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校本研修 理解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 3.21
校本研修学习稿理解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一、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经验 + 反思 = 成长。
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杜威是最早对反思进行描述的,他认为“反思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
”二、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reflection)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作为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教学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
三、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我国学者熊川武认为,所谓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其不良的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1、反思的准备发现自己很美可以给自己一种好心情,使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愉快的心情投人工作和生活,从而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体验,取得更大的成绩。
照出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好,虽然当时自己可能手忙脚乱一阵,但事后.我们却可以更加坦然面对别人的目光,获得另外一种自信与骄傲。
从另一种角度,如果我们没有照出自己不妥帖的地方,着明显的不足招摇了一圈,这时我们才发现自己的毛病,我们将会更后悔。
西方中世纪在对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进行形而上学思辩兑:“若要到达不曾拥有的快乐,就得走一条令你不快的路。
若要到达尚不具备的有知,就得走一条无知无识的路。
若要到达不曾拥有的富有,就得走一条一无所有的路。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对策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对策•相关推荐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对策(通用5篇)教学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对策篇1“学而不思则罔”,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理应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反思,找准反思的途径,转变教学观念,查找存在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本文就教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反思谈一些自己肤浅的体会,以抛砖引玉。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什么是反思? 反思这一概念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什么“反求诸己”、“反躬自省”、“扪心自问”、“闭门思过”、“吾日三省吾身”等都见证了古人的反思。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而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教学活动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使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发展,使教师成长得更快、更专业。
著名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断言:“反思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数学创新活动,是数学活动的动力,必须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以便他们学会反思。
”世界著名数学大师荷兰的弗赖登塔尔教授曾精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学生的现实世界数学化,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一)对教育观念的反思观念是行为的灵魂,是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直接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关注的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成绩的提高。
对体验数学价值、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美感、感悟数学交流等很少重视。
在这种传统的教学观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背多分”式的高分低能者,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经受时代的考验。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进行教学反思的实践,终会有所收获,使自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领域不断取得进步。
新课程改革在我市的全面推行,对全体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
下面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只强调备好课、上好课,但上完课之后能否写好“教学反思”,却未引起足够重视。
所谓“教学反思”,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因此,写好“教学反思”,不仅不是额外负担,还是备课的好“帮手”。
它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加深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改进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果,以此达到教师成长。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对后续产生影响。
他为此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一名合格或优秀的教师,不仅应是一名教育家,同时也应该是一名研究者。
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善于理性的反思、总结、再反思、再总结的教师也许凭自己的经验能维持一阵子,但是他到底能走多远,的确让人难以做出肯定的回答。
教师要自主发展,就必须有“反思”作前提,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良好的阶梯。
(一)反思是为了立足教学实际,创新解决问题。
事实上,教育具有多重属性。
教育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教育实践不可能只是一个纯技术层面的过程,把教师等同于教书匠的观念从根本上来说是错的。
教师终日只专注于应付上课,也无兴趣去系统地思索,作为一种生活的教育过程的“传统型的教师该下岗了”。
教学反思的作用与目的
教学反思的作用与目的教学反思的作用与目的范文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他人)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他人)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的作用可以通过几个不同的层面来考量:从自我发展的层面看,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教师通过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理性观察与矫正,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发展教学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
从自身学习的层面看,教学反思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
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
从分析思考的层面看,教学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优秀的教学观”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依次做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
从教学技术的层面看,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可使教师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
从教学研究的层面看,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
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景的能力。
教学反思记录了课后的感想、经验,及对今后教学的建议,还记录了学生不同一般的解题方法或出现错误等重要信息,为优化今后的教学积累材料。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反思以追求教学合理性为动力,反思的直接目的'是改进教学,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更加完善,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展开:(一)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教学实践行为的反思的对象很广泛,可以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目的、活动计划、活动策略、活动过程及活动评价进行反思,主要从教学定位问题、动态生成问题、教学设计问题、教学效果问题等几个方面分析;也可以对教育教学的观念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的作用
教学反思的作用教学反思的作用教学反思作用篇一: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
在经济,文化与教育等瞬息万变的今天,教学反思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反思可以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不足;记录教学中的困惑;发现某种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可以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
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相反,例如有的教师已从教数年,但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没有达到最佳,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够重视教后反思,作为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缺乏对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不断积累的意识,教师很难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
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
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
教学反思鼓励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研究和教师的教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则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教师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它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则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包括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到自觉、敏感性逐渐增强和迁移性逐渐提高。
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技能、自信心等特征。
心理发展则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研究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
研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研究是狭义的研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人类的研究是广义的研究,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研究的特征则包括计划性、间接性和高效性。
格式塔派研究理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通
1、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教学方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思考教学活动中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学习资源利用进行反思。
(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3)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反思2、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
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
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教育案例的基本特征:⑴述的是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或事例。
⑵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和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⑶叙述具体、典型、特殊,而不是对事件的笼统描述和抽象化、概括化的说明。
⑷对时间、地点和必要的背景及因果关系有所交待。
⑸对教育行为的描述能够反映出事件人物的情感、态度、动机和需要等。
⑹要反映事件发生的特定教育背景。
3、答:(1)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程,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写在教育教学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过程。
(2)教育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3)教育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教育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一上课(或活动)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或活动)的全程记录;而案例是根据案例主题和案例问题有所选择地记录教育教学的一个或几个片段。
案例事件的记述必须有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而课堂实录却没有这一规定。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模拟试卷三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模拟试卷三[单选题]1.教师教学反思的成分不包括()。
(江南博哥)A.认知成分B.思维成分C.批判成分D.教师的陈述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学反思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它包括认知成分、批判成分和教师的陈述成分。
[单选题]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活动中属于学习的是()。
A.大一时的军训导致他大学毕业后从军B.老爷爷早晚打太极拳C.彭涛初一时跳1.3m高,初三时候跳1.4m高D.孩子开始走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单选题]3.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单选题]4.我国古代贤哲早就提出,学习可以“温故知新”,在迁移的观点看,这是一种()。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下学到的知识、技能,对在另一种情境下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如果先前在一种情境中学得的知识、技能,对在另一种情境中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起积极作用,这称为正迁移。
如果先前在一种情境中学习的某种知识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起阻碍作用,不利于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这称为负迁移。
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反之,则为逆向迁移。
“温故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
[单选题]5.产生式迁移理论证实了()。
A.学习可以自动迁移,而不必有学习者的有意识注意B.桑代克的共同的“S-R”成分可以导致迁移C.熟练的基本技能可以自动迁移D.策略学习可以自动迁移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产生式迁移理论则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下面给大家分享《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借鉴!《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1上周五早上刚到学校,就接到师父的电话:“瑞廷,赶紧准备一下,教研组张老师第一节来听你的课!”挂了电话,我心里一阵忐忑,生怕表现不好给学校抹黑。
但时间紧迫,容不得我瞻前顾后。
于是匆忙跑到教室安排了下学生,然后风风火火地开始上课。
《轴对称图形》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的部分。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本节课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图形的运动。
在本节课的教学之前,我将教学目标定为: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能直观地辨认轴对称图形。
2、能通过折一折的方式辨认轴对称图形,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能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
在教学的具体环节中,首先我通过老师买眼镜这一情境提出“对称”这一概念,然后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对称图形进行分析,总结出“对称图形两边完全一样”这一概念。
接下来通过让同学们猜测: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可以通过“折一折”的方式,再自然而然地开始实践操作活动。
在活动之前,我先出示自己剪的一个图形,让同学们猜一猜,想要剪出这样一个图形,需要什么步骤,接着就让他们小组合作,通过“一人折、一人画、一人剪”的方式验证猜想。
实践操作之后,通过带领孩子们分析剪出的图形相同点,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一概念,即沿一条直线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在巩固练习的环节,我通过3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加深同学们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最后,通过欣赏生活中一些漂亮的轴对称图形结束授课过程。
但是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对对称现象的概括不够全面,过于强调左右边完全一样,以至于孩子们看到上下完全一样的图形时,无法判断是否对称;还有,在提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对概念的剖析不够深刻;重点不够突出、教师讲授过多,忽略了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发展等。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doc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短文两篇》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短文两篇》教学反思一(1)过程活动化。
我们可以把学生课堂活动是否充分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标尺。
如果课堂上没有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升华精神的活动,就没有语文教学的改革。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我们的教学。
教师必须追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起来且真正学有所得的高层次教学境界,简单地说,就是课堂教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设法让学生充分地"活"起来,"动"起来,就是要将教师"教"的活动科学巧妙地转变为学生"学"的活动,将本需由教师讲析出来的内容由学生在充分的课堂活动中读出来,找出来,析出来,悟出来,练出来,品出来。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积累语言、赏析语言整合为编写《读书名言精评》这一学生活动,既凸显了语言教学这一重点,又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也让学生享受到了求知的愉悦,感受到了思想的启迪。
在教学第二篇短文中,教师又将学心论证方法这一教学重点难点转化为学生小组合作比较阅读,学生在比较中自悟自得,自得其乐,其乐融融。
(2)关注学生体验。
关注学生体验即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对接,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对接,构筑了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
另一方面,组织思维工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编写《读书名言精评》,与培根"对话",比较阅读,自拟名言等,促进了学生在体验中自得自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
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教学研究者、教学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那么,我们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这里我作些简单的探讨。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
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根据教学活动顺序确定反思内容1、教学前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案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和预设,勾勒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取向。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及其在《新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课堂练习、教学效果等都已经有一定的思考和预设。
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针对这些思考和预设进行“再思考”,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
2、教学中反思:也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掌握双基、发展能力的认识活动,也是学生在掌握双基、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校园文化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关于教学反思一、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
对于教学反思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
有学者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反思不同于自发的、无意识的回顾和总结,它产生于“问题”,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多方面分析问题、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
一般而言,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指向五个方面:1.指向教学,即分析、评价教学活动本身的利与弊,以及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2.指向学生发展,即分析、考虑与学生发展、能力培养相关的一些因素;3.指向教师发展,即分析、考虑与教师自身发展、素质提高相关的一些因素;4.指向教育改革,如考试制度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育改革的实效性等;5.指向人际关系,如教师如何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三、教学反思征文的写作1.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着手。
既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再思索(如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也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梳理与分析(如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对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对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进行导学、助学的情况等),均应有对此导致的教学效果的阐述。
既可以写成功经验,也可以写失败教训,进行探究与剖析,分析原因,探索规律。
2.重点是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践的反思,特别是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的教学实践。
同时,应突出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点,对自己创新实践的起源、做法、效果等进行阐述。
教学反思的五个必须与七条路径
教学反思的“5个必须”与“7条路径”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课后反思的“五必须”教学反思能力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
那么,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该反思点什么呢?1.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对教师而言,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
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的经验,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
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2.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有失偏颇,对某个问题的处理感到力不从心等。
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
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
3.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
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
反刍式教学论文
进行反刍式教学,促进我们的成长反刍:乃反思、反复咀嚼之意。
教学反刍,也称教学的反思和反思性教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课堂的回顾和作业的诊断以及自我监控等方法,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学生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找出差距,给予肯定、支持强化,或许给予否定、思索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相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合理性,进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和个人的素养。
教学反刍式通过一种提高参与者的滋味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的发展途径。
反刍式教学是指教师对已经教过的内容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教,学生则再次进行学习。
反刍式教学不是一种单独的行为或类型,它是多种教与学的方法综合应用的过程,它依归于结合其他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反刍性教育教育思想古来有之,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便是最好的例证。
反刍具有反复学习,回忆,回顾,反思等意思,人类的学习行为不是一次性行为,认知是一个过程,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温故而知新”,“熟读深思子自知”等等,都是对于反刍式学习的同义表述。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特别的作为新教师,要注意教学反刍。
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优秀教师成长的公式,即经验+反思=优秀教师。
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而不对学生是否对于知识的获得进行反思和检查,那么他的旧的教学理念以及不恰当的教学行为就很难发生变化,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他的教学可能很长时间都会停滞不前而一直保持在原有的教学水平上。
可见,教学反刍对于教师的职业成才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在我刚刚进入教师这个巨大的队伍里,曾经有位老教师这样跟我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是如果你能坚持写三年的反思,那你有可能会成为名师。
”这句话足以说明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老师养成教学反刍习惯对于教师的自我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老师进行教学反刍对教学的重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刍教学有利于教师认识提高。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
课堂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措施、方式、方法、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检讨得失、权衡利弊、系统总结,以期新一轮教学取得更大进步。
一、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意义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科学的“扬弃”。
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
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真正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内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罕有所滑坡。
”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
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途径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教师应多思考“我为什么做我所做的”。
教师要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实践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可行,要做到:(1)反思是否以总体课程目标为指导,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全面综合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评价访谈被评价者
教学效果评价访谈被评价者课堂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措施、方式、方法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检讨得失、权衡利弊、系统总结,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驾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老师自身的水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仅仅对教师进行培训是不够的,要在根本上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在教学中的反思和评价。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以后的教学行为产生影响。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单方面的评价,就是以他人评价教师居多,教师大多处在被动拒绝接受的地位。
这样单方面的测评无法较好地引起教学思想的沟通交流和相撞。
只有通过自我价评,就可以较好地使得教师不断的自我思考、自我教育,并对自己的教学犯罪行为展开改良,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可以说道自我评价和改良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认知、自我打破的过程,更是教师个体蜕变的过程。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对课堂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反思评价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著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略自我的情感体验、内在价值。
因为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彰显。
如果教师本身没积极主动的态度,没顺利、惬意的情感体验,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就不能使学生培养积极主动、较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须要在教师创设的人与自然氛围中、在多样多样的活动情境中赢得生动活泼地发展,那么教师情感、态度同样须要一个收紧的环境去唤起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须要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就可以确保学生的发展。
教学活动完结后,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犯罪行为及教学过程中的做出思考,找寻严重不足,找到闪光点,改良教学策略,并使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体会和体验课堂的生命活力和价值价值观念,逐步形成代莱教学理念。
活动反思是什么
活动反思是什么活动反思是什么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
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教师反思应包括以下三种重要成分:(1)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
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
莱因哈特和格里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
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
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
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柯奇伦、史密斯等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
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如何写课后反思;记成功之举,记"败笔"之处,记教学机智,记学生见解,记再教设计。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莱州市文昌小学潘晓晴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
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总体课程目标的反思,总体课程内容的反思,总体课程组织的反思,科目目标的反思,科目内容的反思,科目组织的反思,单元目标的反思,课程中具体学习活动的反思等。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课后反思是教师及时补救的依据以及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通过课后反思能达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有的教师执教多年,却长进不快,有的教师刚涉足教坛,却能后来居上。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者是否在与思考、探索和总结。
可见,写课后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它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认识提高新课程强调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又是思想者。
按照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上课过程应该包括教学前的预案设计和教后的反思。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能仅仅满足于“今天我的课已经上完了”,而应该在课后反思自己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有何得失、有何感悟,要把写好课后反思当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最终达到“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透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的目标。
反思教学中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使现有教学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思,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种种本质特征,成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学实践者,成为最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
没有对自己教学经验的继承和对教学教训的吸取,对教学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其教学水平也只能停留在“一般型”教师层面,不能成长为“骨干型”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
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总体课程目标的反思,总体课程内容的反思,总体课程组织的反思,科目目标的反思,科目内容的反思,科目组织的反思,单元目标的反思,课程中具体学习活动的反思等。
在时代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教学反思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反思可以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不足;记录教学中的困惑;发现某种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可以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
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换言之,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相反,例如有的教师已从教数年,但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没有达到最佳,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够重视课后反思,及没有找到合适的对策有直接的关系。
作为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缺乏对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不断积累的意识,教师很难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
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
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
教学反思鼓励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写教学日记、描述──解释自己的教学活动、观摩──分析教学事件、主动征求同事及学生意见和建议等多种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这实际上为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