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中国经济必须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树立四大理念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树立四大理念作者:杨红军来源:《当代党员》2018年第07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希望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发展实体经济是一大着力点。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脊梁,推动重庆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板块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构建重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树立四大理念。
当前,制造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由于缺乏自主品牌,缺少核心技术和高端科技人才,导致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较弱,高端产品的市场开拓和占有率较低,整体上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
随着产能过剩、市场饱和、生产成本上升,加之欧美制造业回流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兴起,国内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低、市场需求空间大、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等传统优势持续减弱,外延式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企业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此提上日程。
而在这一过程中,“品牌、质量、标准”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定的行业标准占全球的90%,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不到1%。
软实力不足阻碍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的发展趋势,推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做大做强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重庆必须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建立符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发挥质量品牌示范作用,将重点产品、重点产业、新型产业纳入“国家名牌计划”,争创名牌产品。
要大力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协同发展,主动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规则制定,提升制造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让更多的重庆品牌享誉全球。
如此,我们的制造业才能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质量、动力、效率三大变革,核心是创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以及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1.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是通过供给侧的调整,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资料的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给经济稳定增长带来了诸多隐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整体供给效率,有助于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2.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关注经济增长速度,更注重经济质量。
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这将有助于推动经济从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增长模式转向提质增效的发展模式。
3.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致力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传统的产业结构存在着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阻碍了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转变。
通过淘汰过剩产能、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促进技术创新,供给侧改革有助于推动中国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之一,通过鼓励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只有通过创新,企业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 促进“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促进“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落地。
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供给侧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无效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补齐经济短板,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3.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落实“四精”要求奋力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
落实“四精”要求奋力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产能过剩、效益不高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积极落实“四精”要求,努力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
首先,我们要精准施策,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比如,对于产能过剩行业,要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过剩产能的同时,加快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
对于效益不高的企业,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我们要精心组织,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确保政策的落实。
要加强对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指导和监督,推动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
同时,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第三,我们要精细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益。
要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
要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要注重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我们要精心服务,建立健全企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支持,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质增效。
总之,落实“四精”要求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四精”要求的落实,坚决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为了落实“四精”要求,我们需要在各个方面努力,从宏观的政策层面到微观的企业管理层面,全面加强协调和配合,形成合力,奋力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
首先,在宏观层面,政府部门要精确施策,科学制定政策措施,确保其有效实施。
政府要密切关注产能过剩行业,定期进行排查,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产能过剩。
同时,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15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
循环练15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香港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不凡之路》网络访谈作品,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通过对中国社科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黄平的专访,向网友们介绍了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所取得的成就。
通过专家讲解,让网友们深刻了解到,不仅“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也是解决香港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实施方案。
( )。
节目在香港回归纪念日前夕上线,抓住了这一解读“一国两制”制度的重要时机,角度新颖、见解独到、解读专业,发挥了良好的预热效果,引发全网转发与热议。
黄平说:20年间,历经亚洲金融风暴、非典疫情冲击等________________,但有了祖国的坚强后盾,香港这颗“东方之珠”璀璨依然。
这20年的发展,世界也变了,中国也变了,内地也变了,当然香港也在________________,也在跟着变。
随着国家走向世界,随着我们和各个国家________________,跟周边共商、共荣,还有睦邻、惠邻、友邻等等,香港都有天然的优势。
该节目逻辑缜密、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引导舆论于无形之中。
节目正面回应了关于香港的热点、敏感话题,不回避、不隐藏,直面问题、正面解答。
邀请权威专家________________地解读了网友们关注度比较高的香港热点问题,发挥了中央网络媒体在重大事件上的舆论引导作用。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通过专家讲解,让网友们深刻了解到,不仅“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也是解决香港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实施方案。
B.通过专家讲解,让网友们深刻了解到,“一国两制”不仅是香港回归后保持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也是解决香港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实施方案。
C.通过专家讲解,网友们深刻了解到,“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香港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实施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新闻阅读训练专题一
新闻阅读训练专题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国社会车辆的平均载人数量为1.5人,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低下。
而拼车是提升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在不增加城市基础运力负荷的前提下,拼车能通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极大地增加汽车运力供给,提高出行效率。
来自滴滴平台的数据还显示,滴滴快车拼车可帮助司机平均提升24%的车辆利用率。
在车辆利用率大幅提升、司机收入增加的同时,城市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近年来,我国汽车共享出行快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网约车这一创新业态有效缓解了中国目前迫切的出行供需矛盾,显露出巨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
汽车共享出行催生的移动互联技术革新,亦可以为中国带来关联行业升级更新、整体移动出行市场腾飞等多重附加值。
(摘编自2016年10月全景网)材料二:早晨打开手机查看天气,出门开车打开手机地图进行导航,中午用手机订外卖享用美食,晚上回到家通过健身软件跟着健身教练进行锻炼。
滴滴出行和摩拜单车等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医疗应用软件提供了在线医疗方式……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新型的“指尖”文化。
“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电子商务,此外,交通、金融支付,甚至在受教育、娱乐、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便利性、互动性、分享性是“互联网+”最明显的特点。
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张鸿认为,“实体和网络不可互相替代,它们只是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或者是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的变化。
我们应该两者兼顾,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摘编自2017年1月光明网《“互联网+”渗入生活细分领域国人乐享“指尖”生活》)材料三:人类有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
我们想一想,互联网对生产力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吗?间接的作用可以有,比如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角落,这对产量和价格都有所推动。
互联网更重要的还是对人本身的改变。
我国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
我国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任务变得日益紧迫。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
本文将探讨我国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
一、我国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定位中国的结构性改革旨在解决经济结构体制性问题,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质量效益提高阶段,以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结构性改革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打造“巨型企业+优质小企业”发展模式。
结构性改革应致力于解决中国企业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打造巨型企业和优质小企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模式,这样可以有助于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而推动中国的全产业链增长。
2、大力推进创新。
创新不仅是欧美国家成功的关键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在全球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创新,不仅仅是研究开发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更需要在产业链上不断进行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同时应该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经济从单一的生产型转向创新型。
3、注重财政支持。
必须清醒认识到,结构性改革不可能一夜之间得以实现,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度。
而且,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应该着眼于培育高效经营的企业,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我国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应该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向:1、加速推进产业升级。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经济面临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大量的产能过剩困境。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加大对产业升级的投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消化产能过剩,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通过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数字化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提高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
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
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
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
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
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
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
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
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
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摘自光明网)材料二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
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
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
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
经济转型升级政策解读
经济转型升级政策解读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与发展,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然而,随着该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经济模式的挑战也逐渐浮现。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解读。
一、供给侧结构改革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淘汰过剩产能、促进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为了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通过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强产能过剩行业的整合,以减少无效产能。
其次,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资源配置的监管,鼓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创新驱动发展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
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为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经费投入。
其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此外,政府还鼓励大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优化营商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中国政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简化企业注册流程,缩减审批时间,降低企业开办成本。
其次,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提高执法效果,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市场秩序的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加强人才培养为了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中国政府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为了加强人才培养,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江西拾德镇市浮梁县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留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最重礼教,各种礼制均有具体记载。
其中,尤以丧礼的记述为多。
在孔子看来,“人之大端”有三:养生、送死和事鬼神。
孟子亦曰:“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把“养生”与“丧死”看作是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
甚至认为“丧死”之事更为重要:“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离娄下》)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送死”之事,是因为其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
儒家首先确定人类作为世界上最有情智的群体,对于死去亲人的情感远胜于其他动物。
认为作为万物之中最“有知”的生物,对逝去的亲人理当表现出悲戚与敬畏之心来,反之,是危急的。
荀子剧烈指责“送死不忠厚”之人,谓“送死不忠厚”的做法是“奸人之道”,他之所以仅由“送死不忠厚”就如此“武断”地在道德上赐予此类人以判定,是其见微知著,从今类人对待逝者的看法就已经推知了其对待其他“生者”也必不忠厚,对待文化传统也必定不敬。
我们一般认为仁只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
其实,在儒家看来,仁首先要处理生者与死者的关系,假如生者对死去的亲人尚且没有痛惜与敬慎之心,对待四周并无亲情关系的人又怎能有怜惜与关爱之心呢?依孟子的观点,人之性善,皆因其有恻隐之心,而对自己逝去的亲人尚无恻隐之心的人,此善端已不存也,善端不存则与禽兽无异也。
这也正是儒家要把“事死”作为孝的终极标准的内在缘由。
丧礼是形成稳定共同体的文化结构。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丧礼是家族内部的“头等大事”,当一个家族中有老人去世,全部族人都把给这位长者送终作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中国国情心得体会
中国国情心得体会中国国情,作为国家发展的内外条件和因素的集合体,是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个概括和总结。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国情,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在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仍然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我对中国国情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中国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
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以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的身份,参与了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
我深感中国国情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稳定发展的理念。
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全球创造了稳定增长的机遇。
与此同时,中国的务实主义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也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中国的社会进步引人注目。
近年来,中国在民生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改善。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了大量惠民政策,如农村扶贫、医疗保障、教育改革等。
中国的发展还注重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减轻了贫富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和稳定。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和为贵”的传统理念,中国国情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强烈追求。
再次,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国在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
中国国情展示了一个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中国精神。
然而,中国国情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资源环境压力巨大。
尽管中国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治理环境污染,并取得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空气质量、水资源短缺等。
这需要中国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其次是经济结构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产能过剩、投资过快增长等,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
2024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五)
2024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五)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
A、加力B、继续加力C、适度加力D、紧缩正确答案:C、适度加力2、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回升面临的最大阻力是()。
A、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消费不足B、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民营经济遇到改开以来最大危机C、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D、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正确答案: A、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消费不足3、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效。
A、灵活B、灵活适度C、灵活开放D、适度开放正确答案:B、灵活适度4、据预测,我国2024-2026年间年均GDP增速会降至()左右。
A、0.035B、0.038C、0.04D、0.045正确答案:D、0.0455、“先立后破”要稳扎稳打,把握好时、度、(),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A、效B、质C、量D、财正确答案:A、效6、必须把推进()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A、现代化B、中国式现代化C、社会主义强国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中国式现代化7、“先立后破”要统筹兼顾()。
A、稳和进B、大和小C、短期和长远D、整体和局部正确答案: A、稳和进二、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三个统筹”,其针对的经济发展目标包括()。
A、切实增强经济活力B、防范化解风险C、改善社会预期D、扩大就业E、加强科技创新正确答案:A、切实增强经济活力 B、防范化解风险 C、改善社会预期2、扩大国内需求,要积极培育()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A、智能家居B、文娱旅游C、演唱会D、体育赛事E、国货“潮品”正确答案:A、智能家居 B、文娱旅游 D、体育赛事 E、国货“潮品”3、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三个统筹”,具体是指()。
A、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B、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D、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E、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正确答案:B、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E、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回升面临的阻力有()。
经济工作会议指明了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方向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
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九大任务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2024年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提出明年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五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六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七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分析,明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会更加注重长短兼顾、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以免为将来留下高通胀和金融风险隐患。
在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上,排在首位的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国内需求则排在第二位,这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安排有所不同。
明年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提升产业能级,补短板、锻长板,大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
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今年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工作成绩来之不易。
谈及经济形势,会议提出,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会议同时提到,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化解产能过剩的措施
化解产能过剩的措施引言产能过剩是指市场所需产品的供应量远大于市场需求量的情况。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产能过剩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化解产能过剩,保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化解产能过剩的措施,旨在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应对产能过剩的挑战。
市场调整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供需不平衡,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调整市场。
清理不合理产能政府可以通过清理不合理产能来减少过剩产能的存在。
清理不合理产能包括关闭低效益、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以及淘汰老旧生产设备等。
通过对不合理产能的淘汰,可以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优化市场供应结构。
增加市场需求增加市场需求是另外一种有效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方法。
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消费,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比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降低消费税率,增加消费券的发放等。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
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通过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变。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和转化。
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化解产能过剩。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另外一种重要的产业升级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比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
同时,政府还可以引导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国际合作产能过剩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并非个案,而是普遍存在的挑战。
因此,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有效路径之一。
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途径
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途径
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是指中国生产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多,超过市
场需求,导致产品供给过剩、价格下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钢铁、水泥、铝等传统产业,也出现在太阳能
发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
解决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去产能:政府通过强制式的减产措施,对部分企业进行关停、搬迁、破产等方式,去除产能过剩的行业,以减少过剩产能。
2. 转型升级:对于产能过剩的企业,应鼓励其进行技术改进、
产品升级以提高竞争力。
3. 减税降费:政府可以通过减少企业税负、降低利息等方式支
持企业发展。
4. 扩大出口:通过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步减少对国内市场
的依赖。
5. 提高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扩大社会消费等方式刺
激市场需求,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
总之,解决中国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市场三方共同
努力,实施综合性的政策措施,以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
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与路径探讨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与路径探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饱受贫困、落后和闭塞的国家,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急需和产业升级的迫切任务。
因此,本文将探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与路径。
一、去产能和提质增效当前,中国正面临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一些行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实施了去产能政策,即关闭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除此之外,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高端技术和服务业也是重要的任务。
二、促进创新和创业创新和创业是转型升级的关键。
现在,我们正处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需要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来驱动发展。
为此,我们应该鼓励创新和创业,提高技术创新的实践能力和高质量推进创新创业。
三、深化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当前宏观政策的重点。
这是为了解决市场需求不足、供给能力不足、企业成本过高等问题,通过供给改革来增强市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深化供给侧改革可以从改革税制、环保治理、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来推进。
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国家战略,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建设陆上、海上两个经济带和一个非经济合作带,实现各国间经济的互利共赢。
这将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更加丰富的资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五、引导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要求我们走向的方向,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升级的目标。
在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中国品牌和中国智慧方面,我们需要提高市场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提高品质和效益。
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巨大。
要解决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需要从去产能和提质增效、促进创新和创业、深化供给侧改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引导高质量发展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才能乘势而上,顺利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升级。
2024年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2024年,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成为经济的重要主题。
供给侧是指通过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的。
这一的背景是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问题和内外环境不确定性的双重挑战。
首先,供给侧迎合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依赖于投资和出口驱动,过度依赖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驱动型产业,导致供给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等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需求结构的变化对供给侧的要求也有所变化。
供给侧的目标是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改善营商环境等措施,满足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其次,中国经济面临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
国内方面,经济增速放缓、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使得传统供给结构面临调整的迫切性。
外部环境方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供应链的重构等因素给中国经济带来不确定性。
供给侧可以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降低外部冲击的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经济增速趋缓但稳定。
由于供给侧结构性的推进,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总体保持稳定。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符合政府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同时,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初步显现,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新动能增长较快,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其次,消费需求升级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供给侧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促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消费领域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再次,供给侧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供给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向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变。
在供给侧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一些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和差异化竞争实现了提质增效。
最后,供给侧推动了产能过剩的去除。
过去几年,中国的供给结构不合理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通过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去产能,供给侧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申论作文
英文回答:At present, my country is at a critical stage in its transformation, which has be central to the promotion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volves and markets be increasinglypetitiv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face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overcapacity at the lower end,outdated production methods and a single product structur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imes and improve thepetitiveness of industries, our country must accelerate the pace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move beyond the big and powerful。
This requires a firmmitment to party lines, policies and policies,an integrated effort to optimiz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strengthe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deepen reforms and openness, promote efficiency gains in enterprises,and promote better industrial systems and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s。
产能过剩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产能过剩的成因和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传统产业逐渐面临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而产能过剩不仅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更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因此,如何深入分析产能过剩的成因,并制定有效的对策,是当前各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一、产能过剩的成因1、市场需求不足市场需求不足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主要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有关。
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赖于投资和出口,而个人消费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了市场需求不足,甚至出现了一些行业销售难、库存高的情况。
2、生产技术落后一些产业生产技术落后,导致了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在同行业内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因此,这些企业只能通过大规模的产能来抢占市场份额,这就导致了产能过剩的现象。
3、盲目扩张一些企业因为看中了短暂的利润,就盲目进行扩张,过度扩大产能规模,形成竞争态势,结果导致了产能过剩。
同时,这些企业在盲目扩张的同时,忽略了产品质量、管理能力、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投入,导致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的下降。
二、对策研究1、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主动调整过剩行业的产能结构,促进工业结构和产能布局的升级,可以实现转型和升级,推进工业文明的发展。
这需要政府在政策、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资本向优选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高附加值等方向投入。
2、升级生产技术升级生产技术是解决产能过剩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企业实现效益提升。
此外,在生产中引入绿色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不仅需要价格竞争,更需要质量、信誉、服务等方面的竞争。
因此,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是防止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包括建立行业标准、加强市场监管、对产品质量进行认证等措施,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
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
主要包括产能过剩、环境污染、技术创新不足、金融风险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导致了我国很多行业的产能过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意味着从提高供给质量、提高供给效率的角度出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减少无效的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环境污染是我国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对此,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同时,要鼓励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第三,技术创新不足是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
虽然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为此,我们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吸引更多的高级人才参与科技创新。
同时,加强与国际科技界的合作,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科技水平。
最后,金融风险是我国发展中的一大隐患。
过去几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影子银行风险、财政杠杆率过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同时,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评估,严格控制金融业务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国面临着产能过剩、环境污染、技术创新不足、金融风险等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金融监管。
只有通过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才能使我国经济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全面落实“八字方针”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贯彻落实好“八字方针”是2019年做好经济工作的着力点。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持续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全面落实“八字方针”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本刊经济研究部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聚焦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
新一年,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科学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内涵新要求,着力在落实好“八字方针”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开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解决主要矛盾的关键在供给侧进入2018年下半年以来,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碰头、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矛盾叠加始终考验着经济稳定运行,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国内消费、投资增速等一些重要指标出现较大波动,企业、行业、区域发展分化的情况比较突出,但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外部需求可能遭遇的冲击并不会改变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长期经济增长趋势,自2015年中央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经过三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能过剩等问题得到了较好处理、改革成效显著,但结构调整阵痛的影响依然存在,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这一重要判断。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同的。
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经济总量的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需求侧,而如今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即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的经济循环不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一年制造11.8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都是世界第一,但嵌在其中的高端芯片80%依靠进口。
“有机无芯”,是“缺芯国”。
去年中国的GDP已占世界GDP的11.6%,同时中国的能源总消耗折合为标准煤是36.2亿吨,占世界
能源消耗的21.3%。
生产的很多,但消耗的更多。
看到类似上面的数字,就不难理解中国经济必须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但为什么升级增效这么难,低
水平、同质化的投资扩张这么多,以致产能过剩的症结越积越重,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在
过剩,已经过剩的产业还有很多新增产能?
有学者指出,部分行业的过剩是绝对的、长期性的,不是相对的、短期的。
比如,2011年底中国已
有9.7亿吨粗钢产能,还有在建产能1.5亿吨,而钢铁需求量为7.2亿吨,预计消费峰值也只是8亿吨左右。
工信部《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炼钢的产能利用率仅有72%。
市场经济往往供大于求,这不奇怪。
中国的奇怪在于,明知山有虎,仍向虎山行,非要被咬伤不行。
为什么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行为长期存在?显然,根源不在经济上,而在政治层面。
相关研究指出,产能过剩的“中国特色”在于,全能型政府的权力太大,从计划经济时代沿袭而来的
各级政府掌控的资源太多,政府官员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太强,加上GDP挂帅的政绩考核和官员晋
升的激励机制,会促使政府官员通过各种变通方式上大项目(如把大项目拆小通过审批),越大越好;同时
地方政府可以提供土地、矿产、电力、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贴补项目。
廉价甚至零地价的土地供应、煤炭等矿产资源配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等,大大激发企业扩张产能的投资冲动。
企业都不傻,虽然
项目本身难说一定赚钱,但廉价土地和矿产等资源在手,算总账,看长期,还是划算的。
而对地方政府来说,短期政绩出来了,官升上去了,但能拿出来补贴的资源越来越少,而给后来者留
下的包袱越来越多。
不从政治上解决各级政府过度利用行政力量推动产能扩张的模式,产能过剩过一段就会爆发一次,永
无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