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最新解读【最新版】
最新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doc
![最新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doc](https://img.taocdn.com/s3/m/cd526d62cfc789eb172dc89e.png)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 民用建筑分类3.2 设计使用年限3.3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3.4 建筑与环境3.5 建筑模数3.6 防灾避难4规划控制3.6 防灾避难4.1 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4.2 建筑基地4.3 建筑突出物4.4 建筑连接体4.5 建筑高度5场地设计5.2 道路与停车场5.3 竖向5.4 绿化5.5 工程管线布置6建筑物设计6.1 建筑标定人数的确定6.2 平面布置6.3 层高和室内净高6.4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6.5 设备层、避难层和架空层6.6 厕所、卫生间、盥洗室、浴室和母婴室6.7 台阶、坡道和栏杆6.8 楼梯6.8 楼梯6.9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6.10 墙身和变形缝6.11 门窗6.13 楼地面6.14 屋面6.15 吊顶6.16 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6.17 室内外装修7.4 声环境7室内环境7.1 光环境7.2 通风7.3 热湿环境7.4 声环境8建筑设备8.1 给水排水8.2 暖通空调8.3 建筑电气8.4 燃气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 总则1.0.1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满足安全、卫生、环保等基本要求,统一各类民用建筑的通用设计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1.0.3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2 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3 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4 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
5 应满足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宜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特色。
6 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7 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有障碍的人士使用。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f5af1d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4.png)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的统一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性标准:包括防火、防震、防抗灾等设计要求,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稳固,面对自然灾害时有足够的避险能力。
2. 设备标准:涉及供水、供电、通风、消防、暖通等设备的设计要求,确保设备功能正常、运行稳定,并且满足舒适和能耗节约的要求。
3. 空间规划标准:包括户型布局、通道设置、功能分区等,使得室内空间合理有效地利用,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4. 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建筑的节能性等,确保建筑的环境影响最小化,并提高可持续发展性能。
5. 无障碍标准:确保建筑设计对于残疾人士、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使用能提供方便和安全保障。
6. 建筑外观标准:包括建筑形态、楼高、外墙材料等设计要求,以保持城市建筑风貌的一致性和城市形象的美观性。
以上是民用建筑设计中常见的统一设计标准,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会有一些具体
的细节要求和标准规定,设计师在进行民用建筑设计时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以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安全性。
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
![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dee25b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9.png)
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首先,民用设计建筑的统一标准主要涉及建筑结构、消防安全、居住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在建筑结构方面,标准要求建筑物必须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确保建筑物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不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在消防安全方面,标准要求建筑物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和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逃生。
此外,标准还要求建筑物的居住环境必须符合健康和舒适的要求,提供充足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并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和噪音扰民问题。
最后,标准还强调了民用设计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包括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
其次,民用设计建筑的统一标准还涉及到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
在建筑设计方面,标准要求建筑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安全、健康和美观等方面的要求。
在施工方面,标准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和操作能力,施工工艺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在验收方面,标准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建筑物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此外,民用设计建筑的统一标准还涉及到建筑材料、设备和管理等方面。
在建筑材料方面,标准要求建筑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不能使用有损健康和环境的材料。
在设备方面,标准要求建筑物必须安装相应的设备,保障供水、供电、供暖和通信等基本服务的正常运行。
在管理方面,标准要求建筑物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确保建筑物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
总的来说,民用设计建筑的统一标准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各国在制定标准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综合考虑建筑的结构、消防安全、居住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确保建筑物符合统一的标准,才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同时,建筑师、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也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民用建筑设计设计统一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设计统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c4bd1d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6.png)
民用建筑设计设计统一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是指在设计和建造民用建筑时,要遵循的一套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涵盖了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安全、环境等,旨在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民用建筑设计的统一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具体内容根据国情和地区特点可能会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的内容:
1. 建筑结构标准:包括建筑物的承重结构设计标准,如梁、柱、楼板等的尺寸、材料要求等。
2. 建筑功能标准:包括建筑物的功能划分和使用要求,如公共区域、私人空间、办公区、生活区等的规划和设计。
3. 建筑安全标准:包括建筑物的防火、防盗、防震等安全设施和设计要求。
4. 建筑环境标准:包括建筑物的采光、通风、保温等环境要求,以及室内空气质量、噪声控制等方面的规定。
5. 建筑节能标准:包括建筑物的节能设计要求,如建筑外墙、屋顶、玻璃等材料的热传导系数要求,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规定。
6. 建筑外观标准:包括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要求,如建筑风格、
色彩搭配、比例关系等。
7. 建筑设备标准:包括建筑物的设备安装和使用要求,如电气、给排水、空调等设备的安装和运行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的统一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这些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同时要加强对设计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民用建筑的设计符合标准,并能够安全、舒适地使用。
最新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最新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https://img.taocdn.com/s3/m/af2b4062ccbff121dd3683d1.png)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 民用建筑分类3.2 设计使用年限3.3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3.4 建筑与环境3.5 建筑模数3.6 防灾避难4规划控制3.6 防灾避难4.1 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4.2 建筑基地4.3 建筑突出物4.4 建筑连接体4.5 建筑高度5场地设计5.2 道路与停车场5.3 竖向5.4 绿化5.5 工程管线布置6建筑物设计6.1 建筑标定人数的确定6.2 平面布置6.3 层高和室内净高6.4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6.5 设备层、避难层和架空层6.6 厕所、卫生间、盥洗室、浴室和母婴室6.7 台阶、坡道和栏杆6.8 楼梯6.8 楼梯6.9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6.10 墙身和变形缝6.11 门窗6.13 楼地面6.14 屋面6.15 吊顶6.16 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6.17 室内外装修7.4 声环境7室内环境7.1 光环境7.2 通风7.3 热湿环境7.4 声环境8建筑设备8.1 给水排水8.2 暖通空调8.3 建筑电气8.4 燃气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 总则1.0.1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满足安全、卫生、环保等基本要求,统一各类民用建筑的通用设计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1.0.3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2 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3 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4 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
5 应满足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宜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特色。
6 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7 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有障碍的人士使用。
民用建筑设计设计统一标准(一)
![民用建筑设计设计统一标准(一)](https://img.taocdn.com/s3/m/32aaf85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1.png)
民用建筑设计设计统一标准(一)民用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为什么需要统一标准?•提高建筑质量:统一标准可以确保建筑设计符合基本要求,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降低成本:遵守统一标准能够减少重复工作,降低设计和施工的成本。
•促进可持续发展:统一标准可以推动绿色建筑、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统一标准的内容1. 建筑设计方案•建筑风格:明确规定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风格和特点,确保建筑外观符合相关要求。
•建筑布局:确定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确保使用功能的便利性和空间的舒适性。
•建筑尺度:规定建筑高度、面积等尺度要求,确保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
2. 结构设计标准•结构材料:明确不同部位所需的材料种类和强度要求,确保结构的持久稳固性。
•结构形式:规定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形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抗震设防:规定不同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确保建筑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3. 生活设施标准•供水和排水:规定供水和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确保供水质量和排水效果良好。
•通风和空调:明确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设计标准,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和健康。
•电气和照明:规定电气和照明系统的安全和节能要求,确保用电安全和照明效果合理。
统一标准的效益•提高设计质量:统一标准避免了个体设计师主观意识的差异,提高了设计质量和一致性。
•降低施工风险:统一标准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可靠,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优化资源利用:统一标准推动绿色建筑和能源节约,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行业发展:统一标准有利于建筑行业规范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总结民用建筑设计的统一标准对于保证建筑质量、降低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统一的设计标准,可以确保建筑符合基本要求,提高设计和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统一标准还可以推动行业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因此,各方应共同努力,积极推进民用建筑设计的统一标准化工作。
民用建筑设计设计统一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设计统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d4d71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8.png)
民用建筑设计设计统一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的统一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建筑布局:民用建筑的设计应当符合人类工作、生活和活动的需要,横向分区布局合理,纵向空间划分合理,便利性和舒适性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 结构设计:建筑的结构设计应当满足载荷要求,同时要考虑抗震、抗风等安全性能,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稳定。
3. 空间布局:民用建筑要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包括功能区域划分、通风采光、动线设计等,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使用舒适度。
4. 设备设施:民用建筑的设计应当考虑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设施,包括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照明等,满足使用要求并具备节能环保的特性。
5. 健康安全:民用建筑的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者的健康安全需求,包括防火、防盗、防灾等措施的设施与设计。
6. 绿色环保:民用建筑的设计应当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包括节能措施、资源循环利用、建筑材料的环保性等。
7. 景观设计:民用建筑的外部景观设计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供良好的视觉感受和环境融合。
8. 可持续发展:民用建筑的设计应当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建筑的寿命、适应性、灵活性等方面的考虑。
上述是民用建筑设计的统一标准的一些方面,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可能还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最新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最新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https://img.taocdn.com/s3/m/386eab50bceb19e8b9f6ba8a.png)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目录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 民用建筑分类3.2 设计使用年限3.3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3.4 建筑与环境3.5 建筑模数3.6 防灾避难4规划控制3.6 防灾避难4.1 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4.2 建筑基地4.3 建筑突出物4.4 建筑连接体4.5 建筑高度5场地设计5.2 道路与停车场5.3 竖向5.4 绿化5.5 工程管线布置6建筑物设计6.1 建筑标定人数的确定6.2 平面布置6.3 层高和室内净高6.4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6.5 设备层、避难层和架空层6.6 厕所、卫生间、盥洗室、浴室和母婴室6.7 台阶、坡道和栏杆6.8 楼梯6.8 楼梯6.9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6.10 墙身和变形缝6.11 门窗6.13 楼地面6.14 屋面6.15 吊顶6.16 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6.17 室内外装修7.4 声环境7室内环境7.1 光环境7.2 通风7.3 热湿环境7.4 声环境8建筑设备8.1 给水排水8.2 暖通空调8.3 建筑电气8.4 燃气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 总则1.0.1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满足安全、卫生、环保等基本要求,统一各类民用建筑的通用设计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1.0.3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2 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3 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4 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
5 应满足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宜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特色。
6 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7 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有障碍的人士使用。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最新解读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最新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702f19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f.png)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最新解读
国家住建部最近颁布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作为设计行业的重要指导文件。
以下是该标准的一些重要内容和解读:
1. 设计单位需满足资质要求
标准规定,设计单位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的资质要求,才能参与民用建筑设计项目。
这一点符合行业现状,也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和减少设计风险。
2. 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建筑可持续性
标准还强调了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建筑可持续性,包括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
这一点体现了当前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有助于推动设计行业向更为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 设计要考虑人性化和通用性
标准重视建筑的人性化和通用性,强调了设计中需考虑人们的行为习惯、文化背景、身体特征等因素,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使用效率。
同时,标准也着眼于建筑的通用性和可适应性,在设计中尽可能避免过分细节化,以提高建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4. 设计中需注意安全和防火问题
标准还对建筑设计中的安全和防火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包括建筑结构安全、消防设施规划等。
这些规定有助于保障设计质量,降低建筑安全隐患和火灾风险。
5. 建筑适应残疾人士使用的规定
标准还针对残疾人士的需求,作出了建筑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士使用的要求,包括观感、听感、触感、移动和行动等方面。
这一点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共享,提高建筑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新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对于建筑设计行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将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保障建筑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包容。
民用建筑统一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统一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789df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2.png)
民用建筑统一设计标准民用建筑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而建造的建筑物。
统一的设计标准是为了确保民用建筑的质量、安全和实用性。
以下是一些与民用建筑统一设计标准相关的参考内容。
1. 结构设计标准: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其中包括建筑物受力分析、结构形式选择、构件尺寸和材料选用等方面的要求。
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地震、风荷载和火灾等灾害性因素。
2. 建筑布局标准:民用建筑的布局需要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和生活需求。
这包括合理的空间划分、功能分区和通风采光等要求。
布局设计还需要考虑消防安全、无障碍通行和防噪音等因素。
3. 建筑材料标准:民用建筑的材料选择需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标准。
这包括建筑结构、外墙、地面、屋顶等部位所使用的材料。
建筑材料还需要符合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 空调、给排水、电气等系统标准:民用建筑的系统设计需要满足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标准。
这包括空调系统的设计、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电气系统的布置。
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节能、环保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5. 建筑施工标准:民用建筑的施工需要符合相关的施工工艺和标准。
这包括土建施工、建筑安装、装修和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施工标准还需要考虑安全生产、质量监督和卫生环保等因素。
6. 消防安全标准: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需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消防法规和标准。
这包括消防设施的设置、疏散通道的规划和防火材料的选择。
消防安全标准还需要考虑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消防演习等方面的要求。
7. 照明、声学设计标准:民用建筑的照明和声学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视觉和听觉需求。
这包括室内照明的亮度、照明设备的种类和布置,以及室内声学的吸音、隔音和噪音控制等要求。
8. 绿色建筑标准:民用建筑的设计理念需要体现绿色建筑的要求。
这包括使用环保材料、节能设计、水资源利用和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绿色建筑标准还需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和生态保护等因素。
民用建筑设计设计统一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设计统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183cf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4.png)
民用建筑设计设计统一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是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国家标准,旨在规范民用建筑的设计要求、原则、方法和技术措施。
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
新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则:规定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的适用范围、原则和目标。
2. 术语和定义:对民用建筑、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方面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阐述。
3. 设计依据:明确了民用建筑设计应依据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4. 设计要求:包括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5. 建筑分类与等级:对民用建筑进行了分类,并根据
建筑的重要性、使用功能、建筑高度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6. 建筑保护与防火:阐述了建筑保护、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和措施。
7. 建筑节能与环保:规定了建筑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措施。
8. 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明确了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材料选用等方面的要求。
9. 建筑设备:包括给水排水、供电、通风空调、智能化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10. 建筑施工与验收:介绍了建筑施工、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规定。
11. 建筑维护与管理:明确了建筑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民用建
筑设计水平、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原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同时废止。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700ee2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1.png)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一、统一标准的要求1、安全:设计、施工和运行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要求。
2、经济:设计必须考虑施工和运行成本。
3、科技合理:设计必须参照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的进展。
4、人性化:设计必须考虑建筑的使用者的需求。
5、创新:设计必须考虑全面优化建筑的姿态、空间、结构和功能。
二、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基本原则1、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所有法律法规。
2、设计主体必须满足使用者和承建单位的要求,确保设计满足建设项目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可行性。
3、施工图设计必须能够满足用料计算和工艺处理的要求。
4、室内空间布置必须考虑功能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5、建筑结构系统必须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同时考虑结构简洁、高效。
6、供水、排水、气体的设计和施工必须满足安全、卫生、防火的要求。
7、供电、照明和通风的设计必须考虑功能性和节能性。
8、设计要考虑遗传等生物学因素考虑住户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三、设计要求1、建筑风格:保持各地区民族文化的原始风格,体现地域区域特色。
2、环保:注重无污染施工技术,建筑结构采用可节能、可循环的材料。
3、可行性:设计成果预算合理,施工项目可行性高,物料使用的可行性强。
4、空间:室内布局要安全、科学、美观、舒适,能容纳到住户需求的功能需求。
5、结构:必须考虑结构安全性,土壤条件及自然灾害影响,以及高速化时要有强度和稳定性抗力。
6、电力:采用合理的线路设计,并考虑到节能和成本的因素。
7、供水:考虑水资源来源及采用合理的供水系统设计。
8、装置: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安全、可靠、互通性、维修方便。
四、建筑质量保障1、质量目标:各阶段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都必须确保达到统一安全、质量、效率、经济、美观、可行等指标。
2、原材料:原料必须满足设计、技术要求,施工必须按照监理要求进行。
3、建造方式:建筑要采用经济、科技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建造方式。
4、施工计划:每项施工、安装及试验需有明确的时间计划,并能达到质量要求。
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
![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168fc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6.png)
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民用设计建筑是指用于居住、商业、办公、娱乐等民用目的的建筑物。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民用设计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民用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制定统一的设计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民用设计建筑的统一标准可以确保建筑质量。
通过统一标准,可以规范建筑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各个环节,从而提高建筑质量,减少因设计不规范、施工质量低劣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此外,统一标准还可以规范建筑材料的选用和使用,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
其次,统一标准可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和环保性能。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当今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
通过统一标准,可以规范建筑的节能设计和环保设计,推动建筑行业向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统一标准还可以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通过统一标准,可以规范建筑的智能化设计和应用,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为居住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最后,统一标准还可以促进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统一标准,可以规范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但并不意味着限制建筑设计的创新。
相反,统一标准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一个统一的基础,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促进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民用设计建筑的统一标准对于保障建筑质量、提高节能环保性能、促进智能化发展以及推动建筑设计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应共同努力,制定和实施更加严格和规范的统一标准,为民用设计建筑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最新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 019
![最新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 019](https://img.taocdn.com/s3/m/3000fd7a08a1284ac9504391.png)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目录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 民用建筑分类3.2 设计使用年限3.3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3.4 建筑与环境3.5 建筑模数3.6 防灾避难4规划控制3.6 防灾避难4.1 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4.2 建筑基地4.3 建筑突出物4.4 建筑连接体4.5 建筑高度5场地设计5.2 道路与停车场5.3 竖向5.4 绿化5.5 工程管线布置6建筑物设计6.1 建筑标定人数的确定6.2 平面布置6.3 层高和室内净高6.4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6.5 设备层、避难层和架空层6.6 厕所、卫生间、盥洗室、浴室和母婴室6.7 台阶、坡道和栏杆6.8 楼梯6.8 楼梯6.9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6.10 墙身和变形缝6.11 门窗6.13 楼地面6.14 屋面6.15 吊顶6.16 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6.17 室内外装修7.4 声环境7室内环境7.1 光环境7.2 通风7.3 热湿环境7.4 声环境8建筑设备8.1 给水排水8.2 暖通空调8.3 建筑电气8.4 燃气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 总则1.0.1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满足安全、卫生、环保等基本要求,统一各类民用建筑的通用设计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1.0.3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2 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3 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4 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
5 应满足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宜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特色。
6 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7 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有障碍的人士使用。
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
![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e2608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f.png)
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民用设计建筑是指用于居住、办公、商业等民用目的的建筑,其设计标准的统一对于提高建筑质量、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和实施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是当前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应当涵盖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安全指标、环保要求等方面。
在建筑结构方面,应当统一规定建筑的承重标准、抗震要求、防火标准等,以确保建筑的结构稳固、安全可靠。
在空间布局方面,应当统一规划建筑的功能分区、通风采光、楼层高度等,以提高居住舒适度和使用便利性。
在安全指标方面,应当统一规定建筑的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等,以保障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在环保要求方面,应当统一规定建筑的节能标准、材料环保要求等,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其次,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国际经验。
在国家法律法规方面,应当遵循国家建筑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相一致。
在行业标准方面,应当借鉴国内外建筑行业的先进标准和经验,吸收行业内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科学、合理的统一标准。
在国际经验方面,应当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建筑设计标准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民用设计建筑标准与国际接轨。
最后,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的实施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统一标准的有效实施。
行业协会应当组织开展相关的标准研究和宣传工作,推动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水平。
社会各界应当增强对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的认识和重视,积极参与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综上所述,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建筑质量、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民用设计建筑统一标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01《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规范》条文
![01《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规范》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1af4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a.png)
01《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规范》条文《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规范》是我国规范民用建筑设计的重要法规文件,其条文主要涵盖了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从建筑结构、消防安全、节能设计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规范》的一些重要条文。
第一章总则1.1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设计,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办公楼、医疗设施、教育机构等。
1.2设计原则设计应符合规划、安全、经济、美观、实用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第二章建筑结构设计2.1设计荷载在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地理条件合理确定荷载标准,包括自重、活荷载和风荷载等。
2.2结构材料选择应根据建筑的用途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第三章消防安全设计3.1防火间距和防火分区建筑内的不同功能区域应根据防火安全要求进行合理划分,设置相应的防火间距和防火分区。
3.2疏散通道设计应根据建筑的使用人数和功能确定合理的疏散通道宽度和数量,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的快速疏散。
第四章节能设计4.1建筑外墙和屋面保温设计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类型,合理选择外墙和屋面的保温材料和厚度,降低能源消耗。
4.2照明设计应采用节能灯具和控制系统,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进行合理的照明设计,提高照明能效。
第五章环境设计5.1室内环境设计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合理布局采光和通风系统,采用低污染材料,提供良好的室内工作和生活环境。
5.2庭院和景观设计应合理利用建筑周边的空地资源,进行庭院和景观设计,提供舒适的户外环境和绿化空间。
第六章设备设计6.1供水和排水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的用途和人流量确定合理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设计,满足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6.2通风、空调和暖通设计应为建筑提供适宜的室内温湿度和空气质量,采用高效节能的通风、空调和暖通设备。
以上只是《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规范》的一部分条文,每个条文都包含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民用建筑的安全、环保和舒适。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34cd35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b.png)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是指为了规范民用建筑的设计,统一设计标准和规范的一套标准体系。
这一标准体系包含了建筑物的各个方面的设计要求,包括设计原则、建筑结构、空间布局、照明通风、给排水系统、消防安全等等。
统一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民用建筑的设计质量,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
首先,民用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的设计应符合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原则。
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要求,合理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空间布局和外观形象。
同时,在经济实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其次,民用建筑的建筑结构应符合力学原理和建筑工程的规范要求。
结构设计应考虑自然力、人为力和荷载力等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并合理分配各种力的受力部位和力的传递路径。
建筑结构的材料选择和构件设计应满足耐久性、水平和抗震要求。
另外,民用建筑的空间布局应注重功能的区分和灵活性的设计。
建筑物内的功能区域应根据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划分,并确定相应的面积和尺寸。
同时,要考虑人流和物流的合理运行,使得空间能够灵活调整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此外,照明通风设计是民用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照明设计要满足舒适、节能和安全的要求,合理布置光源,设计适当的开关控制系统。
通风设计要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污染物的积聚,保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健康和舒适。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卫生和环保的要求。
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供应和水质卫生安全,同时考虑节约用水。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确保有效排除废水和废物,防止污水外溢和污染环境。
最后,民用建筑的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消防安全。
建筑物应设置适当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通道、灭火设备和火灾报警系统等,以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疏散安全性。
总之,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是建筑行业规范建筑设计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对各个方面的设计要求的统一,提高了建筑设计的质量,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同时,统一标准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了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设计能力。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4.3.1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4.3.1](https://img.taocdn.com/s3/m/3f3b05b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d.png)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4.3.1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民用建筑设计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制定合适的标准非常重要,可以对设计过程进行规范化,增加设计效率,提高设计质量。
本文将以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4.3.1为例,介绍民用建筑设计标准的制定及其内容。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是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旨在规范民用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
其中,4.3.1章节主要涉及到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和结构布局等方面。
首先,该标准要求在建筑的平面布局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以实现合理的空间划分和流线布局。
同时,要注意建筑的环境和气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朝向和布局形态,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舒适性。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建筑平面布局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利用周边环境、实现功能完善、依据人体工学和人居规划等,帮助规范建筑平面布局的设计。
其次,该标准要求在建筑的立面设计中,应当体现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保证建筑的美观性和功能性。
在立面设计中,应当注意建筑的形体、色彩、材质和造型等方面的搭配和协调,形成具有特色和鲜明个性的建筑立面。
此外,该标准还要求在立面设计中应当注重建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最后,该标准还详细规定了建筑的结构布局,包括建筑的结构类型、结构系统、结构形式、结构材料和构造方式等方面。
在结构布局的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要求,同时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结构的具体设计中,应当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和结构形式,充分利用材料的优势,同时遵循相应的安全规定和设计标准。
总之,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4.3.1详细规定了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和结构布局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对规范民用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遵循该标准的规定,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同时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推动我国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最新解读01、建筑高度问题新规范:4.5.2 -2 非本标准第4.5.1 条第3款、第4款控制区内建筑,平屋顶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主入口场地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无女儿墙的建筑物应计算至其屋面檐口;坡屋顶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附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附录A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A.0.1 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解读:非常令人失望的一条!!!原本希望此次消防与规划关于建筑高度的说法能够统一。
但是很遗憾,建筑师仍然要在24m高度上被规划和消防部门反复蹂躏!02、转弯半径问题新规范:5.2.2 -4 道路转弯半径不应小于3.0m,消防车道应满足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解读:一个转弯半径15年都没有搞定? 2005年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就极笼统,新标准仍然是这么不负责任的一句话!能不能明确地告诉大家:普通消防车道最小转弯半径为6.0m重型消防车道最小转弯半径为9.0m特种消防车道最小转弯半径为18.0m03、楼梯平台宽度问题6.8.4 当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 1.2m。
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宽度不应小于0.9m。
解读:条文说明中这张配图非常令人失望,净宽度需考虑墙体面层的厚度是很好的进步。
但实际生活中平台处的扶手对搬运大件物品的干扰是很微小的,把净宽度控制到仅有20cm左右的小扶手处真是匪夷所思!难道真的有人会把扶手大大地深入平台?总之,设计师应该注意:平台处的扶手尽量做小!!04、所谓的“协调”可能是个大杀器新增部分:4.1.3 建筑设计应注重建筑群体空间与自然山水环境的融合与协调、历史文化与传统风貌特色的保护与发展、公共活动与公共空间的组织与塑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物的形态、体量、尺度、色彩以及空间组合关系应与周围的空间环境相协调;-2 重要城市界面控制地段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高度、建筑界面等应与相邻建筑基地建筑物相协调;-3 建筑基地内的场地、绿化种植、景观构筑物与环境小品、市政工程设施、景观照明、标识系统和公共艺术等应与建筑物及其环境统筹设计、相互协调;-4 建筑基地内的道路、停车场、硬质地面宜采用透水铺装;-5 建筑基地与相邻建筑基地建筑物的室外开放空间、步行系统等宜相互连通。
解读:3-5条我们完全支持!但是1-2条是对广大建筑师的极大不信任!建筑师有能力去理解城市和环境,而不需要把所谓的“风格”都限定出来!一个技术标准把艺术的要求写出来是不是有点“多余”!!可以预见保守的建筑将会大行其道,大胆的创新和新材料的应用将会被“协调”两个字消灭!五个进步01、卫生间可以布置在餐厅上面新规范:6.6.1 厕所、卫生间、盥洗室和浴室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厕所、卫生间、盥洗室和浴室应根据功能合理布置,位置选择应方便使用、相对隐蔽,并应避免所产生的气味、潮气、噪声等影响或干扰其他房间。
室内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应满足不同类型建筑的使用要求,不宜超过50.0m。
-2 在食品加工与贮存、医药及其原材料生产与贮存、生活供水、电气、档案、文物等有严格卫生、安全要求房间的直接上层,不应布置厕所、卫生间、盥洗室、浴室等有水房间;在餐厅、医疗用房等有较高卫生要求用房的直接上层,应避免布置厕所、卫生间、盥洗室、浴室等有水房间,否则应采取同层排水和严格的防水措施。
-3 除本套住宅外,住宅卫生间不应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直接上层。
解读:公共卫生间服务半径不宜超50.0m住宅卫生间仍然不允许设在下层住户其它房间上方重大变化是:公建卫生间采取同层排水是可设在餐厅、医疗用房等上方02新规范:6.6.2 卫生器具配置的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设计标准的规定。
男女厕位的比例应根据使用特点、使用人数确定。
在男女使用人数基本均衡时,男厕厕位(含大、小便器)与女厕厕位数量的比例宜为1:1~1:1.5;在商场、体育场馆、学校、观演建筑、交通建筑、公园等场所,厕位数量比不宜小于1:1.5~1:2。
解读:重大进步:对男女厕所的比例有了明确的说法!干的漂亮!03、设置无性别厕所和母婴室新规范:6.6.3-4公共活动场所宜设置独立的无性别厕所,且同时设置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卫生洁具。
无性别厕所可兼做无障碍厕所。
新规范:6.6.6在交通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站、医院、大中型商店博览建筑、公园等公共场所应设置母婴室,办公楼等工作场所的建筑物内宜设置母婴室。
母婴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母婴室应为独立房间且使用面积不宜低于10.0;-2 母婴室应设置洗手盆、婴儿尿布台及桌椅等必要的家具;-3 母婴室的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装。
解读:这两条新增需要大大的赞!但弱弱的问一下:哪个单位允许带孩子上班呢?办公楼的母婴室能用上吗?04、楼梯踏步的要求细致而实用老年建筑、少儿建筑的楼梯要求更有针对性!普通建筑要求稍有放松,应该是考虑到电梯的普及使用。
超高层楼梯的规定是重大利好!也非常符合实际的使用要求。
05、公建内封闭房间可以设置厨房新增部分:8.4.17 公共建筑中燃具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具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液化石油气除外)和地上无自然通风房间等场所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设施和独立的事故排风设施,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正常工作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事故通风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 次/h;不工作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3次/h;当燃烧所需的空气由室内吸取时,应满足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2 燃具燃烧的烟气宜通过竖向烟道排至室外。
解读:这一条太给力了!目前很多大型商业餐饮业态的比重很大,厨房的设置非常苦恼,这条规定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式,问题是能不能执行?两个困惑01、采光分析是不是必须要做呢?新增部分:7.1.2 居住建筑的卧室和起居室(厅)、医疗建筑的一般病房的采光不应低于采光等级级的采光系数标准值,教育建筑的普通教室的采光不应低于采光等级级的采光系数标准值,且应进行采光计算。
采光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满足采光系数标准要求,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4个时,其中应有2个及以上满足采光系数标准要求;-2 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幼儿园的主要功能房间应有不小于75%的面积满足采光系数标准要求。
这就是《建筑采光设计标准》中的采光计算方法。
建筑师不要看,看也看不懂!!今后住宅、幼儿园、中小学、病房楼、养老设施等,凡是有日照要求的就必须满足采光系数标准。
怎么办???02、电井检修应开向公共走道新规范:8.3.5电气竖井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气竖井的面积、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规模、使用性质、供电半径和防火分区等因素确定,每层设置的检修门应开向公共走道。
电气竖井不宜与卫生间等潮湿场所相贴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4.3条文说明:对于住宅建筑,由于平面布置难以将电缆井和管道井的检查门开设在其他位置时,可以设置在前室或合用前室内,但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解读:在住宅建筑前室或合用前室内开设电气管井一直存在异议,很多消防部门并不认可此项条文说明。
此次要求电气管井开向公共走道,是不是意味着今后电气管井不允许开向住宅楼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呢?用通则弥补了防火规范的漏洞?十二个重大变化01、简化了啰嗦的住宅分类原规范:3.1.2 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新规范:3.1.1 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其中,居住建筑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宿舍建筑。
3.1.2 民用建筑按地上建筑高度或层数进行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高度不大于27.0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0m 的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单层公共建筑为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解读:必须注意此处的27.0m不是地面至女儿墙高度,而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A.0.1的高度执行!!!02、建筑模数新增部分:3.5.1 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的规定。
3.5.2 建筑平面的柱网、开间、进深、层高、门窗洞口等主要定位线尺寸,应为基本模数的倍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平面的开间进深、柱网或跨度、门窗洞口宽度等主要定位尺寸,宜采用水平扩大模数数列2nM、3nM(n为自然数);-2 层高和门窗洞口高度等主要标注尺寸,宜采用竖向扩大模数数列nM(n为自然数)。
解读:《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说明:1M指100mm(10cm)。
门窗洞口的宽度有时会不满足2nM、3nM(如1.1m或1.3m门洞口)。
而随着砌体建筑的减少,原来比较强化的3nM的开间进深模数放宽到2nM和3nM。
03新规范:4.2.4 建筑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应符合所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中等城市、大城市的主干路交叉口,自道路红线交叉点起沿线70.0m范围内不应设置机动车出入口;解读:新规中将此条以图示明确,省却了一些规划管理人员对此条的胡乱理解!04、不允许突出红线和地界的设施新规范:4.3.1 除骑楼、建筑连接体、地铁相关设施及连接城市的管线、管沟、管廊等市政公共设施以外,建筑物及其附属的下列设施不应突出道路红线或用地红线建造:-1 地下设施,应包括支护桩、地下连续墙、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各类水池、处理池、沉淀池等构筑物及其他附属设施等;解读:地下车库出入口贴红线或地界设置时应考虑此条要求,否则底板或支护桩将无法实施。
支护桩的锚杆能否凸出呢?05、地下车库出入口的设置要求新规范:5.2.4 建筑基地内地下机动车车库出入口与连接道路间宜设置缓冲段,缓冲段应从车库出入口坡道起坡点算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出入口缓冲段与基地内道路连接处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5.5m;-2 当出入口与基地道路垂直时,缓冲段长度不应小于5.5m;-3 当出入口与基地道路平行时,应设不小于5. 5m长的缓冲段再汇入基地道路;-4 当出入口直接连接基地外城市道路时,其缓冲段长度不宜小于7.5m。
解读:详细要求地下车库入口的处置,值得表扬!06、管线距离可适当减少新规范:5.5.7 工程管线之间的水平、垂直净距及埋深,工程管线与建(构)筑物,绿化树种之间的水平净距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当受规划、现状制约,难以满足要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后减少其最小水平净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