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培养体育核心素养

合集下载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一、立德树人的内涵和要求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新时代教育的使命所在。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重要命题中,明确指出:“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素养,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塑造健康阳光的校园文化,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力量也需要齐心协力,共同育人,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学术能力,更涉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多种有关核心素养的概念和模型,如美国的21世纪技能框架、澳大利亚的通用能力学习项目、中国的素质教育等。

这些核心素养包括了文化素养、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当前,中国教育已经对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这表明,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各地学校纷纷开展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育人文化建设和核心素养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三、关于立德树人和培养核心素养的关系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是教育的两个方面。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所在,核心素养则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在教育实践中,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是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而核心素养正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紧密关联、相辅相成。

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

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

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

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试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2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2.1 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

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体育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体育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体育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1、中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是一个科学、民主和反复的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的集体结晶。

2、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在建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时,一是要围绕“立德树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是要充分考虑和适应国情,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三是要树立整体体育教育观。

3、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整体构建,形成了包含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中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4、运动能力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
(1)体育的身体练习特性决定了运动能力的基础性。

(2)运动能力是其他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载体。

(3)运动能力使得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真正落地。

5、健康行为是发展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的核心:
(1)健康行为养成是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核心追求。

(2)健康行为养成进一步提升了运动能力核心素养的价值。

(3)健康行为养成为体育品德奠定了基础。

6、体育品德是提高运动能力和改进健康行为的保证:
(1)良好的体育精神有利于个体自觉提高运动能力和改进健康行为。

(2)高尚的体育道德能够促进个体在核心素养养成遵循良好的行为规范。

(3)积极的体育品格能够帮助个体正确对待核心素养养成中的社会互动。

7、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除了要理清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之外,更要清醒的意识到在今后的体育实践教学中,绝不能将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分裂开来
进行教学,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新课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立德树人新课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立德树人新课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特别是近年来教育部对“新课标”的出台,使得学校更多的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把重点放在学生核心素养,以培养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国际理解能力等核心素养为主题,要求教学内容、行为表现和学习方式都要围绕核心素养来结构化和评价。

立德树人新课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必须由学校整体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合法、文明、温顺、有礼貌的行为习惯及品德意识为起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国际理解能力等核心素养为目标,着力构建既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新体质。

一是德育教育要突出核心素养的特征,以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拒绝犯罪、坚持良好的社会道德礼仪、遵守法律法规等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

学校要加强思想教育,加强道德品质重视,重视每一位学生,在全程中培养学生自身的责任感,促进学生追求合法、文明、温顺、有礼貌的行为习惯及品德意识的培养。

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校要借助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改革中,要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实践、思考、发现,使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去发现、构建和应用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高校要推动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提升,不仅要从教学内容上实现这一目标,还要加强学生与国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加强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立德树人新课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必须发挥高等教育影响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具有合法、文明、温顺、有礼貌的行为习惯及品德意识,拥有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国际理解能力等核心素养,从而满足国家的发展需求。

只有着力推进立德树人新课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我们才能建设具有强大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人才,为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1、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

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

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

”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

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3、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

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

探讨在体育课堂中的立德树人的方法

探讨在体育课堂中的立德树人的方法

探讨在体育课堂中的立德树人的方法摘要:体育学科,是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工作,他对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学,必须要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落实到位。

在落实体育与健康教学任务的同时如何践行立德树人,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因此,本文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将立德育人理念落实到位。

关键词:学校教育立德树人体育教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中体育教育与其他科目不同,不但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立德树人要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发展身体素质,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遵守规则,敬畏规则,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其成为身体力行,精神文明,有志向,有抱负,身心健康的新时代骄子。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高中体育教学实践,浅谈下体育课堂中立德树人的几点做法。

一、教师自身的形象设计。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是教学的根本所在,只有以过硬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展现良好的课堂操控力。

体育教师,与其他科目教师不同,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一副好身板,这副好身板需要有扎实的体育运动技能基本功。

体育教师要多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积极锻炼身体,刻苦练习体育技能基本功。

教师身体外在形象很重要,试想一下,一位身材臃肿,着装不整,课上示范体育动作技能自身都不协调完不成示范动作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受到学生的尊重吗?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丰富的理论知识,良好的身体素质,标准漂亮的示范动作,这些会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师并不是以前人们脑中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形象,学生就会热爱体育课,跟随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节奏去训练,去运动。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教师自身就需要具有更高的师德境界。

师德师风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教师自身具有高尚的品德,就会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这无形中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近年来,教育改革风起云涌,教育部门不断强调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要求;核心素养,是指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合作能力、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

立德树人和培养核心素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校教育必须完成的重要使命。

通过本文,我们将探讨立德树人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

立德树人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是确保教育实现其根本使命的前提条件。

而核心素养,则是立德树人的具体表现。

学生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强健的体魄、积极的审美情趣和优秀的劳动技能。

这些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

只有立德树人,才能培养出具备这些核心素养的学生。

发展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的外在要求。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在当今社会,社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合作能力、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

这些要求,恰恰是立德树人的外在要求。

立德树人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学生具备这些核心素养。

只有培养学生具备这些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立德树人和发展核心素养相辅相成。

立德树人和发展核心素养不是孤立的两个概念,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只有立德树人,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而只有培养学生具备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立德树人和发展核心素养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不是学校的责任,也不是教师的责任,更不是家长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学校、家庭、社会,都要共同努力,共同肩负起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的基本素质。

本文将重点介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方法。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要求。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更全面的素养来适应未来的发展。

核心素养包括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等,这些素养不仅帮助学生在学术上取得成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情感管理能力等。

核心素养也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只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培养核心素养需要以立德为根本。

立德树人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素养不仅包括学术上的知识,更包括人格上的修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公民意识等。

只有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才能够做到理性思考、正确判断,同时也才能够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有勇气回应。

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

培养核心素养需要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还需要多角度地了解和体验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教育者可以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培养核心素养需要注重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者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个性化发展可以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梦想。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以立德为根本,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同时注重个性化发展。

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做最好的自己

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做最好的自己

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做最好的自己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

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阜阳市第十九中学自建校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用心思考未来,做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创新、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阳光健康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初步形成了我校“以德育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特色。

现就我校在德育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汇报如下:一、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学生阳光健康成长在学生德育教育中,十九中引进了一种全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自我管理,锻造杰出青少年”项目,其宗旨是:成就学生,解放老师,养成良好习惯,锻造杰出青少年。

该项目主张青少年自我组织、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意识、自我锻炼、自我反省,通过一年十二个主题的情商训练,养成各种良好习惯,使自己变得优秀。

配合自我管理每个月的教育主题,我校组织制订了与之对应的每个月的德育教育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强化自我管理训练成果,使学生知行统一。

为了使自我管理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学校开展了“诚信乐购”、“诚信考场”、“日行一善”等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我管理情商训练,不仅教会孩子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流,如何主动发展。

经过自我管理训练,阜阳十九中的学生在树立理想、制订目标、养成习惯等方面均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拥有了责任感、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懂得了感恩父母,关心他人。

家长普遍反映:到十九中以后,孩子变得更懂事了,自信了,更喜爱学校、喜爱学习了。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管理的专业化水平1、组织师德理论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每周利用教师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教育局相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有效加强师德建设。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始终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使其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综合素质,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将其贯穿于教育的各个层面。

立德,即立德修身。

立德,是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与人相处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融洽发展的基石。

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从小事做起,通过讲故事、树立榜样等方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养成正直、守信、勤奋、谦虚等良好习惯。

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注重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要使立德树人的工作取得真实的成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应该注重品德教育,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学校要注重传授知识的也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和机会。

社会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外部环境,社会应该关注青少年的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经验。

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努力。

教育工作者应增强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立德树人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是实现国家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核心素养,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有爱、有信任、有责任感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有道德修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摘要:2016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项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发布为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

此次教育体系改革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的概论进行了一个系统的论述;然后针对我国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教育体系我国在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首次提到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对“立德树人”的具体落实。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全面贯彻我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推动我国教育体系有效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因此,本文就“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研究具有非常积极的时代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概论1.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就是指所有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最关键的、共同的素养,是知识、专业技能和态度的一种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再加上后天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的。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学生在接受各个时期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具备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稳定的、开放的,是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的。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范畴。

我国教育部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由3个方面、6大要素和18个要点组成。

学生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并不是全民素养,而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能力等的综合体,是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根本保障。

二、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1.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教师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没有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教育为本”,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

立德树人,是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发展核心素养,则是指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艺术、文化、健康、社会等方面的素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本文将结合立德树人和发展核心素养这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教育中实现这一目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这个时代,道德沦丧、人心浮躁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教育应当植根于道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德情感和思想品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日后的成长中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展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知识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教育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科学素养、艺术素养、文化素养、健康素养、社会素养等。

这些素养不但涵盖了学科知识,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立德树人和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正确的导向。

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素养,做到知行合一,以良好的师德和师风来影响学生。

教育内容要更多地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外,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家庭和社会也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形成合力。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社会也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共同为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贡献力量。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在当今社会,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发展核心素养则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社会素养和健康素养等方面。

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共同构成了教育的重要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就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初衷。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阵地,要以德育为首要任务,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施育人工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质要求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因而,教育要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德育成为教育的灵魂。

立德树人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的重任。

要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道德情操,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化素养是人的灵魂素质,是评价一个人的最基本、最核心素养。

文化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素养、历史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素养、国学素养等方面。

学生应当具备对传统文化的基本了解和尊重,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丰富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素养。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是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学生要具备基本的科学常识和科学方法,具备探索和实践科学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和发明的能力。

信息素养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素质,是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用的能力。

学生要具备独立获取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具备信息加工和再创造的能力,具备信息伦理和安全保护的意识。

创新素养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素养,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动手能力。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3篇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3篇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3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一般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1年版)》)[1]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一般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进展的灵魂。

以下是本站我为大家带来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3篇,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1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一般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1年版)》)[1]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一般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进展的灵魂。

本课程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就需要培育同学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业质量、教学方式、学习评价等,换言之,本课程全部的教学环节都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和实践。

把同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好了,就是把同学培育好了,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针对详细的课程而言,语文课程要培育同学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数学课程要培育同学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育同学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等,即全部的课程都要努力为培育同学学科核心素养而开展教学。

只要全部的课程都通过各自的学科教育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同学就能真正获得全面进展,将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才能把同学当成人而不是当成机器来培育,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

《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同学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行与关键力量。

'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先天形成的,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形成的,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去促进同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学问和技能不等于学科核心素养,更不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部,只是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问和技能会渐渐生疏或忘却,但学科核心素养会伴随同学终生,并影响着个体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

164作者简介:刘豪杰(1997—),男,汉,山东烟台人,在读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与管理。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刘豪杰 山东师范大学摘要:文章对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梳理,自从核心素养的提出,学者以及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也从各个层面对如何发展培养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做了分析。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是核心素养的三大培养内容,发展核心素养是完善教育的基础,是社会的要求,抓住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抓住教育的根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教育201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颁布这项政策后,紧接着2016年年低又发表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征求意见稿》,以及2017年第三次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全面覆盖。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流传与全国上下,成为全国教育界的关注对象、焦点,引起了各所高校学者广泛的研究。

一、国内外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是什么褚宏启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关键少数”的素养,是各种素养中的“优先选项”,必须“聚焦”,必须根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确定核心素养[1]。

国内外对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很多研究,2002年美国成立了“21世纪素养联盟”,制订了《21世纪素养框架》,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英国修订《国家课程》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清楚而整体的表述、加拿大则发表了第一、第二版加拿大身体素质评估管理手册,CAPL 在全世界运用广泛等等。

国内则在教育部以及众多学者、专家的作用下,以裴新宇、夏雪梅、辛涛、柳夕浪、邵朝友、钟启泉、褚宏启的带领下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我国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体育核心素养包含什么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则是核心素养三大内容。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分析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分析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途径分析文/徐帅 李浪(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巴中..636000)摘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学生是高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载体。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个框架下,人才的核心素养受到极大关注,为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将思政教育元素和体育课程相结合,根据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人才要求培养学生。

学生的体育品德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本文针对高职体育学科的育人原则,进一步对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改革,深入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达到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同步培养的目标,并且对“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职体育 核心素养 培养途径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人才竞争日益剧烈,人才需要条件也更加具体,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体院教师应推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体育育人途径密切结合,培养高职学生端正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体育道德。

核心素养指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这种素养是能够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注重培养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是高职学生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的关键力量。

核心素养是高职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关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观念的转换传统模式下,高职体育课程是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为目标,不会在体育课程相关学科中融入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竞争合作等体育品德。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对于“立德树人”任务的普及,很多高职院校逐步将学生行为习惯、思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环节中,不断挖掘高职体育教师的教书育人内在价值,将知识技能的学习转移到能力本位课堂,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实现社会价值,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将高职体育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素材,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体育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体育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体育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罗定市分界镇中心小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学生的体质逐年下降,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监测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实施阳光体育活动、体艺2+1、国家体制测试数据上报等工作,目的都是努力改善学生健康水平。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

在此基础上拟定本学科核心素养如下:1.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因为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

2.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

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3.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让学生有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养成锻炼的习惯,有良好的体能、健康的体质,能通过体制测试达到良好以上标准。

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正确与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活动,了解体育文化、懂得科学锻炼以及正确进行运动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学精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并能科学掌握该项运动的比赛规则,为其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体育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体育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体育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然,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的灵魂,再加上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

这也其实是和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极为一致。

核心素养在立德树人中的“灵魂如何体现这是个问题。

知识终究在道德的作用下,才能产生无穷的正能量,而核心素养,就是给学生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让他们在遇到风浪的时候能够把握方向,能找到知识与道德的平衡点。

也就是说,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道德支撑,这也是核心素养的要义。

一:课堂导入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充分的营养供给之外还要配合一定的体育锻炼,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较重,面对的诱惑也是多方面的。

由于大部分中学生没有时间、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导致逐渐失去了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所以,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制定较为优越的教学策略,将较为固定的教学大纲进行分解,根据初中生爱玩、习惯与同伴共同学习的特点,丰富授课方式、融入更新颖的教学方式,以此引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而不是机械地进行课堂内容。

只有转变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下增强自身体能素质,进行必要地锻炼,完成训练目标。

二:教学内容1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初中体育课堂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强身健体、培养同学间感情的重要课程,目的是让初中生得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基本的体育兴趣爱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软文化方面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体育课程要不断地改革更新,一改之前散漫、混乱的状态,设计出更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出有综合素养的学生。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强调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终身受益。

我们要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首先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这不仅包括学生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立德树人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他们要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立德树人也包括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们要学会自律、自省,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具备创新创造的能力和精神。

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发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在知识、能力、素质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构建学生核心竞争力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当前,我们需要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责任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等。

培养道德品质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首要任务。

道德品质是立德树人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受益终身的重要素养。

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爱心善良、正义勇敢等优秀品格,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才能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素养。

在当前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快速获取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也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力量,合作意识是实现团队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两种素养同样是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加以支持和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德树人,培养体育核心素养
作者:洪强
来源:《新课程·下旬》2018年第02期
摘要: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体能,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

围绕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德育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也是新课标对中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

初中学生由于中考的压力,作业负担也越来越重,导致缺乏体育锻炼,然而必要的体育锻炼可以舒缓学生紧张的情绪,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复习。

因此,增加体育锻炼活动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件必要的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

一、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只有对一件事感兴趣才能投入其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地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态。

教师必须了解学情,才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相应的体育项目,让学生既能积极投入其中,投其所好,又可以保持在身体的承受范围之内,做到安全而高效。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追求挑战,渴望胜利,因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胜负欲是极为重要的。

尤其是有些枯燥无聊的理论知识,学生没有耐心倾听,导致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出错。

所以,教师要灵活变通,创新教学手段,改变传统刻板的教学模式,把繁琐的理论知识讲解得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长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们缺乏耐力和意志力,没有动力。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增强学生的训练信心,教师可以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标志物,起到鼓舞学生的作用。

二、训练体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学习是一个从接受新知识到忘记学过的知识再到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循环的过程。

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识。

学无止境,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学习让人进步。

体育学科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虽然它没有其他科目的形式化,在中考中所占比例也没有其他科目多,但是获得大量的体育知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要加强体育知识体系的完善,只有获得更多更新的体育知识,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生掌握了体育科学知识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把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大量的操练来总结经验,逐渐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中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就是课间跑和体育课,这还远
远不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例如,跑步是体育运动中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项目,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项目,但是他们在跑步过程中没有使用规范姿势,对他们的锻炼效果会有影响。

因此,教师要及时指导,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三、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逐渐变成了网络社会,学生都通过网络来解决问题,导致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弱化。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实践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运动过程中活跃四肢,活跃思维,让身心都得到发展。

体育项目也分很多种,比如田径、体操等,无论是哪种运动项目,都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进行积极锻炼,才能取得好成绩。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锻炼的特点,在训练学生锻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动手实践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动手实践最基本的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尽力完成。

初中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自律能力,他们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遇到困难先进行自我思考,而不是事事依赖父母和老师。

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经常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进而树立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

四、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的体育意识
针对新课标提出的关于体育学科的具体要求,体育锻炼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从心里接受体育,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生活态度。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精神是阳光向上的,学生主动投入体育活动中,可以体现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一个健康的身体需要将合理化的饮食习惯和科学的锻炼活动结合在一起,并且要持之以恒,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除了日常的体育课以外,体育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体育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春季运动会、夏季运动会、班级友谊赛等,然后角逐出班级团体奖,这样的比赛形式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意识。

总之,培养初中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学习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升学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需要掌握多门学科知识。

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做到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朱保海.初中体育教学中感性认识的提高[J].体育时空,2015(3).
[2]柏莉侠.新课改下对体育教学中德育认识[J].新课程,2014(7).
?誗编辑李博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