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公开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教学设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教学设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悼词的情感特点,即文章的感情基调。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即马克思的贡献及逝世的影响。
3、抓住主要文段,以诵读的方式,解析作者的`观点。
【教学重点】
提取文章重要语句,解读马克思的贡献及逝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及观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高山流水管鲍之交为导入点,引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顺便介绍写作背景,并引入下一环节(抓住复杂的心情)
二、课文探讨
1、读课文思考,恩格斯在朋友的马克思的墓前演讲时,怀着如何复杂的心情?
(学生初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语段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诵读本段文字,体味那样一种心情。)
2、引言:一百多年前,马克思的女儿与马克思之间有过这样一次对话,问:您喜爱的座右铭是什么?答:思考一切。请问:在本文中,恩格斯是怎样概括马克思思考一切的贡献的?
(先让学生找出相应段落,在让学生讨论概括,马克思在理论上获得的贡献,3~5自然段,最后教师总结板书。)
3、引言:马克思的墓志铭中有句话: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请问:马克思做了哪些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啊?
(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文中去寻找答案,然后概括总结7段。)
4、引言:三国魏人李康《运命论》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请问:马克思取得如此巨大的贡献,可谓木秀于林堆出于岸
行高于人了,这样的一个人物生前生后又有着怎样的遭遇呢?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主要内容,了解马克思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2. 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实际运用。
3. 培养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
二、教学内容
1. 马克思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主要内容。
3.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2. 教学难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实际运用。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马克思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引导学生了解《在马克思墓前的
讲话》的背景。
2. 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4.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实际运用。
六、教学评价
1. 评价学生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马克思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的认知水平。
3. 评价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
4. 评价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兴趣和热爱,以及他们在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方面的提高。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的思想和成就;
2.学习如何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汲取力量,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
3.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点
1.马克思的思想和成就;
2.如何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汲取力量。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汲取力量的重要性,并且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讲解马克思的思想和成就,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的重要性;
2.讨论法: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如何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汲取力量;
3.讲解范例法:通过讲解一些范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汲取力量。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下马克思的生平和成就,让学生对马克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给学生分配任务(5分钟)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一个任务。任务内容可以包括:“介绍
马克思的生平和成就”、“介绍马克思的核心思想”、“讲述自己如何从马克思的思想
中汲取力量”等。
3. 学生讲述(15分钟)
每组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完成口头表述。其他学生可以在听讲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或意见。教师也可以就学生讲述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引导。
4. 辅导讲解(15分钟)
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可以采取讲解的方式向学生深入介绍马克思的核心思想,生平和成就。同时,教师还可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促进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思考。
5. 总结(5分钟)
在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课程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并强调马克思思想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需要我们重视学习和思考。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篇1
教学重点: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3、体会演说词的论辩思路。
教学难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词语的表达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领悟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科学的发展是经历了很漫长的时期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会出现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以超人的智慧发现了许多客观规律,以卓越的理论去推动科学向前发展。在复杂的社会科学领域,正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总结了资产主义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这就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以其卓越的功绩,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歌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并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的导师。
二、预习检测:
1、纠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霍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摩索。(豁、摸)
B、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膛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腔)
C、只能感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误蔑的人。(诬)
2、选词填空,并区别这些近义词:
A、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安心、安静)
B、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发现、发明)
C、但是马克思在他们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独特、独到)
(区别略,以上词语很容易区别,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同义词的区别方法分析辨别。)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通用14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通用14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精品教案篇1
一、温习导入:
同学们,科学的进展是经受了很漫长的时期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会消失一些宏大的科学家,他们以超人的才智发觉了很多客观规律,以卓越的理论去推动科学向前进展。在简单的社会科学领域,正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总结了资产主义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这就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以其卓越的功绩,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歌颂。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并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宏大的导师。
二、内容新授:
1、介绍:
恩格斯(1820-1895),德国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宏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的亲热战友。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悼词。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所做的宏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忱的赞颂。
3、课文朗读:
要求:订正字音并完成导学测试上的预习测试。
4、理清行文思路,把握论证结构。
(一)全文
开头部分(第1段)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委婉地表达极度哀思的心情;主体部分(第2至7段)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马克思一生的宏大贡献;结尾部分(第8、9段)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采纳了总分、并列式的结构。第2段高度概括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从另一方面看,也即概括揭示马克思生前的宏大贡献。这是主体部分的总纲,领起下文的论述。接着,分别评述了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第3、4、5段,论述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的宏大贡献;第6、7段,论述马克思“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主要内容。
2.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的贡献和逝世对世界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伟人的尊敬和缅怀之情。
教学重点:
1. 马克思的贡献和逝世对世界的影响。
2. 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和逝世对世界的影响。
2. 运用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
1. 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和贡献。
2. 引发学生对马克思逝世对世界的影响的思考。
二、自主学习(15分钟)
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学生通过课文了解马克思的贡献和逝世对世界的影响。
三、课堂讲解(20分钟)
1. 讲解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四、小组讨论(15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五、写作练习(10分钟)
2. 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评价。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马克思逝世对世界的影响的辩论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使学生了解了马克思的贡献和逝世对世界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掌握了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通过写作练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教学延伸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揣摩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以特定的身份发表讲话时所用的词句,理解其思想内容,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1、课文第一段文字
2、练习中的关键词语
三、教学设想
本文是阅读篇目,课时少,主要是把握重点,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加以适当引导。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文体介绍: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在其葬礼上,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不过,这是一
篇以议论为主,悼词性质的演说辞。哪位同学试着给我
们说说悼词的特点。
学生答,教师补充:
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
份和职务。
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结尾:对死者的悼念。
2、课文有关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列宁对他们的评价:
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
人的传说”。
“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
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二、投影展示教学目标
三、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后,完成课后练习一
学生交流课后练习一的答案,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全
文的结构
文章总体结构把握:悼念--评价--悼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精品课件公开课
里行间,对马克思杰出贡献和伟大人格的崇敬赞颂之情流溢于言 表,具有感人的力量。
课堂小结
✓ 这篇悼词,极其简洁地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无产阶级革 命事业的伟大贡献,不仅令人信服,而且令人感动。令 人信服,是因为文章列举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功绩,他 的业绩是客观存在的,是无可争辩的。令人感动,是因 为文章在说理过程中,运用了适当的描写性语言,从而 打动读者。这种在特定场合、特定环境下、特定身份的 讲话,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沉痛悼念和热烈赞颂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 —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 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 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他逝世了,在整个欧 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 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 有一个私敌。
“尊敬”、“爱戴”和“悼念”,与 “驱逐”、 “诽谤”、“诅咒”两种不同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两种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马克思的敌人 和战友对待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表明了马克 思本人及其所投身的事业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最忠实的代表和导师, 同时也说明他的理论和实践给了各国资产者以致命 的打击,是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敌人。这个对照与 开头呼应,深化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中 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地位。
马克思墓前讲话教案
马克思墓前讲话教案
教案标题:马克思墓前讲话教案
教案目标:
1.了解马克思的思想和对社会主义的贡献;
2.理解马克思墓前讲话的背景和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马克思的思想和对社会主义的贡献;
2.马克思墓前讲话的背景和重要性;
3.马克思墓前讲话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教学步骤:
引入:
1.通过展示马克思的图片或简要介绍,激发学生对马克思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马克思的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思考马克思的重要性。
主体:
1.介绍马克思的思想和对社会主义的贡献(可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形式);
2.讲解马克思墓前讲话的背景和重要性,包括马克思去世后的影响和他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
3.分析马克思墓前讲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马克思的评价、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呼吁等;
4.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墓前讲话的意义和影响,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理念的理解和思考。
总结:
1.回顾马克思的思想和对社会主义的贡献;
2.总结马克思墓前讲话的背景和重要性;
3.强调马克思墓前讲话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介绍马克思的思想和对社会主义的贡献;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分享对马克思墓前讲话的理解和观点;
3.批判思维培养:通过提问和引导,培养学生对马克思墓前讲话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评估:
1.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深度,评估他们对马克思墓前讲话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马克思墓前讲话的读后感或个人观点,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活动介绍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缅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先驱者。内容包括小组研讨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活动流程
本活动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小组研讨
1.分组介绍:将参与者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介绍自己的主题和研究内容。
2.研讨:小组根据各自的主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需要形成一份思维导图,并在规定时间内做出报告。
3.交流总结:在所有小组报告完成后,进行总结交流,归纳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第二部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带领大家前往马克思墓前,进行肃静、敬礼。
2.发言人进行讲话。讲话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缅怀马克思主义先驱者的革命精神;
–追忆马克思主义思想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影响;
–重申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信仰,并引导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3.活动结束,带领大家退去。
活动要求
1.参与者需要提前准备,发表高质量的研讨意见和思考。
2.发言人需提前准备,掌握马克思成长经历和思想,进行生动高效的演讲。
3.参与者文明礼貌,不得有损活动形象和声誉的言论和行为。
总结
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深刻影响和广泛传播的思想体系,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都要紧紧围绕核心思想,尊崇先驱者的贡献。此次活动旨在借鉴马克思主义先驱者的经验和智慧,探讨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向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致敬意述功德,唯真情表哀悼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悼词的特点和文章的内容。
2.梳理文章层次和体会作者情感。
3.鉴赏作者寄寓情感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层次和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鉴赏作者寄寓情感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学
(一)
【导入设计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
马克思于1818年5月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青年马克思就有着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并付诸于行动,因而他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在5年流亡时间,马克思因为经济和债务问题,精神焦虑,受疾病所苦,情绪不佳,四个孩子中的三个死亡。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的最重要著作——《资本论》(第一卷)。
恩格斯的家庭条件不错的,父亲是一个工厂的老板。马克思虽然出生于律师世家,但家境并不好,尤其是自立门户后,他的妻女常常有忍受饥饿和疾病的困扰。
恩格斯一开始也并不是很有钱,他在家族公司欧门·恩格斯公司中担任办事员,月薪也非常低,但是这个时候,恩格斯每个月挤出5英镑来救援马克思。当时一个熟练的工厂男工的平均月薪是18先令(20先令为一英镑),东印度公司的中级官员每月6英镑工资。1852年2月27日,恩格斯写信给马克思说:我从此每月都可以寄给你5英镑,即使我自己负债也在所不惜。但是,这5英镑并不代表我的全部,如果你另有需求,请务必再想我要!
1860年,恩格斯做到了公司的副经理,对马克思的支援提高到
了每个月10英镑,除此之外,他还时常另外给予马克思一些帮助。如果不是恩格斯在经济上长期无私的援助,马克思无法从事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专心理论创作。从1851年至1869年,马克思总共收到了恩格斯的汇款3121镑。对当时的恩格斯来说,这已是倾囊相助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生平和思想贡献;
2.掌握讲话的主旨和精神内涵;
3.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授课内容:讲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课程安排:三课时。
三、教学方法
1.课前让学生在家自行学习讲话原文;
2.课堂上采用讲授、讨论、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3.引导学生从马克思的思想贡献、人生经历等方面对讲话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马克思的思想贡献;
2.难点:帮助学生把握讲话的精神内涵。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课堂讲解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贡献,讲述讲话的背景和意义;
2.辅导学生自行阅读讲话原文,并指导学生针对关键句子进行思想理解。
第二课时
1.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想;
2.引导学生分析讲话的主题和精神内涵,关注其中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第三课时
1.小组合作,根据讲话内容,讨论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作为;
2.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并进行总结。
六、教学评估
1.以写出对讲话的理解和中心思想的250字作文形式进行测评;
2.课堂参与度和表现的质量也将被考虑在内。
七、教学资源
1.课程讲义和讲话原文;
2.学生个人笔记和思考经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优秀课件
思考一切
➢思想家 ➢科学家 ➢社会活动家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 德国人。他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 运动的发展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他一生 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等,他的一些著作是与其朋友 一同完成的,同为德国革命社会主义者弗 雷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完成。1883年3月14 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辞世。马克思是无产 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 弄潮儿,对中国影响颇深。
恩格斯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解决方法: 语境 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
特定的环境: 葬仪
特定的场合: 墓前 特殊的身份: 作悼词者 特殊的感情: 哀悼、赞颂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描述马克思的逝世 评价马克思的功绩 论述马克思的影响 预见马克思的不朽
整体感知
一、描述马克思的逝世
1、作者为什么要详祥细细 地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文体的需要;人们将铭记这 个时刻。
2、为什么突出强调“还不到 两分钟”?
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深感 遗憾的惋惜之情。
3、作者写马克思的逝世,为什 么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 而不用“去世了”“走了”等?
与“思想家”对应,用语准确, “讳饰”。
4、第二段中的两个“对于” 分别从哪两个方面说明马克思逝世 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形成背景,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懂得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形成背景
2. 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发展及其对当代的影响
3.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1. 讲述教学法
2. 实例分析法
3. 讨论互动法
四、教学流程
1. 开场白
教师向学生介绍演讲的主题和讲话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形成背景
教师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概念和形成背景,并借助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3. 讲述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发展及其对当代的影响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讲述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的历程,并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4.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鼓励学生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思想认识。
5. 结束语
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为具有高度思想觉悟的年轻人。
五、教学评价
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教学法、实例分析法和讨论互动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既有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感悟。教师还具有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实际效果。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和学生反馈,此次教学效果显著,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认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揣摩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以特定的身份发表讲话时所用的词句,理解其思想内容,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1、课文第一段文字
2、练习中的关键词语
三、教学设想
本文是阅读篇目,课时少,主要是把握重点,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加以适当引导。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文体介绍: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在其葬礼上,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不过,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悼词性质的演说辞。哪位同学试着给我们说说悼词的特点。
学生答,教师补充:
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结尾:对死者的悼念。
2、课文有关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列宁对他们的评价:
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二、投影展示教学目标
三、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后,完成课后练习一
学生交流课后练习一的答案,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全文的结构
明确:
文章总体结构把握:悼念--评价--悼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师中心稿)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2. 培养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兴趣。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的每一部分,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3. 背景知识介绍: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贡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的每一部分,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文理解: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表达和思辨能力。
六、教学准备
1. 教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迹、著作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的相关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悼词的特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2、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献身于革命与科学的崇高精神;体会作者贯穿全篇的深沉、含蓄的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揣摩重点语句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文章情感美,感受马克思的崇高人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有句古语叫做“千金易得,知音难觅”,古有高山流水的典故让我们倾心不已,伯牙长叹: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多少年寻寻觅觅,蓦然回首,偶然间却遇到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人,真乃大幸也!然峰回路转,子期终不在,伯牙弦断谢知音,琴断情也断。我们常为其深厚的友谊而感动。今天我们也一起感受一下两位外国伟人的友谊。一起走进恩格斯的《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
2、演讲稿介绍:演讲词俗称演说辞、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
3、悼词介绍:礼仪演讲词的一种,指在追悼会上为悼念死者而发表的表示哀悼之情的文字,是具有悼念性特点的应用文。(经典悼文例举)
4、文章结构:第1段:追述马克思的逝世;
第2~8段:评述马克思一生是功绩
第9段:抒发对马克思的爱戴和悼念之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把握文章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探究美点,延伸拓展
(一)、在课文中找一找能表达作者沉痛悼念、热烈赞颂之情的关键词句,并揣摩其深沉
含义、感情色彩。
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明确:划线部分重点讲解替换法
2、拓展“讳饰”
明确:“讳饰”修辞就是指人们因有所顾忌不便直说或不愿直说,而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用含蓄、婉转的语言把本意暗示出来,使之意在言外的一种修辞方式。使之表达含蓄婉转,易于使人接受。
3、“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明确:繁芜丛杂,简单豁然开朗,黑暗中摸索对比,抓关键词
4、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明确:衷心喜悦,喜悦就非同寻常了层进强化性词语
5、“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明确:调序法
(二)作者最后抒发的感情
悲悼缅怀,节哀奋进,高度赞扬,热烈歌颂。
五、小结
悼词
讳饰
替换法
联系法
抓关键词
层进强化词语
调序法
作者的情感
六、作业
前段时间,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发微博称:“刘永好、马云、冯仑、茅永红、郑跃文、张征宇和我,在重庆集体研究决定:举办一个集体追悼会,每人给自己致悼词。”“盖棺定论”与其说是一种评价,不如说是一种自我要求,是对今后道路的指明,人生航向的校正。又或者说,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写一篇像样的悼词,以期获得应有的赞扬。请为自己写一段悼词,3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述哀不可估量的损失
歌功发现参加
颂德永垂不朽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