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3485-20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
ISO13485医疗器械风险分析管理规程
1.目的:为确保公司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中是安全有效的,对风险进行判定、有关的危害进行估计和评价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并监控控制其有效性,特制定本规程。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医疗器械产品的寿命周期所有阶段。
3.职责:3.1公司总经理负责3.1.1依据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法规,规定可接受风险的准则;3.1.2保证提供适当的资源;3.1.3配备经过培训的管理、实施工作和评定活动人员;3.1.4定期评定风险管理活动的结果,以确保风险管理活动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
3.2研发部负责组织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活动,负责联系公司内相关人员或聘请相关医学专家参加风险分析工作,保证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3.3研发部负责风险管理活动的管理。
3.3.1编制产品风险管理计划;3.3.2保管产品风险管理报告。
3.4生产部负责人负责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3.5营销中心经理负责售后监督程序的实施,评审在生产后的阶段中得到的产品信息。
3.6管理者代表负责警戒体系的实施,在发现安全隐患或发生质量事故时采取迅速有效的行动,发放忠告性通知,提高对患者、使用者和其他人的安全防护。
4.内容:4.1风险管理流程图4.2风险管理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并由总经理聘用。
4.3风险管理4.3.1研发部负责编制本公司产品《风险管理计划》,内容包括:1)计划范围——判断和描述适用于计划的医疗器械和寿命周期阶段;2)验证计划;3)职责分配;4)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5)依据法规要求、产品预期用途、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风险可接受准则;6)如在产品寿命周期计划有改变内,要保留更改的记录。
4.3.2研发部负责保管风险管理文档,内容包括:1)本公司产品的全部风险活动的记录;2)风险管理所引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相关文件。
4.4风险分析4.4.1风险分析报告负责风险管理的人员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公司产品进行风险分析,并编制《风险分析报告》,内容包括:1)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功能和性能及用途;2)参加分析的人员和部门名称;3)分析日期。
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手册+程序文件+内审记录)
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全套资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内审资料)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编制:审核:批准:2017年11月1日发布 2017年11月1日实施1.范围1.1总则1.2删减和不适用说明1.2.1 YY/T 0287-2017 idt ISO13485-2016不适用条款说明:1.2.2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不适用条款说明:1.3引用的法规和标准1.4质量手册的管理1.5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2 企业概况2.1修改页2.2颁布令2.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2.4公司管理架构图3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2文件要求4.2.1总则4.2.2质量手册4.2.3医疗器械文档4.2.4文件控制4.2.5记录控制4.3支持性文件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5.2以客户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策划5.4.1质量目标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5职责、职权与沟通5.5.1职责与权限5.5.2总经理5.5.3管理者代表5.5.4综合办公室5.5.5品保部:5.5.6技术部5.5.7运营部5.5.8市场部5.5.9销售部5.5.10内部沟通5.6管理评审5.6.1总则5.6.2评审输入5.6.3评审输出5.7支持性文件6.资源管理6.1提供资源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和污染的控制6.4.1工作环境6.4.2污染控制6.5支持文件7.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7.1.1 适用范围7.1.2 策划内容7.1.3 质量计划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产品要求的确定7.2.2产品要求的评审7.2.3沟通7.3设计和开发7.3.1总则7.3.2设计和开发策划7.3.3设计和开发输入7.3.4设计和开发输出7.3.5设计和开发评审7.3.6设计和开发验证7.3.7设计和开发确认7.3.8设计和开发的转换7.3.9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3.10设计和开发文档7.3.11风险管理7.4采购7.4.1采购过程7.4.2采购信息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5生产和服务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7.5.2产品的清洁7.5.3安装活动7.5.4服务活动7.5.5无菌医疗器械的专用要求7.5.6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7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的专用要求7.5.8标识7.5.9可追溯性7.5.10顾客财产7.5.11产品防护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7.7相关文件8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8.2监视和测量8.2.1反馈8.2.2投诉处置8.2.3向监管机构报告8.2.4内部审核8.2.5过程监视和测量8.2.6产品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产品控制8.3.1总则8.3.2交付前发现不合格品的相应措施8.3.3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响应措施8.3.4返工8.4数据分析8.5改进8.5.1总则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8.6支持性文件附件一程序文件清单附件二职能分配表附件三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YY/T0287-2017/质量手册对照表1.范围1.1总则本手册是依据YY/T 0287-2017/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和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制定。
iso13485:20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
Limited有限公司Risk Analysis report风险分析报告Product(产品):Type/Model(型号):5/24/2018-5/23/2019Effective date(有效期):Document No.(文件编号):Version(版本): A0Department(部门): Technical Department(工程部)Made编制Check审核Approval批准Contents内容1 Foreword 前言 32 Scope范围 33 Application information适用信息 33.1 Policy, directive and standard政策,指令和标准 33.2 The information of product 产品信息 43.3 Other source of information 其他资源信息 43.4 Team of risk management风险管控小组 43.5 Instruction of product产品指导 54 Risk analysis 风险分析 54.1 Risk analysis procedure 风险分析过程 554.2 Intended use/intended purpose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thesafety 适用范围/预期目的以及安全相关的特征分辨4.3 Identification of known or foreseeable hazards and Estimation of the risk(s) for9 each hazard 已知或可预见的风险辨别以及对每种危险的预估4.4 Risk Estimation 风险预估105 Risk evaluation 风险评估126 Risk control 风险管控126.1 Risk red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trol measure(s)降低风险及风险管控的措12施6.2 Risks arising from risk control measures风险管控措施带来的风险166.3 Completeness of risk evaluation风险评估的完成167 Overall residual risk evaluation总体剩余风险评估168 Information of in production and use 生产及使用时信息169 Conclusion总结18RISK ANALYSIS REPORT1. Foreword 前言This article is the report of the risk analysis of this product. This report shows all the potentialrisks and the reason cause these risks happen, also estimate the rate and the level of all kinds of risks maybe cause the serious result, if a item can not be acceptable, which need to adopt ameasure to reduce the risk level and estimate the rate and level after. Finally, make all the items acceptable.本文是该产品的风险分析的报告。
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评审报告
质量方针是公司的经营方向, 能够反映公司的宗旨, 体现了公司重视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把不断改进作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有效手段, 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要求, 故本司质量方针适宜, 符合新版体系标准。
公司通过培训宣导及各现场揭示出质量方针等方法, 从而使质量方针在全员中得到正确理解和贯
2、此次是第一次进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评审, 没有跟踪的措施。
4)顾客的反馈信息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
2020年3月-至今暂时没有客户投诉。
5)过程的业绩和现行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状况
2020年3月开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 本公司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上一直坚持“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及服务”的质量方针。
通过各部门发言,并引用大量书面资料说明,我公司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是适宜的、其运行是有效的;同时本组织的医疗器械质量方针、目标是能满足市场形势发展需要的。管理评审进一步完善了我公司的医疗器械质量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有力地推动了我公司医疗器械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因此,是可以如期接受认证机构对我司实施的ISO13485: 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6)不合格及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2020年3月-至今医疗类产品未有不合格情况发生。
内部审核发现的不合格的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见本报告第3部分。
7)公司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的合理充分性
公司现有组织架构符合管理需求和公司发展要求, 不需要进行调整;
公司现有生产设备满足现有客户订单需求, 作业环境管理均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的作业环境标准进行控制, 作业环境符合公司现有产品生产环境要求;
通过各部门发言,并引用大量书面资料说明,我公司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是适宜的、其运行是有效的;同时本组织的医疗器械质量方针、目标是能满足市场形势发展需要的。管理评审进一步完善了我公司的医疗器械质量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有力地推动了我公司医疗器械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因此,是可以如期接受认证机构对我司实施的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ISO13485:2016风险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本标准规定医疗器械及其附件(包括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有关的危害,估计和评价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并监控控制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本标准的要求适用于医疗器械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
本标准不用于和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临床判断。
3.词汇的定义本程序所使用的词汇定义如下。
1)损害(harm)对人体健康的实际伤害或侵害,或是对财产或环境的侵害。
2)危险(hazard)损害的潜在来源。
3)风险(risk)损害发生的概率与损害严重程度的结合。
4)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系统运用可得资料,判定危害并估计风险。
5)风险管理(risk evaluation)用于风险分析、评估和控制工作的管理方针、程序及实践的系统运用。
6)安全性(safety)免除于不可接受的风险。
4.风险管理4.1 风险分析4.1.1 医疗器械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的判定对所考虑的特定的医疗器械或附件,制造商应描述预期用途、预期目的以及任何合理可预见的误用。
制造商应将所有可能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性的定性和定量特征列出清单,适当时,规定界限。
4.1.2判定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制造商应编写在正常和故障两种条件下与医疗器械有关的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清单。
事先已认知的危害应加以识别。
上述清单应在风险管理文档中予以保持,在危害处境中产生事件的可预见的后果应予以考虑和记录。
4.1.3 估计每种危害的一个或多个风险对每一个判定的危害,都应利用可得的资料或数据估计在正常和故障两种条件下的一个或多个风险。
对于其损害发生概率不能加以估计的危害.应编写一个危害的可能后果的清单。
风险的估计应在风险管理文档中加以记录。
4.2 风险评价对每个已判定的危害,制造商应使用风险管理计划中规定的准则,决定其估计的一个或多个风险是否低到不需要再予以降低的程度。
4.3风险控制4.3.1 降低风险当需要降低风险时,制造商应按照方案分析规定的程序控制一个或多个风险,以便使与每个危害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剩余风险被判断为是可接受的4.3.2 方案分析制造商应识别风险控制措施,以使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ISO13485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ISO13485风险分析评估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公司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满足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风险分析和评估的方法、结果和建议。
二、背景公司生产的产品用于医疗设备领域,为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本次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目标是识别潜在的危(wei)险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
三、方法1. 风险标识:根据ISO14971标准,我们使用了风险矩阵来标识风险级别。
风险级别分为高、中和低三个等级。
2. 风险识别:通过对产品的设计、创造、使用和维护等环节进行细致的分析,我们识别了以下潜在风险:a. 设计风险:涉及产品的设计缺陷、功能不足等方面的风险。
b. 创造风险:涉及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材料污染等方面的风险。
c. 使用风险:涉及产品使用中的误操作、不当维护等方面的风险。
d. 维护风险:涉及产品维护中的不当操作、设备故障等方面的风险。
3. 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其潜在影响和可能性。
我们使用了以下方法:a. 定性分析:根据风险的严重性、频率和可控性等因素,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
b. 定量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和模型,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计算风险指数和风险优先级。
四、结果1. 风险评估矩阵:根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果,我们绘制了风险评估矩阵,将风险划分为高、中和低三个等级。
具体划分如下:- 高风险: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风险。
- 中风险:可能导致轻度伤害或者疾病的风险。
- 低风险:可能导致不适或者不便的风险。
2. 风险优先级: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我们计算出了各个风险的风险指数和风险优先级。
风险指数越高,风险优先级越高,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施。
3. 建议措施:根据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措施来降低风险:a. 设计阶段:加强产品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b. 创造阶段: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ISO13485-2016管理评审报告+各部门输入资料
XXXXXX有限公司管理评审材料(ISO13485:2016)2019年11月XXXXXX有限公司2019年医疗器械体系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会议签到表管理评审(输入)会议记录主旨:ISO 13485医疗器械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主持人:xxx(总经理)会议时间:2019年11月22日会议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记录人:xxx一、 内部外部及顾客审核结果---体系部1.内审审核状况公司内审小组于2019年11月08日进行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本次内部审核发现有4个一般不符合项,如下:本次内审的4个不符合项均开出《不符合项报告》至相应的责任部门。
同时,责任部门也及时采购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后,经审核员再次验证可以结案。
相关的不符合项内容和验证追踪,见《不符合项报告》和《内审不符合项纠正追踪表》。
2.外部审核状况因本公司大部分订单来自xxx ,xxx 与xxx 均同属于特普公司旗下的工厂,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公司接受外部审核,如下:报告人: xxx 2019年11月22 日二、顾客的反馈(顾客抱怨处理及与顾客沟通)结果---业务部1.公司资材部PMC(业务)组负责与顾客相应事务的沟通与联系。
1>.顾客满意度的状况公司资材部PMC(业务)组依程序文件《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要求,每年对顾客发出“顾客满意度调查表”,业务人员在2019年4月、7月和10月向医疗器械的客户(WOW)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分别为90分、93分和95分,达成公司顾户满意度目标≥80分。
2>.相关方反馈状况自2019年1月至今,顾客方面没有重大的反馈意见,但也有些一般性的反馈,如下:a.顾客反映送货的服务态度要提升。
b.因产品订单确认回复周期时间要加快。
这些反馈是通过电话沟通得知的,业务组组也积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ISO13485-2016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达到客户满意。
并符合国食药监械[2008]766号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规定。
2.0范围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的监测、再评价工作。
3.0权责3.1 总经理:批准发布医疗器械公告性通知或产品追回。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对不良事件的报告、评价和控制。
3.3 销售部门:负责不良事件日常检测及信息采集、内外部工作协调、答复客户。
3.4 质量部:不定期对不良事件整改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管理。
4.0程序要求4.1术语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医疗器械再评价,是指对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价,并实施相应措施的过程。
严重伤害,是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危及生命;(二)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三)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者损伤。
4.2 不良事件发现、报告4.2.1 销售部门主动向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收集其产品发生的所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对已交付的医疗器械实施有效监测,一旦发现有可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进行详细记录,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并立即向管理者代表汇报。
4.2.2 由质量部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
其中,导致死亡的事件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事件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报告。
认为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但是应当及时告知被越过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
4.2.3 质量部在首次报告后的20个工作日内,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
“ISO 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读
“ISO 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读“医疗器械”是指任何用作诊断、预防及治疗疾病的产品,小至伤口敷料、心脏起搏器,大至牙科椅、维持生命仪器以及体外诊断试剂等。
在大部分国家,政府都会对这些医疗产品作出规定,以免生产商粗制滥造,危害市民健康安全。
不少医疗器械会被放入人体,除了用作检查身体、治疗疾病外,有些还会长期留在病人体内,比如人造髋关节、心血管支架、人造心瓣或心脏起搏器等。
ISO 13485标准于1996年首次出版,名为《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应用ISO 9001的具体要求》,其后于2003年改版,名为《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最新版本为ISO 13485:2016。
一、ISO 13485的适用范围及规则重点ISO 13485:2016说明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证明提供医疗器械及相关服务的机构能满足客户及相关法规要求。
由于每个国家的法律有所不同,所以ISO 13485标准并没有定义详细的法规要求,而是要求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辨别相关的法规要求,并融入其质量管理体系中。
一些医疗产品在个别地区并不会被视为医疗器械,包括:残障人士的辅助器械、含有动物及(或)人体组织的仪器、消毒物质以及进行体外受孕或辅助生育技术的仪器。
ISO 13485标准适用于任何参与医疗器械生命周期的机构,由设计、生产、停止运作到弃置,以至储存、分发、安装、维修以及提供相关服务。
在2003年的版本中,ISO 13485标准已经依据法规加入基于风险的概念,而2016年新版更加强了这方面的内容。
虽然ISO 13485标准的建立基于ISO 9001标准,但由于前者以符合法规为核心性质,因此并未包含ISO 9001标准的内容。
例如ISO 13485标准并没有像ISO 9001标准一样要求机构持续改善其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评估其客户满意度,但要求机构评估其医疗器械使用者的意见,包括:医疗器械是否达到预期的使用要求?医疗器械是否符合法规要求?剩余风险是否受到控制?有没有发现新的风险?《ISO 1497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应用》作为与ISO 13485互补的标准,描述了如何在医疗器械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系统化的风险管理。
ISO13485-2016年《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要求》
INTERNATIONAL ISOSTANDARD 13485第三版2016-3-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Dispositifs medicaux-Systemes de management de In qualite-ExIGENCES a des fins reglementaires目录目录 (2)1.范围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术语和定义 (6)3.1 忠告性通知 (6)3.2 授权代表 (7)3.3 临床评价 (7)3.4 抱怨 (7)3.5 经销商 (7)3.7 进口商 (7)3.8 标记 (8)3.9 寿命期 (8)3.10 制造商 (8)3.11 医疗器械 (8)3.12医疗器械族 (9)3.13 性能评价 (9)3.14 上市后监督 (9)3.15 产品过程的结果。
(9)3.16 采购的产品 (10)3.17 风险 (10)3.18 风险管理 (10)3.19 无菌屏障系统 (11)3.20 无菌医疗器械 (11)4.质量管理体系 (11)4.1总要求 (11)4.2文件要求 (12)4.2.1总则 (12)4.2.2质量手册 (12)4.2.3医疗器械文件 (12)4.2.4文件控制 (13)4.2.5记录控制 (13)5管理职责 (13)5.1管理承诺 (13)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4)5.3质量方针 (14)5.4策划 (14)5.5职责、权限与沟通 (14)5.5.1职责和权限 (14)5.5.2管理者代表 (15)5.5.3内部沟通 (15)5.6.1总则 (15)5.6.2评审输入 (15)5.6.3评审输出 (16)6资源管理 (16)6.1资源提供 (16)6.2人力资源 (16)6.3基础设施 (16)6.4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 (17)6.4.1工作环境 (17)6.4.2污染控制 (17)7产品实现 (17)7.1产品实现的策划 (17)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18)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18)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18)7.2.3沟通 (18)7.3设计和开发 (19)7.3.1总则 (19)7.3.2设计和开发策划 (19)7.3.3设计和开发输入 (19)7.3.4设计和开发输出 (19)7.3.5设计和开发评审 (20)7.3.6设计和开发验证 (20)7.3.7设计和开发确认 (20)7.3.8设计和开发转换 (20)7.3.9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21)7.3.10设计和开发文件 (21)7.4采购 (21)7.4.1采购过程 (21)7.4.2采购信息 (22)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22)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22)7.5.2产品的清洁 (23)7.5.3安装活动 (23)7.5.4服务活动 (23)7.5.5无菌医疗器械的专用要求 (23)7.5.6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23)7.5.7灭菌和无菌屏障系统的过程确认的专用要求 (24)7.5.8标识 (24)7.5.9可追溯性 (24)7.5.10顾客财产 (25)7.5.11产品防护 (25)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25)8测量、分析和改进 (26)8.1总则 (26)8.2监视和测量 (26)8.2.1反馈 (26)8.2.2抱怨处理 (26)8.2.3报告监管机构 (27)8.2.4内部审核 (27)8.2.5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7)8.2.6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27)8.3不合格品控制 (28)8.3.1总则 (28)8.3.2交付前不符合产品的响应措施 (28)8.3.3交付后不符合产品的响应措施 (28)8.3.4返工 (28)8.4数据分析 (28)8.5改进 (29)8.5.1总则 (29)8.5.2纠正措施 (29)8.5.3预防措施 (29)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1.范围本标准为需要证实其有能力提供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医疗器械和相关服务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说明
ISO13485:2012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放心安全的医疗器械● 前言ISO13485:2012中文叫"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2012以ISO9001:2008标准为基础的标准。
所以,如果您的企业已经建立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那么您将很容易扩大它的活动内容,并很快达到ISO13485:2012的要求。
ISO13485标准针对不同的医疗器械产品提供了不同的要求,如有源的、无源的、植入的和非植入的,以及体外诊断的医疗器械等。
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产品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有选择性地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 申请ISO13485:2012认证的条件组织申请认证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申请组织应持有法人营业执照或证明其法律地位的文件。
2已取得生产许可证或其它资质证明(国家或部门法规有要求时)。
3申请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企业标准),产品定型且成批生产。
4申请组织应建立符合拟申请认证标准的管理体系、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还应符合YY/T0287标准的要求,生产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时间不少于6个月,生产和经营其它产品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时间不少于3个月。
并至少进行过一次全面内部审核及一次管理评审。
5在提出认证申请前的一年内,申请组织的产品无重大顾客投诉及质量事故。
注:正常情况下,企业从开始着手准备、建立到通过咨询一般需要2-4个月可获得证书● 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申请方应报送以下材料1、申请方授权代表签署的质量体系认证申请书;2、申请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3、申请单位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4、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特殊过程、关键过程说明;5、近两年产品销售情况及用户反馈信息;6、产品简介及主要外购件、外协件清单;7、《医疗器械企业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复印件);8、如同时申请产品认证,相同材料可只提交一份。
ISO13485:2016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规范风险管理的过程,保证本公司产品在生产和使用全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受到识别、评估,从而制定、实施适应的应对措施,并监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以进一步降低风险损害发生的概率,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医疗器械产品风险管理的过程。
3、职责3.1 工程部:负责根据产品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建立产品的风险管理档案,编写风险管理计划和报告,监控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
有需要时,对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结合适用的标准、法律法规、工作文件以及顾客反馈组织开展医疗器械再评价。
3.2 总经理:提供风险管理所需的资源,批准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管理报告。
3.3 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完成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售后信息的收集等风险管理过程。
负责参与与本部门有关的风险评估,组织实施相关的风险管理各项方案。
参与风险管理报告的评审。
4、定义4.1 风险:损害发生概率与该损害严重程度的结合。
4.2 风险分析:系统运用可获得资料,判定危害并估计风险。
4.3 风险估计:用于对损害发生概率和该损害严重度赋值的过程。
4.4 风险评价:将估计的风险和给定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以决定风险可接受性的过程。
4.5 风险评定: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部过程。
4.6 风险控制:作出决策并实施措施,以便降低风险或把风险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过程。
4.7 剩余风险: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后余下的风险。
4.8 医疗器械再评价:是指对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价,并实施相应措施的过程。
4.9风险管理:用于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监视工作的管理方针、程序及其实践的系统运用。
4.10 生命周期:在医疗器械寿命中,从初始概念到最终停用或处置的所有阶段。
4.11 使用错误:由于一个动作或动作的忽略,而造成不同于制造商预期或用户期望的医疗器械反应。
如使用错误包括疏忽、失误、和错误,患者的不期望的生理反应本身不认为是使用错误。
4.12 最新技术水平:在一定时期内,产品、过程和服务等技术能力的发展程度,根据相关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进行判定。
ISO13485-2016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更改历史1.0目的建立并保持与本公司生产的医疗器械有关的危害的估计和评价相关的风险。
控制这些风险并监视上述控制有效性的过程。
以便能够系统地处理安全问题和对危害进行早期判断。
2.0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的医疗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即从初始阶段到上市后服务阶段,特别是为了防止产品的不良影响到最终用户或病人的风险。
3.0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
3.2质管部:确定医疗器械开发总风险分析需求,组织进行风险分析并编制风险分析报告,汇总风险管理过程中所有资料、风险管理报告。
3.3质管部:根据《设计和开发计划》编写《风险分析计划》,并参加风险管理评审,并对生产后的阶段中得到的有关可能与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关的问题进行评价。
3.4各相关部门负责风险管理过程中各项措施的实施。
4.0工作程序4.1参考《YY/T 0316-2016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4.2人员要求4.2.1各阶段的风险管理人员须具备相应的资格,熟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标准及风险管理技术。
4.2.2行政人事部保存风险管理人员资格及培训记录。
4.3风险管理计划4.3.1质管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计划内容包括;4.3.1.1.计划的范围:判定和描述适用于计划的医疗器械和寿命周期阶段。
4.3.1.2.验证计划。
4.3.1.3.职责的分配。
4.3.1.4.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
4.3.1.5.风险的可接受的准则。
4.3.2如果风险管理计划有更改,保持更改记录。
4.4风险分析4.4.1对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以及任何合理可预见的误用进行描述;4.4.2判定在正常和故障条件下与医疗器械有关的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4.4.3估计每种危害的一个或多个风险,分析其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4.4.4相关的生产和上市后信息的收集和评审的有关活动;4.4.5判定是否适应现行的法规和法规安全的要求。
4.5风险评价4.5.1对每个已判定的危害,应使用风险管理计划中规定的准则,决定其估计的一个或多个风险是否低到不需要再予以降低的程度。
(完整版)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INTERNATIONAL ISOSTANDARD 13485第三版2016—3-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1/ 37Dispositifs medicaux—Systemes de management de In qualite-ExIGENCES a des fins reglementaires目录目录 (2)1。
范围 (8)2。
规范性引用文件 (8)3.术语和定义 (8)3。
1 忠告性通知 (8)3.2 授权代表 (9)3。
3 临床评价 (9)3.4 抱怨 (9)3。
5 经销商 (9)3。
6 植入性医疗器械 (9)3。
7 进口商 (10)3.8 标记 (10)3.9 寿命期 (10)3。
10 制造商 (10)3.11 医疗器械 (11)3.12医疗器械族 (12)3.13 性能评价 (12)2/ 373.15 产品过程的结果。
(12)3。
16 采购的产品 (13)3.17 风险 (13)3。
18 风险管理 (13)3。
19 无菌屏障系统 (14)3.20 无菌医疗器械 (14)4。
质量管理体系 (14)4。
1总要求 (14)4.2文件要求 (15)4.2。
1总则 (15)4。
2。
2质量手册 (16)4。
2。
3医疗器械文件 (16)4。
2。
4文件控制 (16)4。
2.5记录控制 (17)5管理职责 (17)5.1管理承诺 (17)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8)5.3质量方针 (18)3/ 375。
5职责、权限与沟通 (18)5.5.1职责和权限 (18)5.5.2管理者代表 (19)5.5。
3内部沟通 (19)5。
6管理评审 (19)5.6.1总则 (19)5。
6。
2评审输入 (19)5.6。
3评审输出 (20)6资源管理 (20)6.1资源提供 (20)6。
2人力资源 (20)6。
3基础设施 (21)6。
4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 (21)6.4。
1工作环境 (21)6。
iso13485质量认证管理体系
iso13485质量认证管理体系ISO 13485质量认证管理体系ISO 13485质量认证管理体系,全称ISO 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国际标准,是针对医疗器械制造商和供应商所设置的标准,目的是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ISO 13485质量认证管理体系的概念、主要要求和实施步骤。
1. 概念ISO 13485质量认证管理体系是一种基于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旨在确保医疗器械在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合规性。
该体系的实施能够帮助组织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降低风险和成本,并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2. 主要要求ISO 13485质量管理体系对医疗器械制造商和供应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管理责任组织应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适当的资源和管理承诺以支持该体系的有效实施。
高层管理应对体系的运行负有最终责任,并参与设定质量目标和政策。
2.2 资源管理组织应确定和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设施和设备,以支持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监控。
此外,还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执行相关任务的能力。
2.3 设计和开发针对设计和开发过程,组织应建立并执行适当的规划、验证、验证和验证活动,以确保产品满足预期需求。
同时,还需要记录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相关信息,并建立必要的变更控制程序。
2.4 过程控制组织应确定并控制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各个过程,确保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一致性和合规性。
这包括从采购原材料到产品交付的供应链管理,以及生产、装配、包装、标签和存储等方面的控制。
2.5 监测和测量通过建立监测和测量活动,组织可以及时获取产品和过程的相关数据,以评估质量绩效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同时,还需要建立产品标识和溯源的要求,保证产品的追溯性和唯一性。
2.6 核查和验证组织应执行内部和外部的审核活动,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配件
风险管理报告
编制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版本号:A0
目录
第一章综述 (1)
第二章风险管理评审输入 (5)
第三章风险管理评审 (7)
第四章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8)
附件1 (9)
附件2 (11)
附件3 (12)
附件4 (15)
第一章综述
本风险管理计划主要是对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开发、产品实现、最终停用和处置阶段)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
备注:本公司不承担现有产品“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的设计开发,产品规格由客户提供相关的图纸及技术规范,本公司只提供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不进行配套医疗器械的销售,因此配套医疗器械的最终停用及处置由客户负责。
1、产品简介
2、风险管理计划和实施情况简述
于2019年11月开始策划立项。
立项的同时。
我们针对该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进行了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
该风险管理计划确定了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对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的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活动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获得方法的评审要求进行了安排。
公司组成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负责人。
确保该项目的风险管理活动按照风险管理计划有效的执行。
在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的生产阶段,风险管理小组共进行了一次风险管理评审,形成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文档。
3、此次风险管理评审目的
本次风险管理的评审目的是通过对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在交付客户前各阶段风险管理活动进行总体评价,确保风险管理计划已经圆满地完成,并且通过对该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及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和对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获得方法的评审,证实对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的风险已进行了有效管理,并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4、风险管理评审小组成员及其职责
第二章风险管理评审输入
1、风险可接受准则
风险管理小组对公司《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中制定的风险评价/风险可接受准则进行了评价,认为一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所依据的风险可接受准则仍保持原有的标准。
1.1 损害的严重度水平
1.2 损害发生的概率等级
1.3 风险评价准则
说明:A:可接受的风险;
R:合理可行降低(ALARP)的风险;
U:不经过风险/收益分析即判定为不可接受的风险。
2、风险管理文档
1)风险管理计划;
2)安全性特征问题清单及可能危害分析表;
3)初始危害判断及初始风险控制措施表;
4)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验证以及剩余风险评价记录。
3、相关文件和记录
3.1 医疗器械部件风险分析控制程序,如:《过程验证控制程序》
3.2 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技术规范(主要包括设计图纸、工艺、PFMEA )3.3 相关标准:ISO14971-2007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
第三章风险管理评审
1、风险管理计划完成情况
评审小组对风险管理计划的完成情况逐一进行了检查,通过对相关风险管理文档的检查,认为风险管理计划已基本实施。
2、综合剩余风险可接受评审
评审小组对所有剩余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考虑所有单个剩余风险共同影响下的作用,评审结果认为: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综合剩余风险可接受,以下为具体评价方面:
1)单个风险的风险控制是否有相互矛盾的要求?
结论:尚未发现现有风险控制有相互矛盾的情况。
2)警告的评审(包括警告是否过多?)
结论:警告的提示清晰,符合规范。
3)和类似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进行比较
结论:
5)评审小组结论
结论:风险管理评审小组在分析了以上方面后,一致评价,本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的综合剩余风险可接受。
3、关于生产和生产后信息
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获取方法参见《信息忠告和不良事件监测控制程序》中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获取方式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认为:该方法是适宜和有效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获取可按照《信息忠告和不良事件监测控制程序》的要求获得,该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对得到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进行管理,必要时,风险管理小组开展活动实施动态风险管理。
4、评审通过的风险管理文档
《安全特征问题清单及可能的危害》(见附录1),该附件为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设计开发之除对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的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性以及可能危害的分析的记录。
《初始危害判定和初始风险控制措施》(见附录2/附录4),该附件是对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的合理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及其可能引起的危害处境、可能的损害和采取初步控制措施的记录。
《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及剩余风险评价记录表》(见附录3/附录5/附录6),该附件是对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验证及其剩余风险评价的记录。
第四章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风险管理评审小组经过对试生产的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的评审,以及以检查风险管理文档的方式对风险管理过程的评审,认为:
-风险管理计划已被适当地实施;
-综合剩余风险是可接受的;
-已有适当方法获得相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
-全部剩余风险处于风险可接受准则的可接受范围内,且受益超过风险。
签名:
日期:2020-4-10
附录 1
安全特征问题清单及可能的危害,该清单依据ISO14971-2007《医疗器械风险管理》附录C 的问题清单和附录E.1危害示例,补充了有关医疗器械用塑胶部件、橡胶部件和硅胶部件的特有的安全性问题。
附录2
初始危害分析(PHA),包括可预见的事件序列、危害处境和可发生的损害以及采取的初步控制措施。
附录3
1.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及剩余风险评价记录表
附录4 制造过程中的FMEA
工艺流程图如下:
合格供方评定→原材料进货检验→注塑/成型(全检)→包装→入库交付注:#为关键工序,*为特殊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