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着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着,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着名医家张仲景所着,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着,我国第一部针灸专着。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着,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着,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着。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着,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着,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概念和形成基础1. 中医学说的定义:中医学,全称为中国传统医学,是一种起源于古代中国,历经数千年发展而成的医学体系。
它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来诊断疾病,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旨在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和维持健康状态。
2. 中医学说的形成基础:(1)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物质和属性组成,阴阳的动态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 五行学说:将宇宙间的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用以解释和指导医学实践。
-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 儒学:注重伦理道德,强调人文关怀,对中医伦理观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2)自然科学基础:- 天文学:观察天象,了解季节变化,对中医时间医学有指导作用。
- 地理学:研究地域差异,对中医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有影响。
- 气象学: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医病因学和预防医学有重要作用。
- 生物学:对动植物的研究,为中药学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
(3)社会实践:- 长期的医疗实践:古代医家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 古代文献的总结: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中医学基本特点1. 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健康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人体的整体性: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器官、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生理和病理系统。
2. 辨证论治:- 辨证:通过四诊合参,收集病象,分析病因、病位、病性和病机。
- 论治: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包括治则和治法。
3. 防治结合:- 未病先防:通过养生保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着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着,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着名医家张仲景所着,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着,我国第一部针灸专着。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着,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着,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着。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着,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着,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doc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着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着,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着名医家张仲景所着,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着,我国第一部针灸专着。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着,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着,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着。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着,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着,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5)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重、极、甚都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因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主要内容1)人体整体联系的统一性a.形态结构的统一性b.生命物质的统一性c.机能活动的统一性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性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整体观念的意义1)整体生理观2)整体病理观3)整体诊断观4)整体防治观5)整体观现实意义:a.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b.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c.强调人命至重辨证论治(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四要素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
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1、《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2、《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3、怒伤肝、怒则气上;喜伤心、喜则气缓;思伤脾、思则气结;忧伤肺、悲则气消;恐伤肾、恐则气消,惊则气乱。
4、十二经络体表分布:在四肢: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在头面部:阳明经行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上阳行于头后侧部。
躯干部:手三阳均行经肩胛部;足三阳则阳明行于胸腹,太阳行于背部,少阳行于肋部;足三阴均行于腹部。
循行于腹部的经脉,由内向外的排列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这样“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地循行。
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
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督脉称“阳脉之海”。
任脉称“任主胞胎”。
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
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与创新
结合与创新
• 中西医结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 技术,提高治疗效果 • 中西医融合: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创新与发展
• 中医现代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医,提 高中医的治疗效果和科学化水平 • 现代医学中医化:借鉴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丰富和发展 现代医学,提高现代医学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中医的预防保健原则与措施
预防保健原则
• 未病先防: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预防疾病 • 既病防变:在疾病发生之后,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 病后防复:在疾病治愈之后,采取措施防止复发
预防保健措施
•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 调整饮食:合理饮食,滋养脏腑 • 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预防疾病 •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睡眠,恢复体力
中医的方剂组成与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原则
方剂组成
• 单方:由一味中药组成,如独参汤、银翘散等 • 合方:由两味以上中药组成,如八珍汤、逍遥散等
方剂配伍原则
• 君臣佐使:主药、辅药、使药,相互协调,提高疗效 • 同类相须:性能相似的中药相互配合,增强疗效 • 异类相使:性能不同的中药相互配合,提高疗效 • 反佐:用一种药物来制约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中医的理论体系构成
• 阴阳五行理论:阐述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 脏腑经络理论:阐述人体脏腑功能和经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气血津液理论:阐述人体气血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规律 • 病因病机理论: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 养生保健理论:阐述养生、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方法和原则
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比较与融合
中医的中药分类与常用中药
中药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中医基础理论(50分→30道)中医基础学习方法:1.轻概念2.理解3.归纳4.找点5.主体6.结构7.特点中医基础理论特点:集中中医基础难点:原文→简化(歌诀、巧记)、经络、五行第一章绪论一、产生1.哲学2.自然科学3.解剖学4.生产→《内经》二、发展1.《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专著2.《诸病源候论》→病因学专著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守真)→“六气皆从火化”→寒凉派;朱丹溪(震亨、彦修)→“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养阴派;李杲(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张元素(子和、戴人)→“邪去则正安”→攻下派三、中医学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人体内部的统一性②人物自然的统一性:a.脉→春浮,夏日在肤,秋下肤,冬骨b.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c.发病(鼽衄胸胁洞风痹)③与社会的统一性2.辩证论治:四诊:①望、闻、切(客观性)→体征→集中→证候(病理阶段)②问(主观性)→症状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第二章阴阳学说一、阴阳1.阴阳:①最初→日光的向背②哲学→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不考)2.阴阳属性:(不记)3.阴阳特性:①普遍性②相对性:a.无限可分性b.转化性b.比较性4.阴阳关系:对立制约:①对立②制约:a.不及:阳虚阴盛、阴虚阳盛:火旺or阳亢 b.太过:阳盛阴病、阴盛阳病互根互用:①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②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消长平衡(不考):阴平阳秘,精神乃秘阴阳转化(一定条件下):“极”、“重”5.阴阳作用:①诊断:察色按脉先决阴阳②病理变化:a.阴阳偏盛(邪气盛实):阳胜则热(实热)→壮热、面赤→阳盛则阴病or阴胜则寒(实寒)→冷痛、拒按→阴盛则阳病b.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阳虚(阳不制阴→阴相对的盛)→则寒(虚寒)→冷痛喜按,绵绵不休b.阴虚(阴不制阳→阳相对的盛)→则热(虚热)→五心烦热,午后颧红③治疗:a.阴阳偏盛(邪气盛则实):阳盛则热or阴盛则寒→实则泻之(损其有余)(考点)→热者寒之or寒者热之b.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阳虚则寒or阴虚则热→虚则补之(补其不足)(考点)→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or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考点)第三章五行学说一、“五”:①最初:木、火、土、金、水→五材②哲学:木火土金水属性抽象概念二、属性:1.木→“木曰曲直”(不背)→生长、升发、调达、舒畅2.火→“火曰炎上”→温暖、发热、向上、升腾3.土→“土爰稼穑”→承载、受纳、长养、生化4.金→“金曰从革”→顺从、肃杀、清洁、收敛、变革5.水→“水曰润下”→寒凉、就下、闭藏、滋润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类比法or推演络绎法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角徵宫商羽→呼笑歌哭声→魂神意魄志→握忧哕咳栗行→运行1.生克规律:①相生:木火土金水②相克:木→土→水→火→金2.五行制化异常→相克异常乘侮:1.相乘→过克:①克者过强②被克者过弱③以上两个同时出现2.相侮→反克:①克者过弱②被克者过强五行应用:1.传变:①相生传变:母→子=>母病及子(虚证)、母虚累子②子→母=>子病犯母(实证);子盗母气(虚)②相克传变:相乘;相侮2.治则治法:(1)相生:①虚→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肾阳)补土②实→实则泄其子(2)相克:抑强扶弱:抑木扶土、培土制水、泄南补北、佐金平木第四章气血津液学说一、气:①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呼吸之气、水谷之气)②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先天之精气→元气(原气)→激发推动脏腑功能↗→生命活动原动力↗水谷之精气→营气→阴柔营养→①化生血液②营养作用↘→卫气→彪疾滑利→①防御外邪②启闭汗孔,调节体温③温煦肌肉脏腑↘自然之清气→→宗气(膻中)→①上出喉咙以司呼吸②中贯心脉以行气血③下资元气④视、听、言、动二、原料:先天元气、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三、参与的脏腑:1.相关脏腑:肾(元气)、脾(水谷之精气)、肺(自然之清气)2.密切相关:脾胃四、运动→气机→升降出入五、功能:1.推动→脏腑组织、生长发育、气血津液2.温煦3.营养4.固涩→精血汗5.防御6.气化二、血:1.生成:营可化血、精可化血、津可化血→脾胃、心、肺、肾(五脏去肝加胃)2.功能:化生神志(血舍神)、濡养(气→温养,津液→滋养,血→濡养)三、津液:正常水液1.分类:津→清稀→流动性大→肌肉、皮毛、孔窍、化血液→稠黏→流动性小→脏腑、关节、脑髓2.▲津→滋养大肠→伤津液→濡润小肠→耗液3.生成:取之于外,成之于内4.功能:充养血脉,运输废料,调节平衡四、气血津液关系1.气→血:↗气滞→血瘀↘↗行气药①气行血活血↘气虚→血瘀↗↘补气药②气摄血→气能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③气生血→血虚证→主以补气2.血→气:①血生气②血载气→气随血脱(吐下之余,定无完气)3.气津(同气与血)4.津血:津血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津者无血第五章藏象(脏腑)1.五脏→肝心脾肺肾(包含心包);六腑→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胆: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胰腺:西医有中医没有的2.形态、功能:①五脏→中实→生化、贮藏精微②六腑→中空→传化、排泄糟粕③奇恒之腑→中空→贮藏精微▲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着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着,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着名医家张仲景所着,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着,我国第一部针灸专着。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着,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着,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着。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着,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着,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气、气化、气机:之蔡仲巾千创作气是生命的根源,是一种物质。
这种物质气运动起来以后,发生了运动变更,称之为气化。
气化过程和表示的形式,升降出入这种运动称之为气机。
01 阴阳五行概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0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0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二)05 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①: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②:20.00,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06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一)①:气一元论:②:45.19,阴阳学说:54.00,阴阳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56.03,阴阳的医学意义。
07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二)、基本内容(一)08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09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五行学说: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一)阴阳盛衰五行属性五行属性:属性在分歧的学科的分歧定义;在中医学里面,涉及到两个学科,一;哲学,二;逻辑学,一;从哲学上来说,属性;是指事物自己固有的性质。
二;从逻辑学来说,属性;是指事物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包含对象的状态和动作。
五行的属性;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具有的特有属性的统称。
具体而言,就是;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之间的关系;一;以次相克,反复无穷。
木克土、、、、二;两行之间相克的关系叫所胜所不堪关系;如;水能克火,那么,水是火之所不堪,而火又能克金,那么金又是火之所胜。
任何一行都有所胜所不堪。
10五行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五行制化五行乘侮总结五行制化,三行之间才干发生制化。
如:金、木、土三行。
五行乘侮,乘:相克太过,木旺克土。
侮:木太旺反侮金。
乘侮必定同时存在。
即:三脏同时发生关系。
以五行的特性为据,严格地说,它说明了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而不是全部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精气学说
1、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就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就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就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就是指精,就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就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就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就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就是推动与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就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辨证,就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就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包括症状与体征。
“阴阳互用”就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与助长的关系。
②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交感互藏
①含义: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就是万物化生的根源。阴阳互藏:就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2)阴阳互根互用
①含义:“阴阳互根”就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与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与条件。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③事物的阴阳属性因比较对象的改变也可以发生变化。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
就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与相互排斥。
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①阴与阳相互制约与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
②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被破坏,则标志疾病的产生。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就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方面,就是中医认识与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2)病:就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就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就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就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与体征反映出来的。证就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2)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3)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①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②事物的无限可分性:《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精气就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2、阴阳学说
(1)概念: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与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