下垂、膀胱下垂、子宫下垂改为外老十针3.治疗不育症、不孕症:外老十针加妇科穴、还巢穴4.用于中风后遗症长期针灸调整期和久治不愈面神经坏死期面麻分为两种刺法:1.重刺日月,轻刺中州(柴胡疏肝散症;逍遥散症)2.重刺中州,轻刺日月(补中益气汤症;归脾汤症)提示:运用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思想和脾胃论的学术思路三.腰背部组穴(一)华佗夹脊:颈段、胸段、腰段、骶段,按宋冠生老师刺法,分为盘龙刺、花盆刺,28对穴之详述治疗范围:1.脑血管疾患、帕金森病、假球麻痹、真球麻痹:颈段挟脊配风池、完骨、天柱2.胸痹(胸痛及冠心病):胸段挟脊加中白、下白肾关、心门3.脾胃病:脾胃段挟脊加新老十针;足三里;火菊;火连;火散4.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脾胃段挟脊加火主;火硬深透阳陵5.妇科疾患:腰骶段挟脊加外老十针;妇科穴;还巢穴6.用于胃下垂消瘦或肥胖病,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的饱食、饿食中枢;配风池、完骨、天柱及外老十针用于改善人体素质;调督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中、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胡光董氏奇针讲稿

胡光董氏奇针讲稿

录一、调和针法组穴——头面部组穴 (1)(一)镇逆组穴: (1)(二)同步组穴:此组穴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局部。

(1)二、调和针法组穴——腹部组穴 (1)(一)新老十针 (1)三、调和针法组穴——腰背部组穴 (2)(一)华佗夹脊 (2)四、调和针法组穴——上肢部组穴 (2)(一)制污穴: (2)(二)木火穴: (3)(三)眼黄穴: (3)(四)木穴: (3)(五)五虎穴: (3)(六)妇科穴、还巢穴(送子观音穴) (4)(七)双凤、双玲穴 (4)(八)土水穴 (4)(九)中渚穴、液门穴(三叉三) (4)(十)大节穴 (4)(十一)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 (5)(十二)三间穴、液门穴 (5)(十三)其门穴、其正穴、其角穴 (5)(十四)正脊穴 (5)五、调和针法组穴——下肢部组穴 (6)(一)火包(传统穴为独阴穴) (6)(二)上三黄、下三皇 (6)(三)外三关 (6)(四)失音穴 (6)六、调和针法组穴处方——头面颈项 (7)(一)头面疾病 (7)(二)眼鼻耳疾病 (7)(三)舌咽疾病 (8)(四)颈项疾病 (8)七、调和针法组穴处方——四肢躯干 (9)(一)四肢疾病 (9)(二)胸背腰痛 (9)八、调和针法组穴处方——脏腑疾病 (10)(一)心肺疾病 (10)(二)肝胆胰胃疾病 (10)(三)肾、泌尿疾病 (11)(四)大小肠病 (12)九、调和针法组穴处方——其他疾病 (12)(一)妇科疾病 (12)十、调和针法组穴处方——疑问病 (13)十一、调和针法——养颜驻颜 (15)(一)辩证 (16)(二)医治办法 (16)附:经络穴位图一、调和针法组穴——头面部组穴(一)镇逆组穴:此组穴为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事奇穴之镇静穴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

医治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使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减轻子穴、重仙穴、大间穴、小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二)同步组穴:此组穴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局部。

胡光老师针灸经验收集.

胡光老师针灸经验收集.

胡光老师针灸经验收集.董氏奇穴针灸祷筑代嫡传弟子——左常波先生发起、国际董氏奇穴针灸学会、澳门针灸学会及山东针灸学会联合举办的“祷筑届董氏奇穴针灸年会”,本月25--27日在山东济南举行!董氏奇穴在中日友好医院听胥荣东老师讲过,感觉用之较繁未行深究。

今朋友邀请,临阵网上学习董氏奇穴针灸,胡光先生的《针方要诀》叙述较祥,胥老师对胡光先生评价甚高,并发短信与我:“胡光先生高人也!”我认识中医就是从针灸的神奇疗效开始,现针、刀、药结合相机并用,对慢性病、疑难病取得良效。

择缘一定向胡光老师当面请教![胡光简介]胡光其人:字德润, 1948年生,政协委员。

曾先后拜李月楼、王曾岳、张鸿儒、韩汝训为师。

88年赴美国参加第四届国际中医大会,提出“学一技之长,救患病同胞。

交良师益友,促统一大业。

”并通过中央电视台向海峡两岸发出呼吁,受邀多次赴国外会诊讲学。

87年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免费发放扶贫针灸卡16万余元,针灸至今达80万余人次,中医方脉内妇儿科达10万人次。

以方脉针灸治愈植物人、肝癌、肺癌多人。

从事董氏奇穴临床及活血化淤研究达17年之久,目前拥有海内外最大的董氏奇穴临床基地,代培港澳台及各大洲多国进修生及研究生几百人。

胡光理念:逆来顺受,随遇而安,浪打浮萍,随风聚散,博览群书,勤求古训,恒顺众生,随喜公德,以针会友,广结善缘。

胡光收徒标准:收徒不收费,不想超过我的学生,不收作徒弟。

胡光教授理解董氏奇穴(转帖)一.浅谈木火穴:在食、中、无名指9++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3个)所有脑中风、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半身不遂、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遗症都可以用。

一周3次左右为佳,时间6——8分钟为佳,超过10分钟基本无效,不会伤气。

对侧冷,双一个;下肢冷痛,双一个。

二、妙用小节穴:大指末节赤白鱼际处——握拳取穴三、腕顺1,2小节+腕顺1,2可治各种腰、腿痛,尤其是腰椎间盘脱出、突出、膨出,坐骨神经痛。

针:健侧,10分左右,令其动。

千金难买的特效针方

千金难买的特效针方

千金难买的特效针方一开四关1.灵骨透劳宫2.合谷直刺3.行间透太冲4.太冲透涌泉(两针)5.右鼻翼操作顺序:1.如有心脑血管病或50岁以上者,U型,即右手、右脚、左脚、左手、右鼻翼;2.如无心脑血管病或50岁以下者,C型,即左手、右手、右脚、左脚、右鼻翼;带针期间最好双手举过头顶站立,可长留针24小时,可以调理五脏六腑,是保健基础,缓解疲劳,调肝胆,快速提升气机,真正做到万病开四关的奇迹二止痛解痉松筋骨组合针1.食指掌骨关节下一寸,靠近食指与中指之间,拨开血管筋脉等组织,贴骨滑行(一针);2.三间透劳宫,食指和大拇指纹头处进针(一针);3.鱼际(三针),大拇指第一节掌骨关节向下每半寸各一针,先针刺到骨面,再上提一下,沿着掌骨外侧面向下进针,可提升心肺功能,缓解各种痉挛;4.均使用1.5寸针。

5.对于肩周炎、颈椎病可以针患侧,同时在局部拔罐配合患肢运动;要领:1.贴骨进针2.针感最大最强3.扎针后活动患侧,直到发热三急速正骨止痛针1.曲池下一寸,手臂弯曲、大拇指朝上,在肺经循行位置,针尖向橈骨外侧贴骨进针,用0.35*75mm针,可穿透皮肤;2.双腰痛点,1寸或1.5寸针,对腰扭伤特效,针后活动患处,直到发热。

四坐骨神经痛组合针1.大陵透劳宫,在大陵上半寸,旁开拇指方向半寸进针,针尖向食指和中指之间进针,0.35*75mm针,可以通调三焦,使后背发热;2.悬钟三针,用0.35*75mm针,30度角向上平刺,在它左右旁开一寸各一针,在针尖方向再续接三针,针患侧,当时起效。

五膝关节疼痛组合针一、除积液针:1.双天枢,0.35*75mm针,倒三角,可通便减肥;2.水分直刺,一针,0.35*75mm针,一周即可除积液;二、膝关节疼痛针:1.健侧,灵骨先透劳宫,后透后溪,尺泽直刺;2.患侧,内外膝眼透尾中,如果无法透,从尾中向内外膝眼接针,最好三针倒三角,阴陵泉、阳陵泉可配穴,也可不针。

六心脏抢救组合针1.左手内关透外关;2.左手中冲穴针三针,支架起搏器者慎用,对各种原因的昏迷、晕厥有效,每周针一次,对心脏有保养作用。

胡光医师针方要诀

胡光医师针方要诀

胡光针法特点及针方要诀胡光医师针法容有四:1、倒马针法:2、动气针法:3、牵引针法:4、不泄穴针法:另有左右、上下传针法,类似平衡针法,最为精妙处,为刺血疗法,泻络远针,奏效神速,即显反应,立除沉痢。

总之,本针法极少在想侧取穴,但能最大限度、最快速激发人体在潜能,冲击病灶,使诸多疑难杂病、顽症痼疾奇迹般速愈。

1、倒马针法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

本讲义奇穴有很多本身既是组穴,需要倒马应用。

如驷马上穴、中穴、下穴倒马针,正筋、正宗倒马针。

十四经穴亦可运用倒马针,如关、间使同时取穴。

倒马针法的应用乃是本针法的独创,临床疗效非凡。

2、动气针法在某个特定穴道进针得气后,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处,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互通应,达到疏导与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

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好,即可出针,若病程较久,则宜留针。

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同时令病人不断活动患处以引气,如果病在胸腹或在脏腑,或属气郁、神志病变,则可同时配介按摩胸腹,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导,使针刺与患处之气相引。

所谓动气针未能, 即动引其气之义。

3、牵引针法先以健侧远端取穴为治疗针,再于患处远端取相关穴道为牵引针,然后两端同时捻针,交互感应,遥遥相引,这样患处必在两穴之间,再配以动气针法,通而调之,往往立见奇效。

4、和谐对应针法和谐对应针法即是上病下取,左病右取。

临床常结合四肢的全息律,与手足对应相配合。

多用于治疗四肢疾病。

5、横三针横三针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同一区段上,不同的经络上,去横列的三个穴位,形成倒马针法。

大部分用于治疗四肢疾病。

例如,上白穴、次白穴、中白穴。

6、三角针法三角针法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原本治疗脏腑时的用法是在同一延伸线上取两针,在另一邻近延伸线上取一针,而呈现三角形,用来加强前一经络两针之效果。

7、放血疗法久病难病大病必有瘀,有瘀必放血。

放血后,再针相应穴位,令患者得到满意的效果。

胡光董氏奇穴和谐针法穴位最全整理版之欧阳学创编

胡光董氏奇穴和谐针法穴位最全整理版之欧阳学创编

综合组穴一、李旸四针(有称鲍四针或杨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扎10分钟,做主穴25分钟治验应用:1、通督脉:治疗腰痛如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腰突压迫神经髂前上棘疼,特别是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如果杨四针效果差就加上:小节、腕顺1、2(先针,令其动),小节+腕顺1,2可治各种腰、腿痛,尤其是腰椎间盘脱出、突出、膨出,坐骨神经痛。

针:健侧,10分左右,令其动。

2、止痛要穴:a、三叉神经痛;b、舌咽神经痛;c、腰痛加五虎擒羊;d、尿闭、尿失禁、遗尿、夜尿多、尿床:秩边+杨四针泌尿系统(肾关三阴交秩边重子、重仙、小大浮外)3、膝关节炎:杨四针+膝关节周围;如有积液:取穴远一点,不要在膝盖周围渣,可取穴:梁丘、内外膝眼、阳陵泉膝关节疼痛不要脱离杨四针4、治疗全身冷水过敏注:原因扩大其治疗范围故仍从其原穴名,现因教学授课改称为“李旸四针”。

二、怪三针正会穴、次白穴、鼻翼穴临床应用:治疗尿床、抽动秽语综合症、多动症、神经不集中、口吃、癔病、考前综合症、小儿脑瘫、痴呆、脑发育不良、癫痫、狂躁、怪病。

治验应用:1、胃痛、小儿疳积:正会、次白(向指侧倾斜45—60°)2、运动异常病:正会、次白、小节3、面肌痉挛(眼跳):正会、鼻翼、眼黄1.顽固性癫痫脑瘫(涉及到运动功能障碍就用小节)2.多动症3.抽动秽语综合征(怪三针)厌食症(脾胃功能——斜次白——厌食)4.尿床 a. 正会(百会)次白鼻翼b.杨四针(附睾炎精索炎)c.重子、重仙、小大浮外间(哮喘)d、秩边透水道快速针刺1分钟+杨四针(前列腺炎尿闭、尿失禁)5.眼黄(小指中节中点处)——斜眼三、灵、大穴、三重穴灵骨穴、大白穴为补阳要穴,三重穴可活血化瘀。

治验应用:这组穴的作用于补阳还五汤疗效相似,用于一切偏瘫。

1.中风后遗症用健侧的灵骨、大白,下三重;2.如伴吞咽困难:失音+上瘤(脚掌涌泉穴下3——5寸,根据患者的尺寸)3.可治脑瘤、一切肿瘤,语言障碍、嘶哑、息肉,4. +三重:甲状腺肿大、甲亢、甲低,留针25分钟5.脑瘫:木火、灵骨、大白、三重(健侧)6.三重+ 膻中:治乳腺增生7.肝硬化:重子重仙+外三关8.肝癌:木穴+眼黄四、肝胆死穴治疗肝胆病、胁肋痛,为治疗肝癌晚期疼痛之要穴。

怪三针天津针灸名家胡光老师之医道:

怪三针天津针灸名家胡光老师之医道:

怪三针天津针灸名家胡光老师之医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中有法,方外有方,法无定法,万法归宗。

手中有穴,心中无穴,针法成矣;古今汇通,文理汇通,中西汇通,和谐互补,医法成矣;求福未兆,绝祸未萌,养生成矣;调气血阴阳于内,察形色改形色于外,美容成矣。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些道德经里的话,讲天地人,天人合一。

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人是小宇宙,整个宇宙大宇宙。

道法自然,还有岁数不变的规律。

包括物质不灭定律难点,一切自然规律法,无定法。

我们看起来不变。

不变的是法无定法,世间永恒的规律,物质不灭是不变的规律,能量守恒也是不变的规律,它是生生不息的变化,所以法无定法没有固定的方法。

法无定法,万法归宗。

如何理解?法,并不是一尘不变的。

法有万相,但本质相同所以万法归宗答案补充简单来说,法就像人.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哪个人是完全相同的有丑有俊有高有矮但不可否认他们都是人答案补充所谓万法归宗,这里指的是道教的全部教义和经教、科教、法派、教戒、炼养方法等都要归宗于信道修道,真思志道。

答案补充明心见性禅宗的思维或成佛方式。

自南北朝时竺道生首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说,佛性便被从神圣的彼岸拉回到每个人的心里。

因此,慧能说,“佛向心头做,莫向心外求”。

所谓“明心见性”,就是明白自家的“本心”,见到自家的“本性”。

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个“性”就是佛性。

能否成佛,关键在于能否悟“本心”、“本性”的真面目。

悟到这个真面目,即使普通人也能成佛,悟不到这个道理,即使佛也变成了普通人。

佛与凡夫本无差别,只在“迷”、“悟”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光针法特点及针方要诀胡光医师针法内容有四:1、倒马针法;2、动气针法;3、牵引针法;4、不定穴针法;另有左右、上下传针法,类似平衡针法,最为精妙处,为刺血疗法,泻络远针,奏效神速,即显反应,立除沉疴。

总之,本针法极少在患侧取穴,但能最大限度、最快速激发人体内在潜能,冲击病灶,使诸多疑难杂病、顽症痼疾奇迹般速愈。

1、倒马针法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

本讲义奇穴有很多本身既是组穴,需要倒马应用。

如驷马上穴、中穴、下穴倒马针,正筋、正宗倒马针。

十四经穴亦可运用倒马针,如内关、间使同时取穴。

倒马针法的应用乃是本针法的独创,临床疗效非凡。

2、动气针法在某个特定穴道进针得气后,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处,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互通应,达到疏导与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

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好,即可出针,若病程较久,则宜留针。

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同时令病人不断活动患处以引气,如果病在胸腹或在脏腑,或属气郁、神志病变,则可同时配合按摩胸腹,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导,使针刺与患处之气相引。

所谓动气针未能,即动引其气之义。

3、牵引针法先以健侧远端取穴为治疗针,再于患处远端取相关穴道为牵引针,然后两端同时捻针,交互感应,遥遥相引,这样患处必在两穴之间,再配以动气针法,通而调之,往往立见奇效。

4、和谐对应针法和谐对应针法即是上病下取,左病右取。

临床常结合四肢的全息律,与手足对应相配合。

多用于治疗四肢疾病。

5、横三针横三针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同一区段上,不同的经络上,去横列的三个穴位,形成倒马针法。

大部分用于治疗四肢疾病。

例如,上白穴、次白穴、中白穴。

6、三角针法三角针法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原本治疗脏腑时的用法是在同一延伸线上取两针,在另一邻近延伸线上取一针,而呈现三角形,用来加强前一经络两针之效果。

7、放血疗法久病难病大病必有瘀,有瘀必放血。

放血后,再针相应穴位,令患者得到满意的效果。

《针方要诀》参考资料之一——胡光医师临床治验医案、医话中经常使用的或曾经使用过的传统组穴、董氏奇穴组穴以及治验增补组穴一.头面部组穴(一)镇逆组穴:此组穴为韩汝训教授妙用之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氏奇穴之镇静穴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 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 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小间穴、大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 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二)同步组穴:此组穴分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 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 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3. 大同步为百会、四神聪、风池、完骨、天柱、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 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 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症;嗜睡症(加三重穴)3. 帕金森病或症(加配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黄、下三皇)4. 精神分裂症(加1. 怪三针、2. 丰隆穴、3. 少泽放血)5. 癫痫(临症加减)二.腹部组穴(一)新老十针:学习参照金针王乐亭前辈的理论和老十针及老十针的应用,推广并发挥已扩大其治疗范围。

取穴详解: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

外老十针为以上穴位加子宫穴。

临床应用及治验疾病:1 、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

2、胃下垂、肾下垂加百会穴3、肾下垂、膀胱下垂、子宫下垂改为外老十针4、治疗不孕症、不育症:外老十针加妇科穴、还巢穴5、用于中风后遗症长期针灸调整期和久治不愈面神经坏死期面麻分为两种刺法:1 、重刺日月,轻刺中州(柴胡疏肝散症;逍遥散症)2、重刺中州,轻刺日月(补中益气汤症;归脾汤症)提示:运用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思想和脾胃论的学术思想。

三.腰背部组穴(一)华佗夹脊:颈段、胸段、腰段、骶段,按宋冠生老师刺法,分为盘龙刺、花盆刺,28对穴之详述。

治疗范围:1 、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假球麻痹、真球麻痹:颈段夹脊配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胸痹(胸痛及冠心病):胸段夹脊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心门3、脾胃病:脾胃段夹脊加新老十针:足三里、火菊、火连、火散4、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脾胃段夹脊加火主、火硬深透阳陵5、妇科疾病:腰骶段夹脊加外老十针:妇科穴、还巢穴6、用于胃下垂消瘦或肥胖病,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的饱食、饿食中枢:配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及外老十针用于改善人体素质,调督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四.上肢部组穴(一)、制污穴:治疗恶血不出、脓口不收、久年恶疮、褥疮久不收口。

治验应用:1 、可配曲池穴、血海穴治疗白塞氏病;荨麻疹;带状疱疹;丹毒;无名肿毒;前列腺炎;脓肿。

2、治疗牛皮癣加驷马埋线(注:衡水固城县陈忠文医师临床应用治疗)3、治疗白癜风(注:湖北荆门市胡超伟医师临床应用治疗)(二)、木火穴:在中指、食指、无名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取三穴。

治验应用:1 、治疗脑血管病、偏瘫、偏枯、患者令其动。

2、下肢冷,双侧中指取穴。

(注意:每次限用6 分钟,超过8 分钟耗气,超过20 分钟无效。

)(三)、眼黄穴:治疗巩膜黄染、明目、眼底出血、青光眼、眼压高、房水循环障碍、视神经萎缩。

提示:所有眼疾皆可用之,白内障无效;视神经萎缩是病情而定:中心浆膜性黄斑病变极效。

(注:湖北荆门胡超伟医师用于治疗腓肠肌疼痛和腓肠肌痉挛)(四)、木穴:治手足癣、过敏性鼻炎、鼻流清涕、酒渣鼻、目疾、外感风邪引起的一切过敏疾病、一切肝郁不舒之症。

治验应用:木穴加尺泽穴、委中穴点刺出血。

(五)、五虎穴:主治全身骨痛。

治验应用:1 、治疗上肢疼痛用五虎一、二、三2、治疗下肢疼痛用五虎四、五、六提示:于赤白肉际背向掌侧下针。

(六)、妇科穴、还巢穴(送子观音穴):常单用,可配外老十针;活血加三重;补脾加火菊、火连、公孙、太白穴治验应用:1、不孕、不育2、妇科病3、内分泌疾病(七):双凤、双玲穴:放血治疗肺癌及一切癌症晚期,一周两次。

取穴详解:无名指掌侧第二掌指关节青筋处。

(八)、土水穴:治疗足跟痛配眼子穴。

(九)、中渚穴、液门穴(三叉三):直刺入四五指关节节缝,治疗耳鸣、耳聋。

治验应用:1、耳聋可加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耳鸣、脑鸣加同步;新老十针加三叉三治疗耳聋3、配翳风(可治疗呃逆),耳门、听宫、听会4、可配合上三黄、下三皇;急性加开四关。

(十)、小节穴:详见台北董事奇穴研讨会论文《妙用小节穴》治验应用:1、治疗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窄配腕顺一、二穴。

2、治疗急性腰痛或扭伤配二角名穴3、治疗下肢痛配心膝穴(蜻蜓点水法)备用:李旸四针;五虎擒羊4、治疗气结5、治疗痛风:小节穴加制污穴、木火穴或李旸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6、单用小节穴治疗腕踝扭伤(十一)、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治验应用:1、治疗哮喘、急性哮喘加太冲穴、慢性加下三皇(肾气不纳)2、附睾炎;精索炎;淋病(气血膏劳砂石淋)3、性病;炎症、化脓加制污穴4、尿频尿急加秩边穴;尿闭5、肩疼痛(膏盲痛)6、膝盖痛(十二)、三间穴、液门穴:治疗头痛、偏头痛(左右手交替取穴)(十三)、其门穴、其正穴、其角穴:治疗痔疮。

治验应用:1、配承山穴、痔疮穴、口舌系带放血2、痔疮便血用双针承山3、治疗肛门裂;舌系带点刺出血加公孙穴、太白穴(十四)、正脊穴:肩髃穴与曲池穴连线四分法入肱骨后缘贴骨刺。

治验应用:1、使用于一切类型颈椎病,组穴为正脊、灵骨、大白、肾关(或下三皇)2、治疗淋巴结炎、淋巴结核、肺癌五.下肢部组穴(一)、火包(传统穴为独阴穴)治验应用:治疗心绞痛,点刺出血(二)、上三黄、下三皇:上三黄包括明黄、天黄、其黄穴;下三皇包括肾关、地皇、人皇穴治验应用:1、上三黄、下三皇交替使用(上三黄加肾关;下三皇加明黄)2、治疗糖尿病加合并症穴;可治疗崩漏症3、肝肾同源为调补肝肾之要穴,可作调整穴提示:上三黄为“一贯煎”,下三皇为“六味地黄丸”(三)、外三关:治疗弥漫性疼痛、不宁腿、癌症治验应用:1、肺癌加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肺癌咳嗽加失音穴2、肝癌加肝胆四针3、胃癌加火菊穴、火连穴(公孙穴、太白穴)4、胰尾癌加新老十针、火菊穴、火连穴、火散穴(四)、失音穴治疗声音嘶哑、咽喉炎、梅核气、食道型颈椎病、甲亢、甲低、甲状腺肿大、假球麻痹、真球麻痹失语等。

治验应用:A :1、声音嘶哑、咽喉炎加双侧重子、重仙穴2、梅核气加双侧梅核点3、甲亢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甲低加新老十针;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加三重穴B : 1、假球麻痹、真球麻痹、进行性脊肌萎缩侧索硬化加失音穴、上瘤穴、新老十针、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失语(运动性、感觉性、命名性)可加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六.综合组穴(一)、李旸四针(有称鲍四针或杨四针) : 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治验应用:1 、通督脉:治疗腰痛特别是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2、止痛要穴:a三叉神经痛;b、舌咽神经痛;c、腰痛加五虎擒羊;d、尿闭、尿失禁、遗尿、夜尿多、尿床注:原因扩大其治疗范围故仍从其原穴名,现因教学授课改称为“李旸四针”。

(二)、怪三针:正会穴、次白穴、鼻翼穴临床应用:治疗尿床、抽动秽语综合症、多动症、神经不集中、口吃、癔病、考前综合症、小儿脑瘫、痴呆、脑发育不良、癫痫、狂躁、怪病。

治验应用:1、胃痛、小儿疳积:正会、次白(向指侧倾斜45〜60 °2、运动异常病:正会、次白、小节3、面肌痉挛(眼跳):正会、鼻翼、眼黄(三)、灵骨穴、三重穴:灵骨穴、大白穴为补阳要穴,三重穴可活血化瘀。

治验应用:这组穴的作用于补阳还五汤疗效相似,用于一切偏瘫。

(四)、肝胆死穴:治疗肝胆病、胁肋痛,为治疗肝癌晚期疼痛之要穴。

治验应用:1 、配肝胆段夹脊2、配新老十针(重用日月)3、加外三关提示:病危可加双凤穴、双玲穴放血。

取穴详解:腕后三寸桡侧赤白肉际处和足第二趾背侧上推至尽头处。

(五)、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治验应用:治疗任何植物神经紊乱、心肾不交症、多类型抽动症、一切类型神志病、浮肿症(通调水道)。

选配:1 、治疗心律不齐配心门穴、心常穴2、治疗心胆气虚配胆穴3、治疗心律紊乱配心膝穴(六)、美容、减肥组穴:华佗夹脊、新老十针、驷马穴、下三皇治验应用:1 、减肥:华佗夹脊;新老十针(射线排刺);驷马柳叶刺2、乳腺增生:驷马加下三皇3、美容:下三皇4、驷马:可丰胸、缩胸(七)、曲池穴、血海穴、驷马穴治验应用:1、治疗荨麻疹、药疹、神经性皮炎2、治疗丹毒加制污穴3、治疗黄褐斑、老年斑、蝴蝶斑加下三皇4、治疗瘙痒症曲池穴强调手法频作5、驷马穴可以治疗乳腺增生、丰乳6、喘息加柳叶刺《针方要诀》参考资料之二胡光医师临床辩证辨病常用穴位处方第一章头面颈项一. 头面疾病(一)面瘫(核性、髓内根性、岩骨下、腮腺丛型):1. 周围性:侧下三里,口腮内放血2. 中枢性(同脑血管病):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肾关穴、同步穴(二)面肌痉挛:正会穴;次白穴;眼黄穴;下三皇穴;解溪穴;申脉穴;合谷穴(三)三叉神经痛:李旸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颧髎深刺;面局部(四)头痛:1. 三间穴、液门穴,两手左右交替(即针左三间穴配右液门穴;针右液门穴则配左三间穴)2 . 同步、开四关、新老十针(五)眩晕:同步;怪三针;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七星背俞挟脊二.眼鼻耳疾病(一)眼肿:灵骨穴、大白穴、眼黄、申脉、光明、解溪(二)眼圈黑: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眼黄穴、驷马穴(三)酒渣鼻:1. 曲池穴、血海穴2. 正会穴、右侧鼻翼穴、次白穴3. 有溃烂加制污穴(四)鼻炎:木穴;迎香穴;上星穴、神庭穴、印堂穴提示: (苍耳散;桂枝汤)(五)耳聋、耳鸣:同步;中渚穴、液门穴(三叉三);下三皇三.舌咽疾病(一)舌咽神经痛: 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面部局部选穴(二)声哑:失音穴加重子穴、重仙穴(三)咽炎:失音穴;重子穴、重仙穴四.颈项疾病(一)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脊髓型)1. 颈型:正筋穴、正宗穴;背俞挟脊;正脊穴2. 椎动脉型:正会穴、四神聪、鼻翼穴、小节穴、下三皇;眩晕加小、中、大同步3. 交感型:镇逆穴;中、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怪三针;新老十针4. 混合型:i.手术;n .针灸改善症状;川.辩证辨病相结合前组处方穴加减5. 脊髓型: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6. 食道型:新老十针;膻中穴;失音穴提示:治疗效果不彻底7. 综合型:临症辩证加减第二章四肢躯干五.四肢疾病一)肩周炎:小节穴,令其动;条山穴;肾关穴;极泉穴透肩髃穴;七星挟脊二)前斜角肌综合症:小节穴,令其动;重子、重仙穴,令其动;七星、背俞挟脊三)膝关节痛:1. 小节、心膝、胆穴,令其动2. 五虎擒羊;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提示:蜻蜓点水法奇效四)足根痛:眼子穴;小节穴;上三黄;下三皇;土水穴六.胸背腰病一)胸痛:驷马、支沟、肺心二)背痛:重子穴、重仙穴;背俞挟脊;支沟穴;胸痛穴;肺心穴三)脊柱强直: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四)腰腿痛:1. 小节穴;腕顺一、二穴(令其动)2. 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侧十四经;镇痛穴;二角名穴五)椎管狭窄: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六)水平骶椎、扭转、侧弯、压缩骨折、楔形变: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第三章脏腑疾病七.心肺疾病一)心绞痛:火包穴(独阴穴);膻中穴;新老十针;内关穴;心常穴;心膝穴二)心肾阳虚:心门穴、上三黄、下三皇、木火穴三)咳喘:1. 列缺穴;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人中穴2. 急性加曲池穴、血海穴;慢性加上三黄、下三皇八.肝胆胰胃疾病一)肝炎:上三黄;下三皇;眼黄穴;背俞挟脊慢性肝炎:上三黄;下三皇二)胆囊炎:新老十针;胆穴;开四关;胃段挟脊脾胃症状加公孙穴、太白穴;火主穴、火连穴、火散穴提示:(张庆年刺日月穴)三)胰腺炎:1. 急性期:不要接诊,让病人去医院看急腹症2. 慢性期:新老十针;公孙穴;太白穴;火菊穴、火散穴;肝胆段挟脊四)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1. 胃段挟脊;新老十针;2. 正会穴、次白穴、鼻翼穴;3. 公孙穴、太白穴;火散穴、火连穴、火菊穴;开四关穴提示:偏方鸡蛋油制法九.肾、泌尿疾病一)肾炎:1. 上三黄、下三皇;肝肾挟脊2. 中药二)遗尿:怪三针;秩边穴三)尿失禁: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四)尿闭:秩边穴(快刺);小、大、浮、外间穴;重子穴、重仙穴五)老年前列腺炎:秩边穴;重子穴、重仙穴;小、大、浮、外间穴六)尿床:1. 李旸四针(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2. 巩固用上三黄、下三皇;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3. 膀胱麻痹加灸关元穴十. 大小肠病一)结肠炎:新老十针二)痔疮、疮疡:承山穴;口唇系带点刺放血;其门、其正、其角穴;痔疮穴肛瘘化脓加制污穴;曲池穴;血海穴提示:“仙方活命饮”第四章其他疾病十一. 妇科疾病一)痛经:外老十针;下三皇;三阴交穴提示:经闭痛经用承浆二)不孕:妇科穴;还巢穴;外老十针提示:(针左妇科穴配右还巢穴;针右还巢穴则配左妇科穴,)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外老十针;李旸四针;妇科穴、还巢穴四)崩漏:1. 正会穴;妇科穴、还巢穴2. 辨证提示:“举元煎”五)附件炎:外老十针;妇科穴、还巢穴;三阴交穴六)更年期: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妇科穴、还巢穴;曲池穴、血海穴;开四关穴七)赤黄白带腥臭:曲池穴;血海穴;制污穴;外老十针八)乳腺增生、丰胸:驷马穴;下三皇十二. 疑难病一)小脑萎缩共济失调: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二)小脑梗塞、出血:上星穴;神庭穴;百会穴;四神聪;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三)脑瘤(斜视、双视、重影):太阳穴;四白穴;眼黄穴;光明穴;复溜穴;风池穴;眼睛局部取穴四)牛皮癣、白癜风:驷马上中下针刺埋线五)带状疱疹、疮疡:1. 曲池;血海;制污2. 止痛:李旸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提示:龙头、龙尾不点刺,龙眼放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