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选修《六一居士》练习

合集下载

欧阳修文言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汇编

欧阳修文言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汇编

一、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六一居士传欧阳修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这】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这】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更换】其号。

此庄生所诮【讥讽】畏影而走乎日【太阳】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姑且】以志【记述】吾之乐【乐趣】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尽】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zhuō】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空闲】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同情怜悯的样子】哀【怜悯,同情】之,赐其骸骨【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使得与此五物偕【俱,共同】返于田庐,庶几【差不多】偿【实现,满足】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安逸】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小,少。

微不足道】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参考译文: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己称作醉翁。

【高中课内阅读】《六一居士传》同步练习(附答案)

【高中课内阅读】《六一居士传》同步练习(附答案)

【高中课内阅读】《六一居士传》同步练习(附答案)《六一居士传》同步练习一、注音滁()山颍()水诮()喘()吾之乐可胜()道哉 ?()骸()骨讫()二、填空六一居士指,代文学家,字,谥号,有文集《《六一居士传》同步练习一、注音滁()山颍()水诮()喘()吾之乐可胜()道哉?()骸()骨讫()二、填空六一居士指,代文学家,字,谥号,有文集《》。

三、释义: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谪: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古:今:3是为五尔尔:4以吾一翁以:5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诮:畏:走古:今:6聊以志吾之乐尔聊:以:志:尔:7吾之乐可胜道哉乐:胜:8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方:其:9阅大战于涿鹿之原阅:10未足喻其乐且适也足:喻:其:适:1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为吾累者众也患:不得:极:累:12其大者有二焉大者:13轩裳?组劳吾形于外劳:形:外:14使吾形不病而已悴病:已:15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乞:一日:恻然:哀:16庶几偿其夙愿焉庶几:夙愿:17此吾之所以志也古:今:18子知轩裳?组之累其形子:累:其:19于彼者已劳矣累:彼者:20吾其何择哉其:21置之,区区不足较也置足:较:22已而叹曰已而:23夫士少而仕士:仕:24吾素慕之素:慕:25宜去一也宜:去:26乃以难?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乃:以:?:筋骸:过分古:今:荣:禄: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6《六一居士传》限时训练题(教师版)

6《六一居士传》限时训练题(教师版)

6《六一居士传》练习阅读《六一居士传》一文,完成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疾走:快速奔跑B. 子欲逃名..者乎逃名:逃避名声C.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素慕:向来羡慕D.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无称:没有名称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辞退官职B. 聊以志.吾之乐尔志向C. 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形容D. 尚何暇.于五物哉闲暇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太山在前而.不见B.使吾形不病而.已悴C.子知轩裳珪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D.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而屡易其.号”中的“其”字意思相同()A. 客曰:其.乐如何B. 赐其.骸骨C.吾其.何择哉D.其.大者有二焉5.以下各组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家藏书一万卷B.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C.六一居士初谪滁山D.夫士少而仕,老而休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 六一,何谓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方其得意于五物也申之以孝悌之义C.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D. 此吾之所以志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7.最能表明作者渴望隐退的原因的一组()①.予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②. 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③. 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④. 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⑤.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⑥. 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A. ①③⑥B. ①②④C.②③⑤D.④⑤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结合自己一生的经历,从自己晚年更号“六一居士”的来由说起,叙说自己的爱好情趣以及渴望隐退的心情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

B. 引用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为了引出欧阳修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不是矫情的表现。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规范训练22六一居士传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规范训练22六一居士传唐宋散文选读

◆6六一居士传(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迁谪.(zé)佚.名(yì)讫.(qì)号.哭(háo)B.相称.(chèn)牵累.(lěi)灾难.(nàn)骸.骨(hái)C.轩.辕(xuān) 珪.石(ɡuī)憔悴.(cuì)恻.然(cè)D.涿.鹿(zhuō)讥诮.(qiào)颍.水(yǐnɡ)夙.愿(sù)解析“谪”读“zhé”。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5分) A.聊以志吾之乐尔B.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D.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解析A项,“尔”通“耳”,罢了;C项,“讫”通“迄”,到;D项,“彊”通“强”,强壮。

答案 B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组:印绶B.是岂.不为六一乎岂:难道C.子欲逃名.者乎名:名声D.吾负.三宜去负:负责解析负:担负,引申为具备。

答案 D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5分) A.太山在前而.不见B.使吾形不病而.已悴C.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D.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解析D项表并列,前三项表转折。

答案 D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0分)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六一居士传巩固练习

六一居士传巩固练习

《六一居士传》全文巩固练习姓名:学号:六一居士初谪.(1 )(于)滁(chú)山,自号.(2 )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3 )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4 )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5 )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6 )者乎?而屡易.(7 )其号。

此庄生所诮.(8 )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9 )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10 )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11 )以志.(12 )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13 )道哉!方其得意..(14 )于五物也,太山(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15 )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16 )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17 )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18 )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19 )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20 )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21 )偿其夙愿..(22 )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于.(23 )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24 )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25 )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26 ),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27 )慕之,宜去.(28 )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29 )无称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30 )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31 )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规范训练22六一居士传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规范训练22六一居士传唐宋散文选读

◆6六一居士传(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迁谪.(zé)佚.名(yì)讫.(qì)号.哭(háo)B.相称.(chèn)牵累.(lěi)灾难.(nàn)骸.骨(hái)C.轩.辕(xuān) 珪.石(ɡuī)憔悴.(cuì)恻.然(cè)D.涿.鹿(zhuō)讥诮.(qiào)颍.水(yǐnɡ)夙.愿(sù)解析“谪”读“zhé”。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5分) A.聊以志吾之乐尔B.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D.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解析A项,“尔”通“耳”,罢了;C项,“讫”通“迄”,到;D项,“彊”通“强”,强壮。

答案 B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组:印绶B.是岂.不为六一乎岂:难道C.子欲逃名.者乎名:名声D.吾负.三宜去负:负责解析负:担负,引申为具备。

答案 D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5分) A.太山在前而.不见B.使吾形不病而.已悴C.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D.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解析D项表并列,前三项表转折。

答案 D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0分)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高中语文六一居士传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六一居士传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六一居士传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几千名表演者表演的立体的活字印刷板为我们呈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先后出现了两个中国古代的“和”字和一个现代字体的“和”。

请解说这种表现所表达的寓意: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鉴真和尚刚剃度皈依时,住持让他做了寺里谁也不愿意做的行脚僧。

一天,日已三竿,鉴真依旧大睡不起。

住持很奇怪,叫醒鉴真问为什么。

鉴真说:“穿破一堆芒鞋,就能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吗?我还是为庙里节省些芒鞋吧!”住持一听,明白了,说:“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吧。

”寺前是黄土坡,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路面泥泞不堪。

艰难走过之后,住持问:“你能找到你刚才留下的脚印吗?”鉴真说:“当然。

”住持捻须一笑:“你能否找到你昨天从这条路上走过的脚印?”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没下雨,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留下脚印?”住持听了,拍着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请根据以上文字,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范围作文。

⑵标题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⑶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字数不少于800字。

3,____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鹊桥仙》)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

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

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加领汝南兵以解围。

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

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

拜济丹阳太守。

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

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

”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

关羽围樊.襄阳。

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

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太祖如其言。

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8六一居士传实战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8六一居士传实战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六一居士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全相同的一项是( )A.滁.州雏.形刍.议踟蹰.B.颍.水新颖.影.音应.届C.轩.裳宣.纸喧.闹煊.赫D.轶.事造诣.安逸.肄.业解析:选B。

A.都读“chú”;B.“应”读(yīnɡ),其余读“yǐnɡ”;C.都读“xuān”;D.都读“yì”。

2.下列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愉悦恻然置之度外B.逻缉荣禄无限感概C.逃避宦海自食其言D.悠闲迂缓同心共济解析:选B。

缉—辑,概—慨。

3.和“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六一,何谓也B.此吾之所以志也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D.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解析:选C。

定语后置。

A.宾语前置句;B.判断句;D.状语后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B.累于此者既佚矣C.使吾形不病而已悴D.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解析:选D。

A.使动用法,使……劳累;B.名词作动词,生病;C.形容词作动词,拖累。

5.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既老而.衰且病太山在前而.不见B.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C.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D.此吾之所以..志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选B。

“这样”。

A.表并列/表转折;C.表并列/将近;D.……的原因/用来……的。

6.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译文:六一居士刚刚迁居滁州时,曾自称醉翁。

B.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译文:为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

我将选择哪方面呢!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译文: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D.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译文: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我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解析:选A。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38《六一居士传》随堂练习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38《六一居士传》随堂练习

第8课六一居士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全相同的一项就是()A、滁.州雏.形刍.议踟蹰.B、颍.水新颖影..音应.届C、轩.裳宣.纸喧.闹煊.赫D、轶.事造诣.安逸肄..业答案 B解析“应届”的“应”读yīnɡ,其她读yǐnɡ。

2、下列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项就是()A、愉悦恻然置之度外B、逻缉荣禄无限感概C、逃避宦海自食其言D、悠闲迂缓依阿取容答案 B解析缉—辑,概—慨。

3、下列句子与“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句式相同的一项就是()A、六一,何谓也B、此吾之所以志也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D、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答案 C解析C项与例句同,均为定语后置句。

A项宾语前置句。

B项判断句。

D项状语后置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就是()A、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B、累于此者既佚矣C、使吾形不病而已悴D、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答案 D解析活用词语:A项“劳”,B项“累”,C项“病”。

5、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就是()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答案 B解析B项这样。

A项表并列/表转折。

C项并且/将近。

D项“……的原因”/“用来……的”。

6、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就是()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译文:六一居士刚刚迁居滁州时,曾自称醉翁。

B、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译文:受五物“拖累”,既安逸又可幸免祸患。

我将选择哪方面呢!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译文:我曾经掌权于当世,但至今也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就是应当去职的第二点理由。

D、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译文:我背负这三个应当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五物,我也应当去职,这又有什么可说的呢!答案 A解析六一居士刚刚被贬滁州时,曾自称醉翁。

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9题。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高中语文6六一居士传达标训练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6六一居士传达标训练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六一居士传课时训练6六一居士传一、夯基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D项,副词,表反问语气。

A项,介词,表处所/介词,表比较。

B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C项,连词,表目的/介词,表原因,相当于“由于”。

答案:D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导学号50800011)①官者,公仆也。

如果各级官员对普通百姓的疾苦,而热衷于“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那就与我们的“公仆”理念背道而驰了。

②长期以来,种种浪费现象——自来水龙头长流水、阅览室无人灯长明、饭桌上总是剩半盘饭菜等,在我们这里早已,不足为怪了。

③每天都会出现上公交车不排队的乱糟糟的情况,司机,从不加理睬。

那么,乘客的文明上车,谁来加以引导?何时才能出现?A.视而不见司空见惯熟视无睹B.司空见惯视而不见熟视无睹C.熟视无睹司空见惯视而不见D.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司空见惯解析:“熟视无睹”指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视而不见”指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①根据语境“对百姓的疾苦……”应选“视而不见”,②根据语境“不足为怪”应选“司空见惯”,③根据语境“从不加理睬”应选“熟视无睹”。

答案:A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题。

(导学号50800012)桑怿传[宋]欧阳修桑怿,开封雍丘人。

怿举进士,再,不中。

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

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怿白令:“愿为耆长,往来里中察奸民。

”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父老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

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

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诘共盗者。

菲翔学校高中 26六一居士传知能优化演练 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试题

菲翔学校高中 26六一居士传知能优化演练 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试题

墨达哥州易旺市菲翔学校2021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六一居士传知能优化演练粤选修〔唐宋散文选读〕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那么又更.号六一居士。

……巳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谪:被贬官B.那么又更.号六一居士更:更换C.吾素.慕之素:本来D.而讫.无称焉讫:最终解析:选C。

素:常常。

2.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D。

D项,乃:表转折,却。

A项,且:表并列/况且;B项,而:表修饰/表并列;C项,焉:语气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作者谪居滁山,改号为“六一居士〞的情况,直接点题。

B.作者把“三宜去〞放到结尾,感动人心,引起同情,求得宋神宗“恻然哀之〞,从而可以得到皇帝的怜悯,重新启用他。

C.全文的主旨,其实就是文章的结尾,这篇文章的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D.文章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不贪恋富贵,向往隐居生活的愿望。

解析:选B。

B项“重新启用他〞错,文章没有此意。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场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欧阳修,识记文言知识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识记文言知识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引导法、讲析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语】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自号为醉翁,是因为滁州琅琊山山僧智仙在酿泉上修建了一所亭子,欧阳修和客人经常来亭子里喝酒游玩,欧阳修酒量不好,喝一点点就醉了,同时年纪又最大,因此自号为醉翁,并把亭子取名为“醉翁亭”,认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是欧阳修自号为醉翁的原因。

后来,他又自号为六一居士。

那么,他为什么要改名号为六一居士呢?六一居士是怎样得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欧阳修取号为六一居士的原因。

【写作背景】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

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

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现在,既老且病,春蚕丝尽,蜡泪将干,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更何况,四十年中,官场煎熬,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

此时求去,完全是出于至性真情。

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

他仅得一年的琴棋书酒之乐便溘然长逝。

【文言知识点】1、通假字:是为五一尔,聊以志吾之乐尔:“尔”通“耳”,罢了。

太山在前而不见:“太”通“泰”。

累于此者既佚矣:“佚”通“逸”,安逸。

而讫无称焉:“讫”通“迄”,到。

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彊”通“强”,强壮、支撑。

2、古今异义词: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走,古义,跑。

【精品文档】六一居士六一居士阅读附答案-推荐word版 (2页)

【精品文档】六一居士六一居士阅读附答案-推荐word版 (2页)

【精品文档】六一居士六一居士阅读附答案-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六一居士六一居士阅读附答案
六一居士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蓑且病,将退休于颖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易其号。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1.用斜线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2.解释划线的词:
号:
是:
易:
志:
3.翻译“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4.“六一居士”中的六一具体指什么?
5.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蓑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号改为六一居士?(用原文语句回答)
6.读了选文,你觉得欧阳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2习题:第6课六一居士传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2习题:第6课六一居士传 Word版含解析

第6课六一居士传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

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自北宋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赞赏他风格平易的散文。

他的文风,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选自百度文库)【课内挖掘】千古伯乐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的出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密不可分。

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

“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

(选自晨读网) 【课外运用】致欧阳修若要问我,最为佩服的古人是哪一位,那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欧阳修。

欧阳公,你是一部流传千古的书,伴我十载,终身受益。

你是一部书,品读你,读出你令人敬佩的洒脱。

你曾经贬官至滁州太守,偶得山之僧智仙所作之亭,酒酣之间,自号醉翁,名之醉翁亭也,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中,太守醉于此,滁人游与此,众人宴于此,“宴酣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官民如此其乐融融,足以看出你治理之功。

敬重你,这份洒脱,千年来,何人能及?你是一部书,品读你,读出你让人崇拜的大度。

你身为宰相,位高权重,却不忘忧国忧民,提拔新人。

曾忆否,王安石,那个曾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的青年才俊,当年不也是你一手提拔的吗?后来,他位居你之右,你却无丝毫之嫉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你奖掖“三苏”,让他们一家人成为时代的明星,流芳千古,位列唐宋八大家,这之中,不也有你的功劳吗?敬重你,这份大度,千载来,又何人能及?你是一部书,品读你,读出你令人钦佩的才华。

且不论你那万世流传的佳作,单单是你对书籍的了解,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六一居士传学案含答案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六一居士传学案含答案

第8课六一居士传目标定位1.掌握“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和虚词“以”“之”的用法,理解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

2.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3.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背景探寻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任蔡州,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

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作者的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思想中的主导。

所以作者在文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之情。

2.文学常识自传:作者为自己写的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滁.山( ) ②颍.水( ) ③嗜.金石( ) ④涿.鹿( ) ⑤珪.( ) ⑥佚.( ) 答案 ①Chú ②Yǐnɡ ③shì ④Zhuō ⑤ɡuī ⑥yì2.通假字①聊以志吾之乐尔.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累于此者既佚.矣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耳” 罢了 ②“逸” 安逸3.一词多义①以⎩⎨⎧ 以.吾一翁 乃以.难强之筋骸 聊以.志吾之乐尔②之⎩⎨⎧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一日天子恻然哀之.答案 ①把,介词/凭、用,介词/用,介词 ②的,结构助词/无实义,定语后置的标志/代“我”,第一人称代词4.词类活用①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②使吾形不病.而已悴:③累.于彼者已劳矣:答案①使动用法,使……劳累。

②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③形容词用作动词,被拖累。

5.文言句式①六一,何谓也:②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③方其得意于五物也:④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⑤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⑥此吾之所以志也:答案①宾语前置句,应为“六一,谓何也”。

②“……也”,判断句。

粤教版-语文-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六一居士传 练习

粤教版-语文-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六一居士传 练习

一、基础考查1.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谪.(zé)佚.名(yì)起讫.(qì) 号.哭(háo)B.相称.(chèn) 牵累.(lěi)灾难.(nàn) 骸.骨(hái)C.轩.辕(xuān) 珪.石(ɡuī)憔悴.(cuì) 恻.然(cè)D.涿.鹿(zhuó) 讥诮.(qiào)颍.水(yǐnɡ) 夙.愿(sù)解析:选A。

“谪”应读“zhé”。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聊以志吾之乐尔B.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D.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解析:选B。

A项,尔:通“耳”,罢了。

C项,讫:通“迄”,到。

D项,彊:通“强”,强壮。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组:印绶B.是岂.不为六一乎岂:难道C.子欲逃名.者乎名:名声D.吾负.三宜去负:负责解析:选D。

负:担负,引申为具备。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太山在前而.不见B.使吾形不病而.已悴C.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D.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解析:选D。

D项表并列,前三项表转折。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六一居士传》教案及阅读练习答案

《六一居士传》教案及阅读练习答案

《六一居士传》教案及阅读练习答案《六一居士传》教案及阅读练习答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一居士传》教案及阅读练习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欧阳修,识记文言知识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识记文言知识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引导法、讲析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语】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自号为醉翁,是因为滁州琅琊山山僧智仙在酿泉上修建了一所亭子,欧阳修和客人经常来亭子里喝酒游玩,欧阳修酒量不好,喝一点点就醉了,同时年纪又最大,因此自号为醉翁,并把亭子取名为“醉翁亭”,认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是欧阳修自号为醉翁的原因。

后来,他又自号为六一居士。

那么,他为什么要改名号为六一居士呢?六一居士是怎样得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欧阳修取号为六一居士的原因。

【写作背景】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

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

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现在,既老且病,春蚕丝尽,蜡泪将干,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更何况,四十年中,官场煎熬,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

此时求去,完全是出于至性真情。

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

他仅得一年的琴棋书酒之乐便溘然长逝。

【文言知识点】1、通假字:是为五一尔,聊以志吾之乐尔:“尔”通“耳”,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任安书》巩固练习姓名:学号:一、翻译下面的句子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2、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辱哉?3、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4、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5、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6、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二、完成下面题目1、下列词语,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曩(nǎng)者阙(què)然囹圄(líng yú) B.倜傥(tì tǎng)愤懑(mèn) 放失(shì)C.缧(léi)绁臧获(cáng)剌(là)谬D.前辱之责(zhài) 闺閤(gé)愠色(yùn)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愤而著书”的思想的一组是()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②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④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⑤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3、下列选项中全都能表现司马迁“虽万被戮而无悔,隐忍苟活”的原因是()(1)恨私心有所不尽(2)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4)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5)偿前辱之责(6)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A、(1)(3)(5)B、(2)(5(6))C、(1)(4)(6)D、(2)(3)(4)4古人在对话或交流中,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下列加点的词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B.少卿足下 C.仆非敢如此也 D.臣虽下愚,知其不可5、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B、思垂空文以自见C、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D、则仆偿前世之责6、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放失旧闻B、居则忽忽若有所亡C、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D、古者富贵而名摩灭7、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稽其成败兴坏之纪B、居则忽忽若有所亡C、思垂空文以自见D、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B、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C、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D、盖文王拘而演《周易》9、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屈原放逐,乃赋《离骚》B、孙子膑脚,《兵法》修列C、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D、韩非囚秦10、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重为乡党所笑B、不韦迁蜀,世传《吕览》C、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D、韩非囚秦11、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一样的是()A C D1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一样的是()A B C D哉?1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一样的是()A B C D墓乎?三、默写校正字音,准备默写勘.探()看.守()佛龛.()不刊.之论()调侃..()()鸟瞰.()揩.油()楷.书()慷慨.()青稞.()南柯.一梦()苛.刻()青稞.()窠.臼()沉疴.()咳.嗽()坎坷.()嗑.瓜子()缂.丝()可汗..()()溘.然长逝()诓.骗()诳.语()眼眶.()框.架()窥.探()岿.然()暌.违()揆.情度.理()()傀儡..()()不积跬.步()喟.然()馈.赠()溃.败()匮.乏()功亏一篑.()振聋发聩.()市侩.()会.计()豆蔻.年华()括.号()扩.展()不卑不亢.()伉.俪()犒.劳()犒.赏()倥偬..()()桑葚.()..()()纨绔精湛.()斟酌..()()骷髅..()()抠.门()讴.歌()沤.肥()怄.气()戎马倥偬..()()同仇敌忾.()..()咯.血()铿锵《六一居士传》教学设计六一居士初谪.(1 )(于)滁(chú)山,自号.(2 )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3 )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4 )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5 )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6 )者乎?而屡易.(7 )其号。

此庄生所诮.(8 )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9 )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10 )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11 )以志.(12 )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13 )道哉!方其得意..(14 )于五物也,太山(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15 )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16 )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17 )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18 )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19 )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20 )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22 )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21 )偿其夙愿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于.(23 )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24 )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25 )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26 ),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27 )慕之,宜去.(28 )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29 )无称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30 )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31 )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32 )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一)译文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自号醉翁。

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归家,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说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一万卷书,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一千卷金石遗文,有一张琴,有一盘棋,又经常备一壶好酒。

”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为什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终老,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变名号。

这正是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

”居士说:“我本来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

”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怡然自得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能够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极尽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拖累的事情太多了。

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的身体没有生病却已经显得憔悴,心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我自身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差不多就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了。

这便是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

”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自己的心力吗?”居士说:“不是这样。

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

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

我一向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

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壮年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

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二)阅读《六一居士传》,完成下面练习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作者简要交代贬谪滁州时自号醉翁,如今又更改名号为六一居士,反映出他的官场经历和心路历程,从中年被贬谪后安于职守、与民同乐,到晚年时的急流勇退、修身养性。

B、第二段作者的琴、棋、书、酒、金石都从正面反映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一种高雅情操,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在作者看来,官场事物不仅劳形,而且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的祸患。

C、第三段作者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引退的两条理由,第一条,“老而休”,是必然规律;第二条,“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

D、从全文来看,这篇文章反映了欧阳修晚年的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薄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词类活用)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谪:贬谪B、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劳:使……劳累C、使吾形不病而已悴病:疾病D、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志:标志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词多义)A、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累:拖累B、是为五一尔,奈何尔:通“耳”,罢了C、累于彼者已劳矣累:被……拖累D、区区不足较也足:足够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词多义)A、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喻:比喻B、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乞:请求C、吾之乐可胜道哉胜:尽D、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方其:正当自己5、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古今义相同的二项是()()(3分)(古今义运用)A、将退休于颍水之上B、置之,区区不足较也C、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D、一日天子恻然哀之6、与“此吾之所以志也”句式完全一致的是()(3分)(特殊句式)A、六一,何谓也?B、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C、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D、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余与四人拥火以入B、已而叹曰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C、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D、此吾之所以志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8、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退休:因年老而辞去工作B、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志:记住C、吾之乐可胜道哉!胜:尽D、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得意:人生顺境,与“失意”相对9、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患:忧虑,担心B、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劳:劳累C、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佚:通“逸”,安逸D、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迄:至今10.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既老而衰且病②疾雷破柱而不惊B、①未足喻其乐且适也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①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②吾尝用于时矣D、①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②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11.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①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②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C、①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②乘彼垝垣( guǐ yuán ),以望复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