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矿物的成因

合集下载

矿物成因

矿物成因

矿物是自然作用的产物,其形成、稳定和变化都无不受热力学条件所制约,同时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又往往导致矿物在成分、结构、形态及物理性质上的细微变化。

因此,矿物成因的研究一直是矿物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并已发展成为现代矿物学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成因矿物学。

一、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矿物的成因通常是按地质作用来分类的。

根据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一般将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分为内生作用、外生作用和变质作用。

1 内生作用内生作用(endogenic process)主要指由地球内部热能所导致矿物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火山作用、伟晶作用和热液作用等各种复杂的过程。

(1) 岩浆作用(magmatism):是指由岩浆冷却结晶而形成矿物的作用。

岩浆是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并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的熔融体。

(2) 火山作用(volcanism):实际上是岩浆作用的一种形式,为地下深处的岩浆沿地壳脆弱带上侵至地面或直接喷出地表,迅速冷凝的全过程。

火山作用形成的矿物以高温、淬火、低压、高氧、缺少挥发分的矿物组合为特征,甚至形成非晶质的火山玻璃。

由于挥发分的逸出,火山岩中往往产生许多气孔,并常为火山后期热液作用形成的沸石、蛋白石、玛瑙、方解石和自然铜等矿物所充填。

(3) 伟晶作用(pegmatitization):是指在地表以下较深部位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所进行的形成伟晶岩及其有关矿物的作用。

伟晶作用中形成的矿物最明显的特点是:晶体粗大,富含SiO2、K2O、Na2O和挥发分(F、Cl、B、OH等)(如石英、长石、白云母、黄玉和电气石等)及稀有、稀土和放射性元素(Li、Be、Cs、Rb、Sn、Nb、Ta、TR、U、Th等)(如锂辉石、绿柱石、天河石和铌钽铁矿等)。

常可富集形成有独特的经济意义的工业矿床。

(4) 热液作用(hydrothermalism):是指从气水溶液到热水溶液过程中形成矿物的作用。

矿物成因机理研究

矿物成因机理研究

矿物成因机理研究一、矿物成因机理的定义矿物成因机理是指矿物形成的原因和机理,包括矿物结晶、物理化学条件、地质结构、变化和地球化学过程等多方面的因素。

二、矿物形成的方式矿物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晶体化:高温高压下,矿物成分会在热液中结晶,并在逐渐降温的过程中形成矿化产物。

2. 沉积成因:矿物沉积产生在海水或湖泊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质结构的变化,因沉积物和生物残骸的深埋而形成。

3. 热液成因:地幔破裂后,形成高压高温的地表热液,这些热液中的溶液在运动中进行化学反应,逐渐降温,形成矿物。

4. 变质成因:矿物在地壳岩石中经受高温高压的作用而形成。

5. 热润滑成因:是指由于地球内部的地热作用导致地下岩石的变化,使岩石内部的矿物与液态热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热润滑。

三、矿物成因机理的分类根据矿物成因的不同分类方式,矿物成因机理可被划分为以下几类:1. 成岩成矿作用:在岩浆和与地表岩石接触的地方形成金属矿物的作用。

2. 沉积成矿作用:在海洋、湖泊和河流中沉积物的过程中形成的矿物。

3. 热液成矿作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状态会形成热液,这些热液中含有溶解的金属离子,形成天然金属矿。

4. 变质作用成矿作用:变质岩内形成的矿物。

5. 热流体成矿作用:为了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经常进行高压注水或采用地热能等方法,来促进油气、煤、烟煤、化石燃料等地下矿物的产出。

四、矿物成型过程不同的矿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

在形成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经历以下的过程:1. 溶蚀作用:各种矿物长期在水、空气中进行分解反应,最终会产生溶蚀过程,不同的化学矿物具有不同的溶蚀特性。

2. 合成作用:多种矿物反应为新的化合物,并逐渐形成新矿物。

3. 沉淀作用:由于环境中一些元素浓度过高,形成一定的重量,使其沉积在水或空气中,形成矿物。

4. 热液交代作用:在热液介质中,一些矿物质晶体形成,热液中的离子和矿物显著变化。

5. 围岩反应作用:在矿体与围岩接触的过程中,由于双方相互渗透和溶解,产生了多种反应,创造了许多新矿物。

矿物成因.ppt

矿物成因.ppt

三、矿物的世代、组合、共生、伴生
矿物的组合、共生和伴生:
1、矿物的组合:不管生成时间先后,只要在空间上共同存在的不 同矿物就称为一个矿物组合。
2、共生组合:同一成因、同一成矿期(或成矿阶段)的矿物组合 称为共生组合。
3、伴生组合:不同成因或不同成矿期(或成矿阶段)的矿物组合 称为伴生组合。
第五章 矿物的成因
一、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二、矿物的标型特征和标型矿物 三、矿物的世代、组合、共生、伴生
一、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1、内生作用
岩浆作用 伟晶作用 接触交代作用 热液作用 火山作用
2、外生作用
风化作用 沉积作用
3、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
1、内生作用

岩浆作用
伟晶作用
含有大量的碱质和稀有、放射性元素; 主要矿物有:长石、石英、云母和稀有、放射性元素矿物(锂辉石、锆石、
铌铁矿); 此外还有宝石矿物:绿柱石、电气石、黄玉、水晶等。
1、内生作用——接触交代作用(450-200,
1-4.5km)
发生在酸性岩浆侵入体与碳酸岩的接触带。酸性岩浆侵入体与碳酸 岩产生一系列的交代作用,形成Mg, Fe, Ca的硅酸盐——矽卡岩。 后期的热液矿化交代作用形成Fe, Cu, W, Mo,B和多金属矿床。
化学沉积作用:由溶液中直接结晶。多在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 沉积在干涸的内陆湖泊、半封闭的泻湖及海湾中。往往形成巨大 的非金属矿床:石膏、硬石膏、钾盐、光卤石等。
氧化物
硅酸盐
碳酸盐
硫酸盐与卤化物
铁锰硅 铁亚

白硫



的的的 的铁

云酸

所有矿物是怎么生成的原理

所有矿物是怎么生成的原理

所有矿物是怎么生成的原理所有矿物的生成原理是由地质学和矿床学研究得出的。

在地球的不同地质环境中,矿物形成的机制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岩浆矿床形成、热液矿床形成、沉积矿床形成和变质矿床形成等几种类型。

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矿床形成类型。

1. 岩浆矿床形成:岩浆矿床广泛分布于火山岩带和岩浆岩带,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

当岩浆逐渐冷却结晶时,其中的矿物成分在固相中溶解度下降而析出,形成矿石或矿物体。

这些矿物包括硫化物、氧化物、铜、铅、锌、锡、金、银、铝矾土等,如黄铁矿、门矿、斑铜矿等。

2. 热液矿床形成:热液矿床是由地下水体与高温流体相互作用形成的。

地下水在地壳深处被高温岩浆加热,并溶解了其中的矿物质。

当热液脉管或裂隙进一步上升到较低温度环境时,其中的矿物质重新沉淀形成矿石或矿物体。

热液矿床的矿物种类繁多,有金、银、铜、铅、锌、锡、砷等硫化物、氧化物和含氟磷酸盐矿物,如黄铁矿、方铅矿、石英等。

3. 沉积矿床形成:沉积矿床的形成与地球的表面过程有关。

当岩石风化和侵蚀带走了岩石中的矿物质,并通过沉积过程聚集在沉积盆地或水体底部时,形成了沉积矿床。

这些矿物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铀、钾盐、磷酸盐等。

例如,煤矿床是由生物残骸在湖泊或海洋沉积物中积累、压实和变质而形成。

4. 变质矿床形成:变质矿床主要是由于地壳深处的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从而形成的。

在变质作用的过程中,岩石中的矿物发生物理、化学和结构上的变化,晶格结构的重排和矿物元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矿物。

这些矿物包括石英、石榴子石、角闪石、云母、石墨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矿床形成,如风化矿床、飞溅矿床和岩溶矿床等。

风化矿床是由风化作用将岩石中的矿物质带到地表形成的,例如铁矿石、铝土矿等。

飞溅矿床是由陨石坠落或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颗粒在空中冷却凝结而形成的,如镍硫化物矿床。

岩溶矿床是由地下水在溶蚀作用下将岩石中的溶解性矿物溶解并沉积形成的,如石灰岩洞穴内的石钟乳石。

矿物的成因产状

矿物的成因产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物的成因产状
矿物是化学元素通过地质作用等过程发生运移﹑聚集而形成。

具体的作用过程不同﹐所形成的矿物组合也不相同。

矿物在形成後﹐还会因环境的变迁而遭受破坏或形成新的矿物。

⑴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岩浆作用发生于温度和压力均较高的条件下。

主要从岩浆熔融体中结晶析出
橄榄石﹑辉石﹑闪石﹑云母﹑长石﹑石英等主要造岩矿物﹐它们组成了各类岩浆岩。

同时还有铬铁矿﹑铂族元素矿物﹑金刚石﹑钒钛磁铁矿﹑铜镍硫化物以及含磷﹑锆﹑铌﹑钽的
矿物形成。

伟晶作用中矿物在700~400℃﹑外压大于内压的封闭系统中生成。

所形成的矿物颗粒粗大。

除长石﹑云母﹑石英外﹐还有富含挥发组分氟﹑硼的矿物如
黄玉﹑电气石﹐含锂﹑铍﹑铷﹑铯﹑铌﹑钽﹑稀土等稀有元素的矿物如锂辉石﹑绿柱石和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形成。

热液作用中矿物从气液或热水溶液中形成。

高温热液(400~300℃)以钨﹑锡的氧化物和钼﹑铋的硫化物为代表﹔中温热液(300~200℃)以铜﹑铅﹑锌的硫化物矿物为代表﹔低温热液(200~50℃)以砷﹑锑﹑汞的硫化物矿物为代表。

此外﹐热液作用还有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物形成。

风化作用中早先形成的矿物可在阳光﹑大气和水的作用下化学风化成一些在地
表条件下稳定的其他矿物﹐如高岭石﹑硬锰矿﹑孔雀石﹑蓝铜矿等。

金属硫化物矿床
经风化产生的CuSO4 和FeSO4 溶液﹐渗至地下水面以下﹐再与原生金属硫化物反应﹐可产生含铜量很高的辉铜矿﹑铜蓝等﹐从而形成铜的次生富集带。

化学沉积。

矿物的形成过程与原理

矿物的形成过程与原理

矿物的形成过程与原理矿物是指自然界中经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形成的无机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矿物的形成过程和原理较为复杂,涉及到地质作用、物理现象和化学反应等多个方面。

下文将从矿物的形成条件、地质作用、化学反应、物理条件等方面介绍矿物的形成过程和原理。

一、矿物的形成条件矿物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具体来说,以下是矿物形成条件的基本要素:1、物理条件:矿物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一般地,地壳深部、洋中脊和山脉等高温高压环境有利于矿物的形成。

此外,矿物形成中还会涉及到溶解度、扩散速度、晶核形成等多个物理因素。

2、化学条件:矿物形成需要一定的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

这涉及到元素的存在和组成、离子的相互反应等多个因素。

例如,矿物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氧气、硫化物等元素,还需要一定的化学反应条件,如酸性、碱性等。

3、生物条件:某些矿物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有关。

例如,石灰岩、煤炭等就是由生物化学作用所形成的矿物。

二、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矿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质作用分为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

1、内部作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地壳运动等因素会促进矿物的形成。

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环境下,物质的异相转化、熔融和结晶等过程使矿物形成,并不断向地表运动和堆积。

例如石榴石、金红石、磁铁矿等就是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矿物。

2、外部作用:外部作用是指气候、水、风、植被等因素在地表上引起的变化,例如风蚀沙漠、水侵蚀山地等都是地质作用的一种表现。

外部作用同样也能够促进矿物的形成,如铁锈、玄武岩、石英石等就是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

三、物理条件1、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是矿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促进了矿物的形成,例如钻石、石墨等是在高压高温环境中形成的矿物。

2、晶体构造:晶体构造是矿物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条件。

晶体构造决定了矿物的结晶形态和晶体结构,例如石英的晶体构造决定了它具有六角柱形状,而纯铜晶体构造决定了它为立方体。

矿物成因研究教案2

矿物成因研究教案2

矿物成因研究教案2。

一、矿物成因研究的基本内容1、矿物的定义和分类矿物是指自然界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具有明显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特定的晶体形态和物理性质的物质。

矿物成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矿物的形成过程进行的。

在矿物的分类中,可按化学组成划分,如硫化物、氧化物、硅酸盐等;也可按其他特征划分,如晶体结构、物理性质等。

2、矿物成因的分类矿物成因的分类主要是针对地质背景和成因机制进行的。

可分为岩浆成因、沉积成因、变质成因和气热成因等。

3、成矿作用成矿作用包括地质过程和化学作用两个方面。

地质过程包括构造、岩浆、沉积和变质等,是成矿的原因;化学作用涵盖岩浆活动、水文地球化学和热液成矿等,是形成矿物的关键环节。

二、矿物成因研究的方法1、地质学方法地质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察、矿物指标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深入了解矿物成因的地质背景和成因机制。

通过地学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获得矿物的形成地质环境、矿床的规律和矿床的特点等信息。

2、物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样品的物理性质,如电阻率、电磁波、重矿物等,进行矿物成因研究。

通过物理学方法,可以获得矿床的空间特征、矿床的深度和大小等重要信息。

3、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矿床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如化学光谱、X射线荧光和电子探针等技术手段,了解矿床的元素组成、矿床的化学性质和演化历史等信息。

三、矿物成因研究的教案矿物成因研究教案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一篇矿物成因研究的教案范本。

1、教学要求本节课要求学生:(1)理解矿物的定义、分类和成因机制;(2)掌握矿物成因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了解矿物成因对地质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2、教学过程(1)矿物定义和分类1.矿物是指自然界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具有明显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特定晶体形态和物理性质的物质。

2.矿物按化学组成可分类为硫化物、氧化物、硅酸盐等;按其他特征可分类为晶体结构、物理性质等。

矿物的成因

矿物的成因
原生带 分布在大致相当于滞留水带。原生 硫化物没有遭受风化。
9
沉积作用
机械沉积
当风化产物被水 流冲刷和再沉积 时,物理和化学 性质稳定的矿物, 就形成机械沉积。 如长石、石英砂 及少量的重矿物, 构成砂岩等沉积 岩。比重较大的 有工业意义的重 砂矿物,在河谷 或其它有利地段 集中堆积,形成 漂砂矿床。Au Pt
18
晶质化与非晶质化
一些非晶质矿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逐渐变为结晶质, 称为晶质化或脱玻化。
如蛋白石转变为石英 火山玻璃的脱玻化形成石英、长石晶雏等
与晶质化现象相反,一些晶质矿物因获得某种能量而使晶 格发生破坏,转变为非晶质矿物,称为非晶质化或玻璃化。 非晶质化的矿物称为变生矿物。
如晶质的锆石因含放射性元素,由于放射性元素蜕变, 放出能量(射线)而非晶质化变为变生矿物水锆石,进一 步变成曲晶石,与此同时矿物的一系列物理性质也随之变化
磁铁矿等
钙矽卡岩 围岩以石灰岩为主 主要矿物 钙铝石榴子石、钙铁石榴子石、透辉石、
钙铁辉石、硅灰石、方柱石、符山石等
13
火山作用形成矿物的特点
火山作用中矿物自岩浆熔体或火山喷气中迅速结晶,或由火山 热液充填、交代火山岩而形成。在地表,岩浆在常压、高温下 迅速结晶,形成与岩浆成分相对应的各种喷出岩
造岩矿物与岩浆岩类似,区别在于出现高温 相矿物,如透长石、高温石英等。矿物除形 成斑晶外,均成隐晶质。岩石具有气孔、流 纹构造。

由于围岩的化学成分及变质条件的不同,将产生

不同的变质矿物。以泥质岩为例,泥质岩在热变

质热变质条件下形成各种角岩:
低级变质(温度不高)时生成斑点状红柱石;
中级变质时(温度中等),主要生成堇青石、

矿物鉴定之矿物形成条件介绍课件

矿物鉴定之矿物形成条件介绍课件

变质条件:温度、 压力、流体等
矿物的形成实例
钻石的形成
01
形成条件: 高温高压环 境
02
形成过程: 碳原子在高 温高压下结 晶形成钻石
03
形成时间: 通常需要数 十亿年
04
形成地点: 地幔深处或 陨石撞击坑 等特殊环境
红宝石的形成
红宝石是一种刚玉,主要成分 是氧化铝
形成条件:高温高压,如地壳 深处的岩浆活动
演讲人
矿物鉴定之矿 物形成条件介 绍课件
2023-10-11
目录
01. 矿物的形成条件 02. 矿物的形成过程 03. 矿物的形成实例 04. 矿物鉴定方法
矿物的形成条件
地质条件
01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导致 岩石的变形、变质和断裂, 形成各种矿物。
02 岩浆活动:岩浆活动产生 高温高压的环境,使矿物 得以形成和结晶。
仪器分析法
01
电子探针:用于分析矿物 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02
X射线衍射仪:用于分析 矿物的晶体结构和成分
03
拉曼光谱仪:用于分析矿 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04
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矿 物的微观结构和形貌
实验鉴定法
1 物理性质鉴定:如硬度、密度、解理、断口等 2 化学性质鉴定:如酸碱反应、熔点、沸点等 3 光谱分析法:如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等 4 电子探针法:如电子探针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5 同位素分析法:如碳-14年代测定、氧-18同位素分析等 6 矿物共生组合鉴定:如矿物共生组合、矿物包裹体等
溶液过饱和:矿物形 成前,溶液中某种物 质浓度超过其溶解度
03
晶体生长:晶核开始 生长,形成晶体
05
晶体脱落:晶体从母 岩中脱落,形成矿物

矿物的形成和提炼

矿物的形成和提炼


炼铁的原理,用 还原剂将铁矿 石中的铁氧化 物还原成金属 铁。铁氧化物 (Fe2O3、 Fe3O4、FeO) +还原剂(C、 CO、H2) =Fe+煤气
4. 汞和炼金术 :七种金属为人类文明带来了新的曙光,但 也是这七种金属,使人类陷入了某种神秘的境地,古代的 人们天真地认为世界上只有这七种金属。他们认为金属起 源于水银(汞的俗名)和硫磺,实际上,水银是一种银白 色的液体金属,颜色和外观与银类似,铜铁锡铅都能溶于 水银形成与金银类似的合金——汞齐;水银与硫磺化合后 会生成黄色的硫化汞,与黄金类似。基于水银和金属的这 些特性,同时人们也认识到水银的化合物并非金银,炼金 家们认为应该有一种特别方法可以使便宜的金属铜铁锡等 变成贵重金属金银,他们称转变的秘方是一种叫“哲人石” 的东西,但千百年来,“哲人石”只是炼金家的一种幻想, 谁也没有发现这种东西。
青铜时代:人类对铜的使用并非是从青铜而是从纯铜开始的。在西亚地区,铜矿石裸于地 表,人们在铜矿石上燃烧炭火,便会还原出与绿色矿石颜色不同的红色铜来。
由于纯铜硬度低,并不太适合于制作生产工具,后来,人们就有意识地在炼 制铜矿石时掺入其他矿石,以制成铜的合金来提高工具的硬度。据考古推测,这时人
们已经能够制得纯铅和纯锡了。从商代的墓葬中先后发现了铅爵、铅戈和铅斛等纯铅 制品。
人类对金属的使用史
金属时代的到来为人类文明带来了新的曙光,人们发现了七种至今仍然广泛应用着的 七种金属,它们是金银铜铁锡铅汞。下面讲讲这七种金属的发现过程及对人类发展的 影响。 1. 黄金时代 :公元前3000年 ,开罗有名的旅行家里希尔正拿着一块黄灿灿的东西,里 希尔说这是神赐予人类的宝物,他把它称作黄金。就在里希尔发现金块后不久,他又 发现了银子。里希尔发现这种新的金属与金子的特性十分类似,也是沉重而柔软,用 手捏捏就能使它变形,他把这种金属命名为白银。人们沿用里希尔发现的这个方法: 用篝火灼烧银矿石而得到银,这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化学还原反应,木炭把银矿石中 的硫化银还原成银。

矿物是怎么形成的

矿物是怎么形成的

矿物是怎么形成的
由于地球的演化过程非常复杂,矿物的形成也充满了神秘。

矿物是构
成地表岩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形成于变质作用和成熟作用中。

本文将为您讲述矿物是如何形成的:
1、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中,高温和高压使岩石瓦解和熔融,从而出现各种物质和渗漏,矿物的晶体结构被此类变质作用所影响,最终改
变原来的岩石组成,并形成新的矿物。

2、成熟作用:成熟作用是指一种沉淀反应,即溶解的物质可以随水流动而移动,当到达合适的成熟状态时,沉淀物会在某一地方落实,产
生矿物。

3、溶融沉积作用:熔体是一种液态物质,它由蒸发后产生,然后溶出物质也可以沉淀于其中,这样也会形成矿物。

4、热液作用:热液是一种温度较高的液态物质,像泉水一样在火山喷发前射出洞口,矿物可能会在此形成。

5、交代作用:交代作用是矿物形成的最常见方式,一种典型的例子就是水晶的形成过程,由于有溶液的存在,部分矿物质会随之析出,形
成新的矿物晶体。

通过上述五种方式,矿物得以形成地表岩石的组成部分,从而成为地球的重要构成成分,由此可见矿物的常态形成是一项复杂的过程。

矿物是怎样形成的呢

矿物是怎样形成的呢

矿物是怎样形成的呢矿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是什么因素导致矿物的形成呢?下面就让店铺来给你科普一下矿物是怎样形成的。

矿物的形成岩浆作用发生于温度和压力均较高的条件下。

主要从岩浆熔融体中结晶析出橄榄石﹑辉石﹑闪石﹑云母﹑长石﹑石英等主要造岩矿物,它们组成了各类岩浆岩。

同时还有铬铁矿﹑铂族元素矿物﹑金刚石﹑钒钛磁铁矿﹑铜镍硫化物以及含磷﹑锆﹑铌﹑钽的矿物形成。

伟晶作用中矿物在700~400℃﹑外压大于内压的封闭系统中生成。

所形成的矿物颗粒粗大。

除长石﹑云母﹑石英外,还有富含挥发组分氟﹑硼的矿物如黄玉﹑电气石,含锂﹑铍﹑铷﹑铯﹑铌﹑钽﹑稀土等稀有元素的矿物,如锂辉石﹑绿柱石和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形成。

热液作用中矿物从气液或热水溶液中形成。

高温热液(400~300℃)以钨﹑锡的氧化物和钼﹑铋的硫化物为代表;中温热液(300~200℃)以铜﹑铅﹑锌的硫化物矿物为代表;低温热液(200~50℃)以砷﹑锑﹑汞的硫化物矿物为代表。

此外,热液作用还有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物形成。

风化作用中早先形成的矿物可在阳光﹑大气和水的作用下化学风化成一些在地表条件下稳定的其他矿物,如高岭石﹑硬锰矿﹑孔雀石﹑蓝铜矿等。

金属硫化物矿床经风化产生的CuSO4和FeSO4溶液,渗至地下水面以下,再与原生金属硫化物反应,可产生含铜量很高的辉铜矿﹑铜蓝等,从而形成铜的次生富集带。

化学沉积中,由真溶液中析出的矿物如石膏﹑石盐﹑钾盐、硼砂等;由胶体溶液凝聚生成的矿物如鲕状赤铁矿﹑肾状硬锰矿等。

生物沉积可形成如硅藻土(蛋白石)等。

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趋向于结构紧密﹑比重大和不含水。

在接触变质作用中,当围岩为碳酸盐岩石时,可形成夕卡岩,它由钙﹑镁﹑铁的硅酸盐矿物如透辉石﹑透闪石﹑石榴子石﹑符山石﹑硅灰石﹑硅镁石等组成。

后期常伴随著热液矿化形成铜﹑铁﹑钨和多金属矿物的聚集。

围岩为泥质岩石时可形成红柱石﹑堇青石等矿物。

矿物岩石微课:矿物的成因

矿物岩石微课:矿物的成因
矿物岩石
矿物的成因
矿物的成因
矿物的成因
目录
CONTENT
一、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二、内生作用 三、外生作用 四、变质作用
一、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自然界的矿物是地 质作用的产物,因此,
内生作用
矿物的成因通常是按地 岩 伟
质作用来分类的。
浆晶 作作
根据作用的性质和 用 用
热火 液山 作作 用用
能量来源,一般将形成
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是指地表风化产物及火山喷发物,经流水、风、冰川和 生物等搬运到河流、湖泊及海洋环境中沉积下来,形成新的矿物或矿 物组合的作用。
根据沉积方式不同,分为 机械沉积 化学沉积 生物化学沉积
沉积作用
机械沉积:当风化产物在被搬运时,由于水速或风速减小,按颗粒 大小、相对密度高低先后沉积下来。
➢接触变质作用的规模不大。根据变质因素和特征的不同,分为 热变质作用 接触交代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
(1)热变质作用 是指岩浆侵入围岩,围岩受岩浆高温的烘烤而发生的变质作用。变质发生在围岩部分,围
岩与岩浆之间基本无交代作用。 围岩一方面发生矿物重结晶、颗粒增大,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也可以形成新生的矿物, 如红柱石、堇青石、硅灰石等。
谢谢观看
风化作用 沉积作用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及大气、水、生 物等的作用,使矿物、岩石在原地遭受机械破碎与化学分解的作用。
在风化作用下,易溶解的矿物组分如K, Na, Ca等形成真溶液,被 地表水带走;
部分难溶组分如Si, Al, Fe, Mn等则残留在地表,生成表生矿物。 表生矿物主要是各种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黏土矿物及其他含氧盐,如 玉髓、蛋白石、褐铁矿、高岭石等。

矿物成因

矿物成因

矿物成因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从而具有一定的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它们在一定的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按作用性质和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内生作用,外生作用和变质作用。

内生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主要是指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地质作用,按照其物理化学条件不同,可分为岩浆作用,伟晶作用,接触交代作用和热液作用。

岩浆作用:是指岩浆在地壳深处的高温(650—1000)高压下直接结晶的作用,它是岩浆冷却结晶的最初阶段。

伟晶作用:温度一般在400—700,深度在3km—8km。

一般分为岩浆伟晶作用和变质伟晶作用两类。

岩浆伟晶作用:是在岩浆作用的晚期,在侵入体冷凝的最后阶段,由于熔体中富含挥发分,在外压大于内压的封闭条件下缓慢晶出,所以矿物晶体粗大,并具文象结构[钾长石(微斜长石)和石英的规则连生]和带状构造。

几乎所有的侵入岩都具有自己相对性的伟晶岩,如化岗伟晶岩,碱性伟晶岩,基性超基性伟晶岩等,其中分布最广,最具有工业价值的是化岗伟晶岩接触交代作用:主要发生在中酸性侵入岩体岩浆同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

所形成的岩石是矽卡岩。

由于交代作用的特点和围岩组分的不同,因而矽卡岩有镁质和钙质两种类型。

镁矽卡岩:多数认为是岩浆阶段深成条件下形成的,但也有岩浆期后形成的,其围岩是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主要矿物有镁橄榄石,尖晶石,透辉石,镁铝石榴子石,磁铁矿等。

钙矽卡岩:一般认为是岩浆期后浅成条件下形成的。

围岩以石灰岩为主,主要矿物有钙铝石榴子石,钙铁石榴子石,透辉石钙铁辉石,硅灰石,方柱石。

后期蚀变矿物有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方解石。

外生作用:又称表生作用。

它的能源来自阳光,水,大气和生物等。

包括风化作用和沉积作用,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在地表或近地表进行的。

金属硫化物矿床容易遭受风化,在良好的风化条件下,可以呈现垂直分带,即从地表向地下深处分为氧化带,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和原生硫化物带。

矿物学中的矿物形态与矿物成因分析

矿物学中的矿物形态与矿物成因分析

矿物学中的矿物形态与矿物成因分析矿物形态是指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外部形状和结构。

它与矿物的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矿物形态的研究是矿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矿物的鉴定和矿物成因的解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物形态的分类与特点矿物形态按照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结晶形态:矿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晶体形状,通常由其晶体结构和生长环境共同决定。

结晶形态可以是具有对称性的完美晶体,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晶体团块,甚至是无法分辨的微晶体。

2. 非晶态:一些矿物由于其结构的不规则性,无法形成明显的晶体结构,表现为非晶态。

典型的非晶态矿物包括玻璃、凝胶和胶态矿物等。

它们没有规则的外部形状,通常呈均匀的胶状或块状。

3. 斑岩体:一些矿物以岩石的形式存在,称为斑岩体。

斑岩体由于由多个矿物组成,其外部形态复杂,常呈不规则的块状或带状分布。

斑岩体的形成与深部岩浆的侵入和冷却有关。

二、矿物形态的成因解析矿物形态的成因与矿物的结晶机制、成岩作用以及地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下面以几种常见矿物为例,进行矿物形态与成因的解析。

1. 方解石:方解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物,其晶体形态多为六面体或菱面体。

方解石的形成与碳酸岩溶解和沉积有关。

在碳酸岩地区,方解石常以伴生晶体的形式存在,受地下水循环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方解石晶体形态。

2. 方铅矿:方铅矿的晶体形态多为立方体,对称性明显。

方铅矿主要形成于矿床中的高温高压环境,其成矿过程与火成作用和热液作用有关。

在这些矿床中,方铅矿由于结晶速度较快,形成了规则的立方体晶体。

3. 磷灰石:磷灰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其晶体形态多为柱状或板状。

磷灰石的形成与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有关。

在沉积岩中,磷灰石常以颗粒或粘结物的形式出现;而在变质岩中,磷灰石则呈片状或柱状分布。

总之,矿物形态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矿物的晶体结构、成岩作用以及地质环境,在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矿物的晶体结构和成因

矿物的晶体结构和成因

矿物的晶体结构和成因矿物是自然界中固态的物质,通常具有特定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矿物的晶体结构和成因是研究矿物学的重要内容,对了解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地质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物的晶体结构矿物的晶体结构指的是矿物的原子排列方式和晶体的几何形态。

矿物的晶体结构决定了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对其在地球中的分布和形成起到重要影响。

矿物的晶体结构是由原子通过原子键连接而成的,原子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矿物中最常见的是离子键,即不同电荷的离子通过电磁作用力相互吸引而形成的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结构稳定,熔点高,具有良好的电导性和光学性质。

矿物的晶体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等方法来确定。

X射线衍射通过测定矿物晶体中X射线的散射情况,可以确定晶体中原子的位置和排列方式。

通过研究晶体结构,可以推测矿物的性质和成因。

二、矿物的成因矿物的成因指的是矿物形成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矿物的成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热液矿床、岩浆矿床、沉积矿床等。

1.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是由地壳中的热液作用形成的矿床。

热液是地壳中的水或气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溶解物质。

当热液在地壳中流动时,会与周围的岩石和矿物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矿物。

例如,金矿、铜矿等许多金属矿床就是由热液作用形成的。

2. 岩浆矿床岩浆矿床是由岩浆中的溶解物质在岩浆冷却过程中析出形成的矿床。

岩浆是地壳中的熔融岩石,具有高温高压的特点。

当岩浆冷却时,其中的溶解物质会逐渐凝固并形成矿物。

例如,石英、长石等许多硅酸盐矿物就是由岩浆形成的。

3. 沉积矿床沉积矿床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

沉积作用是地壳中碎屑颗粒和溶解物质在水或风等介质的作用下沉积并形成沉积岩的过程。

在沉积岩中,常常含有一些矿物颗粒或晶体。

例如,煤矿、石灰石等就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成因。

矿物学家通过研究矿物成因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和地壳演化的过程,揭示矿床形成的规律,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5第五讲 第5章 成矿规律与矿床谱系

5第五讲 第5章 成矿规律与矿床谱系

• ⑴环太平洋成矿带
带等。
• ①内带:属新生代成矿带,在美洲西海岸沿滨海断裂带发育,主产铜、
金矿床;在亚洲东部沿岛弧分布,主要发育第三纪的火山岩有关的块 状硫化物(Cu、Zn等)及Au、Ag矿床(图3-3-2);沿断裂带有基性、 超基性岩及有关的Cr、Ni、Pt矿床。 • ②外带:位于大陆部分,属中生代成矿带、主产W、Sn、Mo、Bi、Pb、 Zn、Sb、Hg、Cu、Ag、Ni、Fe等矿产。
6)喜山成矿期:
• 此期我国台湾地槽和印亚大陆碰撞造山强烈活动, •
产出有伴随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的Cr-Pt矿床 (西藏)、Cu-Ni矿床及火山岩中的Cu、Au矿床(台 湾)等以及Pb、Zn、S矿床(新疆西南部)。 本期内生矿产虽较局限,但外生矿产比较发育, 以风化淋滤和沉积矿床为主,主要的有塔里木盆 地和柴达木盆地边缘地带的层状铜矿床,各地的 砂金、砂锡矿床,风化淋滤型镍矿,风化壳型铝 土矿,西北许多地区的硼矿和盐类矿床,西南地 区的钾盐和岩盐以及第三纪的煤炭和石油等。
• (2)晚太古~早元古代成矿期(中条或吕梁期)(2500~
1800Ma):本期地壳已经形成并相对稳定下来,火山作用、 花岗岩化、混合岩化仍较普遍和强烈。火山和火山沉积建 造,各种碎屑沉积建造及化学沉积建造大量出现,生物沉 积建造开始出现。在这种地质环境中形成的矿产有Cr、Ni、 Pt、Fe-Ti、金刚石、铜铅锌硫化物、稀土、硼、滑石、 菱镁矿、云母等。 江、扬子构造旋回成矿期。这时稳定区与活动带区别明显, 大气中CO2占优势,海水中CO2逐渐减少而变成硫酸盐型, 主要矿产有Fe、Cu、P、石棉、石墨等,在北方产于长城、 蓟县、青白口系地层中,在南方则产于板溪群、会理群、 昆阳群、神农架群、南沱砂岩层及相应地层中。

chap5 矿物的成因

chap5  矿物的成因
主要包括: (2)标型矿物共生组合 标型矿物共生组合 (3)矿物标型特征
一、标型矿物和标型矿物共生组合 标型矿物和标型矿物共生组合 标型矿物和标型矿物共生组合 标型矿物 标型矿物共生组合: 标型矿物共生组合 只在某种特定的地质作用 某种特定 地质作用 某种特定 地质作用中 形成和稳定的矿物 特征性矿物 形成和稳定 矿物和特征性矿物 矿物 组合。
§2 矿物形成的影响因素
矿物的形成、稳定 演化 形成 稳定和演化 演化取决于
其所处的地质环境 物理化学条件, 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 地质环境
即取决于地质作用 温度、压力、 地质作用及温度 地质作用 组分的浓度 介质的酸碱度(pH 组分的浓度、介质的酸碱度 氧化还原电位(Eh值)和 值)、氧化还原电位 值 组分的化学位 组分 化学位(µi)、逸度(fi)、 时间等因素。 活度(ai)及时间 时间
2.次生包裹体 ( S )
矿物形成后,后期热液 形成后 后期热液沿矿物的 微裂隙贯入,引起矿物局部溶解 微裂隙 局部溶解 并发生重结晶,之后又为主矿物 重结晶 为主矿物 所圈闭而形成的定向排列 包裹体。 定向排列的包裹体 所圈闭 定向排列
切穿矿物颗粒的裂隙分布 特点:常沿切穿矿物颗粒 裂隙分布。 切穿矿物颗粒
Chap.5
矿物的成因
矿物的形成、稳定 变化 形成 稳定和变化 均无不受热力学条件 热力学条件所制约, 热力学条件 同时环境 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 环境的 环境 又导致矿物在成分、结构、形态 成分 及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上的细微变化。 物理性质 细微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1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一、内生作用
地球内部热能 内生作用:主要由地球内部热能 地球 所导致矿物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

矿物是怎样形成的

矿物是怎样形成的

矿物是怎样形成的矿物(外文名:mineral)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不过矿物是怎么形成的呢?接下来就跟着店铺一起去看看吧。

矿物的形成:矿物是自然界中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

自然界的地质作用根据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分为内生作用、外生作用和变质作用三种。

内生作用的能量源自地球内部,如火山作用、岩浆作用;外生作用为太阳能、水、大气和生物所产生的作用(包括风化、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指已形成的矿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发生改变的作用。

在这三方面作用条件下,矿物形成的方式有三个方面:气态变为固态火山喷出硫蒸汽或H2S气体,前者因温度骤降可直接升华成自然硫,H2S气体可与大气中的O2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自然硫。

我国台湾大屯火山群和龟山岛就有这种方式形成的自然硫。

液态变为固态是矿物形成的主要方式,可分为两种形式。

(1)从溶液中蒸发结晶。

我国青海柴达木盆地,由于盐湖水长期蒸发,使盐湖水不断浓缩而达到饱和,从中结晶出石盐等许多盐类矿物,就是这种形成方式。

(2)从溶液中降温结晶。

地壳下面的岩浆熔体是一种成分极其复杂的高温硅酸盐熔融体(其状态像炼钢炉中的钢水),在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当温度低于某种矿物的熔点时就结晶形成该种矿物。

岩浆中所有的组分,随着温度下降不断结晶形成一系列的矿物,一般熔点高的矿物先结晶成矿物。

固态变为固态主要是由非晶质体变成晶质体。

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流迅速冷却,来不及形成结晶态的矿物,却固结成非晶质的火山玻璃,经过长时间后,这些非晶质体可逐渐转变成各种结晶态的矿物。

由胶体凝聚作用形成的矿物称为胶体矿物。

例如河水能携带大量胶体,在出口处与海水相遇,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使河水中的胶体产生胶凝作用,形成胶体矿物,滨海地区的鲕状赤铁矿就是这样形成的。

矿物都分别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当外界条件变化后,原来的矿物可变化形成另一种新矿物,如黄铁矿在地表经过水和大气的作用后,可形成褐铁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内生地质作用:
其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主要 指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地质作用, 进一步可分为岩浆作用、伟晶 作用、接触交代作用、热液作 用和火山作用。
(1)岩浆作用
是指在地壳深部(650~1000℃ )的高温高压条 件下直接结晶的地质作用。是岩浆冷却结晶的 最初阶段。 所形成的矿物有:
Mg、Fe硅酸盐——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 K、Na、Ca硅酸盐——长石、白云母等 氧化物——石英等 重要矿床的矿石矿物:磁铁矿、铬铁矿、自然铂、磁黄铁矿、 黄铜矿
1)重建式相变
晶体结构发生了彻底改组, 包括键性、配位态及堆积方式等 的变化,再重新建立起新变体的 结构。转变需要外界提供相当高 的活化能方可得以发生。
2)移位式相变
无需破坏原有的键,仅结构中 原子或离子稍作位移即实现了相 转变,也称畸变式相变。此类相变 通常迅速而可逆。
3)有序 —无序相变
同种物质晶体结构的无序态 与有序态之间的转变。
矿物通常是按晶格能降低的顺序 而次第析出的,共生的矿物的晶格能 大体相近。
确定矿物生成顺序的标志:
① 矿物的空间位置关系空间位置关系:
地质体中心部位的矿物形成晚。 当一矿物穿插或包围或充填其他 矿物时,被穿插或被包围或被充填 的矿物生成较早。
②矿物的自形程度矿物的自形程度:
相互接触的矿物晶体, 自形程度(晶形的完整程度) 高者一般生成较早。但应注意 矿物的结晶能力的影响。
(1)有序化是必然趋势。 (2)有序 —无序相变往往是
在达到一定的临界温度后,通过 结构有序度的连续变化而在或长 或短的时间内逐步完成的。 (3)温度升高,促使晶体结构 从有序→无序,晶体对称程度增高; 而温度缓慢降低,则有利于无序结构 的有序化,晶体的对称性降低。
副像:矿物发生同质多像相变时, 其晶体结构及物理性质均发生 明显的变化,但原变体的晶形 却为新变体所继承下来。
注意: 矿物的空间分布、多成因性 及多世代性,决定了同种矿物 在晶形、物性、成分、结构等 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矿物标型矿物标型包括:
形态标型 物理性质标型
化学标型 结构标型
注意:
1)并非所有矿物都具标型特征,
仅某些矿物的某些性质才具标型 意义。
2)全球性标型较少,而地区性
标型相对较多。
矿物地质温度计(GT)、地质压力计 (GB)和 地质温压计(GTB):
使矿物晶体产生局部破裂或蚀坑, 成矿流体进入其中,并使这些部位 发生重结晶而被继续生长的晶体 封存所形成的包裹体。
特点:沿愈合裂隙分布,但裂隙只局限于 主矿物内部,并不切穿矿物晶体颗粒。
三、意义
1) P和PS是代表形成主矿物的
原始成岩成矿流体的样品,
其成分和热力学参数(温度、压力、 PH值、Eh值和盐度等)反映了主矿物 形成时的化学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 可作为译解成矿作用特别是内生成矿 作用的密码;
(4)伟晶作用
电气石 (玉玺)
分两种:
岩浆作用晚期的伟晶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阶段的伟晶作用。
(5)接触交代作用
尖晶石
主要是指:发生于中酸性岩浆岩侵入体与碳酸 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中,岩浆成因的热液与碳酸 盐类岩石发生的一系列的交代作用,
二、外生作用
外生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较低
的温度和压力下,由于太阳能、水、 大气和生物等因素的参与而形成 矿物的各种地质作用。
下一页
变质作用
返回
矿物的空间位置关系
返回
矿物的自形程度
返 回
矿物的交代关系
返回
矿物世代
返回
共生矿物
返回
矿物标型
T (℃ )
返回
假次生包裹体
返回
假像
返回
有序化趋势
返回
副像
返回
移 位 式 相 变
返回
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
即取决于地质作用及温度、压力、 组分的浓度、介质的酸碱度(pH 值)及时间等因素。
注意:
1) 岩浆和热液作用过程中,
温度和组分浓度起主要作用;
2) 区域变质作用中,温度和
压力起主导作用;
3) 外生作用中,pH值 对矿物的
形成具重要意义。
§3 矿物的时空关系
一、矿物的生成顺序和矿物世代 1.矿物的生成顺序 自然界地质体中的各种矿物 在形成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机械沉积:风化产物被水流冲刷和再沉积时,物理和化学性
质稳定的矿物会沉积下来,如长石、石英及少量的重矿物。
化学沉积:由溶液直接结晶的沉积作用,如石膏、石盐、钾
盐等。因溶解度的不同,呈现出一定的沉淀顺序:
胶体沉积:风化作用产生的胶体进入到湖、海盆,发生凝聚
而沉淀,形成Fe、Mn、Al、Si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利用矿物学特征定量或半定量地 测量矿物平衡温度和压力的地质 数学模型。
意义:
矿物的标型已广泛用于:
1)了解地壳、地幔和宇宙; 2)探索矿物及地质体的成因;
3)指导找矿勘探;
4)评价地质体的含矿性。
§5 矿物中的包裹体
一、概念
矿物中的包裹体: 矿物生长过程中或形成之中 被捕获包裹于矿物晶体缺陷(如 晶格空位、位错、空洞和裂隙等) 中的,至今尚完好封存在主矿物中
含水矿物因失去其所含结晶水 而变成另一种矿物的作用。
2.晶体结构的变化
在封闭体系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只有能量的交换,而无物质上的 交换,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促使 矿物发生晶体结构的转变而化学 成分保持不变。
晶体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 同质多像相变和多型相变等。
同质多像相变:当外界条件改变到 一定程度时,同质多像各变体之间 在固态条件下发生结构的转变。
特别是沿主矿物的晶面成群或成 条带状、环带状分布。
2.次生包裹体 ( S )
矿物形成后,后期热液沿矿物的 微裂隙贯入,引起矿物局部溶解 并发生重结晶,之后又为主矿物 所圈闭而形成的定向排列的包裹体。 特点:常沿切穿矿物颗粒的裂隙分布。
3.假次生包裹体假次生包裹体 ( PS )
矿物生长过程中,由于构造应力作用,
晶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非晶质
矿物会逐渐变为结晶质矿物。
4.晶形的变化 矿物形成之后,受后来的溶液 的溶蚀,晶体几何凸多面体的 角顶、晶棱变圆滑, 逐渐向球状晶形过渡, 形成凸晶。
本 章 结 束
请同学们课下认真复习
内生作用
下一页
内生作用
返回
外 生 作 用
下 一 页
外 生 作 用
返 回
变质作用
Chap.5
矿物的成因
矿物的形成、稳定和变化 均无不受热力学条件所制约, 同时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 又导致矿物在成分、结构、形态 及物理性质上的细微变化。
§1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一、内生作用
内生作用:主要由地球内部热能
所导致矿物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
包括岩浆作用、火山作用、伟晶作用
和热液作用等各种复杂的过程。
③矿物的交代关系矿物的交代关系:
矿物的交代作用首先沿颗粒 的边缘或裂隙进行,被交代的 矿物形成较早。
2.矿物世代矿物世代
在一个矿床中,同种矿物 在形成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与一定的成矿阶段相对应。
二、矿物的共生和伴生
1.矿物的共生
同一成因、同一成矿期(或 成矿阶段)所形成的不同矿物 共存于同一空间的现象。
生物沉积:为生物有机体作用的结果,常由生物的骨骼和遗
骸堆积而成
准噶尔盆地——物理风化为主
宝岛台湾
可见到的地质作用:风 化、河流冲刷、沉积作 用等
河流冲刷作用
三、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在地表以下较深部位,
已形成的岩石,由于地壳构造变动、 岩浆活动及地热流变化的影响,其所处 的地质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致使 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发生成分、 结构上的变化,而生成一系列变质矿物, 形成新的岩石的作用。
接触热变质作用
岩浆侵入使围岩受热的影响而产生的变质作用。 可使围岩重结晶,也可形成新矿物。 围岩的成分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矿物。
区域变质作用
伴随大规模区域构造运动而发生 的大面积的变质作用。影响因素有: P、T、挥发份等,可使原岩矿物 重结晶,也可形成新矿物。
§2 矿物形成的影响因素
矿物的形成、稳定和演化取决于
2)S反映成矿期后热液活动
的物理化学作用的温度、压力、 介质成分和性质。
§6 矿物的变化
一、矿物的稳定性
自然界中所有的自发过程, 必然伴随着一个≥0的熵的变化, 朝着自由能减小的方向进行,其物质 的转移是向着化学位降低的方向 进行。体系趋向于自由能最低的状态。
二、矿物的变化
1.化学成分的变化
自然界的化学作用决定于环境。 在开放体系,体系与环境存在着 物质的形成新的矿物,从而使体系 总自由能最低。
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界线的那一部分物质。
特点:
1)普遍存在于矿物中,数量
相当多;
2)形状各异,成分复杂,可以
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3)大小不一,气液包裹体大多
<10m。
二、类型
按成因分原生、次生和假次生 包裹体。
1.原生包裹体 ( P )
矿物结晶过程中被捕获封存的 成岩成矿介质(含气液的流体或
硅酸盐熔融体)。与主矿物同时形成。 特点:常沿主矿物的某些特定结晶方向,
1)交代作用
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已形成的矿物 与熔体、溶液或气液的相互作用而 发生组分上的交换,使原矿物转变 为其他矿物的作用。
假像:交代强烈时,原矿物可 全部为新形成的矿物所替代,但 仍保持原矿物的晶形。
2)水化作用
无水矿物因一定比例的水加入到 矿物晶格中而变成含结晶水的矿物 的作用。
3)脱水作用
(1)风化作用
原生矿物经风化发生分解、水合和破坏,形成 新环境中稳定存在的新矿物和岩石。包括物理 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不同矿物抗风化的程度不同,一般来说: 硫化物、碳酸盐最易风化 • 硅酸盐、氧化物较稳定 • 自然元素最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