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卵教科版(12)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6《动物的卵》教案.doc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6《动物的卵》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6609b8819e8b8f67d1cb94c.png)
1、电脑课件:各种各样动物的繁殖活动图片、各种动物的卵的图片、鸡蛋的知识及小鸡的孵化过程影片、青蛙卵的发育繁殖过程影片。
2、学生收集关于动物卵的知识的资料。
3、教师为每组准备鹅蛋、鸭蛋、乌鸡蛋、鹌鹑蛋各1枚,2枚生鸡蛋、半个熟鸡蛋,小盘子一个,放大镜一个,尖嘴钳子,小手电筒。
教学流程
观图激趣,质疑引入
二、观察探究、探索真相
1、观察各种动物的卵,研究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不同种类动物的卵外形有不同和相同的地方,那相同种类动物的卵也是这样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组禽类的卵,分别是鹅的卵、鸭卵、乌鸡卵、鸡卵、鹌鹑卵。我们看看他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及相同的地方?你想怎么观察呢?
(学生分组制定观察方法,然后汇报。1、用放大镜观察外壳;2、比较大小;3、观察花纹;4、比较形状……教师提示:可以借助桌面上现有的工具进行观察。)
4、教育学生要养成一种求实的科学探究态度,以及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探究了植物的繁殖过程,对动物的卵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自己亲自观察、探究就能得到新的知识,这样不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而且也能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学重点
认识动物的一些繁殖活动及产卵动物卵的特点,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的多样性及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下面我们看一个短片,看是否和你们猜的一样!(电脑课件:小鸡的孵化过程)
现在你知道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了吗?
(学生总结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蛋白是供给养料和水分的;蛋黄是提供营养的;胚能发育成小鸡;气室提供氧气;蛋壳有保护作用)
观看青蛙卵的孵化过程,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到课外
鸡蛋的孵化过程我们已经知道了,下面我们看看更加有趣的青
教科版科学四下2.6《动物的卵》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2.6《动物的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1d95d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8.png)
教科版科学四下2.6《动物的卵》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卵》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卵的结构、特点以及孵化过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的卵,并理解卵在动物生殖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卵的结构和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动物的卵的观察和探究兴趣浓厚,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卵的结构、特点以及孵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动物卵的特点和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对动物卵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卵的结构、特点以及孵化过程。
2.难点: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卵的结构和特点的比较。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动物的卵,如鸡蛋、鸭蛋、龟蛋等。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鸡蛋,观察其外部特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动物的卵是什么样子的吗?”,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收集到的各种动物的卵,如鸡蛋、鸭蛋、龟蛋等。
学生观察并描述卵的外部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卵进行观察。
通过小组合作,用尺子测量卵的长度和宽度,用放大镜观察卵的细节结构,如气室、系带、卵黄膜等。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卵的特点,如卵壳、卵白、卵黄等。
学生通过对比不同动物的卵,了解其结构和特点的异同。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卵在动物生殖中的作用,如提供营养、保护胚胎等。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物卵的关爱和保护意识的看法。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卵 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卵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e982f7ec3a87c24128c452.png)
动物的卵潼南区寿桥镇小学仇秀一、设计思路:《动物的卵》是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的第六课。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习了植物的繁殖的一些知识,由植物的繁殖联系到动物的繁殖,由植物的种子联系到动物的卵,在探究植物新生命孕育之后,探究动物如何孕育新生命。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自主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由于鸡蛋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卵,学生已经有力一些感性的认识,因此把它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
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重点让学生利用他们最熟悉的鸡蛋来进行实物观察,充分展示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
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亲历一次“观察—分析—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是学生知道:即使是他们最熟悉的事物也有不为他们所知的秘密,养成主动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愿意解决问题的习惯。
尤其,要培养学生能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和推测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爱护动物的健康心理。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了解许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结构,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2、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1、用实物观察鸡的卵的结构特征。
2、通过观看视频,和观察实物的方法,经历小鸡的孵化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生命繁殖的相似性,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
2、培养孩子们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以及爱护动物的心理。
三、教学重点:认识鸡的卵的基本结构。
四、教学难点:了解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鸡蛋、培养皿、放大镜、镊子、纸巾若干、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课前谈话:猜谜语(一)课堂导入:1、教师出示实物鸡蛋(鸡的卵)进行提问。
(1)关于鸡蛋你知道些什么?(2)你还想了解些什么?(3)要深入了解鸡蛋,我们需要知道些什么?(组成、作用)(二)观察鸡蛋:1、教师提问:如何有序的研究鸡蛋的组成?(小组讨论)2、小组分享讨论结果,说一说如何研究?哪一种方案更可行?3、确定研究方案:从外到内观察。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动物的卵》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动物的卵》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086b1dcaaedd3382c4d30b.png)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内容分析】基于科学课堂教学“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构想,把教材中原有对“各种动物的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观察作为后续研究,不在课堂上铺开。
至于“小鸡孵化过程的条件”这一课后探究借助小鸡孵化器变抽象为直观,提高可操作性。
在课堂上,从鸡蛋这个常见物体入手,挖掘它被我们所忽视的科学内涵,研究它孕育生命中的一些科学知识。
本节课在获析学生前概念基础上,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亲历一次“观察——分析——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鸡蛋的结构特点为新生命发育生长提供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观察鸡蛋的结构特点,推测鸡蛋各部分在新生命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再通过科学阅读验证推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探究动物繁殖的奥秘,对生命的诞生有奇妙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重点:鸡蛋的结构及其对生命的意义难点:观察发现蛋黄上的胚胎,并逐步形成胚胎能发育成小鸡的认识【教学准备】小组材料:托盘1个、受精生鸡蛋1个、对剖切开的熟鸡蛋1个、透明小碗2个、放大镜2把、镊子1支、强光手电筒1把、抹布1条、实验报告单1张。
教师材料: 演示材料(鸡的卵细胞和鸡蛋、手电筒、镊子、透明小碗)、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从动物的卵过渡到鸡蛋的研究1.课件播放动物的卵图片,并展示鸡的卵细胞实物。
2.提问:你想说点什么?生畅谈。
3.谈话:为了确保能够顺利繁衍下一代,母鸡体内的卵逐渐地演变成鸡蛋被排出体外。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找鸡蛋中的这些生命奥秘吧。
二、观察鸡蛋的结构: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1.谈话:回忆鸡蛋由哪几部分组成,并画在记录表的第一部分。
2.板书:张贴学生的记录表。
(二)观察鸡蛋的外形特点1.活动一要求(课件出示):从鸡蛋外部观察它有什么特点,分析这些为新生命发育提供了什么条件?并指导用手电筒照蛋的方法。
( 4人1组,小组材料:1个受精生鸡蛋、2个放大镜、1把手电筒。
时间:3分钟。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卵》教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d86bb855270722182ef788.png)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课前检测:
【测评内容】
1.回家完成打鸡蛋的实验
2.鸡蛋打开后你观察到了什么?
【评价方式】
1.课前调查学生打鸡蛋实验的情况
2.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性评价
课堂检测:
【练习内容】
一、选择题
1.鸡蛋中可以发育成小鸡的结构叫做()
A.蛋白
B.蛋黄
C.胚
2.鸡蛋能在()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鸡。
A.10
B.21
C.41
二、连线题
请把鸡蛋各部分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相应作用连起来。
蛋白提供营养
蛋黄提供养料和水分
胚能发育成小鸡
气室有保护作用
蛋壳提供氧气
【评价方式】
1.活动记录表
2.汇报交流
【评价方式】
3.课前调查学生打鸡蛋实验的情况
4.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性评价
课后测评:
【测评内容】
1.你还知道还有哪些动物卵的孵化?
2.卵生动物的概念
【评价方式】
1.生生评价,教师根据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引导,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动物的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0426b6dd88d0d232d46a14.png)
《动物的卵——观察鸡蛋》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分析:
《动物的卵》是小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第六课。
本课是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第一课。
是学生认识了植物的繁殖之后进而认识动物的繁殖。
学生将通过对各种动物卵的观察,特别是对鸡蛋的观察活动,了解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
二、学情分析
鸡蛋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容易记住鸡蛋的结构,并了解鸡蛋在鸡繁殖过程中起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2、过程与方法:学会一般的观察方法来获得需要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善
待生命。
四、教学重点:探究卵的外部特征和卵的内部特征,推测动物的卵各部分对胚胎发育所起到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推测动物卵各部分对胚胎发育所起到的作用。
六、教学媒体:课件、实物等。
七、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培养皿1个、生鸡蛋1个、对剖切开的熟鸡蛋1个、塑料水槽一个、放大镜1把、强光手电筒1把、抹布1条、实验报告单1张。
教师材料:
课件:各种动物卵的图片,卵的结构等;实验记录单。
八、教学过程:
1、猜谜引入课题,激发兴趣(模仿)
2、总结卵的共同点。
(出示图片)
3、观察鸡蛋外观(小实验)
4、感受蛋壳的力量(小游戏)
5、解决两个疑问(讲解)
6、观察内部结构,推测其对胚胎发育的作用(观察讨论)
7、总结卵的繁殖作用,提出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卵》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卵》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12782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7.png)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卵》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是我肩负的重要责任。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动物的卵》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力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有关动物卵的知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孩子们在观察、思考、实践中,了解动物卵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认识到动物卵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卵的特点,知道卵黄、卵白等结构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孩子们认识到动物卵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动物卵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理解卵黄、卵白等结构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实物鸡蛋、模型鸡蛋、解剖工具。
2. 学具:记录表、彩笔、放大镜、解剖工具。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观察不同动物的卵,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探究:让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实物鸡蛋,并用解剖工具进行解剖,了解鸡蛋的结构。
在此过程中,引导孩子们思考卵黄、卵白等结构的作用。
3. 实践: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动物卵的特点,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5. 讨论:引导孩子们思考动物卵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动物卵。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动物卵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理解卵黄、卵白等结构的作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动物卵的兴趣很高,积极参与观察、实践和讨论。
但在分享实验成果时,部分孩子表达不够清晰。
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孩子们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更准确、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拓展延伸:为了让孩子们对动物卵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准备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他们到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不同动物的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卵》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卵》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f0ef7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8.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卵》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卵》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动物卵的结构、特点以及不同动物卵的差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动物卵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动物的卵,并掌握观察、比较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动物卵的结构和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卵的结构和特点,认识不同动物的卵,学会观察和比较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提高他们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卵的结构和特点,不同动物卵的差异。
2.难点:观察和比较方法的运用,对动物卵结构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卵的结构和特点。
2.比较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差异,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动物卵的结构,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动物的卵实物或图片,如鸡蛋、鸭蛋、鱼卵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鸡蛋,用于观察和操作。
3.课件:制作相关教学内容的PPT,展示动物卵的图片和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的卵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以此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动物卵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例如,展示鸡蛋的图片,讲解鸡蛋的结构,包括卵黄、卵白、蛋壳等。
然后,让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卵的图片,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四年级科学《动物的卵》教案新部编本
![四年级科学《动物的卵》教案新部编本](https://img.taocdn.com/s3/m/2456ae1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1.png)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动物的卵》教课设计叶大乡皮古完整小学--- 陈勇教课目的:1、认识到好多动物都要产卵,且卵有相像的基本结构。
2、知道卵在适合的条件下会发育成动物。
3、知道青蛙、鸡这样生殖后辈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生殖后辈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4、培育乐于研究动物生殖神秘的兴趣,感觉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持续性。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察看和研究的过程。
2、在察看的基础上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推断,并经过进一步的察看和查阅资料找寻凭证。
3、本课的教课中采纳以学生自主察看研究为主的“察看——研究——剖析——议论——总结”学习方式。
教课要点:1、认识到好多动物都要产卵,且卵有相像的基本结构。
2、知道青蛙、鸡这样生殖后辈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生殖后辈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教课难点:让学生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察看和研究的过程。
教课准备:1、电脑课件:各种各种动物的生殖活动图片、各种动物的卵的图片、鸡蛋的知识及小鸡的孵化过程图片、青蛙卵的发育生殖过程图片。
2、教师为每组准备 1 枚生鸡蛋、 1 枚熟鸡蛋,小盘子一个,放大镜一个.教课过程:一、观图激趣,怀疑引入师:春季到了,植物们忙着抽芽生长,刚过夏季就开始孕育果实、种子,生殖后代。
动物们也不甘落伍,科学家把动物的蛋叫做卵。
(科学家把我们平常说的‘蛋’叫做卵,学生怎么说你都能够接话题)今日我们就来研究动物的卵。
板书 : 动物的卵出示脑课件:各种动物的卵的图片:一同来看看,卵是什么样的师:你能谈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和同样的地方?学生:察看后报告察看结果: 1、都是圆形的; 2、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 3、颜色不一样)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二、察看研究、研究实情。
小学科学426动物的卵(教案)
![小学科学426动物的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bb6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e.png)
小学科学426动物的卵(教案)小学科学-动物的卵(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动物的卵;2. 掌握动物的卵的特点和种类;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班级:小学四年级;2. 学具:图片、动画、实验材料;3. 教具:幻灯片、电视、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有关动物的卵的图片,并与学生进行简单互动。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物的卵是什么吗?动物的卵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动物的卵是小动物崽所在的地方,是通过卵生方式繁殖的。
教师: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动物的卵。
二、呈现(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者电视画面向学生呈现一些动物的卵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请你们看这些图片,这些都是一些动物的卵,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学生:(举手)老师,这些动物的卵形状好像都不一样呢!教师:很棒!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动物的卵的种类。
三、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和文字说明,向学生讲解关于动物的卵的基本知识。
教师:动物的卵分为两类:硬壳卵和软壳卵。
这两种卵的外形和结构都不一样。
硬壳卵通常是由鸟类和爬行动物生产的,它们有一个坚硬的外壳,可以保护小动物的崽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而软壳卵则是由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生产的,它们没有坚硬的外壳,但它们也能为小动物提供保护。
教师: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展示一段有关动物卵的视频,请大家仔细观察。
四、实验(20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动物卵放置在透明容器中,供学生观察和探索。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围观我所准备的实验容器。
请你们观察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并记录下你们的观察结果。
学生们拿起笔记本或纸张,对所观察到的动物卵进行描述,并记录下来。
五、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教师:请你们将观察到的结果与大家分享,有什么发现吗?学生:(举手)老师,我观察到有的动物卵呈现椭圆形,有的呈现圆形,还有的呈现不规则形状。
教科版科学四下2.6《动物的卵》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2.6《动物的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7da53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8.png)
教科版科学四下2.6《动物的卵》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卵》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动物的卵的特点和结构。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的卵,了解卵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动物卵,他们可能有所接触,但对其结构和特点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卵的结构,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动物卵的特点和结构,能够正确识别各种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卵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不同动物卵的特点和结构。
2.难点:能够正确识别各种卵,并理解卵的结构和功能。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卵,引导学生发现卵的特点和结构。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制作卵的结构模型,加深对卵的理解。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心得,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动物的卵、卵的结构模型、显微镜等。
2.学具:每人一份卵的结构模型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种动物的卵,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卵的特点和结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卵,用显微镜观察卵的结构,并记录下来。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分享观察到的卵的结构,讨论不同卵的异同。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卵是如何发育成雏鸟的?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尝试回答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各种卵的特点和结构。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下家中的鸟类卵,描述其结构和特点,下周上课分享。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卵》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卵》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c9b8ab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f.png)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卵》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知道动物的卵是繁殖的重要手段;2.能够根据动物的卵的特征,识别不同的动物卵;3.能够了解动物的卵的发育过程,知道动物从卵到幼虫的成长过程。
2. 认知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在探究中实现自我认知和认知价值。
3. 教学内容1.动物的繁殖方式;2.动物卵的种类和特征;3.动物卵的发育过程。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1.老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2.老师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动物的繁殖方式。
4.2. 学习环节1.老师介绍动物的卵的种类和特征,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卵;2.老师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和研究不同的动物卵,根据特征进行识别;3.老师介绍动物卵的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动物从卵到幼虫的成长过程;4.老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动物卵的发育过程时存在的差异和变化。
4.3. 总结环节1.老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要点;2.老师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反思1. 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中,我精心策划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引导学生谈论、实物操作、以及小组讨论。
这些教学方法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术兴趣。
2. 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中,我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让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并结合实际进行识别和分析,这些教学方法让学生建立起知识和技能的联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3. 教学总结总的来说,我认为本课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都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许多学生对动物卵的识别还不够熟练,或者是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不够,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卵》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卵》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1c81ed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a.png)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卵》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卵是一种有机物,可以孕育小动物的起源;
2.学习动物的卵在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差异;
3.探究动物的卵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孵化的情况。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动物卵、蛋盒、鸭嘴笔、放大镜、幻灯片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看到不同类型的动物卵,并引导学生讨论卵外形的不同之处及其所能产生的动物类型。
2. 实验检测环节
教师通过介绍科学家研究卵孵化的历史,引导学生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卵孵化实验。
将若干个动物卵放入不同的温度下进行观察,并记录卵的状态,待观察时间结束时,进行交流并讨论不同温度对卵的影响。
3. 拓展探究环节
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动物卵的特性,并提出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并互相解答问题。
4. 总结复习环节
回顾整个探究过程,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得出结论,对本次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评估:学生交流、实验记录和讨论结果等方面表明整个学习
过程探究能力的加强,感性认识和科学知识的提高。
2.教学问题反思:该课程的整体探究过程需要学生能够承受良好的组织
和时间管理能力,教育者应考虑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材料的选择与指导,以尽可能达到课程设计的目标。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卵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卵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8fb5adf7ec4afe05a1df29.png)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卵教科版年级四年级学科迷信课题植物的卵备课人郭芬[来源学_科_网Z_X_X_K]课时一课时学校教学目的 1、让先生阅历一次对植物的卵停止观察和探求的进程。
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对研讨的效果停止推测,并经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查阅资料寻觅证据。
2、乐于探求动植物繁衍的微妙。
3、看法植物的一些繁衍活动及产卵植物卵的特点,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的多样性及动、植物在繁衍上的相似性。
4、教育先生要养成一种务实的迷信探求态度,以及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研讨的迷信研讨方法。
学情剖析先生之前曾经学习、探求了植物的繁衍进程,对植物的卵这局部外容有一定的理性看法。
先生经过自己亲身观察、探求就能失掉新的知识,这样不但先生的学习兴味浓重,而且也能使先生的才干得以提高。
教学重点看法植物的一些繁衍活动及产卵植物卵的特点,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的多样性及动、植物在繁衍上的相似性。
教学难点教育先生要养成一种务实的迷信探求态度,以及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研讨的迷信研讨方法。
教学方法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络小先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味的实践状况,在教学中采用了〝自客观察探求——协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教员深化先生之中,与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教员与先生共同〝亲历迷信〞。
在课堂中我把每一名先生都称为是小迷信家,因此,先生的观察、探求的热情绝后高涨,研讨的愈加仔细,学习的兴味十分浓重。
教具预备1、电脑课件:各种各样植物的繁衍活动图片、各种植物的卵的图片、鸡蛋的知识及小鸡的孵化进程影片、青蛙卵的发育繁衍进程影片。
2、先生搜集关于植物卵的知识的资料。
3、教员为每组预备鹅蛋、鸭蛋、乌鸡蛋、鹌鹑蛋各1枚,2枚生鸡蛋、半个熟鸡蛋,小盘子一个,缩小镜一个,尖嘴钳子,小手电筒。
教学流程观图激趣,质疑引入我们知道春天到了,植物们忙着繁衍后代、发芽生长。
植物们也不甘落后,也在悄然的繁衍他们的后代。
同窗们看!〔电脑课件:植物繁衍图片〕[来源:]这些小植物们都在为繁衍他们的后代而努力,那么他们产下的卵都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82fe6889eb172dec63b752.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卵教学设计动物的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2、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1、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2、观察青蛙卵孵化的过程;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卵的构造。
[教学难点]经历一个饲养动物、观察孵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演示:各种动物的卵,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
放在透明水槽内的青蛙卵和水草。
分组:一个新鲜鸡蛋和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鲫鱼卵,蚕卵,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引入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
出示各种动物的卵。
板书课题:动物的卵二、探究过程1、观察动物的卵(1)出示各种各样的卵: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小组观察鸡蛋、鲫鱼卵、蚕卵:有什么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3)观察鸡蛋外形:画一个鸡蛋;用放大镜观察鸡蛋外壳:你有什么发现?表面很粗糙;外壳有很多小孔;壳很脆容易破。
这些小孔有什么用?透气。
(4)观察鸡蛋的内部观察:打在盘中的鸡蛋:蛋清﹙蛋白﹚、蛋黄、胚﹙蛋黄上的小白点﹚、壳。
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
汇报:鸡蛋里面有一头是空的;蛋壳上有膜。
指出蛋白、蛋黄、气室。
推测: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蛋白供给养料和水分;蛋黄提供营养;胚能发育成小鸡;气室提供氧气;蛋壳有保护作用。
2、青蛙卵的孵化观察指导(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吗?(2)讨论观察方法,设计观察记录表。
(3)学习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透明水槽。
水草。
3、小鸡的孵化(1)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鸡蛋,认识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2)小鸡孵化的条件:种蛋、温度、湿度、通风等。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卵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卵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abcb4f43323968011c92de.png)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第6课【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的卵是各种各样的,许多动物是产卵繁殖的。
2.从寻找生命特征入手观察鸡蛋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并对它们的作用进行推测。
3了解鸡蛋孵化的过程;对卵的世界、生命的诞生有奇妙、美妙的感觉。
感受到生命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观察鸡蛋的外、内部构造和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胚,了解胚的作用。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2.有胚的鸡蛋每组1只;放大镜、手持显微镜每组2只、陶瓷碗1只、塑料杯、抹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课桌上看到了什么?鸡蛋从哪里来的?我有个问题: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说出你的理由?科学结论一定要有科学依据!)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1.今天卜老师也带来了一只小鸡,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小鸡和鸡蛋图片)请注意观察(移动放大镜)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未成形的小鸡)这只小鸡就是从鸡蛋里出来的,你们想知道小鸡是怎样出壳的吗?2.学生看小鸡出壳录像3.谈话:同学们,看了小鸡从鸡蛋里孵化出来的过程你们有什么感想?(学生谈自己的感想)是呀,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把像鸡蛋这一类能发育成新生命的物体叫做动物的卵(板书课题动物的卵)二、引导学生观察探究鸡蛋的外、内部构造了解它们的作用1.谈话:(师手上拿着一个鸡蛋)鸡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卵,鸡蛋里面孕育着一个新生命。
像这样的鸡蛋,你们觉得可以从哪些地方寻找它的生命特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外部内部下面我们就试着从鸡蛋的外部来寻找生命特征!2.学生观察鸡蛋的外部特征。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可以用多种观察的方法来研究。
3.学生汇报:在蛋壳上有很多的气孔(课件出示)蛋壳上为什么要有这些气孔?起什么作用?(说明鸡蛋是有生命的呼吸空气)鸡蛋是椭圆形,起到了保护作用!用手捏鸡蛋捏不碎。
4.为什么刚才脆弱的鸡蛋壳现在变的这么结实?5小结:这是鸡蛋的一种自我保护,当我们握住鸡蛋的时候,椭圆形的外壳会分散受到的力,所以不会破了!鸡蛋的这种结构被广泛的用到了一些建筑上,像悉尼歌剧院的薄壳结构就是受到了鸡蛋壳的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观察青蛙卵的孵化过程,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鸡蛋的结构及其对生命的意义
难点:观察发现蛋黄上的胚胎,并逐步形成胚胎能发育成小鸡的认识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托盘1个、受精生鸡蛋1个、对剖切开的熟鸡蛋1个、透明小碗2个、放大镜2把、镊子1支、强光手电筒1把、抹布1条、实验报告单1张。
教师材料: 演示材料(鸡的卵细胞和鸡蛋、手电筒、镊子、透明小碗)、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谈话:繁殖是生物重要特征之一,在条件适宜的时候,比如春天,动物们都会忙着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请看视频。
课件播放动物的卵视频。
提问:你看到新生命的诞生吗?你感兴趣的是什么?为什么感兴趣?谈话:许多动物的生命都是由卵开始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动物的卵(板书课题)。
二、观察动物的卵
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卵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这些动物的卵,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发现他们的大小、颜色、数量、形状等都不一样,光滑程度、纹理也不一样。
2、教师出示一组鸟类的卵的图片。
它们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三、观察鸡蛋的结构:
(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1.谈话:今天我们就选取平时同学们最熟悉的鸡蛋进行研究。
那鸡蛋里有什么?把你知道的画在记录表的第一部分,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2.学生汇报,教师相应板画: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二)观察鸡蛋的结构特点
1.谈话:还有没有你们没发现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从外至内观察鸡蛋。
课件出示实验记录表的第二部分,把你观察到的鸡蛋结构特点,画在记录表的下面部分。
观察过程中思考:这些结构在小鸡孵化过程中可能有什么帮助?
2.实验提示
(1)先用手电筒和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外形特点;
(2)再打开鸡蛋,要确保蛋黄的完整,并仔细观察蛋黄上有些什么东西,不要忘记观察鸡蛋壳的内壁;
(3)最后才领取熟鸡蛋,注意观察蛋黄表面和蛋壳内壁;
(4)及时记录,注意卫生。
3.指导用手电筒照蛋和打开鸡蛋的方法。
(在实物投影仪演示)
用镊子钝头轻轻敲击鸡蛋中部,小心掰开,注意使蛋黄保持完整。
4.学生开始实验探究(实验时间:约10分钟),师巡视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蛋黄上的胚盘。
(生鸡蛋让相邻的两组交换观察,外和内都交换)
(三)汇报研讨
1.整顿纪律,收拾材料。
(只留下生鸡蛋、熟鸡蛋、蛋壳)
2.提问:请从外至内介绍你的观察结果。
2~3名同学汇报,教师适时把学生的发现进行板书(如:气孔、系带、气室、胚盘等)。
3.当学生发现胚时,特别提问:你在哪里发现的?并投影实物。
再转向全班提问:你们也发现了吗?
4.课件出示图片:在其它动物的卵上,我们能否发现与鸡蛋的相似的结构?我们能找到胚吗?打开的鹌鹑蛋、鸭蛋、鹅蛋等,并放大它们的胚盘。
谈话:其它动物的卵也有相同的结构——胚。
5.提问:那胚可能有什么作用呢?学生预测。
谈话:我这里提供给大家一段视频,正确答案还需要你们在里面找。
课件播放视频,从鸡卵—鸡蛋—胚的发育—小鸡出壳。
凸显卵发育成个体,生命来之不易。
四、科学阅读:
1.提问:鸡蛋里的胚盘能发育成小鸡,那么鸡蛋的其它结构在小鸡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学生推测。
2.发放科学阅读材料,把你们的观点与科学家进行比较。
3.提问:你知道了什么?哪些是你没想到的?并板书总结鸡蛋为小鸡孵化提供了什么帮助?
(蛋壳和膜——保护作用;气孔和气室——提供空气;蛋白和蛋黄——提供营养和水)
4.生命教育。
5.提问:是否所有的鸡蛋都可以发育成小鸡?学生回答。
师总结:这是我们下一节课《动物的繁殖活动》要学习的内容。
(视时间而定)
五、拓展、欣赏、小结
1、刚才看了小鸡孵化。
那你知道青蛙是如何孵化的呢?是不是跟小鸡一样呢?
2、学生交流。
3、小结蝌蚪发育不同阶段的身体结构变化:卵、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消失、长成青蛙。
(出示图片)
4、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板书“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这些动物我们把他们叫做卵生动物。
(板书“卵生动物”)
5、指导课后进行孵化青蛙卵的活动。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分析,了解了青蛙卵的孵化过程,同学们一定想亲自去观察这一孵化的过程吧?(想)现在正是青蛙产卵的季节,同学们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郊外的池塘边采集一些青蛙的卵,放到鱼缸里孵化,然后饲养起来,青蛙卵能在10天左右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能在几星期内长成一只小青蛙。
我们可以观察青蛙卵在孵化过程中的奇妙变化,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提醒:等所有的小蝌蚪全孵化出来后,请把它们送回大自然。
【板书设计】
动物的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