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例
体现联系观点的一组案例
体现联系观点的一组案例一、联系的普遍性艾菊出嫁艾菊的娘家在欧洲,开起花来不仅漂亮,而且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于是它被引进到美国。
艾菊出嫁美国后的确风光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却成了美国人的心头大患。
在美国西部,艾菊不仅侵吞了大量土地,而且在那里取代了当地的饲料草,毒杀了当地的不少牲畜,因为艾菊含有吡咯烷生物碱,这也是它可以作药用的原因之一。
1976年的空中拍摄发现,艾菊覆盖了美国西部1.2万平方公里。
如果不控制艾菊,当地的其他植物可能就会没命了。
于是,专家把艾菊的天敌红蛾(来自法国)和甲壳虫(来自意大利),一同引进到美国西部。
红蛾和甲壳虫都以艾菊的花和种子为生,它们与艾菊是与生俱来相互制约的冤家。
1988年艾菊在美国西部的覆盖量就减少了60%—90%,而且许多适应当地需要的植物,如饲料草,也恢复了生长。
评析: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统一整体。
引进物种必须考虑生态安全。
艾菊生长在欧洲时,与它周围的天敌物种之间能够相生相克,维持了生态平衡。
但它被移植到美国后,由于失去了天敌,打破了原有物种之间的生态链条,艾菊在美国成为了入侵植物。
该案例可以用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内容的教学。
二、联系的客观性1、印度洋海啸带来的思考2004年12月26日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发生的特大地震引发海啸,剧烈震动后,巨浪呼啸,以催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
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巨浪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
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在印尼、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科学家指出,这次海啸的危害之所以如此之大,除了地震的原因外,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许多做法是加重海啸损失的重要原因,比如当地为发展旅游业,近海修建密集的居住区,破坏能减弱海浪的红树林和珊瑚礁,使海边失去一些天然屏障,加大了海啸的破坏程度。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系的观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全局观念,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二、教学内容1. 联系的定义和特点2. 联系的种类3. 联系与发展的关系4.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5. 联系观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联系的定义、特点和种类,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2. 教学难点:联系与发展的关系,联系观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系的定义、特点、种类和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联系观点应用实例。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
2. 讲解联系的定义、特点、种类:PPT展示,讲解联系的概念、特点和种类。
3. 讲解联系与发展的关系:阐述联系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实际案例,分析联系观点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6.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联系的定义、特点、种类的掌握程度。
b. 学生运用联系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c.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联系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联系的定义、特点、种类和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2. 案例素材:提供几个实际案例,用于分析联系观点的应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联系的定义、特点、种类。
2. 第3-4课时:讲解联系与发展的关系,分析实际案例。
3. 第5-6课时:小组讨论,学生运用联系观点分析问题。
4. 第7-8课时:总结与反馈,布置课后作业。
九、课后作业2. 作业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逻辑清晰。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系的含义;2. 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3.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1. 联系的含义;2.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难点:1. 联系的多样性;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2. PPT;3. 教学视频或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联系?2. 学生分享对联系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 阐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举例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的联系。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呈现一个具体的案例,如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联系;3.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
四、联系的多样性(10分钟)1. 讲解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各不相同;2. 举例说明联系的多样性:如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
五、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0分钟)1. 强调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练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如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3. 学生分享练习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联系的含义,认识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六、联系的客观性(10分钟)1. 讲解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 举例说明联系的客观性:如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3. 学生分享对联系客观性的理解。
七、联系的规律性(10分钟)1. 讲解联系的规律性:联系有一定的规律和模式;2. 举例说明联系的规律性:如季节变化的规律;3. 学生分享对联系规律性的理解。
八、改造世界与建立新的联系(10分钟)1. 讲解人类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建立新的联系;2. 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建立新的联系:如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3. 学生分享对改造世界与建立新联系的理解。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系的观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联系的角度看待事物,培养其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
二、教学内容1. 联系的定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 联系的普遍性:事事有联系,时时有联系。
3.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 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各不相同。
5.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要全面,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联系的定义、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2. 教学难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系的定义、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联系”、“联系在生活中的体现”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联系的定义、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
3. 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联系观点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联系观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联系观点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对联系观点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联系与矛盾的关系:讲解联系与矛盾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理解在分析问题时要把握住主要矛盾。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系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联系的基本形式。
2. 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联系的定义和特点2. 联系的基本形式3. 世界的普遍联系4. 联系与发展的关系5.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联系的定义和特点,联系的基本形式,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系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形式,阐述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世界的普遍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联系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联系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形式,让学生掌握联系的基本概念。
3. 阐述世界的普遍联系:分析世界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4. 讲解联系与发展的关系:阐述联系与发展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理解发展是在联系中实现的。
5.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4. 提高学生对世界普遍联系的认识,培养其全球观念。
七、教学内容1.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 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3.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4. 全球观念的培养5. 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全球观念的培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系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联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联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联系的定义和特点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3. 联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1. 联系的定义和特点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四、教学难点:1. 联系的识别和运用2.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系的定义、特点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联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联系的认识和应用。
4. 实践法: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联系的存在和重要性。
2. 讲解联系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联系的概念,阐述其内在规律和表现形式。
3. 教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联系实例,让学生加深对联系的理解。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作业:2.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其联系并运用联系的观点提出解决方案。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时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联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效果: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效果。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 探索更多的生活实例,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教学拓展:1. 联系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
2. 联系的理论体系:如辩证法中的联系观。
3. 联系与创新:探讨联系在解决问题、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系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联系的概念和特点。
2. 联系与矛盾的关系。
3. 联系的种类和联系方式。
4.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5. 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举例说明什么是联系,引发学生对联系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联系的概念、特点、种类和联系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问题。
4. 实践演练:让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联系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
2. 典型案例。
3. 练习题。
七、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举例说明什么是联系,引发学生对联系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联系的概念、特点、种类和联系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问题。
4. 实践演练:让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八、作业布置:2.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联系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拓展阅读:1. 联系的哲学原理。
2. 联系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3. 联系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六、教学案例:1. 分析典型案例一:探讨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从联系的角度分析疫情与经济的关系。
2. 分析典型案例二:分析环保政策与企业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从联系的角度分析环保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七、练习与讨论:1. 练习题一:根据联系的种类和联系方式,判断给出的实例属于哪种联系。
2. 练习题二: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一个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1. 引言1.1 引言简介联系是人们在认识和理解世界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时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联系,人们能够将看似独立的事物联系起来,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
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它能帮助我们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提高我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探讨现象,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联系的观点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本文将从联系是什么、联系的重要性、联系在教学中的运用、联系方法以及联系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探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意识到联系的重要性,发挥联系的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2 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旨在探讨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知识碎片化的情况下,学生往往只了解问题的表面现象,缺乏深入思考和联系思维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常常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建立信息的联系,帮助他们理清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教学背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方式比较被动,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主动思考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联系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将原本孤立的知识点进行联系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2. 正文2.1 联系是什么联系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互相连接或相互作用。
在教学中,联系是指将所教授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联系不仅仅是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系的概念和特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把握事物。
4. 提高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联系的概念和特点2. 联系的类型3. 联系的方法和技巧4. 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实例分析5. 练习和反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联系的概念和特点,联系的方法和技巧,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实例分析。
2. 教学难点:联系的方法和技巧,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系的概念、特点、类型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实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联系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联系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联系的概念、特点、类型。
3. 实例分析:分析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实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联系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6. 练习与反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并进行反馈。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联系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联系的概念、特点、类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联系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包括分析的准确性、逻辑性等。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运用联系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的方法和技巧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论文政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案例分析
政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学生初步认识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哲学基本观点,带着好奇来学习。
因此,对这些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新生事物,却在某些国家又出现解体”的问题理解更难。
教学设计总体思想: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遵循《课程标准》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归的教材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探讨“活动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哲理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蕴涵哲理观点,运用故事、做实验、讨论等具体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难点: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教学过程:推进新课程,既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区分,那么事物的发展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变化状态又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些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师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本“活动探究”问题,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质疑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65-P66内容,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看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 左边图片说明了什么道理?(2) 请分析这些名言警句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3) 你还能说出哪些类似的名言警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是一种渐进的,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俄国大诗人普希全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伤心,不要忧郁,不顺心的日子暂且容忍,等着吧,快乐的日子就要到来。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系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联系的基本形式。
2. 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联系的定义和特点2. 联系的基本形式3. 世界的普遍联系4.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5. 实践与联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联系的定义和特点,联系的基本形式,世界的普遍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 教学难点: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系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形式,阐述世界的普遍联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4. 实践操作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联系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发学生对联系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联系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联系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形式,让学生理解联系的本质。
3. 阐述世界的普遍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举例说明联系在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中的体现。
4.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 讨论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6.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联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8.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联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联系的定义、特点、基本形式以及世界普遍联系的理解程度。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联系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查其运用联系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系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敏感度,增强学生的洞察力。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联系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案例材料。
3. 分组讨论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联系的概念:阐述联系的定义,解释联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讲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并强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联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
3. 开展小组竞赛,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运用联系观点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深度和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心得体会,评估他们对联系观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联系观点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联系观点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联系观点的定义。
联系观点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联系观点的定义和应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联系观点解决问题。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1.4.2 讲解联系观点的定义:解释联系观点的概念。
1.4.3 讲解联系观点的应用:举例说明联系观点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1.4.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联系观点解决问题。
1.4.5 总结:回顾本章内容,强调联系观点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联系观点的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联系观点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能够运用联系观点分析问题。
2.2 教学内容联系观点的基本原理。
联系观点在问题分析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联系观点的基本原理。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联系观点分析问题。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出联系观点的基本原理。
2.4.2 讲解联系观点的基本原理:阐述联系观点的基本原理。
2.4.3 讲解联系观点在问题分析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联系观点在问题分析中的应用。
2.4.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联系观点分析问题。
2.4.5 总结:回顾本章内容,强调联系观点在问题分析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联系观点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联系观点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使学生能够运用联系观点解决问题。
3.2 教学内容联系观点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联系观点解决问题的方法。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联系观点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联系观点解决问题。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出联系观点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3.4.2 讲解联系观点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阐述联系观点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联系的含义及特点,掌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论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认识,树立全面、系统、发展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掌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具体方法。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联系的多样性,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与教具:准备相关课件、案例素材及实物教具(如图片、模型等)。
2. 课前预习: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联系的含义及特点。
3. 教室活动:设计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如:联系的观点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2. 展示案例:胡蝶效应请学生诠释这个现象,并思考它所体现的哲学原理。
3. 总结并引出课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讲授新课1. 讲解联系的含义和特征请学生阅读教材,理解联系的含义和特征,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联系?(2)联系有哪些基本特征?2. 讲解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联系是普遍的?(2)联系的客观性表此刻哪里?3. 讲解因果联系和事物发展的规律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因果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什么作用?(2)事物发展的规律有哪些?4. 讲解整体和部分的干系及其方法论意义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干系是什么?(2)如何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干系?5. 教室互动: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平时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例子?(2)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身边的事物?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安置作业:撰写小论文以“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阐述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身边的事物,以及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
《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作业设计方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联系的含义和类型,掌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2. 能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培养联系的思维方式。
二、作业内容:1. 理论阅读:阅读教材中关于联系的观点内容,理解其含义和重要性。
2. 小组讨论:以小组形式,讨论实际生活中的几个联系案例,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分析这些联系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每个小组需提交一份讨论报告,总结讨论结果。
3. 个人实践:寻找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将分析报告和个人反思总结提交。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报告应包括讨论案例的选择理由、分析过程、联系对问题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2. 分析报告和个人反思总结应真实、客观,体现联系的观点和方法。
3. 小组讨论应充分讨论,各组员应积极参与,共同完成讨论报告。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报告的质量、分析报告的逻辑性和客观性,以及个人反思总结的深度和真实性。
2.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公平和准确性。
3. 评价结果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利用网络平台或社交媒体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困惑。
2. 教师将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对于普遍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和指导。
通过以上作业内容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掌握联系的观点,培养联系的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要求部分强调了学生的作业报告和总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小组讨论的参与性和共同性。
作业评价将采取多种方式,旨在公平、准确、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通过作业反馈部分,教师将定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作业设计方案。
总之,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还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系的概念,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
4. 培养学生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敏感度,提高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联系的概念与特点2. 联系的类型与方法3. 联系的观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联系的观点在生活中的应用5. 联系的观点在学科学习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联系的概念、类型与方法,联系的观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联系的观点在复杂问题中的运用,全局观念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联系的概念和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联系的观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反思法:通过总结和反思,使学生深刻理解联系的观点,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联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讲解:详细讲解联系的概念、类型与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给定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总结:对各组的讨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
5.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联系的观点,提高应变能力。
6. 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深刻理解联系的观点,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思考过程。
2. 问题分析能力:评估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看他们是否能够识别并解释事物之间的联系。
3. 解决方案创新:评价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有创意,是否能够综合考虑事物的各个方面。
4.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教学案例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识准备:整体与部分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方法论要求,即系统与要素的原理以及方法论要求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例题示范:在战火中涅槃的考文垂市1940年11月12日,希特勒向德国空军发出了对英国城市考文垂市实施大规模轰炸的作战命令,代号叫“月光奏鸣曲”。
就在德国空军接到作战指示的同时,英国的超级密码机也破译了德军要空袭考文垂市大教堂及工业区,以及空袭时间用的战术、飞行航线的情报。
丘吉尔得到这一情报后,立即召集有关人员讨论对策,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决定不对考文垂市发出预告,甚至包括老弱病残人员,也不做事先撤离疏散的工作。
丘吉尔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保住超级密码机。
因为,如果英国政府马上对考文垂市采取特殊的防御措施,希特勒就会怀疑其密码可能已被破译,这样,德军不仅会改变行动计划,而且还会更新密码系统。
1940年11月14日晚7时05分,考文垂市遭到了德军长达10小时的狂轰滥炸。
然而,英国拥有破译德国密码的超级密码机的秘密保住了。
此后,超级密码机在破译德军情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使英军在英伦三岛保卫战中,抵御了德军的强大攻势,还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点评:(看我的——)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因此,我们在一切活动中应该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不尽一致,甚至出现矛盾的时候,必须做到局部服从全局,甚至不惜牺牲局部利益来保证全局利益。
模拟练习:只贷一美元的犹太富豪一位犹太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只填了一美元的贷款凭证,贷款部的经理看着穿着豪华的顾客惊愕地张大了嘴巴。
犹太人从皮箱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国债、债券等放在经理的办公桌上问:“这些做担保可以吗?”经理清点了一下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是的,我只需要1美元。
”犹太人说着办理完手续,准备离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戒而继后艰他苦奋力斗继
叫作—
不如忘初你高砥前傲行开
《江 城 子 .回 望 》
料磐来坚锲头舍躁砺拔我
过去五年不寻常,励革新,图自强。
枯小心石勠往他同心埋启
打虎拍蝇,贪腐路彷徨。
不苦干大忍庞天名里克来
简政放权出重磅,小政府,大市场。
【游 戏 总 结 】格 尔 米 斯 说 ,在 哲 学 家 眼 里 ,再小
【知 识 回 归 】
神舟航母齐争光,再回首,泪两行。
到 有 意 义 的 成 语 或 词 语 一 样 ,只要你找对它们之间
各 行 工 匠 ,英 雄 气 概 扬 。
的 关 联 ,它们就会迅 速 组 合 成 一 个 有 着 特 殊 内 涵 的
莫 问 前 路 多 艰 辛 , 吾 国 梦 ,道 虽 长 。
整 体 ,而 这 种 发 现 事 物 之 间 的 关 联 的 思 维 方 法 ,就
论 、系统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方 法 ,选择最佳方案,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
四 、 教学设计思路
* 岳 川 ,单位系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 62 r h 一
课例赏析0 )
五 、教学过程
☆政治认同篇☆:捕光逐影话过往 【情境 创 设 】十 九 大 报 告 反 复 强 调 ,新时期的中
问题设疑:老师记忆里的各种元素联系交织便有
昨 天 的 流 金 岁 月 ,他 们 更 像 是 一 段 旋 律 ,奏 响 的 是 了词中所勾勒的五年中国,那如果由你们来记录过去
明天的盛世凯歌。
的中国记忆,它们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设计说明】采 用 课 前 小 游 戏 的 形 式 ,既可以迅
活 动 要 求 :假 如 你 为 一 地 区 拍 摄 一 部 纪 录 片 ,
二 、教学目标
定地理解和认同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已 经起航的阐 释 整 体 和 部 分 的 辩 证 关 系 ,并 理解
三、 教学重难点
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各自的方法论。
教学重点: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关系及其方法
(二)能力 能 够 结 合 实 例 说 明 如 何 统 筹 全 局 ,用 系 统 优 化 的
■岳川
一 、课标要求
( 三 )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树 立 整 体 意 识 ,培 养 全 局 观 念 ,坚持用系统优化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 运 动 的 ,领会全面地、 的方法,统 筹 考 虑 ,优 化 组 合 。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
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
和合作精神,提 高 学 生 积 极 的 公 共 参 与 意 识 ,更加坚
聚 焦 哲 学 思 考 中 引 出 新 时 代 中 国 发 展 的 伟 大 成 就 , 贴 在 地 图 上 。每 小 组 有 3 分 钟 时 间 讨 论 ,并派出
起 到 开 头 点 题 的 作 用 。 当 然 这 种 导 入 只 能 点 到 为 小 组 总 导 演 进 行 1 分 半 钟 的 陈 述 展 示 。 (备 注 :案
速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拉 近 师 生 关 系 ,起到暖场 请 就 该 地 区 在 历 史 和 现 实 的 发 展 中 对 中 国 所 做 出
的 效 果 ,也 可 以 通 过 特 殊 “成 语 ”的 排 列 和 选 择 ,在 的 贡 献 选 择 3 个 拍 摄 角 度 ,并 把 手 中 的 “小 人 ”粘
☆游戏导入篇☆:字里行间探哲学
国 ,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晰地
【小游戏】《字里行间探哲学》— 学生在规定的 认识过去,才能更好地看清未来。认识过去的方式有
时间内,从下面“凌乱的文字中间”找出有意义的成语 很多种:可以有画面的记录,也可以有文字的叙述,而
或词语。
老 师 结 合 过 去 几 年 里 发 生 的 事 情 ,填了 一 首 词 :
◎实践
2017年 1 1 月,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总工会举办的“广东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在 佛 山举行, 岳 川老 师 在 决 赛 阶 段 以 《用联 系的 观点 看问 题》一 课 参 加 比 赛 ,总 成 绩 荣 获 政 治 组 一 等 奖 第 一 名 。其 现 场教学 案例展示如下—
I 《用 联 系 的 观 点 看 问 题 》教学案例
华尔证券,马云露锋芒。
的 东 西 也 不 会 显 得 微 不 足 道 ,其 背 后 一 定 都 暗 藏 着
航空史上多灾难,为哪般? 问马航。
某些 玄 机 。这 些 看 似 毫 不 相 干 的 汉 字 其 实 蕴 含 着
惜 我 同 胞 ,生 死 两 茫 茫 。
两 层 玄 机 ,第 一 层 :就 像 大 家 从 它 们 中 间 快 速 寻 找
的十九大。那 么 ,我们就带着这个话题一起进人本堂 八 大 以 来 的 发 展 成 就 ,引 导 学 生 关 注 时 政 、关注生
课的第一个活动环节—
活 ,增 强 政 治 认 同 和 民 族 自 豪 感 ;另 一 方 面 ,基于
63
时 政 热 点 设 置 有 趣 的 互 动 环 节 ,最 大 限 度 地 激 发
以 来 中 国 媒 体 上 的 高 频 词 汇 ,它 们 全 部 摘 录 自 十 九 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
大 报 告 。其 实 ,对 今 天 的 中 国 而 言 ,它 们 并 不 是 简 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单 的 几 个 成 语 ,他 们 像 是 一 个 个 的 音 符 ,吟唱的是
止 ,否 则 就 与 后 面 的 情 境 创 设 相 冲 突 ,产 生 “多重 例 的 中 国 地 图 仅 是 示 意 图 ,不 代 表 中 国 完 整 行 政
导入 ”之 嫌 。
区划)
过 渡 :说起 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就要提到党
【设 计 说 明 】一 方 面 ,采 用 诗 歌 的 形 式 呈 现 十
五 湖 四 海 ,少 年 当 自 强 !
叫作— 用 联 系 的 观 点 看 问 题 ,也 就 是 我 们 今 天 将 要 深 人 学 习 的 内 容 。第 二 层 :同学们有没有对这些
(掌声) 伟人恩格斯曾经说过:
成 语 有 似 曾 相 识 的 感 觉 ?没 错 ,它 们都是近段时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