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期末复习整理|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期末复习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期末复习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将纸巾揉成团放到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中,纸巾(没有)被浸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接触不到纸巾。
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并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这也是因为瓶子中的(空气占据空间)。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3.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按模式按钮,选择以“g”为单位。
(4)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4.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空气质量=充气后数据-充气前数据。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6.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7.将冷集气瓶放在有烟的热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热集气瓶里的烟随着热空气上升到冷集气瓶中,冷集气瓶中的冷空气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烟便充满两个瓶子;将热集气瓶放在冷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由于热空气不能向下流动,冷空气不能向上流动,烟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入下方的冷集气瓶。
8.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有垫片:瓶内空气受热上升,瓶外冷空气从瓶底进入,使瓶中冷热空气流动,导致蜡烛火焰飘动;去掉垫片:瓶内空气无法流动,火焰渐渐熄灭。
9.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热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10.冷藏柜所产生的“冷气”积聚在食物托盘的底部,不会上升而使空气泄露,所以不必加盖子。
11.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水1.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
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又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很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正是由于水具有这种特性,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3.用湿布擦黑板,水会变成水蒸气。
生活中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有:水洼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衣服晾干了5.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就会沸腾了。
6.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7.温度计100℃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8.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然其他酒精灯。
(3)燃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4)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9.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那么水就会结冰。
10.水和冰的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
不同点:冰坚硬、光滑、有固定形状,是固体;水柔软,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是液体。
11.如果给冰进行加热,那么冰会融化成水12.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13.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14.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15.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
1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永中。
17.小苏打、碱、味精都能溶解在水中。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
18.在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的实验中,食盐和小苏打要一份一份地加入,同时两个杯中的水也要一样多。
19.我们可以利用加热或搅拌的方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0.分离食盐和沙,需要用到滤布(或滤纸)。
21.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水蒸气凝结(放出热量)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汇总一、水的蒸发水是一种液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当湿抹布擦黑板一段时间后,它会变干,湿的手也会变干,这是因为水蒸发了。
常见的蒸发现象包括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食物煮干了等等。
杯子装水后,加盖子和不加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速度较慢,放在通风处的蒸发速度也较慢,放在阳光下的蒸发速度则较快。
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洗澡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二、水的沸腾不停地加热水,水会沸腾。
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水面上也会看到很多“白烟”,但这不是水蒸气。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此时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足以烫伤人,一定要注意安全。
温度计100摄氏度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而在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在测量水温时,需要保证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同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在进行实验时,加热后的石棉网和三脚架会很烫,不能用手触摸,需要等它们降温后再收拾和整理。
14.当水沸腾时,水面上的水蒸气温度非常高,触摸会导致烫伤。
15.水沸腾后,可以用来蒸、煮食物、消毒自来水、泡茶、泡方便面等,并且可以获取更多的水蒸气。
三、水结冰1.在常温下,当水温下降到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2.水结冰时会膨胀,需要更大的空间。
3.为了比较结冰前和结冰后的高度,我们需要在结冰前做好标记。
4.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5.冰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
6.冰的温度很低,长时间接触皮肤会导致冻伤。
7.在制作水结冰实验时,加入食盐和碎冰可以获得更低的温度。
8.冰是一种固体,没有流动性,有固定的形状;也是水的固态形式。
9.制作冰淇淋、冰沙、冰棍等冷冻食品需要水结冰。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计划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总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实验的良好习惯学困生:通过科学的复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中等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优等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科学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欣赏自然、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复习内容及重难点(一)水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水“消失”现象其实是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2、知道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不同状态,且三态变化与温度有关,理解水三态的特点,并能比较三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期末复习|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期末复习整理|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对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物质的状态、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2. 复习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六大器官。
3. 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运动、宇宙的奥秘。
4. 复习第四单元《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
5. 复习第五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化学变化和生物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梳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 难点: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笔记等资源,回顾所学知识。
2.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解答疑问。
3. 案例分析:教师出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自主复习相关知识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解答疑问。
4. 案例分析:教师出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2. 教具:多媒体设备、案例资料、实践操作器材。
3. 学具:笔记本、文具、课后练习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复习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整理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霜也是固态的冰。
2、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大大增加。
在非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不是100℃。
4、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酒精灯不小心被弄倒着火时,应用湿布或者沙子盖灭。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5、水温在0℃或0℃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同样,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融化成水,体积减少,从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
冰会浮在水面上。
在相同的条件下,冰激凌比冰融化得更快。
6、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在自然环境里,冰、水、水蒸气三态共存。
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水、水蒸气、冰的互相转化7、能够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有很多,如白糖、红糖、食盐、小苏打、碱、味精等,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在同样多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要多。
一般情况,50mL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个g。
8、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碾碎。
9、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水,通过过滤和蒸发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10、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1、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汇
总
本文档旨在汇总最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复,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复和巩固。
单元1:我喜欢种花
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
- 花的种类和特点;
- 花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 种植花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单元2:昆虫的世界
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
- 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 昆虫的生长和变态过程;
-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单元3:介绍环保
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
- 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
- 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 环保行动的小提示。
单元4:物质变化
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 物质的变化和变化方式;- 常见物质变化的例子。
单元5:天空之上
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
- 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 星星和星座的观察方法;-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单元6:我的家乡
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
- 家乡的位置和特点;
- 家乡的气候和土壤;
- 家乡的风土人情。
以上是最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复汇总。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学生的科学研究有所帮助,并取得好成绩!。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 物体的形状- 定义常见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 描述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形状等。
1.2 物体的比较- 比较物体的重量、体积、高度等。
- 排序物体:按照重量、大小、高度等。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2.1 食物与营养- 认识常见食物:蔬菜、水果、肉类、粮食等。
- 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2.2 生活中的能量- 理解能量的概念:动能、势能、热能等。
- 探索能量的转化:摩擦生热、水力发电等。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3.1 天气与季节- 认识天气现象:晴、雨、风、雪等。
- 了解季节变化:春、夏、秋、冬的特点。
3.2 保护环境- 了解环境问题:污染、资源浪费等。
- 研究环保知识: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第四单元:科学探索4.1 观察与实验- 研究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记录数据等。
- 进行简单实验:光的折射、水的沸腾等。
4.2 科学思维- 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 研究创新思维:提出新想法、尝试新方法等。
第五单元:我们与自然5.1 动植物的世界- 认识常见动植物:动物、植物的特点。
- 了解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
5.2 自然界的规律- 研究自然规律:地球自转、季节变化等。
- 探索自然现象:彩虹、地震等。
希望这份复提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掌握本学期的科学知识。
祝研究进步!。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全套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资料全套
目录
1. 第一章:物质和生活
2. 第二章:天气变化
3. 第三章:动物和植物
4. 第四章:人的五官
5. 第五章:地球与宇宙
6. 第六章:健康常识
第一章:物质和生活
- 什么是物质?
-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什么?
- 举例说明物质的状态变化。
- 什么是溶液?
第二章:天气变化
- 不同天气的特点是什么?
- 什么是气温?如何测量气温?
- 描述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变化。
- 什么是降水?降水有哪些形式?
第三章:动物和植物
- 描述一下小猫的特点。
- 什么是树木?
- 介绍一种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各一种。
- 描述一种常见的鸟类。
第四章:人的五官
- 人的五官有哪些?
- 描述一下眼睛的功能。
- 描述一下嘴的功能。
- 描述一下鼻子的功能。
第五章:地球与宇宙
- 什么是地球?
- 地球表面有什么特点?
- 什么是太阳系?
- 介绍一颗行星和一颗卫星。
第六章:健康常识
- 什么是健康?
- 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 什么是饮食平衡?
- 介绍一种对健康有害的行为。
以上是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的全套内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期末复习|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期末复习整理|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能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科学知识,巩固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复习、合作交流、实验演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学期学过的课程内容,包括生物、自然现象、物质世界等。
2. 重点复习课本上的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技能。
3. 针对本学期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巩固,如植物的生长、天气变化、物质的性质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翻阅课本,梳理本学期的知识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和疑问,互相帮助解决。
4. 实验演示:教师选取本学期的重要实验进行演示,巩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5. 知识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复习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复习作业:检查学生的复习作业,评估学生的复习效果。
3.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演示中的操作技能,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
五、教学资源:1. 课本: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
2. 实验器材:植物标本、天气变化道具、物质性质实验器材等。
3. 复习资料:本学期的课堂笔记、实验报告等。
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复习知识点。
2. 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复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
纲
一、生活中的科学
- 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现象和事件
- 辨别物体的性质和用途
- 了解物体的来源和变化
- 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二、物体的性质
- 分辨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等性质
- 分辨物体的材质和用途
- 了解常见物体的浮沉现象
三、物体的变化
- 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 观察物体的变形、断裂等变化
- 了解物体的燃烧和融化现象
四、天气现象
- 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的特征
- 了解不同天气对人和物的影响- 掌握简单的天气预报方法
五、动物的特征
- 描述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掌握一些动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六、植物的特征
- 描述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长习性- 掌握一些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了解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七、健康与生活
- 了解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 掌握个人卫生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 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以上为【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希望能帮助同学们进行科学知识的复习。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二、复习时间:12月26日至12月30日三、复习内容:三年级科学上册安排了4个单元,分别是《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第一轮复习(1)第一单元植物1、了解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
2、理解植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
3、知道植物的相同点。
4、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的结果。
1课时知识复习,然后做练习进行巩固。
二引导学生按复习提纲进行复习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1、(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尺子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光滑或粗糙)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我们要对一棵大树的树皮进行观察时,可以用白纸和蜡笔来进行(拓印)树皮。
4、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樟树是(木本植物);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它属于(草本植物)。
5、狗尾草的上面部分是毛茸茸的,这其实是它的(果实)。
6、把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的维恩图中。
7、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叶柄有气囊,里面充满空气)。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与不同点:9、水生植物常见的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完整的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11、同一种树的叶形状大致(相同)的,主要在(大小)、(颜色)、(老嫩)等方面不同。
12、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9、比较树叶的大小可以用测量(叶子的长度)和(叶子的宽度)的方法。
10、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本文档旨在汇总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
更好地复备考。
1. 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
- 物质的特性: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质地等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 能源的种类:太阳能、水能、风能、火能、化石能源等
2. 生物多样性
- 动物的特征:羽毛、鳞片、皮毛、分节体等
- 植物的特征:光合作用、根茎叶花果等
- 动植物的分类:按食性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按栖息地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等
3. 环境保护
- 节约能源的方法:关灯节电、减少用水、循环利用等
- 垃圾分类方法和意义
- 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原因
4. 健康与安全
- 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卫生惯等-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感冒、发烧、腹泻等
- 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方法:火灾逃生、地震防护等
5. 科学技术
-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科学仪器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 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医疗器械等
以上是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同学们在期末复习中能够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本册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复习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2.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和变化3. 第三单元:空气和水的循环4. 第四单元:声音和光的现象5. 第五单元:简单的机械三、复习重点与难点:1. 复习重点:本册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2. 复习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复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4. 实践操作:安排适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明确复习目标。
2. 按照单元顺序,逐个复习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注重重点和难点的讲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 通过实例分析、实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5. 总结复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鼓励优秀学生,鼓励后进生。
6. 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巩固复习成果。
7. 定期组织复习课,检查学生的复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复习策略: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确保复习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 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复习效果。
4.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5. 定期检查学生的复习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七、复习计划:1. 第一周:复习第一单元,完成相关习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1.水是一种常见的液体,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同时,水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特性,这使得动植物和人类得以在地球上生存。
2.当我们用湿布擦黑板时,水会变成水蒸气。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其他的情况会使水变成水蒸气,比如水洼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衣服晾干了等。
5.当我们不断加热杯子里的水时,水会沸腾。
6.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加。
7.温度计的100℃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8.使用酒精灯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燃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9.如果持续让水的温度下降,水就会结冰。
10.水和冰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
不同的是,冰坚硬、光滑、有固定形状,是固体;水柔软,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是液体。
11.当我们给冰加热时,冰会融化成水。
12.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13.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14.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15.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速度也不同。
1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水中加入食盐和红糖,它们会溶解在水中。
小苏打、碱、味精等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
18.在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的实验中,需要一份一份地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同时两个杯子中的水量也要相同。
19.我们可以通过加热或搅拌的方法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0.分离食盐和沙需要用到滤布或滤纸。
21.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也包括水。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水会从液态状态变成固态状态,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
5.在水结冰过程中,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加盐到碎冰中可以降低碎冰的温度。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会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期末复习|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期末复习整理|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提高复习效果。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学期的重点实验和观察现象,如种子的生长、磁铁的性质、风的产生等。
2. 复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3. 巩固科学概念,如生物的生长、变化、相互作用等。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实验或现象。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本学期的教学成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如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概念的理解等。
2. 学生的复习习惯和合作意识,如是否按时完成复习任务、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等。
3.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如是否主动参与科学活动、是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实验器材、教学课件等。
2. 科学知识卡片、复习资料等。
3. 网络资源,如科学实验视频、科学新闻等。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实验或现象。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本学期的教学成果。
4. 复习内容展示:学生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复习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 实验操作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比赛,检验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6. 科学知识卡片游戏:学生互相提问,检验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7. 总结:教师对本学期的复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8.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复习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学期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本学期学习的重点科学概念和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闻)、(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
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
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
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
1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
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3、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5、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6、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8、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10、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11、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2、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3、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4、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
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5、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提纲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4、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是生命的源泉。
(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7、水的用途很多。
(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4、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5、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16、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17、空气占据(空间)。
18、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19、空气有(重量)。
20、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