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ppt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1).ppt
1848年欧洲革命的原因
1.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
——根本原因
2.被压迫的东南欧国家希望赢得民族独立
3.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
——直接原因
1848年欧洲革命的过程
开始Biblioteka 意大利高潮奥地利、普鲁士、匈牙利、 捷克、罗马尼亚
法国二月革命
六月起义
1848年欧洲革命的意义
1.规模:欧洲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革命
2.范围:遍及了俄国以外的欧洲大陆的 大部分地区
3.性质: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
4.意义: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维 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
也
——正统主义原则
纳
会 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
议 的
——遏制原则
主 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
要
内
容 继续维持德意的分裂
维也纳体系:在会上形成的19世纪 前半期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
1848年3月 13日,奥地 利首都维也 纳的工人、 大学生和小 资产阶级掀 起武装起义。 欧洲著名反 动人物、奥 地利首相梅 特涅男扮女 装仓皇出逃。 奥地利革命
取得了胜利。
各操纵国的主要意图
英:保持欧洲大陆诸国的优势 扩大海外殖民地,加强海上霸权地位
俄:扩张领土,建立欧洲霸权;
普:扩张领土,以便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的 领导权
——1815年2月维也纳会议秘书长的报告
材料二、缔约三国的君主……无论何时、何地,均将互相救援; 他们把自己看作臣民与士兵之父,又将以本身所赋有的同样的 手足精神来引导他们,去保卫宗教、和平与正义。
——神圣同盟议定书
(1)材料一声称”重建社会秩序“、”恢复欧洲政治制度是指什么 在“公平的力量配备”的基础上 建立“持久和平”的实质是什么? (2)神圣同盟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维也纳体系的本质。
19世纪前期的欧洲PPT课件
维护------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严重动摇-----19世纪二三十年代
的革命、 改革和独立运动
瓦解-----1848年欧洲革命
维
时间: 1814年9月-1815年6月
也
地点: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纳
操纵者: 俄 英 普 奥四国领 导
会
目的: 瓜分赃物,以满足自己的领士野心;恢复法国 革命前的旧统治秩序,使旧王朝复辟。
(1)是历史的反动维也纳体系是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用高压手 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 民族的利益,是一个以五大国均势为基础、以君主制为核心、试 图维护欧洲秩序和欧洲统治地位的国际关系体系。
(2)客观上促进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相互间的争端, 直到19世纪中叶,列强之间长期没有爆发大的战争,这说明,维 也纳体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各国之间战争的频繁程度,客观上促 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结果如何?
阶级矛盾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英国议会制改革(1832) 西班牙革命(1820)
民族矛盾 内部矛盾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5) 法国七月革命(1830)
希腊独立(1821)
民族解放运动
比利时革命(1830)
意大利革命(1820)
1848年欧洲革命
1.革命爆发的背景
• 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随着资本主义力量的发展而日益强大。 他们要求更多的权利,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强大 2、欧洲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不够成熟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4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1830波旁王朝复辟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及其瓦解PPT(20张)
维也纳体系的运转
1、亚琛会议 2、特保罗(特洛波)会议与莱巴赫会议 3、维罗纳会议
亚琛会议
俄、奥、普、英、法国于1818年9月在亚琛召开。 主要问题:安排从法国领土撤军与赔款;法国的国际
政治地位。 结果:驻法盟军于当年全部撤出法国,法国所欠赔款
分批到1820年全部偿清。四大国邀请法国参加大 国国际会议,共同磋商有关欧洲和平与11月20日,英、俄、奥、普同法 国路易十八签订。主要内容:法国保持1790年 的疆界,割让部分土地给荷兰和普鲁士;拆除在 瑞士边界的战略据点;赔偿盟国现金17亿法郎, 限5年偿清;东北部175个要塞由盟国军队占领 (3-5年);归还法军在德意志和意大利抢掠 的艺术品。
《神圣同盟条约》
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
主要内容:(1)俄国夺得华沙大公国大部领土;继续 占有芬兰。(2)普鲁士获得2/5的萨克森;取得威斯特伐利 亚地区。(3)奥地利失去比利时,从意大利获得伦巴第和 威尼斯作为补偿;(4)比利时与荷兰组成为尼德兰王国。 (5)成立德意志邦联,由34个君主国和 4个自由市组成。 (6)维持意大利的分裂状态。撒丁收回萨瓦和尼斯,兼并 热那亚。(7)瑞典将芬兰让给俄国而从丹麦取得挪威。(8) 瑞士为永久中立国。 (9)会议还订立国际河流的航行规章; 规定外交官员等级;禁止贩卖黑人奴隶宣言。
在俄皇的提议下,1815 年9月,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 茨一世与普皇威廉三世在巴黎订立了《神圣同盟约》。
盟约仅三条内容:(1)三国的君主相互支援维持维也纳 会议规定;(2)只有按宗教原则行事才能享受持久和平; (3)一切国家均可加入这个同盟。
《神圣同盟条约》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规定:缔约 国有责任维持欧洲的现状(君主专制)为各国的宗教义务。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维也纳体系是指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后建立的欧洲秩序体系。
这个体系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维持国际均势来维持和平。
这个体系在19世纪末期开始出现裂痕,并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完全瓦解。
本文将探讨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的原因和影响。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开始瓦解主要是由于国家间的不稳定和冲突。
在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大国通过争夺和平定国际事务来维持均势。
在19世纪末期,欧洲大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开始加剧。
德国的崛起和意大利的统一使得传统的均势观念变得不再适用。
各国之间的民族主义和殖民地争夺也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些因素导致了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的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也得益于技术革新和经济发展。
19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和军事技术的发展使得欧洲大国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战争。
这使得传统的均势政策难以维持,因为一旦战争爆发,很难控制和平。
经济发展也加剧了欧洲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因为各国都希望通过扩张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也与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也受到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
在19世纪末期,现实主义开始兴起,并挑战了传统的均势政策。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间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因此主张国家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使得欧洲大国开始采取更加激进和侵略的政策,导致维也纳体系下的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财富损失。
它也对欧洲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多国帝国的解体和新的国家的形成。
它也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秩序体系,以避免未来发生类似的战争。
这导致了联合国的建立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以更好地应对国际挑战和危机。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5讲 维也纳体系(1815-1871)
学生报告
维也纳秩序的目标是什么?欧洲大国为维 持维也纳秩序而制定的重要规则和具体措 施是什么?
社会秩序
旨在追求和实现特定目标或价值的社会生 活安排和行为模式。这些目标和价值中, 最为基本的是三种:(1)所有社会都努力 保证人类生命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导致死亡 或者身体伤害的侵害;(2)所有社会都努 力确保信守诺言或者履行协议;(3)所有 社会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财产权的稳定性, 使之免受无限制的挑战。只有这三种目标 得到一定程度实现,一个社会才能存在。
第5讲 维也纳体系 (1815-1871)
概述 一、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二、维也纳体系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三、维也纳体系的解体
概述
维也纳体系下国际秩序的两大原则是君主制度的正统地位 和大国均势,其制度基础是“欧洲协调”。 维也纳秩序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欧美革命和独立运动, 二是“东方问题”,三是意大利和德意志的统一运动。 在第一个问题上,英国和其他大国之间矛盾;在第二个问 题上,俄国和英、法、奥、普都有矛盾。第三个问题则纠 结了最为复杂的均势政治。 1848年欧洲革命打击了君主制度;1854-1856年的克里 米亚战争破坏了欧洲协调;1870-1871年意大利和德意 志先后统一,维也纳体系下的均势彻底被破坏。
(一)欧美革命和独立运动的冲击
20年代:西班牙革命、葡萄牙革命、意大利革命、俄国十 二月党人起义、希腊独立运动、拉美独立运动。 30年代:1830年7月法国七月革命; 8月比利时革命; 9 月德意志部分邦国革命;11月波兰革命;1831年2月,意 大利部分地区革命。 40年代: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德意志各国的革命(三月 革命);英国发生了工人的宪章运动。
(2)黑格尔(1770-1831)
维也纳体系全面版PPT共21页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维也纳体系分析23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维也纳体系分析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维也纳体系分析23页PPT
END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维也纳体系分析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会议后的局面
恢复了君主制度和大国均势。 英国获得最大的海上殖民利益;俄国获得欧陆利益最 多;法国恢复到革命前的疆界;德意志成立了德意志 联邦;比利时并入荷兰,挪威和瑞典合并为一个王国; 瑞士为中立国。
(3)会议建立的国际规范
A. 废除奴隶贸易 B. 新的外交惯例 C. 国际河流管理制度
2. 维也纳会议的补充
1. 维也纳会议 2. 维也纳会议的补充
1. 维也纳会议
1814年10月-1815年6月。第一次欧洲全体国家都参 加的国际会议。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是会议主席。 英、俄、普、奥四国主导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恢复原来的政治秩序——君主制度和大国均势。会议 遵循两个原则:正统主义原则和补偿原则。各国在第 一个原则上形成一致,在第二个原则上存在严重分歧。
四十年代:年法国二月革命;德意志各国的革命 (三月革命);英国发生了工人的宪章运动。
(1)时代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大发展,社会 制度交替阶段,政治权利和财富分配不公,引起社会 矛盾激化,农民、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受到压迫, 要求改良或者革命。
(2)时代思潮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科学 社会主义。
(2)《四国同盟条约》与 “欧洲协调”
性质:军事同盟。
1815年3月拿破仑返回巴黎(”百日政变“),6月滑 铁卢战役,11月英、俄、奥、普签订该条约,规定: (1)在法国驻军,驻军司令由英国威灵顿公爵担任; (2)决定四国定期召开会议。这种定期协商机制就是 当代首脑会议的原型,当时称“会议外交”,又称欧 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国际关系史上,第一 次在和平时期建立了一种多边危机管理机制。1818年 法国也加入四国定期会议,从此欧洲协调就是五大国 之间的合作机制。
第5讲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 和平(1815-1854)
一、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二、维也纳体系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三、维也纳体系的解体
总体特点
维也纳体系下国际秩序的两大原则是君主制度的正统 地位和大国均势,其制度基础是“欧洲协调”。
维也纳秩序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欧美的革命和独立 运动,二是“东方问题”。
正统主义原则
法国提出,恢复革命前各国君主的正统地位和领土范 围。
在这一点上,各国形成一致。
补偿原则
以维持均势为目的瓜分领土,尤其是弱国领土。争夺 的焦点是波兰和萨克森问题。 在这一点上,各国矛盾重重。俄国希望得到华沙大公 国(原波兰一部分),普鲁士想得到萨克森。遭到英、 奥、法的反对。会议陷入僵局,最后俄、普让步,俄、 奥、普瓜分波兰,普得到萨克森的大部分。
2. 欧洲协调的危机
为了维护维也纳体系,应对欧美革命和独立运动, “欧洲协调”召开了四次会议。有两个特点:(1)梅 特涅的主导地位(梅特涅时代、梅特涅体系);(2) 五大国发生严重分歧。奥、俄、普、法支持干涉内政 和革命、独立运动,英国反对。 所以,“欧洲协调”的裂痕首先是在神圣同盟和英国 之间出现;最后也在神圣同盟内部之间出现。
(1)《神圣同盟条约》 (2)《四国同盟条约》与“欧洲协调”
(1)《神圣同盟条约》
性质:君主的联合体。 1815年9月,俄、奥、普三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
皇弗兰茨一世,普王菲特烈·威廉三世)签订《神圣同 盟条约》,巩固维也纳体系。这个同盟是开放的,因 此其他欧洲国家的君主都参见了这个条约,只有英国 国王因受宪法制约而没有参见。该条约以基督教教义 为基础,维护各国君主制度的稳定和欧洲的和平。条 约没有规定盟国的具体义务,只表达了合作的决心。 因此没有实质性内容。该同盟的三个成员在随后的欧 洲政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联合镇压革命运动。
(1)亚琛会议
梅特涅倡议,1818年9月召开,目的是解决法国驻军 问题和赔款问题。决定撤出驻法军队,并对法国的赔 款问题做了新的安排。法国提出要享有与盟国平等的 政治地位,得到英国支持,于是四国定期协商机制从 此成为五国机制。法国恢复了欧洲政治大国的地位。
(2)特洛波会议
1820年7月那不勒斯爆发革命,梅特涅倡议召开会议。 10月会议召开,英、法派出大使出席,奥皇、沙皇和 普王控制会议。11月奥、俄、普三国签订《特洛波议 定书》,规定:如果某国革命推翻了现政权,该国将 被排除在同盟之外;即使进行宪政改革,如果威胁到 邻国安全,就应该改正,否则将武力干涉。
在第一个问题上,英国和其他大国之间矛盾;在第二 个问题上,俄国和英、法、奥、普都有矛盾。
1848年欧洲革命和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最终 导致欧洲协调失败和维也纳体系解体。
一、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1814-1815)
维也纳体系建立的标志: 维也纳会议 + 《神圣同盟条约》 + 《四国同盟条约》
各国对民主思想和革命思潮的压制: “梅特涅制度”(Metternich System) 黑格尔(1770-1831) 马克思(1818—1883)
(3)革命性质和结果
性质: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殖民地反对宗主国殖民统治。
结果 法国先是建立了第二共和国,然后建立了第二帝国 (形式是皇帝专制,但金融资产阶级是支柱)。在德 意志,除了奥地利之外,多数邦国保留了革命时期建 立的君主立宪制度,普鲁士国王在1850年颁布宪法, 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二、维也纳体系面临的挑战和 危机(1815-1841)
1. 欧美革命和独立运动的冲击 2. “欧洲协调”的危机 3. “东方问题”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 欧美革命和独立运动的冲击
二十年代:西班牙革命、葡萄牙革命、意大利革命、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希腊独立运动、拉美独立运动。
三十年代:1830年7月法国七月革命; 8月比利时革命; 9月德意志部分邦国革命;11月波兰革命;1831年2月, 意大利部分地区革命。
该协议关于干涉内政的条款遭到英国反对,认为 损害国际法体系,因此没有签字。法国签字。
(3)莱巴赫会议
梅特涅倡议,1821年1月-3月召开。仍是奥、俄、普 三国君主出席,英法只派了代表。该会议是特洛波会 议的继续。会议一致赞成奥地利干涉那不勒斯革命。 奥地利军队开赴那不勒斯,镇压了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