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子光学的先行者

合集下载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家风:务实自强,勤学互助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家风:务实自强,勤学互助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家风:务实自强,勤学互助1953年底,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成立不到两年,在器材和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一位青年人和同事们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

随后不到6年的时间,又相继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一系列光学仪器,建立了从研究到设计,再到材料、加工生产、检测的一整套科研体系,一举填补了光学领域的多项空白。

他就是中国光学事业奠基者、国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

他一手筹建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前身。

直到如今,王大珩的精神依然是所里科研人员奋斗的指明灯。

王大珩生于1915年。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年,王大珩远赴英国留学。

1948年,王大珩放弃国外优越的研究与生活条件回国。

1951年,他受中国科学院邀聘筹建仪器研制机构。

父亲是天文气象学家王大珩是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

他的父亲王应伟是天文气象学家,也是中国天文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王应伟十分重视子女教育,主张因材施教。

王大珩取得的成就,与父亲的教育以及良好的家风有着很大关系。

王大珩自幼聪敏过人,5岁就直接读小学二年级。

王应伟担心孩子骄傲,对他的教育格外严厉。

小学四年级时,老师曾出一道“鸡兔同笼”题,班里只有王大珩答对了。

回家后,王大珩兴致勃勃地告诉父亲解题过程,父亲却说他思路不对,根本没有搞懂,答对不过是巧合而已,并告诫他:“学子最忌骄躁二字,骄则浮华不实,躁则浅尝辄止。

”多年后,王大珩还用这个故事教育自己的博士生:科学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容不得丝毫懈怠。

王应伟曾将王大珩带到自己工作的北京观象台,对他进行人文历史教育。

北京观象台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以建筑完整、仪器配套齐全、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将放置于此的天球仪、四分仪等8台珍贵天文仪器掠走。

王应伟在讲述这段历史时对儿子说:“在这个世界上,靠乞求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叶企孙 :中国79 名院士之师,以之身微芒照亮天下

叶企孙 :中国79 名院士之师,以之身微芒照亮天下

今年是叶企孙119岁的诞辰,距离他逝世已经过去40年。

在这40年的时间里,他的名字曾一度被时代所遗忘,很庆幸刚刚逝去的30年,我们重拾这位老人留给后辈的宝贵财富,他一生不菲的成就就像是夜空中的繁星,散发出无限的光芒,让我们感受着他的人格魅力。

穿越时间的长河,我们遥望这位伟人的一生,有太多的起起落落,千回百转,令人不胜唏嘘。

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勉好学叶企孙原名叶鸿眷,号企孙,1898年7月16日出生于上海,这是书香门弟,也是官宦之家,祖父是清朝科学兴邦,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艰辛付出,科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为祖国的科技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科技界的领跑者,是不平凡的英雄。

我们只知道中国科技界有“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有“原子弹之父”王淦昌,有“航天之父”赵九章,有“光学之父”王大珩,知道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却不知道他们与这位“培养大师的大师”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个人,就是中国当代物理科学宗师,原清华大学首任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叶企孙。

叶企孙 :中国79名院士之师,以之身微芒照亮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C over P eople封面人物本栏目冠名:东莞鸿企机械有限公司的五品官吏,父亲则是一位博学的举人,也是一位教育家,精研国学,曾受清政府派遣赴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创办新式学校,致力于现代教育,先后在几个学校担任教师、校长职务。

在叶父的严格教养下,资质聪颖的叶企孙进步神速,小小年纪便修得了一身儒雅气质。

得益于父亲的开明思想,少年叶企孙在攻读传统经书的同时,也开始接触到西方科学文化及应用,“既重格致,又重修身,以为必以西方科学来谋求利国利民才能治国平天下”。

7岁时,母亲突然病逝,丧妻之痛使父亲也身染重病,于是父亲早早立下遗嘱,以作后代的“修身” 指南:慎择友、静学广才、行已俭、待人恕、勿吸鸦片、勿奸淫、勿赌博、勿嗜酒、勿贪财。

这份遗嘱被他视为,父亲留给他一生最宝贵的遗产,他精心珍藏,一生奉行不渝。

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比国外产品快2万倍五一假期刚过,科技界就迎来一个重磅消息: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中国科学院5月3日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这一消息。

这次一共发布了两个量子计算机的原型,一种基于超导,一种基于光学。

其中,10比特超导量子线路样品,演示了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量子算法,相关成果即将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针对多光子“玻色取样”任务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是历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量子模拟机,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000倍,5月2日,该研究成果以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个“世界首台”是货真价实的“中国造”,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攻关突破的成果。

什么是量子计算机?曾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如果现在传统计算机的速度是自行车,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就好比飞机。

使用亿亿次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的方程组,所需时间为100年。

而使用一台万亿次的量子计算机求解同一个方程组,仅需0.01秒。

多粒子纠缠的操纵作为量子计算的技术制高点,一直是国际角逐的焦点。

在光子体系,潘建伟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五光子、六光子、八光子和十光子纠缠,一直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

在超导体系,2015年,谷歌、美国航天航空局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宣布实现了9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纵。

这个记录在2017年被中国科学家团队打破。

根据今天发布会上的消息,潘建伟、朱晓波、王浩华等自主研发了10比特超导量子线路样品,通过发展全局纠缠操作,成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数目的超导量子比特的纠缠和完整的测量。

进一步,研究团队利用超导量子线路演示了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量子算法,证明了通过量子计算的并行性加速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可行性。

相关成果即将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在光量子计算方面,潘建伟、陆朝阳等利用自主发展的综合性能国际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并通过电控可编程的光量子线路,构建了针对多光子“玻色取样”任务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

李炜 向光而行

李炜 向光而行

李炜向光而行作者:王碧清来源:《中华儿女》2024年第01期2023年11月15日,全球专业信息与分析服务机构科睿唯安发布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研究员李炜以其所研究领域的贡献与产生的学术影响力入选其列。

在更早些的2022年,他已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地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名单。

自2011年起,李炜赴美留学,开始光学领域的探索与研究。

2020年底,他回到祖国,建立实验团队,深耕光子学与热科学交叉领域,不断带领团队在光子学特性调控、规模化制备及应用、热力学理论等领域取得创新突破。

同时,他还担负起建设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实验室——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的重任,推动实验室向更高学术水平发展。

2023年11月18日上午,“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全国活动月·吉林站暨中国青年科学家助力吉林创新发展论坛在长春光机所召开。

李炜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进行了主旨演讲。

采访时,李炜表示:“很有幸,作为青联委员参与其中。

我们国家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

正是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可以激发更多青年投身科学研究领域,这对我们国家长期的科技创新发展非常重要。

当下国家非常重视基础科研的发展,虽然我还没有达到前辈科学家们的高度,但也是深受老一辈科学家的激励和影响,投入到科研事业。

大家通过多方面、多维度的分享,让青年对科研产生兴趣,让青年科技工作者能够立志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很有意义。

”1989年,李炜出生于西安,后就读于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入读重点高中重点班、曾获得多项数理化竞赛荣誉的他否认了“别人家孩子”的说法,坦言“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

在中学阶段,李炜尚未设想将来从事何种行业,甚至对科研也没有明确的感知。

不过,那时的他的确对自然科学更有兴趣,他总能从科普读物中感受新奇与快乐。

量子卫星之墨子

量子卫星之墨子

量子卫星之墨子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以“墨子号”命名以纪念墨子命名缘由于墨子在《墨经》中提出的“光学八条”,墨家逻辑是全球三大古老逻辑体系之一,而逻辑体系是科学的基础,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并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由于量子信号的携带者光子在外层空间传播时几乎没有损耗,如果能够在技术上实现纠缠光子再穿透整个大气层后仍然存活并保持其纠缠特性,人们就可以在卫星的帮助下实现全球化的量子通信。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主任潘建伟透露,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预计2016年7月发射,这既是中国首个、也是世界首个量子卫星。

该卫星的发射将使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连接地面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量子通信网络。

他还透露,“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预计于今年下半年交付。

据悉,这一工程将构建千公里级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建成大尺度量子通信技术验证、应用研究和应用示范平台。

[6]2016年8月英媒称,中国科学家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这有朝一日或许有助于建立一个极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网络。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3日报道,这个重达1300磅(约合590千克)的航天器中,含有一块能够产生纠缠光子对的晶体,这些光子对将被发射到中国和奥地利的地面卫星接收站中,从而形成一个“密钥”。

据《自然》杂志报道,该卫星计划于本月晚些时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

如果这一为期两年的研究任务的初期实验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可能很快就会再发射多颗卫星。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证明粒子即使相距极远——该研究的实验距离约为750英里(约合1200公里)——也能保持纠缠。

此前为证明量子通信所做的研究显示,这一距离最长为180英里出头。

现在科学家们希望,太空中的光子传播能够将这一距离变得更长。

新闻报道和写作的细节化 案例

新闻报道和写作的细节化 案例

优秀的记者需要有一对灵敏的耳朵去寻 找精彩的引语‘一双敏锐的眼镜去观察细节。
鲜活的场面是通过记者亲 眼观察到的一个故事,再通过 记者的笔展现给读者的。
用细节描写意味着舍弃没有形象感的形 容词、晦涩的专业术语、空洞的概念性词语。格 林说,“要让事实说话, 而不是让形容词来拔高 这个事实, 要抛弃那些形容词。”
他举例说, 美国实际上是利用十九世纪电磁学理论建立到成熟 的这个时期发明了电报、电话、电灯留声机。这些新技术充分利用了当时电 磁学发展所提供的机遇, 兴起了一个新兴的产业。汽车也是大规模的生产技 术, 美国人也抓住了这个机遇。在这种基础上, 美国很快就成为一个很强的一 个国家。 “江泽民的报告特别强调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我认为, 重要的是把它落实到实处,”周光召说。 “落到实处就是要发挥创新力, 获取发展民族工业所需的知识 产权, 培育发达而规范的市场经济, 参与国际竞争和协作分工,要以数字代替 物资,”他说。 “过去是机械化、自动化时代,现在是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 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他说。 “比如电子邮件可以节省很多纸张,通过电脑联网,可以节省很 多会议,交通也减少了,”周光召通过所在宾馆的电话线与他携带的笔记本电脑 联网,可以看每天国内外同事和朋友发给他的电子邮件,并阅读国际互联网上 的最新科技经济信息。他有时还要用英文给对方回信。 “跟上科技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用电子邮件通讯。 跟不上,你就没有出路。但是一跟上,你就发现你原来的知识结构都不行了。 现在电视、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的结合,就影响了我们一大批企业,”他说。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当作旗帜提出来, 邓小平理论要求实事 求是、解放思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不断思考中国新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新 出现的问题。如在电视机、计算机和电子邮件都统一在一起的情况下,它一 定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结构调整,如国家还有必要分这么多的部吗?到 底怎么样来适应这种新的情况?要靠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从中国的国情出 发,”他说。

什么迅速崛起为世界量子科研的重地

什么迅速崛起为世界量子科研的重地

什么迅速崛起为世界量子科研的重地“墨子号”开启量子的世界,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并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这样阐释。

以墨子命名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其作用在于探索量子通信卫星的可行性。

由于量子不可克隆原理,量子通信的信号不能像经典通信那样被放大,这使得之前量子通信的世界纪录只有百公里量级。

因此,如何实现安全、长距离、可实用化的量子通信是该领域的最大挑战和国际学术界几十年来奋斗的共同目标。

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率先开展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实验研究。

2011年底,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正式立项。

2013年,中科院联合研究团队在青海湖实现了模拟星地相对运动和星地链路大损耗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全方位验证了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的可行性。

随后,该团队经过艰苦攻关,最终成功研制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个月的在轨测试,2017年1月18日正式交付开展科学实验。

“墨子号”的成功为人类探索远距离量子通信提供了新平台,同时也激发了国际空间量子科学的研究热潮。

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杂志对此评价道,“墨子号”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在《科学美国人》的评选中,“墨子号”量子卫星作为唯一诞生于美国本土之外的创新技术入选2016年度“改变世界的十大创新技术”。

量子力学世界级大师塞林格这样评价潘建伟团队的成果:中国如今在量子保密通信领域的成就,“爱因斯坦一定会对此感到惊讶”,“因为这些量子力学理论,比如量子纠缠,现在已经真的进入实际应用,这超出了爱因斯坦的预期。

”2016年5月25日,在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内的量子模拟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超冷原子光晶格平台的激光伺服系统。

缅怀光学专家

缅怀光学专家

缅怀光学专家作者:许毅达来源:《企业文明》2011年第08期王大珩先生不但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科學家,更是一位把个人的科学生命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者,是一位知识渊博、胸怀远大的科技战略思想家。

今年7月21日,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王大珩先生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是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

他为开拓我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事业,特别是为我国国防光学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科技战略决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业有成勿忘报效祖国我第一次见到王大珩先生是1978年。

他应邀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作学术报告。

我是那批学生之一。

他的渊博学识和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王大珩先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曾与钱三强、何泽辉、于光远等著名学者为同班同学。

1938年,他考取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第六届留英公费生,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攻读光学专业研究生;1941年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攻读玻璃专业博士研究生。

在英国留学和工作期间,他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受到光学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1948年,王大珩先生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回国,为开拓和发展中国光学事业奋斗了60余年。

从王大珩先生的科学生涯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工作与贡献很大部分都和国防事业有关:主持研制大型光测设备、参与“两弹一星”研制、联名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建议(即“863”计划)、建议开展国产大飞机研制、倡议成立中国工程院等都均有强烈的国防背景。

他非常关心和关注兵器工业光学企业和军用光学事业的发展,关心中国兵工学会的学术建设和人才建设。

他曾多次参加中国兵工学会举办的光学和测试技术领域的学术会议,亲自担任中国兵工学会主办的光学和测试技术国际会议主席并在会上发表主题学术报告;他还数次参加兵器系统两院院士的推荐和提名工作。

量子卫星 墨子

量子卫星 墨子

【悦读】关山远:中华“科圣”与量子卫星同耀苍穹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标志中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对很多人来说,量子科学非常神秘,而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为“墨子号”,也让很多人迷惑不解——墨子,不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吗,他跟量子有什么关系?难道是因为“量”与“墨”两个字看起来比较像?当然不是。

“墨子号”之得名,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光学方面的成就,他最早提出过光线沿直线传播的观点,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墨子的贡献,还远远不止于此,用一代宗师、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杨向奎先生的话来说:“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绝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

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

”墨子有多牛?有人曾形容说,历史上墨子和达芬奇这样的牛人,都像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人。

那么墨子更牛了——毕竟达芬奇比墨子晚出现将近两千年。

一中国人对墨子最初的认识,来自中学课本上《墨子•公输》“墨子救宋”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最牛的工程师、来自鲁国的公输般为楚惠王造出了攻城神器“云梯”,楚惠王如获至宝,打算以此新式器械去攻伐宋国。

墨子听说以后,立即长途跋涉到楚国,几番劝阻无效后,墨子解下腰带,围出一座城,拿几块小木板当作工具,与公输般演习攻防。

这是一场著名的“沙盘演练”,你使出一个大杀器,我就亮一个克你的超级杀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结果,公输般九大神器一一落败,而墨子还有终极杀器没掏出来呢。

结局:公输般认输,墨子成功阻止了楚惠王伐宋。

或许有人以为墨子没碰到高手,那就只能这样解释了:公输般,即鲁班,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但别误以为鲁班是个老实巴交的木匠,他同时也是个著名的“军火贩子”,那时没有专利申请一说,否则鲁班富可敌国。

有句成语叫“班门弄斧”,嘲笑某人不自量力,但同时胆敢于班门弄斧而且碾压鲁班的,也只有墨子一人了。

在《墨子•公输》这篇文章的结尾,鲁班输掉沙盘演练,却动了杀机,他告诉墨子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

周立伟院士:“即便是蹒跚着也要前进”

周立伟院士:“即便是蹒跚着也要前进”

周立伟院士:“即便是蹒跚着也要前进”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4年第5期本刊记者刘家贻专家简介:周立伟,出生于上海市,浙江诸暨人。

电子光学与光电子成像技术专家、宽束电子光学学派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195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1966年获苏联数学物理副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198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年被俄罗斯萨玛拉国立航天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当选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电子光学是研究电子在电磁场中运动和电子束在电磁场中聚焦、成像、偏转等规律的学科。

已渗入到无线电电子学、电子显微学、质谱学、电子能谱学、表面物理、材料科学、高能物理以及光电子成像等领域中,凡是涉及到产生、控制和利用带电粒子束的问题,都需要运用电子光学的成果。

宽束电子光学是研究大物面宽电子束成像与聚焦以及设计变像管和像增强器的科学,是电子光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周立伟是我国电子光学领域培养的最早的一批科学家之一。

在60年的山河巨变中,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周立伟与他的宽束电子光学事业也在发展中不断蜕变,而不变的是他在60年风雨中的坚守,以及那颗“即便是蹒跚着也要前进”的科学之心。

追逐未来梦想之光1999年11月,周立伟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当选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为他骄傲,为他高兴,为这位情系母校的院士而自豪。

为了祖国电子光学科学的发展,他奋斗了60年,60年辛勤耕耘、60载孜孜以求,换来沧海桑田的变换,他在科学的路途上矢志不渝、执著攀登,成为自己的科学学派的创立者。

1932年,周立伟出生于上海市一个普通制药工人家庭,一家五口靠父亲微薄的收入艰难度日。

1948年夏天,16岁的周立伟第一次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重大选择——放弃高中学业。

周立伟的选择,源于一个成长于贫苦家庭的少年,想要尽早为家庭分忧的心声。

《兼爱》示范教案

《兼爱》示范教案

《兼爱》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墨子与《墨子》,阅读并理解选文思想内容。

2.引导学生了解墨子对人世间种种祸害、篡夺、仇怨、憎恨产生原因的思考,了解墨子对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的思考。

3.引导学生思考“兼爱”学说的启发意义。

4.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墨子思想的理解、说理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科学》杂志报告说,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干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这意味着量子通信向实用迈出一大步。

为什么我国第一颗量子卫星命名为“墨子” ?我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说:“卫星之名取自于我国科学家先贤,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墨子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是直线传播的。

第一次对光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一一这在光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原理,为量子通信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墨子还提出了某种意义上的粒子论。

用“整子”来命名这颗卫星,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教育家,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国际”和平主义的倡导者一一墨子。

二、墨子生平及思想简介1.生平墨子(公元前467—公元前376),名翟(di),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创立的墨家学说,并有著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墨家创始人。

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俗称鲁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

叶企孙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被时代抛弃得最远的大师

叶企孙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被时代抛弃得最远的大师

叶企孙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被时代抛弃得最远的大师本文导读:我们只知道中国科技界有“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有“原子弹之父”王淦昌,有“航天之父”赵九章,有“光学之父”王大珩,知道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却不知道他们与这位“培养大师的大师”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个人,就是中国当代物理科学宗师,原清华大学首任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叶企孙。

遭质疑不问政事专心教学解放前夕,在蒋介石的迁台名单中,叶企孙也赫然在列。

梅贻琦向叶企孙探询他的去留问题,叶企孙说,清华办学本来就置身于政局变迁之外,过去这样,以后也会保持这一传统。

国民党的走与不走,与清华园无关。

叶企孙回绝了国民党,决意留在清华。

1949年5月,在清华学人的一致拥戴下,叶企孙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履行校长职责,主持新中国成立阶段清华大学校务。

1951年底,清华、北大发出通知:该学期的期末考试暂停,学生配合教师做好思想改造运动和“三反”运动。

1952年1月16日,叶企孙在全校干部大会上作第一次检讨:“办公时间很少,每天只一点半到两点半”,“过去对政治学、经济学一向不感兴趣,解放后在政治学习上时间也花得很少,因此,水平不高,思想领导做得不够。

”这确实是叶企孙的肺腑之言。

可是他没有想到,群众纷纷对他的检讨表示不满,致使当晚的干部会议举行到深夜一点多钟。

这种结果,叶企孙是缺少思想准备的,他没有想到他在清华人心目中的形象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他是赞成社会主义的,但不能理解这场运动的本质;他赞成大家端正一下思想,却对于这种疾风暴雨式的批评心存疑惑。

叶企孙有些迷惘了。

难道以往坚持科学救国的信念已成罪孽?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开始了。

中国高校教育进行了全国一盘棋式的改革,提出了“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调整方针,将北京工业学院、燕京大学工业科学系并入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文、理、法三个学院并入北京大学。

凭着教育家的经验,叶企孙知道,这种全国一盘棋的做法虽然对全国大环境来说有一定的好处,但对于清华、北大这样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却是一次伤筋动骨的肢解。

盘点新中国杰出的二十位光学家

盘点新中国杰出的二十位光学家

盘点新中国杰出的二十位光学家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
中国光学研究的奠基人——严济慈
中国应用光学的开拓者——龚祖同
中国光谱学的开拓者——周同庆
中国光学动态观察测试技术的开拓者——唐九华
中国天文光学事业的开创者——杨世杰
原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高伯龙
原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母国光
原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主任——周炳琨
中国激光技术的开拓者——干福熹
中国量子光学的先行者——郭光灿
中国短波光学研究的开拓者——陈星旦
原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侯洵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徐至展
中国激光领域的开拓者——刘颂豪
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家骐
原世界光学学会副主席——金国藩
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专家——周立伟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庄松林
中国集成光学与纤维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王立军。

邓中翰与中国芯

邓中翰与中国芯

邓中翰与中国芯作者:刘源隆于靖园来源:《中国周刊》2018年第05期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校130年来第一位横跨理、工、商三学科的学者。

他曾在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工作,负责超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并提交了多件美国发明专利申请。

他是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他被称为“中国芯之父”。

他的企业,如今成功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60%以上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一。

对于这些头衔,作为当事人的邓中翰更喜欢被人称为“中国科学家”。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一直将钱学森视为偶像的邓中翰于1999年10月1日应邀回国参加建国50周年国庆观礼,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殷切召唤。

为了祖国集成电路事业的起步,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成功事业。

在国家工信部的直接领导下,承担并启动了国家“星光中国芯工程”,并在北京中关村创建了中星微电子公司,开启了回国创新创业的新历程。

“当初出去就是为了有一天回来,爱国是我们共同的情感。

”2001年3月11日,年仅33岁的邓中翰和团队奋斗了一年多,这一天委托加工的第一款芯片将从首都机场接回。

所有参加实验的人早早来到公司等着,晚上11时多,当这款芯片成功地从实验设备中清晰地展现出数据图像时,整个实验室沸腾了:“我们成功了!”“星光中国芯”打破了国外芯片生产的垄断格局,彻底终结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没有自己的CPU芯片,我们的信息产业大厦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

”“‘星光中国芯’工程的定位不是纯粹的科学研究,而是要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为目标。

”从创立伊始,中星微电子的决策层就清醒地意识到,产品研发并不是单纯地填补技术空白,而是要填补市场空白。

邓中翰坦言:“瞄准市场空白而不是填补技术空白,把数字多媒体芯片核心技术推向整个行业,让‘中国创造’真正走向世界,是‘中国芯’的一大特色。

”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中星微电子果断地避开了CPU和存储芯片等主流市场的激烈竞争,选择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数字多媒体芯片作为突破口展开技术攻关。

中国量子光学先行者:一片反对声中 令世界震惊

中国量子光学先行者:一片反对声中 令世界震惊

中国量子光学先行者:一片反对声中令世界震惊郭光灿在中国科技大学修读无线电专业的时候,量子力学是基础课。

当时全校参加量子力学这门课考试的有200多人,一半人考不及格。

郭光灿考了满分5分。

但是他还是不懂。

“量子世界太神秘了,很陌生,但又很诱惑我。

”从那时起,郭光灿就盘算着要研究量子光学。

“我这个人就是有这样的兴趣,我不了解的,就想弄明白。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郭光灿30岁时,国内对激光的理论研究,大概分为全经典、半经典和全量子理论三种。

当时看来,经典理论已经成熟,半经典也趋于完善,足以解释几乎所有的激光现象,都认为没必要再去搞量子。

当郭光灿决定要去研究“量子光学”的时候,听到的几乎都是反对和质疑声。

“完全是一种好奇,我大概是国内第一个认为,这可能很有趣——我有对奥妙的追求。

”他想都没想前途的事。

他开始去旁听理论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却还是不太清楚玄妙的“量子”。

1981年,他被公派到加拿大访问学习。

在多伦多大学郭光灿才发现,国际学术界开展量子光学研究已20多年。

1983年,第五届国际量子光学会议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召开。

参加那次会议的中国人只有8名。

会后,几个中国年轻人,血气方刚,畅谈直至凌晨两点多。

聊中国科研落后,甚至没人懂量子光学!他们觉得应该把祖国在量子光学领域的科研搞起来。

他们相约:谁先回国,谁就来组织国内的队伍。

郭光灿先回国。

第二年,他在安徽琅琊山醉翁亭,召集了全国量子光学会议,当时仅有50多人参加——大家是来瞧新鲜的。

郭光灿不馁:总算有人知道量子光学了。

震惊量子光学界毕竟国外20年前就开始做了。

跟着做想赶超?太难。

上世纪90年代初,郭光灿接触到一个新词:量子信息。

他想,这可能是个突破口。

可他连“经典信息”都不清楚。

于是他请来中科大信息学院的教授,从“0101”开始学编码。

他们找了一个题:量子编码。

“量子性很容易受干扰而被破坏,有人提出用编码的办法,保护信息不受干扰。

但是很难为量子编码。

国际上,一开始是11个码编1个,后来9个编1个。

御波逐光——中物院十所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发展简史

御波逐光——中物院十所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发展简史

御波逐光——中物院十所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发展简史2017年8月29日,高平均功率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CTFEL装置)首次饱和出光,2020年8月,装置饱和出光三周年。

我们撰写此文,回顾十所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发展史,致敬科研前辈们,展望十所御波逐光的接续奋斗之路。

从梓潼乡间发出的夺目“闪光”在距离四川梓潼县城1小时车程的玛瑙镇大埝村,掩映在楼群内部的一间贯通至楼顶的巨大房间内,曾安装着当时亚洲最大的“闪光-I”强流脉冲电子束加速器。

在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王淦昌的倡议下,“闪光-I”从1976年开始设计,到以后的加工、安装、调试,团队艰苦奋斗了多年,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与支持下,终于在1981年建成,1983年顺利通过了国家鉴定。

”后来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邓稼先(右二)王淦昌(右四)在闪光-I号测量现场指导张爱萍为闪光-I号题词闪光-I鉴定会全体代表合影在1983年3月15日,“闪光-I”6MV鉴定会后,各级领导专家和科研人员一起拍了合影照,其中第一排坐有朱光亚、邓稼先、王淦昌、陈能宽等一批“两弹元勋”。

FEL被列为“863计划”重点研究项目自由电子激光(FEL)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相干光源,它的主要特点是功率高、光束质量好、频率(波长)可设计,在大范围内连续可调、工作机制不受介质击穿限制,可以做到极高的功率输出。

FEL在科研、工业生产、医学、生物工程和军事等各个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只要有研究条件的大学和实验室都开展了FEL研究。

在绵阳两弹城,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故居的墙上,有两份他生前的手稿。

其中有一封写到“来文我看过,基本可以了,但是要和星球大战,激光,FEL等高技术联系起来”。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展自由电子激光技术还是邓稼先放不下的牵挂。

这份手稿的落款日期,是1986年的3月28日,距离邓稼先因病去世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国家开始863计划,FEL研究被列为“863计划”重点研究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