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连接最小尺寸设计技术规定
工业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工业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1f80a027cd184254b3535fe.png)
1 基本规定1.1 图纸的幅面及格式1.1.1 画配管图时,应优先采用表-1中规定的幅面尺寸,如有必要,设备的平、竖面布臵图、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可沿长边加长。
对于A0和A2幅面,加长量按A0幅长边的1/8倍数增加;对于A1和A3幅面,加长量按A0幅面短边的1/4倍数增加。
1.1.2 A4幅面不加长也不加宽,对于管线布臵图及其详图应尽量采用A1、A2图幅;且不应加长或加宽。
1.1.3 A4幅面不允许横装,A5幅面不允许单独使用。
1.1.4 配管图的比例1.1.4.1 设备平、竖面布臵图采用比例为1:200。
1.1.4.2 配管图中管道的平、立面图可采用1:50比例。
1.1.4.3 详图采用1:25比例,其它局部图及节点图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自定。
采用甲、乙、丙……和Ⅰ、Ⅱ、Ⅲ……等表示。
竖面图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如“3-3竖面”,同一绘图区域内的竖面图号采用连续编号法,如“1-1竖面”,“2-2竖面”。
视图的编号也采用阿拉伯数字,如“视图1”,原则上视图应与所表示的平面图在同一张图上。
详图采用英文字母表示,如“详图A”,原则上详图也应与所表示的平面图在同一张图上。
1.2.4 图纸数字的文字应工整清晰,字体符合工程制图标准,汉字应写仿宋体。
1.3 配管设计的术语及标注1.3.1 配管设计的术语1.3.1.1配管设计的术语缩写按《石油化工企业配管工程常用缩写词》(SH/T3902-2004)中的要求执行,上面没有的术语缩写应采用英文,不采用汉语拼音。
1.3.2 配管设计的标注1.3.2.1 压力管道的标注画配管图时,压力管道应尽可能不采用拉出引线编顺序号的注法。
如果采用,范围不宜太广,涉及的管道不宜太多,引线也不宜过长或分支过多,而且管道上的顺序号应和标注的顺序号方向一致。
材质碳钢可不标注,合金钢、不锈钢则要注明。
如下:管号—管子规格(材质)—管道等级—隔热厚度/伴热根数(具体隔热形式参照工艺管线命名表)。
GB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指导规范3
![GB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指导规范3](https://img.taocdn.com/s3/m/a6b2dce676a20029bd642d6d.png)
受内压无折边异径管的厚度 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应按设定的斜边与轴线的夹角 以下列三个公式计
算异径管各部的厚度 选其厚度最大值
或
或
式中
异径管锥部计算厚度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异径管大端计算厚度 异径管小端计算厚度 设计压力 异径管大端外径 异径管小端外径 异径管斜边与轴线的夹角 异径管大端内径 异径管小端内径 异径管大端与直管连接的应力增值系数 图
异径管厚度的选取
当计算的厚度最大值小于或等于大端连接的直管有效厚
度 时 异径管的名义厚度可取与直管相同的名义厚度
当计算的厚度最大值大于大端连接的直管有效厚度
时 应按下述要求处理 管道布置允许减小斜边与轴线的夹角 时 可重新计算
不能改小斜边与轴线的夹角 时 可采用本条第
计算的厚度最大值 并采用本规范第
图
斜接弯管
多接缝斜接弯管的最大许用内压力
和式
中计算的较小值
应取式
式中
斜接弯管一条焊缝方向改变的角度 的 管子的平均半径 斜接弯管的弯曲半径 斜接弯管的最大许用内压力 直管有效厚度 直管名义厚度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单接缝斜接弯管的最大许用内压力的计算 应符合下
列规定
角度 小于或等于 的单接缝斜接弯管的最大许用内
及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的工况下 可以使用插入式支管台 图
当其公称直
径小于或等于
及尺寸 符合表
时 可免做补强计
算
内螺纹或承
插焊端部
角焊盖面 最小5
tw
图
插入式支管台
管廊设计及管道设计的避让原则
![管廊设计及管道设计的避让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ad9411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4.png)
管廊设计及管道设计的避让原则一、管廊高度的设计(1)横穿道路上空:次要道路4.5;主要道路6m以上;铁路7m以上;检修通道的净高不小于3.1m。
(2)下部设备高度:泵周围至少需要2.5m;换热器上5.5m;管廊上管道与设备相连时,最小净高为3.5m。
(3)考虑横梁结构和断面型式:对于双层管廊,上下层间距为1-1.5m。
装置间管廊高度,需考虑跨越区域,全厂采用一个标准,与其他装置协调。
二、管廊高度的设计管廊的宽度主要由管子根数和管径大小决定(最密集处),并加一定的余量(20%)。
同时考虑:(1)管廊下设备和通道。
(2)管间距:不同文献规范计算方法不同。
一般管廊宽度为6-10m,超过9m采用部分或全部双层管廊。
三、管架结构有单柱管架和双柱管架之分。
宽度规定,单柱管架宽度系类为0.5、1、1.5、2、3米;双柱管架宽度系列为3、4、6、8米。
采用单根钢管或者钢筋混凝土立柱加钢梁结构,大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四、管廊的柱距和管架的跨距(1)管廊的柱距与管架的跨距由敷设在其上的管道所产生的弯曲应力和挠度决定;(2)管廊的柱距和管架的跨距由敷设在其上的最小管子的允许跨度或用多数管子的允许跨度确定。
(3)管架的跨距用6-8m,DN40以下的管道用3-4m。
四、管廊上管道的布置虑管径大小因素:大口径管道尽量靠近管廊柱子,单柱管架管道均匀布置在管架柱子两侧。
考虑设备位置因素:与相连接的设备相适应,公用工程管道布置在中央。
考虑被输送物料的性质因素:低温管、不宜受热管与热管道分开布置,腐蚀性介质敷设在下层。
考虑热应力的影响:高温管道、常温管道按吹扫介质温度考虑热膨胀量、高温大口径在外侧。
考虑仪表管道、动力电缆的安全:工艺区敷设地下电缆,有腐蚀性液体渗入的地方,采用架空槽板敷设,仪表管线同电缆一起考虑。
电缆不允许布置在热管道附近或者输送腐蚀性介质下方,一般敷设在管廊走道的下面或者管廊柱子外侧。
五、装置中主管廊宽度、跨度和高度的确定应考虑因素(1)管廊的宽度1)管廊的宽度主要由管道的数量和管径的大小确定。
sepm0002.2 管道连接设计规定(化工)
![sepm0002.2 管道连接设计规定(化工)](https://img.taocdn.com/s3/m/a7e24e0afad6195f312ba62f.png)
设计标准SEPM 0002.2-2002实施日期2002年4月11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管道连接设计规定(化工)第 1 页共7 页目次1 总则1.1 范围1.2 引用标准2 管道连接方式2.1 螺纹连接2.2 焊接连接2.3 法兰连接2.4 咬合连接3 支管与主管连接1 总则1.1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的管道连接设计。
管道连接包括:管子与管子;管子与管件、阀门、仪表、设备接口;管件与管件;支管与主管之间的连接。
1.2 引用标准使用本规定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T 7306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B/T 12716 《60°圆锥管螺纹》SH 3406 《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2 管道连接方式石油化工装置中的管道连接主要采用:螺纹连接、焊接连接、法兰连接、咬合连接。
2.1 螺纹连接除镀锌管道外,螺纹连接宜用于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40mm的管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1.1 采用螺纹连接而需要经常拆卸的设备管口处及阀门前后应加螺纹活接头。
2.1.2 螺纹连接的内外管螺纹应采用锥管螺纹。
当采用圆锥外螺纹与圆柱内螺纹配合时,其设计温度不得超过150℃,设计压力不得大于0.5MPa,且不得用于极度危害介质、高度危害介质或可燃介质管道。
2.1.3对水、低压蒸汽和空气系统管道的螺纹连接,可使用密封剂或密封带。
2.1.4对工艺介质及介质渗透性较强或对泄漏率控制较严的管道,可采用密封焊。
2.1.5 可能发生应力腐蚀或由于振动、压力脉动及温度变化等可能发生交变载荷的部位,不宜采用螺纹连接。
2.1.6 管螺纹应符合现行GB/T 12716或GB/T 7306的规定。
常见管螺纹如图2.1.6-1~2所示。
2.1.6.1 GB/T 12716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管螺纹的密封。
1) 60°圆锥管螺纹的螺纹特征代号为NPT。
2)圆锥管螺纹的标记由螺纹特征代号和螺纹尺寸代号组成。
对左旋螺纹,其后加注“LH”(右旋螺纹不标)。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4f5a25e0740be1e640e9a54.png)
SH/P20-2005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1-2005 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2-2005 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二OO五年三月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0-2005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二OO五年三月管道设计技术规定1 总则1.1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2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2.1 概述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2.2 设计条件和准则2.2.1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2.2.2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2.2.3 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
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2.2.4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2.2.5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2.2.6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
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2.3 管道尺寸确定2.3.1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
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
当机器的最大能力超过工艺要求的最大能力时,管道的设置不能按机器最大能力计算。
不出布置图的小管道二次设计及施工导则
![不出布置图的小管道二次设计及施工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32ca18c78bd63186bcebbc14.png)
本文由tf31829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小管道二次设计及施工导则 小管道二次设计及施工导则 1. 目的、目标及主要示范地点 1.1. 设计院对 DN80 以下的小管道一般不出布置图。
本导则通过对小管道施工从 图纸会检、二次设计、二次设计的图纸会签、技术交底、施工检查、效果评价等 自始至终的全过程控制,以达到克服质量通病,提高工艺水平的目的。
为实现达 标创优奠定良好的工艺质量基础。
1.2. 小管道设计及施工应达到的目标 管道布置合理,方便保温及其他工序 施工;安装效果横平竖直,坡度、坡向正确;热膨胀自如;支吊架经过专门设计, 型式合理、间距合适;穿墙或楼板处精细处理;确保安全生产、操作方便、检修 方便、文明生产。
1.3. 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地点(不限于以下地点,全厂小管道均应执行) :锅炉炉 顶排空气管道、锅炉下集箱定期排污管道、锅炉运转层燃油管道、汽机 6.3 米层 机头下方小管道等。
2. 适用范围 2.1. 本办法适用于本工程锅炉、汽机专业不出布置图的小管道的工艺亮点的实 施,包括设计院不出布置图的 Dn≤80 的管道,锅炉厂及其它设备厂家不出布置 图的排气、排污、疏水管道; 2.2. 其它专业可以参考、借签;但本办法不适用于热工专业仪表管工艺亮点的 实施,仪表管施工另有实施办法。
3. 编制依据及说明 3.1. DL 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 3.2.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通病防治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年 8 月; 3.3. 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2006 年版) ; 3.4. 以往工程施工经验; 3.5. 小管道的设计及施工,除遵守本办法外,还应遵守 3.1 条的要求。
4. 职责 4.1. 班组技术员负责及时图纸会检,对不出布置图的小管道进行二次设计(要 求采用 CAD 手段) ;在小管道施工前要针对小管道的施工专门进行技术交底 ; 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4.2. 班长负责督促技术员在小管道施工前完成二次设计,禁止在二次设计被批 准、施工人员接受小管道施工交底前安排工作; 4.3. 工地专责负责对小管道的二次设计进行审核并送相关专业会签;负责施工 过程中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工地主任负责监督整个程序的落实; 4.4. 工程管理部负责对二次设计进行批准;质量管理部进行会审确认。
给排水专业管线排布原则规范条款
![给排水专业管线排布原则规范条款](https://img.taocdn.com/s3/m/5fd85ec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5.png)
给排水专业管线排布原则规范条款雨水:热水及饮水供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92年12月第一版)暖通专业: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1 2005)电气专业: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9.11.4电缆桥架(梯架、托盘)水平敷设时的距地高度一般不宜低于 2.50m,垂直敷设时距地1.80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如配电室、电气竖井、技术层等)内时除外。
9.11.6电缆桥架多层敷设时,其层间距离一般为:控制电缆间不应小于0.20m;电力电缆间不应小于0.30m;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不应小于0.50m,如有屏蔽盖板可减少到0.30m;桥架上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0m。
9.11.7几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各相邻电缆桥架间应考虑维护、检修距离。
9.11.9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层桥架上:(1)1kV以上和1kV以下的电缆。
(2)同一路径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双路电源电缆。
(3)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
(4)强电和弱电电缆。
如受条件限制需安装在同一层桥架上时,应用隔板隔开。
9.11.10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表9.11.10的规定。
9.11.11电缆桥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否则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
9.12.2封闭式母线水平敷设时,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20m。
垂直敷设时,距地面1.80m以下部分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措施。
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内(如配室、电机室、电气竖井、技术层等)时除外。
9.12.3封闭式母线水平敷设的支持点间距不宜大于2m。
管廊设计及管道设计的17个避让原则
![管廊设计及管道设计的17个避让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119c13c0722192e4536f62f.png)
管廊设计及管道设计的17个避让原则管廊设计及管道设计的17个避让原则一、管廊高度的设计(1)横穿道路上空:次要道路4.5;主要道路6m以上;铁路7m以上;检修通道的净高不小于3.1m。
(2)下部设备高度:泵周围至少需要2.5m;换热器上5.5m;管廊上管道与设备相连时,最小净高为3.5m。
(3)考虑横梁结构和断面型式:对于双层管廊,上下层间距为1-1.5m。
装置间管廊高度,需考虑跨越区域,全厂采用一个标准,与其他装置协调。
二、管廊高度的设计管廊的宽度主要由管子根数和管径大小决定(最密集处),并加一定的余量(20%)。
同时考虑:(1)管廊下设备和通道。
(2)管间距:不同文献规范计算方法不同。
一般管廊宽度为6-10m,超过9m采用部分或全部双层管廊。
三、管架结构有单柱管架和双柱管架之分。
宽度规定,单柱管架宽度系类为0.5、1、1.5、2、3米;双柱管架宽度系列为3、4、6、8米。
采用单根钢管或者钢筋混凝土立柱加钢梁结构,大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四、管廊的柱距和管架的跨距(1)管廊的柱距与管架的跨距由敷设在其上的管道所产生的弯曲应力和挠度决定;(2)管廊的柱距和管架的跨距由敷设在其上的最小管子的允许跨度或用多数管子的允许跨度确定。
(3)管架的跨距用6-8m,DN40以下的管道用3-4m。
四、管廊上管道的布置虑管径大小因素:大口径管道尽量靠近管廊柱子,单柱管架管道均匀布置在管架柱子两侧。
考虑设备位置因素:与相连接的设备相适应,公用工程管道布置在中央。
考虑被输送物料的性质因素:低温管、不宜受热管与热管道分开布置,腐蚀性介质敷设在下层。
考虑热应力的影响:高温管道、常温管道按吹扫介质温度考虑热膨胀量、高温大口径在外侧。
考虑仪表管道、动力电缆的安全:工艺区敷设地下电缆,有腐蚀性液体渗入的地方,采用架空槽板敷设,仪表管线同电缆一起考虑。
电缆不允许布置在热管道附近或者输送腐蚀性介质下方,一般敷设在管廊走道的下面或者管廊柱子外侧。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69b905f43323968011c92de.png)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一、管沟开挖:1、一般规定,当在地面连接时,开沟宽度为D+0.3,当在沟内安装或开沟回填有困难,不能满足回填土密实度要求时,开沟宽度为D+0.5,且总宽度不小于0.7米。
本次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为600mm左右,深度为900mm左右,一般至少保证管道管顶以上700mm覆土埋深,保证聚乙烯管道埋设的最小管顶覆土厚度在永久性冻土或季节性冻土地层冰冻线以下。
以及保证外部荷载的要求。
2、挖掘时,应考虑留用部分好的原土以备管沟回填使用,根据作业面堆放原土场地,注意堆土坡度,高度,保证施工安全,在管子的接口处,管沟应宽一些,以方便接口的连接施工;3、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4、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3)、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4)、槽底平整,不应有石块等坚硬物。
5、开挖沟槽时,如遇有管线、电缆时加以保护,并及时向相关单位报告,及时解决处理,以防发生事故造成损失。
6、开挖时,如遇到石方,管沟允许超挖至设计标高下200mm,用中砂填平。
因离居民住宅区较近,采用液压锤及风镐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二、材料进场及质量验收:1、PE管:----------------------------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1)、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公司有关规定,符合GB/T13663-2000国家标准,管道材料等进场必须有专人检查验收,应检查有无产品出厂合格证,并索要出厂检验报告;进行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检查管子内外表面是否清洁光滑,是否有沟槽、划伤、凹陷、杂质和颜色不均等;检查长度,定尺管的长度应均匀一致,注意检查管口端面是否与管子的轴线垂直,是否存在气孔,若有气孔则管材不合格;检查不圆度,大于5%为不合格。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3d34a87680203d8ce2f2447.png)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一、管沟开挖:1、一般规定,当在地面连接时,开沟宽度为D+0.3,当在沟内安装或开沟回填有困难,不能满足回填土密实度要求时,开沟宽度为D+0.5,且总宽度不小于0.7米。
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为600mm左右,深度为900mm左右,一般至少保证管道管顶以上700mm覆土埋深,保证管道埋设的最小管顶覆土厚度在永久性冻土或季节性冻土地层冰冻线以下。
以及保证外部荷载的要求。
2、挖掘时,应考虑留用部分好的原土以备管沟回填使用,根据作业面堆放原土场地,注意堆土坡度,高度,保证施工安全,在管子的接口处,管沟应宽一些,以方便接口的连接施工;3、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4、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3)、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4)、槽底平整,不应有石块等坚硬物。
5、开挖沟槽时,如遇有管线、电缆时加以保护,并及时向相关单位报告,及时解决处理,以防发生事故造成损失。
6、开挖时,如遇到石方,管沟允许超挖至设计标高下200mm,用中砂填平。
因离居民住宅区较近,采用液压锤及风镐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二、材料进场及质量验收:1、PE管:(1)、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公司有关规定,符合GB/T13663-2000国家标准,管道材料等进场必须有专人检查验收,应检查有无产品出厂合格证,并索要出厂检验报告;进行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检查管子内外表面是否清洁光滑,是否有沟槽、划伤、凹陷、杂质和颜色不均等;检查长度,定尺管的长度应均匀一致,注意检查管口端面是否与管子的轴线垂直,是否存在气孔,若有气孔则管材不合格;检查不圆度,大于5%为不合格。
检查管径及壁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全面测试。
(2)、管材、管件的运输、搬运与保管:应用非金属绳捆扎和吊装;不得抛摔和受剧烈撞击,也不得拖拽;得曝晒,雨淋,也不得与油类、酸、碱盐,活性剂等化学物质接触;管材、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不超过40℃的库房内,在施工现场临时堆放时,应有遮盖物;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之间的存放期不应超过1年,发料时要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c2190edaef5ef7ba0d3ccb.png)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一、管沟开挖:1、一般规定,当在地面连接时,开沟宽度为D+0.3,当在沟内安装或开沟回填有困难,不能满足回填土密实度要求时,开沟宽度为D+0.5,且总宽度不小于0.7米。
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为600mm左右,深度为900mm左右,一般至少保证管道管顶以上700mm覆土埋深,保证管道埋设的最小管顶覆土厚度在永久性冻土或季节性冻土地层冰冻线以下。
以及保证外部荷载的要求。
2、挖掘时,应考虑留用部分好的原土以备管沟回填使用,根据作业面堆放原土场地,注意堆土坡度,高度,保证施工安全,在管子的接口处,管沟应宽一些,以方便接口的连接施工;3、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4、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3)、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4)、槽底平整,不应有石块等坚硬物。
5、开挖沟槽时,如遇有管线、电缆时加以保护,并及时向相关单位报告,及时解决处理,以防发生事故造成损失。
6、开挖时,如遇到石方,管沟允许超挖至设计标高下200mm,用中砂填平。
因离居民住宅区较近,采用液压锤及风镐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二、材料进场及质量验收:1、PE管:(1)、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公司有关规定,符合GB/T13663-2000国家标准,管道材料等进场必须有专人检查验收,应检查有无产品出厂合格证,并索要出厂检验报告;进行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检查管子内外表面是否清洁光滑,是否有沟槽、划伤、凹陷、杂质和颜色不均等;检查长度,定尺管的长度应均匀一致,注意检查管口端面是否与管子的轴线垂直,是否存在气孔,若有气孔则管材不合格;检查不圆度,大于5%为不合格。
检查管径及壁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全面测试。
(2)、管材、管件的运输、搬运与保管:应用非金属绳捆扎和吊装;不得抛摔和受剧烈撞击,也不得拖拽;得曝晒,雨淋,也不得与油类、酸、碱盐,活性剂等化学物质接触;管材、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不超过40℃的库房内,在施工现场临时堆放时,应有遮盖物;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之间的存放期不应超过1年,发料时要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
管道设计规范
![管道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afc201bfc4ffe473368ab99.png)
本文由寂寞231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国电信[2005]574 号关于印发《通信管道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北京公司、西藏公司、北方公司,股份公司并转各省级电信有限公司: 为贯彻集团提出的企业转型战略,实施精确化管理, 合理控制通信管道工程的规模和造价,集团公司委托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通信管道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
对通信管道工程的设计指导原则、管道路由的选择、设》计容量及满足年限、管道材料的选用、管道及人(手)孔建筑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
现将《通信管道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编号 DXJS1002-2005)印发你们,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为进一步解决管道投资和管道需求之间的偏差,逐步改进管道建设理念和方法,集团公司还组织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管道投资和建设模式进行了专-1-项调查研究。
该课题综合考虑了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及保持和提升企业长远竞争力等多方面因素,对现有的管道建设模式提出了规范和调整建议,从而实现合理有效的压缩和控制各省公司管道投资需求额的目的。
现从中节选部分管道建设模式研究的成果,一并下发,供参考。
在执行《通信管道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至集团公司网络发展部。
附件: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管道建设模式研究二○○五年九月十四日-2-中国电信集团企业标准通信管道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DXJS1003-20052005北京-3-前言本规定是贯彻集团公司提出的企业战略转型、实施精确化管理的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5007-2003《通信管道及通道工程设计规范》为依据,对国家规范作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达到在企业内部规范管理、合理控制通信管道工程造价的目的。
本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通信管道工程设计的指导原则、管道路由的选择、设计容量及满足年限的考虑、管道材料的选用原则、管道及人(手)孔建筑的技术要求等。
管道工程建设原则及相关规范要求
![管道工程建设原则及相关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c213ae1c850ad02df80412e.png)
1通信管道建设原则1.1通信管道容量、建筑程式根据《中国移动传送网基础资源建设指导意见》,市政道路管道应统筹近期和中远期各类业务接入需求,结合城市发展及建设情况,参照已编制的城市覆盖的长期规划,确定管道管孔容量及建筑程式。
根据业务接入需求及长期规划,本工程在呼和浩特分公司呼和浩特市及武川、和林、托县旗县建设1、2、4孔管道,管材选用七孔梅花管,建筑程式采用包封/简易管道。
包封管道采用混凝土基础,车行道及管道进出手孔2米处基础加钢筋,全混凝土包封。
简易管道采用素土夯实后,直埋Φ110径PE塑料管,PE塑料管上下各回填10cm沙子,管道进出人孔2米处基础加钢筋。
1.2路由沿线主要危险源及预防措施通信管道沿途涉及施工安全作业时,有以下重点部位和环节需要施工时格外注意:(1)管道施工未设置安全警示设施,造成交通事故。
(2)电动工器具漏电,电动工具没有定期做绝缘试验,作业时漏电造成触电伤害。
(3)缺乏安全围蔽措施,管道开挖沿线路由没有设置安全围栏,造成对行人的伤害。
(4)违规使用大型机械,导致重大事故。
(5)管沟坑开挖方式错误,人工开挖土方采用淘挖方法,造成坍塌事故。
(6)管道靠近现有危险市政设施,开挖位置附近已敷设供排水、燃气、电力线缆等地下设施,作业无保护措施造易成重大事故。
(7)违章驾驶(失误操作、酒后驾驶、超载、超速)。
(8)管材堆放/装设不当,吊装钢管碰伤人。
(9)管沟坑无塌方防护,挖坑作业坑深1米以上,没有加装挡土板支撑,造成坍塌事故。
(10)管沟坑积水,雨季施工时管沟积水,坍塌伤害。
1.3管材技术指标本工程管材选用梅花管和实壁管。
2.4.1梅花管主要技术指标梅花管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设计合同。
(1)梅花管的原材料及其特性梅花管是以聚氯乙烯(PVC-U)或聚乙烯树脂(HDPE)为主要原料,并加入为改进产品性能所必需的添加剂。
密度为1.38g/cm3,线膨胀系数为5-7X105/°C,使用温度范围0-50°C。
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管道施工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0166c3059eef8c75fbfb3a7.png)
说明:一、管道工程勘察规划设计(一)管道工程勘察要点1、通信管道是当地城建和长、市、有线、无线通信管线网的组成部分,应该与现有的管线网及发展规划相配合。
2、管道应建在距离较短,转弯和故障较少的定型道路上。
3、不宜在规划未定,道路土壤尚未夯实,流沙及其他土质尚不稳定的地方建筑管道。
4、尽量避免选择地下水位高,具严重腐蚀性地段。
5、确定特殊地段或使用不同材质管道地段。
6、查勘管道路由的土质情况,石方量及估算重大障碍处理费用。
7、配合土建专业确定局站(机房)进出接驳方式界面及管材种类。
8、检查各项测绘图纸及当地可能提供劳力的情况。
9、收集建设单位与外单位签订的有关路由批准或破挖赔偿标准等协议文件。
10、统计各类土质及特殊防护措施的工程量。
(二)通信管道规划的原则1、通信管道规划应以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
通信管道建设规划必须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2、通信管道应根据各运营商发展需要,进行总体规划。
3、城市街区内新建、改建的建筑物,楼外应预埋管道。
并应与公用通信管道相联接。
4、城市的桥梁、隧道、高级公路等建筑应同步建设通信管道或留有通信管道的位置。
必要时,应进行管道特殊设计。
5、通信管道与通道规划应与城市道路和地下管道规划及其现状密切结合,主干道路可在道路两侧修建管道。
管道建设宜与相关的市政建设统一规划,同步进行。
(三)通信管道路由的确定1、通信管道宜建在城市主要街道和住宅小区,对于城市郊区的主要公路也应建设通信管道。
2、选择管道路由应在管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分路敷设的可能(包括在道路两侧敷设的可能),以满足各运营商的需要和管道网络的灵活性。
3、通信管道路由应远离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
4、选择地下、地上障碍物较少的街道。
5、避免在已有规划而尚未定型,或虽已成型但土壤末沉实的道路上,以及流砂、翻浆地带修建管道。
(四)通信管道建筑位置的确定1、宜建筑在人行道下。
如在人行道下无法建设,可建筑在慢车道下,不宜建筑在快车道下。
管道设计规定
![管道设计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501e51a910ef12d2bf9e76d.png)
一、适用围二、图面字体规定1、角图章用4 mm仿宋体填写;文表用4号仿宋体填写。
2、角图章外平面图的设备,建〔构〕筑物名称及编号文字高度为4mm加粗。
3、其余局部:例如尺寸,说明,管道号文字高度为3.5mm。
三、装置〔单元〕布置设计规定1、设计原那么〔1〕本工程改造局部以尽量利旧原有设施为原那么。
〔2〕满足工艺要求装置〔单元〕布置应充分考虑工艺系统要求的设备标高差和泵净吸入头(NPSH)的需要以及过程控制对设备布置的要求,此外为防止结焦、堵塞,控制温降、压降等有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尽量靠近布置。
〔3〕平安生产装置〔单元〕布置应充分考虑设备以及机泵间防火、防爆平安间距的要求,建筑物间的平安距离以及与界区外相邻装置(单元)有平安间距要求的设备或建筑物间的平安距离;装置〔单元〕布置应设置贯穿通道与界区外四周环形通道相连,以保证消防作业的可抵达性和可操作性。
〔4〕方便设备安装与检修大型设备如反响器、常、减压塔及分馏塔等均应靠道路一侧布置,既有利设备的现场组对,也方便其吊装;贯穿式通道要为每台设备的安装与检修创造条件。
此外,设置假设干个检修通道口,为某些设备(如压缩机)的检修创造条件。
装置布置还应充分考虑设备检修(如管壳式换热器)所需空间以及固体物料装卸所需作业面。
〔5〕节约装置〔单元〕布置应按照“流程顺畅,紧凑布置〞的原那么,减少装置占地;优化各设备间距,减少管道的往返;对大管径管道,造价高〔如高材质〕管道,应尽可能最短,以节约投资。
2、设备布置的定位原那么(1)卧式容器根底中心线(2)塔和立式容器中心线(3)换热器根底中心线(框架上层) 管程嘴子中心线(地面层)(4)卧式泵泵端根底(5)立式泵泵中心线3、装置通道宽度〔1〕车行消防道路最小4000mm〔2〕检修、维修道路最小4000mm〔3〕操作通道最小800mm〔4〕联通通道最小800mm〔5〕检修消防通道路面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9m.4、装置通道净高〔1〕卡车通道净空要求最小4500mm〔2〕工厂主干道净空要求最小5000mm〔3〕铁路净空要求最小5500mm〔4〕消防车通道净空要求最小4500mm〔5〕操作通道净空最小2100mm5、根底标高〔1〕满足工艺要求〔2〕塔及地面层立式设备根底高度一般应取H=200mm。
管道焊接、安装技术标准
![管道焊接、安装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0fba74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7.png)
管道焊接、安装及支架加工、安装标准一、技术准备1.技术准备2.熟悉和审查图纸,参加设计交底,同时取得各项技术资料及有关图集,制定施工技术措施,组织技术交底。
3.了解管道的总体布置,对每个管道的规格、材质、连接形式及垫片的选用、防腐、保温等应做到心中有数。
4.施工依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235—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9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YB/T9256—95;《建设工程防腐管材技术标准》Q/BGJ015-2002;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上的技术、质量要求。
二、材料的要求1.对材料进行货到检验和验收检查,检验材质证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确认原材料与设计图纸、规程要求无误后方可进行切割、组装焊接.2.固定支架、导向支架、滑动支架的制作和安装应有技术交底,根据技术交底下料,组装焊接。
3.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施工机具汽车起重机、载重汽车、直流电焊机、氩弧焊机、砂轮切割机、空气压缩机、坡口机、焊条烘干箱、手握砂轮机、电动试压泵、导链、千斤顶、气焊工具、扳手、水平尺、铅锤、直角尺、手锤。
四、质量要求(一)焊接质量要求1.在施工过程中,焊接质量检验应按下列次序进行:(1)对口质量检验;(2)表面质量检验;(3)无损探伤检验;(4)强度和严密性试验;2.对口质量应检验坡口质量、对口间隙、错边量、纵焊缝位置,检验标准应符合表3-2和3-3的规定。
3.焊缝表面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查前,应将焊缝表面熔渣清理干净;(2)焊缝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焊缝表面应完整,高度不应低于母材表面,并与母材圆滑过度;(3)不得有表面裂纹、气孔、夹渣及融合性飞溅物等缺陷;(4)咬边深度应小于0.5mm,且每道焊缝的咬边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5)表面加强面的高度不得大于该管道壁厚度的30%,且小于或等于5mm,焊缝加强面宽度应焊出坡口边缘2—3mm。
管道及其支架技术规范标准
![管道及其支架技术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b0fbce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f.png)
1 管道及支架1 .总则1.1 说明本章说明给水及排水系统的管道及其它设备的规格和安装所需的各项技术要求。
1.2 一般要求1.2.1 所有送达工地的管道均应为全新的,并带有色带、标识以利辩认不同的等级;1.2.2 所有管道应按施工图纸安装;1.2.3 管道接头不应藏在墙身或地板之内;1.2.4 管道应借管套越过墙壁、地台。
若管道所穿越之结构需要防水密封时,须用铸铁防水法兰管套接驳;1.2.5 配合施工进度提交所有有关管道的安装资料;1.2.6 所有跨越楼宇伸缩缝的管道必须采用波纹伸缩器连接;1.2.7 在安装需配合吊顶时,承包单位须负责调整管道的高低使符合吊顶高度,费用由承包单位承担。
若管道须早于吊顶安装时,承包单位应预先获得顾问工程师发出预定高度的指令后方可进行;1.2.8 所有管道如装设于室内如有结露的可能,必须提供保温材料;1.2.9 任何情况下,镀锌钢管不得采用焊接方法。
1.3 质量保证3.1.1.1 所有管道装配人员和设备安装人员均应具有在本行业中至少三年以上有关的工作经验;3.1.1.2 所有供本工程使用的管道和配件均应符合国标、BS、ASTM、JIS、DIN、ISO及凯悦国际的标准要求;3.1.1.3 所有烧焊技工必须具备由有关政府机关签发的有效上岗证书。
1.4 资料呈审4.1.1.1 提交管道支架和固定支架详图供审批;4.1.1.2 提交管道测试和清洁净化程序供审批;4.1.1.3 在测试和投入运行之后须提交完整的测试报告。
4.1.2.1 除特别的注明外,给水系统管道规格应符合下列的要求,而材料标准见设备材料一览表:4.1.3 管道接口4.1.3.1 管道连接方法,应按2.2.1.1表中的的要求进行。
除安装必要,接口的间距应不小于3m;4.1.3.2 泵房和设备房内所有管道和附件须采用法兰接口或卡箍式联接器;4.1.3.3 所有丝扣接口须等同美国标准ASTM中或中国国家标准的要求,小心选择材料,使其配合设备的类型;4.1.3.4 管道接口和装配联接件的法兰须为镀锌锻铁;4.1.3.5 碳钢管与铜管连接须采用法兰接口。
管线标准
![管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e365cd533d4b14e852468c0.png)
关键词:标准材料管道应用压力4应用标准体系4.1国际上常用的标准体系4.1.1德国及前苏联应用标准体系4.1.2 美国应用标准体系(ANSI)4.1.3 日本应用标准体系(JIS)4.1.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应用标准体系4.1.5英国和法国应用标准体系4.2国内常用的标准体系4.2.1石化行业应用标准体系4.2.2化工行业应用标准体系4.2.3机械行业应用标准体系4.2.4国家应用标准体系4.2.5 压力管道应用标准体系配伍4 应用标准体系目前,大多数压力管道及其元件都进行了系列化,并有相应的应用标准作支持。
因此压力管道材料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压力管道及其元件标准系列的选用。
应用标准体系。
一个管系(路)中各元件所用系列标准的集合。
这些标准应包括管子系列标准、管件系列标准、法兰及其连接件系列标准、阀门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过一定的规则在一个管系中得到应用,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合,从而确定了管道及其元件的基本参数。
这些标准中尤其以管子标准和法兰标准最具代表性,它们是其它应用标准的基础。
下面以管子标准和法兰标准为主,介绍应用标准。
目前,世界上各国应用的标准体系有很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应用标准和标准体系,它们之间有些相差很多,无法配套使用和互换因而给使用者带来不少麻烦。
因此,压力管道设计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应用标准体系,并作为设计的统一规定,以免各相关专业因采用不能互换的其它标准体系而导致错误。
世界各国应用标准大体上分为两大类。
◆管子----即钢管外径系列分为国际通用系列(大外径系列)英制管;国内常用系列(小外径系列)公制管(或米制管)◆法兰:欧式法兰和美式法兰压力等级:PN 0.1 0.25 0.6 1.0 1.6 2.5 4.0 6.3 10.0 16.0 25.0 40.0 MPa 欧式法兰(DIN)压力等级:PN 2.0 5.0 6.8 10.0 15.0 25.0 42.0 MPa 美式法兰(ANSI)CL 150 300 400 600 900 1500 2500 Psi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法兰还是管子,上述两个系列或两个体系是不能混合使用的。
工业管道设计与安装技术规范
![工业管道设计与安装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96afeb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4.png)
工业管道设计与安装技术规范第1章总则 (5)1.1 设计要求 (5)1.1.1 工业管道设计应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管道系统安全、可靠、经济、环保。
(5)1.1.2 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工程背景、工艺流程、介质特性、环境条件等,进行全面的管道设计。
(5)1.1.3 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管道的布局、走向、支吊架设置、管道元件选型等因素,保证管道系统的合理性和优化。
(5)1.1.4 管道设计应满足生产需求,兼顾管道系统的可扩展性、维修性和操作便利性。
51.1.5 管道设计应采用先进的计算方法、设计软件和材料,提高设计质量。
(6)1.2 安装要求 (6)1.2.1 管道安装前应认真审查设计图纸,了解管道系统的结构、材质、规格和施工要求。
(6)1.2.2 管道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遵循正确的施工顺序和工艺。
(6)1.2.3 管道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
(6)1.2.4 管道安装应保证管道内清洁,避免杂质、油污等进入管道系统。
(6)1.2.5 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试验,包括压力试验、泄漏试验等,保证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6)1.3 检验与验收 (6)1.3.1 管道安装过程中,应进行过程检验,对关键工序和部位进行质量检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6)1.3.2 管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验收,检查管道布局、支吊架设置、管道元件安装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1.3.3 验收过程中,应对管道系统的功能、功能、安全性、可靠性等进行检测,保证管道系统正常运行。
(6)1.3.4 验收合格后,应提供完整的验收资料和报告,包括施工记录、试验报告、验收记录等。
(6)1.3.5 验收不合格的管道系统,应进行整改,直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验收。
(6)第2章管道材料 (6)2.1 材料选择 (6)2.1.1 材料选择原则 (6)2.1.2 常用材料 (6)2.1.3 材料选用要求 (7)2.2 材料验收 (7)2.2.1 验收标准 (7)2.2.2 验收程序 (7)2.2.3 验收要求 (7)2.3 材料储存与保管 (7)2.3.1 储存要求 (7)第3章管道设计 (8)3.1 设计基础 (8)3.1.1 设计依据 (8)3.1.2 设计原则 (8)3.2 管道布置 (8)3.2.1 管道布置要求 (8)3.2.2 管道走向及间距 (8)3.3 管道应力分析 (9)3.3.1 管道应力分析目的 (9)3.3.2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 (9)3.3.3 管道应力分析要求 (9)3.4 支吊架设计 (9)3.4.1 支吊架类型及选用 (9)3.4.2 支吊架布置原则 (9)3.4.3 支吊架设计要求 (9)第4章管道元件 (10)4.1 管道法兰 (10)4.1.1 法兰的分类与选用 (10)4.1.2 法兰的材料 (10)4.1.3 法兰连接 (10)4.2 管道阀门 (10)4.2.1 阀门的分类与选用 (10)4.2.2 阀门的主要技术参数 (10)4.2.3 阀门的安装 (10)4.3 管道补偿器 (11)4.3.1 补偿器的分类与选用 (11)4.3.2 补偿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1)4.3.3 补偿器的安装 (11)4.4 其他管道元件 (11)4.4.1 管道弯头 (11)4.4.2 三通、四通 (11)4.4.3 管道支架 (11)4.4.4 管道膨胀节 (11)4.4.5 管道过滤器 (11)4.4.6 管道视镜 (11)第5章管道加工与预制 (11)5.1 管道加工 (12)5.1.1 管材选择 (12)5.1.2 管材切割 (12)5.1.3 管道弯曲 (12)5.1.4 管道校直 (12)5.2 管道预制 (12)5.2.1 预制前的准备 (12)5.2.3 管道预制质量控制 (12)5.3 管道焊接 (12)5.3.1 焊接方法及工艺 (12)5.3.2 焊工资格 (12)5.3.3 焊接过程控制 (13)5.3.4 焊接检验 (13)5.4 管道涂装 (13)5.4.1 涂装材料 (13)5.4.2 涂装工艺 (13)5.4.3 涂装质量控制 (13)5.4.4 涂装验收 (13)第6章管道安装 (13)6.1 安装准备 (13)6.1.1 在进行管道安装工作之前,应详细审查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及施工方案,保证对管道系统的结构、材质、规格及安装要求有全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