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思考
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如何应急处置
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如何应急处置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饮用水源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此类事故,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饮用水源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一、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在面临饮用水源污染事故时,快速而有效的应急响应是关键的第一步。
这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明确的指挥体系、责任分工和信息报告流程。
首先,应设立一个专门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和资源。
指挥中心的成员应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如环保、水务、卫生等)的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
他们要在事故发生后迅速集结,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其次,要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分工。
环保部门负责对污染源进行调查和监测,确定污染的性质、范围和程度;水务部门负责采取措施保障供水安全,如调整供水水源、加强水质净化处理等;卫生部门负责对可能受到污染影响的人群进行健康监测和医疗救治。
同时,建立畅通的信息报告流程也非常重要。
一旦发现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不得隐瞒或拖延。
报告内容应包括污染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二、污染源的控制与消除控制和消除污染源是解决饮用水源污染事故的根本措施。
在事故发生后,应尽快采取行动,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
对于工业污染源,应责令相关企业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措施封堵排污口,回收和处理污染物。
对于农业污染源,如农药、化肥的泄漏,应及时清理污染物,并对受污染的土壤和水体进行修复。
对于生活污染源,如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泄漏,应迅速采取拦截和收集措施,防止污水进入饮用水源。
在控制污染源的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密切关注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同时,要对污染源进行深入调查,查明污染的原因和责任,为后续的处理和处罚提供依据。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生活饮用水污染处理应急预案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摘要生活饮用水是人类基本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各种污染事故的威胁。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污染事故,制定一份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定义、影响和处理方法,并提出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
1. 引言生活饮用水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健康的重要资源,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水源污染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增加。
这些污染事故可能来自于化工厂、废水排放、渗漏的地下油藏等。
针对这些污染事故,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2.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影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例如,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人们饮用水中毒,引发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
同时,这些事故还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水生物的繁衍和生存。
因此,在污染事故发生时,快速、高效地应对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3. 生活饮用水污染处理应急预案3.1 预案制定针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事故的定义和分类:明确不同类型的污染事故及其特点,便于分析和应对。
- 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各个责任部门及其职责,建立应急指挥体系。
- 应急指挥中心的组成和工作职责:组成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应急工作,及时采取行动。
- 应急资源准备:准备应急物资和设备,包括紧急供水设备、水质检测仪器等。
- 应急演练计划:制定演练计划,提高各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
3.2 事件响应当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响应: 1. 事故报告: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度相关人员和设备。
2. 现场调查:派遣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事故原因和范围。
3. 分类和级别: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对事故进行分类和级别划分,确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4. 通知相关部门: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等报告事故并寻求支持和协助。
关于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思考
( 一) 生 活饮 用水 的事 故类 型 生 活饮 用水 的事 故类 型 的划分 主要 根据 污染物 的来 源 和水 污染 的特征以及污染的环节和场所进行划分 ,所以通常情况下可 以划分 为 四种类 型 : ( 1 ) 按 污染 物 的来 源划 分 ,可 以划分 为 :生活 污染 型 , 是指人们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 地面径流等污染水源污染饮用水; 工 业 污染 型 ,是 指工 业 的废水 、废 渣等 污染物 造成 的饮 用水 污染 ; 农 业 污染 型 , 是 指农 药 和化肥 的过量 使用 而造 成 的饮 用水 污染 。 ( 2 ) 按污染 的物质划分 ,可以划分为:物理污染 、化学污染以及生物污 染 这 三种 类 型 。通 常 在我 国最 为严 峻的 就是化 学污 染 ,如包 括 亚硝
水污染问题是 目前我国重大的资源污染问题 ,尤其是饮用水的 污染 ,更是直接的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 。近几年来 ,不论是 国外还 是 国 内饮用 水污 染事 故频 发 ,从而 促使 事故 安全应 急处 理 的 问题受 到 了越来 越 多 的相 关研 究学 者 的关 注。 例如 我 国 2 0 0 5年发 生 的黑龙 江松花江重大的饮用水污染事故 , 以及 O 7 年的无锡蓝藻爆发而引起 的饮 用 水污 染事 故 。虽然 经过 近几 年 的发展 ,我 国农村 和城 市 的饮 用水 污染 预 防和 治理 逐渐 发展 ,但 是从 总体上 ,生 活饮 用水 污染 事 故仍 然 时常 发生 ,所 以进 行合 理 的生活饮 用水 事故 应急 预案 ,从 而 保 证 一旦 饮 用水 污染 事故 发生 可 以及时 的进行 应对 ,因此水 污染 事 故的应急预案需要同水监测管理进行协调,并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 上不 断 的完善 。
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范文
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范文第一部分:事件概述1.1事件背景学校生活饮用水是师生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一旦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师生们的健康,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事件。
因此,学校应建立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1.2事件特点饮用水污染事件的特点是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且处理难度较大。
学校师生群体庞大,事件发生后应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展开清理和修复工作,同时要做好师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第二部分:预防措施2.1饮用水生产管理学校应加强对饮用水生产企业的认定和监管工作,确保供水企业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并定期开展对其水质的监测和检测。
同时,学校还需加强对学校内部饮用水供应设施的管理,定期清洗和维护,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2.2应急物资储备学校应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包括饮用水、急救药品、消毒剂、防护用品等,以备应急之需。
2.3师生教育学校应定期组织师生进行饮用水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第三部分:应急处置措施3.1应急响应一旦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按照预案中指定的责任人员职责迅速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3.2污染源处理首要任务是确认污染源,切断供水与污染源的连接。
对于学校内部供水设施受到污染的,应停止使用,并在污染源得到彻底处理后进行消毒和修复。
3.3信息发布及时向师生发布相关信息,提醒大家停止使用饮用水,并告知应急处置措施和安全用水事项。
同时也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卫生部门、公安部门报告,寻求协调和支持。
3.4急救救护对于已经出现饮用水污染导致健康问题的师生,要立即进行急救救护,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在急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急救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第四部分:心理疏导与恢复工作4.1心理疏导学校应组织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关注师生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舒缓紧张情绪,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范文
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范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
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地方,保障学生们的饮用水安全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围绕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的应急预案,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确保学生们的健康与安全。
二、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预警机制建立2.建立监测体系:学校应配备饮用水监测设备,并制定监测计划,定期对学校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分析,确保水质安全。
3.建立预警机制:学校应建立生活饮用水污染的预警机制,通过设立预警指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三、生活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1.污染源切断与隔离一旦发现饮用水受到污染,学校应立即切断与污染源的接触,并将可能被污染的设备、管道进行隔离,避免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2.人员疏散与集结学校应组织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避免接触受污染的饮用水。
同时,应建立临时接水点,在学生等群体到达安全地点后,组织人员将存储的干净水源分发给学生们,以保证他们的饮用水需求。
3.应急处理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污染,学校应根据污染的性质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化学性污染:确定污染物的种类与浓度,选择适当的水处理药剂进行中和、吸附等处理。
(2)生物性污染:增加消毒措施,对受污染的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并彻底清洗、消毒配送设备和容器。
(3)物理性污染:学校应对堵塞的管道进行疏通、维修,确保供水畅通。
4.信息发布与协调合作学校应及时发布饮用水污染事件的通告,向学生、家长和教职工等相关人员传达相关信息,提醒大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分享信息、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加大应急处理能力。
5.饮用水恢复与监测经过应急处理后,学校应立即安排专业人员对饮用水进行全面监测,确保水质恢复到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平。
此外,学校应建立长期的水质监测体系,并定期对学校饮用水进行抽检,以保障学生们的饮水安全。
四、教育宣传与日常管理1.饮用水教育宣传学校应定期开展饮用水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对饮用水质量的重视,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浅议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浅议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障饮用水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而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应急管理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一环。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需要认真思考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本文将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浅议。
一、认真排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潜在风险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中,首先需要做的是认真排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潜在风险。
这包括但不限于对水源地周边的工业企业、农业活动、城市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
在现代工业社会,工业企业往往会排放各种废水、废气,这些可能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造成污染。
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农药也有可能渗入地下水成为饮用水源地污染的源头。
对于这些潜在风险,我们需要做好预防和排查工作,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安全。
二、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环境异常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中,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通过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中的异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监测体系应该涵盖对水质、环境污染程度的监测,形成完整的监测网络。
需要建立起应急响应机制,一旦监测到环境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措施,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安全。
三、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中,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只有当社会公众具备环保意识,才能够自觉遵守环保法规,不随意乱排废水、废气,从而避免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造成污染。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需要加大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公众自觉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
四、加强对潜在污染源的管理,预防环境污染为了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安全,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潜在污染源的管理,预防环境污染。
这包括对工业企业、农业生产等潜在污染源的管理。
要求工业企业严格规范排放废水、废气,农业生产中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以减少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影响。
饮用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饮用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前言
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资源,在突发事件中,饮用水的供应不稳定,可能对迅速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困难。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饮用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处理预案的目的和意义
1. 预防和解决饮用水突发事件
预案的目标是防止饮用水供应中的突发事件的发生,尽可能地避免饮用水污染和短缺等问题。
2. 明确责任和任务
为了使饮用水的应急处理保持高效,预案应明确各责任单位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
3. 提高应急处理的速度和有效性
随着突发事件的发生,预案可以迅速掌握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和影响。
三、饮用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1. 应急响应和处置
(1)第一级响应:启动应急计划
当饮用水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计划,实施应急响应措施。
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
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有事故发生,为了降低事故后果,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应急预案。
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1为了保证学校用水安全,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饮用水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我校对饮水安全工作特制订本方案一、成立学校“饮水安全”工作小组和应急处理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组员:全体班主任校医后勤二、针对“饮水安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1、做好宣传工作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介绍有关“饮水卫生”的知识。
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向全校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对“饮水卫生”知识的了解。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全校师生的卫生饮水习惯和个人卫生素养,以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
并基本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本领,降低受灾的程度和范围。
3、落实班主任工作责任制度班主任要每天统计本班学生出勤情况,如果班内有学生因饮水问题发生身体不适,应立即告知应急处理小组,若发生5例以上由饮水引起的身体不适,学校与疾控中心联系,根据有关要求做好相应措施三、日常工作措施:1、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
具体指导下,由教师带头,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饮用水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对学校饮水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形式反馈到学校。
2、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饮用水安全第一责任人,学校后勤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各教师和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考核实行学校饮用水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
3、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从业人员的饮水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知识讲座等形式,丰富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4、添置设备;学校要对照配备标准,落实饮用水安全设施的配备。
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研究与实施
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研究与实施为了确保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制定和实施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预案涉及大量的步骤和程序,下面将按照编写应急预案的基本步骤进行撰写,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确定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在编写应急预案之前,我们需要明确预案的目的和范围。
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减轻和应对突发污染事件,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
应急预案的范围应该包括突发污染事件的识别、报告、应急响应和恢复等方面。
二、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编写应急预案需要一个协调、专业的团队来确保预案的质量和实施的效果。
团队需要包括各个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如环境保护部门、水务部门、卫生部门等。
团队成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管理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协同工作,合作制定应急预案。
三、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风险评估和分析是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对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确定事件可能的影响范围、潜在危害和应对措施。
评估和分析的结果将为后续的应急响应和资源调配提供依据。
四、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响应流程是应急预案中的核心内容。
在突发污染事件发生时,应急响应流程将指导相关人员的行动和措施。
该流程应包括事件的报告程序、调查和识别程序、信息发布和通知程序、紧急处理措施、风险评估和影响评估程序等。
根据不同等级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流程应有所区别,并在实际实施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五、制定资源调配计划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需要及时调配相关资源来应对。
正确的资源调配计划可以保证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效果。
资源调配计划应明确资源的来源、调配的程序和方法,以及调配后的监测和反馈。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技术支持等方面。
六、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在应急响应中,各个相关部门之间需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
为了保证信息的畅通和协作的顺利进行,应急预案中应包括沟通和协调的机制。
机制包括信息传递的途径、通知的责任部门、会商和协商的流程等。
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如何应急处置
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如何应急处置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饮用水源可能会遭受污染,从而引发严重的事故。
在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时,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饮用水源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迅速响应与预警一旦发现饮用水源可能受到污染,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和监测。
同时,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告知公众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醒他们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暂时停止使用受污染的水源、储备干净的饮用水等。
在预警发布方面,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包括电视、广播、网络、社交媒体等,确保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给受影响的人群。
此外,还应设立专门的咨询热线,解答公众的疑问和担忧,稳定社会情绪。
二、污染源头的控制确定污染源头是应急处置的关键一步。
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排查,可能包括工业企业的违规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泄漏等。
一旦确定污染源,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如责令相关企业停止生产、封堵排污口、转移污染物等,以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对于工业污染源,应要求企业立即停止排放,并对其生产设施进行检查和整改。
对于农业面源污染,如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的水体污染,应指导农民采取合理的种植和施肥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对于生活污水泄漏,应及时修复管道,防止污水继续流入水源。
三、应急监测与评估在污染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对饮用水源的水质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测。
监测指标应包括常规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如水温、酸碱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
同时,还应根据污染源的特征,有针对性地监测特定的污染物。
监测数据应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污染的程度、范围和发展趋势。
这将为后续的应急处置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预测污染可能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影响,从而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生活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范文(二篇)
生活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范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突发的水源污染、水质安全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生活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二、目的和意义生活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的目的是针对突发事件,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人们的生活饮用水安全。
预案的意义在于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事故对人们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危害。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1. 预警措施①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实时掌握水源水质的变化情况。
②对违反水源保护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管,加大对潜在水源污染隐患的整治力度。
③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设立接警处置小组,及时处理接到的污染事故报警信息。
2. 应急处置措施①第一时间组织专业人员前往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和评估,掌握事故的具体情况和严重程度。
②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进行人员疏散和紧急供水,确保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③调集专业设备和人力资源,进行水源的紧急修复和治理,尽快恢复正常的供水条件。
3. 信息发布措施①建立健全应急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关于水源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应对措施等信息。
②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让公众了解事故的进展和应对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③开展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组织和责任1. 主要责任单位①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起草、修订和执行,统一协调各相关部门的行动。
②水利部门:负责监测和预警水源地的水质情况,及时发现和报告潜在的水源污染隐患,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水质安全工作。
③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医疗救治工作,保障人们在灾害事故中的健康和安全。
2. 部门职责和协调机制①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活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及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并向上级政府汇报工作情况。
②水利部门:负责对水源地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提出预警,并协助地方政府组织应对工作。
饮用水突发应急预案
饮用水突发应急预案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突发事件的发生时有发生,这些事件可能会造成饮用水的供应中断和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
因此,建立完善的饮用水突发应急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一、应急预案的意义饮用水突发事件预案是指一种综合利用各种手段预判突发事件后果、快速作出反应,以减轻突发事件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的计划和方案。
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应急预案可以针对不同的饮用水突发事件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
例如,在自然灾害如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可以采取紧急转移居民的措施,灾后恢复饮用水供应;当有病毒、细菌、化学物质等导致饮用水受到污染时,则可以采取消毒、过滤等一系列应急手段。
其次,预案的建立能够使各个应急单位在突发事件中快速协调配合,形成有力的应对力量,减轻事故带来的影响。
同时,预案可以规定责任和任务的清晰,明确指导灾害应对人员的行动和步骤,确保高效的应急响应。
最后,预案的建立还能够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鼓励人们在突发事件中自救互救,减轻人们的伤害并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二、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饮用水突发应急预案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应对不同类型的情况:1、事态识别和及时报告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首先必须进行事态识别和预判。
各级单位应当在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尽快报告,确保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得到准确状况,启动应急预案指挥体系。
2、指挥体系指挥体系是确保应急预案有效实施的关键。
应急预案应当明确指定各个应急机构、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并明确指挥体系的层次和职责划分。
3、灾害区域的紧急处理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并消除影响饮用水的各种危险源,确保供水安全。
4、应急救援措施灾害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各种应急救援措施的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需要恢复饮用水供应之外,如紧急搬迁、疏散等情况也要加以考虑。
小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小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小学生活饮用水质量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尽管有各种预防措施,事故仍有可能发生。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对于及时处理小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及执行。
首先,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这一预案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应急响应程序、岗位责任及任务分工、应急设备和物资准备、应急演练和应急教育培训。
应急响应程序是小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核心。
该程序需要包括信息收集、快速反应、应急救援和恢复净水等环节。
信息收集环节,需要各相关人员对事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汇报,确保第一时间了解污染程度。
快速反应环节,需要指定特定人员迅速组织实施应急措施,如紧急停用饮水设备、通知家长和学生等。
应急救援环节,需要设立一支专门的应急队伍,负责处理事故现场,确保学生的安全。
恢复净水环节,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清洗饮水设备,确保水质安全。
同时,明确岗位责任和任务分工也是制定预案时的重要内容。
应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行动。
相关人员需要接受培训,熟悉应急处理预案,并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此外,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应不同类型事故的专门处理预案,确保在不同情况下能够有针对性地作出反应。
应急设备和物资准备在应急处理预案中也是不可忽视的。
应根据实际需要,储备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如紧急停用设备、过滤装置、消毒剂等。
此外,应制定详细的物资使用手册,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的正确操作。
最后,应急演练和应急教育培训是应急处理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期组织演练,使相关人员熟悉应急程序和流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教育培训则是加强师生的应急意识,教育他们如何在事故发生时保护自己,减少危害。
同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饮水设备,避免水质污染。
简言之,建立一套完善的小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饮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饮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饮水是人类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本需求,然而,饮水源受到污染的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饮水源污染事故,保障公众的饮水安全,各地区应建立完善的饮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性饮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是应对和处理饮水源污染事故的指导性文件,具备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保障公众饮水安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能够对饮水源污染事故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与处置,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带来的危害,保障公众的饮水安全。
2. 有效应对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执行能够提前预判饮水源污染事故可能的危害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预案方案,使相应应对措施更为有序、高效,提高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3. 提升应急能力:通过制定饮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应急演练与培训,提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素质,增强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
二、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框架一份完善的饮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应该包含以下基本内容,以指导应急响应工作的进行。
1. 背景介绍:对饮水源污染的原因、可能引发的后果以及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详细介绍,提供决策者和应急人员的基本了解。
2. 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应急工作的组织机构体系,指定应急组织人员,并明确各职责和权限。
3. 信息收集与监测: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监测体系,及时获取相关污染事故的信息,并对饮水源水质进行实时监测。
4. 风险评估与预警:根据污染事故的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与预警,分析事故的可能威胁和扩散范围,提供应对策略。
5. 应急预案方案:制定应急预案各项措施的操作方案,包括危险源防控、饮水源保护、突发事件处置等内容。
6. 应急资源保障:明确所需的应急救援资源,包括物资、设备、人员等,并指定相应调度和配备方案。
7. 应急指挥与通信:建立健全的应急指挥体系和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与指挥调度的灵活高效。
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目的和范围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众的饮用水安全,及时有效地应对饮用水源污染事故。
该预案的范围涵盖了水源地、供水设施、水质监测以及与饮用水相关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减小事故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为了保证应急预案的全面性和科学性,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应急预案编写团队。
该团队由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其中应包括水质监测专家、应急救援专家、法律法规专家等,以确保预案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风险评估和分析在编写应急预案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分析。
该评估应包括可能导致饮用水源污染的因素,如自然灾害、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等。
通过科学的风险分析,可以确定饮用水源污染事故的潜在风险和影响范围,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依据。
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响应流程的制定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
根据事故的性质、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适当的应急响应级别和相应的处置措施。
流程应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指挥、应急资源调集、应急救援等环节,以确保应急响应的高效协调和执行。
制定资源调配计划资源调配计划是指在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发生时,如何合理调配各类应急资源进行处置和救援。
资源调配计划应包括恢复供水设备、调运紧急救援物资、组织人员抢修等方面的内容。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可用性和有效性,确保对事故响应的支持和保障。
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在应急响应过程中,沟通和协调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预案应包含沟通和协调的机制,确保各相关部门、专家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和协作配合。
此外,预案还应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方在应急响应中的职责和任务清晰明确。
制定培训和演练计划为了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紧急情况处理的技能,应制定培训和演练计划。
培训和演练内容应包括应急响应流程、应急资源调配、指挥与协调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演练,可以增强相关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以应对饮用水源污染事故的挑战。
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一、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饮用水是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之一,饮用水污染事件可能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
因此,编写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规划和准备,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快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预案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饮用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危险源防控措施、资源调配、沟通与协调、培训与演练等。
二、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编写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需要各方的齐心协力,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编写团队。
团队成员应包括相关政府部门、水务企事业单位、专业机构、学术界以及社会公众等各方人员。
每个成员应负责预案编写过程中的特定任务,并协同推进编写工作。
三、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针对饮用水源、水质监测系统和应急响应机制等关键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是编写应急预案的重要步骤。
通过综合考虑污染源类型、可能导致污染的事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确定潜在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应急情景。
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预案内容和应对策略。
四、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响应流程是指在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时,按照预案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应对的具体操作指南。
编写应急预案时应明确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分级和响应级别,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紧急响应措施。
同时,要明确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流程,确保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公众。
五、制定资源调配计划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时,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进行处置和恢复。
因此,编写应急预案时需要制定资源调配计划,明确各类资源的来源、储备和调配机制。
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物资、设备、技术支持等各方面的资源,在保证应急响应效能的同时,要合理利用各方力量,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限度的利用。
六、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中,多方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至关重要。
因此,在应急预案编写过程中,应建立起高效率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水源污染应急预案
水源污染应急预案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水源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水源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水源污染应急预案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源污染的应急预案,包括其重要性、制定原则、应急响应机制和示范措施。
一、水源污染应急预案的重要性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水源污染危害了水质的安全性。
一旦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导致人类健康问题的爆发。
因此,制定水源污染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这样的预案可以加强危机意识,提高各方力量的集中配合,及时有效地控制并减轻水源污染造成的危害。
二、水源污染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制定水源污染应急预案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以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 应急预案应该是科学的。
预案制定应基于充分的科学研究和经验数据,确保应对水源污染时所采取的措施是科学可行的。
2. 应急预案应该是全面的。
预案应涵盖各类水源,考虑到不同水源类型的特点和污染风险,确保全面应对各类污染事件。
3. 应急预案应该是可操作的。
预案的内容应明确具体,包括各部门和责任单位的职责分工,以及应急资源的调度和利用情况。
4. 应急预案应该是实时更新的。
由于科技和污染形势的动态变化,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三、水源污染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机制水源污染应急预案通过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来处理水源污染事件,以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 组织管理层级预案中明确组织管理层级和责任分工,确保各级部门和机构的有效配合和沟通。
2. 信息监测与评估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水源污染事件,并实时评估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应急决策与调度针对不同程度的污染事件,及时制定应急方案和决策,并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进行调度,以实现快速响应和处理。
4. 应急处置与恢复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水源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同时,需要进行事后评估和监测,并及时掌握水源的恢复情况。
饮用水污染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饮用水污染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饮用水污染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当出现饮用水污染灾害时,有效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人们及时应对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就饮用水污染灾害救助的应急预案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背景介绍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保证饮用水的质量十分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污染物排放等原因,饮用水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制定饮用水污染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保障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应急预案目标饮用水污染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旨在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及时应对饮用水污染事态的发展,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其重点目标包括:迅速调查和评估污染源、加强监测系统、设立应急机制及运行程序、提供灾害救助信息和指南以及完善法律体系等。
三、应急预案步骤1. 污染源调查和评估在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后,首先需要采取措施确定污染源。
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分析污染源的性质和扩散速度,以便及时制定救助方案。
2. 建立监测系统饮用水污染救助应急预案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对污染物浓度、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监控。
及时获得数据有助于准确评估灾害程度和采取紧急措施。
3. 设立应急机制及运行程序设立饮用水污染灾害救助应急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应对措施。
建立运行程序,确保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协调工作,以便于及时处理灾害。
4. 提供灾害救助信息和指南制定相关救助信息和指南,包括如何获得饮用水、如何消毒等,以帮助公众度过饮用水紧急供应短缺的时期。
5. 完善法律体系为了应对饮用水污染灾害,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至关重要。
该体系应包括饮用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惩罚条例和补偿机制,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加强饮用水保护。
四、救助措施和方法1. 应急饮用水供应在饮用水污染灾害发生后,应迅速调集饮用水资源,保证受灾群众的正常生活用水。
可以通过派发瓶装水、搭建临时供水设施等方式来满足需求。
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
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饮用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其紧迫性不容忽视。
为了确保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当前形势的紧迫性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工业废水、农业化肥、生活污水等不断排放,严重威胁饮用水源的安全。
水污染事件频发:近年来,多地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给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公众对水质安全的关注度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专家观点众多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表示,饮用水污染不仅影响公众健康,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专家建议:加强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源。
完善水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问题。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支撑数据环保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呈下降趋势。
公共卫生部门数据显示,与水污染相关的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民众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对饮用水质量表示担忧。
五、应急有效性说明为了确保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快速响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污染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跨部门协作: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应对污染事件。
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向公众发布水质监测数据和污染事件处理进展,消除恐慌情绪。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提高公众对饮用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六、结论饮用水污染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通过加强水源地保护、完善水质监测体系、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饮用水污染问题,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应对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
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应对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一、确定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的目的是确保在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该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对公众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危害。
范围涵盖了相关部门和单位在面对饮用水污染事件时所应采取的措施和行动,请参与编写预案的团队遵循该目的和范围进行制定。
二、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为确保应急预案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我们需要组建一个应急预案编写团队。
该团队应包括环保部门、水务部门、卫生部门、公安和消防部门等各相关部门的代表,以及饮用水供应企业和相关专家。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预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为了有效应对饮用水污染事件,我们需要对潜在的污染源和可能出现的污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水源地、水处理设施、管网系统等环节的检查和评估,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事故类型,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后果。
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以提前做好预防和准备工作。
四、制定应急响应流程针对不同的饮用水污染事件,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流程。
流程中应包括事件报告、责任调度、事故初始应对、处置措施、监测和评估、恢复和复检等环节,确保在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有序地展开相应的应急工作。
同时,预案中还需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方合作配合,形成良好的应急响应机制。
五、制定资源调配计划应急响应过程中,资源调配的合理安排和分配至关重要。
根据事件的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制定资源调配计划,确保所需的人员、装备、物资等资源能够及时到位并得到有效利用。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资源调度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运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饮用水污染事件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因此,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至关重要。
预案中应明确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渠道,建立协调指挥中心,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有效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思考
作者:田渝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5年第08期
【摘要】近几年我国饮用水资源污染的事故频发,不仅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污染严重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的危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死亡的危险。
所以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卫生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正常活动,在饮用水发生污染之后需要通过水资源污染预警系统,快速的进行污染的防治,因此在饮用水合理的运行的情况下,应该提出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从而保障水污染发生后可以快速的进行处理。
本文首先探讨饮用水污染事故的类型和等级,并分析饮用水污染发生的原因,然后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水污染问题是目前我国重大的资源污染问题,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更是直接的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
近几年来,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饮用水污染事故频发,从而促使事故安全应急处理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学者的关注。
例如我国2005年发生的黑龙江松花江重大的饮用水污染事故,以及07年的无锡蓝藻爆发而引起的饮用水污染事故。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和城市的饮用水污染预防和治理逐渐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仍然时常发生,所以进行合理的生活饮用水事故应急预案,从而保证一旦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可以及时的进行应对,因此水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需要同水监测管理进行协调,并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上不断的完善。
一、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类型和等级
(一)生活饮用水的事故类型
生活饮用水的事故类型的划分主要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和水污染的特征以及污染的环节和场所进行划分,所以通常情况下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1)按污染物的来源划分,可以划分为:生活污染型,是指人们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地面径流等污染水源污染饮用水;工业污染型,是指工业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造成的饮用水污染;农业污染型,是指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而造成的饮用水污染。
(2)按污染的物质划分,可以划分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以及生物污染这三种类型。
通常在我国最为严峻的就是化学污染,如包括亚硝酸盐、氨氮、挥发性酚等化学物质污染水资源。
(3)按污染的环节划分,可以分为水源污染、管网污染以及二次供水污染。
在我国主要的就是水源污染,是指在饮用水供水的源头出现污染的问题。
(4)按水污染发生的场所划分,主要的饮用水污染的场所有学校、工厂、企业、居民楼等,在这之中居民区发生饮用水污染的事故最为频繁[1]。
(二)生活饮用水的事故等级
生活饮用水的事故等级划分主要根据相关的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划分,并将数据提交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确认。
污染事故的等级一共可以划分为五个等级:(1)零级,主要是指没有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或者安全的隐患。
(2)一级,是指发生了饮用水的安全隐患,但是只有供水不符合要求,但是饮用水的水质仍然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的相关规范。
并且不会引起人们的健康危机。
(3)二级,生活饮用水处于污染情况,但是水质基本符合相关规范,只有个别的水源指标不符合规定,不会引起人体健康的危害。
(4)三级,生活饮用水处于污染的状况,水质的多项指标都不符合相关的规范,水质的感官产生异常现象,并引起人体健康危机。
(5)四级,生活饮用水处于严重污染的状况,水质的多项指标都不符合相关规定,并发生水媒的传染病现象[2]。
二、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
1.水源的污染
由于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多为地下水,所以通常情况下,水源的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的排放指标不合理从而使江河湖泊的水源受到污染。
另一个方面就是农村地区的水源防护较差,特别是众多的山区会将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投入到水源中,并且农业化学肥料的过度的使用将直接使地下水资源发生污染。
2.自来水管的渗漏
主要是指许多区域自来水管年久失修,并且防护措施的应用和管理不及时,就会使自来水管发生泄露的事故。
尤其是一些自来水管的管道在进行铺设时没有严格按照卫生规范进行施工,将水管进行就近埋设,所以如果水管从废水管道或者厕所下经过就会发生水污染的事故。
3.自来水管同其它用途的管网相接
自来水管同其他用途的管网进行相接,也会引起饮用水污染事故,是指有些自来水管与一部分的工业管网或者农业灌溉用水相接,这样一旦发生停水或者管道的水压降低,就会使这些不符合水质规范非饮用水倒吸进入到自来水管网中,从而造成饮用水污染。
三、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一)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有效开展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主要由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其主要的职能有:(1)建立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具体的污染状况制定预防、控制以及医疗救治的应急方案。
(2)建立高效、协调的饮用水应急运行机制,通过和卫生、医疗部门的配合,防止水污染的蔓延。
(3)对饮用水污染防治的效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的完善事故应急的方案。
(4)积极的组织和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帮助事故受灾受众克服心理的压力和恐慌[3]。
(二)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
1.水资源事故的报告
首先水污染的事故报告系统由区级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设立,然后部门制定日常的生活饮用水的监测机构、水污染的发生的单位、区级的卫生行政主管负责人等作为水污染事故的责任报告人。
其次责任报告人要在2个小时内报告到人民政府。
然后经过监测水污染的等级为3级时,启动水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
2.生活饮用水事故处理方法
通常采用分级处理的方法,并根据级数的增加相应投入更多的应急支持,首先,处于一级和二级的时候,主要有区级的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处理,并由疾病预防机构进行协助处理。
再者,处于三级的情况下,要启动事故的应急预案,由区级的人民政府成立应急指挥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同时加强各卫生主管部门一集自来水公司、消防部门、环保局等的介入。
其次,处于四级的情况下,除了具备三级应急的要素之外,还需要区级的疾病预防机构进行介入,对水污染的疾病传播进行控制,并组织区域内部的街道、乡镇等下级机构的介入。
3.生活饮用水调查处理流程
首先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要尽快赶赴现场,然后对水质进行调查和检测核实。
然后通过水质的综合分析对事故进行分级,当达到三级时要以书面的形式报告给区级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其次卫生监督员要从供水的责任人获取事故信息,必要时可以对供水的设施进行检查,然后根据相关法律对肇事单位进行严格的惩处。
1.事故危机解除和善后
当饮用水污染的事故达到零级时,表示事故危机解除,同时需要市级的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对此次事故进行调查和监督、指导。
通常情况下区级的人民政府应该作为事故发生的第一责任人,然后下级的卫生机构和各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履行自己的职责。
然后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依法对事故的责任人进行刑事或者民事处罚。
结语:
生活饮用水发生污染将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不仅严重影响区域的生活的正常运行,同时还会对当地的居民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所以就需要区级政府和卫生部门严格的制定事故应急方案,从而保证事故的及时处理和应对。
【参考文献】
[1]宋安乔.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23(9):902-904.
[2]李青云,赵良元,林莉等.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31(4):6-11.
[3]赵艳民,秦延文,郑丙辉等.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健康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4,(5):1328-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