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的历史如下:史前南京猿人头盖骨和相关遗迹表明,距今约60~100万年前,在南京地区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南京地区在6000年前就出现了原始村落,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北阴阳营遗址所处的年代约为前4千年至前3千年,北阴阳营文化属于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南京地区早期文化遗存还有200多处,其中著名的有点将台文化和湖熟文化。古代明孝陵神道南京古为吴地,位于“九州”之扬州地域。传说吴王夫差于前495年在此筑冶城。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筑越城,是南京城垣史的发端。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埋金以镇“王气”,并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金陵邑改为秣陵县。211年,吴大帝孙权在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229年,孙权在此建都,名“建业”,都城周长约11公里,开始了南京的都城史晋灭吴后,于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建兴元年(313年),又改为“建康”。西晋经永嘉之乱而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建立东晋,建康成为华夏正朔所在。420年东晋灭亡,此后,宋、齐、梁、陈等四个朝代相继在此建都,直至589年被隋灭亡。这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又与此前的吴、东晋合称为“六朝”。南朝时的建康城人文荟萃,相当繁盛,是南京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梁武帝时城中人口已超过100万。然而侯景之乱等战乱给建康城带来了严重破坏,隋军攻入建康灭亡陈朝后,更将建康城邑宫苑完全平毁,仅在石头城置蒋州,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次繁荣就此彻底结束。唐代,建康故地又逐渐发展起来。唐初在此置江宁郡,后置升州,再后改为金陵府。唐朝灭亡后,十国之一的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称江宁府,并修建了城邑。此后南京城就是在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逐步扩建而成。宋朝时,此地置升州,北宋称江宁府,南宋改称建康府,为江南东路首府。元朝时为集庆路。1356年,朱元璋(明太祖)攻占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应天府为京师。当年,明军攻入大都,将蒙元逐出中原,南京第一次成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京城,迎来历史上的第二次高峰。保留至今的南京城墙、明孝陵等建筑就是这一时期修建的。1402年,明太祖四子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役夺建文帝帝位,1421年迁都北京顺天府,将应天府改为南京留都,设有南京六部等机构。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杀,福王朱由嵩在南京即位,为南明弘光帝。次年,南京被清军攻陷,降为江宁府。清初,江宁为江南省省府。从康熙六年江苏、安徽分别建省直到清末,江宁是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驻地,和江苏巡抚驻地苏州同为江苏省省会。同时,又在江宁又设立江宁布政使,管辖江宁府和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扬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海州直隶州、通州直隶州和海门厅。管辖安徽民政的安徽布政使也曾长期驻扎在江宁。城东明故宫旧址驻扎有八旗军队,设江宁将军管辖。清朝的江宁在经济方面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清廷在此设立规模庞大的江宁织造厂,生产供应皇家需求的丝织品。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8月,英军沿长江进逼江宁城下。清廷与英方签订《江宁条约》。1853年,太平天国攻入江宁,定都于此,号“天京”。洪秀全在城内兴建了豪华的天王府。1864年,湘军攻入南京,激烈的战争及湘军的掳掠将南京城市几乎全毁。战后的南京一度极为萧条,直到1899年南京仪凤门(今兴中门)外长江边的下关才正式开辟商埠。随着1906年的沪宁铁路和1911年的津浦铁路先后通车,南京作为南北陆路干线和东西水路干线交汇的交通枢纽得到复兴。近现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临时大总统办公室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不过不久袁世凯就将民国首都迁往北京。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进入南京时的暴力排外行动和外国军舰炮轰下关,引发了影响深远的南京事件,成为国共分裂的重要前奏之一,不久就发生了四·一二政变。4月,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同年置南京特别市。1929年6月1日安葬孙中山于南京中山陵,置首都特别市。1930年更改为院辖市(直辖市)。1931年6月1日,公布《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其中第五条规定:“中华民国国都定于南京”。1929年-1937年间,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奠定了南京现代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到1937年,南京的城市人口已经增加到100

万以上,是当时中国的六大城市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后,南京开始受到日本飞机轰炸,到11月,国民政府和高等学校陆续西迁。12月13日南京沦陷,入侵的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至少30万人遇难。1940年,亲日的汪精卫政府在南京成立。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9月9日,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现南京军区大礼堂)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日本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向中国政府代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表示无条件投降。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国共内战中失败,北平和谈破裂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于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南迁广州、重庆,旋迁台北。在1937年到1949年期间,由于战争因素,南京未再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活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南京为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的中央直辖市。1950年1月,南京改由新成立的华东军政委员会领导,仍为中央直辖市,同时政务院设有驻宁办事处。1953年恢复设立江苏省时,南京取消了直辖市的地位,改为江苏省省会。南京在“一五”、“二五”重点建设期间,均未在安排建设项目。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前,南京的城市面貌变化不大,只是将位于市中心的明故宫机场迁出,拆除穿行城内的铁路,并在大跃进运动中开辟了北京东路、北京西路和太平北路,鼓楼广场形成全市政治集会的中心。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南京的重要性又有所上升,此后陆续在此安排了一批重点企业,在东北郊、西南郊及江北的大厂形成三个工业区。1980年代以后,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城市面貌亦开始逐步发生改观。1980年代中叶建成的金陵饭店曾是中国大陆第一高楼。1989年,南京被列为中央财政计划单列市,1994年,被确定为副省级城市。此后,南京城市的更新速度加快,一方面,旧城区改造大规模展开,到2003年,南京明城墙内40平方公里的老城,未改造的仅剩5平方公里。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中心城区周边,规划建设了大片新城区。地名变迁南京在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地名相当多,除了早期的冶城和越城(范蠡城)之外,有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邺、建康、蒋州、江宁、白下、集庆、应天、天京、南京等。其中,“金陵”在历史上一直是南京最著名的别称,源自楚威王时修建的金陵邑;“石头城”和“石城”也是常见的南京别称,源自三国时修建的石头城。南京作为首都时的简称为“京”,现在的简称“宁”来自江宁,在唐朝、北宋和清朝时曾使用过这一地名。现在南京市内仍然可以见到这些古地名的痕迹,例如建邺区、白下区、江宁区、建康路、集庆路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