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内冷外热”下的国际推广

合集下载

汉语国际推广之我见[权威资料]

汉语国际推广之我见[权威资料]

汉语国际推广之我见摘要:大力推行“汉语国际教育”的国策,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之中遇到不少的困难和挑战。

关键词:汉语热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世界文化多元化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汉语热方兴未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一股世界性的汉语热伴随着中国市场的更加繁荣,参与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方兴未艾。

截至2009年12月,世界上共有7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约300多所。

1990年――2008年,国外参HSK(汉语水平测试)的人数累计超过132.4万人次。

在美国从1992―2002年间上大学前学习汉语的人数从6000人增加到24000人。

法国有12000 人在学习汉语,而且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

二、汉语国际传播具有历史与现实意义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

现代汉语是现民族使用的语言,它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含义是指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

广义的含义统指普通话和方言。

现代汉语有不同的称呼,例如:在台湾称“国语”;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称“华语”;英美也有称现代汉语为“官话”或英语“mandarin”的译音“满大人”的。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信息产业的资源。

一种语言被传播的程度与其所属国的强弱有直接的关系。

从历史上看,在古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拉丁语是古代西方的“超级语言”。

17世纪法国崛起,法语取而代之。

而如今英国的发达与美国的霸权使英语成为现代西方的“超级语言”,称雄于全球,几乎成了世界的通用语。

而中国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周礼》及《礼记》中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对外语言传播[3],始于汉朝,大兴于唐代,汉武帝时期,帝国疆界向四面八方大大扩展,中国的语言被传到了中国以外的许多地区,尤其是汉字对东亚、东南亚地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在世界向多元文化发展之际,世界人民向往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之时,把汉语教育推向世界,并且是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种战略国策来实施,这是完全必要的。

汉语国际教育在不同的推广差异是什么

汉语国际教育在不同的推广差异是什么

汉语国际教育在不同的推广差异是什么汉语国际教育在不同国家的推广差异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由于各国国情、文化背景、教育体系以及语言政策等方面的不同,汉语国际教育在不同国家的推广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教育政策与支持力度的差异在一些国家,政府对汉语国际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例如,新加坡将汉语纳入了本国的教育体系,从小学开始就设置了汉语课程,并在升学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这使得汉语在新加坡的推广具有良好的政策基础和资源保障。

而在另一些国家,由于教育政策的限制或对汉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面临诸多困难。

比如,在某些欧洲国家,汉语课程往往只是作为选修课程,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学生的学习动力也相对不足。

二、文化背景与语言环境的差异中国文化在东亚国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影响。

例如,韩国和日本在文化传统、价值观等方面与中国有一定的相似性,民众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接受度相对较高。

这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有利的文化氛围。

相比之下,在一些以欧美文化为主导的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汉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和文化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文化冲击和语言障碍。

此外,这些国家的主流语言环境对汉语学习的支持相对较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使用汉语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和推广进度。

三、教育体系与教学方法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各有特点,这也影响了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方式。

在一些国家,如中国,注重系统性的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在欧美国家,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推广汉语国际教育时,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比如,在欧美国家,可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师资力量与教材编写的差异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是影响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重要因素。

6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及现状

6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及现状

一、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
A:大哥,你从那里来? B:我从高丽王京来。 A:如今那里去? B:我往北京去。 A:你几时离了王京? B:我这月初一日离了王京。 A:既是这月初一日离了王京,到今半个月,怎麽 才到的这里? B:我有一个火伴落后了来,我沿路上慢慢的行着 等候来,因此上来的迟了。 A:那火伴如今赶上来了不曾? B:这个伙伴便是,夜来才到。 A:你这月尽头到的北京麽? ……(《老乞大》节选)
一、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
4.天主教传教士与汉语学习 蒙古人的铁骑打通了欧亚大陆的交通,天主教来 到了中国,第一个在元大都任主教的孟高维诺开始教 授拉丁语,办唱诗班。公元1289年,他奉教皇之命 出发前来中国。公元1293年,他从海路来到中国的 首都(今天的北京),受到了忽必烈的接见,并允许 其传教。孟高维诺在中国居住了30多年,翻译了很多 圣经的经文和诗篇。据记载,他在38年中给30,000 多人施洗。他在1305年建立了一座教堂。公元1328 年,孟高维诺在北京去世,享年80岁。 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真正大规模的语言交流——欧 洲人学习汉语则始于葡萄牙人的东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 4.教学情况 教学内容:除了语言知识外,主要是文化和宗 教方面。 使用的教材:应该是译成汉语的佛教经典和儒 家经典。 但由于没有完整的教育体制以及译经的译 场体制,这些僧人的汉语水平实际不是很高, 所以往往依赖于中国的弟子们。
一、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
(三)隋唐时期——走向正规化 隋唐时期,中国与外域交往增多,除了亚 洲外,与欧洲甚至非洲都有比较频繁的经贸往 来和文化交流。一些国家仰慕中国的高度文明, 并对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物产充满向 往,热衷于到中国出使、经商、学习、传教等 等。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并 得到国内外统治者的重视。为了有效地进行汉 语和文化的教学,唐朝制定了一些制度,成立 了专门的机构。

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和学科策略

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和学科策略

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和学科策略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背景下,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国际推广具有深远的文化与战略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与学科策略,分析二者在推动汉语走向世界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及其各自的关键作用。

从宏观层面剖析我国在制定和执行汉语国际推广政策时的战略定位、资源调配以及国际合作机制,揭示国家层面的整体布局和实施路径。

聚焦于学科策略,深入研究汉语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汉语教材的国际化适应性开发,以及汉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养等问题,探索如何通过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与学习者接受度。

全文力求构建一个立体全面的汉语国际推广策略体系,以期为增强汉语国际影响力、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互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是在国家层面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旨在推广汉语、增进国际交流与理解的方针和政策。

这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策略强调政策引导与顶层设计。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语言政策、教育政策和文化政策,为汉语国际推广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

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汉语推广机构,制定汉语国际教育的标准和规范,提供资金支持,并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汉语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国家策略注重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政府需要整合国内外各类汉语教育资源,包括师资、教材、教学设施等,形成合力,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政府还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汉语推广方案,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国家策略还强调文化交流与互鉴。

汉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在推广汉语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的交流与互鉴,让学习者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和价值观。

这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处。

汉语“内冷外热”下的国际推广

汉语“内冷外热”下的国际推广

汉语“内冷外热”下的国际推广○曹庆慧(临沂言西早文化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摘 要] 随着国际化交流的速度加快,汉语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全球兴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汉语的“内冷外热”,对汉语的母语教育提出了挑战。

文章对汉语“内冷外热”及汉语国际推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不断提高人们的汉语母语意识,加强母语教学。

同时积极迎接世界汉语热,推进汉语的全球化进程,加快汉语国际推广的速度。

[关键词] 汉语“内冷外热”; 英语挤压; 母语教育; 汉语国际推广[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0-0094-02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世界上兴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

汉语在世界各国遍地开花,有许多国家都开设了汉语课程,设立了孔子学院。

与此同时,和国外这种“汉语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出现了重视英语轻视汉语的现象。

一、汉语内冷外热汉语“内冷外热”情况的出现,对于我们的母语教育以及汉语的国际推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学习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和科学,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科学、军事等硬实力和硬邦邦的“软实力”,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专断和语言霸权。

在中国,英语已经成为我们对外交流的语言,英语的强势入侵也对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

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学,许多幼儿园搞起了双语幼儿园,“英语从娃娃抓起”、“决不让孩子输在英语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着无数的家长,使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便开始学习英语,而忽略了对母语的教育。

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中,英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研究生的入学的考试中更是拥有一票否决权。

人们为了升学考试职称晋升,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英语的学习上。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整个教育链条中的每一环都把英语看得至关重要,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学习最重要的一部分。

机遇与挑战_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

机遇与挑战_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

化,由以来华的多母语背景的“小联合国”型学习群体为主,转变为以不同国家内单一母语背景的学习群体为主。

面对多国别、多母语背景的学习群体,以往的教学比较注重教学对象在汉语学习上的共性特征,而对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特定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难点则难以周遍关照。

当教学对象的母语背景单一化后,教学的针对性迅速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高度关注,表现之一是:采取中外合作的方式编写国别教材和地区教材成为大规模启动的工程,一些有特色的国别、地区教材业已面世或即将面世,这为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汉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国别教材相比,面向单一母语背景学习者的国别化工具书的编纂则显得动作迟缓,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语文工具书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者解决语言文字疑难的,为了提高它的功效,更应当重视使用者的母语背景,实现国别化。

因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充分证明,母语是影响外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及汉字的学习上必定有一些不同的问题和难点。

以词语误用现象为例,不同国家、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有一些特别的高频误用词。

比如,韩国学生常在当用“假如、如果”时误用“万一”(万一我每天觉得无聊,这事对身体不好);蒙古学生常在当用“长”时误用“慢”(他太慢的时间等我);印尼华裔学生常在当用“吃”时误用“食”(我们一般七点食早餐),等等。

以往的辨析词典对这类单一母语背景学习者容易混淆的词语未予收录,而所收录的词语又未必是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都容易混淆的。

由此而言,面向多母语背景学习者的工具书,不论对哪种母语背景的学习群体,都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提升外向型工具书的针对性、实现工具书编纂国别化的前提是:要加强对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汉语习得规律和语言文字偏误的研究,在把握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学习共性特征的基础上,观察比较特定学习群体汉语学习的个性特征。

在此基础上,与双语学者和教师密切合作,尽快尽好地编出适用于不同国家、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的汉语语法手册/参考书、汉语常用词详解词典/用法词典、易混淆词辨析词典等,使国别化工具书编纂迅速跟进,与国别教材相辅相成,共同走向世界各国,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国际汉语推广的理念与策略

国际汉语推广的理念与策略

国际汉语推广的理念与策略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外族文化与本族文化相互冲突、碰撞和融合已成为必然。

“文化屏障”的功能,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所起的作用得以进一步凸显。

汉语及其所承载的中华文化“走出国门”,是中国审时度势对国际高等教育大环境所做出的一个主动、积极的反应,但在其推广的过程中正面临师资、教材、运作机制等诸多挑战。

关键词:汉语推广:内因:外因:策略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所遵循的是一种“后发外生型”发展模式。

西方外源文化导向性特征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相遇,必然存在一个相互冲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

中国高等教育所走过的路,正是中国的内源文化对外源文化进行抗争、甄别和扬弃的过程。

目前,我国不少大学都把“国际化”作为了自身的定位。

为了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文化和教育安全,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不仅要引进和吸收别国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反渗透策略,即重塑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文化精神”——不仅重在吸取而且要主动给予,要在世界文化和教育领域寻求自己的位置。

而所谓汉语“走出去”,就是指把中文及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国外,以使外国公民了解、欣赏、尊重和吸收中华文明,培养对中文及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亲切感的世界公民,最终为提高我国软实力和构筑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一、国际汉语推广外界所期最近几年,汉语学习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

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遍及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普遍开设了汉语课程。

究其原因,可以主要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其一,中国海外移民逐渐增多。

世界移民是经济全球化历史过程中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要素。

伴随着网络信息通信和陆海空交通便利快捷的实现,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

“只要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已经不再仅仅沦为空谈。

据2006年6月6日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发布的反映世界移民趋势的《国际移徙与发展》报告显示,2005年世界各地到国外寻找工作机会的人数为1.91亿人,中国以3500万的数字位居世界移民输出国榜首(其次是印度和菲律宾,分别为2OO0万和700万)。

汉语国际推广助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

汉语国际推广助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

汉语国际推广助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八前言对汉语国际推广助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的研究,不仅促使我们提出更多健康的路径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而且符合了外国人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需求。

汉语与中国哲学、艺术、文学乃至思维方式方面都密不可分。

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汉语的国际推广不只是简单的语言的向外传播,更多的是伴随着中华文化向外传播。

它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达到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这不仅有利于增加中华文化的活力,而且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国际文化的交流。

一、汉语国际推广助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一)设立孔子学院我国在1987 年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汉办”)。

为了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的交流,汉办设立了孔子学院,给世界各地汉语学习者提供了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

它发扬了孔子“和”的思想,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韩国首尔首家孔子学院的成立,后来的几年中,孔子学院迅速覆盖许多国家和地区,截止2010 年,汉办已经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 所工资学院和369 个孔子课堂。

【1】(二)人员来往1. 移民自古以来,文化的传播都得益于人们的相互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各国的移民在流动中都带着本国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而来。

当人们进入迁入地后,不自觉的进行着文化交流。

他们熟悉居住国的法律、制度、文化风俗,又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有效的促进了中外交流和经贸往来。

大部分的移民有广阔的文化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善于社交的活动能力,和居住国的政治、学术界进行着愈来愈广泛的交流,有效得推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例如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聚集了大量华人,代表着中国文化的餐饮业、书法、中医等引起了美国人研究和了解中国的兴趣,中华文化得到了传播。

2. 交换生人员的交流必定会推动文化的交融和相互影响。

国际交换生项目近年来在国内高校蔚然成风。

在学生交换过程中,大量的外国学生走进中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文化。

在不温不火中谋创新(汉语推广经验谈)

在不温不火中谋创新(汉语推广经验谈)

在不温不火中谋创新(汉语推广经验谈)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随着“汉语热”的到来,两国文化交流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北京语言大学派汉语教师苏英霞老师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汉语。

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迅速增长,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

当其他国家“汉语热”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日本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学汉语的潮流趋势显得“不温”也“不火”。

苏英霞老师解释说,这些年来,无论是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学生还是在日本国内的汉语学习者,在人数上似乎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也许是因为其他国家“汉语热”发展太迅速,才显得日本“汉语热”有些“温”。

不过当汉语在别的国家还比较“冷”的时候,日本却已有相当数量的汉语学习者,因为汉语在日本的发展“温差”没有那么大,所以没有骤热感。

稳定发展的日本汉语教学日本的汉语教学发展一直比较平稳,与中国的合作也比较密切,尤其是学校之间的交流频繁。

日本拥有悠久的汉学研究传统,出现了不少汉学大师,因而也带动了日本汉语教学的持续发展。

苏英霞老师所任教的东京外国语大学是日本的外语类大学,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有20多个专业,汉语专业每年招收60多名本科生。

大部分学生学习很努力,中国语研究室的7位日本教授都是中国通,在中国语言和文化方面造诣颇深。

在日本开设汉语课程的除了中学和大学外,还有许多语言学校,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汉语班的招生广告,不少公司专门聘请汉语老师去培训他们的职员。

日本的很多大学跟中国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像东京外国语大学跟北京语言大学就已经有20多年的合作历史了,每隔两三年,中方大学都会派教师去东京外国语大学工作,中国老师和日本同行互相交流经验,共同促进汉语教学事业向前发展。

当爱心遭遇汉语时苏英霞老师说,在日本社会主要有3类人在学习汉语,一是高中或大学生,二是公司职员,三是对中国语言文化感兴趣的社会人士。

学生学汉语的原因五花八门,比如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或者将来想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或者喜欢中国功夫、中国明星等等。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谈汉语国际推广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谈汉语国际推广

对话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汉语文化“软推广”2008年05月06日 09:25:2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文/易杳本刊2008年第6~7期发表的《汉语热:商业潮流下的文化期待》一文,受到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重视。

日前,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主任许琳约见本刊记者,就汉语文化国际推广问题发表谈话。

许琳认为,汉语文化的国际推广是一个国家战略;应当由政府各部门乃至全社会联手,由国家组织一切资源和力量,才能真正托起这一伟大事业。

她强调:当务之急是提高汉语文化走出去的能力。

文化推广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交流、交锋和交融的过程、拓展合作空间的过程三年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对国家汉办主任一职点将点到了许琳头上。

许琳极力推脱,表示自己不适合这个职务,她以往的工作‚跟对外汉语推广一点也不相关,根本不沾边‛。

大学本科学化学、研究生学经济的许琳,此前做过大学老师、行政干部、市长助理,在国家教育部做过计划、财务工作,后来在驻外使馆当了5年的教育参赞。

‚你必须去!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部长的话斩钉截铁,她于是服从了上级的安排。

在她走马上任时,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刚刚挂牌。

而到2008年初,已有210多所的孔子学院在60多个国家相继建立。

此时,距离提出在全球建立100所孔子学院的五年目标,刚刚过去三年。

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主要平台,甚至成为中国‚大外交‛和‚大外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社会合力推广汉语文化国家汉办成立于1987年,是由国务院11个部门领导组成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其职能是协调各部委,把对外汉语推广当作国家的、民族的事业来对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出去。

此后成立的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据许琳介绍,孔子学院作为一个全新的平台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正发挥着新的重要的作用。

例如,文化部的巴黎文化中心、埃及的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合作,国家汉办派出汉语教师,这些中心开始招收汉语学生,效果逐渐显现。

汉语国际传播中的几个问题

汉语国际传播中的几个问题

汉语国际传播中的几个问题一、概述汉语国际传播作为推广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国力的增强,汉语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汉语教育,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汉语本身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给国际传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汉语作为一种非拼音文字,其书写系统和发音规则与许多其他语言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学习者在掌握汉语时面临较大的挑战。

汉语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厚,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汉语教育的需求和定位存在差异。

在一些与中国经贸、文化交流密切的国家,汉语教育的需求较为旺盛;而在一些与中国关系相对疏远的国家,汉语教育的推广则面临较大的困难。

在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推广策略和教学方案。

汉语国际传播还面临着师资短缺、教材不足等问题。

全球范围内具备专业汉语教学能力和经验的教师数量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

现有的汉语教材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汉语国际传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汉语的国际传播,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汉语的国际传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 汉语国际传播的背景与意义在《汉语国际传播中的几个问题》这篇文章中,“汉语国际传播的背景与意义”段落内容可以这样生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汉语国际传播的背景,既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需求上,也体现在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上。

汉语国际推广现状问题以及对策

汉语国际推广现状问题以及对策

现状
• 事实上,中国文化的输出和传播是融入文化全球 化的积极表现,而文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是推进 全球文化的相互认同与融合的,有利于消除人类 文化间的隔膜、误解和敌对。儒家文化作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核心,主张仁、义、礼、智、信,强 调“和而不同”这些都很符合当今和平发展的主 题。特别是儒家文化没有宰制性、人格化的神, 所以不会带来文明冲突,相反可以作为人类交往 和文明对话的共同底线。这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 的中国文化,并不会取代或危及其他民族的信仰 和传统,相反会丰富各自的文化内容和提升不同 文化交流与对话的能力,是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 财富。
现状
事实上,真正到了中国的外国人往往赞叹中国文化、汉语文 化的博大精深。然而直接到中国学汉语的机会毕竟是少的, 对于国外的民众除了媒体、图书、影视作品、网络等途径外 无法真实有效获知中国的信息、文化以及中国的历史和现状。 然而,当前国际信息秩序的不平衡使得西方主流媒体牢牢掌 握着话语权,来自中国的声音无法有效传播。与此同时,政 治性相对较弱的文化产品输出领域又长期处于文化逆差。以 图书为例,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 出口的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面 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这不仅使得国外民众对真实 中国的了解少之又少,而且加剧了西方民众对中国、中国文 化、汉语等一系列问题的误读,并长期积累形成“刻板印 象”, 甚至产生了隔阂、误解,滋生了怨恨。
教师
• 高校汉语国际传播中,对传播者(即对外汉 语教师)来说,提升自身的素质,树立良好 的形象,赢得汉语学习者的信任,是改善 传播效果的基础。
内容
• 由单一化、专业化、学术化转变为全方位、大众 化、应用型在汉语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应抓住国 际化的原则,结合汉语独有的特色和教学内容, 融汇中国的经济、政治、文艺、历史,针对学习 者的个体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贴合实际, 与国外学校教育相衔接,运用语言学、心理学、 教育学、信息技术规律,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 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和层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的《AP中文》、《熊猫汉语》、《标准汉语》、 《汉语教与学必备》等教材就是在市场的检验中 获得了使用者的肯定。

论汉语的国际推广

论汉语的国际推广

论汉语的国际推广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汉语地位越来越突出,正逐渐成为国际交流中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

推广汉语不仅是推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汉语的国际推广势在必行。

【关键词】汉语;意义;国际教学;推广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

汉语正逐渐成为国际交流中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汉语教育从未像现在这样备受关注。

语言的兴衰与国家实力的强弱是紧密相连的,国弱则语言式微,国强则语言兴盛,英语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就是一个明证。

一、汉语的国际地位汉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通行证,发展中国、壮大中国就需推广汉语。

汉语在国际上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迅猛异常,规模从最初几所院校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汉语热”的出现正表明了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世界影响力的提高。

当今,在国际上,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在使用汉语,汉语的国际影响有着悠久的历史。

东汉初年,就有外国人前来学习汉语,至盛唐时,来华人数达到高峰。

在我国与许多国家的交往过程中,汉语也因此和国外许多民族的语言有过接触,相互受到对方的一定影响。

如汉语的“丝”“茶”等词,就为英、俄、意等许多语言借用。

国际上,世界上已经出现“汉语热”。

据统计,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有两千五百余所大学在教授汉语,世界上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三千万。

有海外学者指出:“正是中国的崛起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凝聚并形成了这股前所未有的强劲的横扫世界各地的汉语热旋风。

”综上所述,汉语的发展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更是展现中国的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二、汉语国际推广的必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世界也逐渐变成了“地球村”,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

正是因为存在着不同语言所以共同语的地位就越发显得重要。

中国也积极参与全球的互动,宣传汉语普通话,这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非常之重要的,也是一个国家影响力的直接体现。

汉语国际教育出版物的内容设计与海外推广

汉语国际教育出版物的内容设计与海外推广
再次,建立完整的产品体系,提供丰富的配套教 学与学习资源。完整的汉语教育产品体系既包括课堂 教学使用的课本、练习册、教学参考用书,也包括课下 学习使用的汉语学习读物、中国文化读物,还包括培 养教师发展教学技能与汉语知识的参考资料,等等。与 此同时,还需开发建设满足教师和学习者需求的多样 化、立体化的配套辅助资源,包括音视频资源、互动多 媒体教学辅助课件、测试题、教学案例与课件,等等。 除传统的纸质、光盘介质外,还可充分借助互联网工 具,建立教学资源平台、专题学习网站、试题库等,为终 端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全天候的网上学习服务。
1.遵循第二语言教学规律,构建完整的教学 体系
首先,根 据 学 习者对 象 有针对 性 地 开发 教育 产 品。语言学习既有共性规律,亦有个性化特点。汉语国 际教育出版物需根据语言学习环境(母语环境/目的 语环境)、学习方式(课堂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目的 (专业系统学习/随意零散学习)、学习者年龄(儿童 /青少年/成人)与语言水平(零起点/初级/中级/高 级),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设计。目前大部分多语种汉 语教材仅是将讲解说明、词语解释等简单翻译成了当 地语言,在内容编排、对话设计上并没有体现目标国家 的习惯和特点。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发国别化、本土 化汉语教育产品,邀请当地语言学家、汉语教师、译者 共同参与,从而达到语言地道、内容契合的编写效果。
其次,覆 盖 从 基 础 教育 到高等 教育的完 整 教育 体系,满足不同阶段的教学需求。不同的教育阶段应 有对应的教育产品,且需契合该阶段学习者的年龄特 点、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如适合学龄前阶段的儿童 汉语教材,应充分了解儿童学习需求与学习习惯,把握 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将语言学习、文化感受、智力发 展融为一体,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构建立体化互 动学习环境,以有效激发儿童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 化的兴趣;适合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汉语教材,须将 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巧妙结合,力求使 学习者在获得汉语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听、说、读、 写能力,平衡发展;适合大学阶段的成人汉语教材,须 根据学习需求的现实性差异,广泛汲取学界认可度较 高的“结构—功能—文化”结合法、情景教学法、听说 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精华,根据不同的语言学习环 境、语言学习背景、语言学习目标来设计不同的教材。

国家语言战略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

国家语言战略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

国家语言战略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国家语言战略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世界范围内对汉语学习的热潮,汉语国际推广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国家语言战略的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不仅仅是一项学术研究,更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展示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文将探讨国家语言战略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影响,并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汉语国际推广。

首先,国家语言战略对汉语国际推广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上升,汉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国家语言战略致力于提高汉语的国际影响力,以促进中国的软实力。

这意味着,汉语国际推广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教材编写、师资培训、语言考试和国际交流等方面。

在教材编写方面,汉语国际推广需要根据国家战略的要求,开发符合学习者需求的教材。

这些教材不仅需要传授汉语的语法和词汇知识,更需要体现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将中国的历史、文学、艺术等元素融入教材中,可以增加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师资培训也是汉语国际推广不可忽视的一环。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理解力,国家需要投入资金和资源培训更多的优秀教师。

这些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能力,还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

通过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和交流机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汉语,并向学生传递真正的中国精神。

除了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训,语言考试也是促进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环节。

国家可以制定汉语水平考试的标准和体系,以评估学习者的汉语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动力,也方便各国招募优秀的汉语人才。

通过持续地改进和推广汉语水平考试,国家语言战略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汉语的认可度和可信度。

最后,国际交流也是汉语国际推广的关键。

国家可以鼓励学生和教师参加交流项目,来中国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的文化。

通过与中国人民交流和互动,学习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的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国家还可以邀请海外学者和专家来华开展讲座和研讨会,促进学术合作和文化交流。

论汉语言文字的国际传播和教育

论汉语言文字的国际传播和教育

论汉语言文字的国际传播和教育一、概述中文作为汉语言文字的代表,自古以来就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汉语言文字也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了解中国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在这种背景下,汉语言文字的国际传播和教育也日渐重要,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二、汉语言文字的国际传播1.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影响深远的文化遗产一直是世界各国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的文化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汉语言文字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基础,它不仅在中国本土拥有大量的粉丝和学习者,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的支持者和学习者。

这些人的不断涌入和对汉语言文字的关注和热爱,都表明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在国际上不断提升。

2.汉语言文字的国际化趋势在中国的国际化进程中,汉语言文字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企业日益意识到汉语对于他们在中国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因此对于汉语教育和汉语翻译等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而且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频率和深度逐渐提高,汉语言文字的国际化趋势也是日趋明显。

例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中国留学或工作,这也让汉语言文字在国际上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欣赏。

3.汉语言文字的文化输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输出成为了各国互相交流和了解的重要手段。

中国作为拥有着众多深厚文化遗产的古老国家,其文化输出也迅速走向了世界。

同时汉语言文字的文化输出也在此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各类交流活动中,汉语言佳句和成语引出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呈现,都能够引发对于汉语文化的兴趣和学习热潮,从而增加汉语言文字的国际影响力。

三、汉语言文字的教育1.汉语言文字教育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发展,汉语言文字也成为了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学科之一。

从成立中国第一所对外汉语教育机构的北京语言学院到如今的众多中国高校同时推出汉语言文字专业以及海外孔子学院的设立,汉语言文字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也不断提高,成为了世界各国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略谈汉语“内冷外热”与“内忧外患”问题

略谈汉语“内冷外热”与“内忧外患”问题


汉语 “ 内冷外热”问题分析
( 一 )“ 内冷 ” :国人对 汉语 的冷 遇 众 多事 实表 明 ,海 外某 些 国家 “ 汉 语热 ”势 不可挡 ,而国 内的 汉语 教 育 却 日渐 遭 到 国 人 的漠 视 和冷 遇 。2 0 0 5 年 复 旦大 学 举 行 的 汉语 言文 字大 赛 中 ,出乎意 料 的事夺 冠 队伍竟 然是 一支 留学 生代 表 队 ,就连 国外 的媒 体都 惊呼 : “ 墙外开 花 墙 内不香 ,中国大学 生汉 语水 平尴 尬 下滑 ”。事 实上 ,英 语影 响 了很多 中国 人 ,尤 其 是知 识 分子 ,英语 甚 至在 一定 程度 上决 定着 他们 一生 的前 途和命 运 ,英语 考试 则成 为相 当一 部分 人的 梦魇 和必 须跨 过的 ~道道 坎 。我们 从小 学 到大学 ,英 语都 是必 学必 考 的科 目,从 升学 、求 职到晋 升 ,英语 考试都 必 不可 少 。国人 在这 种英语 教育 体 制下 ,只 能不顾 一切 地疯 狂 地学 英 语 ,忽视 了 自 己的 母语一 汉 语 。新 一代 的年轻 人汉 语素 质急 剧下 降 ,书面 表达 能力 严重 退化 , 日常 口语 表达 单调 乏 味 ,对 古 代汉 语 的美感 和韵 味缺 少感知 , 不少年 轻人 能写 一手漂 亮 的英文 , 汉语 书写 却错 字连 篇不 堪入 目;能说 一 口地道 流利 的英语 ,却说 不 出一 口标 准 的普通 话 。英语 固然值 得去 学 ,但母 语 却尤为 重要 。与 海外的 “ 汉语 热 ”相 比 ,国 内 的 “ 汉语 冷 ”堪 忧。 国 内的英语 培 训 机构遍 地 开花 ,汉 语言 ( 国学 )培 训机 构 却寥 寥可数 ,很 多 家庭让
利 于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醒汉语 保护 意识 ,促进 汉语 的 国际推 广。

汉语国际推广概况

汉语国际推广概况
• 而在欧美国家,近年来学习汉语的人数增幅更是保持 在每年40%左右。
• 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粗略统计,目前, 全世界约有一百多个国家的30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 课程,中国以外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4000万人。
A
2
• 孔子学院: 是中外合作建设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开展汉语教学和
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所提供的服务包括: 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 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 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
• “在上世纪80年度,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就在文件 中正式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时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大家都知道,现在国务院的学科专业母驴中有249个 专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另一个专业有这样的 提法。”
• “世界各个大国都在推广自己的母语,汉语是世界 上第一大语种,而且也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 一,目前世界上说汉语的人最多,汉语也是中国五 千年文化的载体,我们当然应该非常重视汉语的推 广,我们应该帮助别的国家的人民学习汉语。”
• 1987年7月,“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立,并设立常设办事机构—— 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后改称“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 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
A
5
• 1990年,汉语水平考试(HSK)正式实施,迄今,全世界共有40余万人参 加考试。
• 2008年8月,国家汉办举办首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此后, 每年举办一次。2004年5月,以推动世界汉语教学为目的的“汉语桥”工 程启动。
• “可以这样说,对外汉语教学正在面临着一个大发 展的前景和机遇,而这个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以往 五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

浅谈中国实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背景

浅谈中国实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背景

浅谈中国实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背景浅谈中国实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背景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交流过程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过程。

语言作为交往媒介被人们推广应用,其意义远不止于语言学的应用本身。

从2002年开始,中国教育部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就开始酝酿借鉴各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的经验,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并于2005年将汉语国际推广制定为国家新的发展战略。

这一系列的实践表明,在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已经不可分离相互融合的时代,党和国家已经认识到了汉语国际推广的巨大潜力与重要性,并且将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作为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战略;文化软实力;背景一、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外文化交流是每个国家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今时代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

在中国你可以享用法国香水,可以边走路边欣赏美国的流行音乐,可以品尝韩国的特色美食,这都是文化发展对经济的反作用。

改革开放的成果证明,闭关锁国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发展的多样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已实施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宣传行动计划,在2001年的第31届大会上将5月21日定为“世界文化多样化日”,内容之一就是“提倡在尊重母语的环境下,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实现各级教育中的语言多样化,鼓励自由学习各种语言。

”由此看来,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通过语言多样化使文化多样化得以生存和发展已经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都肩负着保存本民族优秀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中国与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并且是唯一一个文化仍然存在并发展的国家,有着四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国文化百家争鸣,尤以孔子的“儒家文化”在世界上最为著名,而孔子儒学中的“和为贵”更是为许多国家所肯定和接受,这些都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和经济 的快速发展 , 我 国
在 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不断提 升, 世界上兴起 了一股学 习汉语 的热潮 。汉语在世界各 国遍地 开花 , 有许多 国家都 开设了汉
际, 而且学无所用 , 这就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
二、 汉语 母 语 危 机 的对 策 面 对 汉语 母 语 出现 的 空 前 危 机 , 作 为 汉 语 的 母 语 使 用
[ 作者简 介] 曹庆慧, 临沂言西早文化中心。
—--— —
9 4・ - - — —
文 化视 点
龄、 教材 、 编撰修学年 限等 问题 , 公共英语 的教学 以简单实用 为原则 , 加强对专业英 语 的教育 , 培 养一批 既具 备专业 素质 又精通英语 的人才 , 不断满足 国家建设的需要 。
汉语 国际推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 以期 不断提 高人 们 的汉语母 语 意识 , 加 强母 语教 学。同时积极迎接
世 界 汉语 热 , 推 进 汉语 的 全 球 化进 程 , 加 快 汉 语 国际推 广 的速 度 。
[ 关 键词 ] 汉语“ 内冷外热” ; 英语挤压; 母语教育; 汉语 国际推广 [ 中图分类号] G l 1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6 1 0 ( 2 0 1 5 ) 1 0— 0 0 9 4 — 0 2
当然 , 热爱汉语并 不等 同于完全 排斥外 语 , 各 种外 语人 才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需 的, 尤其 是专业 的外语 人才 。这就需
要我们对英语教育进 行全面的研究 , 包括英语 教育 的起 始年
来年英语。但绝大部分人除了用作 国家规定 的应聘 、 升职或
入学等现代“ 科举考试” 的敲门砖外 , 很少能真的能够用于实
学 习者 虽然花费 了大量 的时间 、 精力 和金钱来 学习英 语 , 但
和实践 问题 , 制定切实可行 的措施来 对汉语进行保 护。通过 这些行之有效的手段 , 自如地应 对汉语 的 国际推 广所面临的
考验。
是大部 分人 在 以后 的就 业和 生活 中使用 英语 的机会 很少 。
中国很多人从小学二年级甚至一年级就开始学 习英语 , 直到 高 中毕业 , 至少学 习 6年 英语 , 读 完大 学 , 至少 也得 学 习 1 O
视英语教学 , 许多幼儿 园搞起 了双语幼儿园 , “ 英 语从 娃娃抓 起” 、 “ 决不让孩子输在英语起跑线上 ” 的观念影 响着 无数 的 家长 , 使 自己的孩子 小小 年纪便 开始学 习英 语 , 而忽 略了对
母语 的教育 。在学生的升学考试 中 , 英语所 占的 比例越来越 大, 在研究生的入学 的考试 中更是拥有 一票否决权。人们 为 了升学考试职称晋 升 , 把 大量 的时 间花 费在英 语 的学 习上 。
语文 学刊
2 0 1 5年 第 1 0期
汉语 “ 内冷 外 热 " 下 的 国 际推 广
0 曹庆 慧
( 临 沂言西早 文化 中心 , 山东 临 沂 2 7 6 0 0 0 ) [ 摘 要] 随着国际化交流的速度加快, 汉语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全球兴起 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
潮。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 汉语的“ 内 冷 外热” , 对 汉语 的母语教 育提 出了挑 战。文章对 汉语“ 内冷 外热” 及

汉语 内冷外热
汉语“ 内冷外热 ” 情况 的出现 , 对 于我们 的母语教育 以及
汉语 的国际推广提出了严峻的挑 战。 自从 改革开放 以来 , 我 们学习到了世界上其他 国家优秀 的文化 和科 学 , 但是 西方发 达 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 科学 、 军事等硬实力和硬邦邦 的“ 软
实力 ” , 逐渐形成了~ 种文化专断和语言霸权 。在 中国 , 英语 已经成 为我们对外交流的语 言 , 英语的强势入侵 也对我们本 民族 的文化发展产 生 了巨大的 副作用。学校教 育越来 越重
我们提倡采取“ 居安思 危” 的态度来看 待汉语 现在 所面 临 的和将来可能面对的问题。大力发展母语教育 使“ 热爱汉
语” 深入到 中华 民族 每个成员 的心 中, 这是 一项需要 长期坚 持下去 的工作 。教育机构要改变语 文教育观念 , 从应试教育 模式转变到培养综 合的汉语 文能 力 的方面上来 。认 真研究
汉语文 的教育 目标 、 教 育策 略、 教材建设等 问题 , 使汉语文教 育从幼儿到大学成为一个系统。学校是母语 教育的主阵地 , 学生语言获得的关键期和临界期 除了家庭 , 都 是在学校 度过
的, 语 言的进 一步发展也是在校 园中完成 的。各级各类学校 都需要将母语教育作为重要 目标。最后 , 认真研究跨文 化交
流 中 出 现 的涉 及 汉 语 地 位 、 汉 语 和外 语 的 关 系 等 重 大 的 理论
பைடு நூலகம்
在我们 的学校教育中 , 从幼儿 园到大学我们整个 教育链条 中
的每一环都把英语看得至关 重要 , 英语学 习已经 成为人们学
习最重要 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是被 “ 强化 ” 了, 但
汉语 被“ 弱化” 了; “ 热” 了英语 , “ 冷” 了汉 语。更重要 的是 ,
今天 , 我们更应 当以 自己悠久且独特 的母语 为 自豪 。我们作 为汉语的母 语使用者 , 如果 不珍爱 自己 的语 言 , 那么我们 的
母语无法得到世界的认 同。因此 , 全社会都要 重视 语言的使
用和推广 , 从 孩子 做起 , 培养 对语 言 的忠诚 , 树 立语 言 自豪
感。
语课程 , 设立 了孔子 学院。与此 同时, 和 国外这 种“ 汉语热 ” 形成鲜明对 比的是国内出现了重视英语轻视汉语 的现象 。

者, 国人应该不断提高 自身的母语 意识。语言不但是文 化的 基本载体 , 并且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汉语作为 我们 的母
语, 所有 的使用者 都应 当尊重 她、 爱惜 她 。尤其 是在 中国综 合 国力逐步增强 、 国际影 响愈益扩 大 、 国际地 位 日益提 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