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产学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7 牛的饲养与管理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7 牛的饲养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f087b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8.png)
第七章牛的饲养管理第一节幼牛的饲养管理按年龄分:犊牛:出生到断奶(0~6个月龄)育成牛:断奶到初次配种受胎; 青年牛:初次配种受胎到初次产犊; 成年牛:初次分娩以后幼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此时正值生长发育最强阶段,如果饲养管理不善,生长发育受阻,不能继承双亲的遗传特性,对体形机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展均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说对幼牛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牛群质量,保证全活全壮,加速发展养牛业的重要环节。
一、幼牛生长发育规律初生犊牛的体形特点:A:腿高;B:后躯较前躯高;C:坐骨宽、胸宽发育迟缓,体高是早期生长部位,体长次之,宽度特别是后躯宽度是晚期生长部位。
A:对于生命活动重要的器官优先发育;B:体高的生长相对于宽深较快;C:生长是可以补偿的。
牛生长期各胃容积比例的变化:二、犊牛的饲养管理1、初生犊牛护理(1)清除黏液,确保呼吸犊牛出生后,首先清除犊牛口鼻中的黏液,确保犊牛呼吸;如果不呼吸,可倒提小牛控几秒钟使黏液流出后,放平小牛,交替挤压和放松犊牛胸部,进行人工辅助呼吸;也可用一稻草或手指搔挠小牛鼻孔,刺激小牛呼吸。
(2)脐带消毒在距离犊牛腹部8~10厘米处,两手卡紧脐带,往复揉搓2~3分钟,然后在揉搓处的远端用消毒过的剪刀将脐带剪断,挤出脐带中粘液,并将脐带的残部放入5%的碘酒中浸泡1~2分钟。
(3)饲喂初乳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犊牛无法通过胎盘获取免疫球蛋白,必须通过初乳获得抗体,建立被动免疫系统。
营养丰富、镁盐等。
初乳对新生犊牛的重要意义:●由于母牛胎盘的特殊结构,母体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不能在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而新生犊牛免疫能力较弱。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吃初乳来获得免疫能力;●初乳中含有大量镁盐,镁盐具有轻泻作用,又利于犊牛胎便的排出;●出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于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初乳中有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也有杀菌作用。
2、犊牛哺乳方案●哺乳期一般为40天,全期喂奶量234.5㎏,每日喂三次,每次喂量约为全天总量的1/3。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1 绪论(牛)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1 绪论(牛)](https://img.taocdn.com/s3/m/933750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8.png)
养牛学一、养牛学的涵义:狭义: 牛的饲养管理(feeding and management)。
广义: 与生产商品牛奶、牛肉相关的科学。
包括牛的饲养、管理、繁育、牛奶、牛肉等等。
二、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重要性)1.提供优质食物,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2.为种植业提供优质有机肥料。
一头牛一年所产粪中N、P、K总量为97.63k g,居各种畜禽之首。
3.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牛奶、牛肉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
--牛皮可制革。
--骨可制胶,骨粉。
-毛、角等可制成日用品、装饰品和艺术品。
--内脏、血液、牛黄可制药。
4.养牛业可最有效地利用自然和农业资源几种主要畜禽的饲料转化效率奶牛对饲料的转化效率非常高,仅次于肉鸡。
牛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50%~90%;猪、马只可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3%~25%。
我国每年产粮40多亿吨,产农作物秸秆57亿吨左右,若利用20%作饲料进行青贮或氨化喂牛,可节约饲料粮4000万吨,也就解决了1.2亿人一年的口粮,其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5.发展养牛业有利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种植业基本上是二元结构,应逐步将其调整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粮、经、饲三者的种植比例应为3:1:1,然而据最近资料显示,三者的实际比例为66:13.6:1。
大力发展养牛业,可以迅速提高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例。
目前,我国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2%左右,养牛业占畜牧业产值的比例为5%~8%;发达国家畜牧业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养牛业占畜牧业的60%。
6.发展养牛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可避免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促进种植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7.发展养牛业可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
8.为农业生产提供动力小结:为什么养牛?牛是一种多用途的家畜;变废为宝;过腹还田;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4 牛的繁殖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4 牛的繁殖](https://img.taocdn.com/s3/m/227c915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a.png)
第四章牛的繁殖第一节牛的发情及其鉴定一、母畜的性成熟及体成熟1. 性成熟(Sexual maturity)指母牛的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发育完善,卵巢内开始产生成熟的卵子和雌激素,有排卵过程,能接受配种而且可以完成妊娠。
母牛的性成熟也即初情期。
初情期的年龄受品种、营养、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品种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成熟早。
如娟姗牛比黑白花奶牛提前2~4月。
气候温热带地区某些品种牛四个月就可以有发情症状,北方地区的蒙古牛10~11月才达到性成熟。
营养因素对性成熟影响最大,营养完全且充分时,能促进牛体的发育,生殖系统也随之迅速发育,性成熟也就提前。
幻灯片82. 体成熟(Body maturity)指母牛骨骼、肌肉、内脏各器官已基本发育定型,而且具备了成年母牛固有的体态和结构。
一般奶牛体成熟期为14~20月龄。
晚熟肉牛品种和黄牛体成熟期为18~24月龄。
二、适配年龄(配种适宜年龄)由于饲养条件、品种、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牛的生长发育速度不一致,因此育成母牛的适配年龄各类型牛差异较大。
因此,在更多情况下,适配年龄主要根据其体重。
试验证明,育初配年龄是一个重要的繁殖性状,一定程度上影响母牛的繁殖力和产奶量。
三、发情及发情鉴定(E s t r u s a n d E s t r u s d i a g n o s i s)1.发情:是母牛性活动的表现,主要是受卵巢活动规律所制约,当母牛卵巢上卵泡发育成熟,所分泌的雌二醇在血液中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引起母畜生殖生理的一系列变化,母牛表现为性冲动,愿意接近公牛,并接受配种。
2.发情鉴定方法(1)外表观察法(2)试情牛试情法(3)直肠检查法(4)阴道检查法(1)外表观察法母牛性情活泼,有追逐表现,食欲下降,有时伴随体温升高(0.2~0.5℃);具有爬跨现象,主动或被动,此时有可能两头或其中一头发情;外阴红肿,粘膜呈粉红色或潮红色,有挂线现象(阴门流出透明黏液,粘性强,有拉长);排尿次数增加。
养牛生产学
![养牛生产学](https://img.taocdn.com/s3/m/518942fbc8d376eeaeaa31c7.png)
养牛生产学第二章1、牛在动物学和经济用途中的分类2、牛的产地以及外貌特征(1)海福特牛(Hereford)产地:原产于英格兰西部威尔士地区的海福特县及邻近诸县,是英国最古老的牛种之一。
我国解放前后均有引进,尤其适于北方的自然条件。
外貌特征:体躯宽深,前胸发达,肌肉肥满,四肢短,尻部丰满,呈长方形或矩形。
分有角、无角两种。
被毛暗红色,具有“六白”特征,即头、颈、垂、腹下、四肢下部及尾为白色,皮肤为橙黄色。
(2)安格斯牛(Angus)产地:原产于英国的阿伯丁、安格斯和金卡丁等郡,全称阿伯丁-安格斯牛(Aberdeen-Angus),是英国最古老的肉牛品种之一。
外貌特征:无角,毛以黑色居多,也有红色。
体格低矮,体质紧凑。
体躯宽而深,呈圆筒形。
四肢短而端正,全身肌肉丰满。
(3)夏洛来牛(Charolais)产地:著名的大型肉牛品种,原产于法国夏洛来及涅夫勒地区。
最早为役用牛,经选育成肉牛品种。
以体型大、生长迅速、瘦肉多、饲料转化率高而著名。
外貌特征:全身乳白色,体大结实,肌肉发达,头小而短,尻部丰满。
(4)皮埃蒙特牛(Piemontese)产地:原产于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区,是在役用牛基础上选育而成的专门化肉用品种。
20世纪引入夏洛来牛杂交而含“双肌”基因,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终端父本,已被世界22个国家引进,用于杂交改良。
外貌特征:该牛体型高大,体躯呈圆筒状,肌肉发达。
毛色为乳白色或浅灰色,公牛肩胛毛色较深,黑眼圈。
母牛的尾帚均呈黑色。
犊牛幼龄时毛色为乳黄色,鼻镜黑色。
(5)荷斯坦牛a.乳用型荷斯坦牛地域分布: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
外貌特征:体格高大,结构匀称,皮薄骨细,皮下脂肪少,乳房特别庞大,乳静脉明显,后躯较前躯发达,呈锲形或三角形。
色为黑白相间,额部有白星,腹下、四肢下部及尾帚尾白色,其余多位黑色。
b.兼用型荷斯坦牛地域分布:荷兰、德国、法国、丹麦、瑞典、挪威等国。
外貌特征:体格偏小,体躯宽深,乳房发育良好,略呈矩形,尻部方正、发育好,四肢短而开张,乳静脉发达,毛色与乳用型相同,但花片更加整齐美观。
牛生产学
![牛生产学](https://img.taocdn.com/s3/m/72eddb7fa417866fb84a8ece.png)
一、名词解释1、体高:又称鬐甲,是自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2、荐高:为荐骨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高度。
3、尻长:为腰角前缘至坐骨结节后缘间的距离。
4、尻宽指数:坐骨结节的宽度对两腰角间的宽度的比例5、排乳反射:当牛犊允吸或挤奶刺激时,乳头皮肤的神经冲动上行至下丘脑,导致催产素分泌并经垂体后叶释放至血液中,使腺泡和较小的乳导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乳房内压升高而迫使乳汁通过乳导管流入乳池。
6、305天产奶量:是自产犊后泌乳第一天起到305天的总产奶量7、305d标准乳量:是根据实际产乳量经系数校正以后的乳量8、乳脂量:是指乳中所含脂肪的重量,它等于乳脂率与产奶量的乘积。
9、前乳房指数:指一次挤奶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比。
10、犊牛:指出生至6月龄的的小牛。
11、育成牛:从犊牛断奶后至第一次产犊以前的母牛或作为种公牛以前的公牛12、奶牛能量负平衡:采食高峰一个月导致奶牛能量入不敷出的现象13、干奶期:母奶牛在产前2个月停止挤奶,目的是将主要营养供给胎儿,恢复由于长期产奶所损伤的乳腺组织,这段时间叫干奶期。
14、高产奶牛:产奶量高,乳成分好、乳脂率高、乳蛋白含量高,繁殖功能正常,无代谢疾病的奶牛15、泌乳初期:泌乳初期是指母牛分娩后15天以内的时间,通常也称围产后期16、泌乳盛期:指产后15-60天,高产牛可延续到产后第3个月,泌乳量达到最高点的时期17、奶牛的围产期:指奶牛分娩前后的一个月时间,包括妊娠后期和泌乳初期18、奶牛的能量单位:奶牛能量单位(NND)以生产1千克含脂率4%的标准乳需要3138千焦耳的NEL为1个奶牛能量单位。
19、短期优饲法:从母牛产后15~20天开始,在按奶给料,满足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每天再多给1.0~1.5千克的混合精料,作为提高产乳量的预付饲料;在整个盛期,精饲料的给量随着产乳量的增加而增加,直到乳量不再增加为止20、引导饲养法:是指从母牛干乳期的最后两个星期开始,直到产犊后,泌乳达到最高峰时,喂给高水平的能量,以达到减少酮血症的发病率,维持体重和提高产乳量的目的。
养牛知识点总结
![养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2101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a.png)
养牛知识点总结1. 牧场选择和规划养牛业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牧场的选择和规划。
选址时应考虑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水资源、气候和环境情况等因素。
牧场规划应包括牛舍建设、饲草地、饮水设施、运输通道和开展其他农业活动所需的土地面积。
2. 牛群管理若想养出高质量的肉牛或乳牛,良好的牛群管理至关重要。
这包括选择健康的母牛、对牛群进行番号管理、制定营养饲养计划、疾病防控和疾病处理等。
合理的牛群管理可以提高牛的生产性能和牲畜的健康状况。
3. 饲养管理饲养是养牛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牛的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
饲料的选择、供给方法、饲养时机和饲养比率都是需要注意的方面。
此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也应确保牛群充足的饮水和清洁的栖息地。
4. 疾病防治对牛的疾病防治是养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预防包括定期的疫苗接种、严格的卫生管理和监测牛群健康情况。
若牛只出现异常,应及时求助兽医,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5. 繁殖与育种繁殖和育种是克隆检测中最基础的内容。
养牛业主要通过配种、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方式提高牛群的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
专业的育种可提高牛群的生产率,产量和质量。
同时,通过科学的繁殖管理,还有助于加速良种牛的繁殖传播。
6. 营养管理营养管理是指根据牛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生产目标,合理安排饲草和饲料,以保证牛的健康和生产表现。
不同的牛有不同的饲养需求,在这一方面应当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营养管理。
7. 市场销售了解市场需求及行情,做好销售市场研究,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方式进行销售。
积极参加养牛相关的展览或活动,也是扩大销售渠道的一种方式。
以上是养牛知识点的总结。
需要强调的是,养牛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经验。
在养牛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养牛人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以提高养牛技术水平和牛群的健康水平。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8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8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89ebf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f.png)
第三节种公牛的饲养管理随着人工授受精和冷冻精液技术的发展,种公牛的数量不断减少,而质量不断提高,种公牛的选择越来越严格。
种公牛饲养管理目的:保证种公牛体格健壮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其精液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1.成年种公牛的日粮需求●成年种公牛的日粮应该是品质优良,精、粗、青饲料多样配合,容易消化,营养全价,适口性强。
●在各类饲料的具体搭配上,应注意掌握多汁饲料和粗饲料不可过量,以防种公牛形成“草腹”,也不宜喂过量的能量饲料以免过肥。
●鸡蛋、豆饼等是种公牛良好的蛋白质饲料,有利于精子的形成,提高精液品质。
但它属于生理酸性饲料,喂量过多,易在体内产生大量有机酸,反而不利于精子的形成。
●菜籽饼和棉籽饼因含有毒因子,长期过量使用会引起中毒,应限量供给。
●青贮饲料虽属生理碱性饲料,但含有较多的有机酸,因此,喂量不宜过多。
●酒糟、豆腐渣等糟粕饲料宜不喂或少喂;●钙、磷等矿物质饲料对种公牛的健康和精液品质有直接的关系,必须按量供应;●食盐对促进消化机能、增进食欲和正常代谢很重要,但喂量不宜过多,否则对公牛的性机能有抑制作用;●维生素A是种公牛所必需和最重要的维生素,日粮中如果缺少,就会影响精子的形成,使精子数量减少,畸形精子数增加,也会引起睾丸上皮组织细胞角质化;●微量元素中的锰不足也会引起睾丸萎缩,锰的供应量应按饲养标准供给;●一些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对于雄性激素的形成也十分重要,应予以补充;●种公牛的日粮一般可按100k g体重供给干草1.5k g、块根、块茎饲料1~1.5k g,青贮料0.5k g,精料0.5k g。
对于个别属季节性配种的种公牛,在配种季节到来之前两个月左右就应提早加强营养,因为精子的形成大约需8周的时间;●应给种公牛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
但在采精或配种前后,运动前后0.5h内不宜饮水,以免影响公牛健康。
2、种公牛的管理对经过后裔鉴定证明为优秀的种公牛,除应加强饲养外,还应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种用价值。
牛生产学资料(完整版1)
![牛生产学资料(完整版1)](https://img.taocdn.com/s3/m/5c5608a5581b6bd97e19ea6c.png)
牛生产学资料(完整版)●体高:是指从鬐甲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
●体斜长:指从肩端前缘到坐骨端后缘之间的距离。
●经济杂交:是以生产性能较低的母牛与培育品种的公牛进行杂交。
●胚胎移植:将一头良种母牛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另一头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牛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的技术。
●产犊指数:又叫产犊间隔,指牛群两次产犊所间隔的时间。
●反刍:是指牛采食粗糙,仅混以大量唾液形成食团进入瘤胃,使食物搅拌发酵后一定时间后,又重新把饲料反回到口腔进行咀嚼的过程。
●粗饲料:是粗纤维含量高(超过20%)、体积大、营养价值较低的一类饲料。
主要包括秸秆、秕壳和干草等。
●精饲料:是指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高,体积小,粗纤维含量少,用于补充牛基本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不足的一类饲料。
●奶牛能量单位:用相当于1 ㎏含脂4%的标准乳能量,即3.138MJ 产奶净能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NND)”。
●DHI:是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亦称奶牛群改良)。
●TMR 技术:是一种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充分混合,由发料车发料,牛群自由采食的一种先进饲养技术。
●奶牛热应激:是指由于环境温度升高使奶牛体温与环境温度差别减少,对蒸发散热依赖性加强、相对湿度增加而造成蒸发散热效果减弱而造成的奶牛应激。
●高产奶:是指1 个泌乳期305 天产乳6000kg 以上含乳脂率3%-4%的牛群或个体乳牛。
●胴体重:指称取屠体除去头、皮、尾、内脏器官、生殖器官、腕跗关节以下四肢而带肾脏及周围脂肪的重量。
●补偿生长:指牛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由于饲料不足,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或因疾病造成生长速度下降,甚至停止,一旦恢复高营养水平饲养或环境条件满足了生长发育需要,则生长速度比正常时还快,经过一定时期的饲养,仍能恢复到正常体重。
01220401—2●持续肥育:是指犊牛断奶后直接进入肥育期直到出栏为止,分就地肥育和易地肥育两种形式。
●架子牛:是指未经肥育或不够屠宰体况,年龄在1~3 岁以内的牛。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a7dc6e7e21af45b307a8e2.png)
牛的生理学特性:消化生理和泌乳生理。
A消化生理特点:①牛为反刍动物,有瘤,网,瓣,皱胃。
前胃无胃腺,真胃有胃腺。
②采食和饮水:牛喜爱吃酸甜味的饲料。
采食速度快,不经仔细咀嚼即咽下,休息时进行反刍。
用舌头卷食。
牛饮水量为每天15~30升。
③唾液分泌:每天分泌100~200升,有利于消化饲料和形成食团。
④瘤胃和网胃的微生物(纤毛虫和其他微生物)消化:a分解利用碳水化合物b分解形成蛋白质c合成维生素⑤反刍:分为逆呕,再咀嚼,再混唾液,再咽下,一昼夜反刍6~8次,每次40~50分钟。
⑥食管沟反射:乳牛吸奶时直接进入瓣胃,防止乳汁在瘤胃内发酵。
⑦瓣胃的消化:瓣胃能将较大的食物磨碎。
⑧排泄:正常尿9次,排粪12~18次。
牛采食粗饲料的意义a能有效地刺激反刍和唾液分泌,维持瘤胃内的正常环境b起到瘤胃填容作用,促进蠕动和后送c保证牛乳中有高的乳脂量。
B泌乳期生理特点:分泌和排出过程。
①乳房的结构a 乳区的结构:2个乳房,4个乳区,4个乳头各个乳区相通,各个乳区都有独立的泌乳系统。
②乳腺结构a乳腺泡和乳腺导管系统的实质b由纤维结构的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的间质有保护和支持实质的作用。
乳腺的发育:母牛干奶期40~60天。
牛的生物学特性:①群居行为;②放牧行为(吃草最活跃时间为早晨和黄昏);③母性行为(母牛产子2小时即可与犊牛建立牢固的关系);④性行为:公牛站立在母牛尾部,守护行为。
母牛的反应为站立不动;⑤牛的鼻镜干燥说明或停止,对周围环境敏感性高b无公牛时嗅闻其他母牛的外阴,追随爬跨或接受其他牛的爬有疾病的发生。
牛的生态适应性:(1)不同牛种的地域适应性:高原高寒适应性,热带适应性,广泛适应性。
(2)环境温度适应性:耐寒耐热,高温时出汗和喘息调节体温。
(3)环境湿度适应性:以50~70%为宜(4)抗病和死亡率奶牛的外貌特征:a皮薄骨细,血管显露,被毛细短而有光泽。
B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c胸腹宽深,后驱和乳房特别发达,细致紧凑特点表现明显d从前视,侧视,被视均呈“楔形”。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d204d95a58da0116c17495a.png)
架子牛:通常就是指未经育肥或不够屠宰体况得幼牛,就是幼牛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或日粮营养水平较低得情况下,没有引起牛生长发育得变化,但使牛生长速度下降,骨骼、内脏与部分肌肉优先发育,搭成骨架,形成架子牛。
1、体高:又称鬐甲,就是自鬐甲最高点到地面得垂直高度。
过瘤胃蛋白:通过瘤胃而未经微生物消化分解得蛋白质通常称为过瘤胃蛋白。
过瘤胃蛋白与瘤胃微生物一同由瘤胃转移到真胃,随后进入小肠,继续进行消化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单细胞蛋白。
按生产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石油蛋白、甲醇蛋白、甲烷蛋白等;按产生菌得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细菌蛋白、真菌蛋白等。
奶牛能量单位(NND): 指1Kg含脂4%得标准乳能量,及3、138MJ产奶净能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全混合日粮(TMR):全混合日粮,指根据牛群营养需要得能量、粗蛋白、粗纤维、维生素与矿物质等,把揉切短得粗料、精料与各种预混料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将水调整为45%左右而得得营养较平衡得日粮。
标准乳FCM:乳脂含量4%得乳。
排乳反射:挤奶操作与犊牛吮吸时,使母牛乳头与乳房皮肤得神经受到刺激,传至神经中枢导致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经血液到达乳腺,从而引起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使乳腺泡腔内与末梢导管内储存得乳受挤压而排出。
初乳:母牛产犊后5-7d内所分泌得乳。
常乳:常乳就是指雌性哺乳动物产后14天后所分泌得乳汁,也称作成熟乳。
305天产奶总量:奶牛自产犊第一天开始到第305天为止得总乳量,当实际挤奶天数不足305天得,以实际奶量为305天得乳量,而超过305天得,则从305天以后得奶量不计在内。
补偿生长:当幼畜营养贫乏,饲喂量不够或由于饲料质量不好,牛得生长度变慢或停止,当营养液恢复正常时,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得饲养才能长到正常体重得特性。
补偿生长:肉牛在生长发育某阶段中,因营养不足,而使生长速度下降,一旦恢复高营养饲养水平,其生长速度比正常加快,经过一段时间后使体重达到或接近正常某阶段未受限制得水平,即为补偿生长。
养牛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养牛学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efe64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c.png)
养牛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养牛是一项广泛的农业生产活动,对于提供肉类和乳制品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养牛学作为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牛的生理生态特性、疾病预防与治疗、饲养管理、配种选种、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就养牛学知识点进行总结:一、养牛基础知识1. 牛的分类:包括奶牛、肉牛、工牛等。
2. 牛的生理生态特性:例如牛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生理特性。
3. 牛的行为特征:例如牛的饲料摄取行为、社会行为等。
4. 牛的饲养环境:包括牛舍设计、通风管理、温度湿度控制等。
二、牛的饲料营养1. 牛的营养需求:例如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需求。
2. 牛的饲料来源:包括青贮料、干草、浓缩饲料、玉米等。
3. 牛的饲料策略:例如饲料混合比例、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等。
4. 牛的饲料管理:包括饲料的储存、喂养时间、喂养量等。
三、牛的疾病预防与治疗1. 牛的常见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2. 牛的疫苗接种: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方法等。
3. 牛的疾病诊断与治疗:例如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药物的使用等。
四、牛的繁殖与配种1. 牛的繁殖特性:包括发情行为、怀孕期、产犊过程等。
2. 牛的配种方法:包括人工配种、自然交配等。
3. 牛的遗传育种:例如优良品种的选育、基因改良等。
五、牛舍管理与环境控制1. 牛舍设计与装修:合理的舍舒适度、维护性和操作性。
2. 牛舍通风与卫生:保持牛舍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
3. 牛舍温度与湿度控制:保持舍内的适宜环境温度和湿度。
养牛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掌握牛的生理生态特性、饲养管理技术、疾病防治知识、繁殖与配种技术、养牛环境与舍舍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希望上述养牛学知识点总结对于广大养牛爱好者有所帮助。
牛生产学_第二章
![牛生产学_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3706b8b3960590c69ec3763c.png)
四 肢 上 部 深 厚 , 下 部 短 实
肋骨很弯 曲
11/12/2014
第二章
肉用品种代表品种
牛的生物学特征与品种
1、海福特牛—原产地为英格兰, 体躯毛色为暗红色或黄红色,头部、颈、腹下、尾帚、 四肢下以及鬐甲部为白色(六白)。
第二章
牛的生物学特征与品种
2、夏洛莱牛—原产法国 全身毛色为白色或乳白色。全身肌肉很发达,尤其是 臀部肌肉圆厚、丰满,尾部常出现隆起的肌束,称" 双肌牛"。双肌牛
第二章
牛的生物学特征与品种
3、消化特点 由于牛是复胃动物,比单胃动物多了3个胃室(瘤胃、 网胃、瓣胃),所以形成牛对饲料消化的特殊性。 瘤胃容积很大,占整个消化管的70%左右。牛瘤 胃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与牛“共生”的细菌和纤毛 虫,这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瘤胃的消化起着极 其重要的主导作用。能产生纤维素分解酶,将粗 纤维加以消化,还能利用一般家畜不能利用的非 蛋白质含氮物来合成细菌本身的体蛋白,进而被 牛消化吸收,成为牛的蛋白质营养。合成维生 素。
第二章
牛的生物学特征与品种
3、视觉、听觉、嗅觉灵敏,记忆力强 公牛的性行为主要由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所引起,并 且视觉比嗅觉更为重要。 4.记忆力强 公牛的记忆力强。 二、采食和消化特点 1、采食:牛是草食性反刍动物,以植物为食物,主要 是植物的根、茎、叶和籽实。 (1)牛适宜在牧草较高的草地放牧,当草高度未超过 5-10厘米时,牛难以吃饱,并会因“跑青”而大量 消耗体力。
第二章
中国黄牛
牛的生物学特征与品种
中国黄牛的主要特点是: (1)分布广,东起沿海各省,西至新疆、西藏,南到 台湾、海南岛,北至内蒙古、黑龙江等省; (2)数量多,目前黄牛数量9 000多万头,约占我国牛 只总数的70%; (3)耐粗抗病,性情温驯,能适应我国各地的气候及 生态环境。
牛生产复习资料
![牛生产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ec11509bb68a98271fefa44.png)
牛生产复习资料牛生产部分:1,牛羊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发展养牛业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客观需要。
发展养牛业是农业化结构调整的需要。
养牛业课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趋势:乳用牛品种向单一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单产不断提高。
肉用牛品种大型化、产肉性能增强、育肥方式转向节粮型。
乳用兼用牛发展迅速。
胚胎生物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生产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效益不断提高。
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饲养管理更加科学化。
杂交优势被充分利用,高档牛肉生产呈快速发展趋势。
水牛生产将由役用向乳用方向快速发展。
2,成年奶牛的饲养技术:1合理确定日粮:保持合理的精粗比例。
50:50左右。
选择合适的饲料原料。
保持饲料的新鲜洁净。
2定时定量饲喂3合理的饲喂顺序:粗-精-多汁-粗。
4充足清洁优质的饮水。
5加强运动。
6肢蹄护理7乳房护理8刷拭牛体。
9做好观察和记录。
3,育成牛的管理:1分群2运动与刷拭3乳房按摩4修蹄5称重和测量体尺6适龄配种4,干乳期的饲养管理:1日粮要保持适宜的纤维含量2限制能力过多食入。
3避免过食蛋白质。
4满足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
5刷拭牛体6保持牛床清洁干燥,勤换垫草7适当运动8分群饲养。
5,青贮步骤:1青贮设备的准备。
2青贮原料的收割和切断。
3装填与压实。
4密封和管理。
6, 乳用牛外貌特征;皮薄骨细,血管暴露,被毛短而有光泽,肌肉不发达,皮下脂肪沉积少,胸腹宽深,后躯和乳房发达,骨骼舒展,外形清秀,属于细致紧凑型。
7, 肉牛外貌特征:皮薄骨细,体躯宽深而低垂,全身肌肉高度丰满,皮下脂肪发达、疏松而匀称,整体呈圆桶状,头宽短,多肉,角细耳轻,颈短、粗圆。
属于细致疏松型。
8, 厂址的选择:1地势:通风良好、背风向阳、干燥的环境,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北高南低、总体平坦。
2土质:砂壤土最好3水源:地下水位2m以下,水源要清洁、充足,水质良好、取用方便。
4饲料:应选在接近牧场地或饲料产地。
养牛基础的知识点总结
![养牛基础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45c147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b.png)
养牛基础的知识点总结一、牛的品种1. 乳牛:主要生产牛奶的牛种,如荷斯坦牛、波尔牛等。
2. 肉牛:主要用于肉类生产的牛种,如安格斯牛、黑安格斯牛等。
3. 双用牛:集奶牛和肉牛功能于一身的牛种,如黑白花牛、黄牛等。
4. 工作牛:主要用于耕作、运输等工作的牛种,如印度耕牛。
二、牛的生理特点1. 繁殖特点:牛的发情周期为21天左右,怀孕期为约280天,每胎一般产1头幼仔。
2. 饲养特点:牛的日粮主要由粗饲料(如草料、玉米秸秆等)和浓缩饲料(如玉米、豆粕等)组成。
3. 生长特点:牛的生长速度较慢,从出生到成熟需要1-2年时间。
4. 健康特点:牛易患疾病,如犬瘟热、口蹄疮等,需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体检等措施。
三、牛的饲养管理1. 饲料供给:根据牛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用途,合理搭配日粮,保证牛的营养需求。
2. 饮水管理:保持牛棚内的饮水干净,确保牛群的饮水量充足。
3. 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消毒、驱虫等工作,确保牛群的健康。
4. 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牛棚,消毒饮水设施,保持牛舍内的环境清洁卫生。
四、牛的繁殖管理1. 发情检测:定期观察牛的发情征兆,如骚动、舔身、跃跃欲试等,以确定最佳配种时间。
2. 人工授精:选择高质量的种公牛,进行人工授精,确保配种的成功率。
3. 妊娠检测:怀孕期满后,进行妊娠检测,确认牛的妊娠情况,及时进行后续的养护工作。
4. 分娩护理:配种成功后,做好分娩的准备工作,随时观察产前产后情况,确保母牛的安全分娩。
五、牛的养殖场建设1. 牛棚建设:选择合适的场地,建造牛棚,确保通风良好、保温度好,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
2. 饲养设施:配置合适的饲养设施,包括饲料槽、饮水设施、卧榻等,方便牛的饲养和管理。
3. 疫病防治:设立疫苗接种区、检疫区等,确保疫病的防控工作得以开展。
4. 环境净化:建立粪污处理系统,处理牛棚内的粪便,保持环境的卫生与整洁。
六、牛的育种改良1. 选配种牛:选择优质的种公牛和种母牛,进行选配和交配,选育出高产、优质的后代。
牛生产学
![牛生产学](https://img.taocdn.com/s3/m/ebbcef2a647d27284b73513c.png)
牛生产学部分辅导第一章牛的产品及评定1、牛乳中乳蛋白的含量?答: 3.4%2.、乳中成分变化最大的是?答: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3、常乳的密度平均?答:1.0304、刚挤下的新鲜牛乳乳酸度一般为?答:16—18度0T。
5、牛乳房的乳区个数?4个6、标准乳的校正换算公式?FCM=M(0.4+0.15F)7、国际上规定的标准乳脂率为?4%8、屠宰率的计算方法?胴体重/宰前重×100%10、影响牛肉腐败的因素?温度、空气、酸碱度、水分11、1g乳蛋白质在机体内的发热量为?4.1kcal12、肉的保藏方法?干燥、盐藏、低温贮存、烟熏法、放射处理、药品贮藏、罐藏13、乳的成分?水分、脂肪、蛋白质、乳糖、盐类、维生素、酶类等14.初乳、常乳和末乳?初乳:一般产犊后1-7日内产的乳成为常乳常乳:一般7天后的牛乳在外观、成分及理会指标上趋于稳定,由此时直至干乳前所产的乳成为常乳末乳:牛乳在泌乳所产的乳15、青年牛和老年牛的增重区别?青年牛的增重主要是肌肉和骨骼、器官的增长。
而老年牛增重则主要脂肪的增长,一般1岁前的牛增重最快,以后逐渐减慢。
故国外一般肉牛在1、5岁屠宰。
最迟不超过两岁。
我国地方品种牛成熟较晚,一般1、5—2岁之间增重尚快,故在2岁时屠宰较宜。
16、牛的泌乳期?乳牛自产犊牛后开始产乳直至干乳期间称泌乳期。
17、牛乳的酸度?乳的酸度用“度”来表示;即以酚酞为指示剂,中和100ML牛乳所消耗的0.1摩尔氢氧化钠溶液18毫升,则此乳的乳酸度为18 0T。
18、奶牛的前乳房指数?前乳房指数(%)=前乳区奶量/总奶量×100%19、标准乳?一般以含乳脂率为4%的奶做为标准乳20、乳的巴氏杀菌法?从63度到低于沸点的杀菌处理称为乳的巴氏杀菌法21、牛酮体重?屠宰除去头、皮、四肢下端、内脏、尾、带有肾脏及周围脂肪重量22.毛皮、生皮、革?生产不经脱毛而鞣质的帶毛产品成为毛皮。
家畜屠宰后剥下的鲜皮在未加工前称生皮。
奶牛生产知识点总结
![奶牛生产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3a5794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f.png)
奶牛生产知识点总结一、奶牛的生理特点1. 雌性奶牛一般在10个月龄开始发情,首次配种的最佳时间为12~15个月龄。
2. 奶牛的妊娠期为9个月,产后一般在60~90天内进入泌乳期。
3. 奶牛一般在每年发情2~4次,每发情一次需要2~3个月的时间。
二、奶牛的饲养管理1. 饲养舍环境(1)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15~25摄氏度的范围内,湿度控制在50%~70%。
(2)通风换气:保障奶牛舍内空气流通,防止氨气和二氧化碳积聚。
(3)日光照明:日照时间应达到10小时以上,可适当使用灯光补光。
2. 饲料供应(1)粗饲料:牧草、青贮料等。
(2)浓缩饲料:玉米、豆饼、糠麸等。
(3)矿物质和维生素:钙、磷、盐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应。
3. 生产管理(1)发情监测:定期观察奶牛的发情表现,及时安排配种。
(2)妊娠检测:使用超声波仪器或妊娠检测配合饲养管理,确保奶牛的妊娠情况。
(3)产后护理:产后给予奶牛充分的休息和饲料供应,及时进行产后护理和泌乳管理。
三、奶牛的疾病防治1. 奶牛常见疾病(1)乳房炎:主要症状为乳房肿胀、发热、产奶量减少等。
(2)消化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等。
(3)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尿结石等。
2. 疾病防治措施(1)疫苗接种: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2)药物治疗:根据疾病症状和病因,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3)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健康的饲养环境和饲料供应,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奶牛泌乳管理1. 泌乳时间和产奶量:一般为每天早晚各一次挤奶,产奶量根据奶牛品种和泌乳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泌乳后处理:奶牛泌乳后,应给予足够的休息和适量的饲料供应,确保奶牛的身体健康和产奶量的稳定。
五、奶牛的精密饲养1. 温度和湿度控制:利用精密饲养设备,控制奶牛舍内温度和湿度,保持舒适的饲养环境。
2. 自动喂食系统:使用自动喂食系统,按照奶牛的需要给予合理的饲料供应,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
3. 电子监测设备:使用电子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奶牛的体温、配种情况、产奶量等信息,提高生产管理的精准性和效率。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590331ccbff121dc368310.png)
架子牛:通常是指未经育肥或不够屠宰体况的幼牛,是幼牛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或日粮营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没有引起牛生长发育的变化,但使牛生长速度下降,骨骼、内脏和部分肌肉优先发育,搭成骨架,形成架子牛。
1、体高:又称鬐甲,是自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过瘤胃蛋白:通过瘤胃而未经微生物消化分解的蛋白质通常称为过瘤胃蛋白。
过瘤胃蛋白与瘤胃微生物一同由瘤胃转移到真胃,随后进入小肠,继续进行消化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单细胞蛋白。
按生产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石油蛋白、甲醇蛋白、甲烷蛋白等;按产生菌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细菌蛋白、真菌蛋白等。
奶牛能量单位(NND): 指1Kg含脂4%的标准乳能量,及3.138MJ产奶净能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全混合日粮(TMR):全混合日粮,指根据牛群营养需要的能量、粗蛋白、粗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把揉切短的粗料、精料和各种预混料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将水调整为45%左右而得的营养较平衡的日粮。
标准乳FCM:乳脂含量4%的乳。
排乳反射:挤奶操作和犊牛吮吸时,使母牛乳头和乳房皮肤的神经受到刺激,传至神经中枢导致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经血液到达乳腺,从而引起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使乳腺泡腔内和末梢导管内储存的乳受挤压而排出。
初乳:母牛产犊后5-7d内所分泌的乳。
常乳:常乳是指雌性哺乳动物产后14天后所分泌的乳汁,也称作成熟乳。
305天产奶总量:奶牛自产犊第一天开始到第305天为止的总乳量,当实际挤奶天数不足305天的,以实际奶量为305天的乳量,而超过305天的,则从305天以后的奶量不计在内。
补偿生长:当幼畜营养贫乏,饲喂量不够或由于饲料质量不好,牛的生长度变慢或停止,当营养液恢复正常时,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才能长到正常体重的特性。
补偿生长:肉牛在生长发育某阶段中,因营养不足,而使生长速度下降,一旦恢复高营养饲养水平,其生长速度比正常加快,经过一段时间后使体重达到或接近正常某阶段未受限制的水平,即为补偿生长。
第七章 牛生产
![第七章 牛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1e3ad000a76e58fafab003e5.png)
3)干乳法: • 预定干乳前一周,停止按摩乳房,日给 饮水3㎏左右,停喂全部多汁饲料、精料,只 喂干草,同时加强运动,逐日减少挤乳次数 。2-3天后改为日挤乳1次。第6天最后挤乳 一次,挤干净后用青霉素软膏注入乳头,再 用火棉胶封闭乳头。 干乳前产乳量为3-5㎏的母牛,可按计 划日期自然停乳,不需采取人工停乳措施。 保持乳房、牛床清洁。
四、牛的繁殖特性
1.单胎动物,双胎较少。 2 .牛的性成熟期为 8-14 月龄。初配年龄为 14-24月龄。 3.牛为终年发情。北方牧区的黄牛仅在夏秋 季发情,牛的发情周期为 18-25天,平均21天, 发情持续期平均为18小时。 4.牛的妊娠期平均为280天。 奶牛:280天计。 水牛:313-315天计。
二、适应性
散热机能不发达(汗腺不发达),比较耐 寒,而不耐热。水牛被毛稀、需下水散热, 只分布于黄河、淮河流域以南。
三、牛胃消化特点——瘤胃 • 瘤胃(第一胃)内有大量细菌、纤毛虫,它 们相互共生、协同作用。 • 细菌在菌体内酶的作用下,分解饲料中非蛋白 质含氮物(包括尿素)合成氨基酸形成菌体蛋白 。在第四胃,菌体蛋白被牛消化利用。细菌和纤 毛虫协同分解纤维素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乙、丙 、丁酸)被机体吸收。瘤胃一天所产挥发性脂肪 酸可供机体所需能量的60-70%。 • 瘤胃中微生物还合成VB、VK等。 • 由于牛的瘤胃占整个消化道70%,故要满足 牛的饱感,应以青粗饲料为主要日粮。
2)产房应防风保温,干净清洁。先准备好水桶、 消毒药水、肥皂、清洁毛巾、牛床厚垫草,产前 给易消化饲料防便泌。 3)发现临产征兆,先用0.1%高锰酸钾水擦洗外生 殖器。
4)接产:犊牛擦净、断脐、助产。 5)母牛产后易口渴,产后15-20分钟给予温稀汤: 麦皮0.5-1㎏、食盐50克、水约15-20㎏,加热 成粥状一次喂给。产后1-1.5小时用温水洗涤乳 房后,开始挤乳。产后1周内喂温水。
牛生产学资料
![牛生产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0ed17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a.png)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2、补偿生长:即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若因营养不足,管理不当造成生长发育受阻,当一旦恢复良好的营养、管理水平时,其增重速度比一般牛要快,经过一段时间后,能恢复到正常体重。
3、乳镜:是乳房沿会阴部向上夹于两肢之间的烯毛区。
4、腹围:腹部最膨大处的周径(卷尺)。
5、TMR:奶牛全混合日粮。
6、DHI:奶牛群体改良计划。
7、前乳房指数:是度量各乳区泌乳均衡性主要指标,指一次挤奶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比。
8、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技术。
9、MOET: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
5、BCS: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是指根据观察和触摸尾根、后躯和腰区的皮下脂肪蓄积量而进行的主观评分。
4、净肉率胴体净肉重占胴体重的百分比。
5、前乳房指数:是度量各乳区泌乳均衡性主要指标,指一次挤奶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比。
7、尻宽指数:坐骨结节的宽度对两腰角间的宽度的比例。
5、前乳房指数:是度量各乳区泌乳均衡性主要指标,指一次挤奶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比。
8、初乳:奶牛分娩后4~7天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与常乳比,色深黄而粘稠,有特殊气味,干物质含量高,含有维生素A、免疫球蛋白是常乳的数倍,含有镁盐、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等。
4、反刍:羊将储存在瘤胃的食团返呕回口腔,经过再次咀嚼后再吞回瘤胃的现象,是反刍动物正常的消化生理机能。
8、初乳:奶牛分娩后4~7天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与常乳比,色深黄而粘稠,有特殊气味,干物质含量高,含有维生素A、免疫球蛋白是常乳的数倍,含有镁盐、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等。
二、填空(每空0.5分)4、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鲁西牛和延边牛被誉为我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
5、为提高乳用牛的生产性能,加强乳牛的饲养与管理,最重要就是从瘤胃、子宫和乳房三个方面着手,也被人们称为奶牛的金三角。
6、乳用牛的干奶方法有逐渐干奶法和快速干奶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子牛:通常是指未经育肥或不够屠宰体况的幼牛,是幼牛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或日粮营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没有引起牛生长发育的变化,但使牛生长速度下降,骨骼、内脏和部分肌肉优先发育,搭成骨架,形成架子牛。
1、体高:又称鬐甲,是自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过瘤胃蛋白:通过瘤胃而未经微生物消化分解的蛋白质通常称为过瘤胃蛋白。
过瘤胃蛋白与瘤胃微生物一同由瘤胃转移到真胃,随后进入小肠,继续进行消化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单细胞蛋白。
按生产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石油蛋白、甲醇蛋白、甲烷蛋白等;按产生菌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细菌蛋白、真菌蛋白等。
奶牛能量单位(NND): 指1Kg含脂4%的标准乳能量,及3.138MJ产奶净能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全混合日粮(TMR):全混合日粮,指根据牛群营养需要的能量、粗蛋白、粗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把揉切短的粗料、精料和各种预混料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将水调整为45%左右而得的营养较平衡的日粮。
标准乳FCM:乳脂含量4%的乳。
排乳反射:挤奶操作和犊牛吮吸时,使母牛乳头和乳房皮肤的神经受到刺激,传至神经中枢导致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经血液到达乳腺,从而引起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使乳腺泡腔内和末梢导管内储存的乳受挤压而排出。
初乳:母牛产犊后5-7d内所分泌的乳。
常乳:常乳是指雌性哺乳动物产后14天后所分泌的乳汁,也称作成熟乳。
305天产奶总量:奶牛自产犊第一天开始到第305天为止的总乳量,当实际挤奶天数不足305天的,以实际奶量为305天的乳量,而超过305天的,则从305天以后的奶量不计在内。
补偿生长:当幼畜营养贫乏,饲喂量不够或由于饲料质量不好,牛的生长度变慢或停止,当营养液恢复正常时,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才能长到正常体重的特性。
补偿生长:肉牛在生长发育某阶段中,因营养不足,而使生长速度下降,一旦恢复高营养饲养水平,其生长速度比正常加快,经过一段时间后使体重达到或接近正常某阶段未受限制的水平,即为补偿生长。
围产期:是指奶牛临产前15d到产后15d这段时间,也可适当缩短或延长1周。
干奶,为了保证乳腺得以恢复与更新,在母牛妊娠期的两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泌乳,称为干奶。
干乳期的长短一般在45-75天,平均为50-60天。
干奶牛饲养管理:意义(满足胎儿发育要求、乳腺组织周期性休整、恢复体况、治疗疾病);干奶期长短(一般60天);方法(逐渐干奶法、快速干奶法);21、请列举不同类型牛的品种牛,乳用牛品种黑白花牛、乳肉兼用牛品种西门塔尔牛、肉牛品种夏洛来、海福特、安格斯、役肉兼用牛品种我国黄牛、秦川牛、南阳牛、主要水牛和牦牛品种魔拉水牛、尼里-瑞菲水牛、天祝白牦牛。
4、乳用牛的外貌特点(重点)奶牛外貌特点:皮薄骨细,血管显露,被毛细短而有光泽,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胸腹宽深,后躯和乳房特别发达,细致紧凑型特点表现明显,呈楔形。
答:乳用牛的外形要求:外貌特点,“三宽三大”:背腰宽、腹围大角宽、骨盆大后裆宽、乳房大腰并且,皮薄骨细、肌肉不发达、皮脂少、外形清秀细致。
局部鉴定(重点是乳房):大小、形状:容积要大,前部附着深广,延伸到腹部后部附着极高,使后乳房充满于大腿之间,突出于躯体后方;四乳区发育均称、乳头间距宽、底线平坦(叫四方形乳房)是最理想的乳房。
品质:“腺体乳房”——柔软,泌乳盛期,最理想比例:腺组75-80%,结缔组织20-25%。
肉牛外貌特征:肉用牛要求呈长方形体型,从前望、侧望、上望和后望,其轮廓均接近形。
前躯和后躯高度发达,中躯相对较短,四肢短,重心低,体躯短、宽、深。
颈圆粗而短,髻甲平而宽厚,背腰平宽,胸宽而深,臀部丰满而深,骨骼发育良好,全身肌肉丰满,皮下脂肪发达,被毛细密,富有光泽。
“五宽五厚”,即“额宽颊厚,颈宽垂厚,胸宽肩厚,背宽肋厚,尻宽臀厚”。
5、役用牛的外形特点答:从整体上来说:皮厚骨粗,肌肉强大面结实,富线条,皮下脂肪不发达,属粗糙紧凑体型。
役用牛的体型是前躯强大,而后躯较弱,显得前高后低,而腹线又反而显得前低后高,形成“倒梯子形”的侧面形象,这是役牛的理想体型,(前躯比较发达)属前强体型。
6、中国荷斯坦奶牛的特点(重点,着重讲解乳房部位)答:毛色呈黑白花,花片分明,黑白相间。
额部有白斑,腹底部、四肢腕、飞节一下及尾端呈白色。
体质细致结实,体区结构匀称。
有角,多数由两侧向前向内弯曲,角体淡黄或灰白色,角尖黑色。
乳房附着良好,质地柔软,乳静脉明显,乳头大小、分布适中。
牛的特殊消化生理现象:反刍,唾液分泌,食道沟及食道沟反射、瘤胃发酵及嗳气。
瘤胃和网胃的生物学消化:可消化饲料中含70%~85%的可消化干物质和约50%的粗纤维,并产生挥发性脂肪酸、CO2、NH3以及合成蛋白质和某些维生素。
微生物:厌氧性纤毛虫、真菌、细菌。
作用:分解和利用碳水化合物,分解和合成蛋白质,合成维生素。
牛的常用饲料:青绿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
过瘤胃保护技术:热处理、化学处理(锌处理、过瘤胃保护脂肪)。
提高秸秆饲用价值途径:适时收贮、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合理搭配。
目的:改良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增加营养。
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要点:合理分群、适当的营养梯度、经常检测日粮及其原料的营养含量、日粮营养要均衡、合理的投料次数、确保牛只采食空间、检查饲养效果。
牛的生理学特性:消化生理和泌乳生理。
A消化生理特点:①牛为反刍动物,有瘤,网,瓣,皱胃。
前胃无胃腺,真胃有胃腺。
②采食和饮水:牛喜爱吃酸甜味的饲料。
采食速度快,不经仔细咀嚼即咽下,休息时进行反刍。
用舌头卷食。
牛饮水量为每天15~30升。
③唾液分泌:每天分泌100~200升,有利于消化饲料和形成食团。
④瘤胃和网胃的微生物(纤毛虫和其他微生物)消化:a分解利用碳水化合物b分解形成蛋白质c合成维生素⑤反刍:分为逆呕,再咀嚼,再混唾液,再咽下,一昼夜反刍6~8次,每次40~50分钟。
⑥食管沟反射:乳牛吸奶时直接进入瓣胃,防止乳汁在瘤胃内发酵。
⑦瓣胃的消化:瓣胃能将较大的食物磨碎。
⑧排泄:正常尿9次,排粪12~18次。
牛采食粗饲料的意义a能有效地刺激反刍和唾液分泌,维持瘤胃内的正常环境b起到瘤胃填容作用,促进蠕动和后送c保证牛乳中有高的乳脂量。
B泌乳期生理特点:分泌和排出过程。
①乳房的结构a乳区的结构:2个乳房,4个乳区,4个乳头各个乳区相通,各个乳区都有独立的泌乳系统。
②乳腺结构a乳腺泡和乳腺导管系统的实质b由纤维结构的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的间质有保护和支持实质的作用。
乳腺的发育:母牛干奶期40~60天。
初乳营养特点:1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喂初乳来获得应变能力。
2初乳中含有大量的Mg盐,具有倾泻作用,有利于犊牛胎便的排出。
3初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4初乳中有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具有杀菌作用。
12、初乳的作用(重点)答:哺喂初乳指生后5—7天内母牛产奶,因其营养丰富,比较粘稠,故又称胶奶。
作用:a.初生犊牛胃肠空虚,第Ⅳ胃及肠壁上无粘膜,初乳可代替粘液作用,防止细菌浸入血液中,可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b.初乳含有溶菌酶和抗体,前者能消灭多种细菌,后者含有r-球蛋白抑制病菌的活动。
另外,K抗原凝集素,能抵抗特殊品系的大肠杆菌,保证犊牛不受病害。
C.初乳的酸度较高,促进胃液交酸,不利有害细菌的繁殖。
d.初乳促使分泌大量的消化酶,使胃肠机能早期活动。
e.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倾泻作用,利于排除体内胎素。
f.初乳含有丰富易消化的养分。
19、补偿生长是如何使用的。
答:a.3月龄以前受阻,3-9月很难恢复;b.受阻时间过长,亦难恢复;即使在结束期能达到理想体重,但肉质受影响。
注意:在肉牛生产中,为了要生产优质的小牛肉,不宜生长受阻,特别是对1-3月龄期饲养尤为注意。
在不影响肥育、培育效果前提下,可暂时喂低能量饲养以降低成本。
20、简述提高肉牛肥育效果的主要技术答:1)、品种和年龄选择, 2)、牛舍温度 3)、育肥天数 4)、饲料要求 5)、添加增重剂 6)、驱虫、健胃与管理 7)、适时屠宰21、TMR饲养技术是什么?其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答:TMR即全混合日粮,是指根据奶牛在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把铡切成适当长度的粗饲料以及精料补充料和各种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而得到的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再由发料车发料,让散放牛群自由采食的一种饲养方法。
最重要的意义是改善适口性,增加干物质采食量。
初乳营养特点:1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喂初乳来获得应变能力。
2初乳中含有大量的Mg盐,具有倾泻作用,有利于犊牛胎便的排出。
3初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4初乳中有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具有杀菌作用。
1、初乳对新生犊牛的意义是(1)由于母牛胎盘的特殊结构,母体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不能在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而新生犊牛无免疫能力。
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吃初乳来获得免疫能力。
(2)初乳中含有大量镁盐,镁盐具有轻泻作用,有利于犊牛胎便的排出。
(3)初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于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
(4)初乳中有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也有杀菌作用。
2、犊牛早期断奶的优点有:(1)节约大量的商品奶,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
(2)节省犊牛哺乳的人工费用。
(3)可促进犊牛消化系统尤其是瘤胃机能的尽早发育,对其以后提高生产性能有益。
干奶期的意思,母牛妊娠后期,胎儿生长速度快,胎儿大于一半的体重是在妊娠最后两个月增长的,需要大量营养,随着妊娠后期胎儿的迅速增长,体积增大,占据腹腔,消化系统受压,消化能力降低,母牛经过10个月的泌乳期,各器官系统一直处于代谢的紧张状态,需要休息,母牛在泌乳早期会发生代谢负平衡,体重下降,需要恢复,并为下一个泌乳期进行一定的储备,在10个月的泌乳后期,母牛的乳腺细胞需要一定时间进行修补和更新,并利用干奶期预防和治疗乳房炎。
因此,母牛在紧张的泌乳后期,有一定的干奶时间,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对母牛自身的身体健康和下一个泌乳期的稳定高产都是非常必要的。
干奶牛的饲养:干奶期饲养管理的目的:使母牛利用较短的时间安全停止泌乳,使胎儿得到充分发育,正常分娩;母牛身体健康,并有适当的增重,储备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以供产犊后泌乳之用;使母牛保持一定的食欲和消化能力,为产犊后大量采食作准备;使母牛乳房得到休息和恢复,为产后泌乳做准备,干奶期分为2阶段,即干奶前期的饲养和干奶后期的饲养。
1干奶前期的饲养,干奶前期指干奶之日起至泌乳活动的哺乳期,减少犊牛的哺乳量.根据目前我国的奶牛生产的水平,采用两个月哺乳期,总喂奶量为225-293Kg的方法较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