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 第二章 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 第二节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素材 中图
高中生物目录(中国地图出版社)
高中生物学(中国地图出版社)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第一章细胞概述第一节人类对细胞的认识第二节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课外阅读列文虎克——他看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第二章细胞的构成第一节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三节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课外阅读细胞骨架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第一章细胞中的蛋白质第一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课外阅读疯牛病与朊病毒第二章细胞中的核酸第一节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核酸与细胞核课外阅读为什么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分子?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一章细胞的物质交换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课外阅读载体蛋白和转运蛋白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一节细胞中的能源物质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第三节光能的捕获第四节从化学能到生物能课外阅读“红肌”与“白肌”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周期第一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二节细胞的分化第三节恶性肿瘤的发生与防治课外阅读食物、营养与癌症的预防第二章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一节细胞衰老第二节细胞凋亡课外阅读小“线虫”与诺贝尔奖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第一章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的变化第一节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第二节受精作用课外阅读蜜蜂家族揭秘第二章染色体变异对性状的影响第一节染色体数目变异对性状的影响第二节染色体结构变异对性状的影响课外阅读羊膜穿刺与染色体变异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一节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第三节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第四节伴性遗传课外阅读孟德尔规律的重新发现第二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第一节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第二节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课外阅读显赫家族的“突变基因”第三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一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一节遗传物质的发现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第三节DNA的复制课外阅读双螺旋结构背后的故事第二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一节认识基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第三节基因与性状第四节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第五节人类基因组计划第六节人类遗传病课外阅读遗传密码的破译第四单元遗传变异与进化第一章生物进化理论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二节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课外阅读热爱科学的一生第二章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简介第二节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外阅读物种基因的宝库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生长素的发现及其作用第二节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课外阅读燕麦试验法的创立者——温特第二章动物稳态维持及其意义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血糖调节第三节水盐调节第四节体温调节课外阅读心理状态的平衡和调节第三章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第一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二节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第三节人脑的高级功能第四节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课外阅读珍爱生命,远离烟草和毒品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第二节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第三节免疫失调与人类健康课外阅读人类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一章种群的稳态与调节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动课外阅读迁地保护——拯救白鳍豚种群的唯一选择第二章群落的稳态与调节第一节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第二节群落的动态课外阅读“绿色沙漠”第三章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调节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外阅读“太空水上乐园”与人工生态系统第四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课外读物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
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 第二章 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 第二节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教案 中图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教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该节介绍了细胞中酶的定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及酶的特性.新陈代谢是活细胞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的催化,因此只有了解酶的本质、酶的作用特性之后,才能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二、学情分析:本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分析温度与PH与酶活性的关系;通过探究实验比较Fe3+和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总结出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特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指出酶的化学本质。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描述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二)能力目标:能运用有关材料设计操作顺序,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及酶的特性。
(三)情感目标: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酶的本质、影响酶的因素及特性。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比较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具准备1.课件(PPT)2.新鲜肝脏研磨液、新鲜的淀粉酶溶液;体积分数为3.5%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质量分数5%的NaOH 溶液与盐酸溶液、质量分数3%的淀粉溶液;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大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冰块、温度计。
【高中生物】第三章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第三章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三章、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名词:1、酶:就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备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就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就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发展反应:酶所催化剂的反应。
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作底物。
语句: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6、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
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3-2-1、2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课件 中国版必修1
6.(2010·绵阳诊断测试)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C.过酸、过碱的外界条件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 活性 D.酶的组成元素均为C、H、O、N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酶的催化具 有高效性、专一性及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酶的化学本质一般为蛋 白质,极少数的酶为RNA,RNA的组成元素应为C、H、O、N、P, 故D选项不正确。 答案:D
一、糖类
1.组成元素: C、H、O 。
2.分类
项目 种类
组成及特点
常见种类
单糖
不能 再水解的糖 ,可 直接被细胞 利用
六碳糖如葡萄糖 、 果糖 ;五 碳糖如 核糖、脱氧核糖
两分子单糖 脱水缩合而 二糖 成,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
蔗糖、 麦芽糖 和乳糖
被吸收
多糖
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 植物细胞中的 淀粉、纤维素、 水解成单糖后才可被吸收 动物细胞中的 糖原
2. 在生物体活细胞内,不断进行着下面的化学反应:
ATP
ADP+Pi+能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动物细胞中,形成ATP需要能量,该能量主要由________来
提供,也可以由________提供。
(2)在植物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合成ATP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作用,而分解ATP释放
核糖核苷酸
核糖体
细胞核(真核生物)
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细胞内、外或生物体外均可
生物催化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二)与酶相关的曲线模型解读 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教案中图版必修1
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一、教材分析因为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材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和其中的色素(并且安排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学生实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二、学情分析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和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著名的实验;讲述叶绿体和其中的色素、让学生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三、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说出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2)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初步学习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
(3)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
(4)应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了解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2.技能性目标:(1)通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及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能力。
(2)通过探讨光合作用的氧来源,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具体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理解,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通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作物产量”这一问题,加强对科学、技术、社会(STS)的关注。
四、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
高中生物细胞代谢与酶考点
高中生物细胞代谢与酶考点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细胞代谢与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知识点。
细胞代谢是细胞内一系列有序化学反应的总和,而酶则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理解细胞代谢与酶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深入掌握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细胞代谢的概念。
细胞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方面。
物质代谢涉及细胞内各种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比如蛋白质的合成、糖类的分解等;能量代谢则包括能量的储存、释放和转化,例如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 ATP 中的活跃化学能。
细胞代谢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高效性是酶的一个显著特点。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够极大地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
例如,过氧化氢在无机催化剂 Fe³⁺的催化下分解速率较慢,而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分解速率会大幅提高。
这使得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能够迅速进行,以满足细胞生命活动的需求。
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这就好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种酶都有其特定的底物和催化反应。
例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不能催化纤维素的水解。
这种专一性保证了细胞代谢的精确性和有序性。
酶的作用条件温和也十分重要。
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通常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
然而,这也意味着酶的活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比如温度、pH 值、底物浓度、酶浓度等,都会对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但当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时,酶的活性会迅速下降,甚至失活。
这是因为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催化功能。
pH 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也类似。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 pH 值,在最适 pH 值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偏离最适 pH 值,酶的活性都会降低,过酸或过碱都会导致酶失活。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学案中图版必修1
第2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学习目标:1.指出酶的化学本质,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培养质疑、求实、创新、合作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描述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自学探究:酶的概念:是产生的一类具有的,其中绝大多数的酶是,少数是。
一.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新陈代谢的概念:,其中大部分反应是在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一)温度、PH在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温度过高、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的遭到破坏而。
一定的低温使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失活。
(二)温度对酶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影响:(1)和一般化学反应相同,酶促反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其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2)由于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遇热易变性失去活性。
在低温范围内,前一种作用占主要地位,但当温度升到一定限度时,后一种作用明显产生影响,随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反而下降。
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其活力最大,这个温度称酶的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时,反应速度最快。
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对应的pH也就是酶的最适pH。
生物种类不同,酶的最适温度也有,某些温泉中的细菌,其酶的最适温度竟高达700C。
不同酶的最适PH也不同,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而胰蛋白酶的最适PH 为。
二.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1.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高得多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1)活动程序见课本70页。
(2)注意事项:A.加入材料后应立即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
B.插卫生香时动作要快,不要插到气泡中,避免卫生香受潮。
C.试管要足够大,最好用20Х200ml,若试管太小,气泡过多影响卫生香的燃烧。
D.H2O2有腐蚀性。
E.滴入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时不能共用一个吸管。
F.选用的肝脏要新鲜。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反应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纤维素的水解。
最新-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第二章 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单元整合中图版单元整合【知识建构】【综合应用】专题1、关于细胞的边界[总结]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发生一切联系的界膜,流动镶嵌模型较为准确地揭示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外部进行物质交换,并与其他细胞建立联系。
例题1:(2018广东卷,8)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解析: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由于细胞渗透失水,液泡逐渐缩小,颜色加深。
由于30%的蔗糖溶液大于10%的蔗糖溶液,所以洋葱表皮细胞在30%的蔗糖溶液中失水较快,质壁分离的速度快,所用时间短。
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是活细胞。
用高浓度的NaCl 溶液代替蔗糖溶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D绿色通道: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吸水。
例题2:(2018江苏卷,14)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细胞是活细胞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18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解析: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所以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也证明了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自动复原的原因是KNO3溶液中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主动运输被吸收的结果。
答案:D绿色通道: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外界溶液是KNO3溶液、尿素溶液中由于主动运输作用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 第二章 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考纲要求: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基础知识梳理:直击高考考点一、光合作用相关实验以经典实验为素材,挖掘实验的内涵,设置一定梯度问题,体现对科学方法和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典型题】1:(08宁夏)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考点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 对光合作用条件和场所的考查。
【典型题】2:(2008年山东卷)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
在图示结构上()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2. 对物质和能量变化的考查【典型题】3:(09海南卷)15.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A. C3和C5都迅速减少B. C3和C5都迅速增加C. 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D. 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考点三、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1:绘制温度、光照强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典型题】4:2007年7月27日中央决定,国家将投资200亿发展现代农业。
初春在密闭透明玻璃温室内,一天中的光照强度与温室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分别如图中曲线Ⅰ、曲线Ⅱ所示。
在采取某项措施后,温室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如图中曲线Ⅲ所示。
采取的这项措施是()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C.增加CO2浓度 D.增加O2浓度你认为本节内容的难点是什么?巩固练习制作人:马鲁斐王宴明审核人:张化礼时间:2009-9-141. 下列是光合作用的几个步骤,它们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①CO 2的固定 ②释放O 2 ③叶绿素吸收光能 ④H 2O 的分解 ⑤C 3被还原 A.③②④①⑤ B.③④②①⑤ C .④②③⑤① D .④③②⑤① 2.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反应阶段需要光不需要酶B.暗反应阶段有氧气的释放C.葡萄糖中的碳来自二氧化碳D.暗反应阶段只能在黑暗条件下进行3.下图中的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标号表示生理过程,其中在光合作用光反应中完成的是 ( )4. 右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简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1)(2)均为选择透过性膜 B..把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3)上进行C .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4)中完成D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只分布在(3)上5.叶绿体含多种色素,其中一种色素能接受其它色素所吸收的光能,该色素是( )A .胡萝卜素B .叶黄素C .叶绿素aD .叶绿素b 6.在日光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 )A .大量吸收绿光B .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C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D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7.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8.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颜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A .① B .② C .③ D .④9.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 第二章 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 第一节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素材 中图版必修1
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一节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简介
[典型例题探究]
【例1】ATP形成ADP时最先断裂的化学键是()
A.腺苷与磷酸的结合键
B.靠近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C.两个高能磷酸键
D.ATP中的一个高能磷酸键
解析:ATP的两个高能磷酸键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中所含的能量高,容易断裂,应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能是自由能,即物质水解释放的能量,自由能越高的键越不稳定;而无机化学中所说的键能,是指破坏该键所需要的能量,键能越高越稳定,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三磷酸腺苷是一分子腺苷与三分子磷酸结合的产物。
一分子腺苷与一分子磷酸结合,组成一磷酸腺苷(AMP),简写成A-P;一分子腺苷与两分子磷酸结合,组成二磷酸腺苷(ADP),简写成A-P~P;一分子腺苷与三分子磷酸结合,组成三磷酸腺苷(ATP),简写成A-P~P~P。
在一定条件下水解ATP时,高能磷酸键③很容易断裂,也很容易重新形成。
断裂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重新形成时伴随着能量的储存。
因此有如下反应式:
ATP ADP+Pi+能量
该题的关键语句是“当三磷酸腺苷水解形成二磷酸腺苷时”,从前面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基础知识可知,首先断裂的化学键应当是③,因为③断裂后,方形成ADP与Pi,①、②或①②③断裂均不能形成ADP。
答案:A 规律发现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基础知识。
当三磷酸腺苷水解形成二磷酸腺苷时最先断裂的键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
1。
高一生物必修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高一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一节细胞与能量1、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2、细胞中有许多吸能反响,它们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的放能反响。
3、ATP不仅是吸能反响和放能反响的纽带,更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4、ATP是由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5、ATP的构造简式是A—P~P~P。
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代表普学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的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
6、什么叫ATP-ADP循环?能写出反响方程式吗?7、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主动转运、肌肉收缩、神经细胞的活动、分泌等生命活动。
8、动物体内ATP的生成途径是细胞呼吸,植物生成ATP的途径有细胞呼吸和光用。
能生成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生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9、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是ATP。
马拉松运发动在跑步过程中直接靠〔ATP〕提供能量的?注意:只要提到直接提供能量的都是ATP。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扩散是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2、水分子〔其他溶剂〕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叫浸透。
发生浸透作用的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3、动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浸透吸水?又在什么情况下浸透失水呢?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细胞液。
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裸露出的整体构造。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别离〔其中质是原生质体,壁是细胞壁〕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别离复原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5、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所需要的离子、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那么不能通过。
6、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
进展自由扩散的主要有三类:水,气体分子,脂溶性小分子〔如:水、CO2、O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尿素等〕7、易化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8、主动转运: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优秀7篇)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优秀7篇)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篇一一、酶的作用和本质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少数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它们被称为“核酶”)。
2、控制变量:①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
②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3、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4、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二、酶的特性酶的特性主要四点: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其效率是一般无机催化剂的10的7次幂~~10的一三次幂。
2、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与催化剂相似);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5、活性可调节性。
6、有些酶的催化性与辅因子有关。
7、易变性: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篇二一、教材及学习任务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模块3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它是本章第一节的知识延伸,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揭示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和特点。
能量的流动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不论从个体层面还是群体水平,都是存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素材中图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素材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素材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