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bc10f25a5acfa1c7aa00cc81.png)
双烯合成。
O
OO
=
=
O+
O
△
O 90%
=
=
O 顺丁烯二酸酐
O
吡咯也可以与苯炔、丁炔二酸发生类似的反应
N-H
△
N-H +
C-COOH N-H +
△
C-COOH
N-H -COOH -COOH
噻吩芳香性强不发生反应
3. 吡咯的酸碱性
吡咯表面上 是个仲胺,但实 际上吡咯是一个 很弱的碱,碱性 比苯胺弱得多, 基本可以认为其 无碱性
S
+ (CH3CO)2O
H2PO4 或SnCl4
S
-COCH3 70%
2-乙酰基噻吩
呋喃、噻吩、吡咯进行烷基化反应很难得到一烷基取 代物。
呋喃、噻吩、吡咯亲电取代以α-位为主
2. 加成反应
呋喃、噻吩、吡咯分子中都有一个顺丁二烯型结构, 因此它们又具有不饱和性质:
稳定性增加
共振能
S
N
O
(KJ / mol)152 125.5 90.4 71.1 12.6
① 碱性和亲核性 碱性:叔胺 >> 吡啶 > 吡咯
叔胺
N
pKb: ~ 4
8.8
N
NH2
H
9.37
~ 14
碱性增强
+ HCl N
· Cl -
N+ H 吡啶盐酸盐
吡啶氮原子还可以作为亲核试剂与R-X、Br2等亲电 试剂反应形成吡啶盐
+ Br2 N
· Br N+ Br
② 亲电取代反应
亲电取代反应似硝基苯。
常见芳香性六元杂环化合物(单环、稠环)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8cc03eff6294dd88d0d26b2d.png)
第十六章
20
呋喃在镍催化下,加氢可得四氢呋喃。四氢呋喃沸点65.5℃,
是良好的溶剂,也是有机合成的原料。从四氢呋喃可得到己二酸和
己二胺,它们是制造尼龙—66的原料。
第十六章
21
尽管呋喃在温和条件下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但由于它的芳
香性较弱,呋喃及其衍生物可以容易地进行Diels—Alder反应和一般
合物。最常见的和最稳定的杂环化合物可分为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 两大类,在每一类中又根据杂原子种类、数目、单环或稠环等再分 类。
第十六章
4
第十六章
5
第十六章
6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采用英文名称的音译,一般在同音汉字的左
边加一“口”旁。对于含一个杂原子的杂环也可把靠近杂原子的位
置叫做α位,其次为β位和γ位。
沸点162℃。糠醛在醋酸存在下遇苯胺呈亮红色,可用来定性检验 糠醛。糠醛可由农副产品如燕麦壳、玉米芯、棉子壳等原料来制取。 这些原料中含有戊醛糖的高聚物 (戊聚糖)。戊聚糖用盐酸处理后, 先解聚变为戊醛糖,然后再失水而成糠醛。
第十六章
19
糠醛是一个很好的溶剂,也是有机合成的原料。糠醛的化学性
质同苯甲醛类似,例如糠醛与约50%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可生成糠
第十六章
7
16.1.2 结构和芳香性
呋喃、噻吩和吡咯是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组成环
的五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彼此以 σ键相连接,每个碳原子还有
一个电子在p轨道上,杂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也在p轨道上,这五个 p轨道都垂直于环所在的平面。
第十六章
8
呋喃、吡咯和噻吩的离域能分别为67 kJ· mol-1、88 kJ· mol-1和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7a9c6d3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d.png)
HOOC
N CO
CH3 CH3
S
CH NH C R O
R = CH2
为青霉素 G
R = CH2 O
为青霉素 V 常用青霉素
R = CH CH CH2 S CH3 为青霉素 O
青霉素具有强酸性(pKa≈2.7),在游离状 态下不稳定(青霉素O例外),故常将它们变成 钠盐、钾盐或有机碱盐用于临床。
0
0
0
0
0
0
- 0.02
- 0.03
O
+ 0.1
- 0.04
- 0.06
S
+ 0.20
- 0.06
- 0.10
N H
+ 0.32
五元杂环具有芳香性,但其芳香性不如 苯环,因环上旳π电子云密度比苯环大,且 分布不匀,它们在亲电取代反应中旳速率也 比要苯快得多。
亲电取代反应旳活性为:
吡咯 > 呋喃 > 噻吩 > 苯,主要进入α-位。
四、 呋喃、噻吩、吡咯旳制备
试验室制备 1、帕尔-诺尔(Paal, C.-Knorr, L.)合成法
t-Bu
Bu-t
OO
H2SO4-H2O, HAc TsOH, 甲苯, △
t-Bu
Bu-t
OH O
t-Bu
P2S5, 170℃
H
OH -H2O
t-Bu
O Bu-t
O
t-Bu
Bu-t (~40 %)
S
Bu-t
五元杂环 六元杂环
呋喃
O N
噁唑
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70904b9c6c175f0e7cd137ae.png)
吡咯 —无色液体,b.p. 130~131℃,有弱的苯胺气味 —松木片反应:遇盐酸浸湿的松木片呈红色
二、吡啶的物理性质
▪ 吡啶为具有特殊臭味的无色液体, b.p. 115.5℃, 密度 0.982, 可与水、乙醇、乙醚任意混合
▪ 化学性质稳定 可作溶剂(碱性)
三、五员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亲电取代反应 反应活性顺序:吡咯>呋喃>噻吩>苯
(1) 卤化 呋喃、噻吩在温和条件下(如溶剂稀释及低温)反应 可得一卤代产物;
Br2, 0℃
O Br O O
Cl2
O
-40℃
+ O Cl Cl O Cl
80%
吡咯卤化常得四卤化物,唯有2-氯吡咯可直接卤化制
得。
Br
Br
Br N Br H
Br2, 0℃
AcONO2
O
-5~-30℃
HNO3/(CH3CO)2O
N H
H O NO2
N NO2 H
AcOPyridine
S
H
H
AcO O NO2
O NO2 35%
混酸
S NO2
(3)磺化
呋喃、噻吩和吡咯常用较温和的磺化试剂-吡 啶与三氧化硫加合物进行反应
SO3, CH2Cl2
N
r. t.
综上所述,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虽然都具有芳香性,
但其环上的电子云的密度是不同的,其电子云密度由高到 低的顺序是:
S
N
O
N
H
§16-4 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一、呋喃、噻吩、吡咯的物理性质
▪ 呋喃 ▪ —无色液体,b.p. 31.36℃,有氯仿气味 —松木片反应:遇盐酸浸湿松木片呈绿色
有机化学第十六章杂环
![有机化学第十六章杂环](https://img.taocdn.com/s3/m/3bc118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a.png)
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取代基,并按照取代基的数目和位置进行编 号。
编号顺序
按照取代基的编号顺序进行编号,取代基的编号越小,优先级越高。
分类方法
1
根据杂环母核的环状结构分类:分为单环、双环 和多环杂环化合物。
2
根据杂环母核中杂原子的种类分类:分为含氧、 含氮、含硫和含磷等杂环化合物。
3
根据杂环母核中碳原子和杂原子的成键情况分类: 分为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的特点
01
02
03
稳定性
杂环化合物通常比相应的 碳环化合物更加稳定,因 为杂原子可以提供额外的 电子,增加环的稳定性。
芳香性
有些杂环化合物具有芳香 性,其特点是具有特殊的 电子分布和化学性质。
反应性
杂环化合物的反应性取决 于其结构和取代基的性质, 有些杂环化合物容易进行 亲电或亲核反应。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杂环化合物在 未来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的重视,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杂环 化合物合成方法和技术也将成为未来 的重要研究方向。
未来发展的方向包括开发新的杂环化 合物合成方法、研究杂环化合物的生 物活性与作用机制、探索杂环化合物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等。
杂环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机理通常涉及亲核和亲电取代反应。
详细描述
杂环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机理通常涉及亲核和亲电取代反应。在亲核取代反应中,亲核试剂进攻杂环上 的碳原子,形成负离子中间体;在亲电取代反应中,亲电试剂进攻杂环上的碳原子,形成正离子中间 体。这些中间体可以进一步发生重排或水解,最终形成取代产物。
05
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杂环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杂环
![杂环](https://img.taocdn.com/s3/m/72cc5c8fa0116c175f0e481c.png)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生物碱杂环化合物的定义:在环状有机化合物中,构成环的原子除了碳原子外还含有其他原子,这环状种化合物就叫做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 )。
除碳以外的其他原子叫做杂原子。
常见的杂原子有:氮、氧、硫。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 分类按照环的大小和环的数目可分为:杂环单杂环五元环六元环苯环与单杂环的稠合杂环(苯并杂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杂环的稠合杂环O SN H稠杂环NNNNN HN二、 命名1、音译法:根据外文译音,选用同音汉字,加―口‖字旁表示杂环。
O S N H 吡咯呋喃噻吩吡啶N pyrrolefuranthiophenepyridine N H 吲哚indole N N咪啶pyrimidine取代杂环的命名: ① 杂环的编号从杂原子起依次1,2,3 ……(或:α,β,γ……)。
② 如环上不止一个杂原子时,则从O 、S 、N 的顺序依次编号。
③ 有两个相同杂原子的,应从连有H 原子或取代基的开始编号。
④ 编号时注意杂原子或取代基的位次之和最小。
⑤ 稠杂环是特定的母体和固定的编号。
N S 512435-乙基噻唑N N H23454-甲基咪唑CH 3C 2H 5N CH 31234563-甲基吡啶2、根据结构命名:即根据相应于杂环的碳环来命名,把杂环看作是相应的碳环中的碳原子被杂原子置换而形成的。
例如,吡啶可看作是苯环上一个碳原子被氮原子置换而成的,所以叫做氮杂苯。
OSN HN茂(环戊二烯)氮茂氧茂硫茂NN苯氮苯1,3-二氮苯第二节 一杂五元杂环化合物含有一个杂原子的典型五元杂环是呋喃、噻吩、吡咯。
O SN H一、 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1、据现代物理方法证明:① 呋喃、噻吩、吡咯都是一个平面的五元环结构,即成环的四个C 原子和一个杂原子都是以SP 2杂化轨道成键的。
②环上每个碳原子的P 轨道有一个电子,杂原子P 轨道上有两个电子。
③ P 轨道垂直于五元环的平面,互相侧面重叠而形成一个与苯环相似的闭合共轭体系。
第16章 杂环化合物
![第16章 杂环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af42f50a33687e21af45a95f.png)
Br2 300℃ 气 相 (产率 39%)
Br2 发烟 H2SO4 130℃ (产率 86%)
0.87 1.01
0.84
N
1.43
电子云密度
Br
N
H2SO4
N
350℃
SO3H
浓 H2SO4 22℃(产率 70%)
N
混酸 300℃ 24h (产率 6%)
NO2 N
b、亲核取代
7.50
N
7.87 9.15
异喹啉
二、化学性质
1、碱性 异喹啉 pKa=5.4
喹啉
吡啶
pKa=4.94
pKa=5.2
2、取代反应
(1)亲电取代——发生在苯环 (5-或8-位)上
NO2
浓 H2SO4 浓 HNO3
0℃ N
+
N
N
NO2
NO 2
HNO 3,H2SO4 N
+
N
N
NO 2
(2)亲核加成——发生在吡啶环上1,2-位加成
100 82 67 45 43 37 12
呋喃和噻吩均为无色液体。
1HNMR
δ 6.99 δ 7.18
S
δ 6.24 δ 7.29
O
二、化学性质 1、亲电取代 噻吩:对酸敏感性较低
S
呋喃
Br2 CH3COOH
HNO3 (CH3CO)2O
H2SO4
SnCl2 CH3COCl
Br S
S
NO2
S
SO3H
轭酸)=5.2],比苯胺强
(pKa=4.7),比脂肪胺弱。
+ HCl
Cl-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H)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H)](https://img.taocdn.com/s3/m/350d8899b14e852459fb5728.png)
SO3H 2-吡咯磺酸
N H
SO3H 2-呋喃磺酸
O
H2SO4
H2O
r.t S
SO3H S
S
2-噻吩磺酸:易 溶于水,该性质 可用来鉴别苯与
噻吩。
该反应常用来除去 粗苯中的噻吩,也可用 来提纯噻吩。
付-克反应
Ac2O
COCH3
N 150~200C N
H
H
2-乙酰基吡咯
Ac2O, BF3
COCH3
粱杆、棉子壳等为原料,用稀酸加热蒸煮制取。
玉米芯等 3~5%H2SO4 HOCH CHOH 3~5%H2SO4
农副产品
CH2 CHCHO
CHO + 3H2O O
HO OH
戊醛糖
糠醛
1.2 化学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
CHO O
H2, CuO-Cr2O3 T.P
H2, RaneyNi T.P
CH2OH O
吡咯碘化镁
N-甲基吡咯
四、重要的五元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
1、糠醛(α- 呋喃甲醛) 糖醛最初是由米糠制得,故而得名之。它为无
色透明具有苦杏仁气味的油状液体,b.p162 ℃,略 溶于水,能和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在空气 中,糠醛易被氧化而变色(黄色~棕褐色)。
其鉴别方法:
糠醛
苯胺 醋酸
呈鲜红色
1.1 制备 由农副产品如甘蔗渣、玉米芯、花生壳、高
NO2 +
N H
N H
2-硝基吡咯 3-硝基吡咯
(51%)
(13%)
CH3CO2NO2
O
Ac2O, -5~30C
O NO2 2-硝基呋喃(35%)
CH3CO2NO2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8fcfbf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6.png)
活性部位
02
由于杂原子的存在,亲核取代反应也可能发生在杂原子位置,
形成新的杂环化合物。
反应机理
03
亲核试剂首先与杂环化合物形成σ络合物,然后进行质子转移,
生成取代产物。
加成反应
01
电性影响
杂环化合物的电性受其杂原子的电负性和电子云密度影响,使得加成反
应在杂环化合物中具有特定的选择性。
02
加成位置
加成反应一般发生在杂环的电子云密度较高区域,通常是杂原子的邻位
配位化学:杂环化合物 中的非碳原子可提供孤 对电子,与金属离子形 成配位键,因此可作为 配体应用于配位化学和 金属有机化学中。
总之,杂环化合物是一 类具有丰富多样性结构 和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 对有机化学基本规律的 认识,还能为相关领域 提供广泛的应用前景。
02
五元杂环化合物
呋喃(furan)
嘧啶(pyrimidine)
结构特征
嘧啶是一个含有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其分子内具有共轭 双键体系。
合成与应用
嘧啶类化合物可通过多种合成方法获得,如Pinner反应等。嘧啶及 其衍生物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抗病毒药物、抗癌药物 等。
生物活性
许多嘧啶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可作为核酸碱基的类似物 ,干扰核酸的合成与代谢,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芳香性
呋喃具有芳香性,由于其分子中 含有一个氧原子,使得其电子云 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呈现出特殊
的稳定性。
合成与应用
呋喃可以通过多种合成方法得到, 并在有机合成中作为重要的中间体 。它可以发生诸多反应,如亲电取 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物理性质
呋喃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d6396c134431b90d6c85c723.png)
.. N H
氮上孤电子 对参与环内 共轭,不能 再与酸结合。
吡咯表面上是个仲胺,但实际上吡咯是一个很弱的碱,碱 性比苯胺弱得多,它只能慢慢地溶解在冷的稀酸溶液中。 酸性: pka: 10 -OH > N 15 H >
R-OH
18
+ KOH N H + RMgX N H
△
+ H 2O NK + 吡咯钾盐 + RH
在碱性介质中, 硝基苯被还原成两分子缩合的产物。
O 葡萄糖,NaOH N N
NO2 2
100 ℃
氧化偶氮苯
Zn(2mol),NaOH CH3OH
N N 偶氮苯
Zn(3mol),NaOH CH3OH
N H
N H
氢化偶氮苯
联苯胺重排应用实例 (合成偶氮染料)
联苯胺重排应用实例 (合成偶氮染料)
第十六章
Cl O
Cl + O
Cl
Cl2 -40℃ O
O
Br2, 0℃
Br O 稀释 O
(86 %)
Br2 AcO H
Br S
(78 %)
S
I2, HgO C6H6, 0℃
碘不活泼,要用催化剂才能发生
I S
一元取代
Br Br N H
Br Br
Br2, 0℃ EtO H SOCl2 (1 mol)
N H
Et2O, 0℃
偶联反应
重氮盐在弱碱、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与酚或芳胺等 反应,生成有颜色的偶氮化合物,这个反应称为偶 合反应或偶联反应。
Ar N N Ar N N
(1)与酚偶联(弱碱性条件,pH=7~9)
(2)与芳胺偶联(与芳胺偶联条件,弱酸性, pH=4~7)
10分钟最快学会杂环化合物解析
![10分钟最快学会杂环化合物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0d4113ba1aa8114431d9fd.png)
CH3COONO2
O Br
O2N O Br
后进基团都到另一位
Why?
还不清楚,可能是呋喃的芳香性较低的原故吧。
16.2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反应
二、加成反应
O
O O
O O
O
N
H
O
OO O 共轭双烯性质
O
O
N
O 吡咯酸性太强
O
16.2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反应
O
O N
R
O
O
R NO
O O
S
H2O2
S
S
破坏芳香性 O
O O
S O
噻吩芳香性太强
OOO
O SO
O
O
16.2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反应
三、吡咯的特殊性质 1.酸性
N pKb=2.89 H
N pKb=13.6 H
K
N H
O
Ph C Cl
O
N
N + N C Ph
K
Ph C O
H
16.2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反应
N SO3 N
H
H
N SO3H H
O
O
NSO O
HCl
O SO3 N H
O SO3H
16.2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反应
H2SO4
H2O
S
25 oC
S SO3H
S
思考:如何除去苯中少量噻吩?如何提纯噻吩?
4.Friedel-Crafts酰基反应
O
N
(CH3CO)2O 150~200 oC
N
CCH3
H
H
16.2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反应
杂环化合物——精选推荐
![杂环化合物——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084c39d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1.png)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学习要点:掌握各类常见杂环化合物如呋喃、噻吩、吡咯、吡啶等的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了解常见生物碱的分类及提取方法。
环状有机化合物中,构成环的原子除了碳原子外还有诸如氮、氧、硫等其它原子,该类结构的化合物一般具有芳香性,这类有机化合物都属于杂环化合物。
组成杂环的原子除碳原子以外都叫杂原子。
杂环上可以具有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杂原子。
杂环氢化后可以形成饱和的或者部分饱和的环。
习惯上把这种氢化后的环看作杂环的衍生物。
如:四氢呋喃可以看作呋喃的衍生物。
所以含有这些环的化合物,不论饱和的、不饱和的或者芳香结构的都可以称为杂环化合物。
O O四氢呋喃呋喃tetrahydrofuran furan至于某些含有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如:环状酸酐、内酯、环氧乙烷等,因它们的性质同酐、酯、醚,所以习惯上不看作杂环化合物。
第一节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杂环类化合物可以按照芳香性分为非芳香性杂环和芳香性杂环两大类。
非芳香性杂环化合物具有环内杂原子所具有的典型性质,例如:四氢噻吩是典型的硫醚,六氢吡啶是典型的胺类化合物。
S N H四氢噻吩六氢吡啶tetrahydrothiophene piperidine杂环类化合物按照环来分类可以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大类。
常见的单杂环为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
稠杂环是由苯环与单杂环或由两个以上的单杂环稠合而成的。
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
按照外文名词音译,用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表示。
例如:O 呋喃N 吡啶SNH噻吩thiophene吡咯pyrroleNNN嘧啶pyrimidine喹啉quinolineN H吲哚indolefuranpyridine如杂环上有取代基时,取代基的位次从杂原子算起依次用1,2,3,4,5等(或α,β,δ等)编号。
如杂环上不止一种杂原子时,则从O ,S ,N 顺序依次编号。
编号时杂原子的位次数字之和应最小。
例如:N H N2-羧基咪唑COOH12345N H N 123453-苯基吡唑表16-1常见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名称对于没有特定名称的杂环,可以看作是相应碳环中碳原子被杂原子取代的衍生物来命名。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eb0cd0c608a1284ac85043d9.png)
Br2,CS2 -50℃
H Br O
Br + H
H Br O
H Br
-HBr
O 呋喃
Br O 2-溴呋喃
又例:
+ O (C H3C O ) O 2
B F3
CO CH 3 O
O O
O O O H H O + O
β 4 3 β α 5
O 1
2α
S
N H
furan 呋喃
thiophene 噻吩
pyrrole 吡咯
五元环中含两个或两个(至少有一个氮原子)以上的
杂原子的体系称唑。
4 3
4
2
3
例:
N N1 H
5
4 5
N
2
5
3
4
N
2
3
5
N1 H
N2
S1
O1
imidazole
pyrazole
thiazole
oxazole 噁唑
无芳性:如 :
O
(四氢呋喃)
O
(二噁烷)
O
有芳性:如 :
N H
(吡咯)
N
(吡啶)
芳杂环的数目很多,可根据环大小、杂原子的多少以 及单环和稠环来分类。 常见的杂环为五元、六元的单杂环及稠杂环。 稠杂环是由苯环及一个或多个单杂环绸合而成。
命名:采用外文名的音译,用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表示。 1. 五元杂环
C6H5 C HC N
Cl
N
Cl
N
KNH2
N
液 NH3
16杂环化合物
![16杂环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f34477212f60ddccda38a012.png)
+
z
H E
z
H E
z
+
H E
β-取代 取代
z
H
H
E +
+E
+
E
z
z
+
*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 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 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 吡咯 > 呋喃 > 噻吩 > 苯 2)加成反应(催化加氢、 —阿反应 阿反应) (2)加成反应(催化加氢、狄—阿反应) 共轭二烯性: 共轭二烯性:呋喃 > 吡咯 > 噻吩
能与强酸成盐,与酰氯等生成鎓盐。 能与强酸成盐,与酰氯等生成鎓盐。p615
2. 吡啶环上的亲电取代 •吡啶 吡啶 杂环, 比苯难亲电取代, 杂环,故比苯难亲电取代,和硝基苯相似
π
6 吸电子能力较强), 缺电子芳 吸电子能力较强 6 (N吸电子能力较强), 为缺电子芳
*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在 位(β-位)发生; 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在3-位 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在 位 发生; *只有在极强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硝化、磺化及卤 只有在极强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硝化、 只有在极强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硝化 化反应。但不发生F-C烷基化、酰化反应; 烷基化、 化反应。但不发生 烷基化 酰化反应; *吡啶环上有烷氧基,氨基等给电子基时,有助 吡啶环上有烷氧基,氨基等给电子基时, 吡啶环上有烷氧基 于亲电取代反应的进行, 于亲电取代反应的进行,但反应活性仍低于相 应的苯系化合物; 应的苯系化合物;
2
α NH N N HN γ
1
4
δ
8
β
5
7
6
16.5 吲哚
4 5 6 3 N1 2 H
吲哚的化学性质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d40f3c0b2af90242a895e52d.png)
教材:高鸿宾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制作: 陈 锋
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参与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它 元素的原子,这类环状化合物叫做杂环化合物 •一般把除碳以外的成环原子叫杂原子,常见的杂原子 有氧、硫和氮:
发 烟 HNO ;H SO 3 2 4 300℃ ; 24h. ; 5%
NO 2 N
N
发 烟2 H SO /HgSO 4 4 220℃ ; 70%
SO H 3 N
-Br N
Br2,300℃ N
比苯难,发生在β位。
(五)亲核取代反应
①与强亲核试剂NaNH2
+ NaNH2
发生在α位
N
N
-NH2
②当吡啶的α位联-Cl时,易进行亲核取代,与
-
3
O
- Br
2 -溴呋喃 α-溴呋喃
N
4 -甲基吡啶 γ-甲基吡啶
⑵当环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杂原子时,应使杂原子所在的位次 数字最小;当环上有不同杂原子时,按O→S→N的次序编号。
H 3C 5 N 1 H 4 N 3 2
4
4-甲基咪唑
N S 1
3 2
H 3C
5
5-甲基噻吩
⑶环上连有不同取代基时,编号时遵守次序规则及最低系列原则
烟碱 Nicotine(尼古丁)
三. 衍生物
(二)4-甲基吡啶
CH 3
O
COOH
H2N-NH 2
N
O C NH-NH N
2
N
H2SO 4
4-甲基吡啶
4-吡啶甲酸(异烟酸) 异烟肼 Rimifon(雷米封)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c0b2631d866fb84ae45c8dd7.png)
Organic Chem
哒嗪
嘧啶
吡嗪
Organic Chem
N N Quinoline N Isoquinoline N
N N N
pteridine
acridine
喹啉
异喹啉
N N N H
蝶啶
吖啶
稠杂环
N N H N H
Indole
Purine
Carbazole
吲哚
嘌呤
咔唑
Organic Chem
二、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根据外文 译音选用同音汉字加“口”字旁表示
有 机 化 学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Heterocyclic compound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环状化合物,环上除碳,还有杂原子(N、O、S等) 环具有芳香结构和一定的稳定性(闭合共轭体系)
核酸碱基 :
O HO P O OH B O
O
NH2 NH N N N N
O O O + O O 30 ℃ O O 外式 + O 内式 (90%) O O O O
Organic Chem
(2)吡咯的酸性 吡咯虽然是一个仲胺,但由于氮上的电子对参 与共轭,故不易与H+结合,基本上无碱性,而显弱 酸性,例如:
O + KOH N H N K RX N MgX N R N H R R Cl N O + RMgX R N H R O
磺化 N H + N SO3
100OC HCl N SO3 H 90% Organic Chem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bbfe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0.png)
Ag(NH3)2OH
O CHO
O
糠醛具有典型的无α-H的醛的性质:
+ Ag COONH4
浓 NaOH O CHO
+
O COONa
O CH2OH
NaOAc
O CHO + (CH3CO)2O
O
C C COOH HH
糠醛在醋酸存在下遇苯胺呈亮红色,可用于鉴别 26
二、吲哚
N H 吲哚为白色片状晶体,熔点52.5℃,具有极臭的气味,但纯粹的 吲哚在极稀时有素馨花的香味,可作香料。
中性
N pKb=2.7 H
pKb=3.42
N
◆ 未共用电子对参与共轭的情况不同:
pKb=8.8
N
NH2 pKb=9.3
N
H
pKb=13.6
含氮化合物碱性强弱顺序: 脂肪胺 > 氨 > 吡啶 > 苯胺 > 吡咯
29
(2) 亲核性 吡啶与叔胺相似,也可与卤代烷作用生成季铵盐。
+ C15H31Cl N
+ N C15H31 Cl 氯化十五烷基吡啶
H
OO O + H3C C O C CH3
BF3
O N C CH3 H
O O C CH3
OO S + H3C C O C CH3
H3PO4
O S C CH3
由于呋喃、噻吩、吡咯很活泼,故傅-克烷基化反应往往得到多烷
基取代混合物,甚至不可避免产生树脂状物质,用处不大。
21
◆ 取代呋喃、噻吩、吡咯的定位效应:
HNO3 N
COOH NH3
N
CH3
N
CONH2 N
尼古丁(烟碱) 尼古丁酸(烟酸) 尼古丁酰胺(烟酰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CH3为叶绿素a
R=-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为叶绿素b
4
维生素B12分子结构
H2NCOCH2CH2 H2NCOCH2 CH3 CH3 CH CONH 2 2 CH2CH2CONH2
CH3
CH3 H2NCOCH2 CH3CHCH2NHCOCH2CH2
O
N CN N Co N N
CH3
CH3
CH3 N O OH H O H N
21
AcONO2 —10℃
N H
N1
H
3 2
NO2
+ N H 2—硝基吡咯 (主产物)
NO2
3—硝基吡咯
AcONO2
O
—10℃
O
NO2
35%
22
(b)磺化反应: 也需采用温和的非质子磺化试剂。 SO3 N N O=S=O O 90%
§17.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7.2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
§17.3呋喃、噻吩、吡咯的制备及反应
1
定义:成环的原子含有非碳原子的环状化合物。该非碳
原子也称杂原子。 例如:
O
S
N
H
N
2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在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O NH NH2 O N H H S
Al2O3
450℃
+ H2O N H
2CH CH + NH3 N H
+ H2
18
二、反应: 呋喃、噻吩、吡啶具有芳香性的共轭体系,因此可发生亲 电取代反应,反应顺序是: > N H O > S >
苯
因为氮和三个σ键相连,中性的氮有较强的给电子能力。
19
据反应形式分为两大类: (a)硝化反应 (1)亲电取代反应
7
§17.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名称:译音法或按环大小及杂原子命名。 N O furan 呋喃 氧杂茂 S thiophene 噻吩 硫杂茂 N N quinoline 喹啉 S thiazole 噻唑 H pyrrole 吡咯 氮杂茂 N N pyrimidine 嘧啶 indole 吲哚 N H
PO2
CH3 CH2CH2CONH2 CH3 CH3
H H HOCH2
5
麻黄碱
* * CH CH NH CH3 OH CH3
茶碱、可可碱和咖啡碱
O CH3 N O N N CH3 NH HN O N N CH3 O N CH3 CH3 N O N N CH3 O N CH3
茶碱 (1,3-二甲基黄嘌呤)
·H2O
H3C
CH3 COOH
CH CH2
CH3 CH CH2
N
N Fe
头孢氨苄(先锋霉素IV)
H3C
N
N CH3
HOOCCH2CH2
血红素(heme)
CH2CH2COOH
3
CH2 CH CH3 N Mg N CH3 H CH2 CH2 O C O
叶绿素分子结构
R CH2CH3 N N CH3 CO OCH3 O
电负性强弱顺序是:氧>氮>硫 芳香性强弱顺序是:苯>噻吩>吡咯>呋 喃
13
呋喃、噻吩、吡咯环中的杂原子上的未 共用电子对参与了环的共轭体系,使环上
的电子云密度增大,故比苯容易发生亲电
取代反应取代基通常在α—位上。 α—位形
成的中间体正离子较稳定。
14
2. 六元环
H H N H H
吡啶
N原子为sp2杂化
N 1
2
2
2—呋喃甲醛
3—吡啶甲酸
1 H 4—甲基咪唑 5—甲基噻唑
9
4
3
N H β—吲哚乙酸
CH2COOH
5 2 O CH3 CH3 1 2,5—二甲基呋喃 α,α’ —二甲基呋喃
CH3 γ β
N
α
γ —甲基吡啶 (4—甲基吡啶)
(3 —吲哚乙酸)
N 苯 氮 (杂 )苯 萘
N 1—氮(杂)萘
10
吡啶的芳香性不如苯。
亲电取代反之比苯困难,且主要发 生在β位上;较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且取代基进入α位。
16
§17.3呋喃、噻吩、吡咯的制备及反应
一、(1)呋喃的制备: CHO
(C5H8O4)n H2O
H+
多聚戊糖
—H2O
—CO
CH2OH 戊糖
催化剂 + H 2O 400~500℃
O 糠醛
CHO
N
H
图17.2 吡啶的轨道结构
吡啶π电子数符合休克尔规则,具有芳香性。 吡啶分子中,氮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大,使吡啶 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相对降低,所以此类杂环 称为缺电子芳杂环或缺π电子芳杂环。
15
由于N的电负性强,电子云分布不均匀,电子 云密度下降
0.140nm 0.139nm N 0.134nm
§17.2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
1.五元环
O
呋喃
N H
吡咯
S
噻吩
N H
H
H N H
参与大π键生成 H 的p轨道中的电子
H
sp2 –杂化
图17.1 吡咯的轨道结构
11
●●
●●
O
N
●●
H
S
呋喃、噻吩、吡咯π电子数符合休克尔规 则(4n+2),因此具有芳香性。
12
在呋喃、噻吩、吡咯分子中,是由 5 个原子, 6 个π电子组成的共轭体系,使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 密度增加,所以称为富电子芳杂环或多π电子芳杂 环。 呋喃、噻吩、吡咯分子中各原子间的键长并不 完全相等,因此芳香性比苯差。
8
N pyridine 吡啶
2.命名: ① 选主链:以杂环为母体,其它作为取代基; ② 编号:从杂环开始,顺着环编号,有两个相同杂原子时,
使杂原子的位号加和最小,若有不同的杂原子时,按O、S、
N次序编号。 4 5 O 1 2 3
CHO
5
4
3
COOH
CH3 4
5 N
N3 2
4
CH3 5 S 1
N3
6
(b)磺化反应
(c)卤化 (d)付氏酰基化
(2)加成反应
20
(1)亲电取代反应:
(a)硝化反应:呋喃、噻吩、吡咯易被氧化,可被空气氧化。
需用温和的硝化剂—硝酸乙酰酯进行硝化:
(低温、CH3COONO2硝酸乙酰酯为硝化试剂)
NO2
AcNO2,0℃
3 S1
S
2
+ S
NO2
3—硝基噻吩10%
2—硝基噻吩60%
可可碱 (3,7-二甲基黄嘌呤)
咖啡碱 (1,3,7-三甲基黄嘌呤)
6
γ δ
β
α
O
O=
O =O
N H
O
O
O
N H 己内酰胺
O
δ—戊内酯
丁二酰亚胺
丁二酰酐
但是内酯、内酰胺、环氧化合物与相应的脂肪族性质相近。 因此通常不将它们归于杂环化合物中。 我们主要讨论具有芳香性的杂环化合物(简称芳杂环化合 物)。
O 呋喃
+ CO2 + H2
O
CHO
Cu
△
O 呋喃 + CO2 O 呋喃
17
O
COOH
(2)噻吩的制备: nC4H8 或 nC4H10 nC4H6 或 CH2 + 4S 硫磺
600℃
S
△
CH2 + P2S5 COONa COONa
+ P2S5 + 其他 S
(3)吡咯的制备: 主要存在于骨焦油中,煤焦油中存在很少。 + NH3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