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基层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介绍与解读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介绍与解读

3817《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介绍与解读徐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代谢病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糖尿病足病科,天津 300134)[摘要]糖尿病足为糖尿病的一个常见慢性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住院、截肢(趾)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足需要多学科合作才能达到保肢、促愈的目的。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非常及时,结合我国国情,多学科一线医师撰写,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

本文对该共识逐条解读,帮助全国致力于糖尿病足诊疗的医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该疾病,并能熟练的进行诊疗,达到降低截肢(趾)率、促进愈合、预防复发的目标。

[关键词]糖尿病足;多学科合作;防治;解读[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Introd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uidelines on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disease (2020 edition)Xu Jun(NHC Key Laboratory of Hormones and Development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Metabolic Diseases; Department of Diabetic Foot,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hu Hsien-I Memorial Hospital (Metabolic Diseases Hospital) & Tianjin Institute of Endocrinology; Tianjin 300134, P. R. China)[Abstrct] Diabetic foot is a common chronic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cause of hospitalization and amputation.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imb preservation and wound healing. Guidelines on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disease (2020 edition) is very timely. It is written by multidisciplinary doctors who come from clinical first line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It has strong practical guidance.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guidelines one by one to help the doctors who are committed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The author tries his best to help doctors to understand the disease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so as to reduce the amputation rate, promote healing and prevent recurrence.[Key words]diabetic foot;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prevention; interpretation《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以下简称《共识》)是在中华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的指导下,由江苏省医学会组织糖尿病足相关的多学科专家编写的。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早期识别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早期识别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早期识别王志勇 (北京市通州区西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1106)糖尿病是由高血糖引起的内分泌疾病,其危害不仅仅血糖升高带来的各种身体不适,更严重的是随之而来的各种并发症,其中就包括糖尿病足。

什么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与糖尿病的发展密切相关,可分为神经性糖尿病足和缺血性糖尿病足。

(1)神经性糖尿病足: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感觉丧失或减退,患者可能无法感受到足部的疼痛、温度或刺激,容易忽略小伤口或疼痛,从而延误治疗。

(2)缺血性糖尿病足:高血糖可引起血管损伤,导致足部血液供应不足,使足部伤口愈合缓慢,增加感染的风险。

糖尿病足的危害由于高血糖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足部感染。

如果感染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足部感染通常开始于小创口或溃疡,可能是由于血液循环不良、神经受损和足部损伤所引起。

随着病情发展,溃疡会逐渐扩大,导致坏疽(组织死亡),最终可能需要截肢。

由于糖尿病足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失去足部的正常功能,面临行走困难、丧失平衡,甚至需要轮椅或义肢的情况;加上治疗糖尿病足的医疗成本高昂,包括手术、药物、康复和康复设备的费用,这对个人和医疗系统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糖尿病足可能会引发慢性疼痛、残疾和长期的医疗关怀,这都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幸运的是,大部分糖尿病足的发生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管理和改变生活方式进行预防。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并定期检测血糖,确保血糖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适度活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因此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 min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

此外,还要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重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应每天仔细检查足部,寻找任何异常,如划伤、溃疡、水泡、肿块或红肿,从而及早发现问题,防止伤口进一步恶化。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PPT模板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PPT模板
4.1 危险因素管理
4.1 危险因素管理
双胍类
二甲双胍
0.5~2g,2次/d或0.85g,1次/d
胃肠道反应、维生素B12缺乏
过敏,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织缺氧,代谢性酸中毒
SGLT2i
达格列净
5~10mg,1次/d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血容量不足、酮症酸中毒、骨折、急性肾损伤
过敏,重度肾损害,活动性膀胱癌
DM合并妊娠者
推荐第1次产检时筛查,妊娠后每3个月筛查1次及产后1年内筛查
3.筛查方法:DM患者确诊后及时进行眼科评估,包括视力、眼压、房角、虹膜、晶体及眼底检查。
3.1 DR
DR
NPDR
Ⅰ期
轻度非增生期
仅有毛细血管瘤样膨出改变
Ⅱ期
中度非增生期
介于轻度到重度之间的视网膜病变,可合并视网膜出血、硬性渗出和/或棉绒斑
预防DMiVD
饮酒与PDR、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及大量白蛋白尿的风险呈U型相关:每周饮酒量30~70g可降低DMiVD的发生风险,但饮酒量超过70g时,DMiVD的发生风险会逐步升高
数据表明,睡眠时间与T2DM患者的HbA1c水平呈U型关系,睡眠时间过长(>8h)或过短(<6h)均会影响血糖控制。
4.1 危险因素管理
如根据以上检查仍不能确诊,可使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手段进行鉴别诊断
表2DSPN诊断标准
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评估和诊治:
3.4 DCM
糖尿病心肌病的筛查流程图
4 DMiVD防治
4.1 危险因素管理
合理膳食
能量:25~30 kcal/kg/d脂肪:每日所需热量中 20%~30% 来自脂肪碳水化合物:每日所需热量中 45%~60% 来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每日所需热量中 15%~20% 来自蛋白质膳食纤维:成人应 >14 g/1000 kcal/d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强调内分泌科、血管外科、骨科、皮 肤科等多学科在糖尿病足防治中的协 同作用。
综合治疗策略
详细介绍药物治疗、血管再通、创面 处理、截肢等糖尿病足综合治疗手段 ,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阐述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在糖尿病足 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相关的教育 和管理建议。
02 糖尿病足防治现状及挑战
身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05 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团队建 设与培训
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重要性
整合各学科优势资源
通过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可以整合内分泌科、血管外科 、感染科、营养科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糖尿 病足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多学科协作可以充分发挥各专业领域的优势,提高诊疗效 率和质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和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 度。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 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6
目 录
• 引言 • 糖尿病足防治现状及挑战 • 多学科合作在糖尿病足防治中应用 • 专家共识解读及临床实践建议 • 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团队建设与培训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糖尿病足防治水平
多学科合作有助于综合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糖尿病足 的预防和治疗水平,降低患者截肢率和死亡率。
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根据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如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晋升机会等,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推动学科发展
专家共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糖 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学科的发展,促 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解读目的与意义
1 2
明确筛查与防治策略
通过解读专家共识,明确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筛 查对象和防治策略,为基层医生提供实践指导。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规范的筛查和防治,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03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
、病程、并发症等因素。
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在实施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与防治过程中,可能面临医疗资源不足、患者依 从性差等挑战。
对策
针对上述挑战,可以采取加强医疗资源投入、提高患者教育和管理水平等对策 ,以确保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3
促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通过实施专家共识,提高基层医生对糖尿病微血 管病变的认知和诊疗能力,促进基层医疗水平的 提升。
02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流行 病学与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现状
发病率和死亡率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 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地区和人群分布
实验室检查
新技术展望
关注新兴技术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 断中的应用前景,如人工智能辅助诊 断等。
通过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了解 患者肾功能、代谢状况等相关指标。
04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防治 策略与措施
综合治理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
01
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运动等方式,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
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要点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要点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要点《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要点1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合作具有较高的截肢和死亡风险,临床对其进行规范化诊疗很重要,而糖尿病足指南/共识的制定和践行能有力地提高这种规范化。

2糖尿病足的评估和诊断2.1进行全面医学评估【推荐1】:针对所有糖尿病足患者群,进行全面医学评估,尤其是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及其危险因素,以及下肢病变情况的评估(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2.2评估和诊断糖尿病感染(DFI)【推荐2】:DFI是基于局部或全身炎症症状和体征的临床诊断(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推荐 2.1】:若临床检查模棱两可或无法解释,考虑将炎症血清生物标志物,如CRP、ESR、PCT等作为辅助诊断,用于DFI诊断(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

【举荐 2.2】:几乎所有临床感染的溃疡,都要收集其组织标本进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推荐3】:存在深或大溃疡、骨突出部位溃疡或慢性不愈合溃疡等征象时,应高度怀疑骨髓炎可能,需要进一步做骨探针、X线片和核磁共振等检查(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推荐3.1】:在所有DFI患者群中,建议进行足部X线平片(PFR)检查,以确定骨异常(畸形、破坏)、软组织气体和异物(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举荐 3.2】:对疑心有软组织脓肿或糖尿病足骨髓炎(DFO)诊断尚不确定时,举荐使用磁共振成像(MRI)作为评价手段(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对疑心DFO而又不克不及行MRI检查者,建议骨扫描结合白细胞闪烁成像或抗粒细胞扫描(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

【举荐3.3】:骨活检及骨组织细菌培养是DFO诊断金标准(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高)。

【举荐4】:DFI严重程度,建议使用IWGDF/IDSA的相关标准(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脓毒症诊断标准,建议采用中华危重症医学分会的相关指南(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精华版(二)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精华版(二)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精华版(二)摘要《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是通过分析临床糖尿病足的实践过程,查询理论依据及其等级,给出的推荐意见。

本共识主要阐述了糖尿病足的评估和诊断、治疗,以及高危足的保护与溃疡预防,内容涵盖内外科、护理和康复等学科,总共5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处理糖尿病足提供步骤和方案参考。

3 糖尿病足的治疗3.1 构建多学科的保肢团队推荐14:构建多学科的保肢团队,成员包括内分泌科医师、足踝外科医师、血管外科医师、感染科医师等;必要时,及时向上级糖尿病足治疗中心请求会诊和/或转诊,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和病死率(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

理论依据:本共识在证据等级低的情况下,强烈推荐建立不同等级的糖尿病足多学科团队和中心,并按照患者病情严重性及时向不同等级的多学科团队或糖尿病足治疗中心请求会诊和/或转诊,不能延误。

(1)当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胼胝、水疱、下肢蜂窝织炎、足或踝畸形、嵌甲、营养不良趾甲和趾甲真菌感染时,要将患者转诊给1、2级糖尿病足治疗中心多学科团队。

(2)当出现严重开放性创面、重症感染、缺血或坏疽症状、夏科关节病(红、热、中足或脚踝肿胀)、新发或加重的疼痛等中的1种或多种情况时,必须立即转诊至富有经验的3级单科室糖尿病足治疗中心。

3.2 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管理推荐15:良好血糖控制(避免低血糖发生),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FU)愈合、降低患者DFU感染和截肢风险(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理论依据:DFU愈合过程常受到高血糖的影响[37],糖化血红蛋白较高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明显延长[38]。

血糖还与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有关[39];高血糖易导致糖尿病足创面发生感染,是强化血糖控制者的3.4倍[40]。

但最近一篇综述认为,强化血糖控制对DFU是有利还是有害尚不能得出结论[41]。

也有研究表明,低血糖同样是糖尿病足截肢的独立预测因素,与低血糖引起应激反应而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和创面愈合受损有关[42]。

2020版:《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0版:《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0版:《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最全版)1 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具有较高的截肢和死亡风险,临床对其进行规范化诊治很重要,而糖尿病足指南/共识的制订和践行能有力地提高这种规范化。

2019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the Diabetic Foot,IWGDF)历时多年组织多个国家多个学科的专家反复讨论,出版了糖尿病足诊疗规范《IWGDF 2019年糖尿病足病防治指南》[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CDS)也首次发布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2]。

两者各有侧重,前者围绕临床问题以患者-干预-比较-结果(Patient- Interference- Comparison- Outcome, PICO)格式、系统搜索和评估现有证据、然后制定建议及说明理由,后者以详细阐述为主、全面且实用,但未进行推荐强度划分。

同时,这两份指南均未按照临床医师诊治糖尿病足患者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方法进行论述,例如,糖尿病足患者围手术期风险是什么?不同部位溃疡如何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等。

2019年,在CDS主任委员的指导下,由江苏省医学会主持,组织内分泌科、烧伤科、血管外科、骨科、足踝外科和心脏科等专业学者参与的《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编写组成立;并邀请了国内著名的创伤科专家付小兵院士,内分泌专家冉兴无教授、许樟荣教授、刘超教授、薛耀明教授、汤正义教授,以及血管外科专家包俊敏教授作为主审。

本共识以国内外指南为参考,结合我国医师的临床经验和研究结果,并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撰写而成。

在围绕糖尿病足建立的多学科模式下,及时评估和诊断伤口,并采取适当内外科预防和治疗方法,是本共识推荐的防治糖尿病足临床实践关键所在。

我们期待,这份由临床一线医学工作者们制订的共识,能给全国从事糖尿病足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带来帮助。

糖尿病足的筛查、预防与处理

糖尿病足的筛查、预防与处理
10克尼龙丝触觉检查
1. 请病人闭眼。 2. 将单丝垂直施压在病人足底3点。 3. 使单丝弯曲,与皮肤成30-45 度,并停 留1-2秒。 4. 请患者用拍手做答。
检查位置示意图
广东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检查
保护性温度觉——局部皮肤凉热感觉检查

Tip-Therm(Germany)凉、温感觉检查器。
常用患处与健处,治疗前后的皮肤温度对比。
广东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周围动脉疾病(PAD)检查方法
ABI 测量值说明
0.91-1.30
0.71-0.90 0.41-0.70 0.00-0.40
正常
轻度程度 PAD 中度程度 PAD 严重程度 PAD
踝肱指数(ABI)
>1.30
下肢中层钙化
右肱动脉收缩压
正确处理高危足
胼胝处理前
胼胝处理后
广东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指导患者做好足部自我保健
⚫ ⚫ ⚫ ⚫

足部日常检查 足部卫生保健 皮肤护理 趾甲护理 保护性的舒适鞋袜
广东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每天检查双脚
每日检查双脚,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重点检查足底、趾间及足部变型部位


⚫ ⚫
足部的温度 足部皮肤是否完整 足部结构 重点检查足底、趾间及足部变 型部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处理方法

病人出院、拟门诊
q3d换药 与患者沟通转科处 理 继续亲水性纤维含 银敷料换药


广东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第四次评估(2018年4月26日,门诊换药、 接诊第20天)
⚫ ⚫ ⚫ ⚫ ⚫

2022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全文)

2022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全文)

2022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全文)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日益沉重的疾病负担为提高我国的慢病防控和国民健康水平带来了巨大挑战。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策略要求我们不仅针对已经诊断糖尿病的患病人群进行科学系统的疾病管理,还要对潜在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与干预,将预防的关口前移,避免糖尿病高危人群进展为糖尿病。

随着无创糖尿病风险评分和以脂联素为代表的一系列糖尿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出现,糖尿病风险筛查迎来了理念与方法的革新。

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糖尿病风险筛查,中国女医师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国内外关于糖尿病风险筛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全面回顾与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撰写本共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对象、筛查方法和干预方式作出了规范化建议,旨在为我国糖尿病的风险筛查和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循证指导。

第一部分概述一、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糖尿病高危人群是指糖尿病发病风险增高的人群。

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危险因素者,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1)年龄≥40岁;(2)有糖尿病前期史,包括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或两者同时存在;(3)超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4)静坐生活方式;(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7)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 (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 mmol/和(或)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10)有一过性类固醇性糖尿病病史者;(11)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最新版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最新版
02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控制不 良、病程长、肥胖、高龄等因素 有关。
糖尿病足的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糖尿病足可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 合性三种类型。
神经性足病主要由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表现为足部感觉减 退或消失,皮肤干燥、裂口等;缺血性足病则由糖尿病引起 的下肢血管病变所致,表现为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等;混 合性足病则同时具有神经性和缺血性病变的特点。
定期复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和评估治疗效果。
0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 最新版(2023)
参考文献2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 (2019)
参考文献3
中国糖尿病足预防与诊 治专家共识(2019)
THANKS
感谢观看
过量饮酒会导致血糖波动,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因此应该限制饮酒。
03
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
早期症状
足部疼痛
糖尿病足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 足部疼痛的症状,这种疼痛可 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
性的。
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会感到足部麻木、刺 痛、灼热等感觉异常,这是因 为糖尿病导致神经病变。
足部溃疡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 佳,足部可能会出现溃疡,这 些溃疡通常难以愈合。
07
糖尿病足的预防保健措施
提高患者依从性
规律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控制血糖
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 饮食和用药建议,定期监测血糖
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吸烟
吸烟是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之一 ,劝导患者戒烟以降低糖尿病足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精华版(二)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精华版(二)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精华版(二)摘要《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是通过分析临床糖尿病足的实践过程, 查询理论依据及其等级, 给出的推荐意见。

本共识主要阐述了糖尿病足的评估和诊断、治疗, 以及高危足的保护与溃疡预防, 内容涵盖内外科、护理和康复等学科, 总共50条推荐意见, 旨在为临床医师处理糖尿病足提供步骤和方案参考。

3 糖尿病足的治疗3.1 构建多学科的保肢团队推荐14: 构建多学科的保肢团队, 成员包括内分泌科医师、足踝外科医师、血管外科医师、感染科医师等;必要时, 及时向上级糖尿病足治疗中心请求会诊和/或转诊, 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和病死率(推荐程度为强, 证据等级为低)。

理论依据:本共识在证据等级低的情况下, 强烈推荐建立不同等级的糖尿病足多学科团队和中心, 并按照患者病情严重性及时向不同等级的多学科团队或糖尿病足治疗中心请求会诊和/或转诊, 不能延误。

(1)当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胼胝、水疱、下肢蜂窝织炎、足或踝畸形、嵌甲、营养不良趾甲和趾甲真菌感染时, 要将患者转诊给1、2级糖尿病足治疗中心多学科团队。

(2)当出现严重开放性创面、重症感染、缺血或坏疽症状、夏科关节病(红、热、中足或脚踝肿胀)、新发或加重的疼痛等中的1种或多种情况时, 必须立即转诊至富有经验的3级单科室糖尿病足治疗中心。

3.2 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管理推荐15: 良好血糖控制(避免低血糖发生), 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FU)愈合、降低患者DFU感染和截肢风险(推荐程度为强, 证据等级为中等)。

理论依据: DFU愈合过程常受到高血糖的影响[37], 糖化血红蛋白较高的患者, 溃疡愈合时间明显延长[38]。

血糖还与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有关[39];高血糖易导致糖尿病足创面发生感染, 是强化血糖控制者的3.4倍[40]。

但最近一篇综述认为, 强化血糖控制对DFU 是有利还是有害尚不能得出结论[41]。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专家共识主要成果回顾
糖尿病足防治策略更新
基于多学科合作,本次专家共识提出了更新、更全面的糖 尿病足防治策略,包括早期筛查、风险评估、个性化治疗 等方面。
临床实践指南制定
针对糖尿病足的不同阶段和并发症,制定了详细的临床实 践指南,为医生提供规范化的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与实践
1 2
糖尿病足知识普及
向患者详细解释糖尿病足的定义、成因、危害及 预防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日常生活习惯指导
教育患者如何改善饮食、增加运动、保持足部清 洁和干燥等,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3
自我检查与护理技能培训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检查足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足部问题,同时教授正确的足部护理方法。
神经电生理检查
运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评估患者 神经受损情况。
高危人群筛查策略制定
高危因素识别
针对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 佳、合并血管病变等高危因素的 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筛查策略。
定期筛查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全面的足部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干 预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
行业内外合作机会挖掘
行业内合作
加强内分泌科、血管外 科、感染科等相关科室 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进 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和 管理。
行业外合作
与生物技术公司、医疗 器械厂商等合作,研发 新型治疗手段和辅助器 具,提高糖尿病足的治 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社会资源整合
利用互联网医疗平台等 社会资源,开展患者教 育、远程医疗等服务, 提高糖尿病足的防治效 果和管理水平。
创面敷料选择
02

2019版: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全文版)(Ⅰ)

2019版: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全文版)(Ⅰ)

2019版: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全文版)(Ⅰ)前言糖尿病在我国已从少见病变成流行病,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

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国内外研究表明,糖尿病足花费巨大,约占整个糖尿病医疗费用的三分之一。

因此,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有鉴于此,199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成立后,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我国糖尿病足相关领域学术交流以提高学术水平。

除了组织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召开全国糖尿病足病及相关疾病论坛外,还积极制定糖尿病足相关共识与诊疗手册,以帮助各级医师提高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组建多学科协作的治疗团队,同时积极探讨糖尿病足的诊疗新技术。

近20年来,虽然我国糖尿病足的小截肢率没有变化,但大截肢率从12.1%降至2.14%,从而降低了糖尿病足相关社会和经济负担。

纵观全球,自2005年以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全球范围内提出"关注足以预防截肢",国际上开始重视糖尿病足并发症,一系列足病相关的指南相继问世,如在2011年开始,英国国立卫生保健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糖尿病足问题住院管理指南与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Group on the Diabetic Foot,IWGDF)糖尿病足管理和预防实践指南,2012年澳大利亚糖足网糖尿病足溃疡的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16年美国足病医学会(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APMA)联合血管外科学会及血管内科学会共同制定的糖尿病足管理实践指南等。

2023糖尿病足缺血病变腔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3糖尿病足缺血病变腔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3糖尿病足缺血病变腔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人群的不断增加,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已成为基数庞大的群体,与之相关的并发症也呈现“蔓延'趋势。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这—概念是由Oakley于1956年首先提出,1972年Catterall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

目前关千糖尿病足概念,认为是—组足部病变的综合征,而非单—症状。

它应当具备几个要素:第—是糖尿病患者;第二是应当有足部组织营养障碍(溃疡或坏疽),感染不是必须的要素;第三是伴有—定下肢神经和(或)血管病变;三者缺—不可,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糖尿病足。

按照发病的机制,糖尿病足在临床上分为3种类型:(1)缺血型糖尿病足:足部表现是由于下肢动脉病变引起的缺血所致;(2)神经型:足部表现是由千神经病变所引起;(3)混合型:足部表现由缺血和神经因素共同导致;其中以缺血性和混合型多见。

中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与缺血相关的糖尿病足占整体发病患者的80%左右。

谷涌泉等发现我国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管病变发病年龄较非糖尿病组提前7~8年,多累及股浅动脉及其以远的动脉,且更容易出现下肢远端组织溃疡或坏疽。

这些特点与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报道结果吻合。

随后经过进—步研究发现,膝下动脉病变中,中国人的糖尿病下肢缺血病变累及最多的是胫前动脉(64.5%),其次为胫后动脉(59.9%),最后是排动脉(31.6%)。

而国外的研究证实西方糖尿病人群膝下病变累及最多的是胫后动脉,其次是胫前动脉。

国内外研究结果均提示胖动脉才是最后被累及的膝下动脉。

根据临床实践,排动脉不是足部的直接供血动脉,即使胖动脉通畅,糖尿病足患者足部仍然会有严重的症状,经常会有溃疡或者坏疽,但部分患者的膝下三支动脉也存在—定变异。

而且糖尿病下肢缺血与非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的缺血相比还有—个特点是中层硬化,主要是钙化所致,钙化病变就加重了缺血;因此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非常复杂,治疗的难度大于单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足基层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剧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正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慢性流行性疾病。

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成人糖尿病人口由2000年的1.51亿增至4.25亿,预计到2045年达到6.29亿;其中中国糖尿病人群高达1.14亿,居全球首位。

作为糖尿病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足(DF)的患病人数也随之逐年上升。

研究[1]显示,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的风险高达25%,其中14%~24%足溃疡患者需截肢,全球每20秒就有1例糖尿病患者失去下肢,而其截肢后5年的死亡率达到50%。

成功地预防、治疗DF需患者及不同角色的医护人员紧密合作和各层级医院分级诊疗,依据有效的管理规范,特别是开展针对适合我国国情的DF基层防治工作,是减少医疗费用、降低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DF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卫生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急骤增高,DF发生率逐年上升。

一项为期12个月的队列研究[2]显示,我国DF溃疡发生率为8.1%,而该类患者出现新溃疡的比例达31.6%;2010年,我国一项多中心调查[3]显示,城市三甲医院中DF所致截肢占全部截肢的27.3%,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6.5%,截肢患者平均住院费用达到3.4万元,平均住院天数30d。

2012年,DF溃疡调查[4]则发现,与2004年比较,我国DF患者高血压、冠心病、DKD等合并症及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增高,足溃疡患者总截肢(趾)率上升(17.2% vs 10.2%),日均住院费用升高(955 vs 589元),但大截肢率降低(2.3% vs 5.9%),愈合率增加(52.3% vs 18.2%)。

二、基层医疗机构DF管理现状与DF的全程管理国内外研究[5]显示,早期筛查预防、专业化的管理和健全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等,是降低DF溃疡发生率及截肢率的重要举措。

DF全程管理包括糖尿病教育、危险因素筛查、糖尿病及足病的诊疗、截肢后的康复以及预防复发,更广义的全程管理也包括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

目前,我国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就诊于区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DF早期防治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然而,基层医疗机构目前缺乏完整和规范的DF筛查、诊治和管理的流程及相关设备,且基层医师及部分二级医院非专科人员,对DF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诊疗技术和理念均比较落后,各自为政、缺少合作,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缺乏有效的规范,致使DF患者病情延误,溃疡难以愈合,截肢风险甚至死亡率增加。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DF的筛查、诊断、随访教育及分级诊疗建议1.基本筛查及设备配置项目首诊6个月随访12个月随访设备一般资料糖尿病及并发症病史足病病史截肢/截趾病史其他合并症病史用药情况√√身高体重√√步态√足畸形√BMI √√血压√√FPG √√PPG √√HbA1c √√血清白蛋白√√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感染时感染时视网膜病变眼病史视力√√眼底检查有视网膜疾病病√史时√眼底照相有视网膜疾病病史时肾脏病变肾脏疾病史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128Hz音叉√√周围神经病变10g尼龙单丝√√温度觉√√痛觉√√踝反射√√感觉阀值测定√√静脉曲张√√周围血管病变足背/胫后动脉搏动√√踝肱指数√√√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周围血管疾病病史时感染分泌物/组织培养有感染时有感染时X射线摄片有感染时有感染时伤口测量有伤口时有伤口时序号临床特征筛查频率0 没有周围神经病变每年1次1 有周围神经病变每6月1次2 有周围神经病变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和/或足畸形每3~6月1次3 有周围神经病变及足溃疡的病史或截肢病史每1~3月1次3.DF的诊断DF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的疾病。

DF临床表现为综合征并具备三要素——糖尿病患者、存在足部组织缺损(溃疡或坏疽)及伴有一定程度的下肢神经或/和血管病变,其中感染和下肢缺血程度是DF溃疡能否愈合的关键因素[7]。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常可诊断DF。

对患者综合评估(包括全身状况、下肢血管和/或神经及创面),根据病情予分级分类是诊断DF的关键。

目前,临床常用分级方法包括Wagner、Texas系统和PEDIS分级[7-8],其中Wagner分级和Texas系统是目前最经典也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级方法(表3~5)。

表3 DF Wagner分级法分级临床表现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可深及肌腱、骨骼或关节囊。

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髓炎、脓肿或肌腱炎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全足坏疽或至少行膝下截肢的坏疽分级0 ⅠⅡⅢA 溃疡前病灶或溃疡后病灶上皮完全愈合浅表溃疡,但未累及到肌腱、关节囊或骨组织溃疡累及肌腱或关节囊溃疡深达骨组织或关节B 溃疡前病灶或溃疡后病灶上皮完全愈合,伴有感染浅表溃疡,但未累及到肌腱、关节囊或骨组织,伴有感染溃疡累及肌腱或关节囊,伴有感染溃疡深达骨组织或关节,伴有感染C 溃疡前病灶或溃疡后病灶上皮完全愈合,伴有缺血浅表溃疡,但未累及到肌腱、关节囊或骨组织,伴有缺血溃疡累及肌腱或关节囊,伴有缺血溃疡深达骨组织或关节,伴有缺血D 溃疡前病灶或溃疡后病灶上皮完全愈合,同时伴有感染和缺血浅表溃疡,但未累及到肌腱、关节囊或骨组织,同时伴有感染和缺血溃疡累及肌腱或关节囊,同时伴有感染和缺血溃疡深达骨组织或关节,同时伴有感染和缺血分级及标准1级无感染征象2级轻度感染3级中度感染4级严重感染临床表现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皮肤或浅表皮下组织至少2项如下异常:化脓、红肿、硬结;溃疡周围蜂窝织炎或红斑≤2cm;局部压痛或疼痛;皮温升高具备以下1项或以上:蜂窝织炎或红斑>2cm,有淋巴管炎,广泛浅筋膜或深部组织(肌肉、骨关节等)出现化脓性感染。

但无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局部感染伴至少两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表现:发热、心动过速、意识模糊、低血压等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分级诊疗体系中的重要基础环节,其诊疗水平的提高和规范对有效实施分级诊疗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进行足病诊治知识的规范化培训,使其承担DF危险因素干预的一级预防工作,成为DF筛查、康复、足部防护知识宣教及长期随访的一线主力。

二级医院日常开展DF教育、筛查工作,着力于足病诊断、创面处理、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诊治,在三级医院和基层医院之间起到联动作用。

三级医院负责协调成立DF 诊治中心,实行多学科合作诊治模式,对病情急危重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系统化治疗及全程管理,将全身情况稳定、创面生长良好的患者(包括已完成血管重建、截肢患者)适时转诊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康复,同时负责对基层医院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指导[10]。

DF常为高龄、病程长、感染重、下肢血管和/或神经病变较重患者,且心脑肺肾等合并症较多,病情复杂、进展快,治疗涉及多个学科,需专业化DF团队进行综合评估及诊治;基层医师对DF的诊疗认识存在不足,治疗手段有限,对于病情危重患者易延误病情,导致截肢风险增加,但在经过规范化培训基础上完全可以胜任轻中症状或恢复期DF的诊治、随访工作;实施双向转诊,可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最大化地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科医疗机构各自的优势,同时也是应对DF诊治中所面临的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有效解决方法之一。

转诊对象的纳入标准,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患者需要进行双向转诊(图1)。

(1)转往上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缺乏DF相关筛查设备;DF患者基础情况较差,合并症或并发症较多,需要调整综合治疗方案;病情较重或病情进展较快,基层医疗机构缺乏进一步治疗手段;医患双方均同意往上级医院就诊。

(2)转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患者在当地中心医院或三级医院完成DF的相关筛查;治疗方案确定且病情比较平稳,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较稳定;足病感染、骨髓炎及下肢缺血情况得到控制或有效改善(已予清创、截肢或血管重建等),创面肉芽新鲜、生长良好;医患双方均同意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DF筛查:包括周围血管、神经、眼底、尿蛋白检查,足部外形、结构和压力测定,糖脂代谢指标检测等;评估:通过问诊、查体、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对患者进行全身状况、下肢(血管及神经)及创面的初步评估;△正常:代谢较稳定,下肢血供较好,无感觉缺失,无足部畸形,无既往溃疡或截肢(趾)史;☆高危足:目前没有足溃疡,有确定糖尿病并具有下列危险因素中的1条或几条,如外周神经病变、足部畸形、外周血管病变、足溃疡病史、部分足的截肢史或腿部截肢史等;▲病情轻中度:存在轻度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糖脂代谢不稳定,下肢血供轻中度异常,轻中度感觉异常,创面较深,轻或中度感染,存在心脑肾等合并症;★病情重度:存在中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糖脂代谢控制差,存在内环境紊乱,下肢血供中重度异常,保护性感觉缺失,创面深,中重度感染,心脑肺肾等多脏器功能不全;□全程管理:包括预防、筛查、教育、诊治、心理康复等;○病情稳定:创面(包括截肢或趾)无红肿、渗液,血供较好,肉芽新鲜,逐步上皮化图1 DF筛查与防治双向转诊流程图5.患者管理与教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需要为糖尿病高危足及足病患者建立档案,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一般资料、DR、DKD、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筛查记录及足溃疡相关的感染、伤口情况记录。

另一方面,根据患者筛查及诊疗的情况给出针对性的教育,如改善生活方式教育、足保护教育及糖尿病治疗及保健教育,这些教育内容应该记录清楚并确保患者的行为方式得到改善。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DF危险因素的筛查与预防1.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

既往由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其患病率有较大差异。

与DF直接相关的神经病变主要指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方法和流程请参见《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和防治专家共识》[6]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11]。

2.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筛查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指除心脑血管、肾血管和视网膜血管病变之外的肢体大动脉和中小动脉的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达到38%~50%。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常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导致临床表现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从而延误患者治疗。

全面严格的体检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筛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系统动脉体格检查及踝肱指数(ABI)筛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流程和路径请参见《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11]及《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及管理规范》[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