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人物的动态把握
泥塑人脸美术作业教案
泥塑人脸美术作业教案教案标题:泥塑人脸美术作业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人脸结构和表情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人脸结构和表情的观察和表达。
2. 泥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泥塑表现人脸的细节和表情。
2. 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学准备:1. 泥塑工具和材料。
2. 人脸结构和表情的图片资料。
3. 美术作品欣赏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欣赏一些泥塑人脸作品,引导学生对人脸结构和表情进行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介绍泥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材料的处理、造型的方法等,并结合人脸结构和表情的特点进行讲解。
第三步:示范老师进行泥塑人脸的示范,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技巧,让学生对泥塑的基本操作有直观的了解。
第四步:实践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利用泥塑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操作,尝试塑造人脸的基本结构和表情。
第五步:指导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泥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注意人脸结构和表情的细节。
第六步:展示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让学生相互欣赏和学习,同时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七步: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泥塑人脸作业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泥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对人脸结构和表情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美术创作的乐趣和意义。
浅谈中国民间雕塑艺术——以天津“泥人张”为例
天津的“泥人张”雕塑是一种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民间艺术品,发展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
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是张明山,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风格。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生动,颜色真实,效果传神。
无论是从艺术表现效果还是整体造型效果来看,天津“泥人张”雕塑艺术在技艺方面非常精湛,在人物造型方面非常传神、生动。
徐悲鸿先生非常认可天津“泥人张”,他认为天津“泥人张”摆脱了中国传统雕塑常使用的夸张和意象的造型方法,以活生生的人物原型作为表现对象,塑造的人物比例准确,解剖结构符合客观规律,肖像刻画传神、动人。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一些民间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渐渐被遗忘,甚至到了后继无人的地步。
如,目前天津“泥人张”这种民间艺术的形态已经不多见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趋向多元化,人们的艺术消费方式也从传统的艺术形式转移到多媒体方向,特别是在全球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和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当下,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如何保持自身的审美价值并积极创新,从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成了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首先,传统民间艺术要不断吸收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和传统审美观念,在自身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规律中寻找突破的可能性,保持自身的艺术特色。
其次,在雕塑的对象上,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创作出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作品。
民间艺术传承人应该主动创新,在艺术作品中加入更多的自我情感,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人物真实的面貌。
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在不失传统之本的基础上更加适应中国时代审美的需要。
通过研究天津“泥人张”雕塑,笔者发现天津“泥人张”作品和其他许多泥塑作品具有很多共同之处。
笔者将天津“泥人张”与其他泥塑作品对比发现,其他很多泥塑作品都受到天津“泥人张”的影响。
天津“泥人张”彩塑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其作品主要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市井人人物,种类繁多,包含各行各业,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在繁华艺术里静守初心——记平遥泥塑艺人张荣的“泥塑人生”
在繁华艺术里静守初心——记平遥泥塑艺人张荣的“泥塑人生” 泥巴,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在艺术家的手中,经过精雕细琢,就变成了被赋予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品。
一抹泥巴,足以展现每个泥塑手工艺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对泥巴的塑造,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传承。
他从泥土中走来,无门无派,自学成才,凭借一双天生的巧手和对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用一把泥土和多年的心血,塑造出了一尊尊惟妙惟肖令人赞叹不已的泥塑作品,他就是平遥泥人雕塑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张荣。
遇见张荣,彼时的我正在进行另一个采访,简单的几句问候,便约定了采访时间。
早就得知他是平遥县著名的民间泥塑艺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按照约定,结束上一个采访后,在平遥县城一家叫“张泥人”的泥塑小店里,我见到了张荣。
站在小店门口,不由得联想到小学时在语文课本上所学的“泥人张”。
推开虚掩的店门,走进店里,一股柏香迎面扑来,店铺装修得很有特色,氤氲着浓浓的艺术气息。
张荣正站在小店里他塑的作品前沉思,见我们到来,立即上前握手寒暄,让我感觉分外亲切,采访随即开始。
采访其实很随意,像是拉家常,张荣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他那些形态各异的作品。
看着自己心爱的泥塑作品,张荣眼里有种难以描述的神采,那一尊尊塑像,是他多年的坚持。
与他那些技艺精湛、表情丰富的泥塑作品相比,此时的张荣衣着干净而朴素,看起来更像是邻家憨厚朴实的大哥。
因为他的泥人雕塑技艺炉火纯青,构思巧妙传神、活灵活现,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所以人们称他为“张泥人”,而他也更喜欢别人这么叫他。
古艺术 泥塑诠释儿时梦“泥娃娃,泥娃娃,我有一个泥娃娃,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嘴巴不说话……”还记得儿时的歌谣吗?陪伴着我们长大成人,而其中的主角就是泥塑娃娃。
小时候我们没有现在这么多玩具,泥塑的玩具就成了最爱。
泥娃娃、泥公鸡、泥响猫、泥果果、泥饽饽……别看这些玩具简单古朴,却是小商贩们走街串巷的畅销品。
而现如今,少了那些童年的玩具,我们却在“张泥人”的小店里找回了儿时的记忆。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0、《艰苦岁月》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
备课人:赵成伟备课时间2014 年9月17日课题10、艰苦岁月授课时间1月12日~1月16
日
课型造型·表现课时第1课时授课班级六年级
1~2班总第18课时
内容设计
学习目标知识与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分析,学生了解喜怒哀乐带给人面部五官的变
化,并能初步运用泥塑造型的方法(捏、抹)进行面具制
作。
方法与
过程目标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能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一张有
情感特征的面具。
情感与
态度目标
通过教学欣赏,学生了解三星堆以及中国民俗中的面具,
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捏、抹等技法塑造各具情感特征的面具形象。
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面具造型。
教具
学具
准备
课件、泥、泥盘、水盘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第一课时
一、课前:1、教室布置:课桌呈小组分布,8人为
一大组,同桌为一小组。
2、招呼学生分组入座,以学生教室横排
为一大组。
3、课前游戏。
ppt课件。
第52页
第53页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56 页
第57 页。
泥塑人像创作说明
泥塑人像创作说明
《泥塑人像创作说明》
本次泥塑人像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人类情感和表达的探索。
通过泥塑这种媒介,我试图捕捉和传达人物内心的情感状态。
在创作过程中,我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对比例、线条和形态的把握,尽力展现出人物的特征和个性。
我使用了多种泥塑技巧,如揉捏、压扁、拉伸等,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了使作品更具表现力,我还注重对细节的处理。
例如,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我通过细微的调整来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同时,在人物的衣着和配饰上,我也加入了一些细节,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
在色彩的选择上,我使用了较为单一的色调,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同时,我也考虑了光线的影响,通过对光影的处理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总之,本次泥塑人像创作是我对人类情感和表达的一次探索。
通过对人物形象、细节和色彩的处理,我试图传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状态,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观赏性。
幼儿园手工创意:雕刻手工艺术作品鉴赏案例
在幼儿园手工创意领域中,雕刻手工艺术作品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
通过雕刻,孩子们可以培养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雕刻手工艺作品的鉴赏案例分析,带您领略幼儿园雕刻手工的魅力。
1. 鉴赏案例一:木制动物雕刻这是一个由幼儿园小朋友完成的木制动物雕刻作品,作品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的表现手法让人感受到孩子们对动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个案例展现了孩子们对木材材质的认识和运用,以及对动物形态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作品不仅仅是一件手工制品,更是孩子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表达。
2. 鉴赏案例二:泥塑人物雕刻这个案例是幼儿园小朋友通过泥塑材料完成的人物雕刻作品。
作品采用了简约的线条和鲜明的比例,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表情和姿态。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们通过雕刻,不仅仅是在进行造型的创作,更是在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这种用泥塑材料进行雕刻的形式,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能够更容易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
3. 鉴赏案例三:纸板剪纸雕刻这个案例展示的是幼儿园小朋友用纸板剪纸进行雕刻的作品。
利用纸板进行雕刻,孩子们可以通过剪纸的形式,进行更为细致的雕刻和表现。
作品中的线条和纹理表现非常丰富,透过这些线条和纹理,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对图案和图像的理解和把握。
这种形式的雕刻不仅具有美学意义,更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细致观察能力。
以上三个案例展示了幼儿园手工创意中雕刻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这些作品中,孩子们不仅仅是在进行手工制作,更是在进行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
雕刻手工艺术作品对于幼儿的成长和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这些鉴赏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有着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
在幼儿园的雕刻手工活动中,不仅仅是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是在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
我们应当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在雕刻手工艺术领域进行自由、多样的探索和创作。
有趣的人脸泥塑教案反思
有趣的人脸泥塑教案反思人脸泥塑是一种非常有趣和有创意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让人们通过塑造泥土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教育领域,人脸泥塑也被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艺术和美术的基本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个有趣的人脸泥塑教案,并对这个教案进行反思和总结。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人脸泥塑教案的具体内容。
这个教案是为小学三年级学生设计的,目的是让他们通过泥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情感。
在这个教案中,老师首先会向学生介绍人脸泥塑的基本知识,包括泥土的质地、塑造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然后,老师会让学生观察家人的面部特征,并用泥土来塑造一个家人的面部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尽可能地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情和情感。
在实施这个教案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
他们用尽全力来塑造自己家人的面部形象,有的学生甚至还加入了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给家人塑造一个笑脸、一个带着眼镜的脸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泥土来塑造形象,还学会了如何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且,这个活动还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家人,增进了他们和家人之间的感情。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这个教案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塑造家人的面部形象时,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的作品更加有趣和生动。
有的学生甚至还会在泥塑上加入一些装饰物,比如花朵、帽子等,让整个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和创意性。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总的来说,这个人脸泥塑教案非常有趣和富有创意,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和美术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人的情感,增进和家人之间的感情,同时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我认为人脸泥塑教案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教育形式,它可以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
泥塑人体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雕塑艺术的不断发展,泥塑作为雕塑艺术的重要基础,对于雕塑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们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塑造能力,我校雕塑教研室于2023年春季学期开设了《泥塑人体》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我们对人体结构、比例、动态变化等方面的认识,培养我们的雕塑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理论教学:首先,我们对泥塑的基本概念、材料选择、工具使用等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
通过理论课程,我们了解了泥塑的历史、流派、代表作品以及雕塑的基本原则。
2. 人体解剖学:为了更好地塑造人体,我们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知识,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等结构。
通过解剖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人体的比例和动态变化。
3. 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和解剖学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实践操作。
实训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练习:- 头部塑造:通过头部塑造,我们学习了如何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征、表情和动态。
- 躯干塑造:躯干塑造练习使我们掌握了人体比例和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学会了如何表现人体在运动中的姿态。
- 四肢塑造:四肢塑造练习让我们了解了四肢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学会了如何塑造手、脚等细节部位。
- 整体塑造:在掌握局部塑造技巧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整体塑造练习,学会了如何将各个部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人体雕塑作品。
三、实训过程1. 准备阶段:在实训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实训要求、准备实训材料、熟悉工具使用等。
2. 实践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按照实训指导老师的安排,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每组同学负责一个具体的人体部位,如头部、躯干、四肢等。
3. 讨论与交流: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积极讨论和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修改与完善:在初步完成作品后,我们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作品更加符合要求。
四、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技能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的雕塑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学会了如何运用泥塑技巧塑造人体。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 泥板塑人物--我来捏塑小陶人|沪教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泥板塑人物--我来捏塑小陶人|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学会运用泥塑的形式表现人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欣赏泥塑作品,感受泥塑的魅力。
2. 学习泥塑的基本技法,如揉、捏、搓、刻等,以及泥塑的干燥和烧制过程。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学会运用泥塑的形式表现人物的特征。
4. 创作泥塑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泥塑的基本技法和人物形象的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特征,运用泥塑的形式表现人物形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泥塑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泥塑的制作方法。
3. 欣赏法:欣赏优秀的泥塑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泥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泥塑的美,激发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2. 讲解泥塑知识(10分钟)讲解泥塑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基本技法,让学生对泥塑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观察人物特征(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学会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等方面表现人物特征。
4. 教师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泥塑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泥塑的制作方法。
5. 学生实践(3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泥塑技法表现人物形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扬。
7.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泥塑技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
人物泥塑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人物泥塑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北沟中学王军祥一、泥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1、泥塑工具选择不当直接影响泥塑的美观性和实效性。
2、主料选择欠佳导致泥塑可塑性不强,难以加工或黏性太差容易开裂。
3、角色设计稿造型、泥塑架子制作不当,导致泥塑效果太差。
4、泥塑重心的把握不中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坍塌。
5、泥塑形体的把握及其塑造不到位,使得泥塑可观性不强。
二、解决方案1、正确选择泥塑的工具与材料泥塑工具的好坏可以说是直接影响泥塑的关键问题之一。
工具:a、木槌、木棒:这两件工具是在泥塑造型第一步上大泥时使用。
特别是在尺寸较大的泥塑塑造过程中使用较多。
木槌是用来拍实泥块的,使用的同时,它还可以利用木棒的平面在拍泥塑造型大形时,拍打出大形体块、面向和基本形体结构。
这些工具的尺寸可大可小,主要是根据泥塑的尺寸而定。
木棒的四个面中,可以把其中两个面加工平滑,另外两面保持粗糙,以便根据不同的表面需要而做出多种表面肌理效果。
b、泥塑刀:泥塑刀多种多样,材质也各不相同。
它们主要有:木质和金属,也有用合成塑做到,木质泥塑刀使用和方便携带、手感好,不易沾泥,可塑造多种多样表现效果;且木质刀压过的泥塑表面具有弹性,不死、不腻。
木质刀一般选用木质细腻、材质坚硬,具有韧性的木材制作,常见的有黄杨木和竹刀。
金属刀常见的有不锈钢刀和铜刀。
泥塑刀类别主要分:大号刀、中号刀、小号刀、刮泥刀、柳叶刀、圆头尖刀等。
c、泥塑转台:泥塑转台包括三部分:泥塑架、平面压力轴承和台面。
材料:a、主料:泥塑最常用且最廉价的主材是泥。
它具有可塑性强,改动方便,保存难度小,温度适应范围大等优点。
从小泥塑稿子到大型雕塑,都是用泥塑造原型。
但不是所有的泥都适合做泥塑。
它必须黏性强、质地细的泥土。
目前我国常用的你有:黄泥土、青灰土、红色泥、陶土等。
b、辅材:泥塑辅材较多,它们主要都是用来加强泥塑的强度,这些材料有木质(木方、木块、木板等)、金属(钢筋、角铁、铁丝等)、综合材料(棕绳、棕丝、塑料薄等)等。
泥塑人体速塑课程教学大纲
序 课程 号 模块
学习目标
四 课程内容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学时 理论 实践
1.掌握人体速塑的基本概念;了解人体速
塑在西方的沿革与变迁,人体速塑在中国 1.理论教学内容:
1.学习时注意了解速塑在国
后的发展与演变;
(1)人体泥塑在西方的发展;
外的发展历史;速塑传入中
人 体 速 2.掌握人体速塑主要的工具、材料特性以 (2)人体泥塑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变; 国后,各时期速塑作品表现
塑 基 本 2.初步了解人体泥塑的基本技法;提高学 2.实践教学内容:
3
(1)准备工作;
方 法 与 生的构图能力。
(2)骨架的搭建;
步骤 3.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大形的塑造;
(4)整体深入;
(5)宏观调整。
1.重点掌握雕塑造型的基本
规律与法则;
2.引导学生根据主观感受调
整对象形体结构、空间关系、 人物动态等,培养学生在分
六 课程考核建议
考核方式建议:本课程考试为专业课程考试,采取将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综合考核的方 式,实行随堂考试,成绩记载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70%。在成绩 评价方式上,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能力考核,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评价,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 励学生创新实践。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平时和期末考试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任 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评分标准进行成绩评定。课程结束后,由各任课教师按照 美术学院统一制定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评分表,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如实填到评分表上,连 同期末考试作品一起拍照,并交到美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存档。
王一林先生课堂学习笔记
王一林先生课堂学习笔记作者:王一林来源:《雕塑》2013年第02期编者按:老一辈雕塑家王一林先生于1929年生于辽宁,曾作为志愿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
上世纪50年代初在解放军华北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
上世纪6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担任北京市美术公司绘画雕塑室创作员。
雕塑作品有《曹雪芹》《和平里》等。
以下内容是王一林先生于1959年7月至1962年5月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课堂学习时所记录的课堂笔记,其中分别记录了留法一代著名雕塑家曾竹韶、王临乙、滑田友在雕塑课堂上的习作指导,以及王一林先生的学习心得。
教学笔记如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雕塑教学初期,留法雕塑家在雕塑习作教学方面的指导理念和探索路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期美术学院在雕塑教学模式方面呈现的概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刊自本期起,将陆续发表王一林先生课堂笔记的全部内容,同时配以王先生手稿照片及雕塑范例以供读者品鉴。
在此衷心感谢王一林先生为中国雕塑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支持。
7月2日今天第一天,曾先生就给我的速写提了意见,这速写是为这次人体习作记录重心和动态的关系而画的。
曾先生的意见:从速写上看,你的感觉有错误,上方,即胸廓画大了,这是比例问题;另外大的运动线没有强调出来,模特的特征没有完全画出来。
因此在进行泥塑时要注意这几点。
我计划这次的习作这样来做:2日,(今天)用垂线检查架子,固定架子,尽管今天已经加了泥了,那么……3日,注意方向面(大的)作动态。
4日,制作动态(作高点,为什么要作高点?)这周结束。
6~11日,用垂线、卡尺找准8个点,用垂线、卡尺找出准确的高点。
(每天课堂头3节按此计划,后2节注意方向面)这周重点解决动态比例问题。
13~18日,在前一周的基础上作体积,头、颈、胸、腰、盆骨、下肢、上肢……这周解决结构问题。
20~23日,检查大体,包括线的贯穿和面的联系,检查、修改和加强。
24~25日,27~28日,大体中的小体,要兢兢业业的作。
第5课《俗世奇人》之《泥人张》教案【8篇】
第5课《俗世奇人》之《泥人张》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第5课《俗世奇人》之《泥人张》教案【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对泥塑的认识和感想
对泥塑的认识和感想
泥塑是一种以黏土或泥土等材料为主要原料,通过塑造、刻画和雕琢等手法制作成的艺术品。
它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一种重要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于泥塑,我个人有以下认识和感想:
1.技艺精湛:泥塑作品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还需要艺术家对
形象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通过巧妙的塑造、刻画和装饰等手法,使泥塑作品具有生动、逼真的形象和艺术感。
2.寓意深远:泥塑作品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例如,传统的窑洞泥塑有着庙会喜庆和祈福的象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生活化和民俗性:泥塑作品常常以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动物
和器物等为原型,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泥塑作品所展现的千姿百态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了民间文化的热情和大众审美的需求。
4.文化保护和传承:泥塑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我们需要加强泥塑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让这一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展和传播。
总的来说,泥塑作品通过独特的材料和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魅力和人民的智慧。
它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更是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载体。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泥塑的传统,同时注重创新和创作,使它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大班泥塑活动教案师徒四人行
大班泥塑活动教案师徒四人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泥塑”章节,详细内容为“师徒四人行”。
通过运用彩泥塑造《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位角色形象,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四位角色的形象塑造。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四位角色的形象特点及表情、动作的塑造。
重点:泥塑技巧的运用,如揉、捏、搓、压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泥、泥塑工具、范例作品、多媒体设备。
学具:彩泥、泥塑工具、画纸、记号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西游记》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师徒四人行,激发兴趣。
2. 讲解:介绍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捏、搓、压等,展示范例作品,分析四位角色的形象特点。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角色进行塑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大班泥塑活动——师徒四人行2. 教学目标:掌握泥塑技巧,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 教学内容:泥塑基本技巧,四位角色形象塑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师徒四人行”为主题,创作一幅泥塑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针对泥塑技巧及团队合作方面的问题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西游记》中其他角色的形象特点,尝试创作更多泥塑作品,提高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提到的四位角色的形象特点及表情、动作的塑造。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塑造,教师巡回指导。
3. 作业设计中的创作一幅泥塑作品,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鼓励学生了解《西游记》中其他角色的形象特点。
一、四位角色形象特点及表情、动作的塑造在泥塑活动中,四位角色的形象特点是教学难点。
泥塑人物初步认识教案
泥塑人物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泥塑的历史和发展。
2.初步掌握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初步掌握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
4.能够制作简单的泥塑人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泥塑的历史和发展,掌握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掌握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
难点,初步掌握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能够制作简单的泥塑人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泥塑的历史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泥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2.讲解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介绍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黏土、刀具、刷子等,让学生了解泥塑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为后续的实践操作做好准备。
3.示范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
老师进行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示范,包括捏、揉、切、压等基本动作,让学生初步掌握泥塑的造型技巧。
4.学生动手实践。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动手制作简单的泥塑人物,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展示作品。
学生完成泥塑人物后,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6.总结和展望。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展望下节课的学习重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泥塑技能。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对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有了初步了解,掌握了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初步能够制作简单的泥塑人物。
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泥塑的造型技巧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练习。
下节课将重点讲解泥塑的精细造型技巧,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泥塑技能。
五、教学延伸。
1.邀请专业泥塑艺术家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泥塑技能。
2.组织学生参观泥塑艺术展览,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
3.开展泥塑比赛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泥塑创作,提高泥塑技能。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和延伸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泥塑人物,掌握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初步掌握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能够制作简单的泥塑人物。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苏州泥塑作文
苏州泥塑作文《苏州泥塑之妙在苏州的大街小巷里,藏着数不尽的宝贝,苏州泥塑就是其中特别有趣的一样。
有一次我去逛苏州的一个小集市,在一个小角落里发现了一家摆满了泥塑的小摊。
那些泥塑啊,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世界被捏进了泥巴里。
我凑近去瞧,有一个小泥人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
那是一个老爷爷的形象,戴着一顶小小的帽子,帽子上的纹理竟然都清晰可见。
老爷爷脸上皱巴巴的,每一道皱纹都像是岁月留下的故事。
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还带着微微的笑意,就像我邻家那位总是乐呵呵的张爷爷。
仔细看那身上的衣服,补丁一块接着一块,就连补丁的针法似乎都能看出来,感觉就像是真的从谁身上扒下来的破旧衣服被原样按在了这小泥人身上。
摊主看到我盯着这个泥人看,就开始跟我唠起了苏州泥塑。
他说这苏州泥塑可不简单,从取土开始就有讲究。
得找那种细腻柔滑还不粘手的土,就好像是在给土做一场选美比赛。
然后把土活好,那手法跟揉面团似的,但又要更加讲究力量和节奏。
而且捏泥塑的人不能是个急性子,得慢慢地、一点点地捏出形状来。
这让我想起我的手工作业,我总是三分钟热度,想赶紧捣鼓出个样子来,结果往往不太美妙。
再看看这小小的泥人,真是羞愧。
这泥塑的颜色也不是随便涂上去的,用的都是传统的颜料,而且上色的时候就跟给小姑娘画眉画唇似的,要精准又精细,轻一分重一分都不行。
看着这些精致的泥塑,我就想这苏州的泥塑艺人简直就是一个个泥人世界的魔法师。
他们把平平凡凡的泥土,用那一双双巧手,就变成了一个个有故事的小生命。
从那集市回来,我对苏州泥塑的记忆就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只要一想到那些活灵活现的小小泥人,心里就像灌了蜜一样甜,同时又佩服那些默默坚守这门手艺的师傅们。
《再探苏州泥塑》上次在小集市领略了苏州泥塑的魅力之后,我就心心念念想再深入了解一下这奇妙的东西。
这不,听说有个小工作室专门教小孩子做苏州泥塑,我赶紧跑去凑个热闹。
我一到工作室,那场面可真有意思。
一群小娃子们都像是小泥猴一样,手上脸上全是泥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泥塑人物的动态
王家球
教学目标:
1、从日常生活中观察运动中的人物姿态并说出各种姿势特征。
2、善于合理利用黏土塑造运动中的人物姿态或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姿态。
教学重点:
观察人的各种动态,运用多种媒材进行生动表现。
教学难点:
1、注意表现人体关节部位的转折变化。
2、注意掌握各种不同媒材特性。
教学过程
1.设问式趣味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一件老鼠偷油或其他主题的糖塑作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猜猜是什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出吹糖人。
2.赏析民间传统泥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
(1)用动作模仿表演,感受观察,体味人物运动特点、动态特征。
让学生想象、模仿表演吹糖人吹糖时的动作,并进行观察,吹糖人的五官及身体动态特征,探讨归纳出:五官特征为鼓出的腮帮子,全神贯注的眼神等;饱满的身体,紧张用力的四肢等等。
(2)欣赏艺术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特征,初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动态的造型方法。
多媒体先出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作品,对比学生的动作模仿表演,对比观察动态特征结果,进一步赏析、观察半蹲吹糖人的动态造型特征:整体如一充满气的圆球;重点观察艺术家对五官、身体、四肢的细部写实刻画。
让学生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继续出示刘士铭《母与子》、卢波《好喜欢》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的生动性,学习艺术家对直立人物不同姿态的泥塑方法。
对比感受直立人物的不同姿态特点,观察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的细微变化,从人物比例、不同身体姿态、表情、衣服、五官去观察。
3.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基本方法。
出示制作过程图例,让学生观察制作方法。
教师可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看清头部捏塑成球体并进行五官头发的刻画;身体四肢用泥片卷成衣服外套包裹而成,并注意让学生观察头部和身体的衔接方法。
在衔接部位用竹刀或牙签刮一刮粗糙,再蘸用泥浆水衔接。
也可大胆启发学生用自己实践的方法进行捏塑。
4.探究学习泥塑人物动态稳定性的方法。
教师出示不易稳定的泥塑人物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表演体验、实践尝试、小组合作等方法探究学习。
(1)想一想, 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
学生探究一:稳定的动态本身就很容易用泥塑表现。
让学生寻找哪些动态是很稳定的,如坐、蹲、直立、倒立、睡、躺、趴等身体呈垂直或水平线时较稳定。
如身体倾斜时,手脚的张开或支撑地面时会较稳定。
(2)注意泥塑时人物身体的稳定性。
学生探究二:实践演示泥巴上下用量的多少与稳定有关。
如泥塑时,腿部可适当夸张,加粗腿部,下大上小些,泥塑人物容易站稳。
学生探究三:演示不稳定泥塑人物,让学生探究怎样放稳。
也可用添加辅助物支撑的方法,使人物动态稳定。
5.欣赏儿童泥塑人物作品,启发学生进行主题创作。
(1)多媒体欣赏儿童泥塑人物作品图片,让学生感受儿童各种有趣的或天真活泼或夸张的动态,体味儿童泥塑的稚拙美,激发创作。
(2)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动作瞬间,进行创作构思,可选几位构思好的同学演示自己想表达的主题动作。
(3)教师对泥塑创作方法作进一步深入指导:创作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要求。
6.学生给自己的泥塑作品定好主题,稳定的表现动态,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的修饰,作品表面不必光滑,宜尽量保留手捏的率真质感,可独立完成一件作品,也可几人合作完成一组人物群像。
7.写上作品主题标签,展示作品,集体观摩,教师评价鼓励,学生自评。
评价建议:
(1)能否抓住动态特征表现主题。
(2)能否将动态稳定地表现出来。
(3)能否将身体与头部、四肢粘接固定。
(4)能否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的修饰,保留手捏质感。
(5)是否对捏塑人物感到兴趣。
8.收拾整理:将剩余的土回收至桶,桌面擦干净。
注意抹布、竹刀及碎土不要直接在水池清洗,可先在水桶内洗,最后在水池冲洗,以免泥浆、泥块堵住水管。
作品每个部位结合处要特别粘紧,在专用教室通风处风干,注意不要碰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