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基站勘察报告
基站勘察报告范文

基站勘察报告范文一、勘察目的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并确定新建基站的最佳建设位置,以实现无线信号覆盖的最佳效果。
二、勘察范围本次勘察范围包括目标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建筑物状况等。
三、勘察内容1.目标区域地理环境调查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和无人机等工具,对目标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详细测量和记录。
主要包括地形、植被分布、自然障碍物等情况。
2.人口分布调查通过对目标区域的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了解目标区域内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同时,了解目标区域内可能产生的人口密集区,为基站的选址提供依据。
3.建筑物状况调查通过对目标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调查,了解建筑物高度、楼层数、建筑物材料等情况。
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物、大型厂房等,需要详细记录其位置和高度,为无线信号的传播和覆盖提供参考依据。
4.环境影响评估根据目标区域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和建筑物状况等情况,综合评估基站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包括电磁辐射、视觉景观、噪音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噪音防护建议。
5.选址评估根据以上调查和评估结果,结合通信网络规划和设备技术要求,进行基站选址评估。
并提出最佳选址方案,包括建设基站的位置、高度和设备布置等。
四、勘察结果1.目标区域地理环境调查结果目标区域地势平坦,无明显的山脉或河流等自然障碍物。
植被以乡村草地和耕地为主。
2.人口分布调查结果目标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村庄和居民区。
人口密集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
3.建筑物状况调查结果目标区域内的建筑物以住宅为主,多为砖混结构,楼层数较低。
但在南部地区有一些高层住宅和工业建筑。
4.环境影响评估结果根据目标区域的环境情况和基站建设的特点,预计基站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电磁辐射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仍建议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选址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和建筑物状况等因素,建议将基站选址在南部地区的高地区域,以实现较好的无线信号覆盖效果。
基站勘察报告举例

基站勘察报告举例
1.概述
本次勘察结果是根据基站局地勘察进行的,由陆家嘴新干线和沪宁苏
宁高速以北的称口粮仓的局地勘察,勘察的基站采用传统技术、通信系统
和其他辅助技术,在一些地区实现覆盖。
2.道路情况
勘察区域沿道路的情况基本上没有特别的变化,大部分工地的道路都
是基础设施良好,公路服务水平较高,有可靠的交通便捷度,且道路沿线
环境清晰、大多无船只和汽车停靠,且基站区域内的水体不多,小桥过江
比较便利,能够满足基站的道路设施。
3.环境情况
本次勘察区域的环境情况良好,城市发展规划已经完善,沿路的平坦、宽敞、有建筑物、没有杂物、空气清新,大多无噪声污染,且基站区域内
没有重大安全隐患;电磁辐射环境各方面环境调查都在正常范围内,可以
满足基站的环境需求。
4.楼宇情况
楼宇情况是本次勘察重要的一点,楼宇高度和特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基站区域的楼宇分布密集、各行各业、楼面结构复杂,且楼宇的相对
高度可以满足覆盖范围。
5.地形和地质情况。
基站检测报告

基站检测报告报告编号:XXXXX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1. 检测目的在本次检测中,我们旨在对位于XXXX区域内的基站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运营商的要求,同时保证基站的正常运行和无线覆盖效果。
2. 检测范围本次检测范围为位于XXXX区域内的X座标至X座标,Y座标至Y座标的基站。
3. 检测流程3.1 初步检测通过对基站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确定其外部机械部件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检查数据线接口、电源接口等是否松动,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护或更换。
3.2 电气检测通过检测基站的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判断其是否符合运营商的要求。
对于电源直流电压及其稳定性、总谐波电压畸变率等指标进行检查,最终确定基站的电气安全指标是否正常。
3.3 无线信号检测利用专业的测试仪器,进行基站的无线信号的检测。
检测基站的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符号误差率等参数,确定基站的无线通讯品质是否符合运营商的技术规范。
3.4 地质环境检测通过检查基站所处的环境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建筑群体等,确定其对基站的无线覆盖情况是否有影响。
4. 检测结论经过本次基站检测,我们的结论如下:4.1 基站外观完好无损,设备部件齐全;4.2 基站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均符合运营商的要求,电气安全指标正常;4.3 基站无线通讯品质优良,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符号误差率等参数均符合运营商技术规范;4.4 基站周围地质环境对基站的无线覆盖没有明显的影响。
综上,该基站符合运营商的要求,可以正常运行,确保了区域内的无线通讯覆盖效果。
5. 检测建议针对本次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5.1 定期检查基站设备的外部机械部件、数据线接口、电源接口等,进行维护或更换;5.2 建议在未来的测试中进行地形、地貌、植被、建筑群体等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便更加有效地优化基站的无线覆盖效果。
6. 检测人员检测人员:XXX检测单位:XXX科技有限公司联系电话:XXXX-XXXXXXX地址:XXX省XXX市XXX区XXX路XXX号在本次基站检测工作中,我们始终保持专业态度,认真负责,最终为客户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
基站至太平基站勘察报告(网优)

XX分公司2010年度本地传输网九期工程新基站至太平基站网络优化光缆线路工程勘察报告批准人/日期:审核人/日期:编制人/日期:建设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XX分公司设计单位:广州市电信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0年9月15日目录一、勘察概况1、勘察依据2、工程勘察概况二、勘察日期及方法1、勘察日期2、勘察测量方法和整理资料情况三、勘察内容四、需要说明内容勘察报告一、勘察概况1、勘察依据(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文件粤移[2010]165号“关于下达XX 分公司2010年度第二批投资计划任务书的通知”;(2)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XX分公司与广州市电信设计有限公司签订的《XX分公司2010年市管项目一体化设计框架合同(广州院)》(合同编号为CMGD-YF-201000297);(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XX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东省XX本地传输网九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T 5137-2005〕》;(5)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T 5102-2005〕;(6)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本地电话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T 5006-2003〕》;(7)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 5024-2005〕》;(8)《光缆线路工程验收技术细则》(中国移动广东公司2000年8月印发);(9)《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传输工程设计工作细则》(中国移动广东公司2007年3月印发);(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11)广东省人民政府文件,粤府[2004]12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12)设计人员赴现场查勘收集掌握的资料;(13)厂家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14)建设单位与设备厂家签订的设备清单。
基站初步勘察报告

基站初步勘察报告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云城九龙桥-LH基站勘察报告建设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云浮分公司设计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负责人:黄念俊联系电话:勘察时间: 2013-5-19发文时间:2013-5-21监理单位:达安行政区域: 云城区基站站址: 云城区河滨西路96号6层站点位置整体照片站点经纬度照片技术选址经纬度:E: N:实际勘察经纬度:E: N:偏移距离(米):10是否拉远站点:是当前勘察位置站点覆盖需求情况:偏移后站点位于密集城中村,建设该站可较好解决该区域信号弱覆盖问题,有实际建设需求新建天线支撑类型:新增4米美化方柱, 位于6层天面覆盖场景:居民小区相关人员站点建设意见(是否同意建站)人员签名分公司选址人:无优选址人:设计院勘察人:1、站点位置云城九龙桥-LH站点具体位置及周围站点分布如下图所示:2、基站周边环境照片该基站周边环境情况如下图所示:方向角0°30°环境照片方向角60°90°环境照片方向角120°150°环境照片方向角180°210°环境照片方向角240°270°环境照片方向角300°330°环境照片3、天线安装位置图小区方向第一小区第二小区天线安装位置照片小区方向第三小区天线安装于新增4米美化方柱内天线安装于新增4米美化方柱内天 线 安 装 位 置 照 片4、拟建基站技术条件表拟建基站技术条件表基站名称 云城九龙桥-LH 经纬度 E: N: 地址 云城区河滨西路96号6层 频段LTE(D 频段) BBU 设备类型 大唐EMB5116规模 S1/1/1RRU 型号 TDRU338D小区方向角 60/180/300 天线下倾角 5/5/5 天线挂高 22天线支撑类型 新增4米美化方柱天线类型 D 频段普通八通道智能天线 备注天线安装于新增4米美化方柱内。
基站勘察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基站勘察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了解基站建设的实际情况,掌握基站勘察的流程和方法,提高自身在基站建设领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二、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XX通信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0日三、实习内容1. 基站选址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拟建基站的选址进行了勘察。
勘察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周边环境、交通状况、电力供应、网络覆盖等因素。
通过实地考察,对选址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
2. 现场测量在基站选址确定后,我们进行了现场测量。
测量内容包括:基站天线高度、水平距离、垂直角度等。
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网络规划根据现场测量数据,我们对基站进行网络规划。
规划内容包括:基站覆盖范围、天线类型、发射功率等。
通过仿真软件对规划结果进行验证,确保网络性能满足要求。
4.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网络规划结果,我们设计了基站施工方案。
方案内容包括:基站设备选型、施工流程、安全措施等。
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
5. 施工监理在基站施工过程中,我们担任监理职责。
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确保基站建设符合设计要求。
四、实习心得体会1. 实践出真知。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基站勘察、测量、规划等环节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实习,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
3. 严谨的工作态度。
基站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我们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
在实习过程中,我时刻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4. 不断提高自己。
通信行业技术更新迅速,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本次实习,我更加坚定了在通信行业发展的信心。
五、实习总结本次基站勘察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基站勘探设计实训报告

基站勘探设计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基站作为整个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令人难以忽视的角色。
基站的合理布局和勘探设计对于提高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水平,我院组织了一次基站勘探设计的实训活动。
二、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基站的作用、构成和原理;2. 提高学生的勘探设计能力,包括选择合适的布设位置、确定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等;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基站勘探设计的综合素质。
三、实训内容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本次实训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基站知识讲授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学生了解了基站的基本概念、功能、构成、通信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实训做好理论铺垫。
2. 软件操作实践学生利用专业的基站勘探设计软件,在电脑上进行虚拟的基站设计。
通过软件的操作,学生能够实时观测到不同布设方案的覆盖范围、信号强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为后续的实地调研提供参考依据。
3. 实地调研与勘探设计学生组成小组,前往实际的勘探设计现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基站布设位置,根据实地环境和需求确定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并进行相应的勘探测量工作。
通过实地调研,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基站勘探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4. 结果分析和总结学生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和信息,结合之前软件操作实践的结果,对勘探设计方案进行结果分析和总结。
根据实践的结果和错误的经验教训,学生可以进一步完善勘探设计方案,提高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四、实训效果经过一周的实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基站的理解和认识,还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勘探设计的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解决了实际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训结束后,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学生的反馈意见。
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次实训是非常有意义和实用的,他们觉得更加接触到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第三节基站选址勘察报告

机房电缆布置原则(续)
同类电缆最好合束布放、捆扎,但不能交叉 重要电缆用保护套管进行保护,如光纤 电缆走线要离暖气片及其管道1m以上 注意各种穿墙洞、走线架、走线槽的位置, 不能影响设备安装, 各种线缆不能阻挡机房通风,地板下有风道
电源安装位置设计要求
机柜侧面与墙的距离不少于0.8米 前面或后面与墙距离不少于1米 机房应留有不少于1米宽的通道
通信项目工程勘测
1 1
项目勘测概述
1.1项目背景
3G、LTE等商用网络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基站工程勘察与设计是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工程和技术层面选址勘察设计,工程上容易实施 并使网络质量达到最优,并直接影响无线网络性 能和建设成本。
1.2项目目标
掌握移动通信工程勘察方法 能执行移动通信工程勘察,完成工程勘察设计 能够完成工程勘察设计草图
0度 180度
90度 270度
基站机房勘测
在机房草图中标注机房的指北方向,机房长、 宽、高(梁下净高),门、窗、立柱和主梁 等的位置和尺寸;其他障碍物位置、尺寸。
基站机房勘测
机房的承重(指楼房):机房的承重要求为600 千克/平方米。一般的办公楼承重能力为200千克/ 平方米,民宅承重能力为150千克/平方米。勘察 时一定要注意机房的承重能力是否够用,如不够, 应现场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避免日后出现责任 事故。
采集基站的经纬度、海拔高度、建筑物高 度和已经存在的共站址的天线系统数据。
基站机房勘测
在勘察表格里记录建筑物的总层数、机房所 在楼层(机房相对整体建筑的位置),并结 合室外天面草图画出建筑内机房所在位置的 侧视图。
基站机房勘测
需要的话可以用照相机拍下照片。照片内容 包括基站周围的情况,基站设备安装空间, 和已有的天线系统结构和安装环境。拍摄基 站覆盖区域时以正北方向为准,一般可隔45 度共拍摄8张(根据情况也可拍摄4张)。
通信基站勘查报告模板

通信基站勘查报告模板
通信基站勘查报告模板
1. 勘查背景信息:
- 勘查日期:
- 勘查地点:
- 通信基站类型:
- 勘查目的:
2. 勘查团队信息:
- 勘查团队成员:
- 勘查团队负责人:
3. 勘查结果概述:
- 勘查范围:
- 勘查结果总结:
4. 勘查详细内容:
- 基站位置:(提供基站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或详细地址描述) - 基站外观:(对基站外部环境进行描述,如外墙材料、外
形结构等)
- 基站设备:(列出基站所使用的设备,如天线、信号发射器、天线分配器等)
- 基站布局:(描述基站内部的设备布局情况,如机房位置、设备放置方式等)
- 基站电力供应:(描述基站的电力供应情况,如是否有备
用电源、电源线路等)
- 基站覆盖范围:(描述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如半径覆盖范围、信号强度等)
- 基站运维情况:(描述基站的运维情况,如是否有专门运维人员、维护记录等)
- 基站安全情况:(描述基站的安全情况,如是否有安全设施、监控措施等)
5. 勘查结论:
- 基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 基站是否存在问题或隐患:
- 基站改进建议:
6. 勘查报告编制人员:
- 勘查报告编制人员:
7. 勘查报告审核人员:
- 勘查报告审核人员:
以上是通信基站勘查报告的模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修改。
勘查报告应准确、客观地描述基站的实际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改进建议。
XX基站初步勘察报告模板

1、站点位置
2、基站周边环境照片
该基站周边环境情况如下图所示:
环 境 昭
八、、
片
云城九龙桥-LH 站点具体位置及周围站点分布如下图所示:
方向角 0
° 30°
方向角
60° 90°
环
境
昭
八
、
、
片
方向角120
°
150
°
方向角180°210°
方向角240
°
270
°
环
境
昭
八
、
、
片
方向角
环
境
昭
八
、
、
片
300°330°
3、天线安装位置图
小区方
向
第一小区第二小区
小区方
向第三小区
4、拟建基站技术条件表
拟建基站技术条件表
基站名称 云城九龙桥-LH
经纬度 E: 112.02888
N: 22.91995
地址
云城区河滨西路96号6层
频段
]LTE (D 频段)
BBU 设备类型 大唐 EMB5116
规模
S1/1/1
RRU 型 号
TDRU338D
小区方向角 60/180/300 天线下倾角 [5/5/5 天线挂咼 22
天线支撑类型 新增4米美化方柱
天线类型 :D 频段普通八通道智能天线
备注
广天线安装于、 新
增4米美化
i 方柱内
天线安装位置照片。
通信基站勘察报告心得

通信基站勘察报告心得前言通信基站作为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通信网络的顺畅运行,我们进行了一次勘察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通信基站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勘察报告具体内容在这次勘察报告中,我们对通信基站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
勘察内容包括了基站的选址、建设、维护等各方面。
以下是我在勘察过程中得出的一些重要结论。
选址方面选址是通信基站建设中的第一步,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选址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比如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交通便利等等。
合理的选址能够提高通信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减少信号干扰,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基站建设和运维的成本。
因此,在选址方面,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决策。
建设方面通信基站的建设是一项复杂且漫长的过程。
在勘察报告中,我们对基站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我们发现,一个成功的基站建设离不开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的配合。
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对安全和环保的要求,必须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充分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够确保基站的顺利建设。
维护方面通信基站运行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保证基站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勘察报告中,我们对维护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我们发现,基站的维护工作涉及到设备的巡检、故障排除、网络优化等多个方面。
维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同时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通信基站的正常运行,保证网络的稳定。
心得体会通过这次通信基站勘察报告,我深刻认识到了通信基站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重要性。
通信基站不仅仅是一个设备,更是一个连接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桥梁。
没有通信基站,现代社会的高效沟通和信息交流将无法实现。
同时,在勘察报告的整个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比如,在选址方面,我们需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建设方面,合作和沟通非常重要,只有充分协调各个环节,才能确保基站的建设质量。
基站调研报告

基站调研报告
《基站调研报告》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基站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站是无线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被用于传输电话、数据和视频信号。
基站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建筑物或者交通工具上提供无线服务,同时也在城市乡村各地提供宽带覆盖。
因此,对基站进行调研是十分重要的。
在进行基站调研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调查基站的分布情况,看看它们都建在哪里,以及它们的分布密度如何。
其次,需要考虑基站的技术参数和性能表现,比如信号覆盖范围、传输速度、阻塞情况等。
此外,还需要关注基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比如辐射值是否合格、建站环境是否卫生等。
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基站在实际运营中的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对基站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为网络运营商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总的来说,基站调研对于基站建设的监管和管理十分重要,也对用户体验有直接的影响。
通过《基站调研报告》,可以更好地了解基站的实际运行情况,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铁塔站点勘察报告模板

铁塔站点勘察报告模板1. 勘察目的铁塔站点勘察旨在确定一个电信基站在特定地点的可行性和建设条件。
目的是为了保证电信基站能够稳定运行,并且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2. 勘察地点本次勘察地点位于xxxx区域内的xxxx地区。
3. 勘察时间本次勘察的具体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4. 勘察内容本次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4.1 地形地貌对勘察现场的地势、土地、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其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4.2 可行性分析对勘察现场的可行性进行充分分析,包括建设条件、技术要求、经济效益等方面。
4.3 周边环境对勘察现场的周边环境进行了解,包括道路、供电等情况,并对其对基站建设的影响进行评估。
4.4 对象属性对勘察区域的人口、建筑、产业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其对于基站的建设和运行的影响进行评估。
4.5 勘察结论综合以上勘察内容,得出基站建设的结论,确定是否具备建设条件。
5. 勘察报告本次勘察报告包括以下内容:5.1 基站建设概述对铁塔站点的建设概况进行介绍,包括业主、建设目的、建设内容等方面。
5.2 勘察背景对勘察的背景、目的及重要性进行介绍。
5.3 勘察现场照片对勘察现场进行拍摄图片,并为每张图片进行详细说明。
5.4 勘察内容对勘察过程中所进行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5.5 勘察结论根据勘察结果,得出结论,确定基站是否具备建设条件。
6. 总结本次铁塔站点勘察报告详细介绍了勘察现场的情况,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评估。
最终得出结论,为基站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中国铁塔公司xx基站勘察报告

全景照(后楼)全景照(前楼)屋面照
三、现场草图:
四、360°环境照:(由正北开始,顺时针方向)
0°45°90°135°
180°225°270°315°
五、查勘意见:
建设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江汉分公司
塔桅勘察设计单位: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动力配套勘察设计单位: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机房类型
□楼房站/□地面站/□屋面自建轻体房
机房楼板
□现浇/□预制
征地面积:(15 m)
机房规格:______
新建围墙□是/□否
二次搬运距离:()米
□是/□否新建挡土墙,高度()米
备注:
动力配套方案:
一体化电源柜(带开关电源)
1
独立开关电源
150
蓄电池
常规
蓄电池安装方式
□地埋/□常规
备注:(机房内是否有水管、结构裂缝、渗漏水隐患,轻体房做法是否规范描述)
塔桅部分
类型
□角钢塔/□单管塔/□美化方柱/□三管塔/□挂高
天线个数
屋面形式
建筑
塔桅
机柜所
层高
位置
在楼层
女儿墙墙高:_____墙厚:_____
女儿墙材料:□砌体/□混凝土
备注:
机房部分
建设方式
□新建/□改造
类型
□框架/□框剪/□砖混
房屋设计年份
□02年以前/□以后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江汉分公司
美的电器基站查勘报告
一、查勘表:
站名
野茅岭
经度
112.83888
查勘人员
陈业业
基站勘察实习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基站作为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其勘察工作对通信网络的优化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我于2021年7月至8月在XX通信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基站勘察实习。
以下是实习报告。
二、实习目的1. 熟悉基站勘察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基站勘察的技术要点。
2. 提高自己在通信网络建设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了解通信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基站勘察基础知识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基站勘察的基本知识,包括基站勘察的目的、意义、流程、方法以及所需设备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基站勘察是为了确定基站建设地点、评估基站建设条件、确保基站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
2. 基站勘察现场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参与了多个基站勘察现场操作。
具体内容包括:(1)实地考察:了解基站周边环境,包括地形、地貌、交通、居民区分布等。
(2)测量数据采集:使用RTK、全站仪等设备,对基站周围的地形、地貌进行测量,为基站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3)通信信号测试:使用通信测试仪,对基站周边的信号强度、干扰等进行测试,为基站选址提供依据。
(4)风险评估:对基站周边的电磁环境、自然灾害等因素进行评估,确保基站建设的安全性。
3. 基站勘察报告编写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基站勘察报告的编写。
报告内容包括:项目背景、勘察目的、勘察方法、勘察结果、风险评估、结论等。
通过编写报告,我掌握了基站勘察报告的撰写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四、实习收获1. 熟练掌握了基站勘察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深入了解了通信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交流。
4. 提升了自己的职业素养,为步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五、实习体会1. 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XXXX基站勘察报告

一、前言受XXXXXX的委托,我院承担其拟建的XXXXXXXXX基站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一)项目概况拟建基站位于XXXXXXXXX,勘察范围约为12×12m,通信基站为轻型钢结4. 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5.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6. 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型,预测可能的地震效应,并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
(三)勘察依据1. 工程勘察合同;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次勘察投入设备有:GXY-1型工程钻机一台(套),标准贯入试验设备一套,JC-X2型静力触探测量仪一套,全站仪一台,d2-3水准测量仪一台,土工试验采取专业仪器、设备,软件系统采用建设部批准使用的上海澳泰克KT3000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处理系统。
(二) 勘察工作量本次勘察野外工作于2011年7月31日开始,于当日结束。
依据勘察规范,结合场区地质条件以及拟建物的特点进行勘察工作量布置。
本次勘察工作共布置勘探点3个,其中钻探孔2个,静力触探孔1个,总进尺34.30m,具体勘察工作量见下表。
勘察工作量一览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勘察场区地形较为平坦,孔口标高29.11~29.96m。
地貌单元为XXXXXXX。
勘探点高程测量:勘探点的高程测量,用假定高程点引测,其具体位置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引测点高程假定为30.00m。
(二) 工程地质分层根据钻探揭露、原位测试、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研究,将勘察深度12.45m 内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现分述如下:1. ①杂填土层:灰褐色,结构松散,以粘性土夹砖块、毛石为主。
层底标高28.96~28.21m,。
2.统计结果根据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等,经统计、分析、计算,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附表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原位测试成果表》。
广州联通GSMXX基站勘测报告模版

GSM-XX基站勘测报告基站编号:基站名称:基站归属:评审会签:以下各表格中的备注一栏请仔细阅读,填写勘测数据时请参考此栏的描述或要求进行填写。
如有未尽事宜,请填写在最后一页的《勘测备忘录》,并请客户有关负责人确认。
本报告一式三份,客户一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当地技术支援部和公司无线产品工程部各一份。
以下是针对每个基站进行勘测的内容:一、基站基本信息二、机房环境三、电源设备四、传输及中继电缆五、天馈系统六、标签检查七、直放站信息八、M OTO微蜂窝基站的工勘信息九、B TS勘测备忘录致:.在贵公司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工程中的华为基站已勘测完毕,目前有一些基站条件暂未具备,或有一些需要贵公司确认的事宜,特填写本备忘录。
为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请贵公司及早准备相关安装条件。
谢谢贵公司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华为公司: 电话:客户方:电话:勘测设计工程师:负责人:日期:日期:勘测机房照片标准1.机房全景图(照片要体现机房所有设备及空间情况,如需要多张照片每张要连贯,每张照片内要有上一张图片的部分内容)。
2.原机柜要进行拍照(体现出机柜的摆放位置,机柜类型)。
3.机房走线架需要拍照片。
4.室内、室外接地排需要拍照片(接地排体现:接地排位置、空余端子个数)。
5.电源设备需要拍照(电源设备体现:电源设备类型、现网电源线连接端子位置、新建设备电源端子连接位置、机柜空余端子、设备模块个数,电源设备空开使用情况)6.传输设备需要拍照(传输设备体现:现网使用的端子及端子类型、传输设备空余端子数、对于微波传输需要体现微波设备的型号)7.室内馈线部分需要拍照(室内馈线接头需要拍照)8.如果原设备使用功分器,合路器,塔放,直放站需要提供照片(照片中要体现设备型号,安装位置,耦合器安装位置,接头型号注意部分设备放在室外天馈部分需要仔细查找)9.环境告警PIX盒的照片。
10.新机柜安装位置,需要在图上指明。
11.室外天线需要拍照时要求每个基站天馈部分要有360度的环拍(每个照片45度一个照片第二张照片要有第一张照片的部分内容,要把天馈系统全部拍进去)。
电信网基站勘察报告模板

电信网基站勘察报告模板一、背景与目的本文档旨在为电信公司对基站进行勘察时提供模板报告,以便于对勘查结果进行有效的总结与分析,并对电信网的建设与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二、勘查范围与时间本次勘查的范围为电信网基站及其周边环境,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 年XX月XX日。
三、勘查情况1. 勘查地点本次勘查地点共涉及XX个基站,分别位于XX市XX区,具体地点如下:基站名称坐标位置基站1基站2基站3…2. 勘查内容本次勘查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勘查:•基站所处场地及周边环境;•基站建设情况,包括建设时间、设备情况、信号强度等;•基站运营情况,包括信号覆盖范围、网络质量等;•基站周边环境与影响因素,如建筑物、高压线、交通道路等。
3. 勘查结果3.1 基站场地与周边环境经勘查,基站场地周围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周边道路车流较大,且周边建筑物较高,对基站信号覆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基站场地内部较为整洁,但周边草丛较为茂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2 基站建设情况经勘查,所有基站建设时间均在XX年,设备类型主要为XX,信号强度平均为XXdbm。
其中,基站1因为XXX原因,设备状态较为不稳定,信号强度较低;基站2因为XXX原因,设备数量较多,占地较大。
3.3 基站运营情况经勘查,所有基站信号覆盖范围较为稳定,但在一些特殊区域,如XXX区域,信号强度较低,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
此外,所有基站的网络质量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3.4 基站周边环境与影响因素经勘查,基站周边存在一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周边道路车流较大,可能影响基站信号覆盖;•周边建筑物较高,可能阻碍基站信号传播;•高压线塔位于基站直线距离XXXm处,可能对基站信号造成一定的干扰。
四、勘查结论本次勘查结果显示,所有基站整体状态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如部分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较低,需要进一步优化设备设置,以改善网络质量。
同时,基站所处环境也需继续关注,如基站周边道路车流及建筑物高度等影响因素,需要在后续的建设及运营中继续优化。
现代通信基站勘测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基站勘测实验报告
实验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通信技术也不断发展,通过建立基站从而
实现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能够更好
地满足人们对通信网络的需求,我们需要对基站进行勘测,以便建立
更加有效的通信网络。
实验过程
为了了解现代通信基站的构成和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勘测实验。
首先我们调查了基站的类型和地理位置,并用专业的仪器对其进行了
电磁辐射测试,以便评估基站的辐射范围和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对基站进行了信号强度测试,以确定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
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最后,我们进行了对基站的综合评估,以便
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实验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首先,我们发现现代通信基站能够很好地覆盖大范围的区域,并提供
稳定和高质量的信号。
其次,我们发现电磁辐射范围并没有超标,基站的辐射水平不会对周
围环境和人体造成较大的影响。
第三,我们发现信号强度和信噪比都能够满足标准要求,信噪比较高,但信号强度并不是很大。
最后,我们建议对基站进行优化和改进,以便进一步提升通信网络的
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结论
通过对现代通信基站的勘测实验,我们对其构成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
了解,并对其进行了评估和优化。
我们相信,在不断的技术革新和改
进中,通信技术将会不断提升,为人们带来更加高效和便捷的通信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
受XXXXXX的委托,我院承担其拟建的XXXXXXXXX基站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一)项目概况
拟建基站位于XXXXXXXXX,勘察范围约为12×12m,通信基站为轻型钢结
4. 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5.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 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型,预测可能的地震效应,并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
(三)勘察依据
1. 工程勘察合同;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本次勘察投入设备有:GXY-1型工程钻机一台(套),标准贯入试验设备一套,JC-X2型静力触探测量仪一套,全站仪一台,d2-3水准测量仪一台,土工试验采取专业仪器、设备,软件系统采用建设部批准使用的上海澳泰克KT3000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处理系统。
(二) 勘察工作量
本次勘察野外工作于2011年7月31日开始,于当日结束。
依据勘察规范,
结合场区地质条件以及拟建物的特点进行勘察工作量布置。
本次勘察工作共布置勘探点3个,其中钻探孔2个,静力触探孔1个,总进尺34.30m,具体勘察工作量见下表。
勘察工作量一览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勘察场区地形较为平坦,孔口标高29.11~29.96m。
地貌单元为XXXXXXX。
勘探点高程测量:勘探点的高程测量,用假定高程点引测,其具体位置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引测点高程假定为30.00m。
(二) 工程地质分层
根据钻探揭露、原位测试、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研究,将勘察深度12.45m 内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现分述如下:
1. ①杂填土层:
灰褐色,结构松散,以粘性土夹砖块、毛石为主。
层底标高28.96~28.21m,。
2.统计结果
根据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等,经统计、分析、计算,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附表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原位测试成果表》。
四、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
)。
外鉴定和该地区已取得的成熟经验求得各工程地质层承载力特征值(f
ak
E一览表
各工程地质层承载力特征值f ak及压缩模量平均值
s
(二) 场地地震效应及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1. 地震基本烈度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勘察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场地类别
第①工程地质层杂填土层: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应开挖清除。
第②工程地质层粉质粘土层:呈硬塑状,为中等压缩性土,承载力高。
第③工程地质层粉土层:埋藏深,湿,呈中密至密实状,承载力较高。
(五) 基础方案及持力层选择
1.天然地基
基础型式可采用独立基础,以第②工程地质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2.桩基础
如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长以10.00m为宜。
根据原位测试并结合本地区经验估算出场地各土层的侧阻力特征值q sia和端阻力特征值q pa,具体如下:
桩的侧阻力特征值(q sia)与桩的端阻力特征值(q pa)表
1. 通过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三个工程地质层;
2. 提供了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并进行了评价
第②工程地质层粉质粘土层:f ak=200kpa
第③工程地质层粉土层:f ak=160kpa
3. 拟建物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4. 估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245(m/s),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5. 勘察场区内无软弱土、液化土层分布,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适宜建筑。
6. 依据区域地下水资料:场区地下水按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