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研究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研究本文旨在探讨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发展历程。
通过对这一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深入研究,旨在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为现代书籍封面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这一时期,书籍封面设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逐渐摆脱了传统封建文化的束缚,开始走向现代化和个性化。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色彩方面: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注重色彩的鲜明和对比,常用鲜艳的色彩搭配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同时,不同的色彩也代表着不同的政治、文化情感,如红色多用于左翼进步书籍,而蓝色则常见于右翼保守书籍。
文字方面: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文字多采用繁体字,且字体大小、粗细、排列方式灵活多变,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一些设计师还采用了西方字体,如罗马体、哥特体等,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图案方面: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图案多采用简洁、大气的几何图形,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图案,如云纹、龙纹、花卉等。
一些设计师还采用了西方古典图案,如莨苕叶、藤蔓等,丰富了封面设计的表现形式。
比例方面: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注重比例的协调和美感,根据书籍的内容和定位来确定封面的大小、厚薄、开本等。
同时,一些设计师还打破了传统的比例规范,大胆尝试新的设计风格,如鲁迅的《呐喊》等作品,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个性化。
市场环境:民国时期,出版业逐渐走向市场化,书籍封面设计也开始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
一些设计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设计封面,以吸引读者购买。
因此,设计师需要在遵循美的原则的同时,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和读者的口味。
出版需求: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突出书籍的内容和主题,以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书籍的内涵。
因此,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书籍的内容,根据书籍的类型、题材、作者等信息来设计封面,使封面与书籍内容相得益彰。
设计师个人审美: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风格和特点也受到设计师个人审美的影响。
民国时期出版物美术字设计浅析
视觉设计ARTEDUCATIONRESEARCH民国时期出版物美术字设计浅析□张悦周亚东摘要:美术字是一种字形经过装饰并对所附载体产生美化作用的文字。
民国时期,印刷行业发展迅速,西方美术思潮的涌入使美术字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民国时期出版物的美术字既融合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又汲取了西方图案化、几何化的设计元素,形式十分丰富。
该文阐述民国时期出版物美术字的形成背景与表现形式,列举对应的设计应用,分析中国现代字体设计的早期特点。
关键词:民国时期出版物美术字一、民国时期美术字形成的背景文章研究的民国时期出版物美术字指1912—1949年间应用于报刊、书籍等印刷制品中的美术字。
民国时期,沿海城市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与人才资源,商业经济发展繁荣。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西方现代出版技术的引进让人们看到了出版业和印刷行业新的发展可能。
这一时期的出版物《良友》《方舟》《珊瑚》《朝花旬刊》等作为美术字的传播媒介,发展迅速。
鲁迅、叶浅予、陈之佛、钱君匋等人也纷纷投身美术字的设计。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装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兴起,现代主义设计思潮风起云涌。
功能主义字体设计的新主张提倡字体设计以功能需要为主,以简洁、精炼的形式传播信息。
留学海外的归国青年将这一设计理念带回国内,把西方新的设计理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相结合,把汉字的笔画设计成简约的几何图案,从而让美术字的字形更加鲜明,形成具有东方意蕴的字体设计风格。
二、民国时期出版物美术字的表现形式民国时期的印刷字体常见的有宋体、仿宋体、黑体、正楷四种。
黑体和宋体常用于报刊抬头的大标题处,宋体常用于正文排版,而书籍封面尤其是外国文学的译著多用宋体字印刷。
印刷体的书刊端正规整,沿袭了从右至左的阅读方式,有些书刊的封面刊名直接使用字号较大的印刷字体,也有一些比较讲究的书刊的封面会根据专门选定的印刷字体设计、制作出独特的美术字,以区别于其他刊物,并作为本刊的文字标志。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考略
的书籍装 帧 , 根据 高读者 的阅读兴趣 ,扩大书籍的社会效果 ; 受印刷技 形 制 上 的大 致 分 在这一时期 的书籍设计色彩方面 ,
类 , 本上 处 于 “ 术 的限制 , 基 线 书籍装帧力求体现 自然质朴 的艺 装 ” 代 , 以宣 纸 术特征 , 时 即 不追求特意的哗众取宠和耍弄卑鄙 首 先 对 书 籍 雕 版 的雕 虫小 技 。
一
材料 , 一 时期 的书 籍装 帧设 计 很 少从 书籍 到 今 天仍 然 继续 着 欧洲 书 籍 装 帧 的形式 。 这 因 乡触 手可 及 的鲜 活 记 忆 ,于是 他 彻 夜 未 眠 , 的 内容 出发 进 行设 计 。及 至 后来 , 包 裹 此 , 民国时期作者和出版商的眼里 , 这些 在 书籍 通 宵 达 旦 地 创 作 完成 了 这 部 堪 称 里 程 碑 式
的商旅组织 。明清时期 , 随着云南 白银生产 药 材 ,包 括 高 档 名 贵 的 香 、 的发展 , 白银在云南的流通非常普遍 。当时 熊胆 、 虫草和黄连 、 贝母 , 各 市面上流通的银 币有云南本 地产 的元宝 、 母 种皮张 如貂 皮 、狐皮等 , 贵
鸡锞 、 珠曹银 、 滴 圆锭 、 坊银 及 各 府 州 县 自 重金属如丽金 、瓜子金 、 牌 沙
部 书 中 , 者 明确 指 出 中 困 的书 籍 m版 “ 作 实 神韵与西方近代思想大胆融合 , 从书籍 的封 叶 》 文集 设 计 了 书籍 封 面 , 以落 叶为 表 散 其 肇 白隋时 , 于唐 代 , 于五 代 , 于 宋人 ” 面 、 页 到书 籍 的用 纸 、 行 扩 精 , 扉 印制 , 出现 了诸 如 毛 现主题 ,采用中国文人画当中的舒畅笔法 , 为 人 们 清 晰 地 厘 清 了 中 国 书籍 出版 和发 展 笔 书写痕迹 与西方 印制字母相互融会贯通 撷 取 秋 风劲 吹 , 片枫 叶 南空 中无 奈 飘 落 的 片 的 历史 脉 络 。 的情形 , 并且 因此而 涌 现 出 一批 后 世 难 以超 凄 美 情景 作 为 装饰 语 言 , 味深 长 地 展 现 了 意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书籍装帧也呈现出了独
特的艺术特色。
本文将从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样式、图案和题材三个方面来进行浅析,以
展现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样式多样且兼具实用性。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在进一步发展,文化和艺术也在逐渐多样化。
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样式具有多样性,既有传统的线装书样式,也有西洋书样式的引入。
传统的线装书样式以丝线缝成书册,并在书脊上印有书名和
作者等信息。
而西洋书样式则采用粘贴背书脊的方法,更加方便快捷。
这种多样化的样式
选择,使得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更加符合读者的喜好和实际需要。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图案设计独特且注重细节。
在装帧的图案设计上,民国时期的书
籍追求简洁、大方和美观的设计风格。
封面上常见的图案包括花卉、山水、人物等,这些
图案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民国时期的
书籍装帧注重细节,比如使用精美的雕刻图案、用金银线装饰、采用高质量的纸张等,使
得书籍装帧更加精美、耐用,提升了整体艺术品质。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题材丰富多样,反映了社会时代的特点。
在民国时期,社会主义
思潮和文化多元化共同兴起,书籍装帧的题材也进一步多样化。
除了文学作品、历史传记
等传统题材之外,还有大量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领域的著作出现。
这些题材多样
的书籍装帧,使得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艺术更加与时代紧密相连,反映了社会各个方面的
发展与变化。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1. 引言1.1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重要性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书籍装帧是书籍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书籍展现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窗口。
在民国时期,书籍装帧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
通过精美的装帧设计,书籍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书籍的传播效果。
书籍装帧还可以反映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风貌,是民国时期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记载的作用。
通过书籍装帧的设计和呈现,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当时的文化风貌、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国时期的文化遗产。
书籍装帧也记录了民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社会变迁,成为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
1.2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历史背景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历史背景可追溯至清末民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变革,文化思潮涌动,书籍出版业也随之兴盛。
由于西方的启蒙思想和技术传入,书籍印刷技术逐渐得到革新,书籍生产的规模也逐渐扩大。
在这个背景下,书籍装帧成为了重要的环节。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受到了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的影响。
一方面,传统的装帧工艺仍然延续,如线装和凸版印刷等技术得到了保留和改进;西方的书籍装帧风格也逐渐引入,如装饰艺术、印刷艺术等风格元素被融合进了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中。
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对书籍装帧也有一定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读者群体逐渐扩大,书籍装帧也更加注重各种不同阶层读者的需求,因此书籍装帧的设计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历史背景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期,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各种文化因素交融,使得民国时期书籍装帧具有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2. 正文2.1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特点一、风格多样。
在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设计风格非常多样,既有传统的古典风格,也有现代主义的风格,还有对于西方装帧风格的模仿和融合。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艺术是中国现代书籍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与特色。
在这一时期,书籍装帧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性,不仅注重于内容的呈现,更追求视觉的美感与艺术的表达。
本文将就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进行浅析,以期展现这一时期书籍装帧的独特魅力。
一、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书籍装帧在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设计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以往的书籍装帧注重于文字的排版与装饰,对纸张的选材和印刷工艺并不是特别讲究,而在民国时期,书籍装帧开始注重纸张的选择,对纸张材质、质感和颜色进行合理搭配,从而增加书籍的艺术感和品位。
书籍装帧在设计上也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的意境与形式,通过对书籍封面、篇首、插图等部分的设计,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神韵。
书籍装帧的设计还融合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元素,如花鸟、山水、龙凤等,使书籍的封面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充满了浓厚的中国风情。
二、西方艺术风格的融入除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还吸收了西方艺术风格的元素,从而呈现出跨文化的艺术特色。
在民国时期,西方文化与艺术在中国开始深入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书籍装帧的设计也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启发与影响。
在书籍装帧的设计中,可以看到明显的欧洲艺术风格的影响,如装饰艺术、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
这些西方艺术元素的融入,使书籍装帧的设计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式,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西方的印刷技术和装订工艺也被引入到书籍装帧的设计中,使书籍装帧在质量和工艺上得到了提升,更加符合当时的潮流和需求。
三、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中,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仅有传统的木刻、石印、手绘等传统工艺,还有西方的版画、摄影等现代技术的应用。
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中,可以看到许多出色的插画作品,这些插画作品在形式上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如水墨画、国画、油画等,并且运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使得插画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摘要】民国时期书籍装帧是中国现代书籍装帧史上的重要时期,其装帧风格多样,设计要素丰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创新。
装帧在民国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当代书籍装帧有着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设计特色包括精美的装饰图案、独特的版式设计和注重细节的制作工艺。
这些特色展现出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价值和独特魅力。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在艺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创新,对中国现代书籍装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民国时期、书籍装帧、艺术特色、多样性、设计要素、创新、影响、当代启示、艺术价值、总结。
1. 引言1.1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重要性在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装帧不仅是书籍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反映当时文化、艺术水平以及社会风貌的一种表现形式。
通过装帧设计,可以展现出书籍的内涵和特色,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书籍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感受。
民国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文化思潮多元,因此书籍装帧设计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传承和展示民国时期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的生动展现。
通过研究民国时期书籍装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表达方式,从而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理解。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外在美感,更在于其内在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1.2 装帧与艺术的关系装帧与艺术的关系在民国时期书籍装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装帧不仅仅是书籍的外观设计,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装帧的设计,可以表现出当时的文化氛围、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
在民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革,书籍装帧也逐渐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反映出时代的精神内涵和审美取向。
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与当时的艺术风格密切相关,装帧设计师常常汲取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的元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装帧风格。
探析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小说封面设计之特点
二 、鸳蝴 派小说 封面 设计 常见 的类 型和艺 术形 式
在面 设 计 有其 独特 的艺术 价值 ,而鸳 蝴派 小 说 的封面 设计 亦体 现 出许 多 时代 的特 征 ,同 时又 具有 自身的 艺术魅 力 。这 一 时期 的文 学艺 术 界 ,充满 了新 旧、 中西相 互 交融 的 因素 ,文 艺思想 空 前活 跃 ,这 是鸳 蝴派 封面 设计 得 以丰 富 多彩 的先 决条 件和 历 史背 景 。同 时, 从事 鸳蝴 派 小说封 面 设计 的 设计 者 ,他们 同 时也 是画 家 、商业 美 术家 ,他 们 的不 同素 质和 不 同修 养与 其封 面 设计 风格 多样 化也 是 分不 开 的。 1表现 中国传统 花 鸟、 山水 的封面 设计 . 虽 然 这种 表现 中国传 统花 鸟 、 山水 的封 面设 计在 鸳蝴 派 小说 书籍装 帧 中并 不 是主 要 的艺术 类 型 ,但 是 这可 算 是 中国书 籍封 面 画 的早期 艺术 表现 形 式 了。 由于 中 国古代 书籍 是 没有 封面 画可 言 的 ,只是 在 书的封 面 上贴 上题 签 ,从 西方 引进 封 面画 的书 装形 式 后 ,我 国画 家试 图用 中 国传 统的 国 画形式 来 画封 面 ,所 画的 多是 花 鸟、 山水风 景 ,很 少用 人物 画 作 为封面 ,这其 中 的原 因是 ,~ 方面 , “ 四 ”之前 我 国的 画家对 于西式 人物 画 的造 型 与技法 研 五 究还 比较 弱 , 中国人 物造 型 不大 能表 现 出带 有时 代性 特 征的 时装 人物 ; 另一 方面 , 中国 画发 展到 明清 ,人物 画 日益 示弱 , 山水花 鸟 画趋 于主 流 。于是 便选 择 山水 花 鸟鱼虫 这 样的 时代 特 征不 明显 的传 统 中国 画元 素来 作 为封面 图案 ,最终 出现 了诸如 此类 的封 面 设计 , 是早 期的 中 国书籍 封 面画 艺术 。在 鸳 蝴派 小说 封面 中 可 以 发现 不少 这样 的 图案 ,可 以作为 一种 类 型的 书装 艺术 表现 形 式 。 比如 民国十 七年 世界 书局 出版 的 由鸳 蝴 派作 家徐 枕亚 所 著的 《 燕 雁离魂 记 》 ,就是用 中 国传统 工笔 花鸟 画 的图案作 为 书的封 面 。 2 月份 牌 式样 的封面 设计 . 清 末 民初 的 出版 物 ,大 都 沿 用 直 排 题 签 式 的 装帧 形式 ,但 在 西方 宗教 文化 和 商业 文化 的双 重 影响 下 , “ 月份 牌 ”在上 海应 运 而 生 ,并 产生 了中国第 一 代月 份牌 画 家 。而 当时 的鸳 鸯蝴蝶 派 正盛 行 于 民间 ,大量 的 言情 、哀 情 小说和 杂 志 出版物 上 也采用 了 月份 牌 样式 的美 女彩 色 图象 。通 常这 些 美女 画与 小 说 内容毫 不相 关 ,完 全是 用来 招 徕顾 客 ,迎合 大众 的审美 趣味 和 消费 心理 。尽 管 如此 ,与 古籍 线 装书 的题 签形 式 相 比,这 类封 面 设计 仍可 以算 是 中国现 代书 籍装 帧封 面画 的萌 芽 。 鸳 蝴派 小说 的封 面 设计 巧妙 地 利用 了人 们 当时 对 月份牌 的偏 爱 ,把 这样 的仕 女 形象 借用 到其 封 面上 来 ,取得 了很好 的艺 术效 果 与社 会反 响 。这 些美 女 图象 的封 面设 计符 合 了 当时市 民的审美 趣 味 ,尤其 受大 众 欢迎 。从 某 种程 度上 讲 ,在 尊重 大众 的 审美趣 味 和心 理需 求这 一 点上 ,鸳 蝴派 小 说 的封面 设计 与 其本 身 的文学 创 作有 异 曲 同工 之 处 。月份 牌式 样 的封 面 画也 是鸳 蝴派 小说 封面 设 计 的主要 艺术 类 型 ,基本 上体 现 了鸳 蝴派 小 说装 帧 的主要 艺术 特色。 3 幽默 画风格 的封 面设 计 . 所 谓 幽默 画 、滑稽 画 就是 现在 我们 所 熟知 的 “ 画 ”,表 现 漫 种风 趣 、诙 谐 、讽刺 情 感 的画 面 。在鸳 蝴派 小 说封 面设 计 中这 类 展 示幽 默 、戏剧 化场 景 的封 面 图案 也较 为 常见 ,尤 其 以鸳蝴 派 小 说儿 种杂 志 的封 面居 多 。这 种娱 乐 读者 、取 悦 读者 的封 面 设计 也 是鸳 蝴派 小说装 帧 的一大 特 点 。 方 面 ,此 类 封 面 的 出 现 与 鸳 蝴派 小说 的文 学 的娱 乐 消 闲 的功用 有 关 ,其封 面 设计 和其 文 学功 能相 对应 ,无论 是读 其文 章 还 是欣 赏其 封 面都 能给 读 者一 种轻 松 、愉 悦 的感 觉 ,这样 的趣 味 性 、 消遣 娱乐 性 设计 的 目的恰 能 与鸳 蝴派 小 说文 学创 作 的娱 乐消 闲读 者 的 目标 大体 一 致 ;另一 方面 ,2世 纪2 年 代 ,在文 学 体裁 0 O 中 出现 了 “ 幽默 文学 ”,而 这种 幽默 文 学体 裁 的出现 对 于这 类幽 默、 滑稽 性封 面 设计 的形 成和 发 展有 一 定影 响 ;最后 , 18 年 , 84 吴 友 如主 编 的 《 点石 斋 画报 》 ,每 刊 载漫 画8 , ( 幅 下转 1 9 ) 9页
设计史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版式特征
民国包装设计分析报告
民国包装设计分析报告1. 引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包装设计的起步阶段,面对着近代化的浪潮以及新兴市场的需求,包装设计逐渐成为商品推广和区分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报告将对民国时期的包装设计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其设计风格、主题与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2. 民国包装设计特点2.1 设计风格民国时期的包装设计多以民族风格为主,强调传统文化和民族自豪感。
设计中常运用中式图案、文字和颜色,以传统的感觉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同时,也加入了一些西方化的元素,以符合当时社会的潮流趋势。
2.2 设计主题民国时期的包装设计主题丰富多样,涵盖了日用品、食品、药品、茶叶等各个领域。
其中,饮品、糖果和香烟等娱乐性消费品的包装设计尤为重要,设计师常常通过精美的外观和特殊的材料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3 设计材料民国时期的包装设计多使用传统材料,如纸张、木头和布料等。
在奢侈品的包装中,常使用银器、玻璃器皿等贵重材料,以突出商品的高档品质。
此外,瓷器包装在当时也相对常见,以展示中国传统工艺和文化。
3. 民国包装设计案例分析3.1 饮品包装设计案例:民国茶叶![茶叶包装设计](tea.png)这款茶叶的包装设计浓郁的民族风格,使用了传统的纸张和墨水来营造古典的韵味。
包装上的花纹和文字选择了传统的中国元素,如莲花和山水,以及著名的名句。
整体设计简洁大方,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3.2 食品包装设计案例:民国糖果![糖果包装设计](candy.png)这款糖果的包装设计采用了精美的彩纸和丝绸绣花,突出了糖果的高贵和奢华感。
包装上的图案和色彩鲜艳明快,增加了产品的吸引力。
整体设计细致精美,符合当时富裕家庭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3.3 香烟包装设计案例:民国红塔山香烟![香烟包装设计](cigarette.png)这款香烟的包装设计采用了金属质感的盒子,搭配艳丽的红色和繁复的银色花纹,彰显了豪华和尊贵的形象。
包装上的装饰和线条设计精细,彰显出产品的高端定位。
刍议民国时期书籍封面漫画设计之美感
刍议民国时期书籍封面漫画设计之美感作者:孙红娟来源:《大观》2016年第03期摘要: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在当代书籍封面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现代书籍封面设计的初步尝试,而在民国时期书籍封面的漫画设计中,也渗透了当时的革命精神,赋予书籍封面漫画设计丰富的艺术内涵。
国民时期书籍的漫画设计表现出一种新型的书籍封面设计形式,突破传统封面设计的限制,表达了我国技术创新以及艺术欣赏水平的提升,为现代书籍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民国时期;书籍封面漫画设计;艺术形式;美感自鸦片战争后,我国“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同时也意味着我国近代史拉开了序幕。
中国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国人奋斗史,清朝覆灭,民国诞生。
伴随这一场又一场的革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都有比较强烈的反应,并且推动了民国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并主要表现在书籍方面,推动了民国时期的杂文和漫画的发展,并与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一、民国时期书籍封面漫画设计的美感来源自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技术传入中国,为书籍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传统的线装书籍被遗弃,并且由毛笔书写转为钢笔书写,阅读形式也由右翻转变为左翻,书写形式也由竖排改为横排,然而,书籍封面艺术在我国有较久远的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书籍封面艺术所崇尚的是“典雅”与“富有内涵”,这并不局限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反而新生枝桠,重现出勃勃生机。
留学派艺术家将自己在西方所学知识以及艺术审美带回中国,并掀起了艺术界的新革命,例如:“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并将“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精神以及艺术风格应用于当时的艺术创作中,而书籍封面设计将这些新型艺术形式以及技术加以借鉴,并应用于其设计中,促进了当时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
民国时期有许多学者崇尚宁静、柔和以及庄重的情怀,例如林庚在其作品《夜》的封面上,选取了美国肯特的绘画人物,并在背景中加入夜空与繁星,彰显了神秘、诗意昂扬的艺术内涵[1]。
曹辛之民国时期书籍封面风格分析
曹辛之民国时期书籍封面风格分析【摘要】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飞速发展,曹辛之是著名书籍封面设计师之一。
抗战期间,战火纷飞的大江南北,曹辛之封面设计作品清秀、大方、明净的特点,让生活在抗战中的人民看到生命的曙光。
本文将对曹辛之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曹辛之民国时期书籍封面《中国宪政论》1944 年生生出版社出版(见图一)、《太平洋现势手册》1944年读书出版社出版(见图二)、《论第二战场》1944 年生生出版社出版(见图三)。
这三本都属于谈政治、军事的书籍,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对现实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大家对理论书籍的设计就有中规中矩,沉着、严肃的印象。
从《中国宪政论》封面设计中可以看出曹辛之在设计的时候做了深入的思考,看书名就知道《中国宪政论》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籍,白色的底子上整齐的排列着“中国宪政论”五个金黄色的挺拔的宋体字,犹如五个中国士兵排成的方形阵地,庄严透出英勇的身姿,四周加以蓝色的边框,简洁大方,整个设计中的点睛之笔是边框右边那一串隽秀的中国植物纹样,给庄重的版面带来了一丝素雅的气息。
封面既有学术刊物应有的质朴无华,而又不至于过于呆板、冷清。
把《太平洋现势手册》和《论第二战场》放在一起赏析,是因为两本书的风格类似,而且设计的时间相同。
笔者认为这两本书的艺术意境和艺术风格是一致的。
曹辛之在设计这两本书的时候摆脱了政治读物总是一览无余的白底红字的设计风格,改用了白底红字蓝边的构图。
整个构图、色调,给人一种明朗、素雅的感受。
《太平洋现势手册》红色的笔挺的长宋美术字体显得如此的严正而又充满了热情,一只充满力量的手托起一个地球仪的图案造型在封面左上显得特别醒目,在纤细的蓝色外框包裹下,整个设计多了理性的元素,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论第二战场》的封面设计洗练、简洁,在白底上“论第二战场”五个红色长宋美术字屹立在封面正下方,理论书籍严正的风格扑面而来,蓝色的英文标题在封面正上方清晰淡雅,此封面点睛之笔是封面首个英文字母“A”字号比其余的字母都略大并且用的红色调显得格外醒目,作者应该是有为了凸显“A”的用意,观察整个封面发现醒目的“A”与封面右下角的红色火箭图案相呼应,让整个封面产生了趣意。
民国时期书刊封面设计的发展
出来下半部分,文字的排列也还是以传统的竖排方式进行。
《新青年》(图2)于1915年创刊于上海,它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青年”的汉字设计以北魏碑体为基础,揉入日本引进的黑体字,形成了一种笔画上细下粗、结构上轻下重呈梯形的字形,充分体现该杂志的时代气息。
《民铎杂志》(图3)是一本宣扬平民精神,介绍现代思潮为主旨的杂志。
它的刊名设计以手写的书法字来完成,其编排方式是从右至左的横排方式摆放,整体设计简洁大方。
二、百花争妍:“五四”运动至抗日战争前(1919.5—1937.6)“五四”运动之后,由于提倡科学和民主,思想比较活跃。
民国时期书籍设计家们积极地吸收日本和西欧艺术设计,装饰图案和美术字被广泛的应用到书籍封面设计中,使得这一时期的书籍封面异彩纷呈。
不少文很自然的融合衔接,令人耳目一新。
《创作与批评》(图5)创刊号的封面运用俄国构成主义的点线面几何元素来设计封面,使得该封面独具一格。
《现代版画》(图6)的封面通过木刻版画的形式来表现,“现代版画”四字在保留宋体字原有间架结构,将其横画加粗,使得整体的字形沉稳刚健。
《灵飞集》(图7)是一本关清末名妓赛金花的诗文集。
封面中运用版画的方式设计出一位身着大襟长衫,头微低,显现几分妩媚的清末女子形象,“灵飞集”三字素雅大气。
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自身的专业背景与学识修养,直接影响到书籍封面的表现形式。
这一时期书籍封面除了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设计,还大量的存在着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在图文合一的设计中,书刊名的设计成为重点,而且图形基本围绕这些书刊名文字来运行。
《拓荒者》(图8)是一份左翼文学刊物,“拓荒者”三字将现代字体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打破原有字形结构,以几何化的图形设计而成。
字形奔放张扬,散发出一股很独特的文艺气息。
封面设计运用了现代隐喻的设计手法,一颗星星从地> 图1《礼拜六》,1914> 图2《新青年》,1915> 图3 《民铎杂志》,1918> 图4《醉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图5《现代版画》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出版,1934> 图6《创作与批评》创刊号,1934> 图7《灵飞集》天津书局,1939> 图8《拓荒者》,1930> 图9《高尔基创作四十年纪念论文集》,1933> 图10《凯撒大帝登台》,1934凯撒大帝登台的一幕。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着丰富的表现。
书籍装帧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本文将从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魅力。
一、历史背景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包括辛亥革命的胜利、清朝的覆灭、共和国的建立等。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包括思想观念、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书籍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载体,也受到了民国时期文化变革的影响,书籍装帧在这个时期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在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了对书籍装帧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书籍装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张封面,而开始出现了带有西方风格的装帧方式。
这种新的装帧方式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艺术特色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形式多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装书、平装书等形式,而是开始出现了更加多样化的装帧形式。
这些形式包括了精美的封面设计、精美的插图等,使得书籍装帧更加具有装饰性和艺术性。
2. 融合性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书籍装帧开始出现了西方风格的设计元素,例如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现实主义风格等。
这些设计元素又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融合风格。
3. 创新性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创新性方面。
在这个时期,书籍装帧的设计开始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化,封面设计、插图设计等都呈现出更加多样和富有创意的特点。
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形式上,还体现在主题、风格等方面。
4. 艺术性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最大特点就是艺术性。
在这个时期,书籍装帧的设计开始更加注重艺术性,许多设计师开始以书籍装帧为载体,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这些设计作品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时代特征和艺术价值摘要:民国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虽然年代跨度不长,但上承中国传统书籍的设计特质,吸收西方生产技术和艺术手法,是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端时期。
此阶段中国书籍设计由传统走向现代,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本文从字体、图形、与色彩三个层面来对民国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的视觉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当时的设计形式,并挖掘其潜在的艺术价值。
关键字:民国书籍;封面设计;视觉特征;艺术价值一、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及阶段性特征中国书籍的发展,至民国成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从最初的书籍形式甲骨文到竹与木连成册的“简策”再到丝织品和简牍的出现,至清时期已形成完备的书籍设计范式,逐步形成了“古朴典雅”极具中国韵味的特有形式;到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出现了重大革新。
1.1新旧交替时期民国初建至五四运动前夕。
此时期,由于西方思想和一些技术进入中国,文艺作品新旧杂陈,书籍艺术也出现新旧交错的面貌,许多书刊出现了“中西合璧”的装饰形式。
“清末四大小说杂志”封面虽未完全脱离中国传统绘画和传统小说插画样式,但与传统书籍装帧已有不同,俨然受到西方装帧设计的影响;另外,文房四宝、花卉鸟兽等也是当时常用来装饰书封面和封底的图案。
这一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设计手段还不算成熟,属于民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期。
1.2繁荣发展时期五四时期至七七事变。
“五四”运动爆发,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中国,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传播,形成了大众社会的新时代,中国的艺术领域也变得异常活跃,书籍装帧设计渐渐脱离传统样式,开始向现代书籍的出版方式和设计形态转变。
这一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艺术,艺术家创作风格精彩纷呈,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1.3稳步发展时期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中国书籍封面设计艺术进入稳步发展的时期。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激起了全国人民民族意识高涨。
因此在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写实主义、民族主义。
这一时期的书籍封面装倾艺术受时代条件影响,作为政治武器,摈弃了繁重的装饰,图案简洁、生动、立意明确,反映出了革命的时代背景,以及积极的革命斗争精神二、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视觉特点2.1.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中的文字设计文字是书籍、期刊杂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析民国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
探析民国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作者:孙士劼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4期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书籍装帧设计上是一个取得了突破的时期。
本文从字体、图形、布局与色彩四个层面来对民国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进行审视,探讨当时的设计形式,并挖掘其潜在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对现在的书籍装帧、封面设计和平面设计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西方设计的不断冲击,民国时期书籍封面经历着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
封面设计中,呈现着一种中西混杂的状态,很多封面设计者都利用西方平面构成法来进行设计,尤其受到包豪斯及构成主义的影响。
因此这一时期的封面设计逐渐开始脱离传统形式,形成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文字设计这一时期文字设计中主要应用了书法字体与美术字体。
书法字体,顾名思义,就是将书法作为封面上的文字设计,这种形式主要在一些杂志或期刊上应用比较广泛,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杂志或期刊为了吸引读者,便经常邀请名家题签,抬高刊物身份,然而这种书法字体往往变化有余,却设计不足,因此美术字体开始逐渐应用进来。
美术字在民国时期也称“图案字”。
图案字即通过了设计的文字,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美术字字体醒目,多有变化,个性鲜明,使封面鲜活灵动,能够很好的适应各种书籍的要求,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封面字体设计已经能充分利用字体的变化来传达一些信息,如鲁迅的作品《呐喊》,字体就像是锋利的刀刻出来一样,苍劲有力,仿佛用尽了力气,与书的内容十分贴切;再如《现代杂志》5月号第五卷第一期,刊名十分的醒目,并且在字体中有着十分微小的大小变化,形成了一种节奏感,再加以正负空间的运用,完全是一种现代设计的感觉。
图形设计民国时期封面图形设计主要有绘画式和图案式,当时的封面绘画形式主要有国画、水彩画、装饰画、漫画等类别,装饰味很浓,有的装饰画和书籍内容都没有关系,只是一味的求好看,求漂亮,不过这些装饰画也都适合普通读者的口味,特别是一些期刊杂志,如《香艳杂志》、《小说月报》,这些杂志用一些时髦的形象来装饰封面,十分迎合大众的口味。
民国前期书籍封面设计家代表人物评析
谢欣 XIE Xin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 518055(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518055 Shenzhen)
摘要:民国前期涌现出一大批才华卓越的书籍封面设计家,与当代的职业设计师不同,这些设计家大部分是来自于不同领域的知 识精英,正是由于他们的介入,民国前期的书籍封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形态,其中的各种设计实践与探索,无不成为当代中国 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历史依据和文化参考。 关键词:民国前期;书籍封面;设计家 Abstract: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ed book cover designers emerged. Most of them, unlike contemporary professional designers, were intellectual elites of different fields. Because of them, book covers of that time showed diversified artistic forms. The embodied design practices and explorations of each form of art have become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for the progressing of modern Chinese design. Key words: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book cover;designer
浅析丰子恺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风格
六、 画面 中同方 向的形体不可太 多 , 宜与异方 向的形体互相
对照 。
七、 画面 中直线与 曲线对照 , 亦有美的效果。 八、 画面勿用物像填满 , 宜有空地 , 则爽 朗空灵 。 《 子恺 近作漫画集 》 是 1 9 4 1年 1 0月普益 图书馆出版 , 用粗 糙的连史 纸印刷 , 封面 由丰子 f 岂 题签 。 丰子恺的画作 大多是用毛 笔作 画 , 可见功力深厚 。在丰子恺一 生从 艺中 , 书法 的练 习从没
有间断过 。 朱光潜 曾说过 : “ 书画在 中国本有同源说 。 子恺在书法 上曾下过很久 的功夫 。他近来告诉我 , 他 正在 习章 草 , 每遇在 画
方面长进停滞时 , 他便 写字 , 写 了一些时候之后 , 再 丢开来作 画 , 发现画就有长进 。讲书法 的人都知道笔力须经过一番艰苦的训
了解 到西洋构 图法 知识 ,所 以丰子恺所作 的封面 画构 图严 谨 ,
青 睐的一个 主要原 因。 这种隽永 深长却又不失简洁 的漫画风格 ,
反 映了丰子恺先生深厚 的文化修养 ,而这恰恰是他 的封 面设计 作 品之所 以受到读者欢迎 的主要原 因。他 的漫画作 品和封 面作
《 画 中有诗》 封面构 图是非常丰 富的 , 从 中可 看到了丰子恺漫 画
三、 凡两个 以上物像布置在画面 中, 讲究相互呼应。 四、 数个物像布置在画 中, 高低进 出, 宜参差变化 , 忌作 阶梯
形。
五、 许多物像在 画中 , 须 注意画面的均衡 , 勿使 有轻重而倾
侧。
法。 《 画中有 诗》 的封面画其实就是一 帧画中有诗 的作 品。 李 白古 诗《 长干行 》 写道 : “ 妾发初覆额 , 折花 门前剧 , 郎骑木马来 , 绕床
探析民国平装书籍与线装古籍装帧形态异同
探析民国平装书籍与线装古籍装帧形态异同作者:谢蕴来源:《传媒论坛》2020年第08期摘要:民国时期是书籍装帧形态从传统向现代演变的时期,此时书籍的装帧在外观、结构、版式等方面较之古籍发生巨大的改变,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同时也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素朴大方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使民国书籍装帧的独具特色,成为现代书籍装帧的开端,形成这些变化包括社会、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民国书籍;装帧形态;变化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8-0-02一、引言书籍装帧是指构成书籍的必要物质材料及全部工艺活动的总和。
简单地说,书籍装帧就是书籍的整体设计[1]。
书籍装帧一般包括书籍开本大小、封面、版式的设计、图文编排、装订材料方法及印刷工艺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书籍装帧形态则是这些要素的构成形态和变化形态。
不同时期,书籍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技术工艺和材料,最终呈现的装帧形态也就不尽相同。
二、线装古籍的装帧形态线装是我国传统书籍形制中最为完善的书籍装帧形态。
中国书籍的历史源远流长,书籍的装帧形式也在不停的发展变化,纵观中国书籍三千多年的装帧发展历史,传统书籍的装帧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汉代造纸术发明以前使用锦帛、竹片的简册形态;汉代到唐代的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形态;唐以后的册页形态,如蝴蝶装、包背装,直到明清时期逐步形成传统书籍最成熟的装帧形态——线装。
线装书是用纸捻固定书芯,再用两张较厚且坚韧的带色纸张分别放于书芯的前后作为书衣,用线把它和书芯一起打眼装订为一体。
在古代线装书一般分为四眼线装和六眼线装,有些较为讲究的书籍还会在书背的上下角处进行包角处理,防止磨损。
三、民国书籍的装帧形态平装是民国书籍最主要的装帧形态。
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形态在中国书籍装帧演变过程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是中国书籍装帧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
民国初年书籍的装帧形态比较多元,既有传统的线装,又出现了采用西式装订的“洋装”书,到了五四时期,随着人们对西方书籍生产制作工艺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一种“采用普通的纸张作封面,简易且经济的普及本”[2]书籍应运而生,人们称之为“平装书”或“平装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时代特征和艺术价值摘要:民国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虽然年代跨度不长,但上承中国传统书籍的设计特质,吸收西方生产技术和艺术手法,是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端时期。
此阶段中国书籍设计由传统走向现代,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本文从字体、图形、与色彩三个层面来对民国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的视觉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当时的设计形式,并挖掘其潜在的艺术价值。
关键字:民国书籍;封面设计;视觉特征;艺术价值一、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及阶段性特征中国书籍的发展,至民国成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从最初的书籍形式甲骨文到竹与木连成册的“简策”再到丝织品和简牍的出现,至清时期已形成完备的书籍设计范式,逐步形成了“古朴典雅”极具中国韵味的特有形式;到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出现了重大革新。
1.1新旧交替时期民国初建至五四运动前夕。
此时期,由于西方思想和一些技术进入中国,文艺作品新旧杂陈,书籍艺术也出现新旧交错的面貌,许多书刊出现了“中西合璧”的装饰形式。
“清末四大小说杂志”封面虽未完全脱离中国传统绘画和传统小说插画样式,但与传统书籍装帧已有不同,俨然受到西方装帧设计的影响;另外,文房四宝、花卉鸟兽等也是当时常用来装饰书封面和封底的图案。
这一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设计手段还不算成熟,属于民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期。
1.2繁荣发展时期五四时期至七七事变。
“五四”运动爆发,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中国,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传播,形成了大众社会的新时代,中国的艺术领域也变得异常活跃,书籍装帧设计渐渐脱离传统样式,开始向现代书籍的出版方式和设计形态转变。
这一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艺术,艺术家创作风格精彩纷呈,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1.3稳步发展时期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中国书籍封面设计艺术进入稳步发展的时期。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激起了全国人民民族意识高涨。
因此在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写实主义、民族主义。
这一时期的书籍封面装倾艺术受时代条件影响,作为政治武器,摈弃了繁重的装饰,图案简洁、生动、立意明确,反映出了革命的时代背景,以及积极的革命斗争精神二、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视觉特点2.1.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中的文字设计文字是书籍、期刊杂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形态的字体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通过跟人类进行感官的沟通,是设计者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
中国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几千年来灿烂的古代文明,二十世纪前期,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民国书籍的字体受欧洲“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运动”的影响,它们的设计风格强调装饰性,从有机的自然形态中寻找创作灵感,,结合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创作实践,汉字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设计元素2.1.1传统书法字体的运用在民国书籍装帧设计中延续了传统的艺术,例如大量的利用书法或对书法的艺术改编将其运用到书籍封面的文字或形成图案。
鲁迅、胡适等多次用书法装饰封面,以题字形式为主的书名加上摆放位置的经营显得神妙入微,素朴却耐人寻味;例如作品《心的探险》、《南腔北调》等(图2-1、2-2),毛笔字体清秀有力,加上一些艺术改变与书及封面整体相协调,有独具美感和特色,并不像印刷体那样规范统一,体现出独特性;还有的直接将毛笔书法跃然纸上,自然地流露出节奏与韵律感。
在实践的例子中,运用书法造型设计美术字的例子也有很多。
闻一多的《猛虎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出版于1931年新月书店,是闻一多最后一本诗集。
画面利用一整张虎皮纹样贯穿封面封底,书法造型的“猛虎集”三个字落在封面左下角,可谓生动传神,寓意含蓄(图2-3) 。
图2-1 图2-2 图2-32.1.2图案化美术字的运用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的书籍装喊设计,逐渐向平面设计领域扩展。
首先就表现在文字图案化的应用。
“1915年,上海创刊的《新青年》杂志,是第一个采用新型美术字体进行封面设计的刊物[1]”。
“新青年”出现在书籍封面正上方,醒目有力。
下方则是一个地球的图案,地球左右两侧伸出一双手相握,象征着人民团结,革命力量蓬勃发展(图2-4)。
美术字是运用装饰手法美化文字的一种书写艺术。
美术字的字体种类包括宋体、黑体和变体美术字。
将“美术字”或“图案字”应用到封面设计的指导性人物鲁迅做出了重要贡献,小说《呐喊》的封面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呐喊字体本身作为封面主要元素,呈现隶书风格,将“呐喊”二字中两个口进行夸张化处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黑暗中迫切呐喊的强烈愿望。
(图2-5),同时张光宇创作的《时代漫画》、《上海漫画》等杂志封面的刊名,都具有鲜明的图案化特点,在保留有原有汉字字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变形,突出了强烈生动的艺术效果,这些图案化的字体设计在中国平面设计之路里, 拓出一条更为明亮、宽广的道路(图2-6) 。
图2-4 图2-5 图2-62.1.3几何形的美术字运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荷兰、俄国现代主义设计浪潮促成了现代字体设计的发展过程,“包豪斯的拜耶是现代字体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他重视字体的简单,理性的几何形式[2]”。
民国时期受到这些艺术思想的影响,设计者在美术字的创作过程中不仅结合图案进行创作,同时结合了几何图形,在原有的汉字结构上进行变形、替换。
常见的图案有圆形,梯形、方形等较为常见。
例如《前途》的封面设计中,“前途”二字就进行了美术字体的变形。
其中运用几何图形圆形替换点,三角形替换撇捺,以及横划,方形替换竖划,构思新颖,设计巧妙。
(图2-7)《诗刊》杂志书名的美术字,运用梯形,圆形替换笔划的方式,并使整组字体向上左边倾斜,在整个封面设计中,富有韵律和节奏,具有现代气息。
(图2-8)图2-7 图2-82.2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图案特征“图案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一个雕刻精致的花瓶,或一块经年累月织成的挂饰上可以说明的,它是应该基础于大众的生活,直接地将技术和艺术与大众的思想和感情联系着,而产生处了有社会性的时代的式样。
要充分的利用各种材料,理解了它的用途而加以考案的东西,不是仅拿浅薄的`兴趣'两字所可以解释的。
[3]”由此可以看出,图案元素在书籍装巾贞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设计领域不可缺少的设计语言。
2.2.1传统图案的运用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中对于传统图形的应用比较典型的是汉画图形形式以及水墨画图形形式。
在鲁迅的《国学季刊》(图2-9)一书中,封面图形采用了汉代石刻画像作为封面的基础图形形式,在构图上是采用了连景式构图,重复的多方连续形式,每个部分运用线条将画面分割,每个部分的内容都不相同,整个封面图形设计中上半部分的设计手法采用的是阴刻,下半部分则采用的是阳刻,上半部分的阴刻采用色彩饱满的表达,但却画面去没有感觉到头重脚的不和谐感,相反却与书刊名字相呼应。
水墨画挥洒自如的线条,简洁的笔墨,含蓄内敛的用色,讲究意境的艺术特征成为中国璀璨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蕴含中国独特的审美文化、哲学思想是任何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都无可取代。
在作品《野草》(图2-10)中巧妙的运用中国水墨的深渊构图和表现手法,让天空在深灰色的背景下造成了空灵幽深的意境,简单的几个笔触却勾勒出了野草蓬勃的生命力,体现出了传统水墨画具有的东方独有的审美语言。
图2-9 图2-102.2.2几何图案的运用民国时期的书籍图像设计,当时正值西方思想和文化的传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冲击,中国更加注重主观写意的手法,西方更加注重客观的再现,运用色块以及几何形体作为设计元素。
因此这这个时期中国设计者在做书籍设计的过程中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从而展现了这一时期形式多样的书籍设计现状。
色彩方面,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书籍设计的色彩也开始从传统的朴实平和的民族之色转变成了具有现代气息、对比强烈的色彩,更加注重颜色的对比效果,强调事物的环境色和固有色,色彩明艳鲜明。
比如构书籍设计《有进无退》(图2-11)就是采用了具有现代感的排版方式,字体和三角形组成一体,能感受到一种速度感和强烈的现代感,色彩上虽然运用的还是传统的红黑两色,但通过形式上的改变,色彩感觉也突破了原有的感受,现代感十足。
同时受到西方思潮影响的书籍封面还有《欧洲大战与文学》(图2-12)、《时代妇女》(图2-13)等,都能看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对于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将具体的事物打散,转化为一种抽象的图形符号,对于图形的重新组合和塑造,虽然很难看出所要表达的书籍主题,但这种未来主义的风格深深的陶染着书籍封面的设计。
图2-11 图2-12 图2-132.3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色彩语言色彩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属性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产生的艺术效果截然不同,它代表着书籍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因此不同的色彩搭配会传达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书籍的精神文化。
民国时期受印刷水平限制,大多数书籍封面的色彩比较单一,多为单色、双色套印,三色以上的作品比较少见。
2.3.1凝重古朴的色彩设计古典色调是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一大特色,是指用色较为单纯、简练,对比柔和,具有一定灰度的古朴色调。
这种风格的色调通常用在文学小说、散文以及理论性书籍中。
例如雷奎元的《工艺美术技法讲话》微微泛黄的纸色呈现出内敛深沉、舒缓平和,来表达学术理论的严谨、理性与一丝不苟。
(图2-14)图2-142.3.2对比鲜明的色彩设计在西方的现代设计运动影响下,中国书籍色彩设计逐步具有现代感,。
《新时代月刊》采用蓝色图案与红色字体进行对比,整个色调简洁、明快。
(图2-15)文艺杂志《新宇宙》中,红黑色彩对比,是书籍辨识度增强,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一切都是新的形,新的色,这种清新的视觉形式伴随着传统文化和现代的时尚。
(图2-16)《彷徨》是装帧艺术家陶元庆为鲁迅的小说所做的封面,整个画面用橙色作为底色,装饰太阳、人物均采用黑色,色彩对比明快,简洁有力,完整的体现了小说的寓意。
(图2-17)图2-15 图2-16 图2-17三、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艺术价值3.1 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这个词语就现在而言,已经非常熟悉,小到书刊杂志,大到文学论着,都在不停的呼喊着传统文化的概念,一直强调一定不能丢失根源,也就是传统文化。
虽然在外来文化思潮的不断冲击下,书籍设计开始逐渐接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很多书籍开始借鉴外来的艺术形式,但也恰是这样的背景下给了民国时期书籍封面独一无二的动力。
现代的书籍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形”的套用,而是一种“意”的渗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作品中,让传统文化为书籍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在丰子恺《爱的教育》(图3-1)的封面中可以看出其中受到比亚兹莱的装饰影响,用简单的方式表达了小市民闲适、琐碎生活所包含的生活气息,但在同时也运用着传统的线描手法进行任务的勾勒,在接受借鉴西方思潮的设计风格的同时,不忘弘扬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