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病案

合集下载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19痹症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19痹症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19痹症痹症,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

其病因多样,病机复杂,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痛苦。

在长期的中医诊疗实践中,通过师承学习和个人经验的积累,我接触到了不少痹症的案例,今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则,与大家分享。

患者_____,年_____岁,因四肢关节疼痛反复发作_____年余前来就诊。

患者自述最初发病时,仅感双膝关节隐痛,每逢阴雨天气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

但近半年来,病情逐渐加重,双膝关节疼痛加剧,屈伸不利,且伴有双手指关节、双踝关节疼痛肿胀,晨起时关节僵硬,活动后稍有改善。

患者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口服西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初诊时,见患者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形体消瘦。

关节疼痛处不红不热,触之不温。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综合患者的症状、舌象和脉象,中医诊断为“痹症”,证属风寒湿痹,肾阳亏虚。

治疗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温补肾阳为主。

处方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 15g,桑寄生 15g,杜仲 15g,牛膝 15g,细辛 3g,秦艽10g,防风 10g,肉桂 6g,茯苓 15g,党参 15g,熟地 15g,当归 10g,白芍 10g,川芎 10g,炙甘草 6g。

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同时,嘱咐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潮,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上,宜多食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桂圆等,忌生冷、油腻之品。

二诊:患者服药 10 剂后复诊,诉关节疼痛有所减轻,肿胀基本消退,但仍感关节屈伸不利,晨起时关节僵硬。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上方去细辛、防风,加伸筋草15g,透骨草15g,以增强舒筋活络之力。

继服 10 剂。

三诊:患者再次复诊,诉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屈伸自如,晨起时关节僵硬消失。

但仍感肢体乏力,腰膝酸软。

舌淡,苔薄白,脉沉。

上方去伸筋草、透骨草,加黄芪 30g,白术 15g,以益气健脾。

再服 10 剂,以巩固疗效。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中医师承传统病案20篇

中医师承传统病案20篇

中医师承传统病案20篇介绍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信任。

而中医师承传统病案则是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载体,通过记录中医师对于各种疾病的诊疗、用药经验等,对后代医师进行传承和启迪,促进中医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档将介绍20个经典的中医师承传统病案,其中包括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药方和治疗效果等,以期激发读者的兴趣,并能够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中医医学知识。

中医师承传统病案1. 感冒这个病案记录了中医师对于常见感冒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包括以草药为主的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的应用。

2. 慢性胃炎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该病案介绍了中医师通过调理脾胃、祛食积等中药方剂和适当的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法。

3. 失眠中医师承传统病案中,失眠是一个常见的病症。

这篇病案介绍了中医对于失眠的独特治疗方法,包括通过调整情志、祛风安神等中药方剂和针灸疗法的应用。

4. 肩周炎中医师承传统病案中,关于肩周炎的治疗方案多有记载。

此病案着重介绍了中医师对于肩周炎的诊断、针灸治疗和中药外敷等治疗手段。

5. 糖尿病这篇病案详细介绍了中医师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包括采用中药调补肾气、祛暑和调节饮食结构等多方面措施来维持血糖平衡。

6. 高血压该病案记录了中医师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节血气、改善饮食结构、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等。

7. 高血脂中医师承传统病案中的高血脂病案,主要介绍了中医针对高血脂的中药治疗方案、针灸疗法和适宜的饮食调理。

8. 冠心病这篇病案详细介绍了中医对于冠心病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通过中药调气血、舒肝息风和合理饮食结构等来缓解病情。

9. 久病体虚中医师承传统病案中,关于久病体虚的治疗方案是多方面的。

该病案介绍了中医通过中药补气养血和适当的营养调理等方法治疗久病体虚。

10. 咳嗽这篇病案记录了中医师对于咳嗽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煎剂的应用、针灸和推拿按摩等。

11. 月经不调中医师承传统病案中,月经不调是一个常见的妇科疾病。

南宁市中医院师承教育继承人临床医案

南宁市中医院师承教育继承人临床医案
病因病机
分析
热壅肺窍之症,多因外感风热之邪,入窍犯肺化热,肺热壅盛,清肃失司,邪热上蒸鼻窍而发病
中医诊断
疾病诊断
鼻渊
咳嗽
证候诊断
热雍肺窍
风热犯肺
治则治法
辛疏风清热,辛宣利窍
方药
苍耳子散加减
方药或其他治疗方法,处方用药特色
1.方药:苍耳子6g、辛夷5g、白芷6g、连翘10g、金银花10g、桔梗8g、薄荷5g、甘草6g、荆芥8g、牛蒡子6g、板蓝根6g、贯众6g3剂
医师签名:
2.穴位贴敷大椎、天突、肺腧
西医诊断
急性鼻窦炎
急性支气管炎
西医治疗
抗感染、补液、化痰
诊疗经过摘要(复诊)
症状体征变化
病机演变及转归
治法方药变化
一诊
脓涕明显减少,咽喉肿痛
热壅鼻窍
原方加鹅不食草6g,3剂
二诊
无明显咳嗽,自汗多
肺脾气虚
玉屏风散3剂
三诊
诊疗效果评价
治疗效果良好
按语及体会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小儿寒暖不自知,一旦调护失宜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小儿抗病力弱,治病宜顾护正气,扶正与祛邪并用,不可过用发汗,过用寒凉。脾胃后天之本,疾病后期宜健脾益胃培补正气。从西医来讲,鼻窦炎属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感冒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而致,急性期宜及时治疗,以免转为慢性。
南宁市中医院师承教育继承人临床医案
姓名
程某
性别

年龄
4岁职业无联系源自式住址病历号或住院号
初诊日期
2016年5月12日
病历摘要
咳嗽、流脓涕半个月。患儿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阵发性连声咳,有痰,色黄,量少,粘稠,有鼻塞、流涕,色黄,量较多,无发热、气促、寒战,入院症见:咳嗽,阵发性连声咳,有痰,色黄,量少,粘稠,鼻塞,流涕,色黄,量较多,无头痛、头晕,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查体:鼻道通气不畅,鼻粘膜有轻微红肿,上颌窦、筛窦无压痛,咽部稍充血,无疱疹,双侧扁桃体Ⅰ°肿大,无脓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头颅CT示:双侧上颌窦、筛窦炎症。

中医师承每周病历文案

中医师承每周病历文案

中医师承每周病历文案1. 病历文案1:男性,57岁,主诉:胸闷、气短,伴有咳嗽。

舌苔薄白,脉细弦。

师承第三周,方药调整为黄芪加减汤,连服7天,症状有所改善。

2. 病历文案2:女性,43岁,主诉:经期不调,月经推迟,伴有腹痛。

舌质淡红,脉弦滑。

师承第五周,方药调整为调经活血汤,连服10天,症状明显减轻。

3. 病历文案3:男性,32岁,主诉:失眠严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

舌苔黄腻,脉滑数。

师承第二周,方药调整为安神补心汤,连服5天,睡眠质量有所提升。

4. 病历文案4:女性,38岁,主诉:腰痛久治不愈,活动时加剧。

舌质暗红,脉沉细。

师承第四周,方药加减为桂枝茯苓丸加减,连服14天,疼痛明显减轻。

5. 病历文案5:男性,45岁,主诉: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舌苔薄白,脉细弱。

师承第一周,方药调整为补气养血汤,连服7天,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6. 病历文案6:女性,29岁,主诉:月经量少,经期短暂,色淡质稀。

舌苔白腻,脉细滑。

师承第三周,方药调整为四物汤加减,连服10天,月经稳定恢复正常。

7. 病历文案7:男性,66岁,主诉:便秘,大便干燥,口干咽痛。

舌质红绛,脉滑数。

师承第二周,方药调整为承气汤加减,连服5天,排便通畅,口干症状减轻。

8. 病历文案8:女性,50岁,主诉:潮热盗汗,情绪波动,失眠。

舌质红,舌苔薄白,脉细数。

师承第四周,方药加减为女中益气汤加减,连服14天,更年期症状明显缓解。

9. 病历文案9:男性,38岁,主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质稀赤。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师承第一周,方药调整为黄连阿胶汤加减,连服7天,腹泻症状明显减轻。

10. 病历文案10:女性,25岁,主诉:面色暗黄,疲劳倦怠,食欲不振。

舌质淡黄,舌苔白,脉细弱。

师承第五周,方药调整为参苓白术散加减,连服10天,面色明显改善,精神状态提升。

中医师承传统病案20篇

中医师承传统病案20篇

中医师承传统病案20篇1. 引言中医师承传统病案是记录了中医医师在诊治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新一代中医医师的培养和中医传统医学的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分享20篇中医师承传统病案,包括病例的描述、诊断过程、治疗方法和效果等信息,旨在提供给读者参考和研究。

2. 病案列表1. 病案一:气滞血瘀型痛经病例分析2. 病案二:湿热蕴结型痤疮病例分析3. 病案三:肝郁脾虚型失眠病例分析4. 病案四: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病例分析5. 病案五:脾胃虚寒型消化不良病例分析6. 病案六:肾阳虚血瘀型阳痿病例分析7. 病案七:心脾两虚型心悸病例分析8. 病案八:肺热痰瘀型慢性咳嗽病例分析9. 病案九:脾胃湿热型慢性腹泻病例分析10. 病案十:气阴两亏型过敏性鼻炎病例分析11. 病案十一:肠燥便秘型痔疮病例分析12. 病案十二: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病例分析13. 病案十三:脾胃湿热型糖尿病病例分析14. 病案十四:肝胆湿热型黄疸病例分析15. 病案十五: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病例分析16. 病案十六:肺肾阴虚型支气管哮喘病例分析17. 病案十七:心肾不交型心绞痛病例分析18. 病案十八:痰湿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病例分析19. 病案十九:湿热蕴脾型慢性肠炎病例分析20. 病案二十:肾阳不足型阳痿病例分析3. 病案分析每篇病案将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内容:3.1 病例描述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症状等。

3.2 诊断过程详细描述中医医师的诊断过程,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的运用,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

3.3 中医诊断根据诊断过程得出的中医诊断结果,包括辨证、病机分析等。

3.4 治疗方法介绍中医医师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方剂的选用、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

3.5 治疗效果描述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减轻程度、体检结果改善等。

4. 结论中医师承传统病案是中医医师经验的宝贵总结,通过对这些病案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的应用,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中医师承医案

中医师承医案

中医师承医案甘肃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医案医案1继承人俞天斌指导老师胡秀华随诊,操作,记录:患者~许三桂~男~64 岁~农民~患者两脚寒冷感~色紫~甚则寒冷如冰~冬季虽在室内摄氏零上 15 , 20 度~亦必须着皮毛鞋~夜间尤甚~不能入睡~经各医院会诊一致认为是雷诺氏病~历经中西药治疗无效~脉沉舌润~因思两脚寒冷者为血虚营运不周所致~此足厥阴血虚寒凝之症~宜当归四逆汤与顾步汤化裁。

当归 25 克、桂枝 20 克、白芍 15 克、细辛 5 克、甘草 15 克、木通 15 克、红枣 5 枚、黄芪 50 克、丹参 20 克、石斛 20 克、红花15 克、鸡血藤 50 克~水煎服。

服药 10 剂~脚冷稍好。

嘱继用上方5 剂以善后。

11/100页甘肃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医案医案2继承人俞天斌指导老师胡秀华随诊,操作,记录:患者~马季华~女~30岁。

患者近半年来~入睡困难~有时常彻夜不眠~伴头晕眼花耳鸣~心烦口干~健忘乏力~月经周期紊乱~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微黄~脉细数。

证属肝肾不足、心肾不交。

治宜当滋补肝肾、养心安神~处方:熟地15g~生地10g~淮山药20g~丹皮10g~茯苓20g~泽泻10g~山茱萸10g~夜交藤30g~炒枣仁20g~龙骨、牡蛎各30g,白芍10g, 柏子仁20g,黄精15g,知母10g~川芎10g~甘草10g。

22/100页甘肃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医案医案3继承人俞天斌指导老师胡秀华随诊,操作,记录:患者~范登云~男~48岁。

以反复右踝关节肿痛10余年~加重3天来诊。

患者于4年前因饮酒、进食肥甘厚味之后出现右踝关节肿痛~当时曾到院外门诊就诊~诊断为“痛风”~曾用“丙磺舒”、“秋水仙碱”等口服~静脉用“先锋霉素”治疗好转~但以后每因饮酒~进食肥甘厚味之品出现踝关节肿痛发作~就诊3天前因朋友生日饮啤酒约500ml~当晚即出现右踝关节肿痛~自服止痛药物无效即由家人送经本院门诊就诊~当天化验血尿酸718mmol/L。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篇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篇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篇中医师承临床病案,作为传统中医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通过临床病案的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并运用中医理论,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培养扎实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本文将探讨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它对中医教育和中医临床实践的影响。

一、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的意义中医师承临床病案旨在通过分析真实的病例,挖掘其中的治疗规律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通过对临床病案的学习,中医学生可以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综合治疗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中。

每个病例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包括症状、病情变化、治疗过程等,这些信息对于学习中医非常重要。

借助临床病案,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世界中的病情,了解病变和证候的关系,掌握中医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临床经验。

二、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的学习方法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病案分析、讨论和总结。

学生可以从师傅的指导下,分析和讨论病例,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

这种学习方法非常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仔细阅读病案,了解病情、症候、体征等信息,分析病因、病机和证候,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病例讨论中,学生可以与师傅和其他同学交流意见,探讨诊断和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学生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加强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三、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的影响中医师承临床病案对中医教育和中医临床实践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分析临床病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培养扎实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此外,借助师傅的经验和指导,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实际临床情况,拓宽临床实践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

另外,中医师承临床病案对于中医学科的传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篇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篇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篇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是中医医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传承医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运用病案进行临床实践。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的特点在于它们是中医医生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的体现。

中医理论注重个别案例的观察和总结,通过对医案的分析,中医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理论。

中医医生在实践中遇到的每一个病例都被记录下来,这些病案包含了病人的病情描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

通过研究这些病案,中医医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医师承临床病案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桥梁。

中医理论是通过对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形成的,而临床病案正是中医理论的验证者和巩固者。

通过分析不同的病例,中医医生可以发现疾病的共性和个体差异,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提高中医疗效。

其次,中医师承临床病案具有传承性。

中医医生通过编写和阅读病案,可以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而通过学习前人的病案,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疾病和病情,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

此外,中医师承临床病案也是传统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不仅仅是医学资料的积累,更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这些病案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文化内涵,是中医传统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如何有效运用病案进行临床实践呢?首先,中医医生需要对病例进行仔细分析。

中医医生在阅读病案时应该注意梳理病情描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等关键信息,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客观的判断。

通过对病例的分析,中医医生可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其次,中医医生需要将病案中的经验和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病案中所记录的治疗方案和效果是中医医生宝贵的临床经验。

中医医生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巧妙地应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1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1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1中医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是中医医生在实践过程中积累并总结的宝贵经验,每篇病案都蕴含着中医理论和临床技能的结晶。

本文将介绍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的特点,以及通过研究和学习这些病案对中医临床实践的启示。

第一篇病案:《肺病初起必生鼻病》这篇病案描述了患者刚出现肺病症状时就已经开始有鼻病的情况。

通过研究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肺与鼻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中医治疗肺病对鼻病的影响。

第二篇病案:《舌脉两证论治气虚久病》这篇病案通过舌脉的观察,得出了患者为气虚久病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舌脉诊断在中医临床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观察舌脉来确定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第三篇病案:《肝郁脾虚证辨治》这篇病案描述了患者肝郁脾虚的证候,并针对该证候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个案例使我们认识到肝脾相互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对肝脾功能的调理来治疗相应的疾病。

第四篇病案:《脉诊回阳救逆证》这篇病案通过脉诊发现患者有逆证,提出了回阳救逆的治疗方法。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脉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逆证的病理机制来制定治疗方案。

第五篇病案:《湿热积滞服药后膏方外治》这篇病案描述了患者服药后湿热积滞的情况,通过外治膏方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研究这个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中药外治在中医临床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外治方法。

......(依次类推,总共介绍20篇病案)通过对中医师承临床病案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中医临床实践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每篇病案都是中医药的宝贵财富,通过分析病案中的观察、诊断和治疗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理论。

正如这些病案所展示的,中医临床病案具有一定的共性和个性,我们既要注重学习中医理论的基础知识,也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师承是中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与师傅的学习和交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的精髓和病案中的经验之道。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2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2
欢迎您阅读该资料希望该资料能给您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帮助如果您还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也欢迎您分享出来让我们大家能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江西省2015县级中医临床技术传承骨干培训临床医案格式(跟师□独立□)
患者姓名:
柳高祥
就诊日期:
2015年7月7日
主诉:
口角歪斜1周
现病史: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侧口角漏水,口角向左歪斜,右侧眼睑无法闭合。于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中医:
过敏史: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发育正常,面瘫面容,表情呆滞,自主体位。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
脉诊:
脉细舌诊:
舌质淡红,苔薄白
辅助检查:
头颅CT示:
轻度脑萎缩,额部硬膜下积液。
中医诊断:1面瘫病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1面神经麻痹2高血压病3脑萎缩
治疗法: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针灸对症治疗。
其他治疗:
予以中医给予针刺和热敏灸治疗,通筋补气,温血活络;西医予以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避风寒,合理饮食。性别:男初诊□复诊□出生日期:
1940."
5.18发病气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惊蛰
面瘫西医:
面神经麻痹”收住我科。现患者口角向左歪斜,右侧额纹存在,右眼未能闭合,右侧面部扳滞麻木,伸舌偏右,吹气右侧口角不漏气,右耳后完骨无明显压痛。
病程中无发热胃寒,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纳食可,夜寐可,二便正常。
既往史:
一般,有脑梗塞病史、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压控制不详。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糖尿病史和心脏病史,无按计划预防接种史。

中医师承病案40篇范文

中医师承病案40篇范文

中医师承病案40篇范文病案一:感冒(风寒证)张某,男,25岁。

初诊:昨日外出受寒后,今晨起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辩证:此为风寒之邪外袭肌表。

寒性收引,卫阳被遏则恶寒;正邪交争则发热;寒邪凝滞,营卫不通,故无汗、头痛身疼;肺开窍于鼻,风寒犯肺,肺气失宣,则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皆为风寒在表之象。

治法:辛温解表。

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0g、前胡10g、川芎6g、枳壳10g、茯苓10g、桔梗10g、甘草6g。

嘱其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服药后宜避风覆被取汗,但以微微汗出为宜。

二诊:患者服上方一剂后,微微汗出,恶寒、头痛身疼等症减轻,体温已趋正常,仍有轻度鼻塞流涕,咳嗽。

原方去羌活、独活,加苏叶10g、杏仁10g,再进一剂。

三诊:诸症悉除,病愈。

病案二:咳嗽(风热犯肺证)李某,女,32岁。

初诊:咳嗽三天,咳声嘶哑,咳痰不爽,痰黄黏稠,伴有发热恶风,头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辩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卫失和则发热恶风、头痛;热邪熏灼肺系,则咳声嘶哑;风热煎灼津液为痰,故咳痰不爽、痰黄黏稠;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皆为风热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剂:桑菊饮加减。

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连翘10g、薄荷6g(后下)、桔梗10g、芦根15g、甘草6g、前胡10g、浙贝母10g。

煎服法同前。

并嘱其饮食清淡,多饮水,避免劳累。

二诊:服上方两剂后,发热恶风、头痛等症消失,咳嗽减轻,痰量减少,色转白。

上方去薄荷,加瓜蒌皮10g,继服两剂。

三诊:咳嗽基本停止,仅有少量白痰,舌尖稍红,苔薄白。

再以沙参麦冬汤加减调养三日而愈。

病案三:胃痛(寒邪客胃证)赵某,男,40岁。

初诊:胃脘疼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咳嗽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咳嗽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看似简单,实则病因复杂多样。

在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中,对于咳嗽的诊治有着独特而深入的见解。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中医师承中的咳嗽医案,希望能让大家对中医治疗咳嗽有更直观的认识。

医案一:患者_____,女,35 岁。

自述咳嗽已有半月余,咳嗽频繁,痰少而黏,难以咳出,伴有咽干、咽痛,口渴喜饮,大便干燥。

观其舌红少津,脉细数。

师父经过详细的问诊和诊断后,认为患者是由于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

肺阴不足,虚热内生,灼伤津液,导致咽喉干燥、咳嗽少痰。

治疗应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为主。

处方选用了沙参麦冬汤加减。

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滋养肺阴;桑叶、扁豆清宣肺热;杏仁、贝母、桔梗化痰止咳。

患者服用五剂后,咳嗽明显减轻,咽干咽痛症状也有所缓解。

继续服用五剂后,咳嗽基本痊愈。

医案二:患者_____,男,48 岁。

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伴有鼻塞、流涕、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师父判断此为风寒袭肺引起的咳嗽。

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故而咳嗽气急、咳痰色白。

治疗当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法。

开方为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麻黄、杏仁、甘草宣肺平喘;紫菀、百部、白前、桔梗、荆芥、陈皮疏风止咳。

患者服用三剂后,咳嗽减轻,鼻塞流涕等症状也有所改善。

调整方剂后再服三剂,诸症皆消。

医案三:患者_____,女,55 岁。

咳嗽反复发作已有两年,每逢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加重,咳痰量多,色白质稀,伴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师父指出这是由于脾肺两虚,痰湿内生导致的咳嗽。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而成痰,上渍于肺,引发咳嗽。

治疗需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选用了六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半夏、陈皮燥湿化痰;杏仁、厚朴理气止咳。

患者服用十剂后,咳嗽减轻,食欲增加,大便正常。

后续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咳嗽未再复发。

中医治疗咳嗽,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病因病机,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师承病案整理制度范本

中医师承病案整理制度范本

中医师承病案整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规范中医师承病案整理工作,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医师承病案整理制度是指在中医药诊疗过程中,对中医师承临床经验、病案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整理、保存和传承的工作制度。

第三条中医师承病案整理应遵循真实、完整、准确、规范的原则,确保中医药临床经验得以有效传承和发扬。

二、病案整理内容第四条中医师承病案整理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疗效评估、用药经验、特殊疗法、预防保健等方面。

第五条病案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时间、主诉、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中医诊断、治疗方案、用药处方、治疗过程、疗效评估等。

第六条病案应详细记录中医师承特色经验,如独特疗法、用药心得、针灸处方、推拿手法等。

三、病案整理流程第七条病案整理流程分为:收集、审核、整理、归档、传承五个阶段。

第八条收集阶段:中医师应在诊疗过程中,认真记录患者信息、病历资料,确保数据真实、完整。

第九条审核阶段:由上级中医师或专家对病案进行审核,确保病案质量。

第十条整理阶段:对审核通过的病案进行整理,提炼中医师承特色经验,编写传承记录。

第十一条归档阶段:将整理好的病案归档保存,便于查阅和传承。

第十二条传承阶段:通过师承教育、学术交流、出版发行等方式,将病案中的中医药经验传承和发扬。

四、病案整理要求第十三条中医师承病案应真实反映患者病情、治疗过程和疗效,不得篡改、伪造、漏报。

第十四条病案整理应遵循中医药规律,充分体现中医特色,注重临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第十五条中医师承病案应采用规范的中医药术语,文字表述清晰、准确。

五、考核与激励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中医师承病案整理考核制度,定期对中医师承病案进行质量评估。

第十七条考核结果作为中医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学术交流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对在中医师承病案整理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医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7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7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7近年来,中医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和认可。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师承临床病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20个真实的中医师承临床病案,以展示中医的独特魅力。

1. 针灸治疗头痛患者女性,52岁。

主诉头痛已有数年,常发作于午后,疼痛部位以头顶为主。

中医师承通过针灸治疗,在调整气血和平衡阴阳的基础上显著减轻头痛的频率和强度。

2. 中药疗法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男性,38岁。

主诉上腹疼痛、恶心、嗳气等胃炎症状已有数月。

中医师承通过中药汤剂配方,调理脾胃功能,改善炎症症状,帮助患者康复。

3. 推拿治疗腰痛患者女性,45岁。

主诉腰部疼痛,伴有僵硬感。

中医师承通过推拿手法,在按摩和调理经络的同时,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腰痛症状。

4. 中药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患者女性,28岁。

主诉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伴有腹痛和乳房胀痛。

中医师承通过中药调理,平衡女性体内的阴阳,调整月经周期和经量,显著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

5. 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男性,30岁。

主诉鼻塞、流涕和打喷嚏,周期性加重。

中医师承通过艾灸治疗,刺激穴位,调整免疫系统功能,减轻患者的鼻炎症状。

6. 中药疗法治疗糖尿病患者男性,50岁。

主诉口渴、多尿、体重下降,血糖升高。

中医师承通过中药汤剂,调整气血,改善胰岛功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7. 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女性,42岁。

主诉颈部疼痛、麻木,手指无力。

中医师承通过推拿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颈椎病的症状,并提供了一些颈部保健的建议。

8. 中药疗法治疗痛经患者女性,20岁。

主诉月经期腹痛剧烈,伴有头晕和乏力。

中医师承通过中药方剂,调理经络、舒缓痉挛,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经症状。

9. 针灸治疗失眠患者男性,45岁。

主诉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精神不佳。

中医师承通过针灸疗法,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的整体精神状态。

10. 中药疗法治疗湿疹患者女性,32岁。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中医师承临床病案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病案的观察、辨证施治,可以体现中医理论的实用性和疗效。

以下将介绍20篇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医案,涵盖了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与经验。

第一篇:慢性胃炎患者男性,年龄40岁,主要症状为胃痛、恶心、纳差。

经中医医师的观察和辨证,诊断为脾胃虚弱,治疗方法采用健脾益胃的方剂,同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并恢复了胃口。

第二篇:失眠症患者女性,年龄35岁,主要症状为难以入睡、易惊醒、多梦等。

中医医师通过辨证施治,诊断为心血不足,治疗方法采用滋补心血的方剂,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恢复了正常的睡眠。

第三篇:痛经患者女性,年龄22岁,主要症状为经期腹痛、恶心、头晕等。

中医医师经过辨证施治,诊断为气血不畅,治疗方法采用活血化瘀的方剂,并配合中药艾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痛经症状明显减轻。

第四篇:高血压患者男性,年龄50岁,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失眠等。

中医医师经过辨证施治,诊断为肝阳上亢,治疗方法采用平肝降压的方剂,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第五篇:冠心病患者男性,年龄60岁,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心悸等。

中医医师经过辨证施治,诊断为心脉不通,治疗方法采用舒心安神的方剂,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

第六篇:糖尿病患者男性,年龄45岁,主要症状为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等。

中医医师经过辨证施治,诊断为胃阴亏虚,治疗方法采用养胃生津的方剂,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血糖明显降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第七篇:过敏性鼻炎患者女性,年龄28岁,主要症状为打喷嚏、鼻塞、流涕等。

中医医师经过辨证施治,诊断为风寒湿邪侵袭,治疗方法采用驱散湿邪的方剂,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鼻炎症状明显减轻。

第八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男性,年龄36岁,主要症状为腰背酸痛、下肢无力等。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4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4

江西省2015县级中医临床技术传承骨干培训临床医案格式(跟师□独立□)
患者姓名:
xx
就诊日期:
2015年8月3日
主诉:
口交歪斜4天余
现病史:
患者4天前因受寒后发现左侧口角漏水,口角向左歪斜。

发病后在私人诊所就诊未见明显好转,今为继续治疗来我科求诊,门诊拟“中医:
面瘫;xx:
面神经麻痹”收住我科。

刻下:
患者口角向左歪斜,左侧额纹不明显,左眼未能完全闭合,左侧面部板滞,麻木,伸舌偏右,吹气左侧口角漏气,左耳后完骨处有疼痛感。

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纳食可,二便可既往史:
平素体健,有慢性胃炎史,左侧视神经衰弱致左视力差;无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脏病史,无按计划预防接种史。

过敏史: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xx: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面瘫面容,自主体位,无其他阳性体征。

脉诊:
脉细舌诊:
舌质淡红,苔薄白
辅助检查:无中医诊断:
面瘫病风寒外袭证
xx诊断:
面神经麻痹
治疗法:
完善xx,与穴位针灸治疗。

其他治疗:
给予针刺和热敏灸阳白、印堂、太阳、四白、鱼腰、下关、地仓、人中、承浆、翳风、合谷等穴位通经活络、温经补气等,静脉滴注疏血通、甲钴胺营养神经,面部推拿及热敷辅助治疗。

性别:男初诊□复诊□出生日期:1962.3.29发病气节:
大暑。

南宁市中医院师承教育继承人临床医案

南宁市中医院师承教育继承人临床医案
病因病机
分析
痰湿蕴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
中医诊断
疾病诊断
肺癌
证候诊断
痰湿蕴肺
薤白半夏汤加减
方药或其他治疗方法,处方用药特色
.方药:陈平10g、半夏9g、茯苓9g、栝楼10g、薤白10g、当归10g、百部10g、延胡索10g,3剂
西医诊断
支气管肺癌
西医治疗
诊疗经过摘要(复诊)
南宁市中医院师承教育继承人临床医案
姓名
王某
性别

年龄
79岁
职业
退休
联系方式
住址
病历号或住院号
初诊日期
2013年2月23日
病历摘要
反复呛咳5年。患者长期吸烟,5年前开始出现呛咳,咯痰量多,,咳时胸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周围型肺癌。患者年事已高不愿意手术和放疗化疗,长期服用中药。症见:呛咳,胸闷胸痛,痰多色黄,粘稠不易咳出,纳呆,便溏神疲乏,舌质暗,苔薄,脉弦滑。胸部CT示:周围型肺癌。纤支镜活检:小细胞癌。
症状体征变化
病机演变及转归
治法方药变化
一诊
仍有呛咳,咳嗽,咳痰减少,神疲纳呆
痰湿阻肺,肺脾气虚
原方加麦冬10g、生地10g、百合9g、党参10g、黄芪15g,5剂
二诊
咳嗽咳痰少,食纳增加
痰湿阻肺,肺脾气虚
原方5剂
三诊
诊疗效果评价
治疗效果良好
按语及体会
癌病的发生是在正虚的基础上邪毒蕴结而成,治疗原则当为攻补兼施。主要针对癌肿,常用方法有理气活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等,攻邪之后不忘扶助正气。常健脾益胃培补后天之本,降低放疗化疗的副作用,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