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病原微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论文

合集下载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探讨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探讨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探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类专业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对于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不足,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方法。

引入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置于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实际案例,结合实验内容进行教学。

可以选择一些与微生物感染有关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机制和防治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展实验设计与操作讨论。

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学生往往只是按照教材或者教师提供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这种操作方式容易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停留在操作技能层面上,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教师可以在实验开始之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讨论。

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提出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并通过讨论选择最优方案。

这种讨论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于科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开展实验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

实验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是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重要的环节。

很多学生在实验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科学报告的撰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的意义。

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批改和评价,帮助学生改进实验报告的写作技巧。

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开展实验设计与操作讨论以及开展实验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实践方法,可以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这些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于微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部分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

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部分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

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部分教学的几点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92-02人才培养室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今年来,国家提出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理论,重视知识,而且还要重视技能和实验。

为了做的更好,将今年来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部分的教学的几点体会总结一下。

树立先进教学理念,科学拟定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检验为形态学内容,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依然不可替代镜下形态学观察这一传统经典的检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在校实验实训和医院生产实习质量,首先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并保证其顺利实施和完成。

《寄生虫学检验》虽为专业课,但仅有6个学时。

为此,该课程建设以应用为目的,根据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多元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教学。

改变过去以寄生虫生物学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绝大多数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需要为准则来重设教学内容,以讲清主题概念、突出应用为教学宗旨,改变过去过分强调寄生虫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现象,如寄生虫的分类地位,过细的虫体结构,生活史中的繁琐环节和发育过程等;在保留成虫大体标本与染色标本,寄生虫所致病变组织,幼虫及中间宿主观察等内容的基础上,把教学重点放在肠道蠕虫卵、肠道原虫包囊及其他组织、腔道的蠕虫卵及原虫[1]。

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寓教于乐。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普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成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多媒体在现代化医学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3]。

开发制作理论试题库,建立实践考核评分标准体系。

制作理论试题库,采用电脑随机抽题自动评分,对学生的考核成绩综合评估,即理论与实践并重,使教学质量客观真实[1]。

提高病原微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提高病原微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数学 , 如海拔 问题 , 天气预报的零上温度 、 零 下温度的 问题 . 血压 的升高与降低 问题,彩票的中奖率问题 ,密码 问题 .手机号码 、 QQ 号码 、 门牌 号码 、 机 动 车辆 的 车牌 号 、 楼 房 的房 间的 编号 问题 等, 商场 的促 销 活动 , 如打 折 活动 、 让利 活动 、 会 员优 惠等 活 动 。 年 龄的计算 , 星期几的推 算 , 操场弯道 的设计、 园林的设计、 栅栏等 生对 概 率 学 习的 兴趣 问题 。 投掷的抛 角多大, 投得最远的问题等等, 无不说 明数 学与生 3 巧 用 古诗 词 . 为 数 学课 堂增 色 活常在的道理 。在初 中数 学教学中. 我们应拉 近数学和生活的距 古诗词是 中华民族文化的瑰 宝 古诗词中. 许 多的佳 句也都 离. 让数 学和生活有效碰撞。 蕴含 着数学的哲理。如“ 欲 穷千里 目, 更上一层楼” , 那么. 作者王 参 考 文献 : 之涣 的意思是要望远 , 先 需登 高 , 那 么要 登 多 高 , 才能“ 穷 千 里 『 1 1 卢闯. 数 学与生活互动—— 高中数 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目” , 王 之涣 给 我们 答 案 。 那么。 你 能 给 出正 确 的答 案吗 ? 你能 超越 m. 考试 周刊 , 2 0 1 3 ( 5 5 ) . 大诗 人 王 之 涣 “ 再上一层楼” 的这 “ 一层楼” 是约数 . 而 不是 实 指 『 2 ] 周和平. 高中数 学生活化 教学之我 见m . 新 课程 : 教 师, 2 0 1 2 ( 6 ) .
课程 教 育研 究
教 学 管 理
二 次 函数 的 图像 . 二 次 函数 的 图像 时抛 物 线 . 因此 引 导 学生 探 究 吗? 你能 准 确给 出“ 欲 穷千 里 目. 登 高 米 吗 7” 二 次 函数 的 图像 为什 么是 抛 物 线 ? 并启 发 学 生 寻找 生活 中的抛 物 王之 涣 的《 登鹳雀楼》 学生们摇头晃脑地背诵 . 但 问题 的 给 线 的 内容 . 从 而激 发 学 生学 习二 次 函数 的 积极 性和 主 动性 出, 引起课 堂“ 风波” : “ 不说 了吗. 再上一层楼” . 有 同学顿 时质疑 2 巧 用俗 语 演 绎数 学的精 彩 层楼 是 多 高? ” 于是 对方 哑 然 有 学 生说 . “ 小 菜一碟 . 解直 角三 生活 中关于数 学的俗 语 、 俚语 、 成语 也 浩如 烟 海 . 如 果 借 助 于 角形 ! ' ' 同学们 投 去欣 赏的 目光 在 学 生们 积极 去 解 直 角三 角形 而 这些俗语 、 俚语所折射 的数 学的影子 . 而激发 学生的学习数学的 企 图找 到 答 案 时 , 我说 , “ 同学们 . 别做 无 用功 了 !” 同学们 再 次 愕 积极 心 和 浓厚 的 兴趣 然, “ 怎 么 了, 不对 吗 , 不是 解 直 角三 角形 吗 ?明 明就 是啊 !” 如学 习概率的初步知识时 , 巧妙结合 “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 于是 . 我稍作停顿 : “ 人站在地球上 . 地球 是 圆 的” . 话 还 没说 亮” 所反 映 的 哲理 : 人 多力量 大 . 人 多智 慧 多。 而这 个人 人 能 详 的 完, 学生们顿悟, 不能 简单 用解三 角形来求解。然后 . 又迫不及待 哲理 并非人人 皆知 .这句话 实则蕴含 了数 学机制——概率的知 地投 入 到 “ 圆” 的 计算 中。 可是 , 结果 : 人 只要 站在 2 O米 高处 , 就 可 识 那 么 . 你 能证 明 这 句民 间流传 的“ 佳话” 的 正确 性是 多大吗 7 以“ 穷 千里 目” 了, 又让 他 们 感到 不解 : 不 可思 议 . 人站在 2 O米 的 有 同学 不屑 一顾 “ 百 分之 一 百 . 还 用证 明吗 ? ” 有 的愕 然 “ 正 确 高处 可 以领 略 到 千 里之 外 、 严 格 说 是 千 里之 处的 无 限 风 光 . 真 是 性? 怎 么证 明? 又不 是逻 辑 分析 题 、 推理 题 , 也 不是 几何 题 . 证明角 太神 奇 了 ! 再 以“ 坐地 日行 8万里 ” 那么. 你 们相 信 吗 ?坐在 地上 . 的相 等 、 图形 的全 等 、 直 线 的位 置 关 系等 , 这样 一 句话 . 如何证明 怎 么可能 行走 8万里 ? 等等. 引发 学 生的 学 习兴趣 和探 究的 欲 望 啊?” “ 这 个 自古 以 来 的名 言 佳 句 . 还 需要 证 明其 正 确 性 . 画 蛇 添 数 学 问题 渗 透到 人 们 的 日常 生活 的 方方 面 面 . 生 活 中处 处 有

浅谈如何在病原微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如何在病原微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如何在病原微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逐渐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

人的创造能力取决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造方法,而创新思维是其中的核心关键。

病原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验课中,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增强解决能力等,而在教学中加入实验、讨论等教学措施可以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就对如何在病原微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简要分析、阐述。

【关键词】教学病原微生物创新思维改革一病原微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实践与内容安排不合理当前微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先进行微生物基本技能,其次进行验证性实验。

例如先对革兰染色及形态学的观察,然后进行细菌的生化反应与分离培养,再实施消毒灭菌,最后研究、分析细菌的变异、检测致病物质等。

由此,导致每个实验内容彼此相对较为独立,而实验缺少系统性、连贯性及完整性,从而无法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难以形成系统的认识、难以熟练掌握所学技能。

而微生物教学内容的某些部分,如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培养等,其需要八小时以上的时间,由于实验课程的时间约束与内容安排不合理,从而难以对结果进行观察,既而缺乏连续性。

由于实验过程没有延续,整个实验用时过长,从而学生对于实验内容将会逐渐淡化,由此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对实验结果失去兴趣,既而难以体现、发挥实验课程的效果与作用。

(二)考核模式落后微生物学的实验课程,其采用的是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

其考核成绩中微生物实验课考核成绩为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以到课率与实验报告情况为评分标准,而只有检验专业的学生才参与实验课考核。

由此,教育者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升学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对考核的关注产生偏移,既而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实验报告而进行实验,存在敷衍、蒙混过关、报告抄袭等现象,从而对于实验课程丧失兴趣、缺乏积极性,以至实验技能薄弱,其综合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提高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

提高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

提高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发布时间:2021-03-17T10:44:35.04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2期作者:王平闫子默赵朔妹[导读]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是医学生微生物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王平闫子默赵朔妹华北理工大学 063210摘要: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是医学生微生物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结合微生物检测教学实践,对提高教育质量和独立大学医学微生物检测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教育1.独立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的发展受到上课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

尽管无法进行许多实验,但还是出现了一种以教师教学为主体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实验教学方法中强调理论而忽视了实验。

全年根据传统实验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缺乏内容创新。

在方法创新上,实验教育显得单调乏味,使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和主动性,依赖于老师的教学,而不进行实验,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而且损害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3]。

这些问题是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并实现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2、提高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探讨2.1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验教学由于上课时间和实验室设备条件的限制,过去进行微生物实验的准备工作完全取决于老师。

因为实验的内容是系统的而不是单调的,所以学生缺乏主体意识,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且实验没有进行。

例如,从培养基制备,细菌分离和培养到生物学鉴定和结果分析,肠道菌群检测使学生可以在应用基本微生物操作技术的同时更好地了解生物学特性和肠道细菌检测。

这种方法通过在积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分析能力来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技能。

2.2紧跟学科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注入新知识和新技能。

医学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微生物的研究与开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最近,发现了新的微生物。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新技术的发展,对医用微生物的研究日益加强,这些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提高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探讨

提高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探讨

3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2008N O .25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 理论前沿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医学和农学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

它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受益面宽、发展迅速,既是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又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利用本学科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微生物课程组的老师在几年的微生物学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以下四点就是我们在从事微生物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

1合理使用教材由于微生物学是一门历史较短、发展较快、纵横交错和广泛联系实际的学科,具有内容覆盖面广和跨度大等特点[1],因此在教材的选用方面就要特别的慎重。

目前,针对各类高校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编写的微生物学教材版本很多,各种教材内容侧重点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本理想的基础课教材,除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努力克服“看得懂、理不清和记不牢”等难点外,还应有更高层次的目标,让学生在本学科领域中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和走得前一点。

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选用国家级微生物学教材复旦大学周德庆编写的适用于综合性大学的全国优秀教材《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和武汉大学沈萍主编的《微生物学》教材进行试用。

通过几学年的使用,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组老师的教学调研和总结,最终选定《微生物学》为主教材,《微生物学教程》为参考教材。

两教材相辅相成,结合各自的优点合理使用。

2优化教学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微生物学知识,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合理分配教学时数,比如第五章内容“微生物的代谢”,第八章内容“微生物遗传”,第九章内容“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和第十章“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等章节可以尽量少安排学时,不讲或者简单提一些和微生物紧密相关的知识点,因为这些内容在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微生物遗传学等课程中会详细讲解,避免课程间的重复教学。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探讨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探讨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探讨
随着微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微生物学实验已成为微生物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实验室设备的依赖较大、学生操作能力较差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了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改进实验内容设计
实验的内容设置应该以学生的能力和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采
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幻灯片、演示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针对微生物保护
问题,可以设计相应的实验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向学生灌输微生物保护的相关知
识。

二、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
实验室安全教育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基础。

教师应该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
讲解,督促学生认真执行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此外,在实验室设备、试剂的选择上也
应该严格把关,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

三、加强实验室设备维护
实验室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效果。

因此,在实验室设备的选择和购买上要明确实
验要求,根据需要选购适合的设备。

同时,要保证实验室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对设
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加强实验操作技能培训
微生物学实验的操作较为繁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
实验技能的培训,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实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验
操作能力。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
的学习环境,培养出更具实践能力的微生物学专业人才。

浅谈如何提高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具有实践性和亲身体验性,可以直观地展现微生物的形态、特性和生命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但是,如何提高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是一项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措施。

一、优化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如何对实验教学进行优化,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对于实验教学我们需要具体考虑以下方面:1. 结合教学内容实验设计应该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阐明微生物学原理,明确教学目标。

同时,实验措施还可以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

2. 突出实验特点通过合理设计实验,突出实验的特点和重点,让学生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比如,通过调整实验条件以及设定不同的对照组,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3. 加强实验实践在实验教学中,实践性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应该在上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并在实验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现代教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PPT、虚拟实验室、电子资源等等。

通过充分利用这些现代教学手段,有利于促进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1. PPTPPT是一种最为常用的现代教学手段,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借助PPT展示实验流程、实验结果和相关分析,还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能够体现实验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2. 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实验环境,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安全经济的一种教学手段。

微生物学实验中一些难以在实际实验中进行的操作,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的方式进行。

虚拟实验室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还能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

对提高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讨

对提高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讨

对提高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适用医学的飞速发展,笔者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及手段,优化实验项目、改革实验内容、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改革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了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标签: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探讨实验课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技术与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作风[1]。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多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2]。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免疫学实验、人体寄生虫实验隶属三门独立的课程,实验体系分散,授课模式单一,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出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2008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按照标准,我们将原来的微生物学实验、免疫学实验、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整合成了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实验,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以求在实验教学中发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出具有较强医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高等医学人才[3]。

1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实验要记忆的内容很多,难理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的学,学习效果差。

在西方现代医学教育中,主要应用的是“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教学方法,即PBL教学。

PBL的要旨是向学生提出一些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处境,学生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到丰富的知识,并最终解决问题。

为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也尝试性的应用PBL教学。

如ABO血型鉴定试验的问题可以设计为“临床上面输血错误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新生儿溶血症产生的原因”。

通过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试验,不但学会了如何做试验,更让他们懂得试验的重要性。

提升微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提升微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提升微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其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在生命科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密切相关,对生活生态和经济发展影响很大。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微生物学这门课程,是生物制药、生物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医药及化工等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可见提升微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此,教师要尽快转变微生物教学观念,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微生物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既促进了微生物学科领域的发展,还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人才。

一、提升微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各大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与日俱增,但是从本科教育水平来看,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尤其是对微生物教学而言,更需要注重提升教学质量,加快课堂教学的改革步伐,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微生物能力,促进微生物领域研究内容的健全与完善。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让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但是因为微生物学科涉及内容较多,基本概念的学习非常枯燥,很多基本理论知识点比较深奥与抽象,如生理代谢与遗传变异代谢,其途径过于复杂,若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学习效率就很低。

从以往微生物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还有着教学方法单一、观念落后等问题,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不重视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加之微生物学是一门注重实践与应用的课程,而教师很少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难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大多数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不强,这些影响了其学习微生物的兴趣,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要合理运用微生物教学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才与现代教学标准相符,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微生物学人才。

谈强化实验教学提高病原生物学教学质量

谈强化实验教学提高病原生物学教学质量

谈强化实验教学提高病原生物学教学质量摘要:为了提高病原生物学教学质量,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病原生物学教学质量病原生物学包含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2门相关学科,是医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川。

实验课是病原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这们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的现象。

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我们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切的体会到只有强化病原生物学实验课各个环节,采用经典与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传统与现代并用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实验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革单调的演示验证性实验。

逐步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作风每次实验课前,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有菌观念,养成无菌操作的良好习惯。

及时纠正错误,规范实验操作,实验课上一定要强调眼见为实,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实验报告中抄袭实验讲义,编造实验结果,不讲求实事求是的现象要予以严肃批评教育,同时也和未获得预期结果的学生一起探讨原因,营造切磋研讨,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

在实验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求精敬业的医学职业道德,为以后科研及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强化技能训练实践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将能力培养和态度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始终。

如显微镜油镜的使用、革兰染色法与抗酸染色法操作、细菌的培养与鉴定技术等。

对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精细动作,细致的观察力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等都极为重要。

浅谈《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心得

浅谈《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心得

浅谈《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心得前言:病原微生物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微生物、寄生虫在人体的反应,主要包括人体寄生虫学以及医学微生物学两个方面;但是,由于《病原微生物》这门课的知识枯燥乏味、抽象、难理解,部分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差,对学习缺乏一定的热情度。

因此,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笔者在《病原微生物》教学过程中,综合全面运用了下面几种教学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成效。

1.更新教学观念,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主要起传授知识的作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学生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突出,教师仅起传授知识的作用显然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变化与竞争的社会中立足与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授人以"鱼"的同时着重授人以"渔",即在教学生"学"的同时教会学生"怎样学"。

尤其是在卫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时越来越少、教材内容越来越精简的情况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

2.加强课程建设,调整教学内容病原生物学涉及的是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病原,与人的健康与疾病相关。

引起感染的病原生物种类繁多,教材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与现在课时不断压缩严重冲突;同时现有教材知识老化,课本知识与临床实践要求脱节等等,因此,加强课程建设、调整教学内容刻不容缓。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总论(包括微生物学概述、细菌学总论、免疫学基础、病毒总论和人体寄生虫学概述)是病原生物的共性知识,是说明各论每一种病原生物的知识点。

而各论(包括细菌各论、病毒各论和寄生虫各论)是在总论指导下展示各种病原生物的特征。

学生只要牢固掌握了总论知识,就可以以总论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各论知识举一反三进行自学。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

在引言部分中,介绍了背景情况和研究目的,强调了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在详细讨论了课程设置与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在结论部分强调了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案例分析、评价体系、教学效果、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微生物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是培养医学生基本医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重要课程。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知识的更新和深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当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等,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为了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需要进行课程设置与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以及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的改革和优化。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医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微生物知识的能力,为未来成为优秀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医学实践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课程设置和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的核心要点和关键技能。

本研究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医学人才,还可以提升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水平。

提高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思考

提高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思考
参 考文 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 以安排几 个课时进行病例讨论 , 让学 生树 立角色意识 。
如在讲解 良、 恶性 肿瘤 的区别 以前 , 留学生设想 :如果 我是 请 “

【 唐俐 , 1 】 骆云鹏 , 红 , 留学生病 理生 理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叨. 段 等. 山西 医科大学学报 ( 基础 医学教育版 )20 ,()2 325 ,057 3 : -4 . 4
要根据教改要 求调整 实验 内容和顺序 , 尽可 能把单个 实验 串起 来 , 学生融会贯 通 ; 使 第三要丰 富教 学手段 ; 第四要 注重理论
联 系实际 , 强学生的动手 能力 ; 增 第五要 让学生养成 良好的 实验 习惯 , 使他们 终生受益 ; 最后要提 高 自身素质 , 增强责任感 。
对病理基本概念和诊断思路 的理解 , 这样可 以提高留学生 的诊
断意识。
倒叙手法在病变讲解 过程 中效果很好周 。在讲解炎症 的划
痕 由 白一 红一红 而宽 、 的现象时 , 出该反应是 由细动脉 短 凸 引 暂收缩一动脉性充血一 静脉性充血及液体渗 出造成 的 , 由此指
34 注意 留学 生病理诊 断意识培养的 反馈情况 .
出血管充血 、 炎性渗 出是诊断炎性病 变的一个 依据 。学生 自 然
而然就 能理解并掌握 病理诊断思路。在讲解肿瘤浸润 时 , 以 可
将其 形象地说 成海 、 、 的转 移 , 陆 空 海就 是血 液 和淋 巴液 的转
移, 陆就 是直接 浸润 , 空是种植转移 , 这样 就容 易记忆 了。在讲
生物在药 品、 食品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中的重要作用和未来美好 的发展前景。 其次 , 要让学生 明白微生物与人 的健康密不可分 ,

浅谈提高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浅谈提高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 2 王洪娇 , 陈晓英. 多媒体教 学在 临
床教 学 中的误 区及对 策[] 国高等 医学 J冲
教 育 ,0 6 2 20( )
个 参 与 者 收 获 更 多 的 思 想 和 方 法 , 可
【 作者简 介 】 覃金 霞( 9 6 )女 , 17 一 , 壮 族, 广西人 , 河池 市卫 生学校讲 师 , 究方 研
二 、 革 教 学 方 式 改
对 学习缺 乏信心 ,产生 畏难情绪 ,主要
是 因为 在学习过 程 中遇 到 了较 多 自己无 法 解决 的困难 和挫 折 ,而在学 习过程 中
【 关键 词 】病原 生物与免 疫 学基 础
课 堂教 学 效果
【 中图分类号】G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 5—892 1)3 ~ 0 0 98(O2Oc 4
是 比较合 理 的 ,但是现在 看来却存 在 局
限性 。随着实 验课程 的增 多 ,相 应 的考 核分数 比例应 提高到 至少 占 5O。平 时 0/ o
生 ,使每一个 学生 都感受 到 “ 老师 在期 待我” ;应用 自己的眼神 、语气 表达对学 生 的爱 ,创设 轻松愉 快 的课 堂气息 ,从
堂教 学应激发学 生非智 力因素, 改革教 学
方式, 集体备课 , 增进 师生感情 , 重视 学生 能力的培养 , 并丰富考核及评价标 准。
习时间组 织学生 到 医院临床 参观微 生物
检验 室 ,使学生 对病 原生物 与免 疫学基 础课 程感 兴趣 ,并在 “ 验操作 ” 的教 实 学 活动 中不断强 化 。学生有 了 明确的学 习动机 、 浓厚 的学 习兴趣 和稳定 的学 习情 绪就 能积极 主动地学习 , 充分发挥学 习的 主体性 。

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

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

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总结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实验教学改革中教法与师德,促教学内容更加条理化且,现将教学改革内容、效果反馈综述如下。

标签: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思考实验教学是介于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病原微生物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临床有着密切结合性,同时该兼具较强实践性。

在部分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即安排相关实验课程是既往传统教学的主要教法,实践应用多年发现该教学安排存在诸多弊病与缺陷,一方面系统性与整体性缺乏;其次实验准备工作繁琐,实践过程中学生动力机会少,对培养学生能力并无多大益处。

鉴于此,我院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反思,笔者在此将改革内容与方法阐述如下。

1 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容1.1 重组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促进实验教学内容趋于条理化微生物實验教学过程中结合老师课堂所讲理论知识与实验指导内容按部就班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是传统微生物教学的主要教法,该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压制,基本处于被动模仿与重复状态,获得真正动手动脑的机会非常少。

基于此,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性实验板块、综合性实验板块、设计性实验板块等三大板块[1]。

通过对基础性实验板块中生物形态学检查法、细菌分离培养技术、培养基制备、细菌生化反应、药物敏感性测定、血清学实验的学习,掌握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技术与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综合性实验板块中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真菌培养与鉴定等实验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由几个学生自行设计方案组成的设计性实验板块旨在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设置50%基础性实验,40%综合性实验,10%设计性实验。

1.2 教学形式与组织形式多样化讲授为主单一灌输知识,组织形式呆板在传统教学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低下,缺乏创新思维,鉴于此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中积极提倡教学手段与组织形式多样化。

浅谈《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心得

浅谈《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心得

浅谈《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心得病原微生物学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传染病学课程的先修课。

本课程是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特色的,它通过各种感染与免疫疾病的病原体与致病机制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相结合的能力。

下面我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浅谈一下《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心得。

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病原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明的行为规范。

1、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讲练结合:《病原微生物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病原菌的鉴定和分离培养,一般应当先让学生了解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然后掌握病原菌的培养特点,最后强调其对人类的危害性,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另外,由于微生物学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因此很多学校没有充足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以往多数教师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自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培训方式也必将发生转变,集中学习取代了自主学习,除了网络培训、课程研讨会等,通过看录像、录像课,自学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教师根据本校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老师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给予引导和启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如何把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有机地融入实验课的指导过程中?如何让微生物学知识在实验课中显现其魅力?这些都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分析论文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分析论文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分析论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分析论文微生物学实验是检验和提高微生物学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肩负着为农业、畜牧业、食品、医药和卫生等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使命。

在实验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温习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更有助于加深记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些看法。

一、精心设计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体验乐趣微生物学实验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四大类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其相关应用等,如何选择实验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实验内容选择上,应与微生物学教学重点一致,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如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微生物的培养和菌落形态观察、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计数技术、微生物染色鉴定技术和无菌操作技术等,这些是研究微生物的最基本实验技术。

在内容设计方面,除包括基本的实验原理、目的、材料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外,还应突出实验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实验内容与自身的息息相关性,并且在实验过程不能过于呆板,给学生一定的发挥想象空间,使其体验过程自身的乐趣[1]。

二、改变教学方法,增进师生交流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就是板书讲解和操作示范,虽然在过去能起到一定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微生物学实验本身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非常生动的学科,然而过多的板书会给学生一种课堂教学一样的枯燥感,易使其失去学习乐趣,并且传统的操作示范只能满足小班教学。

在大班授课中受教学空间小、学生视野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造成部分学生看不清、听不清及对授课内容和操作要点不理解等,甚至会出现操作安全问题。

为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应采用PPT教学并配合相关实验视频。

PPT教学可以更直观、生动地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更易吸引学生眼球,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病原微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13-01
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专业知识,学生只有在学校掌握了扎实的专业业务知识,在以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才能够得心应手。

面对病原微生物这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病原微生物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最为关键的问题。

为了做到这点,我们可以逆向思维,先创设问题情景。

课堂教学情境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间有着紧密联系。

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思维,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以临床病例基础的启发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寄生虫学是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因为学生还未接触临床,所以对寄生虫病的症状、防治缺少感性认识,易产生好奇和探索心理。

如果在讲授每一章节、每一虫种之前,将寄生虫病的典型病例通过影像学资料动态地展示给学生,这样直观的材料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介绍旋毛形线虫这一节时,如果直接进入授课阶段,学生会有一种被动接受的感觉,从而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乏味。

但若首先创设一典型的问题情境,学生就会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
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了学习热情。

例如2009年3月旋毛虫病在云南怒江兰坪县暴发流行,床表现、患病后的感受、患病的原因,以及专家建议的治疗方法。

及注意事项。

学生通过观看此录像首先会对旋毛虫病有个大体认识,进而产生诸多疑问:为什么吃了没做熟的猪肉会感染旋毛虫?为什么患病后出现肌肉疼痛的症状?如何治疗?根据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使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更好地融会贯通,而且学生主动探讨问题的能力及学习的兴趣会被更好地激发[1]。

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印象深刻。

最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就是列举病例,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实验原理理解不深,学生不注重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原来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一些病例讨论。

带教老师每次课前先提出本次病例讨论目的、要求和内容,利用员园原圆园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根据病例的体征及检查结果,诊断该患者是什么疾病?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本病综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治疗病人应如何选用药物和疗程?怎样预防该疾病?然后利用员缘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代表发言,总结讨论的情况、说明判断的依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课评。

采用此种病例讨论式教学方式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交流机会,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病例讨论式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复
习。

同时又由于要求学生根据病例作出判断,并说明判断的依据及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学生要横向和纵向联系所学知识,这又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过程。

病例讨论式教学可使学生对刚学到的理论立即得到观察和验证,加深学生对形态特点的长久性记忆,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感到贴近临床,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因此,病例讨论式教学不可忽略[2]。

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寓教于乐。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普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成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多媒体在现代化医学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3]。

参考文献:
[1] 祝晓莹, 卢敏.寄生虫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121~122.
[2] 农子军,摇李云萍,培养学生在寄生虫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12~414.
[3] 赵澎涛,罗燕玲,王艳霞,刘曼玲.提高病理生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14~4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