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_二苯胺

合集下载

二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二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苯胺化学品英文名:diphenylamine化学品别名:-CAS No.:122-39-4EC No.:204-539-4分子式:C12H11N产品推荐用途:主要用于制造润滑油抗氧剂、塑料抗氧剂、橡胶防老剂、火药安定剂,也用作染料和农药的中间体。

产品限制用途:请咨询生产商。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吞食后有毒。

跟皮肤接触有毒。

吸入有毒。

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 使用适当的容器, 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 以预防污染环境。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类别 3;急毒性-皮肤,类别 3;急毒性-吸入,类别 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 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 1。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漱口。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生成的粉尘可对身体产生毒害作用。

二苯胺 光电材料

二苯胺 光电材料

二苯胺光电材料简介二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11N。

它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对二苯胺光电材料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

二苯胺的性质物理性质二苯胺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的密度为1.09 g/cm³,熔点为53-56℃,沸点为302℃。

二苯胺是不溶于水的,但可以溶于有机溶剂如醇、醚和酮。

化学性质二苯胺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被氧化或分解。

它可以作为还原剂,能够与氧气、氯气等氧化剂发生反应。

此外,二苯胺还可以与酸发生酸碱反应,形成盐。

二苯胺的制备方法传统合成方法二苯胺的传统合成方法是通过苯胺的氧化反应得到。

具体步骤如下:1.将苯胺溶解在醇溶剂中。

2.加入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或过氧化苯甲酰。

3.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反应,通常需要加热。

4.过滤得到二苯胺的沉淀产物。

5.通过再结晶纯化得到纯净的二苯胺。

新型制备方法近年来,随着绿色合成的发展,人们提出了一些新型的二苯胺制备方法。

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金属催化剂催化苯胺的氢化反应,将苯胺直接转化为二苯胺。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对环境友好。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有机合成的方法,通过合成路线将其他化合物转化为二苯胺。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合成路线中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实现对二苯胺的高选择性合成。

二苯胺光电材料的应用有机光电器件二苯胺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可以作为有机光电器件的重要材料之一。

例如,二苯胺可以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光吸收材料,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此外,二苯胺还可以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的发光层,用于制备高效、高亮度的有机发光器件。

光敏材料由于二苯胺对光的敏感性,它可以用作光敏材料。

在光敏材料中,二苯胺可以吸收光能,产生电子-空穴对,并用于光电转换。

这种特性使得二苯胺在光敏器件、光电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光催化材料二苯胺还可以用作光催化材料,具有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二苯胺磺酸钠MSDS

二苯胺磺酸钠MSDS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品名:二苯胺-4-磺酸钠英文品名:Sodium diphenylamine-4-sulfonate 中文别名:二苯胺-4-磺酸钠;4-(苯胺基)苯磺酸钠盐英文别名: Sodium diphenylamine-4-sulfonate;Diphenylamine-4-sulfonic acid sodiumsalt;4-(Phenylamino)benzene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 主要用途:科研2.危险性概述2.1危险性类别:无资料2.2侵入途径:经皮、吸入2.3健康危害: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人体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一定浓度后引起苍白病。

一般 2~4 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作。

2.4环境危害:无资料2.5燃爆危险:无资料3.成分/组成信息组成信息:纯品主要成分 CAS RN 含量(%) 二苯胺-4-磺酸钠6152-67-6 ——4.急救措施4.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0~30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10~15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5.消防措施5.1危险特性:无资料5.2有害燃烧产物: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 钠的氧化物5.3灭火方法: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6.泄漏应急措施6.1应急处理: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7.操作处置与储存7.1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二苯胺 标准

二苯胺 标准

二苯胺(英文名:Diphenylamine,缩写为DP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11N,结构式为(C6H5)2NH。

它是一种白色至浅棕色的固体,常用作防老化剂、染料中间体和有机合成原料等。

二苯胺的研究和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本文将从其化学性质、生产方法、主要用途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化学性质1. 晶体结构:二苯胺是具有典型芳香胺结构的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呈现出分子间的堆积方式,这种结构对于二苯胺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2. 熔点和沸点:二苯胺的熔点约为53-56摄氏度,沸点约为302摄氏度,其熔点较低,易于加工和应用。

3. 化学稳定性:二苯胺在通常条件下相对稳定,不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明显反应,但在高温、氧化性物质存在下会发生分解或氧化反应。

二、生产方法1. 从苯胺合成:二苯胺可以通过苯胺的硝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制得,具体步骤为苯胺先经硝化反应得到硝基苯胺,再通过还原反应得到二苯胺。

2. 从苯乙烯合成:苯乙烯经氧化、环合、硝化和还原等多步反应也可以合成二苯胺,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三、主要用途1. 防老化剂:二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橡胶防老化剂,在橡胶制品中起着抗氧化、防龟裂和增塑等作用,有效延长了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

2. 染料中间体:二苯胺作为染料中间体,可用于合成各种颜料和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皮革和塑料工业。

3. 有机合成原料:二苯胺还可用于合成农药、医药和化工原料等,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重要的原料基础。

综上所述,二苯胺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防老化剂、染料中间体和有机合成原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相信二苯胺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效益。

新版MSDS——二苯胺

新版MSDS——二苯胺

法规信息
二苯胺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有害物成分 二苯胺 危险标记: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本品制造过程中可含有4-氨基联苯, 应注意后者的 致癌性。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 火星会发生爆炸。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 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和储存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 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 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 未制定标准 未制定标准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及制造商信息 化学品俗名: 二苯胺 diphenylamine 英文名称: M-046 CAS No.:

msds二苯胺

msds二苯胺
吸入:刺激鼻子及咽喉等呼吸道,可能会引起慢性变性血红素血症。
皮肤接触:刺激感,有害皮肤吸收。
眼睛接触:轻微刺激眼睛。
食入:可能会引起慢性变性血红素血症
LD50:2000mg/kg(吞食,大鼠)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可能会引起慢性变性血红素血症
刺激性:无资料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其他:-
pH值:无资料
熔点(℃):53-54℃相对密度(水=1):1.16g/cm3(20℃)
沸点(℃):302℃(1013hpa)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0.0003hpa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约153℃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对水肿生物有严重毒害并长期影响,禁止流入下水道系统。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避免外泄物流入下水道系统。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1、此化合物的残留物可视为特殊废弃物,2.委托国家认可的废弃物公司处理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
2、国际法规--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无资料
呼吸系统防护:需要,当粉尘产生时
眼睛防护:需佩带
身体防护:应以环境中有害物质浓度与量来选择此作业场所使用之防护衣。应穿着供应商确认可防护此化合物之防护衣。
手防护:需佩带
其他防护:-
卫生措施:
1.工作后尽速脱掉受污染衣物。

二苯胺(安全)

二苯胺(安全)

二苯胺Diphenylamine注意:二苯胺为具可燃性之固体,当发生紧急事件时,可燃性及毒性将为救灾之主要考量因素一、物质辨识资料表二、物性、化性与灾害资料二苯胺为可燃性之毒性物质,重要之特性如下:1.物性表1.物性表(续)三、防灾设备二苯胺之救灾需针对人员防护、火灾爆炸预防及泄漏控制等方面选用适当防灾器材设备:四、中毒之症状二苯胺可经由吸入、皮肤接触或误食而使人体中毒:1.吸入性中毒之症状粉尘会刺激鼻子及咽喉,会减少血液携氧量(变性血红素血症),可能使心脏或大脑组织之氧浓度低到危险程度。

早期中毒现象为嘴唇和皮肤苍白,可能持续2至4小时或更久。

其它症状包括头痛、呼吸短促、恶心、呕吐、喉咙干燥、昏迷、衰弱或心律不整。

2.皮肤接触性中毒之症状具刺激性,会经由皮肤吸收,产生之症状与吸入类似。

3.食入性中毒之症状食入相当量的二苯胺可能引起变性血红素血症,症状与吸入类似。

4.眼睛接触性中毒之症状粉尘会造成刺激感。

五、急救方式二苯胺中毒之抢救者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方可进入灾区救人。

而二苯胺中毒之急救最重要是将患者迅速搬离现场至通风处,检查患者之中毒症状,判断出中毒路径给予适当之救护(参见图115.1)。

六、救灾方式及灾后处理1.泄漏之救灾(1)切断所有引火源,危险区域内禁止有燃烧物品、火焰、抽烟等情形出现。

(2)若能在无风险下处理泄漏,即刻止漏。

(3)撒水可降低蒸气量。

(4)将砂或其它不燃吸收体吸附泄漏液后,将废弃物置入容器中,待事后再行处理。

2.火灾之救灾(1)使用干粉、CO2、水雾或泡沫来灭火。

(2)在无风险且可操作下,移离火场中之容器。

(3)对于暴露于火焰热辐射危害之容器壁,施以水雾冷却至火熄灭。

3.灾后之处理(1)泄漏区应进行通风换气。

(2)小量泄漏:可先扫落在纸上或适当的容器内,并在安全处(如化学排烟柜)焚毁。

(量多时不可干扫,应先将DBP弄湿或使用高效率过滤的真空设备。

)(3)大量泄漏:将其溶解于可燃性溶剂内(例如酒精),置于配有气体清洁装置的适当焚化箱内处理。

二苯胺 标准

二苯胺 标准

二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11N。

它是一种无色结晶固体,常用作有机合成中的试剂和催化剂。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二苯胺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性质1. 外观:二苯胺为无色结晶固体,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醇、醚和氯代烃。

2. 熔点:122-124°C。

3. 沸点:301°C。

4. 密度:1.13 g/cm³。

5. 分子量:169.22 g/mol。

二、制备方法1. 合成反应:二苯胺可以通过苯胺与溴苯反应得到。

反应方程式如下:C6H5NH2 + C6H5Br → C12H11N + HBr在反应中,苯胺和溴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二苯胺和溴化氢。

2. 提纯和结晶:得到的产物经过进一步提纯和结晶处理,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二苯胺。

三、应用领域1. 有机合成:二苯胺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可以作为试剂、催化剂和中间体。

它可用于合成芳香胺、芳香醚、染料、荧光物质等有机化合物。

例如,二苯胺可以用于合成苯胺类药物,如抗癌药物和镇痛药物。

2. 橡胶工业:二苯胺可以作为橡胶抗氧化剂的原料,用于提高橡胶制品的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

3. 颜料工业:二苯胺可用于合成染料和颜料,用于油墨、涂料和塑料等领域。

4. 化学分析:二苯胺可以用作某些化学分析方法的指示剂,例如用于检测硒、锡等元素的存在。

5. 光学材料:由于二苯胺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性能,可以用于制备紫外光学玻璃和光学薄膜。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二苯胺具有刺激性气味,避免长时间接触和吸入。

2. 在使用二苯胺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眼镜和防护面罩。

3. 避免与强氧化剂和酸性物质接触,以免发生危险反应。

4. 存储时应将二苯胺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并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5. 废弃物处理:将废弃的二苯胺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分类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是对二苯胺的详细介绍,包括其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苯胺msds

二苯胺msds




对水中生物会造成严重伤害及长期影响。


用焚烧法。废料同可燃溶剂掺和后再焚烧,焚烧系统要有后燃煤室,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危规号:无资料
UN编号:2811
包装分类:Ⅲ
包装标志:有毒品
包装方法:无资料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ACGIH 10mg/m3TLVWN:未制订标准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星会发生爆炸。
灭火方法:水、泡沫、化学干粉、二氧化碳灭火时可能遭遇特殊危害:易燃物,火场中可能产生有毒气体或蒸汽。未着安全防护设备者不得进入危险区域。避免外泄物流入下水道系统。

MSDS二苯胺

MSDS二苯胺
二苯胺的MSDS报告
健康危害性易燃性反应性
2 0
4=极度3=高度2=中度1=轻度0=基本无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二苯胺分子式:C12H11N
有害物成分:二苯胺分子量:169.23g/mol
CAS No.:122-3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有毒品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对水肿生物有严重毒害并长期影响,禁止流入下水道系统。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避免外泄物流入下水道系统。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1、此化合物的残留物可视为特殊废弃物,2.委托国家认可的废弃物公司处理
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约0.05g/l(20℃)
主要用途:无资料
其他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酸、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照光会变色,温度高于153℃以上,静电(高粉尘浓度)
聚合危害:无资料
分解产物: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Leabharlann 毒性: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1.不要碰触外泄物,并避免吸入粉尘。2.避免外泄物流入下水道系统。3.确定在密闭空间内有充足空气。
消除方法:
1.不要碰触外泄物,将可燃物远离外泄物。
2.如果可行且不危及人员安全之下,设法止漏。
3.清洗泄漏区。
4.尽可能将外泄污染物回收,置于适当且有标示的有盖容器中。
5.已污染的吸收剂,与外泄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

二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二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苯胺化学品英文名: DiphenylamineCAS号:122-39-4分子式:C12H11N分子量:169.2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3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3急性吸入毒性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 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01 吞咽会中毒H311 皮肤接触会中毒H331 吸入会中毒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1+P310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30 漱口。

——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61+P364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1 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14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二苯胺MSDS

二苯胺MSDS

二苯胺名称二苯胺英文名diphenylamine别名分子式C12H11N 分子量169.22规格100g/瓶危险性分类第六类毒害品CAS号122-39-4 UN号2811 危规号登记号储存数量 1 储存地点检测中心使用地点检测中心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至灰色结晶体。

熔点(℃):52.85 相对密度(水=1):1.16 沸点(℃):302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二硫化碳、苯、乙醇、乙醚等。

危险特性概述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本品制造过程中可含有4-氨基联苯,应注意后者的致癌性。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够温水,催吐。

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及操作注意事项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操作: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安全技术说明书与安全标签。

抗氧剂之二苯胺

抗氧剂之二苯胺

抗氧剂之二苯胺摘要:高分子材料最致命的缺点就是老化性,也就是在材料的合成、加工、贮存和使用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变质,即材料的性能变坏。

老化的化学本质是:高分子材料都具有一定的分子结构,其中某些部位具有一些弱键,这些弱键自然就称为化学反应的突破口,而老化也就是一种化学反应,通常以弱键发生化学反应(例如氧化反应)为起点并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

结果是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及相对分子质量下降(即降解)或产生交联,从而材料性能变坏,以至无法使用。

而抗氧剂就是能抑制或延缓聚合物分子链断裂产生自由基的物质,是阻止高分子材料氧化老化的助剂。

二苯胺就是抗氧剂中的一种。

二苯胺结构式一基本信息:1 名称:中文别名:二苯胺英文别名:Diphenylamine,N-PhenylanilineN-Phenylbenzeneamine2 化学式:C12H11N3 相对分子质量:169.234 性状:白色至微红色结晶。

有花香气味。

见光变色。

易溶于乙醚、苯、冰乙酸和二硫化碳,1g溶于2.2ml乙醇、4.5ml丙酮,不溶于水。

能与强酸生成盐。

相对密度1.16。

熔点54~55℃。

沸点302℃。

闪点153℃。

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000mg/kg。

有刺激性。

5 储存:密封阴凉避光保存。

6 用途:硝酸盐、氯酸盐和其他氧化性物质的检定。

铱的催化测定。

硝酸盐的光度测定。

氧化还原指示剂。

单倍体育种培养基。

制造染料。

是硝化纤维素、炸药、火棉的稳定剂。

7 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二苯胺 122-39-48 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本品制造过程中可含有4-氨基联苯,应注意后者的致癌性。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9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10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二苯胺的操作安全技术说明

二苯胺的操作安全技术说明

二苯胺的操作安全技术说明二苯胺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中间体和有机合成的重要物质,但是它也是有毒的。

在使用二苯胺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操作安全技术,以确保安全。

本文将介绍二苯胺的操作安全技术。

1. 二苯胺的基本特性二苯胺是一种白色结晶体,具有轻微的氨味。

它可以在常温下稳定,但是在高温(大于60℃)和潮湿的条件下可能会分解。

二苯胺具有剧毒性,具体的毒性如下:-口服中毒:口服二苯胺会引起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和眩晕等。

重者可能会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中毒:二苯胺可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长期接触二苯胺会引起皮肤变白和角化。

-吸入中毒:吸入二苯胺气体会引起中毒症状,包括胸闷、头痛、咳嗽和呼吸急促等。

综上所述,二苯胺是一种剧毒物质,必须在安全设施下进行使用。

2. 二苯胺的安全操作技术(1) 防护措施在使用二苯胺时,必须注意身体防护。

戴上化学防护服和手套,戴上防护面罩,保持通风良好并且不要将耳鼻口暴露在二苯胺的气体中。

(2) 应急处置在使用二苯胺时,必须准备应急设施。

如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停止操作,并将受害者迅速转移到氧气室或者新鲜空气中,以便呼吸正常。

(3) 操作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

操作前应先小规模试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并掌握操作的技术要领。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注意事项如下:- 操作前先将工作区域清洗干净。

- 眼睛不要接触二苯胺的气体或者溶液,操作前带好防护眼镜。

- 注意避免二苯胺的接触。

- 操作前可以加入一些稳定剂来减轻二苯胺的毒性。

(4) 二苯胺的存储在存储二苯胺时,需要严格控制。

二苯胺的存储室应该进行防干燥、防潮湿封闭,存储温度不应大于25℃。

存储容器应该是密闭容器,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综上所述,操作二苯胺应该遵守相应的技术规程,必须戴好防护装备,控制好二苯胺的使用剂量和操作要领,防止毒性对使用者的危害。

二苯胺饱和蒸气压

二苯胺饱和蒸气压

二苯胺饱和蒸气压
二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11N。

它是一种无色有机固体,在常温下为不易挥发的晶体,但在加热时会产生蒸汽。

二苯胺的饱和蒸气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二苯胺液体表面达到平衡时所产生的蒸气压力。

该值可以用来描述二苯胺的挥发性和揮發度。

根据实验数据,二苯胺的饱和蒸气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例如,在25°C下,它的饱和蒸气压约为0.00002 atm;而在100°C下,则达到了0.2 atm左右。

这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二苯胺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弱,分子间距离增大,导致其挥发性增强。

除了温度外,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二苯胺的饱和蒸气压。

例如,在低气压环境中(如高海拔山区),由于空气压力较低,二苯胺分子更容易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总之,二苯胺的饱和蒸气压是一个反映其挥发性和揮發度的重要物理量,其值随着温度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MSDS121314苯二胺

MSDS121314苯二胺

MSDS--12--13--14--苯二胺中文名称邻苯二胺英文名称o-Phenylenediamine中文别名1,2-二氨基苯; 1,2-苯二胺; 1,2-苯二胺(精制); OPDA; 精制邻苯二胺; 苯二乙胺英文别名C.I. 76010; C.I. Oxidation Base 16; o-Phenylenediamine;1,2-Diaminobenzene;o-Phenylenediamine OPD;1,2-Phenylenediamine;o-Phenylendiamine 98%;o-Phenylendiamine; OPDACAS号95-54-5 EINECS号202-430-6分子式C6H8N2;C6H4(NH2)2分子108.14量InCh I InChI=1/C6H8N2/c7-5-3-1-2-4-6(5)8/h 1-4H,7-8H2分子结构熔点 101℃密度 相对密度(空气=1)3.7沸点 257℃闪点 110℃水融性 <0.1 g/100 mL at 20℃物化性质 无色单斜晶体;蒸汽压 0.33kPa(100℃);熔点102~104℃ ;沸点252~258℃;溶解性: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密度:相对密度(空气=1)3.7;稳定性:稳定 用途 作为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安全术语 S1/2:;S28:;S36/37:;S45:;S60:; S61:;风险术语R20/21:; R36:;R40:;R43:;R50/53:; R68:;危险品标志T:Toxic;N:Dangerous for the environment;上游1,2-苯二胺下游喹硫磷乳油(25%)、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噻菌灵、阳离子艳黄10GFF、防老剂MB、苯并三氮唑、苯并三氮唑钠、苯三唑十八胺盐化学性质1.能与无机酸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盐类;2.能与强氧化剂、酸酐、酰基氯发生反应;产品用途1.邻苯二胺是主要的农药、医药、染料、显影橡胶剂的中间体。

二苯胺-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二苯胺-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化学品标识危险性标志有毒!二苯胺diphenylamineC12H11NCAS号:122-39-4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晶体或粉末,轻微气味;熔点/凝固点(℃):53;闪点(闭杯,℃):153;爆炸上限/下限[%(v/v)]:无资料;蒸气压:0.1kPa;蒸气密度(空气=1):5.8;相对密度(水=1):1.16(20-24℃);溶解性(mg/L):不溶于水;自燃温度(℃):634。

固体。

吞食后有毒。

跟皮肤接触有毒。

吸入有毒。

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健康危害现场急救措施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眼睛接触:分开眼睑,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脱离接触。

如呼吸困难,给吸氧。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心肺复苏。

就医。

食入:催吐。

就医。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用美蓝和维生素C治疗身体防护措施消防灭火介质可用:使用适合火灾类型的合适的灭火剂。

禁用:无特别说明。

泄漏处理措施浓度(mg/m3)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MAC:未制定PC-TWA:10PC-STEL:未制定消防中心人民医院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

二苯胺122-39-4

二苯胺122-39-4
无数据资料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1,120 mg/kg 备注: 行为的:嗜睡(全面活力抑制)。 呼吸失调 血:高铁血红蛋白症-羧络碳氧血红蛋白症。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https:// 3/5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https:// 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9
国际海运危规 : 9
国际空运危规 : 9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III
国际海运危规 : III
国际空运危规 : III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是
国际空运危规 : 是Fra bibliotek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危险品独立包装,液体5升以上或固体5公斤以上,每个独立包装外和独立内包装合并后的外包装上都必须有 EHS 标识 (根据欧洲 ADR 法规 2.2.9.1.10, IMDG 法规 2.10.3),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生物降解能力 结果: - 根据生物降解试验的结果,本品属不易降解的。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鲫属 (鲤鱼) - 生物富集因子 (BCF): 253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弃注意事项:依现行法规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 2811
包装标志:有毒品
包装类别:Ⅲ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1、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44号)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
食 入:1.给予大量的水。2.催吐。3.立即就医。
医生须知: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性物质
有害燃烧产物: 无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水、泡沫、化学干粉、二氧化碳
灭火时可能遭遇特殊危害:易燃物,火场中可能产生有毒气体或蒸汽。
灭火注意事项:未着安全防护设备者不得进入危险区域。避免外泄物流入下水道系统。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花香味的固体
pH值:无资料
熔点(℃):53-54℃相对密度(水=1):1.16g/cm3(20℃)
沸点(℃):302℃(1013hpa)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0.0003hpa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健康危害:刺激眼睛、鼻子、咽喉,可能会引起慢性变性血红素血症
环境危害:对水中生物会造成严重伤害及长期影响。
燃爆危险:易燃物质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除污染的衣物,以缓和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
眼睛接触:1.撑开上下眼皮,用大量的水清洗。2.立即就医
吸 入:1.立即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2.若停止呼吸,进行人工呼吸。3.立即就医。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
2、国际法规--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1.储存区要通风良好,避免吸入粉尘。
储存注意事项:
1.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容器不使用时应加盖紧闭。
2.限制人员进出。
3.贮存于阴凉、干燥且通风良好及阳光无法直射的地方。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PEL-TWA:10mg/m3, PEL-TEL:15mg/m3
二苯胺的MSDS报告
健康危害性易燃性反应性
2 0
4=极度3=高度2=中度1=轻度0=基本无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二苯胺 分子式:C12H11N
有害物成分:二苯胺 分子量:169.23g/mol
CAS No.:122-39-4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有毒品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分解产物: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吸入:刺激鼻子及咽喉等呼吸道,可能会引起慢性变性血红素血症。
皮肤接触:刺激感,有害皮肤吸收。
眼睛接触:轻微刺激眼睛。
食入:可能会引起慢性变性血红素血症
50:2000mg/kg(吞食,大鼠)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可能会引起慢性变性血红素血症
刺激性:无资料
闪点(℃):约153℃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约0.05g/l(20℃)
主要用途:无资料
其他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酸、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照光会变色,温度高于153℃以上,静电(高粉尘浓度)
聚合危害: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无资料
呼吸系统防护:需要,当粉尘产生时
眼睛防护:需佩带
身体防护:应以环境中有害物质浓度与量来选择此作业场所使用之防护衣。应穿着供应商确认可防护此化合物之防护衣。
手防护:需佩带
其他防护: -
卫生措施:
1.工作后尽速脱掉受污染衣物。
2.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1.不要碰触外泄物,并避免吸入粉尘。2.避免外泄物流入下水道系统。3.确定在密闭空间内有充足空气。
消除方法:
1.不要碰触外泄物,将可燃物远离外泄物。
2.如果可行且不危及人员安全之下,设法止漏。
3.清洗泄漏区。
4.尽可能将外泄污染物回收,置于适当且有标示的有盖容器中。
5. 已污染的吸收剂,与外泄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其他:-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对水肿生物有严重毒害并长期影响,禁止流入下水道系统。
生物降解性: 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避免外泄物流入下水道系统。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1、此化合物的残留物可视为特殊废弃物,2. 委托国家认可的废弃物公司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