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07

合集下载

单句(长短句变换)运用训练专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全国通用)

单句(长短句变换)运用训练专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全国通用)

【参考答案】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他到处奔波,走访部队老战友,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政策,又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

(4分)【解析】长句变短句,大致的思路是先找到主干句,然后理清句中的枝干成分,最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提炼成句即可。

在具体创作中,怎样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首先,作家要承认文学语言本身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

汪曾祺说,语言是思想,语言是文化,①语言更是一个生命体。

既然是生命体,就要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感情和色彩。

沈从文评判优秀文学语言的依据,就是要“浸透了作者的人格和感情”。

同时,文学语言又不能像橘子皮那样随意剥离。

②它表面看是技巧和形式, 但又超出了技巧和形式,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

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③读者就容易被感染, 最终读者与作家的真情实感发生共鸣。

迟子建《烟火漫卷》里有这样一句:“河面上星光荡漾,就像一片爽朗的笑声。

”笑,看不见,但她却用了通感语式让河水的笑声看得见。

这种鲜活、灵动,就是文学语言的高度。

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 分)【来源:武汉部分学校2003年高考九月调研】【参考答案】好的文学语言,既妍媚婉转又连绵遒润,这需要作家有一颗至臻至美的初心,在心智养护下进行整体构思、局部打磨。

(要求陈述对象为“好的文学语言”,短句构成,语意连贯,共4分)【03】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我国航天事业怎样才能迎来新的荣光?精心准备,确保发射万无一失;精心组织,确保发射圆满成功;精心实施,确保发射百下百全。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来源:永州市2023年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参考答案】三名宇航员创下记录(1分),(他们)首次在太空中吃年夜饭(1分),年夜饭包含我们中国传统美食饺子(1分),这一记录是在太空中的失重环境里创下的。

(1分)【04】21.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写五个较短的语句。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中国古文字的产生时代这一问题始终缺乏具体确切的答案。

就是世界各国的文字学专家,对于文字产生的具体时代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学派。

一种说法,认定文字的起源并不比语言产生晚,认为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或新时器时代初期就产生了文字。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把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和各种刻记纳入了文字的范围。

他们把原始人的许多岩画谓之‚图画文字‛;也有把纹文时期的纹记视作正式的文字。

这主要是对文字的真正定义和内涵缺乏一个正确的认定。

当然我们很容易想象人类没有形成语言的时候,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

但是文字终归是文字,它和那些原始的辅助表意手段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根本的区别是不管世界上哪个民族的文字,没有一个不是他们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世界文字之林中有的是表意文字,有的是表词文字,有的是标声文字,但都是和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一致的,凡是语言能表达的,文字就能表达。

所以可以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出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的辅助工具。

这样的文字,自然是产生在语言产生以后。

还有一种观点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

那就是拘泥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的不存在,就对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发现的甚至对理应存在和实际有过但已消失的事物持一完全否定的态度。

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非是科学的态度。

比如说,在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中,很多人认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汉字,可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前,人们长期认为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部编版 理解性默写 情境默写 名句默写 完全版《师说》 - 副本

部编版 理解性默写 情境默写 名句默写 完全版《师说》 - 副本

8.【大庆一中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韩愈《师说》中,揭示 本文写作缘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9.【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 2018 届高考模拟测试】柳宗元曾在《答 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韩愈 在《师说》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10.【广东省中山市 2018 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三)】韩愈在《师说》 中通过“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得 出结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湖南省长沙市一中 2020 届高三月考试卷(七)】《师说》一文不 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凝练地概括了 “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 【2020 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 3 月线上语文考试】(1)在信息 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的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
6.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7 、 韩 愈 眼 中 的 师 生 关 系 是 怎 样 的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纳正确的一项是()①积善成德;②耻学于师;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④席卷天下;⑤外连衡而斗诸侯;⑥因利乘便;⑦东割膏腴之地;⑧却匈奴七百余里;⑨天下云集响应;⑩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A . ①②/③⑨⑩/⑤⑧/⑥/④⑦B . ①/②⑤⑧/③/④⑦/⑨⑩C . ①⑥/②/③⑩/④⑦⑨/⑤⑧D . ①②⑥/③⑨/④/⑤⑦/⑧2. (2分)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 .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相信B . 批大郤,导大窾郤:空隙C .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磨刀石D . 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澈3. (2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善论,常被与孟子的性恶论比较。

B . 韩愈,字退之。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 . 曹文轩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

代表作品有《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D . 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

他的《最后一个匈奴》与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废都》等陕西作家的作品引发了“陕军东征”现象,震动了中国文坛。

4. (2分) (2019高一上·福州期中) 下列各组中全都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失其所与,不知②秦王还柱而走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⑥群臣惊愕,卒起不意⑦张良出,要项伯⑧ 且贰于楚A . ①②⑤B . ①④⑥C . ③⑤⑧D . ③⑤⑦5. (2分)下列与“不吾知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 . 子何为者邪C . 孟子遇于石丘D .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6. (2分) (2017高一上·南充月考)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A . 焉用亡郑以陪邻B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D . 且焉置土石7. (2分) (2019高一上·鹤岗月考) 下列选项中省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A . 敢以(之)烦执事B . 为(吾)击破沛公军C . 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D . 其人(之)居远未来8. (2分)对下列诗句中“月”这一意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答案)

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综合测试高三语文试题答案2018年9月5日1.[内容理解](3分)C(中国逻辑中的对象语言也是汉语自然语言。

)2.[论证分析](3分)A(文章是以中国逻辑为研究对象,引用名家等各派学说,论证中国逻辑的独创性。

)3.[分析推断](3分)A(B项,西方逻辑并非一直采用形式化的人工语言。

C项,“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意思是语言可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意。

D项,关系错置,“有助于我们更谁确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意蕴”的是“对中国逻辑特质的理解和再认识”。

“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意蕴”,在此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

)4.[分析鉴赏](3分)B(“对杀鸡的不解”,错。

双喜是理解红影杀鸡的行为的,虽然是“皱着眉”。

5.小说叙述双喜一次又一次成鸡汤送人,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①双喜将鸡汤送给爹、媳妇,他们都没有喝而是“指了指村外”,突出表现了老百姓对解放军的尊敬、爱戴与感激之情。

②类似的情节重复出现,形成层次分明的叙述节奏,强化了小说的主旨;③重复中的变化,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阅读感受。

[6分。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注意小说的五个要点: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读者。

]6.答案示例一:“陈官庄的枪声”。

①题目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小说中多处出现的陈官庄的枪炮声,揭示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②从而说明了双喜、红影等普通民众支持解放军的根本原因。

③“陈官庄的枪声”比较醒目,带有悬念,能吸引读者阅读。

答案示例二:“1948年的鸡汤”。

①该题目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突出小说中双喜炖鸡汤送解放军的中心内容;②凸显了民众支持解放军这一主题。

③“1948年”又有怀旧的意味,“鸡汤”给人温暖的感觉,让读者遐想。

[6分。

表明观点,1分;答出一点理由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若仅从反面分析,如:“1948年的鸡汤”中的“1948年”指向不明,容易让人联想为贫穷年代,而“鸡汤”又理解为贫寒时代的温暖,不能够鲜明地体现小说中的军民鱼水深情这一主旨。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79扩展语句而不牵强(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79扩展语句而不牵强(含解析)

精选资料 难点 79 扩展语句而不牵强考生扩展语句时要关注“四要四法”。

“四要”指:1.要保持原句意思。

扩展语句不能丢开原句、另起炉灶,要在原句的基础 上扩展。

2.要合乎相关情境。

要根据题干要求,写符合扩展情境的语句。

3.要把握扩展重 点。

写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

4.要清楚表达意思。

扩展语句要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四法”指:1.丰富法。

即“添枝加叶法”,指在关键词语或句子主干上添加修饰、 限制成分,让句子更具体、丰富、生动。

2.想象法。

根据一定的情境,扣住题干要求的 重点,通过合理的想象,扩写出符合要求的语句。

3.嵌入法。

在要扩写的语句中嵌入相 关内容。

4.描述法。

对语句进行描述来扩写相关内容。

1.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文字,可以描写、议论、抒情,要求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80 字左右)江南 风 长发 旗帜扩展语句【答案】示例 借江南最温润的风,梳理你的长发,就像春风梳理鲜嫩的草;借大西北雄 常考题型性的风,吹起你的长发,如同烈风鼓起一面翻飞的旗帜;借山间最亮的溪,漂洗你的长发,1.词语串如同西施浣洗素白的纱。

联式扩展。

要求将几个词语扩展成一段意蕴丰富的文字。

2.句子繁衍式扩展。

提供一句内容简洁的话,要求根据精选资料这一中心句扩展内容。

3.话题阐述式扩展。

给定扩展的主题或内容,要求根据这一主题或内容进行扩展。

4.语境演2.阅读下面这首诗,扩写诗歌的一二句。

要求:不少于80字。

绎式扩展。

根据宿石邑山中题干要求的语韩翃言环境,补写出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答案】示例 石邑山山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 到山的顶端,不敢与它比个高低;山峦连绵不断,飘荡的晚霞忽淡忽浓、忽明忽暗,给重 峦叠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一段对话。

5.情境再现式扩展。

设定情境,要【解析】 注重分析整首诗体现的景物特点,然后把诗歌一二句描写的内容写出来即可。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认真阅读这则材料,思考父亲的用意和“我”疑惑的 原因,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字数在800字以上。
❖ 题意:一是指胖老人和瘦老人在海边垂钓;二是 指胖老人和瘦老人一个倾向物质,一个倾向精神 的不同人生价值追求,二者相互依存,加在一起 构成和谐完美的人类。(两点各1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龙猫按】高考中小说板块试题样式相对稳定, 命题方式通常为一道客观题(单选或双选)外加 两道主观题。客观题通常从语言和构思切入,主 观题侧重对情节和人物的考查。其中“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环境”三要素是恒定的考点。
❖ D.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也专 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文言文阅读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赵光逢世出名门。他的曾祖父赵植,曾经担任岭南节 度使;他的祖父赵存约,曾经做过兴元府推官;他的父亲 赵隐,也曾官至右仆射。
❖ B.赵光逢一贯谨慎宁静。唐朝光化年中,南北司结党, 赵光逢辞官到伊洛隐居,五六年断绝交往;入梁为官,七 次上表请求朝廷,允许自己退休。
❖(2)政府应用法律手段强 制生产厂家回收塑料餐具。
❖(3)生产厂家应加大技术 投入、实现回收产品循环 利用。
语用题
❖ 四、写作。(60分)
❖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我是个胆小的人,离家去外地上大学,临走时,父亲 对我一番忠告:第一,不要玩极限运动,比如蹦极; 第二,不要沾染毒品;第三,不要出车祸,否则付出 的代价太大。其他的事,去试错吧,只要活着,没什 么大不了。“只要活着,试错吧”,不知父亲怎么想, 因为我经常听到“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咒骂,也看到 过一些人“作死”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伤害,真让 我疑惑。

《劝学》《师说》理解性默写集训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劝学》《师说》理解性默写集训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劝学》《师说》理解性默写集训1.【2016全国1卷】《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2017全国3卷】《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

4.【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荀子在《劝学》中,以君子之言提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又以“木”“金”为喻,认为“_________________”,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5. 【2019届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原来笔直的木材做成车轮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火烤使它这样的。

6.【2020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荀子·劝学》用博喻的方式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其中用雕刻作比来正面说明坚持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测试】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8.【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在《劝学》中,荀子用登高望远、顺风疾呼、骑马行千里、划桨渡江河等四个类比,推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07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峥嵘/诤言国粹/憔悴殷实/殷红B、诅咒/狙击栖息/蹊径艾草/怨艾C、渎职/文牍呈现/承受供给/提供D、飞镖/剽悍紧张/谨慎角落/角色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受“从众”心理影响,二是违反了被抓,处罚也轻,罚不当罪,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闯红灯在很多国家为人所不齿。

“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中国式过马路”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

但全民讨论并且对此忧心忡忡,也是过度解读的表现。

A.调侃B.罚不当罪C.不齿D.忧心忡忡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专家认为,广州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会展之都,就要围绕会展业不断做深、做细、做实,通过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丰富会展内涵,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B、在泰山脚下,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山东小吃和极具地域风情的舞蹈,登泰山,游孔祠,更是让人深深地感受到齐鲁文化的雄浑厚重。

C、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灰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D、包装和炒作,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是一种物质和精神产品宣传的必备手段,可这要有一个限度,过了就成了忽悠,成了骗局,就会把善良的人拖进泥淖。

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②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⑥“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A、①③④⑥②⑤B、①⑥②⑤③④C、④⑥①③②⑤D、④⑥③①②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一瓢道人袁中道一瓢道人,不知其名姓,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人遂呼为一瓢道人。

道人少读书不得志,弃去,走海上从军。

时倭寇方盛,道人拳勇非常,从小校得功,至裨将。

后失律畏诛,匿于群盗,出没吴楚间,久乃厌之,以资市歌舞妓十余人,卖酒淮扬间,所得市门资,悉以自奉,诸妓更代侍之。

无日不拥艳冶,食酒肉,听丝竹,饮食供侍,拟于王者。

又十余年,心复厌之,亡去,乞食湖湘间。

后至澧,澧人初不识,既久,出语颠狂,多奇中,发药有效。

信口作诗,有异语,人渐敬之。

馈好衣服饮食,皆受而弃之,人以此多延款道人。

道人栖古庙中。

一日于炉灰里取金一挺,付祝云:“为我召僧来礼忏。

”忏毕,买一棺自坐其中,不覆,令十余人移至城市上,手作拱揖状,大呼曰:“年来甚扰诸公,贫道别矣。

”虽小巷间,无丕周遍!一市大惊!复还至庙中,乃仰卧命众人日:“可覆我。

”众人不敢覆,视之,已去矣。

遂覆而埋之。

举之甚轻,不类有人者。

余闻而大异焉。

人又问日:“审有道者,不宜淫且盗;淫且盗者,又不宜脱然生死。

余大有疑,以问子。

”余曰:“余与汝皆人也,乌能知之?夫济颠①之酒也,三车②之肉也,寒山、拾得③之垢也,皆非天眼莫能知也。

古之诸佛,固有隐于猪狗中者,况人类乎?予与余何足以知之哉!”[注]①济颠:济公和尚。

②三车:唐玄奘弟子,因出行总是一车装满美酒,一车装美女,一车装佛经,所以当时的人都称他为“三车和尚”。

③寒山、拾得:唐朝两个著名的和尚,相传是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化身。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倭寇方盛盛:猖獗B、久乃厌之厌:满足C、悉以自奉奉:供养D、审有道者,不宜淫且盗审:确实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人遂呼为一瓢道人为我召僧来礼忏B、饮食供侍,拟于王者一日于炉灰里取金一挺C、人以此多延款道人余大有疑,以问子D、遂覆而埋之余闻而大异焉7。

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一瓢道人“癫狂怪诞”的一组是(3分)①道人少读书不得志,弃去,走海上从军②后失律畏诛,匿于群盗③以资市歌舞妓十余人,卖酒淮扬间④无日不拥艳冶,食酒肉,听丝竹⑤馈好衣服饮食,皆受而弃之⑥买一棺自坐其中,不覆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⑤⑥D、④⑤⑥8。

下列对原支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瓢道人持一瓢云游浪迹,因而得名,一生遭遇曲折坎坷且又离奇,富有传奇色彩。

B、一瓢道人曾浪游鄂岳,人海战倭,出没吴楚,卖酒淮扬,乞食湖湘,最终殁于澧州。

C、一瓢道人狷狂放达却又学识博杂,行事怪僻,奇谈异论但又多言中,时人讶异惊叹。

D、作者认为一瓢道人和济颠、三车和尚一样喜欢喝酒吃肉,癫狂难知,评论颇为不屑。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信口作诗,有异语,人渐敬之。

(3分)(2)虽小巷间,无不周遍,一市大惊。

(4分)(3)古之诸佛,固有隐于猪狗中者,况人类乎?(3分)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郊行王安石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蚕可在上面吐丝织茧。

(1)请对“柔桑采尽绿阴稀”中的“稀”字作赏析。

(3分)(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3)不知江月待何人,。

白云一片去悠悠,。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守护文化的价值质点艾斐所谓文化价值的质点,是指文化的原生价值、本质价值。

价值质点是一切内容和形式的文化创造、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生命之腱与活力之源,是文化主体劳动绩效的凸显,更是文化对人和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体现。

价值形式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文化的一种价值辐射与效能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高度自觉而有效地强化文化价值的质点,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否则,文化的本体价值和终极效能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耗,以至于使文化发生易质,变成空壳,沦为物欲化的精神尘嚣。

在精神价值之外的其他价值,对于文化来说,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衍生出来的副价值,它们既不体现文化的本质形态和主体功能,也构不成文化价值的质点,最多只是文化主体价值的衍生物与附加值。

如果不是这样,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就笃定会是一张白纸、一孔涸泉了。

因为历来真正的文化创造者、文艺创作者、心灵宣慰者、精神提升者、智能开拓者和文明传播者,就从来不是以牟利和娱乐为目的的。

他们的一切劳作和创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开智、养心、励志、修德,是张扬正义、布达真理、激励人生、繁昌社会。

如果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们所追求的不是文化的本质价值,不是文化的精神救赎,不是文化的社会效能,而只是金钱、物欲和娱乐,那就不会有《道德经》、《论语》、《离骚》、《史记》、《红楼梦》的存在。

这是中华民族的大幸。

正是由于这些圣哲们在文化上做出的如此显赫成绩和重大贡献,我们才会拥有如此灿烂的文明和精神的家园。

否则,我们的民族就会因为失去文化的滋养而变得形容枯槁、精神萎靡。

想想看,如果没有四书五经,没有《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没有孔子、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鲁迅,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民族吗?中国人又该到哪里去寻找自己的灵魂?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又在何处?这便是文化价值的质点,也即文化价值的核心与本质所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文化价值的衍生物固然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但文化价值的质点却永远不可改变,也永远不能改变。

如果改变了,文化也就不是文化了。

文化价值的质点一旦易质,其后果自当是不堪设想的。

如果把赚钱当成了文化的唯一目的,势必就要放弃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引导与提升功能,必然要使文化陷入低俗、畸靡的渊薮。

任何事物,都只有在具有价值之后才会有意义和作用。

但各种事物的价值形成、价值规律和价值质点却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

在经济学中,价值主要体现在商品所涵蕴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和对物质资源的附有上。

这种价值不但可以量化,而且可以转换,尤其可以用货币来标示和兑换。

但文化却不行,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终极效能和主要实现方式,始终都在于它所天然赋有并理应履施的社会性、公益性、思想导向、智能寄寓和精神内涵。

文化不但要以真、善、美的方式来揭示和表现生活与人性中的真、善、美,而且要在不可逆和个性化的艺术创造中给生活增添亮色,使社会焕发光彩,让精神得以提升,促人性更臻完美。

凡此种种,既是文化的社会担当,又是文化的效能旨归。

正因为如此,文化价值的质点也便被赋予了独具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

文化的这一价值质点,是文化的生命线。

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任何文化形态都不应违逆。

文化一旦离散了这个价值质点,其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便会随之消失殆尽。

文化的商品意义,永远都只能是和只配是文化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的延伸物与衍生品,就像在提炼石油时得到了沥青,但我们却永远也不能只为得到沥青而去提炼石油。

12~13题为选择题。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

文化的价值质点是文化的本质价值,是文化创造的活力源泉。

B.文化的衍生物与附加值过多,会削弱文化的主体功能。

C民族的圣哲们坚守文化的精神救赎,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D.文化的价值不像经济学上的价值那样能够量化或转换。

E.文化的价值质点是不会改变的,是不会变质的。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A、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价值形式与价值取向日趋多元,文化产品越来越多地沦为物欲化的精神喧嚣。

B、没有老子、孔子、曹雪芹,没有《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我们的民族必然形容枯槁,集体失魂。

C、对人和社会的引导和提升是文化的生命线,一旦离散了这条线,文化也就失去了它的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

D、文化要以真、善、美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与人性中的真、善、美,作家讲究个人利益也就失真、伪善和虚美。

14.作者质疑,“没有孔子、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鲁迅,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民族吗?”请指出两个“中华民族”的不同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