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_2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范文(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学写部分生字;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的对话,结合看图体会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预习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葫芦、蚜虫等知识。

二、检查预习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三、提问1、学生提问,“通过预习,你有什么问题想知道?”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介绍葫芦藤、蚜虫等知识。

2、教师提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讨论、讲解,指导朗读1、讨论: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1)“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指导看图:葫芦长的怎么样?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2)“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指导看图,理解“盯”、“自言自语”的意思;指导朗读那个人说的话。

2、讨论:那个人这么喜欢葫芦,他最后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1)不懂得“虫——叶——葫芦”之间的联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2)不听邻居劝告。

指导分角色朗读。

3、小结、扩展练习这个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不管叶子上有没有虫,他不懂虫-叶子-葫芦之间的联系,也不听邻居的劝告,结果小葫芦一个一个地都落了。

(看图)这时,他会怎样想呢?大家想一想,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五、练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表演这个故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范文第【2】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提倡充满活力的“人性”课堂。

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讲,要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通用6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通用6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通用6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通用6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1《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语言朴实,用词准确,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爱葫芦的人种葫芦时,只知道要葫芦果实,不知道要杀死叶子上的蚜虫,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

其中不仅蕴含了“果实与叶子密切联系”的自然常识,而且更渗透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光看点,要看面”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本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本课学生本节课感情很投入,读得特别到位,教后我感到非常满意。

在教学本课时,我特别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把读有所悟、以悟促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紧紧围绕单元目标,结合本课特点,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察图面说说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

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后文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

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扎实。

二、成功之处1.课上我特别重视阅读指导。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先读题质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在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习用词、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中我把握了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了教材内容设计教学。

3.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我引导学生看图激趣,引导学生利用葫芦图及形声字的特点自主识字,这样识字有意识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了识字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评课稿(二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评课稿(二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我要的是葫芦》评课稿(二篇)【第一篇】我评的是我校张XX老师所执教的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4、《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在张老师的精心准备下,这节课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一些优点:一、教师的教态好,亲切自然。

整堂课教师始终面带微笑,给孩子们一种和睦可亲的感觉。

同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运用的准确、及时,当孩子们回答完问题之后,或是朗读比较好,说的比较好的时候,教师总是及时的进行肯定与表扬。

老师的这些做法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是非常适用的。

二、识字、写字教学方法灵活,扎实有效。

作为低段教学的重点,张老师在处理的方法上也比较灵活而且有时效性。

比如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老师出示了小葫芦丝,向同学介绍葫芦丝并引出课题。

齐读并书写课题。

重点讲解“葫芦”作为一个词时的正确发音。

在学习词语的时候,老师说带孩子们去葫芦园摘葫芦的游戏,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

然后老师从指名读、开小火车读、齐读等让每个孩子对这些词语都有了一个在现的过程,从而又加深了记忆。

三、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热情高。

像课文的导入部分,老师通过食物葫芦丝揭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因为葫芦丝是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乐器,所以当老师提问。

能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课文的理解。

四、我们二年级的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条: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张老师恰恰就抓住了这一点,像通过比较句子抓住“满”这个字,让学生体会叶子长得茂盛。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抓住“盯着”“自言自语”以及“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这句话,帮助学生理解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抓得准确到位。

五、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中,张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努力营造一种我想读,我要读,我会读的读书氛围。

课堂中老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茶好呢!”这些句子,通过品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

教学重点: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教学难点: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图画-- 葫芦,这是什么?葫芦可以入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想一想怎么记?3、范读课文。

认真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自学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树叶里的生字读正确,并想一想该怎么记。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名读课文,评议。

我在每个组请一个同学读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当一当小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四、学习课文第一节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细长的葫芦藤“藤”藤字怎么记: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

点雪白的葫芦花绿色的葫芦叶可爱小葫芦)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

葫芦根葫芦茎和葫芦叶向小葫芦输送养分小葫芦渐渐长大了。

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他从心底里发出感叹。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记“哇”字这是什么句?应该怎么读。

谁来试一试。

2、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葫芦叶雪白的葫芦花可爱小葫芦你喜欢这棵葫芦吗?我也好喜欢这棵葫芦我要用的朗读来告诉它。

范读。

你想试试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练习:细长的雪白的可爱的3、讨论: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课文中划一划找一找(四人小组)(1)“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0篇(精华版)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0篇(精华版)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一〕:?我要的是葫芦?反思首先,这是一篇寓言,讲一个种葫芦的人十分喜爱小葫芦,但葫芦叶上生虫了,他认为叶子上的虫子和他要的葫芦没有关系。

结果小葫芦掉光了。

这那么寓言说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正确全面地看问题。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丰富,语言点很多,加之语言描述,细节描述,情态描述,反问句、感慨句的语气变化及应用。

如何能够在让孩子们在一节课中掌握这些语言点,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设制了一个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就当成那个种葫芦的人,从种葫芦人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人物的语言描述,心理活动,神态。

并能够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之中。

课堂的整体气氛及效果都还不错,对语言点的落实及把握也能够落实到位。

但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导语及过渡语有点生硬,不够童趣,没有思考到二年级小朋友的理解潜力和词汇量。

像在强调反句语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的朗读时,为了突出反句语语气,我问他们,这个种葫芦的人认为有几个虫子没关系,不可怕,不用怕。

就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来,有些人说要不当一会事,有些人说,他不把蚜虫放在眼里。

其实这样已经够了,说明孩子已经理解了。

结果我总结了一下要读出不屑的语气,他们不理解不屑的好处,反而不知所措。

课程在细节上的处理有些缺乏之处,比方由葫芦的图片导入课文,让孩子看图来说说葫芦的样貌。

意图第一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观察潜力,第二为了强调细节描述,怎样把物体描述得更具体,更生动。

第三为了引入课文,看看课文中的葫芦是什么样貌的。

再一次强调对事物的细节描述。

但在操作上出现了问题,课文中描述葫芦的语言是一句话,而我为了能让孩子说出葫芦的样貌,给孩子的语言提示也是一句话,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还说,难度有点高。

许多孩子说不出来。

如果当时给出的语言提示是词语,比方〔〕的葫芦藤〔〕的葫芦叶他们答复的用心性也就会更高了。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我要的是葫芦?讲述的是一那么寓言故事:种葫芦的人由于不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到最后,原本得意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光了。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本单元这几则故事文体样式上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寓言。

围绕“思维方法”启示人们该如何看问题。

《坐井观天》凸显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一叶障目;《寒号鸟》凸显看问题要长远,不能只顾眼前;《我要的是葫芦》凸显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

《语文园地》中“我爱阅读”安排的《刻舟求剑》是一则古代寓言,与前几篇课文的文体、主题一脉相承,凸显看问题要注意变通,不能墨守成规。

学生在一年级已接触过寓言故事,具有一定的思维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表现自己、天性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的特点。

为什么葫芦都落了呢?这是学生会质疑的地方。

因此,教学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此外,在教学中要采用情境创设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不同的朗读形式,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更好地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从而使得个性得到张扬,思维方式得到提升。

2022年新课标颁布以来,一直在学习探索。

本次备课的过程,渐渐明白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应该怎么上。

第一步提炼大单元的主题,单元整合,构建“大任务”。

通过“大单元”承载“大任务”,将学习任务作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改变传统教材的线性知识链条。

依据单元导向与单元目标,确定核心任务。

以大任务统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进行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有利于改变肢解式分析的教学方式。

第二步依据主题,链接生活,营造“大情境”。

指向素养的教学非常重视情境,是因为指向素养的课程,改变了以学科逻辑线性安排知识点的墨守成规的课程组织,而“替换墨守成规的课程方法之一是真实的学习场景”。

大情境是整个单元的情境,或者说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都发生在这个情境之中,而不是用来导入新课的情境,而且这情境是真实的生活情境。

实施这样的课程,不再是按照一个一个知识点去组织教学,而必须组织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习。

我要的是葫芦课后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课后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课后反思《葫芦课后反思》近期我参加了一次由葫芦课堂组织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对自己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有了更深入的反思。

首先,我意识到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之前,我总是习惯性地堆积知识,不加以整理和归纳。

这导致了我的学习效率并不高,记忆也不牢固。

在葫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观察到其他同学的学习习惯,发现他们注重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通过编写笔记、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来巩固和加深记忆。

而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就像是在一片乱石堆中找寻答案,没有条理可循。

因此,我意识到我需要更加注重整理和归纳自己所学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其次,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缺乏耐心和毅力。

在葫芦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很多时候我遇到问题就会放弃,而不是坚持下去。

这样导致了我对一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够全面。

而葫芦课堂提倡的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学习。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我需要改变这种不良习惯,要学会从问题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思路,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此外,我还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往往只是死记硬背,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不够深入。

而葫芦课堂提倡的是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需要改变我对知识的passively接受态度,要主动思考和提问,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参加葫芦课堂的学习活动,我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反思。

我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明确了改进问题的方向。

我将更加注重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通过制作笔记和思维导图来巩固和加深记忆。

我也会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学会从困难中坚持下去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我会主动思考和提问,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经过葫芦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我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有了更深入的反思。

我将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整理和归纳知识,培养耐心和毅力,提高独立思考和创造力,为自己的学习之路铺就一条更加清晰和高效的道路。

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讲一个种葫芦的人十分喜爱小葫芦,但葫芦叶上生虫了,他认为叶子上的虫子和他要的葫芦没有关系。

结果小葫芦掉光了。

这则寓言说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正确全面地看问题。

一、抓关键词,注重积累这篇课文比较短,但是好词好句还是挺多的。

如“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细长”“长满””、“绿”“几朵”“雪白”“挂”等词语,让学生想象描写的景象,体会加上这些词语把葫芦藤的形状、叶子的茂盛、花的颜色、大小都描绘了出来,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二、以读品文,加深理解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__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己能读书的目的。

在教学中,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

三、依托文本,启发想象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进入人物的内心,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创设了几个情景:在教学“那个人看见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的情景时,心里会想什么?”这一环节时,我给学生设计用“那个人看见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地说:“()”这样的句式来说。

最后,设计了一个语言拓展训练:“第二年春天,那个年轻人又种了一棵葫芦,_________。

”让学生续编故事,学生依托文本,发挥想象,都能有话说,语言表达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锻炼。

2017新人教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对科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2017新人教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对科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我要的是葫芦——对科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记得小时侯学过一个《我要的是葫芦》的故事,故事讲一个种葫芦的人,在看到叶子受到虫害的时候,仍然坚持认为“我要的是葫芦”,而不去治理虫害,结果葫芦死了,这个故事的寓意十分深刻。

作为一个科学教师,我在反思三年的科学教学实践的时候,常常不由自主的想起这个故事,科学课到底应该关注什么呢?1、过程与结果,孰主孰从?早在新课程改革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小学自然教学界就开始了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的论争。

那时大家普遍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毫无疑问,自然教学中确实存在着“我要的是葫芦”那样的弊端。

论争的结果是大家开始意识到科学方法的重要意义,逐步形成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论断,也许大家认为“叶子”长好了,“葫芦”就顺理成章了吧。

当时我刚从事自然教学,对这场论争的实质并没有什么感触,因此对论争中的观点的接受也是比较被动的,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无可奈何的。

2003年1月,我为国标本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会执教了三年级下册《观察鱼》,正是在研究这堂课的过程中,促使我对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第一次试上的时候,我先让同学到黑板上画“记忆中的鱼”,请大家一起评价他们的画,从而引起学生对观察鱼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观察比较鱼的相同点,归纳鱼的外形特征;最后巩固对鱼的共同特征的认识。

大家认为我在不知不觉中把“认识鱼的共同特征”作为了中心任务,教学目标定位比较单一,忽视了观察能力的培养。

课后调查也证实学生在观察技能方面确实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

意识到问题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淡化知识点,转而以“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学会观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先每组画一条鱼(各组的鱼是不同的);接着把画打乱次序发给各组,请他们在教室里找到画上的鱼;最后让各组比赛找两条差别较大的鱼的相同和不同,看哪组发现多。

为了检验我的目的有没有达到,我对经过学习的同学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他们在观察方法、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收获是令人满意的,奇怪的是对鱼的特征的描述却基本仍然停留在学习前的水平!这样一个结果是难以令人满意的!我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反思,觉得正是自己对观察结果的轻视,导致学生忽视了在观察中获得的宝贵认识!于是我就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又进行了修改,首先安排学生观察红鲫鱼(各组的鱼差别不大),把它画下来,比赛哪组画的像。

人教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人教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14我要的是葫芦(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的联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葫、芦”等11 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 个生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 个词语。

(重点)2.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重点)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必备品格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难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件19)邻居劝-只要葫芦之间的联系结果-葫芦变黄、落了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忽略了“过程”。

任何的朗读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解基础。

没有理解便读不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色彩。

但我们知道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只是使孩子喜欢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并没有要求具备一定的朗读技巧,故教师这时应起到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习渐渐地积累起朗读的技巧,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通过这堂课,我明白了做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不足之处:课堂节奏的把握,重难点的把握上不能游刃有余。

今后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_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教研主题】《我要的是葫芦》是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他也不听。

他一心想要的只有葫芦。

但结果是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在深入地研读教材之后,我们低段教研组确立了两个研讨主题:提升多元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和低段课文朗读方法指导。

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和多次磨课,探讨出一系列解决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识字,高效阅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正音读准“葫芦”一词:“芦”在葫芦一词中语音发生了变化,读轻声。

强调“芦”字的读音:“芦”单独出现或位于词语的开头时读二声。

(图片出示芦苇,芦荟)如这是在湖边生长的芦苇,这是既能美容,又能净化空气的芦荟。

卡片出示“芦”,并在黑板上板书读音“l ú”。

2、故事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种葫芦的人,他呀特别喜欢自己的小葫芦,他常常对人说——我要的是葫芦。

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好课题:我要的是/葫芦他最终有没有得到葫芦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亮点:课题导入简洁有效。

首先指导孩子读准“葫芦”一词和“芦”这个字。

学生受“葫芦”一词的影响,易错把“芦”字的读音写成轻声或一声,教学中我借助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芦苇和芦荟,读准“芦”的读音,接着卡片认读,并板贴在黑板上,标注芦字的读音,强化孩子们的记忆。

同时创设故事情境引入课题,顺势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好课题)二、检查预习,集中识记部分生字。

1、出示词语:葫芦藤结合图片识记“藤”字,联系生活认识葡萄藤、西瓜藤、丝瓜藤等,在反复的与“藤”字见面中识记藤。

2 猜字谜:“寒”字底下有宝贝识记“赛”,让学生联系生活充分扩词说句子。

3、出示词语:感到奇怪慢慢关注偏旁(多与人心理活动、感受和想法等有关),利用形声字规律识记“感、怪、慢”。

(亮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我给予学生识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孩子运用联系生活、编字谜、熟字换偏旁、结合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等多种方法识字,提高了识字的效率,提升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要的是葫芦》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要的是葫芦》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要的是葫芦》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生字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葫、芦、藤、盯、治”等;2.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变化;3.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4.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认识自然界的规律;5.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不能只看表面,要关注整体。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学习生字词,拓展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故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提升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了解葫芦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问,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诠释课文,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主人公的心情变化。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表现得比较内向,不够积极主动。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主人公没有得到葫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优秀简短教学反思(通用12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优秀简短教学反思(通用12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优秀简短教学反思(通用12篇)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优秀简短篇1一节课下来,整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比如字词的落实,朗读的提升,还有整堂课的。

字词方面,应该说还是挺扎实的,落实的也比较到位;教学设计方面,创设一个悬念,也有助于促进学生思考,理清思路;包括在操作的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方法,也都还是比较有实效性的。

但就从这堂课而言,也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一、评价,包括师对生、生对生的评价。

比如教师在检查学生朗读的时候,指名分自然段来朗读,在这个环节中,有些学生读的好一些,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就像读第二段的那位学生,读的时候一字一字顿开,且有拖音现象,以至班上其他的同学都在取笑他的朗读。

但是实际上,这个孩子在读的过程当中,虽然是一字一顿,可他的字音都读的非常准,假如此时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这一点,自己来做评价,鼓励说:“你看这个小朋友读的多努力,他非常努力的想把这一段读好,老师发现,虽然他有些字读的中断了,但是他每个字音都读的非常准,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相信教师这样的引导也能为其他学生启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不要老把眼睛盯着别人的短处,尽挑缺点,而应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捕捉别人的长处,发现他人的优点。

教师始终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我们检查读文的目的不是随意找几个人把每个自然段读一遍下来就算了,而是要把文章读正确、读熟练,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应该马上就停下,也不要急着读第二句,而是应该先把其他的放一放,让学生再练着去读一读。

因为是第一课时,完全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练习时间。

比如难读的这一段可以让学生再读一读,读了之后教师再请几个孩子读,或者就刚才的这个孩子再读一读,也可以我读一句你读一句的大家一起练着读一读等等。

只要能让这个孩子的朗读有个很明显的提高,从不会读,通过教师的启发,会读了,读好了,这就是我们教学的精彩之处。

二、朗读,尤其是指导朗读中所采用的策略和形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我要的是葫芦》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讲一个人种葫芦,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有蚜虫他不治,邻居劝他他不治,最后葫芦都落了。

教学这篇课文时,主要是要引导学生研究两个问题:1、种葫芦的很喜欢葫芦。

2、为什么种葫芦的那么喜欢葫芦,最后葫芦还是一个个落了。

在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上,我都是采用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的引出,我以让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生通过自己阅读,能自己想到: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我再顺延让学生找出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葫芦,再抓词语“每天”“看几次”“越看越喜欢”来领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整个过程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启发的角色,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会,充分发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自然段学完后,我又从图导出最后一个自然段“葫芦都落了。

”让学生谈谈听到这个消息,有什么问题。

生提出了“葫芦为什么都落了”等问题,师再引入“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葫芦,那他都在做什么呢?”通过师生质疑,引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2、3自然段的学习。

在探究葫芦落的原因中,我通过让学生读,在读中画出种葫芦人的想、说的句子,分析种葫芦人的心理,找到葫芦掉落的原因是因为种葫芦的无知与不听劝告,蚜虫吃光了叶子,最后葫芦就落了。

两个问题串起一堂课,简洁有效,学生学得快乐,老师引得自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2《我要的是葫芦》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

《我要的是葫芦》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藤”等11个汉字,会写“棵、谢、想”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葫芦吗?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吧!生:……教师给学生呈现课件内容,结合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1. 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葫(葫芦)(西葫芦)芦(芦苇)(芦荟)藤(草藤)(藤蔓)谢(感谢)(谢谢)哇(好哇)(对哇)蚜(蚜虫)(棉蚜)盯(盯住)(盯着)赛(比赛)(决赛)感(感觉)(感受)怪(怪事)(奇怪)慢(缓慢)(快慢)2.学生自学(1)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 自学检查师:抽4位小朋友每人读一段。

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优秀范文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优秀范文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熟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明白隐含的寓意。

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复习旧知1、复习词语:摘葫芦游戏2、复习词组3、有感情复习朗读第一自然段二、自读课文,自主探究1.读一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同桌讨论)2.请学生到黑板上,根据老师提供的道具来说说原因。

三、品读课文,突破重点1、用“—”画出种葫芦的人心里想的和说的话,你觉得种葫芦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2、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叶子、虫子及葫芦的关系)(1).预设一:有几个虫子怕什么!①有感情朗读(不在乎的语气)②将感叹句改为陈述句③种葫芦的人是个自大的人(2).预设二:“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①有感情朗读(读出喜爱的语气)②盯→目字旁关于动作的字③自言自语→()言()语拓展延伸④种葫芦的人是个喜欢葫芦的人(3).预设三“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 ①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②疑问句改成陈述句③种葫芦的人是个不听别人劝告的人四、揭示寓意,突破难点1、了解叶子与葫芦的关系。

2、想一想:望着一个个落下的葫芦,种葫芦的人的心情怎么样?五、小练笔结合老师提供的词语,写一写: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他()地说:“____。

”六、说一说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一棵葫芦。

叶子再一次爬满了蚜虫,他会…… 同桌讨论,自由说话。

七、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绿叶蚜虫(不用治)有联系小葫芦黄了、落了第二篇:我要得是葫芦教案《我要得是葫芦》上课教师:张忠兰一、教学目标1、写好并能认读本课生字字。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
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刘仲元,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1.会认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0。

2023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通用5篇)

2023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通用5篇)

2023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通用5篇)2023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通用5篇)1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采用变序阅读的方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中间两段。

在指导学生读中间两段时,学生很感兴趣,读得兴趣盎然,比如我在教学时,我抓住描写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等重点词句,让学生抓关键词、关键标点符号等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想象、感受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思想感情。

但是在提问“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学生回答不上来,他们不明白葫芦和叶子的关系,可能在教学时,我设计的问题不到位,下次多多思考。

2023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通用5篇)2《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讲一个种葫芦的人十分喜爱小葫芦,但葫芦叶上生虫了,他认为叶子上的虫子和他要的葫芦没有关系。

结果小葫芦掉光了。

这则寓言说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正确全面地看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实物“葫芦”让学生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利用课文形象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说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观察听说能力。

从而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感受植物生命的繁衍不息。

其一,抓重点段,引导学生带着中心问题:“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质疑,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种葫芦人和邻居的不同态度,最后,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懂得植物的生长需要各环节的联系。

其二,抓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赛读、范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比较句子中的不同语气,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忽略了“过程”。

任何的朗读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解基础。

没有理解便读不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色彩。

但我们知道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只是使孩子喜欢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并没有要求具备一定的朗读技巧,故教师这时应起到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习渐渐地积累起朗读的技巧,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通过这堂课,我明白了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不足之处:课堂节奏的把握,重难点的把握上不能游刃有余。

今后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