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的组成及作用基体
复合材料中的基体材料
![复合材料中的基体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49e99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4.png)
复合材料中的基体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材料组成的材料,其中一种材料称为基体材料。
基体材料在复合材料中起到支撑和固定增强材料(通常是纤维或颗粒)的作用。
基体材料的选择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基体材料及其特点。
1.金属基体材料:金属基体材料主要是指铝、镁、钛等金属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优良的导热性、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等优点。
金属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和建筑等领域。
2.高分子基体材料:高分子基体材料主要是指树脂类材料,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酰亚胺等。
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绝缘性能好、抗腐蚀性能好等特点。
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电器等领域。
3.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体材料主要是指氧化铝、氧化硅、碳化硅等无机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抗高温等特点。
陶瓷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耐火材料、摩擦材料和高温结构材料等领域。
4.碳基体材料:碳基体材料主要是指碳纤维、炭黑等碳材料。
碳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高强度、高刚度、耐高温、导电性能好等特点。
碳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体育器材等领域。
5.纳米基体材料:纳米基体材料主要是指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片等纳米材料。
纳米基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低摩擦系数等。
纳米基复合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总之,基体材料是复合材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有新型的基体材料涌现,为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复合材料名词解释
![复合材料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ae3a7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0.png)
复合材料名词解释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合成材料和传统材料的特点和优势。
复合材料的优点主要包括轻质、强度高、刚性好、耐腐蚀、耐磨损、导热性能好、成型性好、设计自由度高等。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以上的材料组成,其中一种称为基体(matrix),另一种或其他几种材料则是增强体(reinforcement)或填充物。
基体材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整体结构的支撑和连续性,而增强体则起到增加复合材料强度和刚性的作用。
常用的基体材料有塑料、树脂、金属等,而增强体则包括纤维、颗粒、薄膜等。
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预制部分、成型部分和固化部分。
在预制部分,根据所需材料和形状,将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形成复合材料的原料。
在成型部分,将预制的原料放入模具中,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压力成型、注塑成型、挤出成型等。
在固化部分,通过热固化或化学反应等方式使复合材料成型,得到最终的复合材料制品。
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由于增强体的加入,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性,远远超过单一材料的强度。
其次,复合材料的密度相对较低,可以做到轻质化,便于携带和使用。
再次,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好,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可以用于电子、电气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此外,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好、耐磨损性能好,可以提高材料使用寿命。
最后,由于复合材料可以灵活设计,成型性好,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复合材料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在航天航空领域,复合材料被用于飞机、火箭、导弹的制造,可以减轻重量、提高载荷能力和提高耐用性。
在汽车工业中,复合材料被用于汽车车身和零部件的制造,可以减轻整车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能。
在建筑领域,复合材料被用于建筑结构、钢材替代、建筑保温材料等,可以提高建筑品质和节能效果。
在体育用品领域,复合材料被用于制作高尔夫球杆、网球拍、滑雪板等,可以提高运动器材的性能。
总之,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轻质、强度高、刚性好、耐腐蚀、耐磨损、导热性能好、成型性好、设计自由度高等优点。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42b40fcf705cc17552709f8.png)
的强度,使复合材料性能恶化。
16
因此,选择基体材料时,应充分注意与增强 物的相容性(特别是化学相容性),并尽可能在
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抑制界面反应。例如:
对增强纤维进行表面处理; 在金属基体中添加其他成分;
选择适宜的成型方法;
缩短材料在高温下的停留时间等。
17
2、结构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
用于各种航天、航空、汽车、先进武器等结构 件的复合材料一般均要求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 因此大多选用铝及铝合金、镁及镁合金作为基体金 属。目前研究发展较成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是 铝基、镁基复合材料,用它们制成各种高比强度、
13
③ 基体金属与增强物的相容性
首先,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需要在高温下成型,制备过 程中,处于高温热力学非平衡状态下的纤维与金属之间很容 易发生化学反应,在界面形成反应层。 界面反应层大多是脆性的,当反应层达到一定厚度后, 材料受力时将会因界面层的断裂伸长小而产生裂纹,并向周 围纤维扩展,容易引起纤维断裂,导致复合材料整体破坏。
44
镍基铸造高温合金是以镍为基体,用铸造工 艺成型的高温合金,能在600~1100℃的氧化和燃
气腐蚀气氛中承受复杂压力,并能长期可靠地工
作,主要用于制造涡轮转子叶片和导向叶片及其 他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零件。
45
另外,用钨丝、钍钨丝增强镍基合金还可以 大幅度提高其高温性能。如高温持久性能和高温 蠕变性能,一般可提高1.3倍,主要用于高性能航 空发动机叶片等重要零件。
28
对于不同类型的复合材料应选用合适的铝、镁 合金基体。 例如,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一般选用 纯铝或含合金元素少的单相铝合金; 而颗粒、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则选择具 有高强度的铝合金。
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体的作用
![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体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ac031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b.png)
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体的作用复合材料是由至少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材料,主要包括基体和增强体。
基体是复合材料的主体组成部分,起到支撑和固定增强体的作用。
增强体则是基体中的强化组分,负责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基体是复合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到支撑和固定增强体的作用。
基体通常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强度的材料,如树脂、金属、陶瓷等。
基体的选择需要考虑复合材料的使用环境、应力要求以及成本等因素。
基体的性能决定了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如强度、刚度、耐磨性等。
增强体是复合材料中起到强化作用的组分,通常是纤维、颗粒或片层状的材料。
增强体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刚度和耐用性。
常见的增强体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
增强体的选择取决于对复合材料所需的特定性能,如高强度、高刚度或高温耐受性。
基体和增强体的相互作用是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
增强体的存在增加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还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基体则提供支撑和固定增强体的功能,防止其从基体中脱离。
1.机械锁定作用:基体和增强体之间的力学锁定作用是通过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摩擦力来实现的。
增强体的形状和分布对锁定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2.能量转化作用:增强体能吸收和分散外部载荷作用时的能量,通过增强体和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能量转移到基体中,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3.功率传递作用:增强体通过相互作用将应力传递到基体中,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增强体的刚度和强度越高,功率传递效果越好。
4.界面作用:基体和增强体的界面对于复合材料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界面的结构和性质影响着基体和增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界面的粘着强度和亲和性。
5.互补效应:基体和增强体的不同性质和结构相互补充,共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增强体可以弥补基体的缺陷,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而基体可以提供增强体所不具备的柔韧性。
综上所述,基体和增强体在复合材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复合材料的组成及作用基体
![复合材料的组成及作用基体](https://img.taocdn.com/s3/m/635c1cf6172ded630b1cb6bc.png)
层状陶瓷复合材料断口形貌
三明治复
双金属、表面涂层等也是层状复合材料。 层状结构材料根据材质不同,分别用于飞机制造 、运输及包装等。
有TiN涂层的高尔夫球头
层状复合
铝合金蜂窝夹层板
9.3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基础 和条件。随着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拓宽,复合 材料工业得到迅速发镇,其老的成型工艺日臻 完善,新的成型方法不断涌现,目前聚合物基 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已有20多种,并成功地 用于工业生产.
2 复合材料的特点
A 组成与结构特点 (1)具有可设计性 (2)组元间有明显界面或 呈梯度变化的多相材料; (3)性能取决于各组分性 能及协同效应。 B 性能特点 比强度高
抗疲劳性能好
耐磨减磨性能高 减震能力强 高温性能好 化学稳定性高
成型工艺简单灵活
复合材料性能不足之处
1、横向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低。 2、断裂伸长率低,冲击韧性有时不好。 3、制造时产品性能不稳定,分散性大,质 检困难。 4、抗老化性能不好。 5、机械连接困难。 6、成本太高。
9.4 复合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
聚合物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通常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增强高分子材料 。 这类复合材料的性能较环氧树脂等基体有大幅度的提 高,比强度也高得多。
材料种类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 / E级玻璃纤维
纵向抗拉强 度 MPa
69 1020
纵向弹性模 量 GPa
6.9 45
环氧树脂 / 碳纤维(高弹性) 环氧树脂 / 芳纶纤维(49)
3 复合材料分类
按组成分 ①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 ②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 ③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 按结构特点: ①纤维复合材料 ②夹层复合材料 ③细粒复合材料 ④混杂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4bde4b50242a8956bece4d8.png)
的种类、配比、加工方法和纤维含量等进行设计,由于基体、增强体材料种 类很多,故其选材设计的自由度很大。
7、独特的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可以整体成型,可以减少零部件紧固和接头数目,简化
结构设计,减轻结构重量。在中等批量生产的车型中,用树脂基复合 材料取代铝材可降低成本40%左右。
一、复合材料的组成及分类
复合材料=基体+增强体
基体是复合材料的主体,即自 身保持连续而包围增强相的材料。 起粘结作用,可以是金属、高分子 或陶瓷材料中的一种。
复合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高 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中的任意两种 或几种制备而成。
二、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1.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复合材料最显著的特点是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对要求减轻自重和高速运转 的结构和零件是非常重要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是钢 的7倍,比模量是钢的4倍。
增强的复合材料的高温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较高。特别是金属基复合材 料,例如7075铝合金,在400℃时,弹性模量接近于零,强度值也从 室温时的500MPs降至30-50MPa。而碳纤维或硼纤维增强组成的复 合材料,在400℃时,强度和弹性模量可保持接近室温下的水平:碳 纤维增强的镍基合金也有类似的情况。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也称为玻璃钢。玻璃钢是汽车上应用最广的复合材料, 目前在轿车、吉普车以及卡车上使用的玻璃钢部件逐步增多。随着研究和开 发的不断深入,将更多地用玻璃钢替代金属材料,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
碳纤维增强塑料是以树脂为基体材料, 常用树脂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聚 四氟乙烯等。
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导 热系数大、摩擦系数小、抗冲击性能 好、疲劳强度高等优点。
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
![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ba7812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5.png)
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可以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船舶、建筑、电子设备和医学器械等领域。
那么,什么是复合材料呢?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下面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何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它的特点在于不同材料之间有更强的结合力,这种结合力可以使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优良的性能。
二、复合材料的组成1. 基体材料基体材料通常是具有良好强度和刚度的聚合材料(如环氧树脂),金属(如铝、钛等)或陶瓷(如氧化铝)等。
基体材料形成了复合材料的主要骨架结构。
2. 增强材料增强材料通常是一种纤维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
这些纤维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特性,经过加工可以将它们布置在基体材料的表面上,形成所谓的增强材料。
3. 界面材料由于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界面材料的作用是防止它们之间的层间剥离,保证复合材料整体强度。
目前,界面改性技术已经成为大量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三、复合材料的结构复合材料结构是由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的交替叠加形成的。
正常情况下,复合材料的厚度都很小,只有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
其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纤维结构复合材料中的纤维结构通常是由排列有序的纤维复合体构成的。
这样的排列方式可以使纤维之间相互贯通,在应力作用下相互支撑,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2. 层间结构层间结构是由交替叠加的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构成的。
由于增强材料比基体材料更硬,所以在外力作用下,增强材料首先承受应力,从而优化整个结构的抗振性能。
3. 裂纹结构相对于单一材料的均质结构而言,复合材料内部有很多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因此对外部应力有更强的韧性和耐久性。
裂纹结构是在复合材料发生破裂时形成的,通过层间叠加的结构来缓解应力并防止破碎。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c69c5a103d8ce2f01662386.png)
33
环氧树脂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耐候性差,环氧树脂中 一般含有芳香醚键,固化物经日光照射后易降解断链,所以 通常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固化物在户外日晒,易失去光泽, 逐渐粉化,因此不宜用作户外的面漆。另外,环氧树脂低温 固化性能差,一般需在10℃以上固化,在10℃以下则固化缓 慢,对于大型物体如船舶、桥梁、港湾、油槽等寒季施工十 分不便。
饱和聚酯等通用型热固性树脂。
(2) 附着力强。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中含有活性极
大的环氧基、羟基以及醚键、胺键、酯键等极性基团,
赋予环氧固化物对金属、陶瓷、玻璃、混凝士、木材
等极性基材以优良的附着力。
(3) 固化收缩率小。一般为1%~2%。是热固性
树脂中固化收缩率最小的品种之一(酚醛树脂为8%~
10%;不饱和聚酯树脂为4%~6%;有机硅树脂为4
(6) 稳定性好,抗化学药品性优良。不含碱、盐等杂质的 环氧树脂不易变质。只要贮存得当(密封、不受潮、不遇高温), 其贮存期为1年。超期后若检验合格仍可使用。环氧固化物具 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其耐碱、酸、盐等多种介质腐蚀的性 能优于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因此环氧 树脂大量用作防腐蚀底漆,又因环氧树脂固化物呈三维网状 结构,又能耐油类等的浸渍,大量应用于油槽、油轮、飞机 的整体油箱内壁衬里等。
24
提高树脂耐热性方法: 增加高分子链刚性:引入共轭双键、三键或环状结构; 进行结晶:-C-O-C-, -OH, -NH2等; 进行交联:交联键增加,提高分子间作用力。
25
三、耐腐蚀性能
树脂的腐蚀
物理作用:溶胀或溶解,导致结构破坏,性能下降 化学作用:化学键破坏或新的化学键 影响因素:
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体的作用
![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体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e06c7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c.png)
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体的作用介绍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性质的物质组合而成的材料,通过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复合材料具备了优异的性能。
其中,基体和增强体是复合材料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们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基体的作用基体是复合材料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成分,它决定了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和应用范围。
基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载荷传递的功能基体承载着复合材料的整体载荷,通过自身具备的强度和韧性将载荷传递到整个复合材料中的各个增强体中,从而使得整个复合材料具备了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2. 提供界面支撑基体不仅要支撑增强体,还要提供增强体之间的支撑和分散应力的功能。
在复合材料中,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界面是复合材料的关键部分,它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界面层的结合强度。
3. 润湿增强体基体的选择对于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基体能有效地与增强体进行润湿作用,使得增强体与基体之间能够更紧密地结合,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 提供化学稳定性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复合材料需要具备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基体的选择要考虑到复合材料所面临的环境条件,以确保复合材料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性能。
增强体的作用增强体是复合材料中起到增强材料性能的作用的组成部分。
增强体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强度和刚度增强体的存在使得复合材料能够具备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增强体一般是以纤维、颗粒、片层等形式存在,通过其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 提供方向性由于增强体具备一定的方向性,当增强体的方向与所需应力方向一致时,增强体能够发挥最佳的增强效果。
因此,增强体的方向性使得复合材料能够针对特定的应用需求进行设计和优化。
3. 提高疲劳性能增强体的存在有效地阻碍了裂纹的扩展,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
增强体能够在裂纹处分散应力,使得裂纹扩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延长了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
4. 提供耐磨损性能由于增强体的硬度较高,它的存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98dff0ee87101f69e3195d4.png)
聚合物受热变化
提高树脂耐热性方法:
增加高分子链刚性:引入共轭双键、三键或环状结构; 进行结晶:-C-O-C-, -OH, -NH2等; 进行交联:交联键增加,提高分子间作用力。
25
三、耐腐蚀性能
树脂的腐蚀 物理作用:溶胀或溶解,导致结构破坏,性能下降 化学作用:化学键破坏或新的化学键 影响因素: 树脂结构 树脂含量 树脂固化交联密度
CH2 O
CH
31
一、 环氧树脂及其固化物的优缺点 (1) 力学性能高。环氧树脂具有很强的内聚力, 分子结构致密,所以它的力学性能高于酚醛树脂和不 饱和聚酯等通用型热固性树脂。 (2) 附着力强。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中含有活性极 大的环氧基、羟基以及醚键、胺键、酯键等极性基团, 赋予环氧固化物对金属、陶瓷、玻璃、混凝士、木材 等极性基材以优良的附着力。 (3) 固化收缩率小。一般为1%~2%。是热固性 树脂中固化收缩率最小的品种之一(酚醛树脂为8%~ 10%;不饱和聚酯树脂为4%~6%;有机硅树脂为4 %~8%)。线胀系数也很小,一般为6×10-5/℃。所 以固化后体积变化不大。 (4) 优良的电绝缘性优良。环氧树脂是热固性树 脂中介电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
理性能将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
分为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用金属基复合材料。
2
金属复合材料的优点
1 2 3 与陶瓷材料相 比,金属基复合 材料具有高韧性 和高冲击性能、 热膨胀系数小等 优点
与传统金属材 料相比,金属 基复合材料具 有较高的比强 度、比刚度和 耐磨性
与树脂基复合材 料相比,金属基 复合材料具有优 良的导电、导热 性,高温
聚合物形变:普弹形变、高弹形变、粘流形变
普弹形变:由聚合物分子的键长和键角改变引起, 变形较小(1%) 高弹形变:由大分子链的链段移动引起,是聚合物主 要变形形式(Tg以上) 强迫高弹形变(Tg以下):在外力作用量够大,时间 是够长条件下出现 决定因素:大分子链的柔韧性、大分子链间的交联密度
复合材料组成
![复合材料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c1e2c5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4.png)
复合材料组成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复合材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增强材料(或称为粒料、纤维或片状材料),主要用于承受载荷,提供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增强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等,以及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基体。
•基体材料(或称为粘结材料),主要用于保护固定增强材料,并改善复合材料部分性能。
基体材料可以分为金属基体和非金属基体,常用的金属基体材料有钛、铝、铜、镁及其合金;常用的非金属基体材料有树脂、碳、石墨、橡胶等。
这两部分材料在复合材料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通过精心的组合和设计,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使其优于各单独的组分材料。
根据增强材料的形态,复合材料大致可以分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粒增强复合材料和薄片增强复合材料三类。
其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纤维状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组成,其纤维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石棉纤维、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以及碳纤维、硼纤维、陶瓷纤维、晶须等。
常用的基体材料有塑料、橡胶、水泥、陶瓷、金属等。
复合材料因其比强度高、抗疲劳性和减振性好、耐高温、易成型及性能可按使用要求设计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宇航、航空、国防、机电、建筑、化工、交通等各部门。
复合材料组成范文
![复合材料组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55ee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3.png)
复合材料组成范文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完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通过界面相互作用获得一种新材料。
复合材料通常由增强相和基体相组成。
增强相提供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而基体相则用来固定增强相。
复合材料的组成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增强相材料有纤维、颗粒和片状物质,如碳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陶瓷颗粒等。
这些增强相材料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可以在复合材料中承担荷载。
其中,碳纤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增强相材料之一,因其具有重量轻、高强度、高模量等优点。
基体相材料可以是金属、陶瓷、聚合物等。
基体相的作用是保持增强相的方向性和形状,同时承受外界的荷载。
常用的基体材料有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和成型性,可以使增强相均匀分散在基体中,并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为了增加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常常还会添加填充剂、界面剂和增容剂等。
填充剂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常见的填充剂有硅酸盐、氧化铝等。
界面剂可以提高增强相和基体相的界面结合力,有效防止界面剥离。
增容剂则用于调节复合材料的密度和性能,如碳黑可以扩大热塑性聚合物的分子链间距。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有注塑成型法、层叠法、浸渍法和螺旋缠绕法等。
注塑成型法是将增强相放在注塑机中加热熔融,通过注射成型得到复合材料制品。
层叠法是将增强相和基体相按照一定的顺序层叠,然后通过压制得到复合材料制品。
浸渍法是将增强相浸渍到基体相中,并通过热固化使其固化成型。
螺旋缠绕法是将增强相缠绕在一个圆柱基体上,然后通过热固化将其固定在基体上。
复合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体育器材、电子器件等领域。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抗疲劳等特点,因此更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2f0827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3.png)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是复合材料的核心,包括基体材料和纤维材料,
是支撑和固定复合材料结构的主要材料。
市场上主要的基体材料有:金属
材料、陶瓷材料、树脂材料、橡胶材料等,其中,金属材料主要是钢材、
铝材、铜材等,陶瓷材料主要是碳化硅等陶瓷,树脂材料主要是玻璃树脂、聚氨酯树脂等,橡胶材料主要是聚氯乙烯橡胶、氯丁橡胶等。
金属材料是复合材料中最常用的基体材料,因其强度高、韧性好、耐
磨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
除了可以直接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外,金属材料还可以作为复合材料
的抗剥裂固化剂和增强剂,为复合材料的抗剥裂性能和强度增加提供有效
支撑。
陶瓷材料是复合材料中热强度高、导热性好的基体材料,主要用于抗
高温高压腐蚀等领域。
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寒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能够在极端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挥出良好的性能。
树脂材料是复合材料中最常用的基体材料,可以提供轻量、柔韧、隔
热和耐腐蚀的性能,主要用于制造复合材料工件。
复合材料包括什么
![复合材料包括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dae205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9.png)
复合材料包括什么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
复合材料通常由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组成。
增强材料负责提供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而基体材料则负责固定增强材料并传递载荷。
增强材料通常采用纤维或颗粒的形式,常见的增强材料有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
这些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低密度的特点,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而基体材料则通常采用树脂、金属或陶瓷等材料,用来固定和保护增强材料。
复合材料的种类非常丰富,常见的有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GFRP)、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CFRP)、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这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体育器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们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比如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等,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领域的需求。
其次,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损性能,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
此外,复合材料还具有设计自由度高、可塑性好、成型复杂等特点,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复合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复合材料的成本较高,制造工艺复杂,需要专门的设备和工艺技术。
其次,复合材料的可靠性和损伤检测技术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因此,在具体工程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其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材料。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设计自由度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必将在未来的工程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复合材料包括什么
![复合材料包括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2b78f6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b.png)
复合材料包括什么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等领域。
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两部分,它们的协同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
首先,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通常是纤维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
这些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等特点,能够有效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其次,基体材料通常是树脂、金属、陶瓷等,用于固定和保护增强材料,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通过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的相互作用,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
除了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复合材料还包括界面层。
界面层是增强材料和基体
材料之间的过渡层,能够有效地传递载荷和保护增强材料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界面层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复合材料还包括填料和添加剂。
填料通常是用于改善复合材料性能的微
细颗粒材料,如碳黑、硅粉等。
添加剂则是用于改善复合材料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化学品,如固化剂、助剂等。
填料和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能够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调控,使其更加符合特定的工程需求。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增强材料、基体材料、界面层、填料和添加剂等多个
组成部分。
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综合性能。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复合材料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ed50f1dcc7931b765ce15bd.png)
1.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组成复合材料: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用适当的方法复合成的一种新材料,其性能比单一材料的性能优越。
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材料组成。
2.基体的作用:将增强材料粘合成一个整体,起到均衡应力和传递应力的作用,是增强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产生一种复合效应,是复合材料的性能大大优于单一材料的性能。
增强材料的作用:复合材料的主要承力组分,特别是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主要有增强材料承担。
3.举一个复合材料的例子,说明其组成、结构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承载载荷,传递载荷。
玻璃纤维是增强材料,环氧树脂是基体玻璃纤维是无机增强材料,是熔融物过冷时因黏度增加而具有固体物理机械性能的无定形物体,是各向同性的均相材料。
其化学组成主要是二氧化硅、三氧化硼。
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很高,耐热性较高。
环氧树脂是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环氧基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
环氧树脂粘附力强,优良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电性能等。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的电绝缘性能,在高频下仍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因此可作为高性能的电机、电器的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机载、地面雷达罩。
4.玻璃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和影响化学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玻璃纤维力学性能的因素:①纤维的直径和长度②化学组成③存放时间④负荷时间影响玻璃纤维化学稳定性的因素:①玻璃纤维直径②化学组成5.玻璃纤维的生产方法有哪几种?主要区别是什么?玻璃纤维的生产方法有坩埚法和窑池法两种区别:坩埚法生产玻璃纤维主要由制球和拉丝两部分组成。
而池窑法省掉了制球工艺,且拉丝操作有稳定性好,断头飞丝少,单位能耗低等特点。
6.玻璃纤维的组成和作用?首先,玻璃纤维是以SiO2,,B2O3为骨架,对玻璃纤维的性质和工艺特点起决定作用。
加入碱金属氧化物如Na2O,K2O 等能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和熔融粘度使玻璃溶液中的气泡易排除。
复合材料中基体的作用
![复合材料中基体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2200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5.png)
复合材料中基体的作用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以期望能够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弥补各种材料的缺点。
在复合材料中,基体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基体是指复合材料中占主体地位的材料,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支撑和固定增强材料,并承担外部载荷的作用。
在复合材料中,基体的选择对于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基体在复合材料中起到了支撑和固定增强材料的作用。
增强材料通常是纤维、颗粒或片材,而基体则是将这些增强材料固定在一起的材料。
基体通过将增强材料固定在一起,使得复合材料能够更好地承受外部载荷,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同时,基体还能够有效地分散和传递外部载荷,使得复合材料更加均匀地承受外部压力,提高了材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其次,基体在复合材料中还起到了连接和粘合增强材料的作用。
增强材料通常是不同种类的材料,它们之间的连接和粘合对于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基体通过与增强材料的连接和粘合,使得复合材料能够更好地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形成协同效应,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
同时,基体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增强材料之间的相互剥离和脱落,保证了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基体在复合材料中还起到了承载外部载荷的作用。
外部载荷是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力和压力,而基体则是承载这些外部载荷的主要材料。
基体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能够有效地吸收和传递外部载荷,保证了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基体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外部载荷对于增强材料的损坏和破坏,延长了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中基体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基体通过支撑和固定增强材料、连接和粘合增强材料、承载外部载荷等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合理选择和设计基体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因此,深入理解和研究复合材料中基体的作用,对于推动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合材料名词解释
![复合材料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57c3c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e.png)
复合材料名词解释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它们各自的特性通过复合后相互补充,形成了新的材料。
复合材料通常由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组成,增强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而基体材料则可以是树脂、金属、陶瓷等。
复合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比如高强度、高刚度、轻质、耐腐蚀、耐磨损等。
这些性能使得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体育器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起着增强和支撑的作用,而基体材料则起着固定和保护的作用。
增强材料的选择和排布方式可以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比如碳纤维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适合用于制作高强度的航空材料,而玻璃纤维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用于制作化工设备。
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手工层叠法、自动层叠法、注塑成型法等。
手工层叠法是最为传统的制造方法,工艺简单,适用于小批量生产,但效率较低;自动层叠法则是通过机械设备实现材料的层叠,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注塑成型法则是将树脂注入模具中,通过固化形成复合材料制品,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制品生产。
在实际应用中,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成本和制造工艺等因素。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制造工艺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并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
总的来说,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它的优异性能和多样的制造工艺使得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复合材料在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质合金组织(Co+WC)
硬质合金铣刀
硬质合金主要有钨 钴(YG)和钨钴钛 (YT)两类。牌号中 ,YG后的数字为含 Co量,YT后的数字 为碳化钛含量。 硬质合金硬度极高 ,且热硬性、耐磨 性好,一般做成刀 片,镶在刀体上使 用。
硬质合金模具
硬质合金轴承刀具
3 层状复合材料
是指在基体中含 有多重层片状高 强高模量增强物 的复合材料。这 种材料是各向异 性的(层内两维同 性)。如碳化硼片 增强钛、胶合板 等。
陶瓷基粒子复合材料如氧化锆增韧陶瓷 等。 聚合物基粒子复合材料如酚醛树脂中掺 入木粉的电木、碳酸钙粒子改性热塑性 塑料的钙塑材料。
粒子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铝基泡沫复合材料
碳黑增强橡胶
金属基粒子复合材料又称 金属陶瓷,是由钛、镍、 钴、铬等金属与碳化物、 氮化物、氧化物、硼化物 等组成的非均质材料。 碳化物金属陶瓷作为工具 材料已被广泛应用,称作 硬质合金。硬质合金通常 以Co、Ni作为粘结剂, WC、TiC等作为强化相 。
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 ,产生原来单一材料本身所 没有的新性能。
复合材料的结构 复合材料=基体+增强体
复合材料的结构通常是一个相为连续相, 称为基体;而另一相是以独立的形态分布 在整个连续相中的分散相,与连续相相比, 这种分散相的性能优越,会使材料的性能 显著增强,故常称为增强体 (也称为增强材 料、增强相等)。
以玻璃纤维作为增强相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在世界范 围内已形成了产业。
A 热塑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构成:热塑性树脂+玻璃纤维 性能:强度高、疲劳性能好、冲击韧性高、抗蠕变性好
B 热固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
构成:热固性树脂+玻璃纤维 性能:
强度高、质轻、电绝缘、绝热、抗腐蚀、憎水性
2)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A 碳纤维塑料复合材料
层状陶瓷复合材料断口形貌
三明治复
双金属、表面涂层等也是层状复合材料。 层状结构材料根据材质不同,分别用于飞机制造 、运输及包装等。
有TiN涂层的高尔夫球头
层状复合
铝合金蜂窝夹层板
9.3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基础 和条件。随着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拓宽,复合 材料工业得到迅速发镇,其老的成型工艺日臻 完善,新的成型方法不断涌现,目前聚合物基 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已有20多种,并成功地 用于工业生产.
(1)手糊成型工艺--湿法铺层成型法; (2)喷射成型工艺; (3)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RTM技术); (4)袋压法(压力袋法)成型; (5)真空袋压成型; (6)热压罐成型技术; (7)液压釜法成型技术; (8)热膨胀模塑法成型技术; (9)夹层结构成型技术; (10)模压料生产工艺; (11)ZMC模压料注射技术; (12)模压成型工艺; (13)层合板生产技术;
2 复合材料的特点
A 组成与结构特点 (1)具有可设计性 (2)组元间有明显界面或 呈梯度变化的多相材料; (3)性能取决于各组分性 能及协同效应。 B 性能特点 比强度高
抗疲劳性能好
耐磨减磨性能高 减震能力强 高温性能好 化学稳定性高
成型工艺简单灵活
复合材料性能不足之处
1、横向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低。 2、断裂伸长率低,冲击韧性有时不好。 3、制造时产品性能不稳定,分散性大,质 检困难。 4、抗老化性能不好。 5、机械连接困难。 6、成本太高。
性能优于玻璃钢
B 碳纤维金属复合材料
强度高、质量轻
C 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
强度高、质量轻
2 粒子增强复合材料
粒子增强复合材料 是将粒子高度弥散 地分布在基体中, 使其阻碍导致塑性 变形的位错运动( 金属基体)和分子 链运动(聚合物基 体)。 这种复合材料是各 向同性的。
卫星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零件
9.2 常用复合材料
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基体:强度低、模量低、韧性好
增强纤维:强度高、模量高、脆性大
玻璃纤维 塑料基体
基 体
金属基体 陶瓷基体
增 强 纤 维
碳/硼纤维
金属纤维 陶瓷纤维
化学纤维
1)玻璃纤维增强einforced Plastics),也称树脂基复合材料(Resin Matrix Composite)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且 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复合材料。 用短切的或连续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热固性或热 塑性树脂基体,经复合而成。
金属
高强纤维
基体
塑料 增强体 陶瓷
纤维编织物
硬质颗粒
在大多数情况下,增强相较基体硬, 强度和刚度较基体大。在基体与增 强体之间存在着界面。
复合材料的组成及作用
(基体)连续相 + 界面相
粘接和固定增强相 分配增强体的载荷 保护增强体免受环 境影响
+ (增强体)分散相
增加强度、改善 性能
传递作用、 阻断作用、 诱导效应 ……
第九章 复合材料及加工工艺
9.1 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
9.2 常用复合材料 9.3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9.4 复合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9.1 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
1 什么是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以一 种材料为基体(Matrix),另一种材料为增强 体(reinforcement),通过一定的工艺组合 而成的材料。 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 ,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 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3 复合材料分类
按组成分 ①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 ②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 ③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 按结构特点: ①纤维复合材料 ②夹层复合材料 ③细粒复合材料 ④混杂复合材料
按基体类型分类 ①树脂基复合材料 ②金属基复合材料 ③陶瓷基复合材料 ④碳-碳复合材料
(14)卷制管成型技术; (15)纤维缠绕制品成型技术; (16)连续制板生产工艺; (17)浇铸成型技术; (18)拉挤成型工艺; (19)连续缠绕制管工艺; (20)编织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21)热塑性片状模塑料制造技术 及冷模冲压成型工艺; (22)注射成型工艺; (23)挤出成型工艺; (24)离心浇铸制管成型工艺; (25)其它成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