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古诗三首》是谁的作品?A. 杨洪基B. 王维C. 孟郊答案:B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由以下哪位唐代诗人创作的?A. 杜甫B. 白居易C. 柳宗元答案:C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写的是哪一季节?A. 春天B. 夏天C. 冬天答案:C4.《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拟人B. 比喻C. 指代答案:A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独立揖尔寒”中的“寒”指的是什么?A. 寒风B. 外面的天气C. 寒冷的北方答案:C二、辨识题1. 请辨识下列句子是否出自《静夜思》。

A.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A2. 请辨识下列句子是否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A.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C.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答案:A三、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情景描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一位名叫武判官的官员离开北方归京的情景。

诗中描绘了北方寒冷的自然环境,如大风卷地的白雪,寒冷肃杀。

同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表现了武判官感慨自己东巡察访的艰难和寂寞,以及回到京城后的欢乐和热闹。

2. 解释《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的意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两句诗通过描写一个寂静的夜晚,窗前明亮的月光照在地上,让人产生可能是霜华的错觉。

这描绘了诗人一个人静静地独坐在床前,看着窗外的月光,感慨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3. 比较《静夜思》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

《静夜思》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描写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但它们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练习题)含答案

第4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练习题)含答案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hé huā qíng yǔ gài jú huā jiāo ào ()()()()
bì xū hǎo jǐng chéng huáng jú lǜ
()()()()二、比一比,组词语。

径()寒()赠()盖()残()
经()赛()增()糕()戏()
三、判断对错,正确地打“√”,错的打“×”
1.“挑促织”中的“促织”指蝈蝈。

()
2.“忆山东兄弟”的“山东”指华山以东。

()
3.《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山行》中的诗句。

()
四、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夜书所见》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

其中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感情。

2.《赠刘景文》是描写()季的景色,作者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3.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1)杜牧的《山行》一诗中,表现视线由近到远直入云霄的两句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标准化试题及答案(共7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标准化试题及答案(共7套)

新部编版三语上标准化试题+课内阅读(附答案)1(标准化试题内容与本课所编知识点梳理同步)4.古诗三首一、标准化试题:1.(生字运用)根据拼音或语境写字词。

(1)教师节到了,我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zèng sòng ()给liú()老师。

(2)歪xié()的小jìng()旁,几株cán jú()傲shuāng()挺立。

(3)yuàn zi( ) 墙壁上yìn( )画的图案有guīzé( ) 地pái liè( )着,看上去极其美丽。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石径.(jìn jìng)增.添(zēng zhēng)犹.如(yoūyóu)残.菊(cán chán )赠.送(zèng zhèng)斜.阳(yúxié)挑.促织(tiǎo tiāo) 橘.绿(jújǘ)橙.黄(céng chéng)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挑起帘子②挑担③挑夫④挑拨⑤挑战⑥挑选[tiāo]: [tiǎo]: .4.用“√”画出恰当的字组词。

(寒赛)假比(寒赛) 石(径经) (橙登)子(残钱)缺金(残钱) (增赠)加(增赠)言5.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

(1)停牟坐爰机林晩。

( ) A.坐下 B.乘车 C.因为(2)荷尽已无撃雨盖。

( ) A.尽头 B.全部 C.完,指凋谢(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

B.雨声。

C.鸟叫声。

(4)停车坐爱枫林晚。

( ) A.乘,搭。

B.因为。

C.坐下。

(5)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 ) A.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B.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促织( ) A.青蛙。

B.蝈蝈 C.蚂蚱 D.蟋蟀。

6.判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一、看拼音,写词语。

hán lěng zèng sòng jú huā shí jìng( ) ( ) ( ) ( )xié yáng gài jūn zǐ chéng zi( ) 膝 ( ) ( ) ( )二、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1.挑 桃( )灯 ( )子 ( )起 ( )花2.残 浅 ( )缺 凶( ) 深( ) ( )色三、我是小诗人,我会根据诗意写诗句。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补全古诗,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1.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织”就是________。

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料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4.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寒冷 赠送 菊花 石径 斜阳 盖 君子 橙子 二、1.挑 桃 挑 桃 2.残 残 浅 浅 三、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练习题(语文版语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练习题(语文版语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练习题4 古诗三首基础再现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hán shān cán jú fēng shuāng zèng song2.字词积累与理解。

(1)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意思。

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坐.()车去郊游。

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坐.(),我望着远处的枫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乘、搭B.因为C.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2)“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擎”读(),意思是()。

A. qíngB.qínC.双手捧着D.举,向上托(3)“橙黄橘绿”的意思是()。

把下面含有颜色的词语补充完整。

万()千()姹()嫣()桃()柳()()山()水(4)“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在诗中指(填人名)。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写景,抓住“”“”两处景物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与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

○2诗句中“”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B.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

C.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激动和欣慰的心情阅读提高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行远上寒山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作业(部编版)(有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作业(部编版)(有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作业(部编版)(有答案)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XXX(XXX)cánjú(残局)XXXɡyè(XXX)zènɡsònɡ(增送)chénɡsèjìnɡ(成色精良)(饧)shí2.辨字组词。

XXX对军首(留军道)(对军首)(XXX)(XXX)(留君首)(留军首)增桃赠挑径(赠桃增挑)(赠桃赠径)(增桃赠径)经(径)(经)(赠径)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行”读音:①háng②xíng人行道(háng)银行(háng)步行(xíng)2)“处”读音:①chǔ②chù处分(chǔ)到处(chù)处理(chǔ)4.品读诗句,完成练。

1)远上寒山石径斜,XXX处有人家。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

“寒山”字点明深秋季节;“石径斜”字写出了山路的陡峭;“有人家”使人联想到山中的居民。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抓住荷花和菊花两处景物描绘出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荷尽”与“菊残”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做霜斗寒的形象。

二、诗歌鉴赏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行【唐】牡丹亭·XXX远上寒山石径斜,XXX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默写古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XXX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诗中共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六种景物。

3)这首诗中,最能表现秋天的诗句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赠XXX【宋】XXX荷尽已无擎雨盖,水漫金山如画里。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稀。

1)默写古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水漫金山如画里。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稀。

2)诗中用“擎雨盖”比喻荷花。

小学语文-有答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_古诗三首_赠刘景文》同步练习卷(1)

小学语文-有答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_古诗三首_赠刘景文》同步练习卷(1)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同步练习卷(1)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分))1. 看拼音写词语2. 选词填空(只填写序号)A:优 B:犹 C:尤我的弟弟非常爱读书,每当吃饭的时候,还意________未尽,正是因为爱读书、爱思考,所以他的学习成绩非常________秀,________其是语文成绩。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 《赠刘景文》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

4. (《赠刘景文》)“擎雨盖”是指________,“擎”的意思是________。

“菊花犹有傲霜枝”,“傲霜”是说菊花________。

5. 《赠刘景文》这是一首________送给________的诗。

6. 《赠刘景文》的作者是________,号称________,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弟弟________,父亲________,号称“三苏”。

7. 我会填:________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________君须记,________橙黄橘绿时。

8. 博学多闻。

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苏轼的这首《春宵》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物,看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夜晚是安静的,因为“月有阴”,此时也是漆黑一片的。

诗人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听到楼台传来的细细的歌声,感受到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从________(诗句)可以看出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同步练习卷(1)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分)1.【答案】赠送,菊花,君子,橙子,残疾【考点】看拼音写汉字赠刘景文【解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结合课内对拼音知识的掌握,正确拼读音节后,工整写出词语。

【解答】答案为:赠送菊花君子橙子残疾2.【答案】B,A,C【考点】同音字辨析赠刘景文【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小学语文-有答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_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卷(3)

小学语文-有答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_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卷(3)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卷(3)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 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 读拼音,写词语。

3. 辨别形近字填空。

4. 辨别形近字填空。

5. 辨别形近字填空。

6. 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萧萧梧叶送寒声。

()A.风声。

B.吹箫的声音。

C.萧条。

7. 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白云生处有人家。

()A.产生,生出。

B.生育;出生。

C.生长。

8. 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荷尽已无擎雨盖。

()A.尊敬。

B.遮盖。

C.举,向上托。

9. 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知有儿童挑促织。

()A.挑拨;挑动B.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C.CD.D10. 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霜叶红于二月花。

()A.和。

B.比。

C.于是。

11. 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一年好景君须记。

()A.君主。

B.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C.指的是作者。

五、写诗句大意或根据意思写诗句.)12. 写诗句大意或根据意思写诗句。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________13. 写诗句大意或根据意思写诗句。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生出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________14. 写诗句大意或根据意思写诗句。

这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景色您必须记着,那就是橙子金黄橘果青翠的初冬之时。

________15. 我会默写古诗。

山行[唐]________________七、回顾古诗,填空.)16. 《山行》一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寒山”指的是________。

17. 《赠刘景文》一诗的前两句抓住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________傲霜斗寒的形象。

18. 《夜书所见》中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________的声音,第二句中的“客”指________,“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古诗三首含课时练习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古诗三首含课时练习题

品读诗文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山行
tánɡ mù
[唐] 杜 牧
hán jìnɡ 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shuānɡ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品读诗文
注释
—————————————
•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远上①寒山②石径③斜④, •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用石板铺成的小路。

晴空一鹤排云上,
xiāo
便引诗情到碧霄。
宿建德江
bó zhǔ mù chóu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kuànɡ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随堂练习
一、给加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石径斜(xiá √xié) 霜叶(suān sh√uānɡ)
擎雨盖(q√ínɡ qín) 菊残(zhú √jú)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表现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行》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 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 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结构梳理
寒山 石径
眺望远景

白云 人家
色彩鲜明

枫林
生机盎然
驻足欣赏 霜叶 秋比春美
第2课时
赠刘景文
品读诗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 作品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 春江晚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等。
tiǎo cù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品读诗文
tiǎo 挑战 挑 tiāo 挑水
多音字
tiǎo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练习及答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山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首古诗感情真挚,朗读时要想象画面,体会诗中的情感,并读出古诗的味道来。

山行赠刘景文远上/寒山/石径斜,荷尽/已无/擎雨盖,白云/生处/有人家。

菊残/犹有/傲霜枝。

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年/好景/君须记,霜叶/红于/二月花。

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背诵课文。

背诵时,可以抓住关键词语,结合文中的插图,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这样能更好地背诵古诗。

(3)默写《山行》。

默写时,注意古诗的格式,每句居中写,标点不要遗漏。

“斜”的右边是“斗”,不要写成“十”;“停”不要写成“亭”;“坐”不要写成“座”。

2.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从《山行》一诗中的“寒山(深秋时节的山)”“霜叶(秋霜打过的枫叶)”可以看出是秋天。

从《赠刘景文》中的“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傲霜(傲霜斗寒)”“橙黄橘绿(橙子、橘子成熟)”可以看出是秋天。

从《夜书所见》第二句中的“秋风”可以知道是秋天。

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我)停下车子不走了,因为太喜欢这明称的城体,经状富打过的概叶,比二月里的外花还要红艳。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4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1.默写古诗《山行》。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第二课时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枝。

..犹有傲霜..已无擎雨盖...,菊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用自己的话写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课时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

..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一灯明。

...,夜深篱落2.用自己的话写出《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1)远上寒山石径斜(2)白云生处有人家(3)停车坐爱枫林晚(4)霜叶红于二月花第二课时1.(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菊残:菊花凋谢。

(4)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5)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6)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第三课时1.(1)萧萧:风声。

梧:梧桐树。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3)挑:捉。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4)篱落:篱笆。

2.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学习提示:1、通过练习发现不足。

2、每一次练习就是你进步一次的行动,你需要不断进步。

3、做错的题目永远是最有价值的只有改正理解了错误的题目你才有进步。

4、学习不能保证你发财,但可以让你认识更多,视野开阔,拥有更多的选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带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赞美之情的是:A. 东篱菊有腐草香。

B. 九州生气恃风雷。

C. 白云千载空悠悠。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2.古诗《风》主要描写的是:A. 鸟的鸣唱。

B. 人的愉悦心情。

C. 难以寻觅的珍宝。

D. 自然风光变化。

( )3.古诗《风》的体裁是:A. 五言绝句。

B. 七言绝句。

C. 七言律诗。

D. 绝句。

( )4.古诗《风》通过对风的描写,表现了: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 自然界的恢弘壮丽。

C. 人对风的无奈和迷茫。

D. 自然带给人们的欢乐与美好。

( )5.古诗《风》中写到的“野火烧不尽”和“春风吹又生”,表达了对下列哪种现象的认识:A. 大自然的变化不可避免。

B. 自然界的力量无穷无尽。

C. 人类的创造力过于强大。

D. 自然环境的规律性。

二、判断题根据古诗《风》和《小山竹》的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 )1.《风》中描写了四季的变化。

( )2.《风》中所写的风景主要发生在农田中。

( )3.《小山竹》中的山竹为小草。

( )4.《小山竹》的背景是春天。

( )5.《小山竹》中的“川流不息”与《风》中的“野火烧不尽”含义相同。

三、简答题1. 简要解释一下古诗《风》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的意思。

2. 古诗《小山竹》中,诗人通过描写山竹和春天的联系,表达了什么寓意?四、应用题请你根据古诗《风》和《小山竹》的内容,写一篇诗意的短文,400字左右。

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C。

根据诗句“白云千载空悠悠”,可以推测诗句表达了对自然景色赞美之情。

2.D。

古诗《风》主要描写了自然风光变化。

3.A。

《风》是五言绝句。

4.A。

通过对风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D。

古诗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规律性的认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课时练(全册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课时练(全册附答案)

4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1.默写古诗《山行》。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第二课时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枝。

..犹有傲霜..已无擎雨盖...,菊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用自己的话写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课时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

..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一灯明。

...,夜深篱落2.用自己的话写出《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1)远上寒山石径斜(2)白云生处有人家(3)停车坐爱枫林晚(4)霜叶红于二月花第二课时1.(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菊残:菊花凋谢。

(4)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5)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6)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第三课时1.(1)萧萧:风声。

梧:梧桐树。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3)挑:捉。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4)篱落:篱笆。

2.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4、古诗三首(必背)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晩,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

4古诗三首
一、多音字
()()()挑行处
()()()
二、形近字
寒()径()霜()赠()
赛()经()露()曾()
君()挑()
裙()桃()
三、同音字
四、多义字连线
锅盖.、膝盖.建筑(房屋)
盖.住、遮盖.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房、盖.楼由上而下的遮掩,蒙上
五、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六、课文主题
这三首诗通过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其中,描写和赞美了深秋山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描写了深秋的美好景致,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描写了秋末凄清寒冷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思想怀远的孤寂之情。

七、知识积累
1.关于描写秋天的诗句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和听雨声。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2.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和同步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和同步练习

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我会写: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刘liú(姓刘、刘海儿)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橙chéng(橙红、橙色、鲜橙)送sòng(欢送、送来、送别)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二、我会认:犹yó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傲à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橘jú(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三、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挑tiǎo(挑灯)tiāo(挑选)四、理解诗意: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字词解释:【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子小路。

【生】产生,生出。

“白云生处”指山的深处。

【坐】因为。

诗词大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诗歌主题:《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精彩赏析:《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生机盎然的。

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试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试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试卷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一、积累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hán dōngfēng shuāngzèng sò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ú huājūn zitiǎo zh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辨别形近字填空。

(1)径经小________ 田________ ________常(2)橙澄________子 ________黄 ________清(3)犹尤________豫 ________其 ________如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的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诗人。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从“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其中描写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儿童夜捉促织,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本课的三首诗描写的季节都是________,可以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了解到。

4.回顾古诗,填空。

(1)《山行》一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寒山”指的是________。

(2)《赠刘景文》一诗的前两句抓住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________傲霜斗寒的形象。

(3)《夜书所见》中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________的声音,第二句中的“客”指________,“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同步训练一、基础积累1.看拼音,写词语。

hán lěng zèng sòng jú huāshíjìng xié yáng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比一比,再组词。

径________ 霜________ 残________ 斜________ 挑________经________ 露________ 浅________ 抖________ 跳________3.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Ⅰ“行”读音:①háng;②xíng人行道________ 银行________ 步行________Ⅱ“处”读音:①chǔ;②chù处分________ 到处________ 处理________4.选择划线字的正确意思。

坐:①坐下;②(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③瓜果等植物结果实;④把锅、壶等放到炉子上;⑤因为。

Ⅰ火旺了,快把水壶坐上。

________Ⅱ妈妈坐在沙发上织毛衣。

________Ⅲ这座房子坐北朝南。

________Ⅳ花谢了,瓜秧上坐了几个小瓜纽儿。

________Ⅴ停车坐爱枫林晚。

________5.按要求完成练习。

(1)“行”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行”的读音有________、________,对照读音分别可以组成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2)“动”可以组成拨动、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

(3)“知”的常用意思有:①知道;②知识;③使知道。

在“知有儿童挑促织”中的“知”的意思是________,另外两种意思可分别组词:________、________。

6.给下面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选择正确解释。

(填序号)(1)白云生处有人家()A.出生。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课时1.默写古诗《山行》。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第二课时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犹有傲霜..枝。

...,菊残..已无擎雨盖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用自己的话写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课时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

..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一灯明。

...,夜深篱落2.用自己的话写出《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1)远上寒山石径斜(2)白云生处有人家(3)停车坐爱枫林晚(4)霜叶红于二月花第二课时1.(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菊残:菊花凋谢。

(4)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5)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6)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第三课时1.(1)萧萧:风声。

梧:梧桐树。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3)挑:捉。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4)篱落:篱笆。

2.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基础再现
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2.字词积累与理解。

(1)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意思。

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坐.()车去郊游。

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坐.(),我望着远处
的枫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乘、搭
B.因为
C.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
(2)“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擎”读(),意思是()。

A. qíng
B.qín
C.双手捧着
D.举,向上托
(3)“橙黄橘绿”的意思是()。

把下面含有颜色的词语补充完整。

万()千()姹()嫣()桃()柳()()山()水(4)“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在诗中指(填人名)。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写景,抓住“”“”两处景物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与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
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

○2诗句中“”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
念起自己的家乡
B.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
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

C.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激动和欣慰的心情
阅读提高
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行
远上寒山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3)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