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思维中的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
社会比较与_大鱼小池塘效应_李小鹿
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机构都把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Marsh,Koller&Baumert,2001)。
而学业自我概念(academic self-concept,ASCs),即个体对自己学业能力的认识和评价,被认为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维度(Shavelson, Hubner&Stanton,1976)。
很多研究都证实了学业自我概念的重要性,例如,Marsh(1987)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对其今后的学术成就具有直接的影响。
然而,这一目标并非总是能够实现。
事实上,不断有研究发现,学业选择性环境中的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低于那些与他们能力水平相同,但是在非选择性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学生,即大鱼小池塘效应(Big-Fish-Little-Pond Effect,BFLPE)。
该效应假定个体的能力对学业自我概念有着积极的影响,而班级或学校学生的平均能力如果较高,则会对学业自我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
根据这一效应的预测,能力相同的学生在进入平均能力等级较高的学校或班级后,其学业自我概念会降低,而进入平均能力低的学校或班级后,其学业自我概念则较高。
1社会比较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这个概念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即个体把自己和与其具有类似生活情境的人相比较,对自己的能力、行为水平及行为结果做出评价的过程。
自该概念提出以来,很多研究者发现,社会比较的方向,即上行比较(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和下行比较(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和同化效应(assimilation effect)。
1.1对比效应对比效应是指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其自我评价水平背离比较目标的现象,即个体面对上行比较信息时会降低其自我评价水平,而面对下行比较信息时会提升其自我评价水平。
例如,一项经典的研究发现,当求职者面对一个衣着整洁、具有胜任力的其他求职者时,其自我评价水平会降低;而当面对一个邋遢且不具胜任力的求职者时,其自我评价水平会得到提升。
从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从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摘要】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青少年的社会化程度与网络密不可分。
本文试从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即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亚社会认同等四个方面探讨评析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社会化1.引言本文旨在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目前的研究多为分别从消极和积极方面进行论述。
本文认为,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不应只从网络本身的特性角度出发,还可以追本溯源,从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出发,叩问本质,对于发扬网络的积极影响控制其消极影响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2.影响2.1 社会角色引导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
对于处在特定社会位置、担负某种社会角色的个体,共同的社会要求和期待,使他们的社会生活具有了一致性。
根据社会同一性理论和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只有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和自我同一性,并由此获得自信和安全感。
(金盛华.2005.)网络时代,青少年的社会化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线形社会化模式”转变为“网状社会化模式”。
个体的社会认可来源不再仅仅停留在学校,而是扩大到网络中的各种关系,比如网络论坛、聊天室等虚拟社区。
57.3%的大学生有通过虚拟社区而和陌生人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经历。
在传统的线性模式下,青少年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被动服从,缺乏独立见解,个性受到压抑。
而在网状社会化模式下,青少年可以摆脱文化权威的压制,对文化价值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
(刘长城.2007.)青少年在网络中可以轻而易举地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同龄人,并聚合在一起共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在讨论中汲取不同的见解以逐渐形成自我独特的思考方式,而非以往单向地延续老师和父母的思维模式。
2.2 社会比较机制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有自我评价的需求,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比较,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
明星员工空降,如何打造“与星共舞”平台
45马君 彭媛 | 文才市场上的“追星”行径屡见不鲜。
无论是商界定制化人才“大礼包”,还是科技界“长江学者”,抑或区域“落户、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目的就是要吸引和凝聚最优秀的人才,从而打造“星光熠熠”的事业平台,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与星共舞”。
人企业在引进明星员工之后,需要警惕由于不当激励所引发的社会比较和组织“宫斗”。
要化解“星斗”,关键是要创建扁平和均衡的激励结构,引导新老明星员工调整社会比较维度,积极进行上行同化,在高水平层面结成互补式依赖结构,打造“与星共舞”的事业平台。
明星员工空降,如何打造“与星共舞”平台然而,花高价请过来的空降明星能否与组织现有的资源载体与人际氛围兼容,避免“南橘北枳”,值得关注。
学者马泰奥·普拉托(Matteo Prato)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引进高质量的人才并不总是能带来组织期望的效果。
相反,如果激励不善,还会因为利益格局重塑,在组织内引发一出新老明星的“宫斗”马君: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彭媛: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明星员工空降,如何打造“与星共舞”平台闹剧。
导火索:“追星”背后的错觉毋庸置疑,明星的加盟,在快速补强组织技术体系、增强人才厚度、激活内部竞争状态、扩展社会资源,特别是提升组织在业内的知名度和话语权等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优势,这也让企业趋之若鹜并乐此不疲。
正如美国顶级优秀人才聚集地硅谷内的咖啡店,都只招聘明星级咖啡师。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有两种“错觉”在加剧企业的“追星”行为,并为组织隐患埋下伏笔。
错觉一,“外来和尚好念经”。
组织内的存量明星员工由于经常与同事互动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传递隐性知识,他们知识诀窍的“神秘感”逐渐下降,而可替代性增强,这导致组织对他们的“新鲜感”也同步下降。
这本是组织运行中的自然现象,问题在于,很多组织缺乏识人善任的雅量,特别是玉汝于成的育人耐心,一旦保鲜过期,他们就不愿意继续投资存量明星员工,促进现有知识诀窍的迭代升级,而是将视线投向行业内的“新鲜”明星。
社会比较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
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6):944~949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对比效应75)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北京 产生究;自我、关注比较目标和关注自我与比较应产生调理机制—— 社会比较,对比效应,同化效应。
分类 社会比较还是同化效应?*邢淑芬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摘 要 社会比较直接影响人类的自我评价,对其统地回顾了社会比较的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的相关研目标之间的关系三个不同方面,阐述了对社会比较效和信息的视角,阐述了产生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的心关键词 俞国良100872)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
本文系并从关注节作用的各种不同因素;最后,从一种整合选择性通达(SA )模型。
号 B849:C91我是谁?人们如何评价自我?如何获得认同感?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所关注的问题。
但是,人类很难直接地获得有关自我的信息,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和评价是通过与周围参照框架(如他人)相比较而获得的[1,2],人类自我评价的效价(valence )和强度强烈地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3]。
因而,从本质上说,人类个体的自我评价具有相对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比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评价。
那么,社会比较究竟如何影响人类个体的自我评价?1 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在最近几年的社会比较研究领域,关于社会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即比较性评价(comparative evaluation )的相关研究不断地涌现。
综观这些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社会比较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主要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 )和同化效应(assimilation effect )。
1.1 对比效应1954年,Festinger 提出社会比较理论以来,就有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比较的方向(direction )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即上行比较(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和下行比较(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作用。
社会比较研究进展
3、自我满足 自我满足的目的是通过社会比较达到维护自尊、改 善情绪的目的,往往通过向下比较实现。 Wills(2000)认为个体倾向于与比自己差的人进行比 较,来维护自尊和主观幸福感,达到自我满足的目 的。 Lockwood(2002)发现下行比较对自我产生影响并不是 单一的:如果个体感觉自己不会像比较目标一样不 幸时,下行比较会提高其自我评价,达到自我满足 的目的,如果个体感觉自己也会像比较目标一样不 幸时,下行比较会威胁自我概念。
2.自我提高 自我提高的目的是通过与他们比较来获得改善与提 高,往往通过向上比较实现。 Vander,Zee等(1998)研究发现,癌症病人会花更多 的时间阅读其他病人的积极内容,而且阅读的积极 内容越多,病人积极体验就会越多。 Burlesson(2005)等人的研究发现,与比自己优秀的 人比较,不仅对于自己有鼓舞作用,而且可以改善 自我概念,产生同化效应,可以获得有关比自己优 秀的人达到成功的途径和方法。
(二)实验法 1、等级顺序范式
由Ladd Wheeler于1966年创立,主要用于考察社会比较的 方向问题。其操作程序是将群体在某个维度上的测验成 绩等级排序。被试可以选择性地了解在群体中其他名次 位置的某个人的分数。研究者就可根据被试的选择,来 考察被试所选择的分数是高于、低于还是与个体分数等 他,以及比较间的分数差距,来了解被试比较的方向。
Gervey(2002)在SEM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评价务实模型, 认为个体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具有多重动机。他把自我 增强和自我证实归结为情感动机,把自我评估和自我提 升视为学习动机。当面临比较信息,尤其是上行比较信 息时,在情感动机支配下会产生同化效应,在学习动机 支配下会致力于查找自我不足的对比效应。 Brown(2005)等人指出,社会比较信息会影响儿童的自 我评价判断,进而提高儿童知觉到歧视的可能性。
社会比较方向及目标可达性对行为水平的影响
社会比较方向及目标可达性对行为水平的影响摘要采用“错觉合取效应”实验材料,以正确率和反应时为行为水平的指标,探讨在coacfion的情景下,不同的社会比较方向及比较目标的可达性对个体任务操作水平的影响。
结果发现,成绩差异量越大,可达性越低;无论个体进行上行比较还是下行比较,当成绩差异量为20%时,其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成绩差异量时的行为水平。
上行比较时,不同的成绩差异量,任务操作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0%、30%、10%、40%;下行比较时,不同的成绩差异量,任务操作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0%、10%、30%、40%。
对个体心理紧张度进行方差分析发现。
当个体进行上行比较时,心理紧张度显著高于下行比较。
关键词上行比较,下行比较,可达性。
1 前言社会比较又称人际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心理现象。
Festinger提出的经典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力求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持有正确的观点、信念和看法,并且有正确了解自己能力的动机:当不能恰当地通过物理的或客观的手段检验个体的观念正确程度和能力水平时,个体将会把自己与其他相似个体进行比较,为主观上获得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信息。
根据社会比较的不同对象,可将比较分为上行社会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下行社会比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和平行社会比较。
个体进行社会比较后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
同化效应是指当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其自我评价朝向比较目标的现象;对比效应是指当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
其自我评价背离比较目标的现象。
研究发现,影响社会比较产生不同效应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快乐水平、自尊水平、比较目标的可达性、个体的自我确定性、比较信息的特异性、自我与比较目标之间的亲近性以及是否是群体成员等。
可达性是个体对于自己未来成就状态的知觉。
不同社会比较的可达性(accessibility)带来的知觉、行为的改变不尽相同,产生的效应也不同。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经典语录(活出鲜花怒放的人生)
朋友们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经典语录,你有没有这样一种体会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经典语录:年底公司发年终奖,当你看到你的奖金总额是5万元,而去年的这个数字只有1万的时候,你一定会兴高采烈,幸福感爆棚。
但当你偶然发现,同一部门里跟你能力业绩相当的同事小王,今年的年终奖比你多5000元的时候,你可能顿时就不淡定了,甚至变得不开心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经典语录?因为你在“比较”。
同样的事情,由于比较对象的不同,我们的感受也不一样。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与否,并不是取决于事实本身,而是更多的受到了预期和比较的影响。
“比较”让你感受不同那么我们为什么总是喜欢”比较“呢?从进化论的角度,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依附于某个部落或者集体,那么人们就会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是否被这个集体所接受和欢迎,是否会被抛弃或排斥。
所以这种影响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大脑,直至今天。
195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提出了社会比较的理论。
他认为,自我认识的不确定性是人们进行社会比较的主要原因。
每个人都有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冲动,但在缺乏客观标准的情况下,我们会把他人当作比较的尺度,在比较中获得意义。
所以,这也就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谈论“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的原因。
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比较没有好或者坏之分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那么比较是不是就一定不好呢?不是的,比较其实是一个中性词。
比较可以分为三种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经典语录:向上比较、向下比较和平行比较。
向上比较,顾名思义,就是跟比自己强的人作比较。
同样是向上比较,如果是仅在财富、声望、社会地位方面的“向上攀比”,就会让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给我们带来痛苦、嫉妒、抱怨等负面情绪。
如果是选择积极心态、正向思维,可能就会带给我们正向激励,激发我们的斗志,让我们愈战愈勇、奋发向上。
“比较”分为三种:向上、向下和平行其实,每一种比较都可能带来两种效应: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真实的和想象的他人存在影响的学科.(主要研究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第二章社会情境中的自我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是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各方面的特征。
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
自我图式:是个体按照特定方式组织与自我有关的信息的概念结构。
社会比较的效应同化效应:当社会比较信息对界定自我提供解释框架时,个体会把信息融入到自我概念中,产生同化效应。
对比效应:当社会比较信息是一种比较标准并对个体的自我评价有伤害时,个体会把信息排除在自我概念之外,产生对比效应。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主要指个体关于自己能够处理不同情境问题的乐观信念.控制点:人们认识到的致使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可控程度。
认为内在因素具有控制力的人即内控者……对控制力所在位置的稳定认知倾向即控制点。
习得性无助:将多系失败无条件地归因于自身因素的个体,会习得一种自我失控感,认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无效的,因此会放弃努力,被动屈从,变得淡漠而毫无激情。
即从自己的行动中习得了无助感。
自尊指个体对自己的态度。
包括三个含义:整体自尊:个体对自己的积极态度.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能力和特性的评价,为自己骄傲。
自我感受:瞬间的情绪状态和自我体验.印象管理: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虚假普遍性效应:在道德方面,当人们行为不佳时,人们会高估自己观点和立场的普遍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当人们成功时,人们会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
自我设妨:指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
第三章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检索相应的信息,并对社会性信息赋予意义,从而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决定自己的反应的信息加工过程。
图式:指围绕某个中心主题,帮助人们组织社会信息的心理框架。
信念固着:人们关于自己和社会世界的观念会保持下去,即使知道支持这些信念的证据是虚假的,固有的信念也还会继续保持。
同化现象
强迫同化是一个民族利用暴力或特权强制别的民族放 弃自己的特征而成为它的一部分。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统 治民族的统治阶级对被统治民族的强制上。如王莽新朝时, 强迫匈奴人改匈奴称号为汉族称号,改匈奴人姓名为汉人姓 名。清初满族统治者强迫汉人改穿满人服装,照满人习惯蓄 发。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强迫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 校只准用汉文和汉语教学,不准使用各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 等。强迫同化是以被同化民族遭受很大的痛苦和牺牲作代价 的,是民族压迫的一种表现,因而受到被统治民族的坚决反 抗。无产阶级坚决反对强迫同化。
当某一色被其他色所包围时,如果被包围的色在色相、明度 方面与包围色非常接近,或者两者面积对比十分悬殊,被包围 之色面积很小,那么,被包围之色就会被包围之色“吃掉”, 这种色彩现象称之为色彩同化。其原因是色彩对比的视觉刺激 值小于视觉的可见值。例如,在大面积浅黄色背景上配以与此 色明度非常接近的浅橙色,橙色在视觉上不起作用。再如,在 大面积绿色背景上,配以针尖般大小的红色,虽然红绿互补, 对比强烈,但是由于面积过分细小,使眼睛难以发现红色的存 在。因此,色彩构成时应恰当地调节各色之间在色相、明度、 纯度以及面积比例的对比度,充分发挥各色的视觉作用,避免 发生色彩同化效应。
• •
• •
• •
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 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 程。即生物体利用能量将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的一系列代谢 途径. 同化作用(assimilation)是生物新陈代谢当中的一个重要 过程,作用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 能量的过程。因为是把食物中的物质元素存入身体里面,故 谓“同化作用”。 同族交往时,自然吸收先进民 族的文化,逐渐改变、直至最后完全丧失自己的民族特征,变成了别 的民族。整个过程是自愿自然演进的,没有借助于暴力、特权和任 何强制手段。但是,在同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斗争,被同化民族中往 往有少数人特别是统治阶级中的当权者,企图用行政命令的办法阻 止同化的趋势,但其结果总是阻挡不住。因为,自然同化是先进取 代落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 同化在世界各国和中国历史上曾大量发生。美利坚合众国在1891~ 1909年的19年中,从欧洲迁去移民1000多万人,其中有奥地利人、 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匈牙利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波兰 人、俄国人(大部分是犹太人)、瑞典人等。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移 民后来逐渐同化,形成了美利坚民族。Β.И.列宁曾形象地把纽约 州比作碾碎民族差别的大磨房。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几十万 俄罗斯农民和工人被吸引到乌克兰民族地区,很多人被乌克兰民族 所同化。中国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契丹、羯等族 的一部分,进入中原地区以后,受到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逐 渐地接受了汉族的文化,最后丧失了本民族的特征,成为汉族的一 部分。这种自然同化具有极大的历史进步作用。
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
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
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是比较思维过程中较常见的两种效果相反的现象。
同化效应是指当人们接触启动信息后,对目标的判断会转向由启动所激活的信息,从而做出与之一致判断的现象。
而对比效应则是指当人们接触启动信息后,对目标的判断会转离由启动所激活的信息,从而做出与之相反判断的现象。
在社会比较中,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也有体现。
例如,看到比自己好的人会自我感觉糟糕,看到比自己差的人会自我感觉良好,这就是对比效应。
而同化效应则相反,是看到比自己好的人会想努力成为跟他一样好,看到比自己差的则想进一步堕落算了。
然而,具体产生同化效应还是对比效应,会受到一些调节变量的影响,比如比较目标是否通过努力可以达到。
在时间自我的研究中,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也有所体现。
时间自我的同化效应就是自我发展的同一性,即个体觉知到过去我、现在我和未来我之间是相互连接的,对它们的评价是一致的。
而时间自我的对比效应则是指自我发展的变化性,即个体觉知到过去我、现在我和未来我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对它们的评价明显不同。
100个影响生活的心理效应
100个影响生活的心理效应影响生活的心理效应有很多,下面列举了100个常见的心理效应,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些影响。
1.赫尔岑效应: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更能控制事件的结果。
2.负面偏见:对负面信息的过度关注和记忆。
3.鲁棒效应:人们对正面信息的接受程度高于负面信息。
4.权威效应:倾向于信任权威人士的观点和意见。
5.归因偏差: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6.选择性感知:倾向于注意和接受与自身观点一致的信息。
7.群体极化:在群体中,个体倾向于采取更极端的立场。
8.情绪传染:情绪在群体中传播,导致情绪共振。
9.见证者效应: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对事件的反应可能会改变。
10.锚定效应:首次接收到的信息对后续判断和决策产生影响。
11.辨别性错误:根据第一印象或已有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来评价他人。
12.权力幻觉:拥有权力的人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判断。
13.归属地偏误:倾向于将成功归功于个人能力,而将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
14.同化效应:在群体中,个体倾向于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
15.可得性启发:基于记忆中易获得的信息作出判断。
16.面部特征效应:对面部特征的注意和记忆程度较高。
17.比较效应:对比影响对物品或人的评价。
18.被动暴力效应:观看暴力行为会导致个体变得更加暴力。
19.自我确认偏见:寻找和接受与自身观点一致的信息。
20.确认偏见:倾向于寻找和接受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
21.虚构一致性:为了保持一致性,个体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
22.权力失衡:权力分配不均可能导致冲突和不公平感。
23.信息过载:由于接收到大量信息,个体难以有效处理和记忆。
24.合作效应:合作和团队工作对个体的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25.社会认同:个体倾向于与他人建立共同身份和归属感。
26.共情效应:与他人共享情感和体验。
27.心理回避:对于令人不快或挑战性的情况,个体可能会采取逃避策略。
28.选择困难症:在面对多种选择时,个体可能会感到困惑和焦虑。
社会比较交换关系对新生代员工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
社会比较交换关系对新生代员工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陶厚永;胡文芳【摘要】以武汉、深圳、南京三地的企业新生代员工为样本,采用结构化问卷,围绕社会比较交换关系和下属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以及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和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后,社会比较交换关系对下属的职业成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比较交换关系的质量越高,下属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同时,为了回报领导的信任,下属往往会持续加大工作投入,因而更易获得职业成功,工作投入在社会比较交换关系和下属职业成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鉴于新生代员工的个人主义倾向更为明显,会对我国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导向的作用有所抵消,因此,集体主义倾向的中介调节效应并不显著.【期刊名称】《管理学报》【年(卷),期】2015(012)012【总页数】9页(P1764-1772)【关键词】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工作投入;职业成功;集体主义;社会比较交换关系【作者】陶厚永;胡文芳【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31 研究背景新生代员工已成为企业发展和创造社会财富的生力军,对这部分员工的关注及管理,是为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工作投入是员工在工作中持续体现的积极情感和高强动机,反映了员工在工作角色中的生理、认知和情感投入。
此外,个体不仅是组织环境的消极反映者,更是组织环境的积极塑造者。
新生代员工工作投入行为的产生是外部环境与个体内部因素(如认知、情感因素、价值观念等)交互作用的产物[1]。
鉴于此,探讨组织环境因素与工作投入及结果变量的关系,并关注个体特质对这类权变关系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根据领导-成员交换(leader-member exchange,LMX)理论的核心观点,由于资源、精力等的限制,领导会和下属建立起亲疏远近的关系,并采取差别有序的管理方式[2]。
同化效应
同化效应目录概述道德规范中的同化效应色彩的同化效应示例应用概述同化效应(Assimilation effect)指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逐渐接近参照群体或参照人员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外部环境的一种不自觉的调适。
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启示在班级管理中:差生往往和差生来往,其伙伴群朝着不良方向越滑越远,各自的不良行为受到同伴的强化和激励,并在态度和行为上作出一致性的调整,使自己逐渐接近伙伴的不良态度和行为,这种情况属于负同化,也就是“近墨者黑”,这是学生态度转变工作中应当力求避免和慎重对待的。
我仔细分析了他们的人际氛围,和交际圈,看他们跟哪些优生有共同语言,再与他们磋商后,将其与他们能接近的优生编坐在一起,为他们寻找新的伙伴,营造新的学习环境。
不久,班上便有了许多“小老师”,学风开始好转。
道德规范中的同化效应所谓同化效应,指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吸收新的道德规范,并把新的道德规范有效地纳入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之中。
在这一效应中,并非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能被纳入个体的道德认识结构中,因为个体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
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经过个体的认知结构的整理、分析、组合、转换,才能形成具有整体性、一般性的道德认知结构。
在这一心理活动过程中,个体的认知结构发生了量的变化,亦即新的道德规范被有效地吸收并促使个体认知结构发生某些预期的变化。
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认知结构,而是使个体认知结构具有了更强的同化能力。
情感的同化效应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理解对方的处境和心理状态,并产生与对方相同、相近的感情,这就是情感的同化效应。
注重情感的同化效应,不仅可以消除对方的恐惧、疑虑、对峙心理,而且对融洽对方的情感,启发对方的觉悟,转变对方的认识,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启示发挥情感的同化效应,应把握住以下两个技巧:一是利用人们常相信“自己”的心理态势,尽量让自己“等同”于对方,感化对方,打消对方的抵触、防御心理。
消费者行为心理中的对比效应研究
消费者行为心理中的对比效应研究一、引言消费者行为心理是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内容,对比效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心理机制。
对比效应主要指的是在消费者做出选择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选项之间的直接比较影响,从而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本文将会从对比效应的概念、对比效应如何发生以及对比效应对消费者行为心理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对比效应的概念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指个体在比较两个或多个类似物品、事件或情况时,其对第一个或前几个比较物的判断受到后面比较物的影响。
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消费者行为中,对比效应指消费者在购买某一商品或服务时,会借鉴与该商品或服务相关的其他产品或服务的信息,进而对该商品或服务进行评价。
对比效应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的形式:1. 相对比较对比效应或者直接比较对比效应:消费者将多个商品进行直接的比较。
当不同的商品在某些属性上有显著差异时,这种比较效应就会出现。
例如,如果一家电商上有两种相同的智能手表,同时宣传“68%的用户会选择第一款”,那么消费者在进行选择时,就会有一种“如果68%的人都买了第一款,我也应该买第一款”的心理想法,这种心理对其决策产生了影响。
2. 系列对比对比效应(或称序列效应):消费者在经历了一系列商品后进行的比较。
称作序列效应,是因为消费者已经看到一些选择项的信息,随着轮流接触多个选择,他们的判断与倾向会发生变化。
例如,消费者在选择一款面霜时,选择的序列为:保湿度高-保湿度中等-保湿度低。
在选择时,可能会倾向于选择第一款,这是因为它相对来说保湿度更好,在选择序列后面的其他面霜时,可能就会对之前的选择做出反应,有一种“第一种不错,但是为什么没有更好的选择呢?” 的心理想法。
三、对比效应是如何影响消费者心理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其中对比效应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比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价格比较:当消费者看到某种产品的价格较高时,如果能够看到同类别的其他产品价格也较高,那么消费者就会感觉价格是合理的。
同化策略 对比策略变式策略
同化策略对比策略变式策略同化研究策略就是通过发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新知识吸收到已有的知识结构当中,这种方式能促进我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举例来说,一个中国小朋友原来不认识犬字,后来在学这个字时,他只是扫了一眼就记住了这个犬字。
但是让一个外国小朋友来记忆,他可能就很难记下来,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小朋友早就知道大这个字全只是多了个点而已。
但是外国小朋友不清楚,所以就会很难记住。
其实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会用上同化策略来帮助学生研究。
很多同学在背英语单词或者古文的时候你会觉得编些好玩的谐音来记忆会更加简单,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研究新知识的时候,如果有相似的知识,那么这些相似的知识便会帮助我们去理解陌生的知识,让研究新知识变得容易。
所以研究一个新知识时,我们首先要从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去寻找相似的息,找到原有的知识,再把新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拆成几个部分,然后逐部分进行对照,最后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相同点的基础上,记住和理解不同点就可以。
这个方法在实际研究中是怎么应用的呢?举个例子,有一位小学生他在研究分数的时候,对这个分子分母关系感到十分陌生,而且难以理解。
我发现他对除法也就是被除数与除数的关系还掌握的比较好。
这就是他大脑里原有的知识。
我把被除数与除数的关系和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引导他发现这两者的相似之处。
他自己就总结出来分数中的分子就相当于这个除式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母就相当于除式中的除数。
我再引导他观察他们的不同,他也总结出来,他们表示方式不同,一个利用横线将分子和分母分开,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一个利用除号,将被除数和除数连接起来,被除数在前,除数在后,让他跟随我的引导自己总结完了之后,他说他自己终于明白了。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发现,同化研究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异中见同。
接下来我们谈谈如何在数学研究的过程中去实际应用。
可以明确一点我们所见的数学题目不会超过100种,很多题目都是在一种题目的基础上改变一点所成。
社会比较对自我评价的影响——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
中文摘要社会比较的过程是较为复杂的,近些年社会比较的调节变量研究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热点。
传统社会比较研究是基于个体主义范式的,对群体因素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随着社会认同理论的兴起,研究者也开始从群体过程和群际关系来考察个体作为群体成员的群体身份,来考察群体认同与个体自我概念的关系。
本研究正是基于此种思路来探讨自我建构在社会比较中的调节作用,并重点考察了群际比较情景下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
研究一通过对自我建构激活层面的操纵,发现不同的自我建构层面导致了不同的社会比较效应。
结果显示,当我们跟他人比较的时候,若当个体的“独立我’’被激活时,会引发区辨历程,使得所比较对象变成“相对他人”而产生对比效果,对方表现好的时候会威胁到个体的自我评价,对方表现不好的时候则提升个体的自我评价。
当个体的“互赖我”激活时,则引发整合的历程,其表现良好时不仅不降低给个体的自我评价,反而会提升其自我评价。
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引入比较对象群体身份这个变量,发现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发生了变化。
结果显示,在向上社会比较时,个体我被激活所产生的对比效应,因比较对象的内群体身份所造成的同化效应而削弱,个体的自我评价并没有明显降低,只有在比较对象是外群体成员的时,个体我引发的对比效应才会发生。
而互赖我被激活所产生的同化效应因比较对象的外群体身份所造成的对比效应而削弱,个体的自我评价并没有明显降低,只有在比较对象是内群体成员的时,互赖我引发的同化效应才会发生。
最后,主要从研究方法和理论分析的角度审视和反思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就未来研究的方向做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社会比较;社会认同;自我建构;独立我:互赖我AbstractTheprocessofsocialcomparisonisverycomplex.Inrecentyearsthemoderatorsofsocialcomparisonresearchhavebecomeahotspot.Traditionalcomparisonresearchisbasedontheparadigmofindividualism,thefactorsofgroupsarenotgiventheattentiontheydeserve.Withtheriseofsocialidentitytheory,theresearchershavealsobeguntoexaminetheindividual’Sgroupidentityfromthegroupprocessandintergrouprelations,toexaminetherelationshipbetweenself-conceptandthegroupidentity.Thisstudywoddjustbeinaccordance谢ththeline,forexploringthemoderatorroleofself-construalandfocusingonitsmoderatoreffectininter-groupconditions.TheStudyIfoundthatdifferentlevelsofself-construalwhichledtothedifferenteffectsofsocialcomparisonthroughthemanipulationoflevelsofself-construal.Theresultsshowedthat,whenwecomparewiththeothers,iftheindividual¨S’personalself’isactivated,whichwilltriggertheprocessofdistinguishing,makingthecomparisongoalbea“relativeother”foracontrasteffect.Thegoodperformanceofotherwillhaveathreattotheindividual’Sself-evaluation,orthebadperformancewillenhanceindividual’Sself-evaluation.Whentheindividual’S“socialself”isactivated,itwilltriggertheprocessofintegration,other’Sgoodperformancewillnotreducetheindividual’Sself-evaluation,butcontrarilywillenhancetheirself-evaluation.TheSmdyIIbasedtheStudy,foundthatdifferentlevelsofself-construalwillledtothedifferenteffectsofsocialcomparisonthroughexporingthecomparisongoal’sgroupidentity.Theresultsshowedthatwhentheindividualissufferinganupwardsocialcomparison,thecontrasteffectofindependentselfwillbeweakenfortheassimilationeffectofin-groupidentity,SOtheindividual’Sself-evaluationwillnotsignificantlybelowered.Onlywhenthecomparisongoalisanom-groupmember,thecontrasteffectswilloccur.Buttheassimilationeffectcausedbyinterdependentselfwillbereducedforcontrasteffectofthecomparisongoafromtheout-group,onlywhenthecomparisongoalWasallin-groupmember,theassimilationeffectcouldwillOccurfrominterdependentself.Finally,theauthorrethinkedinadequacyofthisstudyatthepointofresearchdesignandtheviewoftheoreticalanalysis,anddiscussedfuturedirectionsinthisfield.Keywords:socialcomparison;socialidentity;self-construal;independentself;interdependentself⑨硕士学住论文MASTER’STHESIS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同化大于顺应的表现
同化大于顺应的表现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会遇到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思想,这些文化和思想往往会对人们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是同化还是顺应?同化和顺应都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但它们的本质不同。
同化是指一个文化或思想在与其他文化或思想接触时,通过吸收和融合其他文化或思想来自我发展和完善;而顺应则是指在与其他文化或思想接触时,为了适应环境和他人的需求而放弃自己的文化和思想。
因此,同化大于顺应,是一种更为积极、更为主动的文化交流方式。
同化是文化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同化可以让一个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地吸收和融合其他文化的优点,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这种吸收和融合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完善的过程,是文化的自我发展和进步。
例如,现代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中,吸收了西方文化的一些优秀的思想、技术和理念,如科学、民主、法制、市场经济等,这些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潜力。
相比之下,顺应则是文化的被动、消极和放弃。
当一个文化或思想在与其他文化或思想接触时,如果为了适应环境和他人的需求而放弃自己的文化和思想,那么这种放弃就是一种顺应。
顺应可能会让人们失去自己的文化和思想,导致文化的贫乏和思想的浅薄。
例如,有些人在与外国人接触时,为了迎合对方的口味和喜好,放弃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这种顺应可能会导致文化的丧失和自己的价值观的淡化。
同化大于顺应,是因为同化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文化交流方式,而顺应则是一种被动、消极的文化交流方式。
同化可以让一个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接触中不断进步和发展,而顺应则可能会让一个文化失去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因此,我们应该在与其他文化和思想接触时,采取同化的方式,吸收和融合其他文化的优点,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如何实现同化?同化需要有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需要有一个自信、自强的文化自觉。
首先,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欢迎其他文化和思想的到来,愿意接受其他文化和思想的优点和长处。
对比态原理
对比态原理对比态原理对比态原理是一种基于比较的思考方式,它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差异,来推断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
在科学研究、哲学思考、文化传承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一、对比态原理的定义对比态原理是指在分析问题时,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揭示其内在关系和特点的思考方式。
它是一种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上的认识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二、对比态原理的基本特征1. 对立统一性。
对比态原理强调事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相同之处,这些差异和相同构成了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基础。
2. 相对性。
对比态原理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而存在的,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单纯存在。
3. 全面性。
对比态原理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分析问题,尽可能地全面了解问题本质。
4. 实证性。
对比态原理强调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分析和判断,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
三、对比态原理的应用领域1.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通过对比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特点,如生物学中对比不同物种的形态结构、行为习惯等。
2. 哲学思考。
哲学思考中也广泛运用对比态原理,如辩证唯物主义中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
3.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中常常需要通过对比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
四、对比态原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问题本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3. 促进跨文化交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跨文化对比分析,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五、对比态原理的局限性1. 对比态原理虽然强调对立统一规律,但是它忽略了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容易出现过于简单化的分析结论。
2. 对比态原理过于注重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同之处,而忽略了事物本身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
什么是同化和顺应
什么是同化和顺应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图式看成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
1、同化: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
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内,是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吸收一样。
2、顺应: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和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儿童心理学史上,历来有遗传论与环境论的争论。
遗传论者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遗传决定的。
英国的高尔顿曾用家谱法来研究天才遗传的问题,他得出的结论是,名人的亲族易成名人,这便足以证明血统有力地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也就是说,天才基本上是遗传的。
环境论者持相反的论点。
在他们看来,遗传只是给予了某种可能性,唯有环境和训练才能决定其发展的结果。
有的甚至认为环境决定一切,根本否认遗传因素。
行为主义的创始者华生就曾说过:“给我一打健壮的孩子,在我的特别环境里教养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择一个训练,可以使之成为任何专家——医师、律师、画家、企业家,同样可使之成为乞丐盗贼,不管他们祖先的才能、嗜好、品性和种族是怎样。
”①这种自信来自于他用实验方法直接控制环境因素的动物研究。
随着遗传论与环境论的论辩,可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放弃了激进的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方的观点吸收到自己的阐释框架中。
也就是说,强硬的遗传论者或环境论者均相应变成了温和的遗传论者或环境论者。
大家都认识到,儿童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与文化等)两种势力交互作用和共同决定的。
有的学者将遗传比作种子,把环境比作土壤。
有土壤无种子固然长不出植物来,有种子而无土壤也不可能发育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思维中的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
摘要:比较思维是一种包含比较过程的认知方式或信息加工方式,而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则是比较思维过程中较常见的两种效果相反的现象。
对比较思维以及同化与对比效应的研究既有从基础认知层面上了解人类心智的内部过程及其理论机制,也有助于从社会环境层面上解释人类心智的外部复杂性,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比较思维;同化效应;对比效应
一、比较思维简介
比较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包含比较过程的认知方式或者信息加工方式。
比较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是心理物理学中常见的经验型比较,即从感官角度体验到的某种感觉上的相对性,例如当一盆温水与一盆热水相比较时会显得更冷;当然更多的是理性的抽象型比较,即从认知角度通过对可用信息的有效加工而得到的认识上的相对性,例如在希特勒面前强盗都看起来仁慈些。
经验型比较不涉及复杂的认知与信息加工,因此一般不在比较思维研究的考察范围之内,而抽象型比较不仅需要深度的语义加工和丰富的信息加工,还会因为加工方式与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由此导致的复杂性则是比较思维研究重点考察的问题。
在研究比较思维的众多领域中,社会比较是被涉及最多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研究领域。
社会比较,也即社会群体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它可以是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比较,可以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比较。
时间比较是另一个比较思维的研究领
域,它指的是在连续发展的时间自我维度上,过去、现在与将来的自我作为不同时期的自我形式之间产生的比较。
当然除了时间自我之外,还存在很多种可能自我的形式,这些自我可以是个体希望成为的理想自我、应该成为的自我、能够成为的自我或者害怕成为的自我等等。
这些可能自我也是个体自我概念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可能自我与现实自我间的比较(自我比较)也是一种有别于时间比较的特殊自我比较类型。
反事实比较是比较思维研究在近些年兴起的一个领域。
所谓反事实(counterfactual),字面直译为与事实相反,实际上是指并没有发生的或者不符合事实的,而反事实比较或是反事实思维,则是指在心理上先对已经发生过的事实进行否定,然后表征原本可能出现而实际并未出现的结果的一种思维活动。
总之,对比较思维的研究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大致可分为社会比较、时间比较、自我比较及反事实比较等,但是不管何种类型的比较思维,都可能会涉及两种效应的产生,即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两种效应的研究历史及其与比较思维的关系。
二、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的研究历史
有关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的一种较常见的定义是“同化效应指的是对某一刺激的知觉和判断朝向或靠近背景信息的情况,而对比效应指的是对某一刺激的知觉和判断背离或远离背景信息的情况。
同化就像一种磁力吸引将判断指向某一背景或标准,而对比则刚好相反,像一种排斥让判断远离某一背景或标准”。
虽然对于这两种效应特别是同化效应的定义在社会心理学界还存在争议,但有一点还是研究者们所认
同的,那就是在社会知觉与判断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两种结果相反的效应——同化与对比。
早在实验心理学出现之初,Helmholtz、Hollingworth等就已经在某些实验中发现了这两种效应的存在。
Helmholtz最先将对比效应描述为一种夸大感觉差异的知觉扭曲现象,这种感觉对比现象在多种感觉维度上(颜色、亮度、大小、形状、方向等)都有所发现。
同化效应的例证也跟对比效应一样常见,Hollingworth就曾研究发现个体倾向于根据之前项目的中值来预测下一个值,并且认为新值与中值间比实际更接近。
格式塔学派的出现对同化与对比效应的早期发现也有一定贡献,因为其知觉组织律观点中认为知觉的组织要么尽量减少刺激间的差异从而将知觉区域视为同质(即同化),要么当刺激间差异超过一定水平时强调这种差异(即对比)。
心理物理学研究中的背景效应也与对比现象有关。
虽然有这些发现,但是同化与对比效应在当时并没被用来研究复杂的认知与社会经验。
社会心理学领域开始关注同化与对比现象可以追溯到对社会判断、人际关系以及印象形成的早期研究。
Sherif发现在模糊、不明确或不好定性的情况下个体倾向于求助和采用环境标准(同化);Sherif的社会判断理论中有关态度转变的观点认为,个体是否采纳他人观点取决于他人观点与自身观点间有多大程度的相似性,当他人观点落在相似性区间里时,个体倾向于接受他人观点并在态度上接近他人(同化),而当他人观点落在相似性区间之外时,则个体倾向于坚持自己观点并在态度上否定他人(对比);Sherif更是将同化与对比概念引入了群
体关系中,并发现通过操纵群体间的竞争与合作可以影响群体间成员的敌意与认同。
Asch有关印象形成的研究发现尽管个体都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但人们还是试图在各种人格特征间建立联系并形成整体性印象,因此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好坏具有持续性效应从而影响对其随后的判断(同化)。
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算是社会比较问题研究的起源,虽然该理论中没有明确提到过同化或者对比效应,但其讨论的内容却与这两种效应密切相关。
该理论假设的前提是人们需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以及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也就是一种自我评价动机,在这种动机的影响下,个体会与他人比较那些在环境中不能直接检验的能力或观点,并伴有一种趋向一致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随着被比较他人的吸引力、重要性或相关性的增加而增加;寻求与他人观点的相似性会让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更有信心,观察他人的相似能力也会让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更多的了解,这些都跟同化效应有关。
尽管有上述这些研究,总体来说,在当时的社会心理学领域,同化与对比效应的研究较之其他研究还是无人问津的,只能算是某些研究的副产物。
当20世纪70年代社会知觉与归因理论逐渐开始流行后,前面所提到的一些相关理论也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影响着后人的研究,例如Goethals和Darley就将归因理论融入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并对其做了重新诠释,将社会比较与归因及自我评价融合在一起。
而Wills 受到Morse和Gergen的灵感启发在1981年发表了一篇有关向下比较的文章,并提出那些受到自尊威胁的个体会通过与比他更不幸的人比
较来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Tesser的自我评价维持模型也做出了较大贡献,因为他重点考察了社会比较中的对比现象。
该理论认为社会比较中存在两个互相竞争的过程(反射与比较)和三个关键决定因素(表现、亲近性和相关性),并且详细描述了个体是怎样通过改变自己或他人的表现、与他人的亲近性和相关性来维持一个积极的自我评价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社会知觉、判断与社会行为中的认知因素,即社会认知领域的兴起。
有关社会启动效应的研究发现,个体事先对某一概念的阈上或阈下表征会使其随后对某一模糊刺激的判断偏向此概念,即一种同化现象,这种启动不光会影响社会判断与知觉,甚至会影响到社会行为。
随着对社会启动效应研究的深入,不断有研究者发现同化并不是该启动效应的唯一结果,当启动概念过于极端或者呈现方式太明显时,反而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使个体的判断或知觉偏离该概念,产生对比现象。
社会比较领域也开始重新审视同化与对比效应的存在,例如在一项社会比较研究中,低自尊的女性会因为与富有魅力的女性比较而认为自己不够有魅力,而当其得知该魅力女性与自己同一天生日时,这种对比效应竟然消失并产生同化效应,即认为自己像魅力女性一样有魅力。
在另一项有关明星效应(superstareffect)的研究中,大学一年级新生在阅读一篇有关同校同专业同性别大四优秀学生的描述性文章后,会对自己有更高而非更低的自我评价,即一种向上比较的同化效应。
研究者开始慢慢意识到比较过程并不是单极化那么简单的,同化与对比效应也逐渐开始作为
比较思维中两种可能同时存在的现象进行考察,其影响也从最初的印象形成与社会知觉领域扩展到社会行为与自我评价以及更广泛的领域之中。
三、比较思维中的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要研究比较思维,就不得不考虑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的存在,而在研究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的相关领域中,也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比较思维的过程。
在近些年新兴的社会认知领域中,就有许多相关理论模型对同化与对比效应产生的内部机制进行了考察与假设,如Schwarz和Bless(1992)的包含排除模型、Mussweiler (2003)的选择性通达模型、Stapel和Koomen(1997)的解释比较模型、Markman和McMullen(2003)的反思评价模型以及F?觟rster、Liberman和Kuschel(2008)的整体型与局部型加工模型等。
不同的理论模型所关注的角度不同,但是不管角度如何,这些理论模型的思路却大同小异,即都是从解释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分别在哪些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及其原因这一问题入手,而比较思维则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对比较思维以及同化与对比效应的研究既有助于从基础认知层面上了解人类心智的内部过程及其理论机制,也有助于从社会环境层面上解释人类心智的外部复杂性,因此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
展,2005,(1).
[2]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6,(6).
[3]Stapel D A,Suls J.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in social psychology[M].New Y ork:Psychology Press,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