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内容包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描述,自然规律的探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具体包括《山行》、《江雪》、《大自然的声音》和《观潮》四篇课文的学习。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长句。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自然的美,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

2. 生字词卡片。

3. 自然界的声音录音。

4. 学生自备笔记本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界的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自然的美,然后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

2.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自然现象,每组选择一个自然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4. 学生展示: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板书设计1. 课题:人与自然2. 课文《山行》、《江雪》、《大自然的声音》、《观潮》3. 生字词:山、水、雪、声音、潮等4. 重点句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哲理句子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3. 写一篇关于自然的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感受自然美和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习作例文·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能够正确借鉴《习作例文·习作》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素材:《习作例文·习作》的教材及相关练习题3.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习作例文·习作》相关内容或题材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呈现1.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习作例文·习作》的写作技巧和特点,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运用。

3.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让学生感受并掌握写作技巧。

3. 激发思考通过提问、小组讨论或其他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对《习作例文·习作》的主题和内涵的深入思考。

4.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习作例文·习作》的情节理解和写作技巧掌握还有待加强。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能,并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在课后提供更多相关阅读材料或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写作思路。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习作例文·习作》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写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本次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的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和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这篇课文的内容;•掌握有关语文知识,如句子成分、同义词等;•能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色彩,有自己的感情体验。

2.能力目标:•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新学课文;•能够运用语言规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这篇课文的内容,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

2.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色彩,让学生有自己的感情体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丰富多样的导入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以问题、图片、视频等形式。

2. 学习新课(25分钟)•分段阅读课文,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的难句,让学生理解句子成分和结构。

3. 提高应用能力(15分钟)•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4. 课堂小结(5分钟)•让学生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5.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习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都能够达到,学生在分析课文情感色彩上有不少收获。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归纳总结上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下节课需要加强相关训练和引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设计上要更加合理,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语文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语文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蝴蝶的家》。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通过对蝴蝶的家的探寻,引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思考。

详细内容包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用法;学习作者观察自然的方法,培养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用法,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用观察的方法了解周围的世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培养观察力。

难点:理解作者观察自然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蝴蝶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蝴蝶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新课。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

3. 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掌握字词用法。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观察方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观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用所学方法进行描述。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观察到的现象,交流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蝴蝶的家》2. 生字词:家蝴蝶寻找观察�印象3. 观察方法:仔细看用心想勤于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蝴蝶的家。

观察家周围的自然环境,选择一个事物进行描述,不少于100字。

2. 答案:蝴蝶的家:蝴蝶生活在花丛中,它们的家园五彩斑斓,充满生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用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文言文知识,能够辨析古代诗句中的意境和意思。

2.复习生字词,掌握各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语文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辨析古代诗句的意境和意思。

2.掌握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3.重新阅读课文,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1.辨析古代诗句的意境和意思。

2.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老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步:复习语文知识(15分钟)
1.学生诵读古代诗句,辨析其中的意境和意思。

2.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深入理解每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三步:课文复习(20分钟)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互相解释课文中的难点。

第四步:综合训练(15分钟)
1.师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搜集关于课文主题的资料,并进行展示。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阅读和练习作业,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言文,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但需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适度引导,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趣味性,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需的语文知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上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创办《生活万花筒》班刊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为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设置,每册一个。

习作单元都是围绕某项关键的习作能力编排的,在结构体系上与其他单元有较大的区别,一般由五部分组成: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单元习作,习作单元的全部内容都以习作能力的达成为目标,各部分联系紧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要素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两篇精读课文《麻雀》《爬天都峰》学习目标定位是通过课文阅读领会怎样算是将事情写清楚了,作者是如何做到将事情写清楚的,都是为写提供方法建构经验,开阔思路的。

“交流平台”是基于精读课文对写事方法进行梳理、总结。

“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初步运用学到的方法练习表达。

“习作例文”给同学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同时借助批注再次提醒学生写事的要点。

“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让学生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运用学习到的习作方法进行实践,整个单元都是围绕习作能力的达成展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自己经历的、看到的亦或是听说的事,其中肯定有自己印象深刻的。

本单元的习作任务就是选择一件事写一写,目标是“写清楚”。

如何算是写清楚呢?认真研读课文,分析课后题,结合交流平台和习作例文批注,可以发现写清楚有两层要义:第一,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让读者能够读明白起因、经过、结果,《麻雀》《爬天都峰》课后的第一题都指向了课文的整体把握: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交流平台、习作例文也提醒学生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清楚叙事。

这一点和刚刚学习过的第四单元紧密相连。

第二,写清楚是要将最能表现主题的内容写的细致、充分,而无关紧要的内容信息简单写或者不写。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从故事的开始到结束,将一件事情按顺序写出来,可能不是太难的挑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优秀教案引言本教案针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汉字的基本构造和书写规范。

2.掌握古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背诵和朗读。

3.鼓励学生参与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4.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汉字的演变和书写规范•四角号码和偏旁部首的认识•汉字的基本结构和书写顺序•常见字的组词和词语意义的理解古诗词《早发白帝城》•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掌握《早发白帝城》的背诵和朗读技巧•分析诗歌内容,领会其中的情感和意蕴诗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引导他们进行诗歌创作•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互相欣赏和交流创作成果,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小组合作与交流讨论•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学习交流•引导学生就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情感等展开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技巧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汉字的演变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汉字的发展历程。

2.演示:讲解汉字的构造、组词规律和写法技巧。

3.练习:让学生识别和书写常见的汉字,加深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第二课时:古诗词欣赏1.听课:播放《早发白帝城》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2.朗读: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让他们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3.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内容和意义,引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讨论。

第三课时:诗歌创作1.辅导:向学生介绍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2.激发:以“初春的早晨”为题,引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7篇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7篇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7篇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篇1幸福是什么》教学目标:★认识6个生字。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幸福观。

★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学来理解。

现在请你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看看你能读到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第13至22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

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

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重复阅读:睿智女儿的话:幸福靠劳动,靠做好自己的本分,做对人有益的事。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这个环节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所以老师要在这里通过各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三、作业布置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四、本课小结(根据当时情景而定)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篇2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2)15女娲补天 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2)15女娲补天 教案

1.认识“洪、措”等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经过说清楚、说生动。

课件。

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教师: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读神话故事吧?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有关神话故事的,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请同学们想想他们是谁,你们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出示课件2—5)他开辟了天地,并将身躯化作世间万物。

——盘古(《盘古开天地》)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

——后羿(《后羿射日》)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

——精卫(《精卫填海》)她创造人类,无私奉献。

——女娲(《女娲造人》)设计意图:通过谈论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学生学习课文铺路搭桥。

二揭示题目,引发兴趣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板书:女娲补天)题目中的哪个词语让你感觉非常神奇?(补天)为什么?(学生交流)2.在读故事之前,你们对女娲有哪些了解呢?(出示课件6)传说中的女娲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女神。

她用黄泥捏成人,创造了人类。

女娲就是人类的母亲。

三自学课文1.学生自学的提纲。

(出示课件7)(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3)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标记,准备提问。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为学生下面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学习生字,把握课文大意1.认读生字。

(出示课件8)洪措混项熄浆塌窜颂绩“措、颂”是平舌音;“塌”读tā,“绩”读jì,要读准字音。

(1)指名读,齐读。

(2)读生字,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字义。

(3)理解含有生字的词语。

(出示课件9)惊慌失措:惊慌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混乱:没条理;没秩序。

熄灭:停止燃烧;灭(灯火)。

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本单元的主题是“幸福和希望”,由《风筝》和《麻雀》两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风筝》和《麻雀》两篇课文分别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以及亲子关系中母爱的强大力量。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2.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内容:《风筝》教学要点:本课描写了“我”童年时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

重点是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课时:2教学建议:1.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

2.运用小练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内容:《麻雀》教学要点:本课描写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

重点是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课时:1教学建议:1.让学生在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内容。

2.扣紧语言文字指导阅读,对学生理解运用语言都是必要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内容:作:生活万本教学要点:本次作的内容是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重点是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课时:1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3.互评法互相点评作,交流平台初1.研究写一件事情,写作方法。

试身手,记住记叙文的六要素,调动多感官,叙述清楚,丰富表达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和书写生字,如“憧、憬、歇”、“筝、拔、蝴”等,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语文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语文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蝴蝶的家》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

本文是一篇以探索自然为主题的散文,通过描述蝴蝶的迁徙过程,展现了大自然生物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学习生词、短语和特殊句式;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学习生字词,学会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蝴蝶,引入课题。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内容: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进行课堂展示。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探讨蝴蝶迁徙的原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蝴蝶的家》2. 主要内容:蝴蝶的迁徙过程、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3. 生字词:迁徙、奥秘、斑斓等4. 表达技巧: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迁徙”和“斑斓”造句。

答案示例:大雁每年秋天都会进行迁徙,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春天来了,蝴蝶的斑斓翅膀在阳光下闪耀着美丽的光芒。

2. 拓展作业:以“我心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关心与爱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单元包括两篇课文《麻雀》和《猫》,以及语文园地中的词语和句子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关心和爱护他人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情境中,还需要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教学难点: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引导式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麻雀》中母雀和小雀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并及时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关心和爱护他人的细节。

如,在《麻雀》一课中,引导学生关注母雀为了保护小雀而付出的努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人物的动作和情感。

如,在《麻雀》一课中,学生可以模仿母雀的保护动作,感受母爱的伟大。

4.巩固(10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如,问:《麻雀》一课中,母雀为了保护小雀付出了哪些努力?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关心和爱护他人的事例,大家共同分享。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习作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2.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习作写作。

3.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习作的基本概念。

2.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习作写作。

三、教学难点
1.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
1.课文内容准备。

2.板书准备。

3.习作评分标准准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简单的小组讨论,复习上一课程的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2.学习
1.教师介绍习作的定义和写作目的。

2.分析课文结构,解释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练习
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习作写作活动。

4.总结
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教师进行点评。

六、课堂作业
1.完成习作作业。

2.阅读自己的习作,准备口头介绍。

七、教学反馈
1.回顾上课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收集学生习作,进行评分和评价。

八、延伸阅读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更多优秀的习作,以提升写作水平。

九、课外拓展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本节课旨在通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习作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和练习,学生将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为“家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本单元共安排了4篇课文,分别是《长城》、《颐和园》、《西湖》和《鸟的天堂》。

这些课文都是围绕着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描述,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感受家乡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家乡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家乡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对于课文中的一些复杂句子和生僻词汇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家乡的美。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课文中的生字词卡片,用于课堂操练。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乡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景。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认读和朗读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流畅地表达。

3.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诗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

2.熟练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调整课室环境,创设课文场景。

2.准备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的PPT展示。

3.布置相关的课前阅读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与天山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天山的壮丽景色,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词,引导学生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3.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朗读课文,尝试感受诗歌的韵律。

3. 诗歌赏析1.分析课文中的诗句,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美感。

4. 想象与表达1.设计一些情景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他们认为的“天都峰”景观。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拓展延伸1.播放关于天山风景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天山。

2.通过一些游戏或活动,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六、课堂总结1.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发表对于“天都峰”的想象和感受。

七、课后作业1.完成与课文相关的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之地,借鉴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感受诗歌的美感,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本节课中有所收获,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2)12盘古开天地 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2)12盘古开天地 教案

1.认识“劈、缓”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4个字,会写“睁眼、黑乎乎”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课件。

一 图片导入1.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现在,老师要向你们展示两幅图片,请同学们看图片,说故事。

(出示课件2)(指名让学生说)教师:这两个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都是神话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美,从而让学生带着一种美好的心境开始学习。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来了解他“开天地”的故事。

(板书:盘古开天地)二学习生字,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同桌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

(出示课件3)“浊、丈、肢”都是翘舌音,读准字音;“劈、肢、躯、液”都是形声字,可借助形声字声旁表音的规律读准字音,借助形旁了解字义。

3.书写指导。

(出示课件4)睁翻斧劈缓浊丈撑竭累液奔茂滋“睁、缓、浊、撑、竭、液、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缓”的右部是“爰”;“累”的下面是“系”字少一撇。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指名让学生读课文,指导正音。

5.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对题目有哪些理解?(指名让学生说)文中的哪句话是直接描写“盘古开天地”的,在文中画出句子,并读一读。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文章的中心句,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有机地围绕中心句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那么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混沌一片)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吗?(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7.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

有个名叫盘古的巨人抡起斧头猛劈,将天和地分开,他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天地合拢。

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8.朗读课文,划分段落,集体交流、订正。

三朗读提升自由练读,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教学 目标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 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 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生字、新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
导入 ( )分

1.听写。
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认读词语。
加深印象。】
嘶哑 拯救 扎煞 奈何 嗅到(课件出示 8)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
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 2 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
开了。
其中第 1、2、3 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 4、5、6 自
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 7 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课件出示
5) “煞、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的偏旁都是 口字旁。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 搏、庞、量、愣” (课件出示 6) 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 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pánɡ)____大 (yòu)________儿 无可(nài)_______何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春晓》。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

3.能够运用正确的书写技巧正确描写春天的景色。

4.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展示自己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1.课文《春晓》的朗读。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复述。

3.描写春天的景色。

4.小组合作展示作品。

三、教学难点1.复述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表达。

2.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天的景色。

四、教学准备1.课文《春晓》的课件。

2.黑板、彩色粉笔、书写工具等。

3.春天的图片或实物。

4.小组合作展示的准备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听一段春天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好奇。

2.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以及他们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步:学习课文《春晓》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多遍,感受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第三步:描写春天的景色1.展示春天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描写的兴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春天的景色,注意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

第四步:小组合作展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描写春天的景色。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其他组员补充描述。

第五步:总结反思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课文,分享描写春天的经验。

2.学生就本节课的收获和困难进行自我反思,展示反馈意见。

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春天的诗句》。

2.收集春天的图片或实物,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春晓》,感受春天的美丽。

愿大家在描写春天的过程中,用心感受春的气息,让文字生动地展现春天的景色。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爬山虎的脚》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爬山虎的脚》部编版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4.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习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5.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观察、讨论、展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爬山虎的脚》部编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语言素养:通过阅读与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地表达思想的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表达效果。
-例如:课文中如何运用比喻手法描述爬山虎的脚?
2.教学难点
(1)理解爬山虎脚部的细节结构及其攀爬原理。
-难点解析:爬山虎的攀爬原理涉及到生物学的知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复杂的结构功能。
-教学策略:通过实物观察、图片展示、动画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区分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难点解析: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难以区分和应用。
2.增强文化素养: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相关知识,增进对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3.培养思维素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升审美素养: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创作欲望。
5.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素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爬山虎的脚》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爬山虎的脚》部编版,本章节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课文《爬山虎的脚》的阅读与理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描绘出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脚的形状、功能。
2.学习生字词:茎、卷、触、巴、拉等,并掌握它们的书写和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单元16 风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本课“憧、憬”等生字,规范书写“筝、拔”等生字,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过程与方法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能根据课文的线索把作者放风筝的过程说清楚。

3.情感与价值抓住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

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课前进行一次放风筝比赛。

教师:1.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趣导入,情境再现1.回忆放风筝的情景。

同学们,上星期我们举行了一次放风筝比赛,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放风筝的。

其中发生了哪些有趣或难忘的事情?(重点引导学生说动作和当时的心情。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感受与我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先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风筝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教师总结概括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归纳概括。

)三、朗读课文,体验情感1.默读思考:你认为“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2.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的肯定和鼓励。

4.联系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说说哪些部分的情景感受和你最相似,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

(2)说说自己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

(3)学生评价,教师小结。

(4)有相同经历感受的同学齐读。

四、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开门见山,直接入课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着作者的脚步去体会放风筝的快乐吧!二、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女同学倾听,比比谁更认真。

(2)通过朗读和倾听,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3)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①理解“憧憬”的意思。

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谁能用“憧憬”说一句话?②“依”的认读及理解“依然”的意思。

(用换词法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④有感情地朗读,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孩子。

(指导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2.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2)哪些词语体现了放风筝的动作?(托、牵、跑、叫。

)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我们”当时的心情?(3)出示重点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

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你认为这两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板书:拼命。

)②想象一下当时“我们”会喊些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3.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自由朗读课文描写“我们”找风筝的部分,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我们”找风筝的心情。

(2)学生分别找出以下三句话,教师用幻灯片出示: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4)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理解“垂头丧气”的意思(可让学生表演),相机指导“丧”字,注意“丧”是平舌音,“丧”字下面没有一撇。

(5)指名读,教师范读,再挑战读、齐读。

(6)小组讨论:“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三、识字写字1.出示课后横线中间要求会认的生字。

它们都是你的朋友了吗?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2.出示课后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生字。

你认为哪些字最难写?谁来帮助他?四、拓展活动1.交流资料。

同学们,学了《风筝》这篇课文,你们知道“风筝”这个称呼究竟是怎么来的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风筝的知识?(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

)2.引导学生回忆古诗《村居》,并背诵。

老师这里还有两首描写放风筝的诗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读一读、背一背。

(幻灯片出示古诗。

)五、课后作业1.把自己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心情的词语?互相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风筝做风筝憧憬精心放风筝快活自豪找风筝伤心充满希望【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课前,学生畅谈了自己放风筝的情景,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2.注重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三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抓住表现心情的词句进行体会感悟。

如“憧憬、快活、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等词语,在体会他们心情变化的同时,通过查字典、换词、做动作等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感悟文本。

[不足之处] 1.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

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是一次课堂教学就能够提升的,这既要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取决于平时的积累,所以,今后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朗读训练。

2.注重评价语的运用。

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时,我的课堂评价语显得比较单调匮乏,不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

今后要多学习一些评价语,运用于课堂,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17 麻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本课“嗅、奈”等生字,规范书写“量、巢”等生字,能理解“无可奈何、掩护、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故事当中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2.过程与方法(1)以读代讲,调动学生学习和使用书本语言、合作互动、大胆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精神。

(2)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把动物写活,把文章写具体。

3.情感与价值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大的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者,不畏惧强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描写动物的方法,把动物写得生动,把文章写得具体。

【教学难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

自学生字词。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麻雀是一种很常见的鸟。

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注意到它。

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

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件少见的事。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自学生字。

反馈生字自学情况。

2.默读课文,弄清课文里的几个角色,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我小麻雀老麻雀猎狗)3.理清文章条理,请学生口述练习:文章先写( ),再写( ),最后写( )。

三、检查预习、自学情况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词。

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嘶哑、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口述。

4.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写“我”的猎狗发现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吓退了猎狗;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了“我”急忙带着猎狗走开了。

四、总结全文,加深感受再读课文,看看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关心谁?为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

(从总体上谈感受。

)五、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麻雀》一文,谁能借助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过渡:师讲述课文第1、2自然段。

(课件展示小麻雀掉下来,猎狗露出牙齿的内容。

)同学们,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此时,你紧张吗?你最担心谁的命运?二、自主探究1.第3自然段(小麻雀):(1)课件出示描写小麻雀的一段话。

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段话,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2)指导朗读。

(3)想想课文是怎样把小麻雀的无助写具体的。

(4)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担心。

(5)出示课件:描写小麻雀和猎狗的句子。

指导分角色朗读。

2.第4、5自然段(老麻雀):(1)过渡:这么凶猛的猎狗露出了锋利的牙齿却又退回去了。

出示课件。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有老麻雀的保护。

)出示课件。

(仅是猎狗与老麻雀的画面,无动画。

)过渡:老麻雀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课文的第4、5自然段。

)(2)仔细默读这两段话。

看看,从这两段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一边读,一边拿出笔来在你认为很重要的句子或词语下画上记号,将你想到的内容用简单的话写在句子的旁边。

(3)比较句子,引导学生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多问几个为什么。

(演示动画。

)A.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飞到猎狗面前。

B.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以上两组句子,让学生通过讨论汇报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4)理解体现“强大的力量”的句子。

(5)教师激情点拨:母爱是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博大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奉献。

它能产生强大的超乎寻常的力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自己的一切。

你能读出这种母爱的情感吗?(生自由读、指名读,熟读成诵。

)三、读课文第6、7自然段1.母爱的强大的力量使来势汹汹的猎狗怎样了?(指名读第6自然段,评议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