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名解简单题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述题精华版-很全1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述题精华版-很全1

第一章绪论二、名词解释5、临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具体知识和技术运用于医学临床实践,解决医学领域特别是精神疾病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名词解释p12)6、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的科学,主要是在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的防治领域中起作用。

(名词解释p13)7、健康心理学:它着重研究在促进和保持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鉴定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病因学和诊断学问题以改进医疗制度和制定保健政策有关的问题。

(名词解释p14)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调查法、心理测验和行为评定量表法(p8-10)10、人格:是一个人在过去的全部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一整套相对稳定的思想模式、行为类型、情绪反应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态度和信念体系等。

(名词解释p17)11、行为:是指机体外现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习惯:是指无需经过特殊训练,只是由于经常重复而形成的对于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或倾向。

(名词解释p18)12、动机冲突:是指人们在有目的行为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动机。

(名词解释p18)14、医源性疾病:就是一些医护人员出言不慎而给病人不良暗示造成的。

(名词解释p19)36.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门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研究医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既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7.医学模式是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影响着某一时期整个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从而使医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习惯化了的风格和特征。

38.生物医学模式是指建立在经典的西方医学基础之上尤其是细菌论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并用该理论来解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以及制定健康保健制度。

39.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指建立在系统论和整体观之上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无论是致病、治病,还是预防及康复等方面都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要综合考虑生物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医学心理学试题

医学心理学试题

09级本科简答(共55分)26 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差异(10分)27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10分)28 简述轻度和重度心理障碍的区别要点(10分)29 简要说明心理咨询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10分)30你认为医患关系的紧张原因是什么?结合自身体验谈谈如何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15分)08级临床八年1.名词解释medical psychologystresspsychological assessmentpsychosomatic diseasereliability2.大题1. analyze the cause of " medical student disease" using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your own experience2. how to help a patient who will have surgery3. analyze your feelings when you are ill and analyze what the patient needs and expectation on doctors4. which factors have influenc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5.what is your suggestions to a CHD[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 asa doctor11级临床八年制名解(5*10)没错!!!就是十个!!!每个五分!!!emotion stressor phycalogical assement sensation personality psycopathological functioning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sycholtherapy compliance personality选择一共有十个,每个一点五分问答(2*10)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hypertension2. the factor influence patient to health services讨论(15)1. how to enhance compliance一、名解(10*5)1. Sensation2. Emotion3. Stressor4. Personality5. Psychosomaticdisease6. Compliance7. Psychologyassessment8. Psychotherapy9. Psychopathologicalfunctioning10. reliabily二、选择题需求层次无意识丧偶humanisticleading man of behaviorism theoryAmbiguity(其他的记不住了)三、简答题(10*2)1. factors influenceing patient' using medical care system.2. Stress and hypertensionrelationship四、大题(15)How to improve compliance?2008级临床专升本、口腔专升本医学心理学考试题一、名词解释30分(4分,翻译1分)1.Id2.气质3.Personality4.知觉5.应激6.效度7.同理二、单项选择题(30*1分)1、“风吹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反映了感觉的那种特性?A:感觉的相互作用B:联觉C:感觉的适应D:错觉2、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心理防御机制机制对于化解“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作用巨大B.心理防御机制机制是为了保持心理平衡C.心理防御机制与人格无关D.心理防御机制机制是对潜意识的自我进行“欺骗”3、人格的特征不包括()A. 独特性B. 稳定性C. 统合性D. 可塑性4、感觉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为A.0.1~0.25sB.0.25~1sC.2~3sD.3~5s5、知觉叙述正确的是()A. 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B. 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C. 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 大脑对外界事物的主观反映6、应激的生理反应所涉及机制不包括()A.神经机制B.心理防御机制C.神经-内分泌机制D、神经-免疫机制7、关于情绪和情感,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情绪具有持久性,情感具有短暂性B、情绪带有稳定性,情感具有冲动性C、情绪多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多与社会需要相联系D、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体验8、Rogers 属于以下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A:认知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人本主义学派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指的是一种A.情景B.情感C.心境D.情操10、人格结构的核心是A.气质B.性格C. 能力D.动机11、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不包括A.认知评价B.社会支持C.人格特征D.生活事件12、“前有悬崖,后有追兵”是哪种冲突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单向冲突13、“情人眼里出西施”属于哪种社会知觉?A.第一印象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14、无需意志努力又似随意注意的注意是:A.有意后注意B. 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D.注意的分散15、小张多愁善感、对挫折耐受性差,胆小畏缩,但想像丰富,观察问题仔细。

医学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医学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医学心理学考试题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题:1.医学心理学就是医学和心理学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身心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化解医学领域中的有关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心理犯罪行为问题。

2.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3.观察法就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测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犯罪行为规律的方法。

4.调查法就是通过邵力子、出访、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赢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5.实验法就是对某一变量展开系统的操作方式,从而研究这种操作方式对于心理、犯罪行为或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的方法。

二.填空题1.医学,心理学2.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3.1879,冯特,心理实验室4.生物-心理-社会5.恩格尔,生物6.实验室试验,现场试验7.8.邵力子,问卷三.选择题:1.b2.e3.e4.e5.a6.b7.a四.简答题:1.生物心理社会医模式对身心健康和疾病就是怎样重新认识的?(1)人或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神经系统保持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活动的统一。

(2)人同时存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就是互相联系的。

(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能动的作用。

2.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相关学科。

学科性质:(1)交叉学科(2)基础学科(3)应用领域学科相关学科:(1)神经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2)心理生理学(3)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4)心身医学与心理生理医学(5)行为医学(6)心理健康心理学(7)康复心理学和缺陷心理学(8)护理心理学(9)变态心理学1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有哪些?(1)研究心理犯罪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身心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3)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健康保持过程中的作用规律;(4)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干预方法;(5)研究如何将心理犯罪行为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其它各方面。

医学心理学名解-1

医学心理学名解-1

★1.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并研究如何防制心理危险因素导致疾病及利用心理保护因素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潜意识(Subconscious):亦称无意识,特指那些被压抑而摒弃于意识领域之外的,不能为人意识到也不被社会规范所容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等,尤以性本能为主,但它可以在不自觉中支配和影响人的某些行为。

3.本我(id):指追求“享乐原则”,由生物性的本能冲动支配行为的我,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破坏性的欲望本能。

“本我”是无意识的,因而不为个人所觉察,也不为别人所发现。

4.自我(ego):遵循“现实原则”,它既存在于意识领域,也存在于潜意识领域。

“自我”的动力来自“本我”,既要满足本能冲动与欲望,又要考虑外界现实环境,以保护个体安全。

5.实验法:在控制的情况下,有系统的控制自变量,观察和记录因变量的变化,从而验证预见性假设的过程。

其最大特点在于可人为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引出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以得到关于这一现象发生和作用的规律。

6.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记录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一般在自然条件下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7.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个体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切身体会到的一种最熟悉的现象。

包括心理过程,人格,心理特性。

8.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具体而言,就是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人类大脑反应客观世界的过程。

9.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10.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心理学名解问答大全

心理学名解问答大全

名词解释题:1.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3.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的方法。

4.调查法是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5.实验法是对某一变量进行系统的操作,从而研究这种操作对于心理、行为或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的方法。

1.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或者说是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刺激)的反应。

2.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或者说是感觉器官与脑对刺激作出解释、分析和整合。

3.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

4.感觉的适应:感觉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

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

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7.想象:它也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9.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在内心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伴随的心身变化。

10.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11.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2.需要:是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某些要求,在这个意义上,需要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3.动机:是一种驱使人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14.挫折:是指动机受阻导致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15.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6.气质: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解:1.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并研究如何预防、控制心理危险因素导致的疾病及利用心理保护因素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心理现象: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切身体会到的一种最熟悉的现象。

7. 注意缺陷拌多动性障碍(ADHD):是一种学龄儿童多见的心理障碍,是以注意集中困难、多动、冲动和学习困难为特征的一类综合征,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男多于女。

8.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借助语言和言语来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活动。

15.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是通过一定策略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

16.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积极的状态和与环境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

17.社会适应:人与社会的互动中,个体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期望,或改变环境达到人与环境之间平衡的过程。

18:应激:通常是指机体所感受到的周围的压力。

医学心理学将其定义为:个体在事件或环境刺激下,察觉自身的平衡状态和负荷能力受到威胁时,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的应对过程。

19:心理障碍:是指个体无法按社会规范或适宜的方式来适应日常生活要求,而表现出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偏离。

20.神经症:为一组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所致的疾病,表现为精神性/躯体性或性格缺陷的症状。

21.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患,是介于躯体疾病和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其发病、发展、转归与防治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22.患者角色:是指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那些有疾病行为、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人群。

23.医患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际作用过程。

24.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功能是保护居民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2.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4.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5.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15、会谈法可以分为________和结构式会谈。
16、 气质可以分为多血质、________胆汁质及_______。
17、意志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
18、心理健康的研究角度有,病理学、_________与“文化学”。
19、与意志自觉性相反的特点是_______与___________。
6.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7.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8.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9.动机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作为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0、根据测验方法,心理测验可以分为:________、操作法和________。
在整个记忆活动中,无论是对事物的记忆、保持和回忆,都是凭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的。
11、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包括:调查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行为学习理论
强调人的正常的和病态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学习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对行为学习各环节进行干预,就可以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医学心理学历年真题 名解 问答集锦

医学心理学历年真题 名解 问答集锦

12级临床医学心理学考试说明(12临二11)【考试题型和名解问答】选择60分,60个,名解三个12分,两个问答,每个各7分,一道论述,14分[微笑]名解:心身医学,标准化测验,心理治疗[微笑]问答:1.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任务2.异常心理判断标准[微笑]论述:结合本专业,说明应激和健康或疾病的联系[微笑]【关于名解问答】①这也是一门要通宵吐血的科目②在温医广为流传的《名词解释和问答题集锦》的命中率比较低。

名词解释除了今年命中了一个,以前还好;但是问答题基本上就只有命中一道。

③关于问答题基本上都是绪论一道(不要小视绪论!!),然后一道干预(但是今年12级没有),然后一道其他。

④绪论的问答题需要掌握的历年考过的有: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医学心理学的;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以上具体请参考我们班分享的《大三下课程历年真题整理》)【关于作业本】①《医学心理学纲要与习题集》主编: 姜乾金》今年12级选择题很多上面都是有的,10级学长学姐也说过80%的题目出自上面,但是11级的说这个不是题库,所以每年的情况可能会有点一样。

不过不管是不是题库都是值得一做的,图书馆有借,不过数量有限,借不到的可以去复印店打印,那边也有。

这作业本上面的编排跟我们教材有点不一样,大家自己到时候再对应一下。

②《医学心理学精品课程习题》这份建议期末做,编排有点乱,而且多数是以前的期末试卷是比较综合的,不是按章节排的。

【老师的话】【心理考试】刚刚打了个电话给心理老师【那个湖南的老师】问了下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1.简答题。

她说具体题目大家具体看分值,比如知觉的特性,4,5分的话,就直接写4个标题就好了,不用和我们的资料上那样举例,你可以用自己的话再补充说明一下,不用每个点都名词解释一般地过来,当然,分值高的话,一定要多写点…2.论述题,注意分段,不能写一团,注意先提及文本内容,再使用心理原理,常用的干预方法要掌握,常用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对象的发展如何促进也要掌握…如果题目有结合实际,那一定要举例子,3.选择题,就算考到老书内容也不要慌,可以排除法,而且也不会都是老版教材…那次是意外3.心理第二章心理学基础一般不出大题(注:但是考过一次马洛斯层次需要理论)大三下课程历年真题整理——MADE BY 临二11班11级医学心理学【名解】1.标准化心理测验,2.情绪与情感,3.异常心理;2.【简答】1.举例说明医学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2.在应激领域中生活事件可被分为哪几大类;【大题】1.针对哪些人群分别实施三层干预措施,其目标分别为?2.试述心理治疗和心里咨询的差异。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的新兴学科。

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的认识和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3、经典条件反射:是通过在有机体大脑皮层上建立暂时的神经联系来实验的,是有机体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

4、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前者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后者包括气质、性格与能力。

5、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个体运用知识和经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

是最基本的心里过程,包括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和注意。

思维为核心。

6、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个体最简单最初级的心理活动,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

7、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8、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9、注意: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0、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

11、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有预见、对认识的补充、对情绪的调节、代替、对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调节作用。

12、情绪和情感emotion and affection: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13、意志:指人们自觉确定目标并据以自觉分配与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14、人格personality: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而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里品质。

心理学名解、问答题(2)

心理学名解、问答题(2)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1、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行为变量与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一门学科。

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念,它影响着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有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等。

3、意识(conscious):是心理活动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代表着能被自我感知到的心理活动。

4、潜意识(unconscious):不能被人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

它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活动和被压抑的愿望、被意识遗忘的童年经历等。

5、前意识(preconscious):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的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6、自我(ego):大部分位于意识中,小部分位于潜意识。

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自我的发育及功能决定着个体心理健康水平,遵循“现实原则”,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

7、本我(Id):指原始的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是真正的无意识,主要包括性本能和破坏欲等,有要求即刻被满足的冲动倾向,遵循“快乐原则”。

8、超我(superego):指道德化的自我,大部分位于意识中,它能对个体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到社会要求的完善程度,遵循“至善原则”。

9、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al reflex):指某一中性环境刺激(铃声、气味、语言等)通过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从而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

10、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al reflex):当某一行为反应 R (如压杠杆行为或回避行为)出现时总能一次次获得某种积极的结果 S (食物刺激或撤消电击),则个体逐渐学会对这种行为反应 R 的操作,这就是操作条件作用,即借助工具操作的学习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第五版《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五版《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温州医学院第五版《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社会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他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4.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5.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受器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6.感知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7.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

8.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知觉的条件或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影像仍保持不变。

9.错觉: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10.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11. 遗忘曲线: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快,随着时间推移和记忆材料的数量减少,遗忘便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12.注意: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1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地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的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重要特性。

14.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在头脑中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沿着新的思路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解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2、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3、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4、思维:人脑间接地概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人的思维是借助概念、表象和动作,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

5、意志: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6、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

7、气质: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8、认知过程: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9、常模: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目前大多数标准化测验采用的标准分常模。

10、性心理障碍:是指一组以性对象歪曲和性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

11.病人角色:又称病人身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处于患病状态中同时有求医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

12.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13.应对:又称应付。

由于应对可以被直接理解成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故又称为应对策略。

14.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15.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的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16.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紧张,恐惧情绪为主,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为特征的神经症。

医学心理学问答及名词解释

医学心理学问答及名词解释

1情绪和情感的关系区别:①情绪具有鲜明的情境性和短暂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较快地减弱或消失;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②情绪经常具有冲动性和比较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是以内心体验的形式稳定的蕴藏在人的人格当中。

③情绪多与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情感多与社会需要相联系。

联系:情绪和情感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的。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常常有情感的内涵。

2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人的能力的个别差异可以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⑪质的差异表现在能力类型方面,能力由不同的成分和因素构成,它们可以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人同一活动时可能采取的途径不同;二是不同的人在完成同一活动时能力的组合因素不同。

⑫量的差异①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在人群中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常态分布,即能力很高或很低的人很少,绝大多数人能力都接近平均水平②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发挥有早有晚,如“早慧”和“大器晚成”。

5医学心理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①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将全身各系统、组织、器官、细胞、蛋白质、分子、基因等部分统一起来。

②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身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③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④心理因素在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3标准化心理测试的基本条件①施测条件:测量环境的好换及各种条件是否一致会给测量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实测条件要标准。

②主试者因素:即测验的主持人。

前面提到的施测条件的方法都要靠主试者来掌握,因此测量的准确与否与主试者有很大的关系,主试者应经过严格训练。

③受试者因素:包括应试动机、测验焦虑及心理状态。

应充分发挥应试动机,适宜程度的测验焦虑及良好的生理状态。

自考医学心理学必背名词解释

自考医学心理学必背名词解释

200233、心身医学:是医学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医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且是从心身关系出发,试图对疾病提出整体性,综合性防治理论的一个独特分支。

34、生物性应激源:借助人的肉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刺激在内的生物性刺激。

作用特点,先引起生理反应,然后随着认识评价和归因过程才会导致应激状态和心理反应。

35、内源性支气管哮喘:由于呼吸道系统感染,如感冒或气管炎造成,一部分也有可能是情绪所致,主要变现为肺呼吸道黏膜肿胀,痉挛变窄而引起的呼吸困难。

外源性支气管哮喘:可以找到使人过敏的物质,成为过敏源,这种物质诱使哮喘发作,表现为肺呼吸道粘膜肿胀,痉挛变窄引起的呼吸困难。

36、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37、皮肤“饥饿”感:互相接触和抚摸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需要,如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皮肤饥饿感出现,儿科病人,尤其是幼儿,就会产生哭喊,烦躁等反应。

2003应激源:致应激因素,是机体内外环境向有机体提出的适应或应付的要求,并可能导致应激反应的紧张性刺激物。

免疫功能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其他细胞及其产物共同作用下完成。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原因尚不清楚的高血压病,以慢性的血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90%)。

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是由于其他有关疾病,如肾脏病,甲亢,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病,妊娠中毒等所造成的高血压病,只占病人总数的1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肺呼吸道粘膜肿胀,痉挛,变窄而引起的呼吸困难。

外源性支气管哮喘:可以找到使人过敏的物质,称作过敏原,这种物质可以引起呼吸困难。

内源性:由于呼吸道系统感染,如感冒或气管炎造成的,一部分可能是由于情绪所致。

接近性吸引指生活中经常相互接近,互相熟悉,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较易产生相互吸引作用的一种人际吸引形式。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实用整理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实用整理

一、名词解释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通情:又叫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主要体现在情绪失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3.病人角色:又称病人身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处于患病状态中同时有求医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

4.人格障碍:之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5.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P122)6.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做的鉴定。

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

7.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作用刺激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

8.心理治疗: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的程序中通过与患者的不断交流,在构成密切的治疗关系基础上,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其产生心理、行为甚至生理的变化,促进人格的发展和成熟,消除或缓解其心身症状的心理干预过程。

9.医患关系:是指医生和患者在健康与疾病问题上建立起来的真诚、信任、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10.行为治疗:是依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以减轻或改善来访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总称。

11.心理评估:同T6题12.心理评估:同T6题13.药物成瘾:是滥用药物的后果,指习惯于摄入某种药物而产生的一种依赖状态,撤去药物后可引起一些特殊的症状即戒断症状。

又称药物依赖性。

2023年医学心理学题库附答案

2023年医学心理学题库附答案

医学心理学题库(附答案)第一章:绪论选择题:1. 以下哪位学者不是心理生物学派的代表人物:A. 塞里C.坎农D.沃尔夫2. WHO关于健康的定义,以下哪项对的:A. 躯体上没有疾病B.躯体和心理上的完好状态C.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3. 以下列出了各位学者及其提出的理论,其中哪项是不相相应的:A. 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C.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D.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填空题:1. 试述两位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知学派的代表人物。

2. 弗洛伊德的初期理论涉及:等。

名词解释:1. 健康2. 医学心理学竺安仁I木:是认后期理论涉及、选择题:1—3.BDB填空题:1. 华生、斯金纳,贝克。

2. 潜意识、梦的解释、泛性论,本能学说、人格理论。

名词解释:1. 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还应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的健康和疾病互相转化过程中的规律,以及应用这些规律来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认知心理选择题:1. 关千感觉的特性,以下哪项不对的: A. 整体性B.发展性C.感受性D.适应性2. 先吃糖,后吃西瓜,会觉得西瓜不甜,这是由千感觉具有()? A. 感受性B.适应性C.对比性D.补偿性3. 夕阳下雪地被染成红色,但人对雪地的知觉仍然保持臼色,这是由千人的知觉具有:A. 整体性B.组织性C.理解性D.恒常性4.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中的非条件刺激为: A. 灯光B.踏板C.食物D.铃声5. 关千记忆的基本过程,以下哪项错误: A. 遗忘B.再认C.识记D.保持填空题1. 瞬时记忆保持的时间为。

2. 在没有相应事物作用下产生的不真实感觉称为3.感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

4. 要增强机体的某种反映或行为模式,最佳的方法是。

名词解释: 1. 心理定势2.感觉3.知觉问答题:1. 试述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并举例平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阐述。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集锦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集锦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集锦1.简述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种类(P11-12)①观察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

②调查法: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③心理测验法:以心理测验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

④实验法:对某一变量进行系统的操作,从而研究这种操作对于心理、行为或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

2.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P20)相互关系感觉知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外在联系区别是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是多个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是最简单的认知过程是较复杂的认知过程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联系由于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不可分,所以感觉和知觉也不可分没有纯粹的感觉,也没有纯粹的知觉,一般合称感知3.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P21)①知觉的选择性②知觉的整体性③知觉的理解性④知觉的恒常性4.简述记忆的过程(P23-25)①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识记: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进行编码的过程。

保持: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是把输入的信息牢固地贮存在大脑的过程。

再认与再现: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以识记为前提,检验保持的指标,也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②信息加工的过程:按信息论观点,记忆的形成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一般认为,每一阶段都包括编码、贮存和提取三个环节。

5.简述改善记忆的方法(P25-26)①集中注意、增强记忆②及时复习③反馈④背诵⑤过度学习⑥记住要点⑦分散识记⑧意义识记⑨性质形似的材料不安排在一起学习⑩多样化复习6.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P28)①定势②情绪、情感与动机状态③迁移④功能固着与变通⑤个性⑥策略7.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P29)相互关系情绪情感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区别表现为外显性表现为内隐性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想联系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联系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8.情绪状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P30)情绪状态指在特定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上的综合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心理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医学模式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它影响着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4.主观观察法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传统上称为内省法。

5.纵向研究对同一批对象在一定时期内作连续追踪研究,从而探讨某一问题的发展规律。

6.前瞻性研究纵向研究的一种,是以现在为起点追踪到将来的研究方法。

7.回顾性研究纵向研究的一种,是以现在为结果,回朔到过去的研究方法。

二、论述题1.举例说明医学心理学的性质。

①交叉学科。

医学心理学与许多现有的医学院校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各有关课程有交叉联系。

②基础学科。

医学心理学揭示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心理活动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的作用规律。

③应用学科。

医学心理学将心理行为科学的系统知识,包括理论和技术,结合医学实践,应用到医学的各个部门,包括医院、疗养院等。

2.简述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①死亡谱的结构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②约有半数死亡直接或间接与包括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有关,而这些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有关。

③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包括保持心理的健全和情绪的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④人们意识到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⑤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也包括要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

3.简述新的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①人或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②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是互相联系的。

③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④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能动的作用。

4.简述医学心理学研究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或影响医学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因素。

)①研究目标不明确②方法运用不当③主观因素的影响5.举例说明医学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②调查法。

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③心理测验法。

以心理测验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

④实验法。

对某一变量进行系统的操作,从而研究这种操作对于心理、行为或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物体的大小、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眼、耳、鼻等感觉器官而产生感觉。

2.知觉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

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按一定关系综合构成的。

例如香蕉就是由它特殊的外形、特有的表皮、味道、果肉等多种特征综合构成。

3.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

4.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5.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6.知觉的选择性人们周围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一定时间里,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7.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的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的经验把它组织成一个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8.知觉的理解性人们知觉事物时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它、理解它,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9.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改变以后,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10.感受性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

11.遗忘识记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称为遗忘。

12.识记是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也就是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进行编码的过程。

13.保持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也就是把输入的信息牢固地贮存在脑子里。

保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14.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

情感则是情绪的高级形式,侧重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

15.心境是一种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微弱而持续的基础情绪状态。

16.激情是一种猛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

常常是由于某种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突然来临时而产生的暴怒、狂喜、悲绝等。

17.道德感道德感是衡量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18.动机是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的的行为动力,具有激发、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

19.双趋冲突即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

但由于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20.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

21.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

22.挫折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23.A型行为美国心脏病学家Friedman(1965)在研究冠心病时,把具有以下特征的行为类型称为A 型行为类型:①时间的紧迫感;②争强好胜和敌意等。

24.C型行为类型是指导容易导致肿瘤的一种行为模式。

其特征有:①童年时期遭受过挫折、经历坎坷;②性格克制、压抑情绪、压抑愤怒;③焦虑、抑郁;④谦虚、谨慎、过分合作、调和行为等。

25.个性或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6.个性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调节系统27.特质是对个体行为具有决定作用的、一般的、现实焦点的个性基本单元。

28.气质是指一个人生来具有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总和。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指向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29.性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30.社会化是指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生活环境中,个体适应该社会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的过程。

社会化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信息三个主要因素。

二、论述题1.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主要有:①定势;②动机;③迁移;④功能固着;⑤个性(个性中智慧因素、自信心、灵活性、创造精神、毅力等)除了这些心理因素之外,感知材料的呈现与组织形式;原型启发与联想也会影响问题解决。

2.情绪的内容⑴情绪的内部体验⑵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⑶情绪的生理反应3.情绪的认知生理学说该学说通过实验说明:①情景刺激、认知因素和生理唤起三者相互作用可引起特定的情绪反应;②认知因素在其中起着认知标签(cognitive labeling)的重要作用;生理反应对情绪体验不一定是必须的,但能根据个体对情景的认知起到始动作用(Leukel,1979)。

4.情绪调节调整行为目标,因为情绪与需要的是否满足密切相关。

改变认知评价方式,因为认知因素决定个体情绪的性质和强度。

改变或转换环境,因为情绪常由环境刺激引起。

心理防卫或应对,可以减轻或消除其对心身的不利影响。

咨询和求助,等等。

5. 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临床病人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为需要是发展的;在前种需要获得满足的基础上才产生后层次的需要。

6.影响挫折程度的因素有多方面。

首先是动机是否重要。

其次,个体的抱负水平(期望值)和个人的容忍力有关。

第三,每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

7.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遗传素质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条件。

一般认为气质、能力和性格三者中以气质受遗传素质的影响最明显。

生活环境是形成个性差异的社会基础。

环境影响着个性形成的过程和行为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环境因素中,家庭尤其是父母行为对早期儿童个性的形成影响极大。

教育(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在健全个性的形成中起着积极和主导的作用。

个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各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与个性的形成分不开。

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一、名词解释1.行为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正常和病态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型式,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

这样,学习就成为支配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行为学习各环节的干预,可以用于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2.强化:某些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称为强化。

3.泛化:作为反复强化的一种结果,某些与条件刺激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这称为泛化4.消退: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亦即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这被称为消退。

或者行为的结果是原有的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即R→S (积极)↓→R(减弱)的关系5.正强化:行为的结果是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逐渐增强,即R→S(积极)↑→R(促进)的关系,这称为正强化6.负强化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逐渐加强,即R→S(消极)↓→R(促进),这属于负强化7.惩罚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即R→S(消极)↑→R(减弱)的关系,这属于惩罚8.经典条件反射指某一中性环境刺激(铃声、气味、语言等)通过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从而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

9.操作条件反射当某一行为反应R(如压杠杆行为或回避行为)出现时总能一次次获得某种积极的结果S (食物刺激或撤消电击),则个体逐渐学会对这种行为反应R的操作,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10.示范作用是另一种类型的行为学习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mode1)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而不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

11.认知行为学习理论与传统的行为学习理论不同,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等个体因素在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作用,即S→O →R的关系。

12.潜意识精神分析论认为,潜意识就是不能被人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

它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活动和被压抑的愿望、被意识遗忘的童年经历等。

13.心理防御机制又称自我防御机制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