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专题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ppt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e642a91a37f111f1855b9f.png)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 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风格豪放 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 心感慨。
四、唐诗
唐诗流派纷呈,风格众多。 流派方面,有以王维、孟浩然为 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有以岑参、 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创作方 法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 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初唐诗 人:骆宾王、王勃;盛唐诗人: 李白、杜甫;中唐诗人:白居易;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熟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 吟”,让我们一起徜徉于诗的海 洋,汲取营养、滋养心灵、陶冶 情操……
【感受杜甫】
“三吏” “三别”
“诗圣”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 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 沛流离,他的诗反映唐朝由盛而衰 的历史,人称他的诗为“诗史”。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老翁逾墙走, 吏呼一何怒! 听妇前致词: 一男附书至, 存者且偷生, 室中更无人, 有孙母未去, 老妪力虽衰, 急应河阳役, 夜久语声绝, 天明登前途, 有吏夜捉人。 老妇出门看。 杜甫诗的特点: 妇啼一何苦! “三男邺城戍。 现实主义、 二男新战死。 死者长已矣! 人道主义、 惟有乳下孙。 凝重沉郁、 出入无完裙。 请从吏夜归。 忧国忧民。 犹得备晨炊。 如闻泣幽咽。 独与老翁别。
古典文学的发展阶段?
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典文学的海洋,体验古人 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多姿多彩的风情!
• • • • • • • 明元宋唐汉楚诗 清曲词诗赋辞经 小 说
专题二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
![专题二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https://img.taocdn.com/s3/m/c228028a312b3169a551a4d6.png)
写长江的浩淼无际: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写黄河奔腾的气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写人生伟大抱负: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仙”李白
气势磅礴,热情 奔放,想像丰富, 手法夸张,意境 深远,具有突出 的浪漫主义风格
公 稻小忆 私 米邑昔
“诗圣”杜甫——现实主义
--
3、特点: ⑴句式: 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多用重章叠句。 ⑵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才感染力极强 ⑶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 .真实而深刻地反映
当时的社会生活。 4、地位:
⑴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 重要标志;
(2)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以史观文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时 期的主要文学体裁或成就。
诗经
楚辞
春秋战国
汉代 赋
诗歌 唐代
宋代 词
曲 元代
明清 小说
一、《诗经》: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1、时间:西周初年至 春秋 中叶约500年间的共计305首诗歌。
2、内容:《风》:是《诗经》精粹,反映下层人民生活,也揭露
六、元曲
1、什么是“元曲”?(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
2、主要代表人物: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秋思》 3、元曲兴盛原因: ①城市经济繁荣; ②统治者的享乐需要和城市市民的文化需求; ③元杂剧本身形式活泼、语言通俗,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④因科举制的停考,部分文人投身于民间艺术;
七、明清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经过的主要阶段:
二、楚辞的魅力
1、何谓“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采 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 形式,开创的一种新诗歌 体裁。因屈原的《离骚》 最有名,人们又称“楚辞” 体为“骚体 ”。
写黄河奔腾的气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写人生伟大抱负: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仙”李白
气势磅礴,热情 奔放,想像丰富, 手法夸张,意境 深远,具有突出 的浪漫主义风格
公 稻小忆 私 米邑昔
“诗圣”杜甫——现实主义
--
3、特点: ⑴句式: 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多用重章叠句。 ⑵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才感染力极强 ⑶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 .真实而深刻地反映
当时的社会生活。 4、地位:
⑴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 重要标志;
(2)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以史观文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时 期的主要文学体裁或成就。
诗经
楚辞
春秋战国
汉代 赋
诗歌 唐代
宋代 词
曲 元代
明清 小说
一、《诗经》: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1、时间:西周初年至 春秋 中叶约500年间的共计305首诗歌。
2、内容:《风》:是《诗经》精粹,反映下层人民生活,也揭露
六、元曲
1、什么是“元曲”?(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
2、主要代表人物: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秋思》 3、元曲兴盛原因: ①城市经济繁荣; ②统治者的享乐需要和城市市民的文化需求; ③元杂剧本身形式活泼、语言通俗,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④因科举制的停考,部分文人投身于民间艺术;
七、明清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经过的主要阶段:
二、楚辞的魅力
1、何谓“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采 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 形式,开创的一种新诗歌 体裁。因屈原的《离骚》 最有名,人们又称“楚辞” 体为“骚体 ”。
第二讲-诗经、楚辞分析PPT精品课件
![第二讲-诗经、楚辞分析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bc6cc752d380eb63946dae.png)
诗经
2021/3/1
1
1、《诗经》概述、 《诗经》的编 集、分类与流传
2、《诗经》的思想内容 3、《诗经》的艺术成就 4、《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2021/3/1
2
一、《诗经》概述
(一)《诗经》的性质: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二)《诗经》的名称和篇目: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存目311 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故实有305篇。这 6篇笙诗为:《南陔》、 《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2021/3/1
11
十五国风
《周南》、《召南》、《邶风》、《鄘风》、 《卫风》、《王风》、《郑风》、《齐风》、 《魏风》、《唐风》、《秦风》、《陈风》、 《桧风》、《曹风》、《豳风》。
2021/3/1
12
四、《诗经》的流传 汉四家诗
名称 传者 国别 今古文 流传情况
齐诗 辕固生 齐 今文 亡于三国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 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班固《汉书·食货志》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 、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
追慕与苦思:《周南·关雎》、《秦风·蒹葭》、 《陈风·月出》 、《郑风·子衿》等。
爱的受阻:《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 婚嫁:《周南·桃夭》、《召南·摽有梅》等。 弃妇:《邶风·谷风》、《卫风·氓》等。
2021/3/1
15
1、
2021/3/1
16
孔子:“《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毛诗序》:“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 而正夫妇也。”
2021/3/1
1
1、《诗经》概述、 《诗经》的编 集、分类与流传
2、《诗经》的思想内容 3、《诗经》的艺术成就 4、《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2021/3/1
2
一、《诗经》概述
(一)《诗经》的性质: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二)《诗经》的名称和篇目: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存目311 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故实有305篇。这 6篇笙诗为:《南陔》、 《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2021/3/1
11
十五国风
《周南》、《召南》、《邶风》、《鄘风》、 《卫风》、《王风》、《郑风》、《齐风》、 《魏风》、《唐风》、《秦风》、《陈风》、 《桧风》、《曹风》、《豳风》。
2021/3/1
12
四、《诗经》的流传 汉四家诗
名称 传者 国别 今古文 流传情况
齐诗 辕固生 齐 今文 亡于三国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 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班固《汉书·食货志》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 、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
追慕与苦思:《周南·关雎》、《秦风·蒹葭》、 《陈风·月出》 、《郑风·子衿》等。
爱的受阻:《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 婚嫁:《周南·桃夭》、《召南·摽有梅》等。 弃妇:《邶风·谷风》、《卫风·氓》等。
2021/3/1
15
1、
2021/3/1
16
孔子:“《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毛诗序》:“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 而正夫妇也。”
《中国古代文学史》2诗歌第一讲诗经与楚辞精品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2诗歌第一讲诗经与楚辞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8fb3225acfa1c7ab00cc1a.png)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氓(卫风)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 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 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 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 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诗经之赋、比、兴
• 赋:铺陈其事。如《七月》 • 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卫风·硕人》 • 兴:触物兴词。如《周南·桃夭》 • 关于赋比兴之争论: • 用自然现象起兴,引出生活及感情变化,
兼以隐喻,更能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产 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央。
氓(卫风)
• 氓之嗤嗤,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 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 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滋涟 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 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氓(卫风)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 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址。
• 雨巷
•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 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氓(卫风)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 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 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 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 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诗经之赋、比、兴
• 赋:铺陈其事。如《七月》 • 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卫风·硕人》 • 兴:触物兴词。如《周南·桃夭》 • 关于赋比兴之争论: • 用自然现象起兴,引出生活及感情变化,
兼以隐喻,更能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产 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央。
氓(卫风)
• 氓之嗤嗤,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 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 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滋涟 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 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氓(卫风)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 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址。
• 雨巷
•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 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件第四章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件第四章中国古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b84e863bed5b9f3f80f1c04.png)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诗意的栖居:中 国古代文学
壹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贰
汉赋
叁
唐诗
肆
宋词
伍
元曲
陆
明清小说
1. 了解掌握《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掌握中国古代不 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 感受古典文学的文字美、意境美。中国文学既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又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 记录,既是真实的社会写照,又是空灵的意识境界;文学根植于时代,根植于生活,根植于历史,文 学的发展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透过文学看历史,透过历史理解文学。
第一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一)《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 诗为主,共收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风(民间歌谣)、雅(正声雅乐,大多指宫 廷宴饮的乐歌)、颂(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歌词) 三部分,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 2 500 年前漫长历 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尤其是西周至春秋中叶五六百 年间的广阔社会生活,表现了干预人生、反映现实 的批判意识。
第
壹 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一、先秦诗歌
秦朝统一各国前的诗歌为先秦诗歌。先秦诗歌是中 国传统诗歌的源头。
《诗经》和《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 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其中《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 的源头,而《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和《楚辞》2 000 多年来一直被历代诗人 尊为学习的典范。
第二节 汉赋
二、大赋
汉代大赋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代表 作《子虚赋》和《上林赋》,也有人认为二赋本为一 篇,即《天子游猎赋》,赋中对田猎盛况和宫苑的豪 华壮丽作了极为夸张的描写,并归结到歌颂汉帝国的 强盛和汉天子的威严。赋尾则委婉地表示了惩奢劝俭 的用意,但这种讽谏方式只能得到“劝百讽一”的实 际效果。
第四章 诗意的栖居:中 国古代文学
壹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贰
汉赋
叁
唐诗
肆
宋词
伍
元曲
陆
明清小说
1. 了解掌握《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掌握中国古代不 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 感受古典文学的文字美、意境美。中国文学既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又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 记录,既是真实的社会写照,又是空灵的意识境界;文学根植于时代,根植于生活,根植于历史,文 学的发展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透过文学看历史,透过历史理解文学。
第一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一)《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 诗为主,共收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风(民间歌谣)、雅(正声雅乐,大多指宫 廷宴饮的乐歌)、颂(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歌词) 三部分,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 2 500 年前漫长历 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尤其是西周至春秋中叶五六百 年间的广阔社会生活,表现了干预人生、反映现实 的批判意识。
第
壹 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一、先秦诗歌
秦朝统一各国前的诗歌为先秦诗歌。先秦诗歌是中 国传统诗歌的源头。
《诗经》和《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 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其中《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 的源头,而《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和《楚辞》2 000 多年来一直被历代诗人 尊为学习的典范。
第二节 汉赋
二、大赋
汉代大赋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代表 作《子虚赋》和《上林赋》,也有人认为二赋本为一 篇,即《天子游猎赋》,赋中对田猎盛况和宫苑的豪 华壮丽作了极为夸张的描写,并归结到歌颂汉帝国的 强盛和汉天子的威严。赋尾则委婉地表示了惩奢劝俭 的用意,但这种讽谏方式只能得到“劝百讽一”的实 际效果。
中国古代诗歌 ppt课件
![中国古代诗歌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31bfebb307e87101f696bb.png)
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 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在的歌词。
中国古代诗歌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 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 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
中国古代诗歌
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 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 作品,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故事情节 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 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 的新阶段。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 包括杂剧和散曲 。
中国古代诗歌
杂剧
留给讲戏剧的同学吧
中国古代诗歌
散曲又分套数、小令和带过曲。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 经·国风·王风·黍离》
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 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这人是谁?
中国古代诗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 风·郑风·子衿》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 鼓》
中国古代诗歌
建安时代,“三曹”、“七子” 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 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 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中国古代诗歌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 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 荡不安的性格: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 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 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中国古代诗歌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 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 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
中国古代诗歌
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 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 作品,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故事情节 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 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 的新阶段。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 包括杂剧和散曲 。
中国古代诗歌
杂剧
留给讲戏剧的同学吧
中国古代诗歌
散曲又分套数、小令和带过曲。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 经·国风·王风·黍离》
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 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这人是谁?
中国古代诗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 风·郑风·子衿》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 鼓》
中国古代诗歌
建安时代,“三曹”、“七子” 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 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 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中国古代诗歌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 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 荡不安的性格: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 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 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10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10](https://img.taocdn.com/s3/m/f7424a8eb14e852458fb57ef.png)
(3)代表作:
“三吏”、“三别”等 ,被后人称作“诗 史”
四、宋代词苑
1、发展历程:
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 歌体裁,产生于唐朝,辉煌于宋朝。 2.宋词兴盛的原因
① 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 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 阶级关系: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 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③ 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 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先秦时期:诗经、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和杂剧 明清小说
一、先秦时期:
(一)《诗经》: 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1、《诗经》作品的时间:西周初年——春秋中叶
2、《诗经》的内容:
(1)《风》:“国风”是民歌; (2)《雅》:《小雅》和《大雅》,是西周宫廷乐曲歌辞; (3)《颂》:是祭祀的舞曲。
楚辞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超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纱怯怯兮风露凉。
【感受李白】
写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写长江: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写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
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仙”李白
浪漫主义 气势磅礴 特 想像丰富 点 手法夸张 意境深远
3、成就: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 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 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 忽视这个视角。
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毛泽东
“三吏”、“三别”等 ,被后人称作“诗 史”
四、宋代词苑
1、发展历程:
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 歌体裁,产生于唐朝,辉煌于宋朝。 2.宋词兴盛的原因
① 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 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 阶级关系: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 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③ 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 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先秦时期:诗经、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和杂剧 明清小说
一、先秦时期:
(一)《诗经》: 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1、《诗经》作品的时间:西周初年——春秋中叶
2、《诗经》的内容:
(1)《风》:“国风”是民歌; (2)《雅》:《小雅》和《大雅》,是西周宫廷乐曲歌辞; (3)《颂》:是祭祀的舞曲。
楚辞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超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纱怯怯兮风露凉。
【感受李白】
写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写长江: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写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
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仙”李白
浪漫主义 气势磅礴 特 想像丰富 点 手法夸张 意境深远
3、成就: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 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 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 忽视这个视角。
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毛泽东
第九课诗歌与小说课件
![第九课诗歌与小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7b260979563c1ec5da71c1.png)
5、文学:借鉴宋元话本
2.小说的繁荣
(1)章回体小说成 为明清文学的主流
(2)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 冯梦龙称为“四大奇 书” 。
《三国演义》书影
罗贯中隐居地碑亭 (河南省鹤壁市)
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明代)
《水浒传》封面
施耐庵雕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明清小说 1、明清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1、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 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2、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3、技术: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 速发展 4、文化: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 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 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 潘甲外出经商,妻子姚滴珠不堪公婆辱骂,负气出走。 途中被汪锡拐骗,卖予财主为外室……
(2)唐诗发展历程
盛 唐
中 唐
一、边塞诗人:王昌龄 二、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三、一代诗仙:李白 四、千秋诗圣:杜甫 五、新乐府派:白居易
边塞诗人
出 塞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
边塞诗 昂扬进取
田园诗人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ຫໍສະໝຸດ 春望 杜甫现实诗颠沛流离、饥寒交迫 政治黑暗、矛盾尖锐
2.小说的繁荣
(1)章回体小说成 为明清文学的主流
(2)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 冯梦龙称为“四大奇 书” 。
《三国演义》书影
罗贯中隐居地碑亭 (河南省鹤壁市)
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明代)
《水浒传》封面
施耐庵雕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明清小说 1、明清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1、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 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2、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3、技术: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 速发展 4、文化: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 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 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 潘甲外出经商,妻子姚滴珠不堪公婆辱骂,负气出走。 途中被汪锡拐骗,卖予财主为外室……
(2)唐诗发展历程
盛 唐
中 唐
一、边塞诗人:王昌龄 二、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三、一代诗仙:李白 四、千秋诗圣:杜甫 五、新乐府派:白居易
边塞诗人
出 塞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
边塞诗 昂扬进取
田园诗人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ຫໍສະໝຸດ 春望 杜甫现实诗颠沛流离、饥寒交迫 政治黑暗、矛盾尖锐
18-19 第2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18-19 第2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3a0e62308e9951e79b8927c6.png)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难
返 首 页
自
当
主
堂
预
达
习
标
• 探
3.汉赋
• 固
新
双
知
(1)原因: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2)特点: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 表 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难
返 首 页
自
当
主
堂
预
达
习 •
[易混辨析] 《诗经》和楚辞在艺术特点上的不同
习
标
• 探
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 固
新
双
知 如虎。……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史料解读] 关注两点:一是孙仲谋、寄奴(刘裕)都曾率军北伐。二是 作者辛弃疾生活在南宋。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难
返 首 页
自
当
主
堂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难
返 首 页
自
当
主
堂
预
2.宋词的兴盛
达
习
标
• 探
(1)背景
• 固
新
双
知
①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一批有识之士希望振奋人心。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②宋代 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特点:又称“长短句 ”,能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 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
预
达
习 •
(3)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第三单元 第9课
![第三单元 第9课](https://img.taocdn.com/s3/m/4492d5ea76eeaeaad1f330ad.png)
自主学习 基础认知
史料实证 主题探究
知能演练 学业达标
教材答疑 名师指津
【图示巧记】 中国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误区警示】 盛唐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 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诗风平实浅近、讽 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 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朝的由盛转衰。
自主学习 基础认知
史料实证 主题探究
知能演练 学业达标
教材答疑 名师指津
[史论形成] 古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特色 (1)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在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 得到迅速发展。汉赋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3)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法度规范 成为社会的需要,文化全面繁荣;中唐以后,政治黑暗, 出现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黑暗统治的作品。 (4)宋元时期: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间 通俗文化繁荣,出现众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风俗画、 年画、话本和词兴起。
自主学习 基础认知
史料实证 主题探究
知能演练 学业达标
教材答疑 名师指津
3.代表 (1)四大名著:《___三__国__演__义___》《水浒传》《西游记》《红
楼梦》。 (2)其他作品:《__聊__斋__志__异__》《儒林外史》。
自主学习 基础认知
史料实证 主题探究
知能演练 学业达标
教材答疑 名师指津
自主学习 基础认知
史料实证 主题探究
知能演练 学业达标
教材答疑 名师指津
史料二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茀郁,
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
课件5: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件5: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fec3fa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d.png)
思考:为何在明清时期,小说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1)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黑暗,官场腐朽, 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 (2)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队伍的 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 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 加,对文化作品的需求进一步通俗化,这是小说在明清时期 繁荣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3) 小说体例,在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 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 (4)印刷术的的进步促进小说繁荣。
“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 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 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 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 “诗圣”。
提示: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 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2、唐诗( 重点)
(1)背景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其原因是什么?
政治: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 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经济: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 要的物质条件; 文化: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 深入浅出的字句,表 达内心的真挚感情。
豪放派:苏轼(北宋)
地位: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 内容:把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都纳入词的 抒写范围。 影响:以豪放奔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 给词注入强劲的生命力。
豪放派:辛弃疾(南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 。一生坚决主张抗 金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 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慷 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 。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29页PPT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2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056ed8f12d2af90342e6d7.png)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件(岳麓版历史必修3)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件(岳麓版历史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743f4f1c8d376eeaeaa3187.png)
理论基础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文化总有其特定的社会表 情或者是时代标签。 一定时期的文化艺术总有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又源自于当时的社会背景。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一)《诗经》 1、时间: 西周初期——春秋中期 2、内容: 风——各诸侯国的民歌
雅——宫廷乐曲歌词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2)分析三位诗人创作风格不同的原因。
• (1)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该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 河的热爱之情;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该诗表现了 作者对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的伤感之情;白居易也 是现实主义诗人,该诗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 寄托了作者匡时济世的政治抱负。 (2)三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环境的差异影响诗 人的创作风格:李白处于盛唐时期,其诗歌以其 非凡气魄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 时代精神;杜甫经历了唐朝的由盛转衰局面,故 诗歌中饱含国破家亡的忧郁之感;白居易生活在 中晚唐时期,目睹黑暗的现实给人民带来的悲惨 命运,使其诗歌中充满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言”“二拍” 主 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 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 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 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 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 想。商人第一次作为被 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 界。
讽 喻 小 说
曹 雪 芹
蒲 松 龄
吴 敬 梓
《红楼梦》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作品
四 大 奇 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三 言 二 拍
冯梦龙 凌濛初 曹雪芹 蒲松龄 吴敬梓
《红楼梦》 讽喻 《聊斋志异》 小说 《儒林外史》
三、明清小说
1、感悟明清小说 2、解读明清小说
(1)明清小说的特点: ①章回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反映商人和普 通民众生活的小说占有重要地位,商人首次作为 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②出现批判现实力作 (2)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 ②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加深 ③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文化总有其特定的社会表 情或者是时代标签。 一定时期的文化艺术总有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又源自于当时的社会背景。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一)《诗经》 1、时间: 西周初期——春秋中期 2、内容: 风——各诸侯国的民歌
雅——宫廷乐曲歌词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2)分析三位诗人创作风格不同的原因。
• (1)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该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 河的热爱之情;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该诗表现了 作者对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的伤感之情;白居易也 是现实主义诗人,该诗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 寄托了作者匡时济世的政治抱负。 (2)三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环境的差异影响诗 人的创作风格:李白处于盛唐时期,其诗歌以其 非凡气魄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 时代精神;杜甫经历了唐朝的由盛转衰局面,故 诗歌中饱含国破家亡的忧郁之感;白居易生活在 中晚唐时期,目睹黑暗的现实给人民带来的悲惨 命运,使其诗歌中充满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言”“二拍” 主 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 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 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 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 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 想。商人第一次作为被 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 界。
讽 喻 小 说
曹 雪 芹
蒲 松 龄
吴 敬 梓
《红楼梦》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作品
四 大 奇 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三 言 二 拍
冯梦龙 凌濛初 曹雪芹 蒲松龄 吴敬梓
《红楼梦》 讽喻 《聊斋志异》 小说 《儒林外史》
三、明清小说
1、感悟明清小说 2、解读明清小说
(1)明清小说的特点: ①章回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反映商人和普 通民众生活的小说占有重要地位,商人首次作为 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②出现批判现实力作 (2)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 ②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加深 ③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刚健豪放、清新俊逸
体验感受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深山问鹧鸪。
词作的背景: 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淮水以北的土地
都归金统治,人们流离失所。宋人慨叹国耻国难 的作品也多出现。
根据词所反映的内容和风格,猜一猜是谁的 作品?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 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在不到300年的时间 里,2300余位诗人遗留下5万多首诗作。其原因是什 么?
政治:国家统一,政治开明 经济:国力强盛——物质条件 文化:科举“以诗取士” 对外:中外交流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难于上青天。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宋词
宋词兴盛的原因: ⒈宋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⒉城市繁荣,商业兴盛——奠定物 质基础; ⒊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有丰富的 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适 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元曲
⒈什么是“元曲”? 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 ⑴散曲:金元时期北方民间兴起的一种新诗歌体裁。 ⑵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的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
楚辞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采用楚国方言, 利用民歌的形式, 开创了诗歌新体裁 ──“楚辞”,又称 “骚体”。
《离骚》是屈 原的代表作,诗人 把深厚真挚的感情 和丰富的想象融于 作品中,表达了对 祖国人民的忠诚热 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汉赋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 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
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⒉主要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
明清小说
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
⒈封建制度衰落,社会危机加深,文人批判 现实; ⒉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扩大; ⒊印刷术的发展。
特点:狂放炽烈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凝 特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重 点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沉 :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郁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明元宋唐汉楚诗 清曲词诗赋辞经 小 说
诗经
内容: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反映 下层人民的生活 《雅》——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反映 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颂》——国王和诸侯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 歌 地位: 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 影响: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被列为儒家经典。
宋词派别及代表: 婉约派: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 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
《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⒈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⒉《诗经》的内容有哪些?地位如何?有何影响? ⒊什么是楚辞?屈原对楚辞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⒋什么是汉赋? ⒌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李杜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⒍宋词取得了哪些成就?宋词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⒎什么是元曲?代表作是什么? ⒏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
民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宋词
宋词有哪些流派和代表作者?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 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 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 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 倒。
——《历代词话》卷五《宋二》
体验感受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深山问鹧鸪。
词作的背景: 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淮水以北的土地
都归金统治,人们流离失所。宋人慨叹国耻国难 的作品也多出现。
根据词所反映的内容和风格,猜一猜是谁的 作品?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 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在不到300年的时间 里,2300余位诗人遗留下5万多首诗作。其原因是什 么?
政治:国家统一,政治开明 经济:国力强盛——物质条件 文化:科举“以诗取士” 对外:中外交流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难于上青天。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宋词
宋词兴盛的原因: ⒈宋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⒉城市繁荣,商业兴盛——奠定物 质基础; ⒊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有丰富的 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适 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元曲
⒈什么是“元曲”? 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 ⑴散曲:金元时期北方民间兴起的一种新诗歌体裁。 ⑵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的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
楚辞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采用楚国方言, 利用民歌的形式, 开创了诗歌新体裁 ──“楚辞”,又称 “骚体”。
《离骚》是屈 原的代表作,诗人 把深厚真挚的感情 和丰富的想象融于 作品中,表达了对 祖国人民的忠诚热 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汉赋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 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
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⒉主要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
明清小说
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
⒈封建制度衰落,社会危机加深,文人批判 现实; ⒉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扩大; ⒊印刷术的发展。
特点:狂放炽烈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凝 特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重 点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沉 :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郁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明元宋唐汉楚诗 清曲词诗赋辞经 小 说
诗经
内容: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反映 下层人民的生活 《雅》——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反映 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颂》——国王和诸侯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 歌 地位: 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 影响: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被列为儒家经典。
宋词派别及代表: 婉约派: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 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
《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⒈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⒉《诗经》的内容有哪些?地位如何?有何影响? ⒊什么是楚辞?屈原对楚辞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⒋什么是汉赋? ⒌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李杜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⒍宋词取得了哪些成就?宋词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⒎什么是元曲?代表作是什么? ⒏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
民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宋词
宋词有哪些流派和代表作者?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 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 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 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 倒。
——《历代词话》卷五《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