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甘薯片(标准状态:现行)

工业用甘薯片(标准状态:现行)
工业用甘薯片(标准状态:现行)

红薯品种介绍

一:优质食用型品种(种薯20万斤) 1、苏薯八号(黄皮):特高产、特早熟、特抗病的红薯新品种,由红皮苏薯八号选育而成。特点:短蔓型,平均蔓长70—80cm,结薯集中,表面光滑,皮色黄褐,肉色桔黄,春薯亩产15000 斤,夏薯7000斤以上,含糖量13.4%,出干率23%,品质极好,生食、熟食均可。 2、红香蕉:是以西农43-1为母本,豫薯10号×绵粉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地瓜新品种,叶色浅绿,叶片小,心脏形,偶有缺刻,茎蔓中长细弱,基部分枝多,株型匍匐。薯块纺锤形,薯皮橙红,肉色深桔红,结薯多而均匀,薯块整齐,商品率高,表皮光洁美观,市场易销售。该品种遗传了豫薯10号的产量,西农431的质量,是个难得的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品质上等,味甜浓香,面沙无筋,适宜鲜食烤薯和加工薯脯。产量特高,春薯一般亩产6000-7000公斤,夏薯4000-5000公斤。该品种生长前期莖叶旺盛,封垄后(结薯期)不徒长,耐旱耐湿,喜大肥水,后期茎叶易早衰,应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早熟性强,早春覆膜栽培,7、8月份即可上市,经济效益高。 3、西农431:属烤薯型加工早熟品种,由西北农业大学朱光俊教授培育。中蔓长11.5米,分枝57个,茎长不定根少,不易徒长,不用翻蔓。薯块纺缍形,蔓皮光滑,橙黄色,肉深桔红色,食味香甜面沙,口感极佳。适应性强,春薯亩产8000斤,夏薯亩产4000斤以上。 4、脱毒北京553:顶叶紫色,叶绿色,叶形浅复缺刻,株型匍匐,茎色绿带紫,茎粗壮,蔓长2.53米,基部分枝多,薯形长纺缍形,皮色黄褐,肉色杏黄。萌芽性好,

鲜薯产量6000斤,切干率25%,结薯早、膨大快、整齐集中,较抗黑斑和茎线虫病,耐旱耐肥,较耐瘠薄。熟食软甜,生食脆甜,蒸烤均可,是加工薯脯的主要品种。 5、河北早红:萌芽性一般,中短蔓,分枝数多,茎较细,叶片心形带齿,顶叶淡绿,叶色、叶脉色、茎色均为绿色;薯形纺锤形,紫红皮桔红肉,结薯集中,单株结薯3-4个,大中薯率高,食味中等;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抗病性较好。一般比徐薯18增产25%。 6、济薯22: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005年育成。该品种叶色深绿,叶脉绿基部紫,柄基和茎色均为绿色,叶形复缺刻分枝10个以上,蔓短,一般长1.2-1.5米,株形半直立形。薯形纺锤,薯皮黄,肉色杏黄。该品种的突出特点为:品质超群,薯形整齐美观,薯皮光滑无裂口,干物率比北京553高1-2个百分点,食味有栗子香味、粘甜、肉质细糯,产量高,鲜薯亩产一般可达3000公斤以上,显著高于北京553;早熟性好,比北京553可提前1个月上市;适应性广泛,既抗旱耐瘠又耐肥水。可完全替代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北京553。 7、龙薯九号:由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培育,属于短蔓高产优质品种,其蔓长0.5-1米,分枝5-8条,脉基微紫,茎叶全绿,叶心脏形,有开花习性,一般结薯3-5块,红皮桔红肉,整齐光滑,大块率高,熟食口感稍差,水分太大。味中等。抗病适应性强,一般亩产8000斤左右,栽后90天亩产达4000斤,丰产性好。 8、冀薯 6-8:是利用计划集团杂交方法进行选育,2001年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获得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其突出特点是:1 .产量高,适应性广:1999-2000 年河北省甘薯区域试验,两年10个试点均居第一位高产性突出,

2020年甘薯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

2020 年甘薯行业市场分 析调研报告 2019 年 12 月

目录 1. 甘薯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5) 1.1 甘薯市场规模分析 (5) 1.2 中国甘薯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5) 1.3 甘薯行业结构分析 (5) 1.4 甘薯行业 PEST 分析 (6) 1.5 甘薯行业特征分析 (9) 1.6 甘薯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9) 2. 甘薯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2.1 政策体系不健全 (11) 2.2 基础工作薄弱 (11) 2.3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11) 2.4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1) 2.5 技术相对落后 (12) 2.6 隐私安全问题 (12) 2.7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13) 2.8 管理效率低 (14) 2.9 盈利点单一 (14) 2.10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15) 2.11 法律风险 (15) 2.12 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5) 2.13 人才问题 (16) 2.14 产品质量问题 (16)

3. 甘薯行业政策环境 (17) 3.1 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7) 3.2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7) 3.3 “十三五”期间甘薯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8) 4. 甘薯产业发展前景 (19) 4.1 中国甘薯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9) 4.2 甘薯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9) 4.3 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19) 4.4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20) 4.5 甘薯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20) 4.6 甘薯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21) 4.7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2) 4.8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2) 4.9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3) 5. 甘薯行业发展趋势 (24) 5.1 宏观机制升级 (24) 5.2 服务模式多元化 (24) 5.3 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24) 5.4 社会化特征增强 (24) 5.5 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25) 5.6 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25) 5.7 呈现集群化分布 (26) 5.8 各信息化厂商推动"甘薯"建设 (27)

红薯产业发展5年发展规划

村集体经济红薯产业发展5年发展规划 (2020-2024年) 一、项目概况 1.1 项目单位法定名称: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1.2 企业性质:集体经济 1.3 企业简述:村红薯粉加工项目属村集体所有、公司化运营的经济项目。2018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有1500平方的厂房用地,建设78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100平米的办公用房、60立方的烘干房、购买有成套红薯加工设备、建有50KV A的变压器和配套水电管网等。2019年11月12日注册村集体企业“永兴市永兴区永兴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总劳动定员18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技术人员2人,生产人员13人。 1.4 项目名称: 一期工程:2020-2021年年产100吨红薯粉丝系列产品; 二期工程:2022-2024年年产300吨红薯粉丝系列产品。 1.5 建设性质:扩建项目 1.6 建设地点:永兴区永兴镇村张家坳 二、村党组织建设情况 村党支部有3个党小组,党员34人,其中女党员6人,60岁以上党员8人,外出流动党员8人。 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女干部1人,平均年龄48.6岁,

高中以上学历3人。 村2020年被评为“四星级”基层党组织。2019年6月,村村民合作社获得“永兴市示范合作社”称号。2020年村被命名为首批自治区“示范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经验做法曾多次被人民网、广西扶贫网、广西日报、广西农业信息网、搜狐、网易等新闻等网络媒体转载、报道。 村党支部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级党组织党建考评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村两委干部6人到桂林大学参加过“双带”专题培训,村民合作社管委会5人中有3人是经济能人或致富带头人。村有致富带头人8人。通过运用农村党支部“星级化”管理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加强村党支部引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村“两委”干部详细信息见表1和表2 。 表1. 永兴区永兴镇村2020年党支部委员会成员信息表 表2.永兴区永兴镇村2020年村委会成员信息表

海南省甘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海南省甘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1 海南省甘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条件适宜, 甘薯原产于南美洲,最早记载海南种植甘薯的史书是清初编纂的《琼州府志》。据记载,甘薯是在明末清初传入海南,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1]。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本省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多数农村以它作为口粮补充,有“甘薯半年粮”之称。1961年海南甘薯种植面积达304.55万亩。其后随着水浇面积的扩大、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其它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急剧扩展,而甘薯因生产不便于机械化操作,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品质退化,经济效益低,且居民口粮逐步向以细粮为主转变,其种植面积大幅缩减,2007年全省种植面积只有40万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甘薯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甘薯由传统概念上解决饥饿的粗粮转变为营养具有抗癌作用的保健食品,种植上从一家一户粗放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栽培,2011年甘薯种植面积达100多万亩。 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500-2600毫米。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6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均日照时数为1832-2558小时,绝大部分地区的全年积温在8300℃以上。年平均气温为23.9℃-26℃,最热8月平均气温28.2℃,最冷的1月份日平均气温18.5℃。气候条件优越,全年可以种植甘薯。 1.2 海南省甘薯的产业化前景可观 1.2.2 生态效益 甘薯是匍匐植物,覆盖地表,能减少地表水分的无效蒸发。降雨时,雨水缓慢经过叶片到达地面,避免了雨滴直接冲击地表,而且薯垄起拦截和减缓流水的作用,能减轻对表土地冲刷,有利于雨水在土壤中的渗入和保存,对保持水土起到较好的作用。甘薯抗灾力强,耐旱,耐贫瘠,水田、丘陵和沿海沙滩地,甚至在其它作物很难生长的地方,甘薯也能获得较好的产量,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此外,甘薯病虫害少,较少有农药污染,是很好的环保作物。 1.2.2 鲜薯效益 甘薯投入少,产出多,单位面积可食用的干物质居各种作物之首,除了用作粮食和饲料外,还有能源、食品加工、保健和药用、出口创汇等功用,用途广泛,有良好的增值潜力和市场前景。特别是发展冬种甘薯,用于供应北方或者出口日本和韩国等地,具有很大的反季节生产的产业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石油供给形势将日趋严峻,甘薯的淀粉是生产燃料乙醇的理想原料,甘薯作为新型能源植物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它将在我国能源 项目基金:海南省星火产业带专项资金项目(2011)(番薯脱毒苗产业化生产与示范推广,116) 作者简介:朱红林(1973-),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薯脱毒产业化和甘薯育种研究

发展甘薯产业的创新驱动路径

发展甘薯产业的创新驱动路径 摘要:甘薯,又叫甜薯,属于薯蓣科薯蓣属。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维生素、蛋 白质和各类氨基酸,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产物。中国的甘薯生产量是世界中最多的,产量占世界总产的80%-90%,种植面积也十分广泛,占世界种植面积的60%-70%。可在甘薯的种植上,还存在技术滞后、劣质薯种偏多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快甘 薯产业的创新,提高种植技术,提高加工方法,为甘薯未来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甘薯;创新;产量;发展 引言: 在甘薯的种植上,我国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果,甘薯的品种逐渐多样化,甘薯的产量也位 居世界前列。随着产量的增加,甘薯的质量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因此,育种家需要打破固有 形式,将甘薯的种植技术加以改进,在国家的支持下参与到甘薯的科研中,促进甘薯产业的 创新路程,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当前甘薯产业发展情况 1.1甘薯生产情况 当前世界甘薯种植面积广阔,基本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我国的种植面积约在8000万 亩上下,每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是甘薯的种植大国。 近几十年来,我国发展迅速,人口也逐渐增多,需要的粮食也迅速增加。因此,产量高、易种植的甘薯十分受人们的欢迎,种植面积比现在多出三分之一左右,人们在缺少粮食时候 将甘薯直接替代主食。改革开放之后,在国家政策不断发展下,粮食的需求也不再紧张,种 植甘薯的面积也逐渐减少,现在已经逐渐稳定。 1.2甘薯的需求方向 八九十年前,鲁、豫等地区缺少粮食,基本依靠甘薯生活,无论是薯块还是茎叶都可以 当作食物充饥。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现在甘薯不再被当成主食,而是被加工成淀粉、粉丝、薯干等副食品,或用于饲料的添加。因此,甘薯的发展需要朝着效益经济作物的方向进行改变。 1.3生产、储存技术落后 中国种植甘薯的地区较多,环境也不一致,而实际种植的农民种植技术无法紧跟时代, 在选种、土壤、肥料的选择上会出现失误,从而导致甘薯产量下降,营养成分流失。 甘薯成熟后,若不能及时流通市场,容易造成滞销,若农民没有合适的储存空间,会造 成甘薯发烂,最终直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创新驱动的路径 2.1技术路线创新

红薯在中国变迁发展三步曲 红薯产业链仍未成熟

红薯在中国变迁发展三步曲红薯产业链仍未成熟 欣闻红薯的原产地——地处南美洲的国家秘鲁,2008年初盛情邀请中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四川光友薯业邹光友董事长再次率团到南美传经送宝的消息,笔者由此,想起了自红薯传入中国415年来的变迁与发展,特别是红薯作物对中国的巨大贡献和其对全人类健康美好生活的作用,并综合这些年来我在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上发表的相关文章,形成了本文——红薯在中国变迁发展的三步曲。 即从星星之火,到燎原神州,种遍华夏;从救命解决温饱到改善生活健康美食;从过去种植越多越穷,到致富薯农、企业赢利、造福城乡人民。眼下,红薯正以方兴未艾的态势,向走“红”中国并沿着“红薯之路”“红”向世界映照全球。 星星之火燎原神州种遍华夏 对红薯这个作物品种究竟是从哪年传入中国的,此前多有笼统说法。但是,从中国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大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的作品中,可以获知,红薯被确认进入中国的时间,是1593年。 被当时人们誉为“国宝”级人物的郭沫若,在1963年特为红薯写过一首、近日还为有关报纸转载的词,《满江红·纪念番薯传入中国三百七十周年》: 我爱红苕,小时候,曾充粮食。明代末,经由吕宋,输入中国。三百七十年转瞬,十多亿担总产额。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稷。 原产地,南美北;输入者,华侨力。陈振龙,本是福建省籍。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 45年前郭沫若大师的这首“满江红”赞红薯的词,既是一首红薯和引进者陈振龙的颂歌史诗,又是红薯传入中国后迅速种遍全国、贡献极大的概括。 1593年这一年,正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100年后的第二年。按中国地方史料换算推断,红薯品种进入中国就是1593年。不过按中国地方史料换算推断,进入中国就是1593年。 甘薯(因甜得名)、白薯、番薯、红苕、地瓜等,都是红薯的别称。中国不同地区对红薯有不同的叫法,这同东北人称马铃薯为“土豆”类似。 红薯原产于南美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一带,随着各国早期探险和经商先人的洲际往来,红薯走出其故乡,到欧洲非洲亚洲等有人类的居住地拓展。 传入中国时,正是明代万历年间。我国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现为菲律宾的吕宋岛经商,发现了红薯不仅产量高,而且美味可口,便要引种回国。但当地有严厉的禁止带出法令。于是陈振龙便和儿子陈经纶向当地百姓学习栽种方法,终于在1593年巧妙地将“薯芽”绞于缆绳之内秘密带回国内。这就是郭沫若“满江红”词中的“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回国时,正逢当地冬麦歉收,春天大旱。于是夏日播种,秋获丰收,而后红薯这一珍贵品种,则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在中国广泛种植,遍及各地。像永远不停的春风,造福华夏亿万儿女。 红薯的生命力极强,不管是山岗还是沙石土,红薯对土地的钟情程度,达到了不分贫富的境界。除个别海拔特高的地方外,全国都是生产红薯的好地方。 红薯在中国发展的神速,最重要的是“民以食为天”的需要——解决温饱和救命。 众所周知,旧中国,和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老百姓多过着饥寒交迫的困苦生活,如果遇上动乱和外族入侵,或遇上大的天灾,饿死者历代都无计其数。 唐代诗圣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还有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

中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战略

中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战略 郭小丁张允刚唐君张华李玉侠史新敏 (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徐州,221121) 摘要中国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约2000份,绝大部分进行了抗性鉴定评价及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甘薯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有田间种质圃和试管苗库。作为种质利用的资源材料有地方品种、引进品种、育成品种(系)、突变体和近缘野生种等。根据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包括调整资源收集重点、建立完整的资源保存体系、深入开展鉴定评价、建立核心种质库、进行种质创新等。 关键词甘薯;种质资源;评价;保存;利用;核心种质 甘薯作为全球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在我国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我国甘薯1990~1993年间年均种植面积600万hm2,占全世界甘薯生产面积的70%左右,因而作为基础服务工作的种质资源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1 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1.1 收集 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在长期的人工改良选择过程中,品种间同质性加强,产生遗传侵蚀。我国于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先后在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以北甘薯产区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收集。至1982年共收集到1442份资源,经过整理于1984年完成了《全国甘薯品种资源目录》的编辑,收入种质资源1096份,这部分材料因分散保存各地,加之病虫危害,目前已有300多份丢失。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合作,先后在黑、陕甘、晋、滇、黔、闽、桂、琼等省考察收集甘薯资源500余份,经过整理后保存约300份。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从CIP、美国、日本、菲律宾、泰国等引进上百份资源,目前我国的甘薯资源保存数量约2000余份,集中在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和广州国家南方甘薯资源圃保存。但这与CIP的5000余份,美国、日本等的3000余份保存材料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1.2 整理 我国一直沿用性状描述方法整理归并资源,《全国甘薯品种资源目录》所用记载性状共20余个,这种方法直观易做,但性状描述词语不规范,不便通过计算机管理资源数据库。1990年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和CIP合作,共同制订了甘薯形态性状描述代码,用计算机管理资源数据库,1996年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从CIP引进该项技术应用,大大方便了田间资源圃材料的性状调查和整理分类。 90年代发展的DNA分子标记技术使资源材料的分类鉴定更为准确,Zhang等(1996)利用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析方法鉴定了甘薯资源的复份材料[1],阎文昭等(1997)在国内首次报道了甘薯品种的RAPD群体多态性,通过该方法可进行品种聚类分组[2]。在形态特征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整理结合分子标记鉴定,可较为准确地建立核心种质[3]。 1.3 保存 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归纳为移位保存(ex situ conservation)和原位保存(in situ conservation)两种[4]。甘薯种质资源保存主要以移位保存方式进行,田间种质圃作为通用方法在甘薯种质资源保存中应用最多,种质资源评价所用材料均来自田间种质圃。IBPGR在全世界积极支持和促进甘薯田间种质圃的建立,我国除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的田间资源圃外,还于“七五”期间建立了广州南方国家甘薯资源圃。

红薯优良品种

红薯优良品种 红薯优良品种 核心提示:一:优质食用型品种1、脱毒遗字138: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1960年利用胜利100号和南瑞苕杂交实生苗选育而成。品种特性:顶尖、叶 一:优质食用型品种1、脱毒遗字138: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1960年利用胜利100号和南瑞苕杂交实生苗选育而成。品种特性:顶尖、叶片、叶柄及茎蔓浅绿色,叶脉色稍深,蔓较长,浅复缺刻形叶,茎粗中等,分枝数属中等,茎匍匐型。生长势中等稳健,结薯早,块数多,薯块均匀适中。薯皮浅橙色肉深红色。抗病性,抗逆性好,耐贮藏,晒干率27%左右。薯肉含糖量较高,食用口感极佳。适于烤食、煮食和多种食品加工。单产每亩2000-2500公斤左右。2、烟薯25(原系号为93-251):是烟台市农科院甘薯所用鲁薯3号为母本,红肉红为父本杂交,从其后代中选育的优质甘薯新品种。该品种薯形整齐美观,口感细腻,糯性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烤食味道极好。烟薯25叶绿色、心脏形,叶脉带紫色,柄基和蔓均为绿色。蔓长中等,生长势强。薯皮红色,薯肉桔红色,薯块纺锤形,大而整齐,结薯集中,萌芽

性好,出苗多。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抗旱、耐贮藏,品质优良,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糖量高,烘干率28.5%。春薯亩3000-4000公斤,夏薯2000-3000公斤左右。3、苏薯八号(黄皮):特高产、特早熟、特抗病的红薯新品种,由红皮苏薯八号选育而成。特点:短蔓型,平均蔓长70—80cm,结薯集中,表面光滑,皮色黄褐,肉色桔黄,春薯亩产10000 斤,夏薯5000斤以上,含糖量13.4%,出干率23%,品质极好,生食、熟食均可。4、脱毒北京553:顶叶紫色,叶绿色,叶形浅复缺刻,株型匍匐,茎色绿带紫,茎粗壮,蔓长2.53米,基部分枝多,薯形长纺缍形,皮色黄褐,肉色杏黄。萌芽性好,鲜薯产量6000斤,切干率25%,结薯早、膨大快、整齐集中,较抗黑斑和茎线虫病,耐旱耐肥,较耐瘠薄。熟食软甜,生食脆甜,蒸烤均可,是加工薯脯的主要品种。5、龙薯九号:由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培育,属于短蔓高产优质品种,其蔓长0.5-1米,分枝5-8条,脉基微紫,茎叶全绿,叶心脏形,有开花习性,一般结薯3-5块,红皮桔红肉,整齐光滑,大块率高,口味甜糯,是一个食用烘烤的上等品种,抗病适应性强,一般亩产8000斤左右,栽后90天亩产达4000斤,丰产性好。二、高产高淀粉型1、郑红22: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从徐01-2-9开放授粉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抗病、优质、高淀粉、高产甘薯品种。2010.3通过国家监定。该品种特别适应在茎

红薯产业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年)

中国产业洞察网

第一: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员对市场调查报告的解读 第二: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才是合格的? 第三: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对红薯行业有价值? 第四:红薯市场调查报告目录结构 第五:红薯市场调查报告常见问题有哪些? 第六:红薯市场调查报告特点 第七:市场调查报告撰写的五要素是什么 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员对市场调查报告的解读 市场调查报告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市场调查报告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准确来说是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以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

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帮助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 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才是合格的? 市场调查报告的核心目标主要有两点: 其一:让项目发起方自己明确项目运作模式与经营计划; 其二:用于引资或者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因此,市场调查报告的质量标准也要围绕有效实现这两个目标来衡量。 我们认为,一份合格的市场调查报告至少应注意如下几点: (1)产品与服务介绍清晰准确; (2)商业模式清晰 (3)目标市场分析清楚 (4)本项目的目标市场定位有效 (5)团队组合具有能实现计划书所称之目标的能力与要素 (6)资金运用合理,现金流分析令投资人信服 (7)项目估值合乎行业规矩,要为投资人安排合理 (8)项目风险分析详细,风险规避措施合理有效 (9)文字处理精要准确,错误的地方要少,包装简洁大方,体现认真之精。

鄂西北甘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鄂西北甘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针对鄂西北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 (Lour.)Burkill]产业存在品种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生产力水平低、产业发展水平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鄂西北未来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甘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加大对甘薯品牌创建力度、完善甘薯推广体系建设等甘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 (Lour.)Burkill]产业;现状;对策;鄂西北 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 (Lour.)Burkill]在鄂西北十堰市栽培历史悠久,与玉米、龙须草齐名,共称“郧阳三大宝”。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与人民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甘薯这一传统充饥度荒作物又焕发出新的现代市场生机,正从传统意义上的粗粮转化为需求量日益增加的保健食品,同时演变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可再生的生物能源作物[1]。因此,重新认识甘薯生产状况对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新甘薯产业链、促进鄂西北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鄂西北甘薯产业现状 1.1 历年生产规模与水平 甘薯属鄂西北地方传统栽培作物,在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居第三位,总产量居第四位。十堰市现常年种植甘薯面积27 000 hm2左右,总产接近6.0亿kg,最高年份种植面积超过了67 000 hm2。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甘薯面积逐年调减,但是通过科技兴农,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生产水平仍有所提高。与1980年甘薯面积47 800 hm2比较,2002年面积减少到30 300 hm2,但总产仍达到5.8亿kg,比1980年总产增加11%。2003年面积一度减少到22 300 hm2,后逐年回升,截至2011年,全市甘薯面积为25 800 hm2,单产22 687.5 kg/hm2。2011年与1949年相比,甘薯面积减少11 600 hm2,但单产却是1949年的4.3倍,总产是1949年的3.0倍[2]。 1.2 种植区域分布 在十堰市的耕地中,旱地占80%,且坡地多、平地少,薄地多、肥地少,适合发展甘薯生产。全市所辖的5县1市3区的农民均有在边坡地种植甘薯的习惯,但重点产区主要集中在北三县(市)——郧县、郧西县、丹江口市,尤以郧县、郧西县面积最大,名列湖北省甘薯生产大县前列。其中,2011年郧县种植面积5 533 hm2,郧西县为6 773 hm2,两者之和占全市甘薯种植总面积的48%。 1.3 甘薯品种 20世纪50年代后期鄂西北甘薯主栽品种为胜利百号,到80年代初徐薯18取代胜利百号,因其产量高、耐旱、耐湿、高抗根腐病、耐贮藏等诸多优点,至今仍在十堰市大面积种植。随着甘薯市场需求的改变,又陆续引进一批适合加工的高淀粉品种以及适合城郊需要的水果薯和紫色薯,如鄂薯2号、鄂薯4号、鄂

明清时期甘薯在我国的引种

明清时期甘薯在我国的引种、传播和影响 庞兰 10历史 1002070122 【摘要】甘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明朝时期开始引入我国种植,由于明清时期天灾不断导致的粮食短缺并且甘薯有易活、高产、稳产、耐旱、抗虫害等优点,在政府官员的大力倡导下,甘薯得到迅速传播。明清时期甘薯的引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饮食结构,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粮食单产增加,促使农民开垦更多耕地,抗灾能力、生存能力增强、自耕农增加,另外,大土地所有者,由于农业经营风险大、利润低,有的人已经逐渐在脱离农村,使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关键字】甘薯引种传播影响 一、甘薯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引种与传播 甘薯因其来自外洋,又称“番薯”。因结瓜于地下,故名“地瓜”,因根块颜色为红、白色,故称“红薯”“白薯”,因产量极高,灾年救饥胜金,故又称“金薯”此外,还有“山芋”等不同俗称。这些不同俗称,大都因地而异。 甘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洪堡援引哥马拉记载:哥伦布初谒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甘薯献给女王。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 甘薯传入中国通过多条渠道,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中援引《采录闽侯合志》:“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还说:“以得自番国故曰番薯。以金公始种之,故又曰金薯。”又据:陈振龙 6世孙陈世元及其子陈云,先后以甘薯传种于鄞州(浙江宁波)、胶州、青州(山东省青岛、益都

红薯品种

烤熟系列: 龙薯9号:由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所培育,2007年由汶上县金藤薯业研究开发中心引进,2008年小面积推广试验获得成功。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耐旱、适应性广等特点。 龙薯9号属短蔓、高产优质品种,其蔓长0.8-1米,分枝5-8条,脉基微紫,茎叶全绿,叶心脏形,有开花习性,一般结薯3-5块,短纺椎形,红皮桔红肉,整齐光滑,大块率高,口味甜糯,适应性强,是一个鲜食、加工、烘烤的上等品种,现已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8年,在汶上地瓜种苗脱毒试验地测试,春薯苗产8000斤左右,栽后100天,亩产3500斤左右,丰产性特好,其结薯特早的性能,更能适应温室大棚栽植。 西农431:食用型品种。 品种来源:西北农业大学朱俊光教授育成,1998年通过审定,原代号82-43-1( 简称 431)。 特征特性:该品种蔓长 1-1.5 米,基部分枝多,蔓、叶、叶脉、叶柄全是浅绿色,叶心脏形。结薯集中。薯块上纺锤型。薯皮橙黄、肉桔红、薯干鲜红,口感极好,香味浓、甜、面沙,出干率 32-35% 。是烤红薯、加工薯脯、罐头、鲜薯干、饴糖等保健食品的好原料。抗涝渍,耐低温,高抗黑斑病,耐贮运。生长势好,抗病性强,高产稳产。 栽培要点:春薯每亩植3000株,夏薯每亩植300-3500株。适应性广,耐旱耐涝耐肥,管理省工,茎节不定根少。不需翻秧,注意防治虫害。 心香: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以浙127为母本,集团杂交获得种子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株型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8个左右,顶叶绿,心形叶;地下部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6个左右,烘干率28%-30%。 该品种主要特征及栽培要点: (1)早熟性好。4月下旬—5月上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7月下旬可以收获,在

我国甘薯加工产业发展概况与趋势分析

中国甘薯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1 戴起伟1钮福祥2孙健2曹静1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2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江苏徐州221121) 摘要:甘薯的产后加工直接关系到甘薯的生产效益与综合利用价值的实现。中国甘薯加工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阶段。全面分析了中国甘薯加工的市场需求、甘薯加工企业、甘薯产区与加工产业区域分布、产业结构等,阐述了甘薯淀粉加工产业、甘薯休闲食品加工产业和甘薯乙醇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予以了展望。 关键词:甘薯;甘薯加工产业;现状;趋势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China’sSweet Potato Processing Industry Dai Qiwei1, Niu Fuxiang2, Sun Jian2, Cao Jing1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jing 210014, Jiangsu; 2 Institute of Xu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 of Xu HuaiArea; Sweet Potato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uzhou221121, Jiangsu) Abstract:Sweet potato post-production process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benefit and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valueof sweet potato. China’ssweet potato processing industry is in a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stage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author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themarket demandofsweet potatopost-production processing, sweet potato processing enterprises, regional distributionof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sweet potato, structure of sweet potato industryand so on in China. And the authors also expounded thedevelopmentsituation of sweet potato starch processing industry, sweet potato snack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and sweet potato ethanol processing industry, and prospectedtheir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sweet potato; sweet potatoprocessingindustry; status quo; trend 0 引言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甘薯种植面积达351.5万hm2,鲜薯总产量为7 887.5万t,单产为22.44 t/hm2,其中,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2.65%和71.22%,居世界首位,单产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7% [1]。 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我国的甘薯加工产业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我国的甘薯淀粉加工业主要以传统的家庭作坊手工方式为主,效率低、产量也不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甘薯淀粉加工企业和甘薯酒精生产企业有所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甘薯为原料的休闲食品加工开始出现;2000—2010年,甘薯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甘薯加工产业进入高速发展 收稿日期:2016-12-14 作者简介:戴起伟(1955—),男,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薯产业经济技术研究。E-mail:dqw00001@https://www.360docs.net/doc/0a9688500.html,

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文件

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文件 中作薯[2008] 1号 第三届中日韩甘薯学术讨论会第一轮通知 2006年9月第二届日中韩甘薯学术讨论会期间三国代表达成协议,第三届中日韩甘薯学术讨论会2008年在中国举行。中日韩三国甘薯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将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交流,提升我国甘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甘薯产业的发展。为召开好本次学术会议,2007年12月20日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市大兴区三方代表,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就共同组织召开第三届中日韩甘薯学术讨论会有关事宜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会议决定第三届中日韩甘薯学术讨论会于2008年10月在北京召开,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关于会议的筹备工作的通报 1、会议主题 粮食与能源安全、健康与环境友好 2、会议主办和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为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承办单位: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协办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政府。

3、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任:马代夫 副主任:刘庆昌、陈萍 委员:王久臣(农业部科教司交流处处长)、杜鹃(中国作物学会副秘书长)、Masaru Yoshinaga(日本)、Lee Joon-seol(韩国)、大兴区政府1人、李振山(庞各庄镇政府)、张立明,房伯平、孙近友。 4、会议学术委员会(论文集编写委员会) 主任(主编):刘庆昌 副主任(副主编):马代夫、Masaru Yoshinaga、Lee Joon-seol 委员(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大兴区1人、农业部科教司1人,张立明,房伯平(其他委员根据实际参与的工作协商确定)。 5、会议经费来源 大兴区政府(庞各庄镇政府)将赞助本次学术会议。会议代表仅需支付住宿费400元/标准间/天(每床位200元),超出部分由庞各庄镇政府补贴。大兴区政府(庞各庄镇政府)承担会议全部餐饮招待、会议会场及会场布置、交通旅游等费用。同时负担部分论文集出版费用3万元,超出部分由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分担。 二、与会人员注意事项 1、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初步日程 2008年10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龙熙温泉度假酒店(五星级)。 10月12日会议报到

甘薯品种介绍

甘薯品种介绍 1、豫薯10号(红心王):该品种茎绿色,叶戟形或近似三角形;叶脉、叶顶为绿色,茎淡绿色;薯蔓短,蔓分枝多、短细,株形为半丛生;薯皮粉红色,薯肉浅红色;薯块纺锤形。结薯集中,大薯率高,萌芽性好。生长速度快,属早熟型品种,一年可种两茬;产量高,一般亩在2000-2500公斤以上,双茬可达万斤(5000公斤)/亩以上,适于密植和保护地栽培。 2、冀薯6-8:该品种茎绿色,叶心脏形,叶脉、叶顶为均为绿色,薯蔓长,蔓分枝较多,株形匍匐生长;薯皮红色,薯肉桔红色,薯皮光滑薯块纺锤形,薯块大,耐储藏,属早熟型品种,一般亩产可在3000-3500公斤左右。 3、蜜薯:该品种茎绿色,心脏形叶,叶脉、顶叶均为紫色,蔓短半丛形生长;薯皮桔黄色,薯肉黄色。分枝5-8条,单株结薯3-5块,薯块大小均匀整齐,薯形纺锤形,属晚熟品种,一般亩产3000-4000公斤左右。 4、徐薯23:该品种短蔓平均蔓长150-180厘米,绿茎,叶尖心—戟形,顶叶深紫色,成熟叶绿色,叶脉淡紫色,叶柄绿色,薯块直筒—中膨,薯皮土红色,薯肉浅桔黄色。单株分枝10个左右,单株结薯4-5个,大薯率75-80%,属晚熟品种,萌芽性较好,出苗较多。一般亩产2500—3000公斤左右。 5、52-8:该品种长蔓,茎绿色带紫,叶心形,顶叶绿色,叶脉绿色,叶柄紫色,单株分枝10条左右,单株结薯3-5块。薯块纺锤形,

薯皮粉红色,薯肉橙色,属中晚熟品种,一般亩产3000-4000公斤左右。 6、紫罗兰:该品种长蔓,匍匐式生长,茎绿色,叶脉绿色,叶柄紫色,单株分枝8-10条,单株结薯3-5块;薯块长筒形,薯皮紫色,薯肉紫色,晚熟品种,一般亩产2000-2500公斤左右。 7、038008:该品种长蔓,匍匐式生长,茎微紫色,叶绿色,叶脉绿色,叶柄绿色,单株分枝8-10条左右,单株结薯2-3块;薯块纺锤形,薯皮紫色,薯肉深紫色,属晚熟品种,一般亩产2000-3000公斤左右。 8、徐薯18:该品种中蔓,匍匐式生长,茎绿色带紫,叶绿色,顶叶绿色,叶脉紫色,叶柄紫色,单株分枝6-8条,单株结薯2-3块;薯块长纺形,薯皮紫红色,薯肉白色,综合性状好,萌芽性好,出苗早而多,生长势强,结薯较早,中期膨大快,属晚熟品种,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左右。 9、徐紫1号: 该品种长蔓,匍匐式生长,茎绿色带紫,叶绿色,顶叶绿色,叶脉紫色,叶柄微紫色,单株分枝6-8条,单株结薯5-8块;薯块纺锤形,薯皮紫色,薯肉花紫色,综合性状好,萌芽性好,出苗早而多,生长势强,结薯较早,中期膨大快,属晚熟品种,一般亩产2000-2500公斤左右。 10、京变:该品种短蔓,半丛式生长,茎紫色,叶绿色,顶叶紫色,叶脉绿色,叶柄紫色,单株分枝10-15条,单株结薯2-3块;薯块纺锤形,薯皮粉红色,薯肉为红色紫心,综合性状好,萌芽性好,

甘薯产业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业主:#####县浩曙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企业类型:民营 4、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建设地址: (1)在#####县刁家营、北苏村、张固寨建设甘薯优良新品种原种、原原种繁育基地1133亩(刁家营原种扩繁基地800亩,北苏村原种扩繁基地217亩,张固寨育苗育苗基地106亩、脱毒中心10亩)。 (2)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县推广无公害甘薯原料生产基地10000亩,年收购加工鲜薯3万吨; (3)建甘薯储藏保鲜及贸易物流中心,占地40亩,地下建年储藏甘薯500万公斤的特大型甘薯储藏保鲜窖一座,上面建甘薯物流贸易市场。

(4)在#####县北塘疃乡,建成年产甘薯全粉、粉条、薯片等系列产品5万吨加工基地。 (5)办公楼一栋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公司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两部分建设投资。 (1)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38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620万元。 (2)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投资总额15000万元。由于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无偿拨款农业产业化资金3000万元。其余资金由企业自筹。 6、项目建设计划: (1)公司原料基地建设:项目建设2年(2015-2016); (2)加工基地建设:分两期建设期,第一期2015年建设,2016年初投产,第二期2016年建设,2016年底达到本项目设计加工能力。

甘薯品种商薯19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品种商薯19高产栽培技术 邢凤武1 王平修2 蒋晓璐1 (1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院,阜阳236065;2 颍上县十八里铺镇张王庄,颍上236213) 商薯19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SL-01作母本、豫薯7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兼用型品种。2003年通过全国甘薯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定名为商薯19,鉴定编号:国鉴薯2003004。2014年第四届“天豫杯”全国甘薯高产竞赛,阜阳市颍上县十八里铺镇张王庄赛区7667m 2春地,前茬夏棉,5月3日栽插商薯19,10月29日收获测产,鲜薯亩产超万斤,达到 5190kg ,干产超吨,达到1826.88kg ,获高产竞赛特等奖。 1 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1.1 特征特性 中短蔓型,叶色微紫,心形,成叶心形带齿,叶、叶脉、茎均为绿色,基部分枝8个左右。薯形长纺锤,薯皮紫红色,薯肉白色。单株结薯2 4个,结薯整齐集中。萌芽性、贮藏性好,夏薯干物率29.4%,熟食味中等。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高感黑斑病,耐 涝性较好。 1.2 产量表现 2000-2001年,同时参加国家北方薯区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区域试验。北方区试2年鲜薯每667m 2平均产2063kg ,较对照徐薯18减产 2.4%,减产 不显著;薯干产606.5kg ,比对照减产0.66%,减产不显著;干物率29.7%,略高于对照。河南省区试2年平均较对照种徐薯18鲜薯增产16.31%,薯干增产20.6%。2002年国家北方甘薯品种生产试验,鲜薯每667m 2平均产2113.3kg ,比对照增产7.93%,薯干产621.78kg ,比对照增产8.35%。 1.3 适种区域 该品种适应性强,水浇、旱薄地均可种植。适宜在河南、河北、安徽、江苏等全国北方黄淮薯区作春夏薯种植,不宜在黑斑病重病区种植。2 壮苗培育 2.1 温汤浸种 将经过精选的种薯装入竹筐或编织袋中,置入58 60℃温水中,上下轻缓转动几次,使薯块受 基金项目: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11) 润薄膜育秧密度为3.0万 3.4万丛/667m 2,移栽规格 12cm ×16cm 或12cm ×18cm ;每丛栽2 3苗。 4.4 配方施肥,合理调控 大田施肥应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在肥料运筹上,须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在重施底肥(中层 肥)的基础上少施分蘖肥,合理施用早穗肥(视群体而定),肥料的前后期用量以苗肥(底肥和分蘖肥)与穗肥 的比例为8∶2或7∶3较好。每667m 2本田施肥总量:尿素35 40kg (纯氮16.1 18.4kg )、普钙25 30kg (纯磷4.2 5.1kg )、硫酸钾10 12kg (纯钾5.0 6.0kg );具体施肥方法:水皮肥(田耙平时施用)每667m 2施普钙25 30kg 、尿素10kg ;分蘖肥(栽后5 7d 施用)结合化学除草,施碳铵40kg 加稻田除草剂拌均匀后施用,促进水稻分蘖早生快发;促花肥在栽后40d 左右(主苗幼穗见毛头时)施用,施尿素10kg 、硫酸钾8kg ;保花肥在栽后55 60d (主苗幼穗2 3cm )施用,施尿素5g 、硫酸钾5kg ,促进水稻穗大粒多,提高千粒重。 4.5 科学管水 大田管水按水稻生长需水特性进行科 学管水,即浅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分蘖末期够苗晾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寸水促穗,孕穗以后干干湿湿,干湿交替,浅水勤灌,湿润壮子。 4.6 综合防治病虫害 圆苞期及齐穗期每667m 2用 40%菌核净100g 或20%井岗霉素100g 兑水60kg 均 匀喷雾防治稻曲病2次;5%破苞及齐穗期用75% 三环唑60g 兑水60kg 均匀喷雾预防穗瘟;6月中旬用15%金好年(吡虫啉+丁硫克百威)30 40mL 或 50% 70%吡虫啉3 5g ,兑水45 60kg 均匀喷雾防治稻飞虱。在白叶枯病常发地区,孕穗期用25%叶枯宁100g 兑水40 50kg 喷雾预防,水淹没的田块及暴风雨袭击过的田块,水干及天晴后及时用叶枯宁预防 1 2次。 4.7 适时收获 稻谷要求九成黄十成收,防止养青掉黄,造成损失减产。从稻穗外部形态看,谷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干下黄,有70%枝梗已干枯,达到这3个指标时,要及时收割,实现增产增收。 (收稿日期:2015-04-3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