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点基础操作工艺》系列教案
《面点工艺学》教案
《面点工艺学》教案第一章:面点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面点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面点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3. 了解面点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二、教学内容1. 面点的定义与分类2. 面点的特点3. 面点的制作工艺与流程4. 面点的历史与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面点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制作工艺。
2. 演示法:展示面点的制作过程。
3.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面点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面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面点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通过PPT展示各种面点,讲解其制作工艺和流程。
3. 演示面点的制作过程:现场演示面点的制作,让学生直观感受面点的制作技巧。
4. 讲解面点的历史与发展:介绍面点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面点的文化内涵。
5.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面点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制作工艺的掌握情况。
2. 制作实践:学生分组制作面点,评价制作效果和创意。
第二章:面点原料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面点原料的分类和特性。
2. 掌握面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3. 了解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面点原料的分类与特性2. 面点原料的选择与使用3. 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与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面点原料的分类、特性和营养成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面点原料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面点原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面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
2. 讲解面点原料的分类与特性:讲解各种面点原料的特性,如小麦粉、酵母、糖等。
3. 讲解面点原料的选择与使用:介绍如何根据面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原料。
4. 讲解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与作用:分析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讲解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5.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面点技术教案试讲稿
面点技术教案试讲稿教案标题:面点技术教案试讲稿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面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生能够熟练制作常见的面点食品。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面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面点食品的制作过程和要点。
3. 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面点技术的细节和技巧。
2. 面点食品的口感和外观要求。
教学准备:1. 面点制作所需的原料和工具。
2. 制作面点的示范材料。
3. 小组合作的任务分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面点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引起学生对面点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面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面粉的选择、水的加入量、面团的揉捏等。
2. 讲解常见的面点食品制作过程和要点,如包子、饺子、馒头等。
三、示范制作(15分钟)1. 进行包子的制作示范,包括面团的制作、馅料的准备和包子的包法。
2.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和技巧。
四、小组合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面点食品的制作任务。
2. 学生根据示范和讲解的知识,合作完成面点食品的制作。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口味和形状。
五、品尝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面点食品,并进行口感和外观的评价。
2.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会。
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面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展望学生在面点技术方面的进一步学习和应用。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我能够清晰地讲解面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展现了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面点食品口感和外观要求的讲解,提高学生对细节的关注。
(完整版)面点技术教案
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
面点基本功教案-定义说明解析
面点基本功教案-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面点基本功教案导语:面点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制作方法也有很多技巧。
掌握面点的基本功,可以让我们在家里制作出美味的面食。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份面点基本功教案,让大家可以轻松学习并掌握面点制作的技巧。
一、准备工作1.准备食材:面粉、水、盐、油等。
2.准备工具:面板、擀面杖、刀等。
3.准备容器:碗、盘等。
二、制作过程1.制作面团将面粉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水和少许盐,搅拌成均匀的面团,然后搓成光滑的面团。
2.醒面将搓好的面团放入盘中,盖上湿布,静置一段时间,让面团醒发。
3.擀面取出醒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用擀面杖慢慢擀成薄片。
4.切割用刀将擀好的面片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三、制作面食1.馒头将切好的面块搓成圆形,放入蒸锅中,蒸熟即可。
2.饺子将馅料包入擀好的面片中,将边缘捏成饺子的形状。
3.面条将擀好的面片切成细条状,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沥干水即可。
四、小贴士1.面团中加盐可以增加面团的韧性和弹性。
2.醒面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0-15分钟即可。
3.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适量加入一些油,可以提升面点的口感。
结语:通过学习上述面点基本功教案,相信大家对面点的制作技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实践,掌握面点制作的基本功,制作出美味的面食,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
示例2:面点基本功教案导言:面点是一种古老的食品制作方法,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丰富多样的美食。
在中国,面点多种多样,有馒头、饺子、包子、面条等等。
面点的制作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功,才能制作出美味可口的面食。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面点基本功的教案。
一、准备工作1. 准备食材和工具:面粉、水、盐、油、馅料等。
工具有面擀、刀具、面筋等。
2. 调制面团:先将面粉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揉成面团。
再加入盐和油,使面团更加有弹性。
3. 准备馅料:根据需要选择各种馅料,比如鲜肉、蔬菜、豆腐等。
二、面擀与包制1. 馒头的制作:先将面团揉成长条状,再将其分成若干个小面团,用手揉成圆球状。
中职烹饪基本功(科学出版社)教案:面点基本功——面点基本操作技术
和面的方法有哪些?
(一)和面的方法
1.抄拌法
教
学
内
容
2.调和法
3.搅和法
(二)和面的要求
1.和面的姿势要正
2.掌握掺水比例
3.和面的质量要符合面点制作的要求
4.和面的手法要熟练
二、揉面
揉面的手法:
1.捣
2.揉
3.揣
4.摔
5.擦
三、搓条、下剂
1.搓条
2.下剂
揪剂、挖剂、拉剂、剁剂
四、制皮
1.按皮
重点
面点基本成形方法及适用范围。
难点
基本成形的技术要领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提纲式教学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投影设备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
学
内
容
【导入】
观看教学一体机上的和面,包包子的图片。
【讲解】
一、和面
和面是整个面点制作中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面团的质量,能直接影响成品品质和面点制作工艺能否顺利进行。
2.拍皮
3.捏皮
4.摊皮
5.压皮
6.擀皮
教
学
内
容
【小结】
本节课重点讲解了以下三点的重要内容:
1.和面的方法
2.揉面的手法
3.制皮的方
1.和面和揉面的手法。
2.搓条、下剂、制皮的操作方法及要领。
3.完成练习册章节练习。
4.预习。
板
书
设
计
面点基本操作技术
1.和面
2.揉面
3.搓条、下剂
4.制皮
教后札记
备课纸
编号:
(完整版)面点技术教案
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临沂市技师学院教案第页。
《面点工艺学》教案
《面点工艺学》教案第一章:面点概述1.1 面点的定义与分类1.2 面点制作的基本工具与设备1.3 面点的起源与发展1.4 面点的营养价值与作用第二章:面点原料2.1 面粉的种类与选用2.2 水的质量与处理2.3 面点常用添加剂的作用与用法2.4 面点原料的配比与和面技巧第三章:面点成型工艺3.1 搓、揉、捏、按成型技法3.2 切割、折叠、卷包成型技法3.3 模具成型技法3.4 面点造型的创新与设计第四章:面点熟制工艺4.1 蒸的面点熟制工艺4.2 煮的面点熟制工艺4.3 炸的面点熟制工艺4.4 烤的面点熟制工艺4.5 面点的熟制技巧与火候控制第五章:面点实例制作5.1 馒头、花卷的制作5.2 包子、饺子、汤圆的制作5.3 饼、酥、糕点的制作5.4 地方特色面点的制作5.5 面点组合与搭配第六章:馅料制作与调味6.1 馅料的种类与制作方法6.2 馅料的调味与口感搭配6.3 常用调味品的作用与用法6.4 馅料与面点的搭配技巧第七章:面点的保存与鉴赏7.1 面点的保鲜方法与储存条件7.2 面点的食用方式与搭配7.3 面点的品鉴标准与技巧7.4 面点的美味与健康第八章:食品安全与卫生8.1 面点制作中的食品安全知识8.2 面点制作环境的卫生要求8.3 面点制作过程中的卫生操作规范8.4 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第九章:面点工艺的创新与发展9.1 面点工艺创新的必要性9.2 面点工艺创新的途径与方法9.3 现代面点工艺技术的应用9.4 面点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十章:面点制作综合训练10.1 面点制作的基本流程与技巧训练10.2 面点成品的质量评价与改进10.3 面点制作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0.4 面点制作综合实践与作品展示10.5 面点制作训练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面点的定义与分类解析:面点的定义需准确理解,包括各类面点的分类及特点,如馒头、包子、饺子等,需要掌握其区别与联系。
重点环节2:面点原料的选择与处理解析:对面点原料的选择要注重其质量与特性,对面粉的种类、水的处理、添加剂的用法等需要深入了解。
面点工艺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面点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 掌握面点制作的关键技术和技巧。
- 熟悉不同面点品种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2.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操作面点制作的基本工具和设备。
- 能够独立完成面点的制作,包括揉面、擀皮、包馅、成型、熟制等环节。
- 能够根据不同的面点品种调整配方和工艺。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面点工艺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点工艺概述:- 面点工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面点工艺的分类和特点。
2. 面点制作基本工艺:- 面团调制:面粉的选择、和面、揉面、发酵等。
- 成型工艺:擀皮、包馅、折叠、捏合等。
- 熟制工艺:蒸、煮、炸、烤等。
3. 面点品种制作:- 包子:制作皮、馅、成型、熟制。
- 饺子:制作皮、馅、成型、熟制。
- 汤圆:制作皮、馅、成型、熟制。
- 蛋糕:制作面糊、成型、熟制、装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面点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 讲解面点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 讲解面点制作的关键技术和技巧。
3. 示范:- 教师现场演示面点制作过程,重点讲解关键环节。
4. 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面点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实训的收获和不足。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如操作规范、动作熟练程度等。
2. 结果评价:- 评价学生制作的面点作品的质量,如外观、口感、造型等。
3. 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 《面点工艺》教材。
2. 设备:- 和面机、揉面机、擀面杖、蒸锅、烤箱等。
3. 材料:- 面粉、酵母、糖、油、馅料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中式面点技艺—面点基本功的制作 教案
《面点基本功的制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面点基本功的制作”是中式面点技艺第一章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面点基本功的实际操作方法及步骤。
通过理论与实训教学,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同时验证和巩固了理论知识。
二、学情分析职高一班共有学生6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式面点技艺的相关理论知识。
大部分学生(A层)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部分学生(B层)在课堂中只停留在认真听。
所以在本学期的课堂中,要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
三、教学目标(一)知能目标1. 了解面点基本功的制作。
2.掌握面点基本功的操作方法及步骤。
3. 理解面点基本功的技术要领。
(二)过程目标1. 通过操作,掌握理解正确的操作程序和手法。
2. 通过评比,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互相协作精神。
2. 感悟中式面点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面点基本功的制作。
2. 难点:掌握面点基本功的制作方法。
五、教具(工具)准备1. 《中式面点技艺—面点的基本功》预习案一份。
2. 案板、刮板、毛巾、电子秤。
3.面粉、水。
4. 课件。
六、教学方法1. 教法:理实一体项目教学。
2. 学法:做中学合作探究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品尝导入1. 出示2种馅心的包子,通过看、闻、尝,请学生说说感受。
2. 你还吃过其他馅心的包子吗?请举例。
3. 这么美味的包子是怎么做出来得呢?引出课题——《面点基本功的》制作。
(二)欣赏微课掌握新知1.带着问题,观看《面点基本功的制作》视频。
2.分享交流。
(1)面点基本功的制作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和面、揉面、搓条、下剂、擀皮、成型和成熟。
(2)制作面点基本功的原料有哪些?面粉250克,冷水125克。
(3)和面时需要注意哪些要领?达到“三光”政策,即手光、面光、案板光。
《面点工艺学》教案
教师姓名谷绒任课班级年月日星期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第一章中国面点概述第一节面点及面点工艺学的内涵第二节中国面点发展简史及趋势第三节中国面点的基本特点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面点的含义,熟悉面点工艺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2.了解中国面点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
3.掌握中国面点的四大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1.面点的概念。
2.面点工艺学的研究内容。
3.中国面点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面点的内涵;面点的四大基本特征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板书、讲授、举例等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自我介绍讲解课时分布及课堂及课后作业的要求第一节面点及面点工艺学的内涵一、通过让介绍介绍自己家乡的一些代表性的面点食品,引入面点的内涵二、面点工艺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中国面点发展简史及趋势一、中国面点发展历史。
中国面点萌芽时期(6000多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面食技术的出现时期(战国)早期面点形成时期(商周时期);面点的发展还经历: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新中国成立五个时期。
二、面点的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的面点快餐,开发功能性面点和药膳面点,改革宴席结构。
第三节中国面点的基本特点特点:选料精细,花样繁多;讲究馅心,注重口味;技法多样,造型逼真。
课外作业1、面点的概念,介绍你熟悉的一道面点,包括:面点名称、主要原辅料、简述其制作方法、风味特点。
2、什么是面点工艺学,及其研究内容?阅读参考书目《面点工艺学》李文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体会教师姓名谷绒任课班级年月日星期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第一章中国面点概述第四节中国面点的风味流派第五节面点的分类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面点的主要流派,掌握各个流派的特点、典型品种2.了解面点的分类方法及种类。
教学重点 1.面点的主要流派和特色。
2.面点的分类方法及种类。
教学难点不同流派的面点特色。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板书、讲授、举例等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第四节中国面点的风味流派1.京式面点特色:用料广、以麦面为主,品种多,制作精细,馅心具有北方独特风味;典型品种:抻面、北京独一处烧麦、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仿膳肉末烧饼、艾窝窝等。
中职中式面点工艺教案: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
学
内
容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新课导入
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大家都必须吃饺子,那么你们知道饺子的制作过程吗?以及制作饺子都用哪工具呢?
二、讲授新课
第一章 面点制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 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一、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
1、原料的准备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课时总编号:
备课组别
上课
日期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课题:
第一章 第一节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教学
目标
了解面点制作工艺流程,熟悉制作面点的设备及其工具。
通过学习了解面点制作工艺流程,认识和使用设备和工具。
重点
设备及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难点
设备及工具的认识和使用,了解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2、常用设备包括:初加工设备、成形设备、成熟设备
3、常用工具包括:制皮工具和成型工具
4、从以下三个方面掌握设备、工具的使用与保养:熟悉设备工具性能及使用方法;定点存放,编号登记;做好设备工具的卫生和养护工作
通过对面点制作特点的掌握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会通过此特点来继承、创新品种。
掌握设备、工具的使用和保养。
2、工具的准备
3、面团的调制
4、馅心调制
从日常的生活的一个实例引出新课,引起注意、激发求知欲。
进入新的知识点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
学
内
容
5、成形的准备
6、成形
7、成熟
《面点基础操作工艺》系列教案
第二章《面点基础操作工艺》系列教案【章节课题】第二章第一节面点基础操作的意义和作用【教学目的】1. 熟悉面点基础操作的意义;2. 掌握面点基础操作的作用。
【教学重点】1. 面点基础操作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1. 面点基础操作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面点基础操作的意义和作用一、面点基础操作的意义(一)基础操作的重要性面点种类繁多,但大多数品种的基础操作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
如大多数面点制作,开始时必须和面、揉面,然后根据制品规格,搓条、下剂,大部分制品需制皮、上馅等。
学会了面点的基础操作,才能进一步学会各种面点制作技术。
如不掌握这些基础操作,就不可能制作出符合一定要求的成品。
(二)正确操作方法成品制作是以基础操作为前提的,每一步骤都会影响到下一步骤的顺利进行。
如和面软硬是否合适,擀皮厚薄是否符合要求,都会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和成品质量。
所以,如果有扎实的基础操作技术,就能达到“一抓准”“一刀准”“一投准”的要求,从而做到质量好、速度快、效率高。
目前,烹饪机械逐渐增多,一部分笨重的操作程序已被机器操作代替,这些机械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工人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绝大部分工序的操作仍以手工为主,每个工序的基础操作技巧都需反复练习才能够达到要求。
二、面点基础操作的作用1.调制适合的面团通过和面、揉面这两项基础操作,调制出适合各类点心需要的面坯。
但各类面团性质不一,要求也不同,因而要运用不同的动作,发挥不同的作用。
2.为成形做准备通过搓条、下剂、制皮、上馅,为点心的成形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些准备工作,一环扣一环,互相关联,互有影响,任何一环做得不好,都会影响整个成品质量。
3.面点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烹饪专业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菜肴配制和烹调,行业中俗称“红案”;二是面点制作,行业俗称“白案”。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饮食烹饪专业的全部生产业务。
面点基础操作又是面点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很好地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术,然后再学习各种面点的制作技术,这样就容易得多,而且学得也快。
中式面点基础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中式面点基础授课对象:[年级、专业]课时:[课时数]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中式面点的定义、分类、历史起源和发展。
- 掌握面点原料的基本性质、用途和选购方法。
- 熟悉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工艺和操作步骤。
2.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调制面团,掌握面点的成形、熟制等基本技能。
- 能够制作简单的中式面点,如馒头、包子、饺子等。
- 能够分析面点制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解决。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式面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一、基础知识1. 中式面点概述- 定义、分类、历史起源和发展- 代表性面点介绍2. 面点原料- 粮食类:面粉、米粉、糯米粉等- 蔬菜类:白菜、韭菜、胡萝卜等- 肉类:猪肉、牛肉、羊肉等- 馅料:豆沙、肉馅、糖馅等二、基本操作技能1. 面团调制- 面团种类:面团、油面团、水油面团等- 调制方法:揉、搓、拌等2. 面点成形- 馒头:揉面、擀面、包馅、成形等- 包子:揉面、擀面、包馅、成形等- 饺子:揉面、擀面、包馅、成形等3. 熟制方法- 蒸制:蒸锅、火候、时间等- 煎炸:油温、时间、火候等- 烤制:烤箱、温度、时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欣赏中式面点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中式面点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2. 示范面点的制作过程,包括面团调制、成形、熟制等环节。
三、学生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面点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制作经验。
四、总结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2.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资源:1. 教材:《中式面点制作》2. 教学课件3. 面点原料:面粉、米粉、糯米粉、蔬菜、肉类、馅料等4. 制作工具:面板、擀面杖、蒸锅、煎锅、烤箱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实践等。
面点大学实操教案
课程目标:1. 理解面粉品类与品质鉴别的方法。
2. 掌握调料类与添加类的作用,并能合理搭配半成品。
3. 熟悉设备选购和使用操作。
4. 学会调制各种馅料并应用于面点制作。
5. 掌握蒸、炸、煎等不同烹饪方法在面点制作中的应用。
6. 了解台面陈列方法、打包标准与养护。
7. 学习促销方案与出清技巧。
课程时长:2课时课程内容: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面粉样品。
2. 准备各种调料和添加类物品。
3. 设备准备:蒸锅、炸锅、煎锅、搅拌机等。
二、理论讲解1. 面粉品类与品质鉴别- 讲解不同面粉的种类和用途。
- 介绍面粉的品质鉴别方法,如色泽、气味、手感等。
2. 调料类与添加类的作用- 介绍常用调料和添加类物品,如盐、糖、酵母、泡打粉等。
- 讲解各类调料和添加类在面点制作中的作用。
3. 半成品搭配- 介绍常见的半成品,如馒头、包子、饺子皮等。
- 讲解半成品的搭配原则和技巧。
三、实操演示1. 设备选购和使用操作- 展示蒸锅、炸锅、煎锅等设备的选购和使用方法。
- 讲解搅拌机的操作技巧。
2. 馅料调制- 以具体馅料为例,讲解调制方法和技巧。
- 展示馅料调制的全过程。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馅料进行调制。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调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1. 学生准备第一课时调制好的馅料。
2. 准备蒸锅、炸锅、煎锅等设备。
二、实操练习1. 蒸制类出品- 讲解和面、醒发、蒸制等步骤。
-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种蒸制类面点,如馒头、包子等。
2. 炸制类出品- 讲解和面、调制、醒发、炸制等步骤。
-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种炸制类面点,如油条、炸鸡排等。
3. 煎制类出品- 讲解和面、调制、醒发、煎制等步骤。
-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种煎制类面点,如煎饼、煎饺等。
三、成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面点工艺学教学课件汇总全套电子教案(完整版)
任务六 面点师上岗操作要求
(一)个人卫生要求
1.个人卫生 2.从业人员严格执行食品卫生“五四制”
(二)《食品安全法》基础知识
1.有关食品安全标准 2.面点制作过程中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3.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4.食品生产的有关处罚
(三)着装要求
第二章 面团调制
第一节 水调面团调制工艺
任务一 冷水面团的调制
(二)煮制成熟的特点
第二节 炸、煎工艺
任务三 炸制工艺
(一)炸制成熟工艺
1.炸制成熟原理 2.炸制成熟的操作程序 3.炸制成熟方法 4.炸制成熟的操作关键
(二)炸制成熟的特点
任务四 煎制工艺
(一)煎制成熟的工艺
1.煎制操作程序 2.煎制成熟方法
(二)煎制成熟的操作关键
1.油煎成熟的操作关键 2.水油煎成熟的操作关键 3.煎炸,蒸煎成熟的操作关键
3.酵母的繁殖过程 4.杂菌的繁殖过程 5.面团发酵形成的风味物质 (二)化学膨松剂面团的膨松原理 1.发粉类化学膨松剂面团的膨松原理 2.矾碱盐化学膨松剂面团的膨松原理 (三)物理膨松面团膨松的原理 1.蛋泡膨松原理
2.油蛋膨松原理 3.泡芙面团膨松原理 三、油酥面团的形成原理 (一)干油酥面团的形成原理 (二)水油酥面团的形成原理 (三)起层原理 (四)浆皮面团形成原理 四、米粉面团的形成原理
1.谷类杂粮面团的调制工艺 2.谷类杂粮面团的调制方法 3.谷类杂粮面团的调制关键
(二)果蔬类杂粮面团的调制
1.薯类果蔬面团的调制 2.绿叶蔬菜果蔬面团的调制 3.果类面团的调制
(三)谷类杂粮面团的调制
任务十三 澄粉面团的调制
(一)澄粉面团的特点 (二)澄粉面团的调制工艺 (三)澄粉面团的调制关键
中职中式面点技艺教案:单色拼盘
编号:
备课
组别
烹饪组
课程名称
中式面点技艺
所在年级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课题
单色拼盘
教学
目标
1.初步掌握单色拼盘的实践操作规范和方法
2.严格按照要求掌握单色拼盘的拼摆方法与操作要领
3.掌握单色拼盘的工艺流程
举一反三,学会类似冷拼的制作方法
重点
【引入】单色拼盘是拼盘制作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具有艺术性、技术性较强,造型美观大方的特点。它是高考技能的考试项目之一,每位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而且速度要快。
讲授新课:
一、制作原理和技法
(一)制作原理
单色拼盘其制作方法,采用摆片成扇面的形状,间距一致,厚薄均匀。
(二)制作技法
1、原料的准备。
2、掌握摆片的方法。
掌握单色拼盘的操作方法
难点
掌握单色拼盘的操作方法
教法
演示法
教学
设备
教学一体机 教参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Βιβλιοθήκη 过程个案补充教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课前准备】
1.衣着干净整洁,穿好厨师服、戴好厨师帽、系好领巾。
2.操作前将手洗干净,不留指甲。
【材料(设备)准备】
1.领取原料并进行分配
2.准备 黄瓜(白萝卜)
三、任务评价
1.自我评价
评价的主体是学生,由学生参照该作品的评定标准对其制作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或学生之间对作品进行相互评价。
2.教师评价
任课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参照该作品应有标准和操作规范对学生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录分值。
《面点工艺流程导学案-中式面点技艺》
《面点工艺流程》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面点的基本工艺流程;2. 掌握面点制作的关键步骤;3. 学会面点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4. 提高对面点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导学重点:1. 面点的选择和准备;2. 面团的制作;3. 面点的成型;4. 面点的烘烤或蒸煮。
三、导学内容:1. 面点的选择和准备面点是制作美味面点的基础,选择优质的面点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选择面点时,要注意面点的品质和新鲜程度,避免使用变质的面点。
另外,还需要准备其他配料,如水、盐、油等。
2. 面团的制作制作面团是制作面点的核心步骤。
首先,将面粉、水、盐等配料混合均匀,揉成光滑的面团。
接着,将面团搓成长条状,再将其切割成小块。
最后,用手将小块面团擀成薄片或长条,即可用来制作各种面点。
3. 面点的成型成型是面点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不同的面点成型方式也会影响面点的口感和外观。
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包馅、卷、扭曲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制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方式。
4. 面点的烘烤或蒸煮最后一步是将成型好的面点进行烘烤或蒸煮。
烘烤可以使面点表面金黄酥脆,口感更佳;而蒸煮则可以保持面点的湿润和鲜美。
根据不同的面点种类和口感需求,选择合适的烘烤或蒸煮方式。
四、导学实践:1. 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如面粉、水、盐、油、擀面杖等;2. 按照导学内容中的步骤,制作面团并进行成型;3. 进行烘烤或蒸煮,尝试制作不同种类的面点;4. 品尝自己制作的面点,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次制作做准备。
五、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我对面点的制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制作面点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我发现制作面点需要耐心和细心,同时也需要不断尝试和总结经验。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多加练习,提升自己的面点制作技能,为家人和朋友制作更多美味的面点。
第二课时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面点工艺流程。
面点是我国传统的食品之一,不仅味道美味,而且制作过程也是十分有趣的。
《面点工艺流程导学案-中式面点技艺》
《面点工艺流程》导学案一、导入你是否喜欢吃面食?面点在中国传统食品中占领重要塞位,而制作面点的工艺流程也是非常讲究的。
今天我们将进修《面点工艺流程》,了解面点的制作过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二、进修目标1. 了解面点的基本工艺流程;2. 掌握面点制作的关键步骤;3. 培养动手能力,尝试制作简单的面点。
三、进修内容1. 面点的主要原料及其作用;2. 面点的制作工艺流程;3. 面点的常见品种及特点。
四、进修过程1. 面点的主要原料及其作用面点的主要原料包括面粉、水、盐等。
面粉是面点的主要原料,提供面团的主体结构;水是面团的溶剂,起到粘合作用;盐用于调味,提升面点的口感。
此外,面点中还会添加酵母、油脂等辅料,以增加面团的柔软度和口感。
2. 面点的制作工艺流程(1)准备工作:将面粉、水、盐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称量备用;(2)和面:将面粉、水、盐混合搅拌成面团,揉至光滑有弹性;(3)发酵:将揉好的面团静置一段时间,让面团发酵膨胀;(4)分割: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小块,擀成薄片或拉成细条;(5)成型:根据面点的种类,将面团进行成型,如包馅、擀面等;(6)蒸、煮、炸:根据面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烹饪方式进行加工;(7)装盘:将烹饪好的面点装盘摆放,点缀一些配菜,提升美感。
3. 面点的常见品种及特点中国的面点品种繁多,常见的有饺子、馒头、包子、面条等。
不同的面点有着不同的制作工艺和口感特点,如饺子是将包馅的面团包裹成半月形状,煮熟后口感Q弹;馒头是发酵后蒸制而成,口感松软香甜;包子是将包馅的面团包裹成圆形,蒸熟后馅料鲜美。
五、教室练习1. 请简要描述一底下点的制作工艺流程。
2. 你喜欢吃哪种面点?为什么?3. 请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一种面点的制作过程。
六、拓展延伸1. 了解不同地区的面点特色,比如四川的麻辣拌面、陕西的油泼面等;2. 尝试制作自己喜欢的面点,体验传统手工制作的乐趣;3. 调查面点在不同国家的制作工艺和特色,拓展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面点制作工艺流程教学教案(中职教育).doc
任务一《血点制作工艺流程》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潘中英面点制作工艺流程授课教师:潘中英一、课题:面点制作流程二、课型:理论三、课时:2学时(90分钟)四、教学设计分析:(一)《面点制作工艺流程》的设计思想面点制作有一套完整的制作程序,只有熟悉和掌握每道程序,才能制造出符合要求的血点。
面点制作的操作程序包括原料的准备、工具的准备、面团的调制、馅心的调制、成形的准备、成形成熟等工艺。
(二)《面点制作工艺流程》教学的预期效果1、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面团调制棊本技法的操作要领,并能熟练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通过观察、思维、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3、从血•点制作的美学角度出发,要求所做面点造型美观、形象逼真,不仅形似,更要神似。
激发学生学习面点制作技能的兴趣,培养他们敬业爱岗的思想素质。
(三)《面点制作工艺流程》课程的教学目标1、知识冃标:(1)了解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2)熟悉制作血•点常用的原辅料性质及其在面点制作屮的作用;(3)熟悉和掌握制作面点的设备和工具。
2、能力F1标:(1)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观看老师调制血团,培养学牛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练习培养学牛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并使具明白“做”的重要性。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作风。
(4)通过学生练习中的竞争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3、思想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服务意识;(2)通过学生练习培养同学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和神,从而取长补短。
(4)通过学习明确面点工艺流程这一工作的重人意义,改变错课的认识。
(四)《面点制作工艺流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指导方法1、教学方法:观察法、提问法、讨论法、讲授法本节课以“开门教学、学牛探究、视频示范加课后学牛练习”为主要教法,通过“观察一>分析、归纳T讲解T练习''实现对每一知识点的认识、理解、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面点基础操作工艺》系列教案【章节课题】第二章第一节面点基础操作的意义和作用【教学目的】1. 熟悉面点基础操作的意义;2. 掌握面点基础操作的作用。
【教学重点】1. 面点基础操作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1. 面点基础操作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面点基础操作的意义和作用一、面点基础操作的意义(一)基础操作的重要性面点种类繁多,但大多数品种的基础操作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
如大多数面点制作,开始时必须和面、揉面,然后根据制品规格,搓条、下剂,大部分制品需制皮、上馅等。
学会了面点的基础操作,才能进一步学会各种面点制作技术。
如不掌握这些基础操作,就不可能制作出符合一定要求的成品。
(二)正确操作方法成品制作是以基础操作为前提的,每一步骤都会影响到下一步骤的顺利进行。
如和面软硬是否合适,擀皮厚薄是否符合要求,都会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和成品质量。
所以,如果有扎实的基础操作技术,就能达到“一抓准”“一刀准”“一投准”的要求,从而做到质量好、速度快、效率高。
目前,烹饪机械逐渐增多,一部分笨重的操作程序已被机器操作代替,这些机械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工人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绝大部分工序的操作仍以手工为主,每个工序的基础操作技巧都需反复练习才能够达到要求。
二、面点基础操作的作用1.调制适合的面团通过和面、揉面这两项基础操作,调制出适合各类点心需要的面坯。
但各类面团性质不一,要求也不同,因而要运用不同的动作,发挥不同的作用。
2.为成形做准备通过搓条、下剂、制皮、上馅,为点心的成形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些准备工作,一环扣一环,互相关联,互有影响,任何一环做得不好,都会影响整个成品质量。
3.面点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烹饪专业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菜肴配制和烹调,行业中俗称“红案”;二是面点制作,行业俗称“白案”。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饮食烹饪专业的全部生产业务。
面点基础操作又是面点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很好地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术,然后再学习各种面点的制作技术,这样就容易得多,而且学得也快。
面点制作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因而制品的规格、质量的好坏,全凭双手来做成。
基本功掌握好,制出的成品质量才能符合要求。
因此,对于初学者一定要学好、掌握基础操作。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1.面点基础操作的重要性是什么?2.面点基础操作的作用是什么?【章节课题】第二章第二节面点基础操作的运用【教学目的】1. 掌握和面的概念、手法、要领;2. 掌握揉面的概念、手法、要领;3. 掌握搓条的概念、手法、要领;4. 掌握下剂的概念、手法、要领;5. 掌握制皮的概念、手法、要领;6. 掌握上馅的概念、方法、要领;【教学重点】1.和面的概念、手法、要领;2.揉面的概念、手法、要领;3.搓条的概念、手法、要领;4.下剂的概念、手法、要领;5.制皮的概念、手法、要领;6.上馅的概念、方法、要领;【教学难点】1.和面的概念、手法、要领;2.揉面的概念、手法、要领;3.搓条的概念、手法、要领;4.下剂的概念、手法、要领;5.制皮的概念、手法、要领;6.上馅的概念、方法、要领;【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6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节面点基础操作的运用一、和面和面又称调面,是指将粉料与其他辅料(如水、油、蛋、添加剂等)掺和并调制成面坯的过程(见图2—1)。
和面是整个点心制作中最初的一道工序,是制作点心的重要环节,调制面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点心制作程序能否顺利进行及成品质量。
(一)和面的手法和面的手法大体上有三种,即抄拌法、调和法、搅和法,其中以抄拌法使用最为广泛。
1.抄拌法。
将面粉放入缸(盆)或案板中,中间扒一凹塘(行业中称开窝),然后掺入所需的大部分水(约占总量的70%左右),用手伸人粉中,由外往里、由下向上反复抄拌均匀,抄拌至面粉呈雪花片状;这时再加入第二次水,继续用手抄拌,待面粉呈块状时,双手揉搓面团成面坯。
如调制水调面主坯、米粉面主坯等。
2.调和法。
将面粉放在案板上,围成中薄边厚的窝形,将水或其他辅料倒入窝内,右手五指叉开,从外向内调和,成雪花状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拌成面坯。
如调制水油面坯、膨松面主坯等。
3. 搅和法。
将面粉放人盆内,左手浇水,右手拿着面杖或竹筷搅和,边浇边搅,搅成均匀的无粉粒面坯,要求动作要快,一次性加足水量,如热水面坯、澄粉面坯等。
(二)和面的要求1.掺水量要适当。
掺水量应根据不同的品种、不同季节和不同面坯而定,掺水时,应根据粉料的吸水情况分几次掺人,而不是一次加大量的水。
因为一次掺水过多,粉料一时吸收不进去,将水溢出,反而使粉料拌不均匀,调制成的面团易粘手。
但第一次加水也不能过少,以免和拌不开。
一般第一次加水量,掌握在掺人面粉后使面粉成雪花片状为佳。
在第一次加水后根据粉料的吸水情况,掌握第二、第三次的加水量,这样调和出的面团既符合成品的要求,又能达到和面的光洁度。
2. 动作迅速、干净利落。
无论何种和面手法都要求投料、吃水均匀,不夹带粉粒,所和面团的软硬度要符合面坯的性质要求。
初学面点制作和好的面团,要求达到“三光”,即面案光(不粘有面块),面光(吃水均匀,表面光润),手光(手上不粘面粉)。
和面,并非简单地将面粉和成面团,达到“三光”的要求并不容易,这需要在操作中认真体会。
3.和面的要领在调制面坯时,需要一定强度的臂力和腕力。
为了便于用力,正确的姿势是:两脚稍分开,站成丁字步,人要站端正,不可左右倾斜,上身稍向前倾。
操作时,先将粉料倒入缸内或案板上,中问扒一凹塘,然后分次将水或其他辅料掺人,拌成雪花状,最后洒上少量水揉制成面坯。
二、揉面揉面,是将调和后的面团进行揉和,使各种粉料调和均匀,充分吸收水分形成面坯的过程(见图2—2)。
通过揉面,可使面坯进一步增劲、柔润、光滑。
揉面是调制面坯的关键。
(一)揉面的要求揉面时脚要稍分开,站成丁字步,上身稍向前倾,身体不靠案板。
面坯要揉透,使整块面坯吸水均匀,不夹粉茬,揉至“三光”。
揉小块面团时,以右手用力,左手协助 (也可双手替换);揉较大块面团,可双手一齐用力。
揉面时用力要均匀,不宜用力过猛。
(二)揉面的手法揉面的手法主要有捣、揉、揣、摔、擦等五种。
1.捣。
就是在和面后,将面坯放在缸盆内,双手紧握拳头,在面坯各处用力向下均匀捣压,力量越大越好。
面被捣压后,挤向缸的周围时,再将其叠拢到中间,继续捣压,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把面坯捣透上劲为好。
2.揉。
就是用双手掌跟压住面坯,用力伸缩向外推动,把面坯摊开、叠起,再摊开、叠起,如此反复,直至揉透,面坯表面光滑为止。
3.揣。
就是双手握拳,交叉在面坯上揣压,边揣、边压、边推,把面坯向外揣开,然后卷拢冉揣。
揣比揉的劲大,能使面坯更均匀、柔顺、光润。
4.摔。
它分两种手法,一是双手拿面坯的两头,举起来,手不离面,摔在案板上,摔匀为止。
二是稀软面坯的摔法,用一只手拿起,脱手摔在盆内,摔下,拿起,再摔,直至将面坯摔至均匀。
春卷面的调制就是运用此法。
5.擦。
主要用于油酥面主坯和部分米粉面主坯的调制。
具体方法是在案板上把油和面和好后,用手掌跟把面坯一层层向前推擦,使油和面相互粘连,擦透擦匀,形成均匀的面坯。
(三)揉面的要领1.揉面时要用“巧劲”,既要用力,又要揉“活”,必须手腕着力,而且力度要适当。
2.揉面时要按照一定的次序,顺着一个方向揉,不能随意改变,否则不易使面坯达到光洁的效果。
3.揉发酵面时,不要用“死劲”反复不停地揉,避免把面揉“死”,而达不到膨松的效果。
4.揉匀面坯后,要将面坯盖上湿布或保鲜膜静置一段时间,一般为10 min左右。
三、搓条搓成条状的一种手法(见图2 3),是下剂的准备步骤。
(一)搓条的手法操作时,将醒好的面团,通过拉、搓等方法使之成条状,然后双手的掌跟压在条上,来回推搓,边推边搓,必要时可拉伸,使条向两侧延伸,成为粗细均匀的圆形的长条,为下剂做准备。
(二)搓条的要求搓条要求条圆,光洁,粗细一致。
(三)搓条的要领1.两手用力均匀,两边使力平衡。
2.要用掌跟推搓,不能用掌心。
因掌心发空,压不平,压不实,不但搓不光洁,而且不易搓匀。
四、下剂(成品见彩图1)下剂又称掐剂,就是将搓条后的面坯分割成大小一致的剂子(见图2 4)。
下剂直接关系到点心成形后的规格大小,是成本核算的标准。
(一)下剂的手法根据各种面坯性质,常用的下剂方法有摘剂、挖剂、拉剂、切剂、剁剂等。
1.摘剂。
摘剂又称揪剂。
这种技法主要用于水饺、蒸饺等较细的剂条。
方法是:左手握住搓好的剂条(不能握得太紧,防止压扁剂条),让剂条从左手虎口处露出坯子大小的截面,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顺势用力揪下一个。
每揪一次,剂条翻一次身,这是因为剂条性软,剂条握住手中,无论用力如何轻,剂条也会扁一些,翻一个身,即可恢复原形,这样揪下的剂子比较圆整、均匀。
摘剂的要领:左手不能用力过大,揪下一个剂子后,左手将剂条转90。
,然后再揪。
2.挖剂。
挖剂又称铲剂,多用于较粗的剂条。
这种方法适用于剂量较大的品种。
如大包、馒头、烧饼等。
方法是:搓条后,剂条放在案板上,左手按住,右手四指弯曲成铲形,从剂条下面伸人,四指向上一挖,就挖出一个剂子。
然后把左手向左移动,让出一个剂子截面,右手再挖,一个一个挖完。
挖剂的要领:右手在挖剂时用力要猛,要使截面整齐、利落。
3.拉剂。
多用于较为稀软的面坯,因面坯较软,不宜将剂条拿在手中下剂。
方法是:左手按住剂条,右手五指抓住剂子,用力拉下一个,如此反复再拉。
拉剂的要领:动作要快、猛,避免粘连。
4.切剂。
切剂就是将剂条用刀切成均匀的剂子。
方法是:将剂条放在案板上,右手拿刀,从剂条的左边一头开始,切时左手配合,切成大小一致的面剂。
如圆酥的剂子。
切剂的要领:下刀准确,刀要锋利,切剂后剂子截面成圆形。
5.剁剂。
剁剂就是将搓好的剂条放在案板上,根据品种要求的大小,用力均匀地将剂子剁下,如花卷、馒头等。
(二)下剂的要求无论采用哪种下剂手法,都要求剂子大小均匀,质量一致,剂口利落,不带毛茬。
五、制皮(成品见彩图2)(一)制皮的手法制皮就是将剂子制成薄片的过程。
面点制作中有很多品种都需要制皮,制皮技术性较强,操作方法较为复杂。
制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包捏和点心的成形。
由于各类品种的要求不同,制皮方法也有所不同。
常用的方法有按皮、拍皮、擀皮、捏皮、摊皮和压皮等。
1.按皮(见图2—5)。
按皮较为简单,方法是:将下好的剂子,截面向上,用手掌根将其按扁,再按成边薄中间厚的圆形皮。
如制作包子皮,按时手掌根用力要重。
按皮的要领:按皮时必须用掌根按,否则按得不平不圆。
2.拍皮(见图2—6)。
就是将摘好的面剂截面向上,用右手先揿压一下,然后用手掌沿着剂子周围着力拍,边拍边顺时针方向转动皮子,将剂子拍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形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