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干扰控制

合集下载

22-LTE干扰专题-2LTE干扰整治

22-LTE干扰专题-2LTE干扰整治
这类干扰在频域上同样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频域整体均有抬升,中间6个RB(RB4752)抬升更明显。
主要干扰因素:低空大气波导效应、天线挂高过高等原因导致 影响范围:全网大面积
7
LTE干扰特征规律总结散干扰
当GPS出现故障不工作时,会对周边其他小区产生明显的上行干扰,从前期处 理的一个案例发现:该类小区频域100个RB中RB7,RB48-51及RB92呈明显尖峰突 起状,其余RB干扰电平很低。
宽频干扰 干扰源:1、电信FDD阻塞:前期电信使用1860-1880MHz带宽,对TDD造成严重的阻塞
干扰,后更改至1875MHz后阻塞干扰消除; 2、干扰器开启:多个场所如学校、驾校发现开启干扰器造成全频段干扰。
远距离同频干扰 主要因素:低空大气波导效应导致远端基站的下行信号干扰近端的上行信号; 次要因素:天线挂高过高、发射功率过大
LTE干扰特征规律总结 LTE干扰整治经验总结
10
LTE干扰整治经验总结整治概
杂散干扰 干扰源:1、DCS1800:主要是由于天线对打或者隔离度不够导致,目前杂散干扰主要为
同站DCS1800导致; 2、移动1800WLAN:共发现9个由于移动1800WLAN导致的杂散干扰小区,
1800WALN使用频段为1855-1865MHz,这9个小区均与LTE小区天线共平台。
D频段干扰问题分析综述
工信部[2012]436号《工信部关于IMT频率规划事宜的通知》(2012年9月25日)
“2500-2690MHz频段为时分双工(TDD)方式的IMT系统工作频率”
潜在干扰
• 带外干扰——通过后续无委定义共存指标来解决 – 已经大规模部署的WLAN系统与位于低端 2500MHz的D频段TD-LTE系统存在干扰风险 – 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北斗一代下行),目 前应用情况及具体参数不像,参照FCC规定对 GPS保护要达到-65dBm/MHz,在无保护带情 况下实现困难 – 国内共有10多部的空管近程一次监视雷达 – 100部左右的 S 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等,且该 频段雷达功率较大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 干扰现状、缘由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干扰原理及分类依据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

l 系统内干扰:系统内干扰通常为同频干扰。

TD-LTE 系统中,虽然同一个小区内的不同用户不能使用一样频率资源 (多用户 MIMO 除外),但相邻小区可以使用一样的频率资源。

这些在同一系统内使用一样频率资源的设备间将会产生干扰,也称为系统内干扰。

l 系统间干扰:系统间干扰通常为异频干扰。

世上没有完善的无线电放射机和接收机。

科学理论说明抱负滤波器是不行实现的,也就是说无法将信号严格束缚在指定的工作频率内。

因此,放射机在指定信道放射的同时将泄漏局部功率到其他频率,接收机在指定信道接收时也会收到其他频率上的功率,也就产生了系统间干扰。

主要的干扰具体分类如以以下图所示:系统内干扰原理lGPS 失锁干扰:GPS 失锁、星卡故障、GPS 天线故障等缘由导致时钟不同步的A 基站放射信号干扰到了B 基站的上行接收。

l 超远同频干扰:远距离的站点信号经过传播,DwPTS 与被干扰站的UpPTS 对齐,导致干扰站的基站发对被干扰站的基站收的干扰. l 帧失步干扰:帧偏置配置不当、子帧配比不全都等缘由会导致基站间的上下行帧对不齐,导致SiteA 的下行干扰到了SiteB 的上行,形成帧失步干扰。

l 重叠掩盖干扰:A小区和B 小区存在重叠区域(同频邻区必定会存在确定的切换区域),由于两个小区之间的信号不是全都的,不正交,会形成干扰。

l 硬件故障干扰:设备故障是指在设备运行中,设备本身性能下降等造成干扰包括:RRU 故障,RRU 接收链路电路工作特别,产生干扰;天馈系统故障,包括天线通道故障,天线通道RSSI 接收特别等,天馈避雷器老化,质量问题,产生互调信号落入工作带宽内。

系统间干扰原理l 杂散干扰:由于放射机中产生辐射信号重量落入受害系统接收频段内,导致受害接收机的底噪抬升,造成灵敏度损失,称之为杂散干扰。

l 互调/谐波干扰:不同频率的放射信号形成互调/谐波产物。

LTE小区间干扰控制技术研究及进程

LTE小区间干扰控制技术研究及进程
息 承 载在 相互 正 交 的不 同载波 上 ,因此 大部 分 的干 扰来 自于其 他 小 区 。小 区 间干扰 影 响 着小 区 吞 吐量 以及 用 户 ( 尤其 是小 区边 缘 用户 ) 务质 量 。 因此 , L E中 , 区 服 在 T 小
的 影响’ 此 个系 因 成为 } 獬
题。 随蠢
相邻小区的干扰 ,从而提高相邻小区在这些资源上 的信噪比以及小区边缘的数据速率和覆盖。由于这 种技术实现相对简单 , 使用灵活 , 效果理想 , 以成 所
为减 少小 区间干扰 的主流技 术 , 相应 的提案 也较 多 。 小 区 间干扰协 调技 术可 分配 的无线 资 源包括 时 间和 频率 两种 资 源 , 由于小 区间 同步不 能严 格保证 , 以 所

考 的 要问 虑l 重
弧 与 s 溉 蔽朱拄 E东巍1 c 】
的葭 硪l 圭耍千执源体现 为I 区阃千执 文章 i l
 ̄ 3 P 藕美提案 疆照敲阃版序夼镪了l "G P u ,区 间-- J 、 T -  ̄控制技术进程' 并对相关 典型提 案进
行 7研霓和 錾缮。 |。
爱立信 和华 为方 案相 比, 方案 优点 是实现 灵 活 , 该 对
以提高频谱利用率 。 为了解决路损较大的问题 , 小区
负载变化不敏感 。 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 , 特别是小区
Q 2—, , 竺 . 0 … . 一2 竺 1









NG 0UT ov MN1 L0 McN 0眦c As I0
v s g td a ds mmaie . et ae u i n r d z
iG n
有: 干扰 随机化技术 、 干扰消除技术和干扰协调技术。

LTE无线网络中的干扰协调技术

LTE无线网络中的干扰协调技术

LTE无线网络中的干扰协调技术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频谱资源的紧张,无线网络中的频谱资源利用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对于LTE无线网络来说,由于其使用的是频分复用技术,因此会存在大量的干扰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干扰协调技术应运而生。

一、LTE无线网络中的干扰问题在LTE无线网络中,由于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段,必然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

具体来说,干扰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同步干扰,另一种是异步干扰。

同步干扰是指来自同一基站传输的信道之间发生的干扰,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基站内部时序同步不达规定水平所引起的。

而异步干扰主要指与不同基站传输信道之间相互抵触招致的干扰。

当信道之间存在干扰的情况时,信号质量就会严重下降,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二、干扰协调技术的分类干扰协调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协作的干扰协调技术,另一类是基于信道质量的干扰协调技术。

基于协作的干扰协调技术主要是通过在不同基站间进行通信协同,减少互相之间的干扰。

其中,最常见的技术包括动态频谱共享技术、传输干扰协调技术等。

而基于信道质量的干扰协调技术则是通过监测无线信道的质量情况,根据不同用户之间的信道质量差异来实现干扰协调。

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功率控制、资源块分配优化、信道跟踪技术等。

三、功率控制技术功率控制技术是干扰协调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实际上,它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通过对各个用户的发送功率进行控制,就可以减少同一频率的用户之间的干扰。

在LTE无线网络中,功率控制技术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基于控制信号的功率控制技术。

在该技术中,传输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过控制信号的变化来实现功率的调节。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功率信息,发送一定的控制信号,通知发送端正确设置发送功率。

第二种是基于调整开关时间的功率控制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信道开关时间的长短来实现功率的调节。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动态调整信道开启的时间,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功率控制的目的。

LTE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策略

LTE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策略

LTE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策略1.概述在LTE的上、下行使用了OFDMA/SC-FDMA多址接入技术,用正交子载波区分不同的用户,即为小区内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因此小区内不同用户之间的干扰就可以基本消除。

但是由于LTE是同频组网,位于相邻小区的两个用户完全可能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块,从而相互之间产生干扰,这被称为小区间干扰(Inter Carrier Interference, ICI)。

假设处于eNodeB 1的边缘的UE 1正在上行链路发送数据,而在eNodeB 2的覆盖范围内的UE 2正用和UE 1相同的时频资源在上行链路上传数据,于是UE1就成了UE2的干扰源。

同样,假设处于eNodeB 1的边缘的UE 1正在接收下行链路的数据,而在eNodeB 2的覆盖范围内的UE 2也在下行链路用和UE 1相同的时频资源接收数据,于是eNodeB 1的信号会干扰UE 2,而eNodeB 2的信号会干扰UE 1。

小区间的干扰控制技术主要包括:(1)干扰消除技术(IC,Interference Cancelation);(2)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3)干扰随机化技术另外,智能天线技术和功率控制技术也可以作为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的补充。

干扰随机化技术不是消除干扰,而是将干扰白噪声化。

方法包括:加扰(Scrambling)、交织多址(Interleaving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DMA)和调频(Frequency Hopping)等。

干扰删除技术(IC)就是将本小区和同频邻区的信号都进行解调和解码,利用小区间干扰的相关性,将各自的干扰信号、有用信号加以分离。

小区间干扰删除技术(IC)允许相邻小区的用户使用同样的时、频资源,可以支持彻底的同频组网。

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是通过协调本小区和相邻小区选用不同的时频资源。

lte终端电磁干扰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lte终端电磁干扰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lte终端电磁干扰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 前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LTE终端的电磁干扰问题。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话题,但放心,我会尽量让它变得简单有趣。

LTE,简而言之,就是咱们现在用的那种快速移动网络,很多人用得很开心。

但是,要是电磁干扰来了,那可就麻烦了!想象一下,你正在追剧,结果信号一抖,画面卡住,那种感觉简直想砸手机!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深挖一下电磁干扰的那些事儿。

2. 电磁干扰的概念2.1 什么是电磁干扰?首先,咱得明白,电磁干扰就是指各种信号在无线通信中产生的干扰。

就像两个朋友在吵架,一个大声说话,另一个就听不清楚了。

LTE终端也是一样,当外界的电磁信号“喧宾夺主”,就会影响正常的通信。

想想看,周围有其他电子设备、信号塔,它们发出的电磁波,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干扰团”,随时准备搅和你的信号。

2.2 电磁干扰的影响那么,这种干扰到底有什么影响呢?说白了,信号质量降低、通话不清晰、数据传输慢,简直是让人抓狂。

更别提那些重要的在线会议,突然断线,那就尴尬得要命。

所以,了解电磁干扰,制定一些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3. 电磁干扰的技术要求3.1 基本要求在技术要求方面,首先得有个明确的标准。

一般来说,LTE终端的抗干扰能力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这就像你家里的门锁,不能太容易被撬开。

对于电磁干扰,厂家们得确保设备在不同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像商场、地铁站这种“人山人海”的地方。

3.2 实际应用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这些技术要求怎么落实到实际中呢?首先,设备的设计要考虑到抗干扰的能力,比如合理布局电路板、选择优质材料等等。

再者,进行各种环境测试,模拟真实场景,看看设备在高强度干扰下的表现如何。

这就像是给手机做体检,检查一下它的“健康状况”。

4. 电磁干扰的测量方法4.1 测量设备说到测量,那就得提到一些专业的测量设备了。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用到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这些“高大上的”工具。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LTE多系统互调干扰问题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在现有的网络中,由于LTE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共用频段,可能会导致互调干扰,进而降低用户通信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规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LTE多系统互调干扰的解决方案。

1.频域资源规划在LTE系统中,通过对频谱进行动态管理和分配,可以减少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调干扰。

首先,需要对不同系统的频段进行合理划分,避免频段交叠。

其次,可以采用跳频技术,即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动态改变频率使用情况,从而降低互调干扰的可能性。

2.功率控制合理的功率控制策略可以减少互调干扰的发生。

LTE系统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功率水平,使得发射功率不超过允许的最大值。

同时,可以通过设备间的协调,控制系统之间的功率差异,从而降低互调干扰。

3.空域资源规划通过合理的空域资源规划,可以将相邻系统之间的载波分配得更加均匀,从而减少互调干扰的概率。

可以利用网络规划工具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不同站点的位置和天线方向,使得站点之间的干扰最小化。

4.前向误差校正(FEIC)前向误差校正是一种通过提前对LTE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手段,从而降低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调干扰。

通过对信号进行数字预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互调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

5.信号过滤通过在LTE系统中增加过滤器,可以实现对其他系统产生的互调干扰信号的滤波。

这样可以阻止互调干扰信号进入LTE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6.接收端敏感度控制在LTE系统中合理控制接收机的灵敏度,可以减少来自其他系统的信号带来的互调干扰。

通过动态调整接收机的灵敏度级别,可以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互调干扰带来的影响。

总结起来,LTE多系统互调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频域资源规划、功率控制、空域资源规划、前向误差校正、信号过滤和接收端敏感度控制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多系统互调干扰的概率,提高用户通信质量。

LTE关键技术之干扰抑制技术

LTE关键技术之干扰抑制技术

LTE关键技术之干扰抑制技术1.1小区间干扰(ICI)概念在LTE中,上,下行采用了OFDM(DL)/SC-FDMA(UL)的多址接入技术,采用了正交子载波区分不同的用户,小区内多用户间的干扰基本可以消除。

但是LTE采用同频组网,邻小区结合部分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用户间不可避免存在干扰,称之为小区间干扰(Inter—Cell Interference, ICI)。

在传统的解决方案中,采用频率复用来解决ICI,但随之带来的是频谱效率的降低。

如常用的三扇区划分小区用的就是频率复用指数因子为3。

除此之外,频率复用因子还有1、7等。

当复用因子为1的时候,则网内的所有小区用的频率都是一样的,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小区间干扰。

选择较大的复用因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频谱效率变小,比如复用因子为3的时候,频谱效率是1/3,复用因子为7的时候,频谱效率是1/7。

传统的频率复用系数为3的典型频率规划小区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导致无线链路信噪比(SINR)减低,这样LTE的AMC技术就会选择低阶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

●干扰严重时,需频繁的HARQ重传,降低了用户速率。

●同频干扰引起功率控制,使子幁中可使用的PRB减少,用户速率也会减低.1.2LTE干扰抑制技术LTE干扰抑制技术分为以下四种:a)波束赋形天线技术b)干扰随机化技术c)干扰消除技术d)干扰协调技术(1)波束赋形天线技术—波束赋形天线技术是一种下行干扰抑制技术波束赋形天线的波束是指向UE的窄波束,因此只有在相邻小区的波束发生碰撞时才会造成小区间干扰,波束交错是可以有效的回避小区间干扰。

(2)干扰随机化技术干扰随机化就是使干扰信号随机化,这种方法虽然不能降低干扰信号的能量,但是能使干扰信号接近白噪声,又称“干扰白化"。

然后用处理白噪声的方法在UE上类似处理增益的方法抑制干扰。

干扰随机化的方法可分为小区专属加扰(Scrambling)和小区专属交织(IDMA)。

LTE系统干扰消除技术的

LTE系统干扰消除技术的

CATALOGUE 目录•LTE系统概述•干扰消除技术原理•干扰消除技术应用•干扰消除技术性能评估•干扰消除技术未来发展LTE系统背景及发展LTE系统架构与特点LTE系统干扰类型干扰是LTE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主要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两种类型。

内部干扰主要包括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和阻塞干扰等。

外部干扰主要包括其他运营商的干扰、非法使用频段等。

干扰消除技术分类常规干扰抵消算法主要包括基于波束赋形、基于滤波器设计和基于统计检测等方法。

常规干扰抵消算法原理基于波束赋形的方法利用天线阵列对信号进行空间滤波,通过调整天线权值,使得干扰信号在特定方向上被抑制,同时最大化有用信号的接收功率。

基于滤波器设计的方法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设计合适的滤波器,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抑制干扰信号的影响。

基于统计检测的方法利用干扰和有用信号的统计特性差异,通过统计检测算法对干扰进行抑制和分离。

联合干扰抵消算法原理联合干扰抵消算法原理基于多个节点或基站的联合信号处理,通过优化信号处理算法和参数,实现多个干扰源的同时抑制,提高系统性能和信号质量。

联合干扰抵消算法通过综合考虑多个节点或基站的信号质量和干扰情况,利用多个节点的协作优势,实现更广泛和更有效的干扰抑制。

联合干扰抵消算法通常采用迭代、优化和统计检测等技术,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多节点联合处理,实现有用信号的增强和干扰的降低。

小区间干扰协调动态小区间干扰协调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静态小区间干扰协调多天线技术03动态功率控制功率控制技术01闭环功率控制02开环功率控制干扰消除性能指标频谱效率干扰消除能力鲁棒性能耗效率评估干扰消除技术的能耗水平,即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最小化设备仿真分析基于理论的数学建模利用理论模型对干扰消除技术的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对比分析实际测试数据与理论模型的吻合程度,评估技术的性能。

基于仿真的实验分析通过搭建仿真环境,模拟实际场景,对干扰消除技术的性能进行实验验证和分析。

2.4G频段WLAN与TD-LTE系统间干扰控制

2.4G频段WLAN与TD-LTE系统间干扰控制

2.4G频段WLAN与TD-LTE系统间干扰控制
2.4G频段WLAN与TD-LTE系统是两种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
领域的无线通信技术,但由于使用的频段重叠,相互之间可能发生干扰。

因此,在设计和部署这两种系统时,必须考虑并采取措施来控制干扰。

首先,2.4G频段WLAN与TD-LTE系统间的干扰原因是由于
在相同频段工作,互相干扰导致的。

因此,要想防止或降低干扰发生,最重要的是在频率上进行调整。

一方面,可以通过频谱分配来实现两个系统间的频段隔离,防止频段重叠,减少干扰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每个系统中应用频率规划技术,避免使用邻近频带,减少干扰概率。

其次,干扰控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

在TD-LTE系统中,可以采用频率和时分复用技术,底层协议和物理层的特殊设计等方法,使其具备更好的调度和分配功率功能,减少对其他系统的干扰。

对于2.4G频段WLAN系统,可以使用自适应调制技术等手段,使系统在不同情况下自动匹配最佳参数,减少自身造成的干扰,同时也保持对TD-LTE系统的敏感度。

另外,干扰控制还需要注意设备的物理环境和自然干扰的影响。

在设备部署阶段,应该优先考虑两个系统间的距离、建筑物隔离等因素,以避免信号障碍情况的发生,改善接收质量,降低干扰的可能性。

在设备选择和设计方面,也应该考虑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相邻信号间的差异,使其更加适应广泛的网络使用。

综上所述,2.4G频段WLAN与TD-LTE系统干扰控制需要采
用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从频谱分配、技术特性和设备环境等多个方面加以考虑和改进,有效地减少相互干扰的可能性,提高网络整体性能和覆盖范围。

浅析TD-LTE区间干扰及干扰控制

浅析TD-LTE区间干扰及干扰控制
优化 T D— L T E系统提供 了有 益的帮助。
【 关 键 词 】T D— L T E 、 区 间干 扰 、 干扰 控 制 。
中图分类号 : T N9 2 9 . 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1 7 3 9 ( 2 0 1 3 ) 2 0 — 7 0 — 4
Ana l ys i s On I nt e r 。 _ ‘ Ce l l I nt e r f e r e nc e n d A Con t r o l I n TD ・ - ’ LTE
Z H ANG Ch a n g — — Qi n g
( Y u e Ya n g B r a n c h , Hu n a n C o . L t d o f C h i n a Mo b i l e G r o u p , Y u e Y a n g 4 1 4 0 0 0 , Ch i n a )
t e c no h l o g y o n i n t e r — c e l l i n t e f r e r e n c e如 m t e c no h l o y, g s u m— u p he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i t c o f he t t e c no h l o g i e s ,i t s i s u p p l i e d we l l h e l p f o r o u r
C DMA系统成熟的加扰 技术 , 简单可行 , 但面对的问题是 , 在 将干扰视为白噪声处理的同时 ,有可能会造成由于统计特 性
的 不 同 而带 来 的 测 量 误 差 ;干扰 消 除 技 术 可 以 显 著 地 改 变 小
区边缘系统的性能 , 获得较高的频谱效率 , 但对于带宽较小的 业务( 如V o I P )  ̄ ] 不太适用 , 尤其是越优 秀的干扰 消除技术 的 算法难度越大 , 在 OF DMA系统 中实现比较 复杂 ; 干扰 协调技 术, 实现 简单 , 可 以应用于各 种带 宽的业务 , 并且对于干扰抑 制有很好的效果 , 适合于 OF DMA这种特定的接入方式 , 但 在 提高小区边缘用户性能的同时 也带来了小区整体吞吐量的损

LTE网络优化-干扰问题处理(干扰特征规律总结及整改经验总结)

LTE网络优化-干扰问题处理(干扰特征规律总结及整改经验总结)

方位角、安装DCS1800滤波器及更换D频段天线的顺序整改。
增加DCS1800 滤波器 21% 调整方位角 7%
按图施工 21%
其他 3%
更换天线位臵 17%
更换为D频段 14% 调整天线平台 17%
22
1、DCS1800杂散干扰的解决方案-按图施工
与设计院会审整改方案时发现存在工程未按设计图纸施工的现象,如宿迁宿城 中豪国际星城LF三个小区均存在上行干扰,现场勘查与DCS1800隔离度仅有 1.2米,与设计图纸不符,已要求按图整改:
南通麦客隆C PRB干扰对比
0 -20 1 4 7 1013161922252831343740434649525558616467707376798285889194 -40 -60 -80 -100 -120 -140 关闭电信FDDLTE前 关闭电信FDDLTE后
12
1、电信FDD-LTE阻塞干扰
思考:现网未按图施工的站点绝不仅有这一个站点,为什么站点建设时不按图施 工?后期单验为什么未发现?为什么会通过验收?
23
1、DCS1800杂散干扰的解决方案-调整天线平台
宿迁宿豫来龙LF-3小区后台指标统计存在较强的上行干扰,现场勘查发现L3小 区与DCS1800隔离度较小导致:
整改方案:现场发现宿宿豫来龙LF-2小区在第一平台,而1、3小区在第二平台,与 结合设计图纸对比一致,同时发现在第一平台240度方向上有空抱杆,建议将宿豫来
影响范围:单个小区
4
系统间干扰-宽频干扰特征
宽频干扰主要是阻塞干扰和设备故障等造成。 频域100个RB的典型特征为绝大部分RB均受到强干扰。
主要干扰源:电信联通FDD使用1880MHz频段,自身接收机性能较差;设备 故障等

LTE干扰处理分析

LTE干扰处理分析

LTE干扰处理分析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4G移动通信系统中。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TE信号的传输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和性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干扰处理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可能导致LTE信号干扰的原因。

LTE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的影响。

同频干扰指的是不同LTE基站之间频率资源的冲突,当多个基站在相同频率上工作时,信号会相互干扰。

邻频干扰是指邻近频段的信号对LTE信号的影响,例如邻近的WiFi信号或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

针对同频干扰问题,有几种常见的干扰处理方法。

一种是通过改进天线设计和布局来减小同频干扰。

例如,可以采用不同方向的天线,使得信号在特定方向上干扰最小化。

另一种方法是增加基站的解调复杂度,在接收端使用更加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信号的建模和估计能力,从而减小同频干扰。

对于邻频干扰问题,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频谱规划和频谱监测技术。

通过将LTE系统的频段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频段进行合理的划分,可以尽量减小邻频干扰的可能性。

此外,频谱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周围环境中的邻近信号强度和频率使用情况,及时调整LTE系统的工作频段,避免与其他系统的频段产生冲突。

除了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外,LTE信号还可能受到其他干扰的影响,例如多径衰落、多用户干扰和自身信号质量问题。

多径衰落是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历多个路径,抵达接收端时产生干扰。

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多天线传输技术,例如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以减小多径干扰的影响。

多用户干扰是指当多个用户同时使用LTE系统时,由于资源分配不合理或者用户间距离过近而产生互相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合理的资源调度和功率控制策略,避免用户之间的干扰。

自身信号质量问题是指LTE系统自身的信号质量不佳,例如信号衰减或者过强的干扰。

关于LTE干扰处理

关于LTE干扰处理

关于LTE干扰处理关于LTE干扰处理一、TD-L TE干扰概述1.TD-LTE频段分析目前TD-LTE主要使用三个频段,F、D、E。

①F频点干扰状况⏹DCS1800阻塞干扰:16~30dB底噪抬升,UL吞吐量损失严重,甚至无法建立连接⏹DCS1800杂散干扰:5dB的底噪抬升, UL吞吐量损失约10%⏹DCS1800互调干扰:8~16dB的底噪抬升, UL吞吐量损失超过30%⏹GSM900谐波干扰:约5dB的底噪抬升⏹PHS杂散:一般情况下轻微干扰,严重时TD-S或TD-L无法建立连接②E频段干扰状况⏹E频段和Wifi相隔30MHz,比较近,且Wifi不遵循3GPP协议,射频指标比较差⏹普通室分系统下,80dB的合路器基本可以消除干扰,两者频率越远,受到的影响越小。

⏹外挂情况下,空间隔离需1m以上③D频段干扰状况⏹从频谱状况来说,存有各运营商TD-LTE间的干扰、与雷达间、射频天文、北斗、Wifi以及MMDS、Wimax间的干扰⏹MMDS和WiMAX对D频段的同频干扰,可使底噪抬升20dB以上,严重时更会导致TD-LTE业务无法建立连接二、TD-L TE外部处理1.干扰排查流程1.提取全网PRB干扰值,筛选存在干扰的小区;2.根据实时跟踪PRB干扰波形,初步判断干扰类型3.由于DCS1800M和GSM900M产生的杂散,谐波均为固定频率的干扰,所以可以通过更改LTE小区的中心载频来确定是否为固定频域上的干扰;4.将怀疑为DCS1800M和GSM900M干扰的小区,对2G站分别进行闭解,并实时跟踪PRB干扰波形,观察是否有变化;5.对非共址2G站引起的干扰进行天面勘察和现场扫频,观察是否有天线对打,隔离度不够的情况;6.如果隔离度足够且现场扫频无外部干扰源,则判断为硬件原因。

2.阻塞干扰阻塞干扰一般为附近的无线电设备发射的较强信号被TD-LTE设备接收导致的,现阶段发现的阻塞干扰主要为中国移动GSM900/1800及距离较近的友商基站系统带来的。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介绍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介绍

no promiseabout theupper limit of EA (nPRB ) is made E( p)
m a x_nom
IE中包含参数”PDCCH Interference Impact”: Measured by Predicted Number Of Occupied PDCCH OFDM Symbols.表征PDCCH可能带来的干扰情况。
干扰避免
频域:FFR/SFR(部分频率复用/软频率复用) 功率:慢速功率分配
PUSCH
随机化
频域:hopping/分布式映射模式/DFT扩频 空域:天线选择发送 码域:加扰 功率:intra-cell PC
干扰避免
频域:FFR/SFR 功率:慢速功率分配
11
改变干扰信号性质(不严格的名称)
基本思想 通过一定的机制,把干扰信号变为有效信号,或者改变干扰与有效信号的关系。
常见的机制
Handover 通过小区切换,改变干扰与被干扰的关系,达到干扰抑制的目的
JP:联合发送/联合接收 | 软切换 小区边缘UE原本经受邻小区其他UE信号的干扰;采用JP机制,把原本干扰信号改变为有效信 号,降低了干扰,提升了信号强度。
属于干扰前预协调。
公共参数
RSRP
这个测量量与切换所用RSRP是一个定义 在ICIC中用于确定确定UE是否处于小区边缘,处于哪个小区边缘。从而确定那些UE需要进行干扰协调。 RSRP的测量上报为此专门定义了:进入事件和离开事件,用于表征UE进入小区边缘区域,离开小区边缘区域进入小
eNB内部可实现的非标准化机制(不受限于x2接口)
CBF 上行联合接收 快速切换? …

如何有效消除LTE_外部干扰?

如何有效消除LTE_外部干扰?

80科技时空Technical Horizon中国电信业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TRADE干扰排查思路和流程介绍对TD-LTE 受到的外部干扰进行分析和总结,TD-LTE 不同频段常见的干扰如下。

F 频段目前为1885~1905MHz,易受到以下干扰:GSM900、GSM1800系统或者PHS 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GSM900系统带来的二阶互调干扰;G SM1800系统或者1.8FDD-LTE 系统带来的杂散干扰;PHS 系统、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 网内干扰。

D 频段为2570~2620MHz,易受到以下干扰:GSM900或GSM1800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800M Tetra 系统和CDMA800MHz 系统带来的三阶互调干扰;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 网内干扰。

E 频段为2320~2370MHz,易受到以下干扰:GSM900/GSM1800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WLAN AP 带来的杂散和阻塞干扰;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 网内干扰。

不同的干扰强度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不同,干扰对系统的上行影响更大,干扰对TD-LTE 上行性能影响见下表所示:TD-LTE 上行每PRB 接收到的底噪平均值上行近点的吞吐率干扰程度大于-90dBm/PRB 2-3Mbps 严重干扰-90~-110dBm/PRB 小于8Mbps 中度干扰-110~-115dBm/PRB 小于9Mbps 轻度干扰小于-115dBm/PRB大于9Mbps无干扰按照要求,LTE 超过-110dBm/PRB (即达到中度干扰等级)就认为存在干扰,需要进行处理。

本文的LTE 干扰排查以华为宏站作为排查对象,借助华为基站网管的小区级上行干扰查询和PRB 级干扰功能,结合同一天面上2G/3G 基站工参信息对干扰进行分析,并与2G/3G 网管协同配合对干扰进行排查和确认,最后现场进行勘查确认并进行干扰整治。

LTEF频段主要干扰及解决方式

LTEF频段主要干扰及解决方式

LTE系统F频段常见干扰及解决措施1.DCS1800阻塞干扰成因:当DCS1800使用高端频率(1865-1880MHZ)且F频段现网TD-SCDMA/TD-LTE基站的抗阻塞能力不足,将产生阻塞干扰。

规避方法:1)调整DCS1800频点:可通过关闭DCS1800高端频点载波来降低阻塞干扰的影响,尽量使用1830MHZ以下频点。

由于容量需求无法避免使用1830MHZ以上频点时,应至少保证不使用1865MHZ以上频点。

2)调整天面:通过调整TD-LTE天面与DCS1800天面的垂直距离、方向角、俯仰角和水平距离等来提高两系统间的隔离度,以达到降低干扰的目的。

3)在TD-LTE基站加装抗阻塞滤波器或整体更换RRU:通过在TD-LTE基站加装额外的抗阻塞滤波器(该滤波器可内置于天线中)或整体更换抗阻塞性能更优的RRU来抑制阻塞干扰。

2.DCS1800杂散干扰成因:由于我公司现网部分DCS1800基站在F频段内的杂散指标较差,将对F频段TD-LTE 基站产生杂散干扰。

规避方法:1)调整天面:通过调整TD-LTE天面与DCS1800天面的垂直距离、方向角、俯仰角和水平距离等来提高两系统间的隔离度,以达到降低干扰的目的。

2)在DCS1800基站加装杂散抑制滤波器:通过在DCS1800基站加装额外的杂散抑制射频滤波器来降低杂散干扰。

滤波器在DCS1800上下行频段的插损应不大于0.5dB,在F频段的抑制度应不小于50dB。

3.DCS1800互调干扰成因:若DCS1800使用高端频率(1850-1880MHZ),且部分DCS1800天馈(含天线、馈线、无源器件)的指标不达标,将对TD-LTE产生三阶互调干扰。

三阶互调产物的计算公式为f=2f2-f1,或f=2f1-f2。

规避方法:1)调整DCS1800频点:可通过关闭DCS1800高频点载波来降低互调干扰的影响,需要将使用的频点降低到1830MHZ以下,以保证三阶、五阶互调产物不落入F频段。

lte干扰解决方案

lte干扰解决方案

lte干扰解决方案
《LTE干扰解决方案》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标准,它为
移动设备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可靠的连接。

然而,LTE信号也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如电磁干扰、射频干扰和天
气干扰等。

要解决这些干扰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对于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可以使用各种滤波器和干扰抑制技术来减少干扰源对LTE信号的影响。

例如,可以使用
低通滤波器来过滤掉高频干扰,或者使用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和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等数
字信号处理器来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干扰抑制。

其次,天气干扰是LTE信号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遇到雷暴、
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LTE信号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中断。

对于天气干扰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信号调制和编码技术来提高LTE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或者在设备和基站之间增加一些天
线和辐射校准技术,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最后,对于LTE信号的干扰问题,还可以通过优化网络规划
和部署来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通过合理规划无线基站的位置、增加天线数量和改善基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可以有效减少干扰并提高LTE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针对LTE信号的各种干扰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相应
的技术措施和解决方案来解决。

通过滤波器、干扰抑制技术、信号调制和编码技术以及优化网络规划和部署等手段,可以有效减少LTE信号的干扰问题,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7
目录
1. LTE小区内干扰介绍 2. LTE小区间干扰介绍 3.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 4. ICIC技术介绍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8
1、小区间干扰随机化技术
小区间干扰随机化就是将干扰信号随机化,该技术不能降低干扰的能 量,没有减少小区简单相互干扰,只是将干扰信号分散开近似白噪声, 是每个UE受到的干扰平均化而不是特别集中。干扰随机化的方法主要 包括:加扰(Scrambling)、交织(Interleaving)和跳频(Hopping) 技术。干扰随机化并,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LTE interference control
8/13/201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1. LTE小区内干扰介绍 2. LTE小区间干扰介绍 3.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 4. ICIC技术介绍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2
1、小区内干扰
1.1 干扰分类
LTE的干扰主要分为小区内干扰(符号间干扰、子载波间干扰)和小区 间干扰。其中符号间干扰(ISI)和子载波间干扰(ICI)是由无线信号多 径时延而带来,而小区间干扰则是由于LTE的不同小区的频率复用而引起 的同频干扰。
小区内干扰:
多径时延不但会造成符号间的干扰,而且也会造成符号能量的损失,影 响不同子载波的正交性,从而带来载波间干扰。为了消除多径时延的影 响,在OFDM符号发送前,在码元间插入包含间隔CP(循环前缀)。当保 护间隔足够大的时候,就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和子载波间的干扰。而CP 就是讲每个OFDM符号的尾部一段复制到符号前部,如果符号的尾部被干 扰,则可以利用符号前部的冗余信息,以克服干扰的影响。
致下行子帧干扰其它小区的上行子帧接收,产生上行干扰; (6) 帧失步(GPS失锁)造成的干扰:GPS不同步可能下行信号落入上行信
号时隙,导致上行干扰,GSP时钟不同步造成的干扰,通常影响比较严重,且范围 很广。可能在GPS失步基站周围的一大片基站都受到干扰,导致这些基站覆盖范围 内的UE无法做业务,严重的甚至在基站下RSRP很好的情况下,UE都无法入网。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4
目录
1. LTE小区内干扰介绍 2. LTE小区间干扰介绍 3.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 4. ICIC技术介绍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5
1、LTE系统内干扰
1.1 干扰的影响
由于采用OFDM技术,LTE系统较好的解决了小区内同频干扰,但存在较严重的 小区间同频干扰。小区间同频干扰将导致LTE网络性能恶化,同频干扰的主要影响 有: 1. 对用户面影响:影响系统吞吐量、影响边缘用户吞吐量; 2. 对控制面影响:影响公共信道解调、影响用户QoS、影响系统时延。
空间干扰抑制技术也被称为干扰抑制合并(IRC)接收技术,它利用两 个小区到UE的空间信道差异区分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的信号。这项技 术仅依靠空分手段,而利用其他的频分、码分、交织器分技术,虽然 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很难取得满意的干扰消除效果。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6
1、LTE系统内干扰
1.2 干扰的原因
造成邻区同频干扰的主要原因是: (1) 邻区漏配无法切换导致的邻区干扰; (2) PCI冲突、PCI 模3冲突导致RS在频域上的干扰; (3) 重叠覆盖区域过大导致的邻区干扰; (4) 越区覆盖导致的干扰。 对于TD LTE而言,除以上原因外,造成邻区同频干扰还可能是以下原因: (5) 邻区采用不同的上下行时隙配比:相邻的小区上、下行子帧配置不同,导
跳频技术就是使信道在不同的频点直接进行跳变,将不同频点上的干 扰风险进行分散,从而获得干扰的白噪声效果。在GSM系统中以及 WLAN系统中均已广泛的采用跳频技术。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9
2、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
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就是将服务小区的信号和干扰小区的信号都进行 解调、解码,然后利用接收机的处理增益从接收信号中消除干扰信号 分量。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主要有:空间干扰抑制、多用户联合检测、 IDMA技术。
小区加扰技术是对各小区的信号在信道编码和信道交织后采用不同的 伪随机扰码进行加扰,从而获得干扰的白噪声化的效果。经过长期研 究,LTE最终决定采用504个小区扰码进行干扰随机化,而这些扰码与 LTE小区的编号(Cell ID)是绑定的。
交织技术也成为交织多址(IDMA),就是对各小区的信号在信道编码 后采用不同的交织图案进行交织,以获得干扰的白噪声效果。UE可以 通过检测小区的交织图案编号(Interleaver Pattern ID)来确定这个小 区的交织图案。而交织图案编号与这个小区的 Cell ID是存在一一对应 关系的。
其中对于公共信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同步信道:无法识别小区、无法同步、无法获得BCH配置; 广播信道:无法获知系统配置信息和邻小区信息; 控制信道:某特定用户无法获知自己的调度信息,上行传输的反馈信令等 控制信息; 参考信号:信道估计不准,数据接收误码率升高,影响用户QoS,造成传 输时延增大。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3
1、小区内干扰
1.2 CP的作用
在OFDM符号前增加保护间隔可以降低因多径时延带来的负面影响, 实际OFDM适用的保护间隔是CP(循环前缀),这与单纯的加入空闲 的保护时段相比,好处就是CP增加了冗余符号信息,更加有利于抵 抗干扰。
总之,CP在OFDM中主要发挥了两个作用:首先,CP作为保护间隔, 有效减少了符号间干扰(ISI);其次CP保障了子载波间的正交性,有 效减少了小区间干扰(ICI)。
(7) 超远距离干扰:TD LTE远距离同频干扰发生在相距很远的基站间,在低 空大气波导效应下,远端基站的下行信号可以实现超视距传输到达近端,同时因为 传播过程中的时延导致干扰站的DwPTS与被干扰站的UpPTS对齐,导致干扰站的 基站发对被干扰站的基站收的干扰。TD LTE超远距离干扰可能导致:UE在被干扰 小区边缘不能进行随机接入;邻区UE不能切换到被干扰小区;严重的会出现下行业 务和上行业务速率都大幅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