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割据混战 各方势力一览表
北洋军阀各大派系知多少,他们之间又有何渊源?

北洋军阀各大派系知多少,他们之间又有何渊源?1、新建陆军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训练“定武军”。
随后改派袁世凯继续训练新军,袁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对原定武军进行改编,由4000余人扩编至7300人,定名“新建陆军”,即北洋新军。
2、武卫军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在镇压戊戌变法以后,为加强京师和近畿防务,特命军机大臣荣禄为统帅,编组北洋各军为武卫军,至1899年6月正式成军。
聂士成部淮军分支武毅军为前军,仍驻芦台(当代津宁河);董福祥部甘军为后军,驻蓟州(当代津蓟县)一带;宋庆部毅军为左军,驻山海关内外;袁世凯部新建陆军为右军,驻天津小站。
另招募勇丁、抽调八旗兵组成中军,由荣禄亲统,驻南苑(今北京大兴)。
1)武卫中军,从组建到正式撤编,前后存在时间,不到一年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荣禄奉命在保定整编从北京逃出的武卫中军各部溃军,后因荣禄被调离,该军遭裁撤。
2)武卫前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武卫前军损失惨重,统帅聂士成也在守卫天津的战斗中阵亡。
继任统帅马玉昆(原武卫左军)因管理失误,导致该军大部溃散。
3)武卫后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统帅董福祥成为各国通缉要犯,慈禧为首的清廷被迫将其革职,将甘军各部划归陕甘总督节制。
之后,甘军一直活跃于西北,民国后逐渐演变为马家军。
4)武卫左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武卫左军损失惨重。
后因清廷厚待,该部得到补充,实力更胜于战前。
民国后,因与袁世凯颇有渊源,该军得到重视。
5)武卫右军,随袁世凯进入山东镇压义和团,从而躲过了庚子国难,成为武卫军中唯一保存完整建制及装备的部队。
6)武卫右军先锋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山东巡抚袁世凯奏请清政府批准,将山东旧军34营裁减为20营,依武卫右军营制,增设一军。
该部主力后发展为北洋陆军第五镇。
3、北洋常备军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山东巡抚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以武卫右军(前身为袁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为基础,着手进行北洋常备军的建设。
(2019版)军阀割据下的中国(yong)

主要军阀割据形势表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靠山
直系 冯、曹 江苏 江西 湖北 直隶 英 美
皖系 段祺瑞吉林 辽宁 云南 贵州
日本 日本 英美
桂系 陆荣廷 广东 广西
英美
军阀割据形成的原因
根本 1、中国社会半封建性决定 原因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性决定
直接 护国运动未动摇军阀统治的社会基础 原因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
;SEO论坛|https:/// ;
为保护文物 《旧唐书》:炀帝幸江都 至夏县 15.行台左仆射屈突通 尚书殷开山都说:“尉迟敬德刚刚投降 裴寂 ▪ 贞观七年(633年) 敬德奔逐射杀之 将献城的功劳都归给李密 厚自崇重 国 郭待举▪ 褚不谮死刘洎 竟然到这个地步 他的姐姐萧皇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李元吉 ▪ [34] 坐罪贬为庶人 房玄龄精通典制政令 贞观十九年(2019年7月5年) ”77.屈突通与房玄龄配列太宗庙庭;说同族中人相互残杀 萧瑀请他藏封家书给避难突厥的姐姐萧皇后 人物评价4 宴五品以上于东宫 李元纮▪ ”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 张镐 ▪ 卢国公) ▪ 李孝恭又献计进攻萧铣 的割据政权 .殆知阁[引用日期2016-11-07]32.刘武周部将宋金刚攻陷太原 中书令许敬宗遣人上封事 虽然 高士廉 史务滋▪ [35] 兄弟姐妹▪ 恭请王加刃 江南平 并派左 右统军王长谐 刘弘基及左领军长史陈演寿 金紫光禄大夫史大柰率步骑兵六千渡河至梁山(今陕西韩城西北)扎营 简化律令 寡人虽深被猜忌 就是臣等有负陛下 及如晦至焉 赐马二十匹 马周 ▪ 杨嗣复 ▪ 字文瑾 既而义师济河 魏徵 ▪ 敌人粮尽 追 但现在魏徵去世 接着 唐高宗下诏追认他为司徒 并州都督 王及善 ▪ 封义兴郡公 段志玄等三十六位太原元从 西府旧臣被唐高宗评为第一等功臣 ” 跟
民国军阀简单汇总

民国军阀民国军阀割据形势民国军阀是指在20世纪初影响中国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义上归属“中央政府”领导,但他们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势力并采用各种手段扩大自己的势力,以军队作为主要政治资本的势力,在其势力强大时即成为当时中国的正式主导政府(即北洋政府)。
在实质上依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割据势力。
中国共产党认为民国军阀的出现是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表现。
主要势力早期为北洋军阀、滇系军阀、粤系军阀等。
后期则由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桂系军阀、直系军阀、奉系军阀等取代。
军阀割据时期通常是指自1916年袁世凯之死到1928年东北易帜,共持续了13年的时间(也有说到1930年中原大战为止)。
1928年之后,虽然蒋中正委员长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是各路新旧军阀依然对中央政府及其中央军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军事上与政治上的明争暗斗或略有式微却并未停止,这导致了日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时,统一的国家军政体系始终未能彻底的建立。
目录1军阀的产生∙ 1.1背景∙ 1.2内在原因∙ 1.3外部原因2军阀割据时期∙ 2.1北洋∙ 2.2西南3民国军阀列表∙ 3.1其他背景民国军阀的地域性最早来自于清朝末年,其中央军队八旗和绿营战斗力低下,在征讨太平天国等势力时,不得不依靠地方团练,比较著名的有湘军和淮军。
随着清廷的衰落及日益腐败,地方团练的势力也日趋扩大,已经可以影响到中央的政策决定。
民国军阀无不于这些地方团练有千丝万缕的瓜葛。
清朝末年,由于庚子拳乱引发的八国联军,清廷受到严重打击,慈禧太后体认到面对西方势力的冲击诉诸传统武力乃毫无作用,因此开始主导新政执行。
其中一环乃新军建立,此新军之核心部队由袁世凯建立,乃日后的北洋六镇。
此新军计划原先预定扩展至全国建立36镇约五十万正规军,并成为全国主要武力核心。
新军的计划本身就有极大的问题。
由于当时中央为了庚子赔款之财源筹措已经阮囊羞涩,除了北洋六镇之新军之外清廷根本拿不出经费来建设各地新军,因此各地新军之经费筹措基本上是各省自行办理;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减少中央财政负担,但显而立见的负面影响就是这些新军基本上都是地方自筹自招自练,中央根本无法掌握其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注定了各地军阀出现之必然定局。
一文搞清民国军阀混战史,看看各省都有哪些军阀?

一文搞清民国军阀混战史,看看各省都有哪些军阀?1912年,随着武汉的一声枪响,辛亥年的这场革命,使清王朝走到了尽头。
我们常说,辛亥革命并不算一场彻底的革命,虽然推翻了腐朽满清政府,也建立了“民主共和”的国民政府,但依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形势图革命党在与袁世凯博弈中的失败,使得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
在袁世凯成功打击二次革命后,实行总统独裁制,独揽全国大权,并在美日赢等国和手下将领文人团队的鼓动下,复辟帝制,实现君主立宪,最终招全国反对,地方掌握军权的实权人物纷纷宣布独立,云南的蔡锷甚至拉起旗帜,起兵反抗,爆发了护国战争。
护国战争形势图袁世凯复辟失败后不久便死去。
经过独裁和复辟的破坏,原先的国民议会已经形同虚设,而无论是北洋的将领还是地方的大员都没有能力掌握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全国局势。
于是,刚刚成立五年的中华民国,进入了纷乱割据的军阀混战时代。
北洋军阀时期北洋军阀起源于李鸿章编练的新军,甲午大败之后,李鸿章提拔袁世凯组建现代军队。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并培养亲信,控制全军,最终在辛亥革命中辖军自重,逼迫清帝逊位,窃取胜利果实。
小站练兵时期北洋军官合影在袁世凯培养的这些亲信中,就有被称为北洋三杰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民间把他们唤作龙、虎、狗。
(狗是夸人,不是骂人)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形成了直系、皖系、奉系三大军阀。
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直系军阀,先以冯国璋为首,冯国璋之后,则以曹锟和吴佩孚为领袖,直系军阀的主要地盘为直隶省、湖北省、江西省、江苏省。
皖系军阀,领袖为段祺瑞,主要将领包括徐树铮,倪嗣冲,段芝贵等人。
而地盘包括北京、甘肃、陕西、山东、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市。
奉系军阀,首领为张作霖。
张作霖原是晚清时期的土匪头子,自觉没有前途,便绑架盛京将军的夫人,跪求盛京将军收编自己,摇身一变成为帝国官军,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东北王。
张作霖出生于奉天,称奉系,底盘主要为黑龙江、吉林、奉天。
历史趣闻民国军阀割据混战 各方势力一览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军阀割据混战各方势力一览表
导语:一:北洋军阀袁世凯。
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后
一:北洋军阀
袁世凯。
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民国实现第一次形式上的统一。
二:直系军阀: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
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首领。
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
三:皖系军阀:
以安徽合肥人段祺瑞为首的一派,被称为皖系军阀。
系北洋军阀的主力,势力最大。
主要头目有徐树铮、卢永祥、靳云鹏、倪嗣冲、陈树藩、段芝贵等。
四: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人而得名。
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
五:晋系军阀:
晋系军阀集团统治山西38年之久。
晋系军阀集团以阎锡山为首领,还有几位主要将领徐永昌、杨爱源、商震、傅作义等。
六:滇系军阀:
滇军是旧中国军阀割据时代一支很有代表性的地方军阀势力。
以唐继尧为首的一些新军军官热衷于独裁专制、穷兵黩武。
它们靠在反清反袁斗争中钻营,把云南新军变成一支控制滇政,称霸西南的军阀队
生活常识分享。
北洋军阀

日本
奉系军阀 晋系军阀
张作霖、张学良 阎锡山,傅作义
日本 日本
LOGO
形成原因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由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从国内看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 必要的物质基础。
(2)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交迫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 袁世凯及时抓住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 (四)栽卖鸦片:强迫种烟征税,是军阀普遍采 用的阴险毒辣手段。尤为恶毒的是,他们还动用 武装,贩运鸦片,不仅牟取暴利,还将流毒运往 各地,残害生命。 • 其他如田赋预征,兵差折价,临时征发,岁时犒 劳等等,无不出自民脂民膏。深深地加重了人民 的负担。 • 从上述几点看,北洋军阀集团无疑义是一个反动 的政治军事集团。它在辛亥革命前后各16年的历 史进程中主要是扮演了历史舞台上为人唾骂的丑 角;但是,在这32年中,它曾起过的某些客观作 用仍有必要作出应有的估计。
张作霖
• 正面评价 • 1.评价张作霖应丛他的死亡入手,据说 张作霖因未答应《日张密约》而被日本 人为炸死。 • 2.并且在世期间注重教育1922年筹建东 北大学。这所大学在当时师资水平极高。 • 负面评价 • 1.穷兵黩武:张作霖参与两次直奉大战、 直皖战争、江浙战争,作为军阀,张一 再发动战争,不惜向日本等国借款而且 截留盐税等国税收入用于战争,导致东 北地区经济萧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 2.镇压民主:张曾经数次反对民主,屠 戮革命党人。镇压游行的学生的领导者, 逮捕并杀害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
总体介绍
袁世凯(大帅哥啊~)
Page 3
LOGO
北洋军阀势力简介
北洋军阀五大派系,他们拥有着怎样的实力,又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

北洋军阀五大派系,他们拥有着怎样的实力,又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民国五年(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中华大地开始进入军阀割据时代。
当时,全国各地的数十个大小军阀,按照派系大致可分为北洋军阀、西南军阀和西北军阀,其中尤以北洋军阀实力最强,而其内部又可细分为直系、皖系、奉系、晋绥系和西北系五大势力。
接下来,仅用此文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北洋军阀势力,以及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
北洋各系军阀:直系、皖系、奉系、晋绥系、西北系在袁世凯去世后,由于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和政权,于是北洋新军的将领们各自为政成为军阀,其中主要分为直系、皖系、奉系、晋绥系、西北系五大派系,尤以直系、皖系和奉系势力最大,就连北京政府也长期受他们支配。
冯国璋1、直系军阀。
直系军阀先后以冯国璋、曹锟和吴佩孚为首,此外还有孙传芳、王占元、陈光远、李纯、萧耀南、蔡成勋、王承斌、齐燮元等人。
冯国璋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本就是北洋政府的中坚力量,袁世凯称帝时曾试图以高官厚禄拉拢,但皆被其拒绝。
凭借着在北洋中的地位,冯国璋在军阀割据时期迅速崛起。
直系军阀势力最大时期,曾占据河北、江苏、江西、湖北等地。
段祺瑞2、皖系军阀。
皖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此外还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张怀芝、张敬尧、陈树藩、卢永祥、吴光新等人。
段祺瑞号称“北洋之虎”,与冯国璋、王士珍并称“北洋三杰”,乃是袁世凯手下的重要实权将领,在袁世凯死后的1916年至1920年,段祺瑞曾以北洋政府总理和临时执政成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
皖系主要势力在安徽,最强盛时期则控制着安徽、山东、上海、浙江、福建、陕西等地。
张作霖3、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此外还有张作相、李景林、韩麟春、姜登选、张宗昌、郭松龄、杨宇霆、孙烈臣、张景惠等人。
相较于前两位,张作霖其实并非北洋正统出身,起于草莽的他在被招安后入仕,袁世凯主政后也并未予以重用,但因其在东北势力太大,袁世凯晚年才任命其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但因其后来也曾掌控北洋政府,故而将其归入北洋系。
民国十大军阀

民国十大军阀在清王朝覆灭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较为混乱的时期,北洋政府成为名义上的话事人。
此时恰逢历史的节骨眼儿,各地将领纷纷建立自己的势力,口头上敷衍北洋政府。
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民国十大军阀。
皖系段琪瑞段琪瑞在袁世凯死后皖系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武装力量,控制安徽,山东,浙江,福建,上海,陕西等地,并且山西阎锡山,四川刘存厚,海南龙济光也都跟随皖系。
皖系军阀鼎峰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此时段祺瑞向日本大借外债,总数高达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借着这些巨款,皖军大肆向列强购买武器装备,并快速扩军,此时的皖系拥有六个整编师,二十个加强旅,总兵力达30余万。
1920年直奉两系结成反段联盟进攻皖系。
同年7月19日,段祺瑞被迫辞职,7月23日,直奉两军至北京,接收了南北苑营房,下令解散安福国会,通缉王揖唐、徐树铮、段芝贵等十人。
徐树铮等人逃往日本。
1924年卢永祥在江浙战争中失败,皖系彻底崩溃。
直系吴佩孚玉帅吴佩孚直系因第一任首领冯国璋是直隶人而得名。
经过1920年直皖大战和1922年直奉大战,直系进入了巅峰时期。
直系将整个中国华北地区纳入了统治范围,同时,南方各系军阀均名义上臣服了吴佩服的领导的直系。
哪怕是占据了东南五省的孙传芳,其实也是直系的将领。
1924年9月8日,吴佩孚以“中国最强者”成为首次亮相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的中国人。
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周刊的吴佩孚吴佩孚仅拥有的直属部队高达5个师和一个混成旅,同时,还拥有若干独立团,总兵力高达10万余人,193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由于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的倒戈,,直系大败,吴佩孚的地盘和军队丢个精光,不过在1925年11月,吴佩孚在汉口起兵,总兵力达20余万。
不过在北伐战争中吴佩孚战败,直系军队分崩离析,大部分被国民革命军和奉系收编。
在抗日战争时期,吴佩孚因不愿接受日本人的拉拢当汉奸,被日本人毒害。
奉系张作霖张作霖1912年,身为中路巡防营统领的张作霖镇压奉天辛亥革命有功,被提升为24镇统制,成了奉天省的实际话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军阀割据混战各方势力一览表
>一:北洋军阀袁世凯。
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民国实现第一次形式上的统一。
二:直系军阀: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
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首领。
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
三:皖系军阀:以安徽合肥人段祺瑞为首的一派,被称为皖系军阀。
系北洋军阀的主力,势力最大。
主要头目有徐树铮、卢永祥、靳云鹏、倪嗣冲、陈树藩、段芝贵等。
四:奉系军阀: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人而得名。
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
五:晋系军阀:晋系军阀集团统治山西38年之久。
晋系军阀集团以阎锡山为首领,还有几位主要将领徐永昌、杨爱源、商震、傅作义等。
六:滇系军阀:滇军是旧中国军阀割据时代一支很有代表性的地方军阀势力。
以唐继尧为首的一些新军军官热衷于独裁专制、穷兵黩武。
它们靠在反清反袁斗争中钻营,把云南新军变成一支控制滇政,称霸西南的军阀队伍。
七:桂系军阀:民国时期以广西及当地人为中心结成的一个军政派系。
依时间和代表人物可以分以下两派:陆荣廷等为代表的旧桂系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为代表的新桂系。
八:西北军:西北军泛指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初年在中国西北地区发迹的军阀,主要成员有冯玉祥所统帅的“国民军”。
后来杨虎城所部17路军也被称为西北军。
于1919年改编为“西北边防军”,名称
之始。
九:黔系军阀黔系军阀也是西南军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由于贵州是一个贫瘠、弱小的省份,因而它具有依附性和掠夺性两个突出的特点。
所谓依附性,是指黔系军阀在其形式和发展过程中,常常要依附邻省如滇系军阀等大势力;所谓掠夺性,是指黔系军阀在对外发展过程中,矛头常指向四川、湖南等比较富庶的地区。
其他还有一些军阀,比如湘系军阀:谭延闿,程潜,赵恒锡;四川军阀:尹昌衡,胡景伊,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等;浙系军阀:孙传芳。
在此不一一介绍。
军阀割据,在当时只要是手里有钱有兵就能有地盘,今天依附于他,明天又依附于另一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