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精品】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及答案

【精品】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及答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新课标综合检测卷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新课标综合检测卷 含答案 精品

综合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尤其是在早期传统中,“道”和“德”最早是分开来讲的。

“德”观念的产生当在原始社会,与氏族有关。

巴新生先生认为“德”观念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殷商时期的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西周君主的祭祀征伐、视察巡行即统治者的政行;春秋时期的道德观念即普遍的道德判断标准阶段。

“道”观念的出现当晚于“德”观念。

从原始语义上来分析,“德”观念最早为一种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为部族成员所共有。

而“道”观念的原始意义是所行的道路,也是一种普遍的观念。

可见,“德”观念同“道”观念在其产生的初始意义上,就有一种成长为普遍性的趋向,都具有成为普遍观念的可能性,这是它们最终走向抽象范畴的一个前提。

从字义上来考察,“道”从首从行,点明了人在“行”时,要时时抬头,或“仰首”“向外”,以“观察”或“体会”那高高在上的“天”或“天意”,从而保证天命得以践履;“德”从行从十目从一从心,点明了“德”之行首先乃是有“心”之“行”,应该时时注意问“心”,注意“向内”求索,反观自己的“行”是否是出自“内心”对“天”或“天命”的洞察。

相比起“道”观念,“德”观念更具体,距离人更近。

作为文化现象,在演变过程中,“德”观念逐渐成为“道”观念的体现。

如《国语·晋语》中载,晋厉公六年,范文子率晋军在鄢陵打败楚军后,针对晋厉公的“无德而功烈”,说:“吾闻之,天道无亲,唯德是授。

”天道是没有偏私,只把福命授给有德的人。

可见,天道的得以体现就是通过“德”。

西周时期“德”观念的使用总是与宗教的天命观相结合,“以德配天”即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表现。

可是到春秋后期,随着天命观的不断遭到怀疑,“天”的神学观念也不断被怀疑和剔除,逐渐向自然天道观转化,与之相配的“德”也便具有了天道自然的意义。

“德”逐渐成了“道”的体现。

于是,“道”是高高在上、供个体效法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德”则是“道”在个体身上的凝结和体现,“德”和“道”的关系套用柏拉图的话说是“分享”的关系。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小题狂刷09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小题狂刷09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赤壁赋1.下列画线字中,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桂棹(zhào)枕藉(jí)流觞曲水(shānɡ)放浪形骸(hái)B.愀然(qiǎo)匏樽(páo)临文嗟悼(dào)孤舟嫠妇(lí)C.庐冢(cǒnɡ)蜉蝣(fú)无物相之(xiànɡ)山川相缪(liáo)D.酾酒(shī)横槊(shù)舳舻千里(zhú)江渚之上(zhǔ)【答案】B2.对下列画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七月既望望:月满为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B.倚歌而和之和:伴奏C.山川相缪缪:缭、盘绕D.举匏樽以相属匏:酒杯【答案】D【解析】匏:葫芦。

3.下列加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②惟江上之清风B.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相与枕藉乎舟中C.①月出于东山之上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①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②侣鱼虾而友麋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B项,“乎”,形容词词尾/介词,“在”。

C项,“于”,介词,“从”/介词,表被动。

D项,“而”,转折关系连词/并列关系连词。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B.举酒属客C.余音袅袅,不绝如缕D.不知东方之既白【答案】B【解析】属,通“嘱”,劝酒。

5.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徘徊于斗牛之间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B.①凌万顷之茫然②余音袅袅,不绝如缕C.①哀吾生之须臾②正襟危坐而问客曰D.①驾一叶之扁舟②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答案】B6.下列句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C.余音袅袅,不绝如缕D.客喜而笑,洗盏更酌【答案】C【解析】把“余音”比作“缕”。

A项,互文、对偶。

B项,对偶。

D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7.下列对有关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

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

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

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

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

楚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

现在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阳春》《白雪》等。

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

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

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

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

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

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

因为本来是先有“屈赋”而后有“汉赋”的。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直至战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

精选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段太尉逸事状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2

精选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段太尉逸事状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2

段太尉逸事状一、文言基础专练(25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翻译题1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群行丐.取于市 丐:乞讨 B .戚.不敢言 戚:忧虑 C .无伤也!请辞.于军 辞:谢罪 D .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识:认识 解析:选B A 项,丐:求取。

C 项,辞:致辞、陈说。

D 项,识:标记。

2.下列各项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B .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C .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D .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解析:选C C 项,“巽”通“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晞一营大噪,尽甲.B .乃我困.汝 C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D .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 解析:选A A 项,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披上铠甲”。

其余均为使动用法。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以.刃刺酒翁愿奉军以.从B.⎩⎪⎨⎪⎧ 太尉笑且.入曰罪且.及副元帅C.⎩⎪⎨⎪⎧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今尚书恣卒为.暴D.⎩⎪⎨⎪⎧ 选老躄者.一人持马甲者.愕解析:选D A 项“以”,介词,用/连词,表示承接;B 项“且”,连词,表并列,一面……一面/副词,将要;C 项“为”,介词,替/动词,做;D 项“者”,都是代词,……的人。

5.下列关于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郭晞放纵士卒残害百姓,为所欲为,这样难对付的军队和主帅,段秀实却主动提出请求来担任都虞候前去平乱,这种勇敢的精神和超人的见识充分显示了他的刚勇无畏。

B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从正面表现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

C.段秀实洞察朱泚之心,拒不收礼,将礼物栖之梁木的逸事,颂扬了他的高风亮节。

D.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大题精做05 离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大题精做05 离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离骚【2015年高考四川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画8处)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选自《隋书·经籍志四》)【答案】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名师点睛】此题文字虽来自课外,但好在对其中所讲人物屈原并不陌生,而且,学过的课文《报任安书》中也有类似语句,比如各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一语,可为“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断句。

至于剩下部分,可先找出其中动词,再根据其主语,特别是宾语或补语的情况断句。

【2016年高考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_____________。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5)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8)心事浩茫连广宇,_____________。

(鲁迅《无题》)【答案】(1)夕揽洲之宿莽(2)引喻失义(3)黄发垂髫(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沧海月明珠有泪(6)早生华发(7)不义而富且贵(8)于无声处听惊雷【解析】要答好名句默写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

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加倍注意。

本题的重点字如:揽、洲、宿莽、垂髫、栈、钩连、沧、义等。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测试卷(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测试卷(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模块综合测试卷(2)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人和自然楼宇烈当前的生态问题源于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自视能够征服自然。

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类自我膨胀,肆意向自然攫取,不尊重天地万物。

结果人非但没有取得真正的独立,反而被物质、财富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我。

从“人和天地浑然一体”的观念,变成“人与天地相对立”,于是天地就被当作外在研究、开发的对象。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我们曾引进了许多西方哲学理论和思想学说,例如,欧洲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自然并不是存在于人类之外,与人类实践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了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

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

很多人将其误读为:人类的根本任务是征服、改造自然。

上世纪初,中国的学术界就开始从中国哲学里寻找改造自然的资料。

但是,中国哲学里面没有“改造自然”的提法,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历史上国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学者们找到的天人关系资料大都是讲“天人合一”的,当时把“天人合一”“畏天命”“奉天”理解为天是绝对不可侵犯的,人在天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去适应天。

后来,有人把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主张理解为人不能做天的奴隶,把荀子的思想提升到“人定胜天”的高度,为征服、改造自然找到了理论根据。

但这显然不符合荀子“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的原意——天、地、人各有其道,能够分清天与人的职责的人是圣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值得借鉴。

道家认为,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很伟大,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很渺小。

人确实有伟大的一面,但人不能主宰万物,天无为,人也要学着无为。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个世纪,西方一些思想家提出要重建人文主义,人既不能成为神的奴隶,也不能异化为物的奴隶。

试吧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必修2练习:第8课兰亭集序

试吧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必修2练习:第8课兰亭集序

4.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当其欣于.所遇 ⎩⎨⎧③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④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答案:C解析:①于:在;②于:对;③其:他们;④其:人们的。

5.下列各句中“信”意为“信物”的一项是( ) A .信.可乐也 B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C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D .愿陛下亲之信.之 答案:C解析:A 项“实在”;B 项“使者,指媒人”;C 项“信物,凭据”;D 项“信任”。

6.对“临”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迎) B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临时) C .居高临下。

(从高处往低处看)D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 答案:B解析:B 项“临”意为“对着”,也可引申为“阅读”。

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旁边 B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与:交往 C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悟:理解 D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答案:C解析:C 项,“悟”,通“晤”,面对面。

10.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所以..游目骋怀②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①及其所之.既倦②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 .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 .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 .两个“所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 .两个“所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答案:C 解析:“所以”:①是“用来”的意思;②是“……的原因”的意思。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单元质量检测一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单元质量检测一 含答案 精品

单元质量检测(一)(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B.但杨柳的丰姿..(指美好的姿态),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大致的轮廓)罢了。

解析:选C C项,“深味”,深层浓厚的味道。

2.在下面每句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肖邦之家黄昏时的簌簌声,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______的音乐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②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________,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③土耳其西部的索马煤矿发生爆炸和大火,导致301名矿工死亡。

这起土耳其历史上最严重的矿难真是________。

A.独具一格一蹴而就骇人听闻B.独具一格一挥而就耸人听闻C.独树一帜一蹴而就耸人听闻D.独树一帜一挥而就骇人听闻解析:选A独具一格: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

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能完成,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事实或做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B.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10六国论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10六国论

学业分层测评(十) 六国论[基础巩固层]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应开头“不赂者以赂者丧”这句话。

B.作者对燕、赵两国,有赞扬,有批评。

赞扬“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C.作者批评的燕、赵失误的计策并不是其破灭的真正原因。

从根本上说,其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各领出一层意思。

“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解析】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

【答案】 A[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导学号:16702077】俞献卿,字谏臣,歙人。

少与兄献可以文学知名,皆中进士..第。

献卿起家补安丰县尉。

有僧贵宁,积财甚厚,其徒杀之,诣县绐言师出游矣。

献卿曰:“吾与宁善,不告而去,岂有异乎?”其徒色动,因执之,得其所瘗【注】尸,一县大惊。

调昭州军事推官,会宜州陈进乱,象州守不任事,转运使檄献卿往佐之。

及至,守谋弃城,献卿曰:“临难苟免,可乎?贼至,尚当力击;不胜,有死而已,奈何弃去。

”初,昭州积缗钱巨万,献卿尽用平籴,至积谷数万,及是大兵至,赖以馈军。

除殿中侍御史,为三司盐铁判官。

上言:“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

”淮、浙盐利不登,命献卿往经度之,更立新法,岁增盐课..缗钱甚众。

会其兄为盐铁副使,徙开封府判官。

朝廷择陕西转运使,宰相连进数人,不称旨。

他日,献卿在所拟中。

帝曰:“此可以除陕西转运使。

”时边吏多因事邀功,泾原路钤辖擅于武延川凿边壕,献卿度必招寇患,亟檄罢之。

未几,贼果至,杀将士,塞所凿壕而去。

徙京西。

因入对,甚言赵振堪将帅,范仲淹、明镐可大用,及条上边策甚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单元综合检测2 版含解析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单元综合检测2 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测试用时:100分钟;测试分数:10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错误!宗璞:且将秃笔长相守李冰何谓“南东西北”?宗璞四卷本《野葫芦引》系列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是也。

宗璞本名冯钟璞,出身书香门第。

其父冯友兰是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

宗璞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60年代后长期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中外文化的滋养使得她“腹有诗书气自华”。

宗璞的作品有小说和散文,还有童话和译著.她算不得“多产作家",却是“多奖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等等。

宗璞住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7号冯友兰先生的老屋内。

这是一座青砖黛瓦的小院,号“三松堂”。

如今,房舍虽旧,仍能看出当年的格局:院中三棵松,室内万卷书。

宗璞生活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中,接触了众多的文化名家、巨匠,因此,知识精英是她创作的独特对象。

抗战时期,她随父南迁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八年。

这便是反映中国知识界抗日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丰厚的生活基础。

她在书中生动塑造了一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形象,深刻细腻刻画了他们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

说起创作,宗璞着实不易。

写《东藏记》时,她已病痛在身,写了七年,与疾患抗争了七年。

她曾有感而发,作了一支散曲:“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兵戈沸处同国忧.覆雨翻云,不甘低首,托破钵随缘走。

悠悠!造几座海市蜃楼,饮几杯糊涂酒。

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

”这亦正亦谐的散曲是她心境的写照,反映了作家的生命价值、灵魂皈依和坚强意志。

一天,宗璞住院了,她穿着病号服倚在床头,因高血压脸色潮红。

她忙着赶写《北归记》,累着了,血压高,头晕.朋友劝她不要太拼了。

她说:“放不下,小说里的故事和人物在脑海里翻腾,挥之不去,不写完睡不着觉。

”去年春夏时分,宗璞突然脑出血,这次病得危急,在重症监护室里熬了两周,又住了三个月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尤其是在早期传统中,“道”和“德”最早是分开来讲的。

“德”观念的产生当在原始社会,与氏族有关。

巴新生先生认为“德”观念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殷商时期的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西周君主的祭祀征伐、视察巡行即统治者的政行;春秋时期的道德观念即普遍的道德判断标准阶段。

“道”观念的出现当晚于“德”观念。

从原始语义上来分析,“德”观念最早为一种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为部族成员所共有。

而“道”观念的原始意义是所行的道路,也是一种普遍的观念。

可见,“德”观念同“道”观念在其产生的初始意义上,就有一种成长为普遍性的趋向,都具有成为普遍观念的可能性,这是它们最终走向抽象范畴的一个前提。

从字义上来考察,“道”从首从行,点明了人在“行”时,要时时抬头,或“仰首”“向外”,以“观察”或“体会”那高高在上的“天”或“天意”,从而保证天命得以践履;“德”从行从十目从一从心,点明了“德”之行首先乃是有“心”之“行”,应该时时注意问“心”,注意“向内”求索,反观自己的“行”是否是出自“内心”对“天”或“天命”的洞察。

相比起“道”观念,“德”观念更具体,距离人更近。

作为文化现象,在演变过程中,“德”观念逐渐成为“道”观念的体现。

如《国语·晋语》中载,晋厉公六年,范文子率晋军在鄢陵打败楚军后,针对晋厉公的“无德而功烈”,说:“吾闻之,天道无亲,唯德是授。

”天道是没有偏私,只把福命授给有德的人。

可见,天道的得以体现就是通过“德”。

西周时期“德”观念的使用总是与宗教的天命观相结合,“以德配天”即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表现。

可是到春秋后期,随着天命观的不断遭到怀疑,“天”的神学观念也不断被怀疑和剔除,逐渐向自然天道观转化,与之相配的“德”也便具有了天道自然的意义。

“德”逐渐成了“道”的体现。

于是,“道”是高高在上、供个体效法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德”则是“道”在个体身上的凝结和体现,“德”和“道”的关系套用柏拉图的话说是“分享”的关系。

也就是所谓的“月映万川”,即“一切水月映一月,一月摄一切水月”。

“道”成为统一的、普遍的,而“德”是个别的、分殊的。

最早将“道”和“德”连用,见于《易传》及《荀子》。

《周易·系辞》中也是道、德分言,惟《说卦》云:“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在这里“阴阳”、“刚柔”虽然是连着用的但表达的是两个词意,所以“道德”在这里也应是两词并举。

《荀子》中:“故学止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这里道德连用,可能本指道与德,连用成为一词。

汉代以后道德成为常用的名词。

(摘编自薛江谋《中国传统伦理视域下的“道”“德”关系探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传统伦理中,“道”和“德”最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含义不同,产生的时间也不同。

B.从原始语义上看,“德”观念和“道”观念都是普遍的观念,这决定了它们最终走向抽象的范畴。

C.从字义上考察,“道”注意“向外”求索行为是否践行天命,“德”则把目光引向人自身,比“道”更具体。

D.春秋后期,“以德配天”的情形发生了改变,“德”具有了天道自然的意义,“德”与“道”的关系更近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B项,“道”和“德”原始语义中的普遍性“是它们最终走向抽象范畴的一个前提”,不是决定因素。

【答案】 B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德”观念是发展变化的,例如巴新生先生将“德”观念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德”的内涵有所不同。

B.文中引用范文子的话“天道无亲,唯德是授”,是为了证明“德”观念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了“道”观念的体现。

C.在作者看来,“德”与“道”的关系就是所谓“月映万川”,这里“月”相当于“德”,“万川”相当于“道”。

D.“道”“德”在《易传》及《荀子》中连用,此时还应该是两个词,汉代以后才成为一个常用的名词。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C项根据原文,“月映万川”中“月”相当于“道”,万川之中的“水月”相当于“德”。

【答案】 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观念最早为一种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为部族成员所共有,由此可知,“德”观念当产生于原始社会,和氏族相关。

B.“道”从行从首,“德”从行从十目从一从心,这说明“道”观念和“德”观念都与“行”有关,但“德”更倾向于关照人的内心。

C.春秋后期,由于人们科学认知水平的提升,天命观不断遭到怀疑,“德”观念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德”衍化成了“道”的体现。

D.“道”是高高在上、供个体效法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德”是“道”在个体身上的凝结和体现,二者是一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由于人们科学认知水平的提升”于文无据。

【答案】 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百家落马卫巍老于闯当前最想干的一件事就是写本《百家落村志》,这个想法他在三十年前就已酝酿好了。

老于闯对自己的文笔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他是百家落村公办小学的首任校长,当然,也是最后一任。

在他将要退休的前一年,这所学校被迁到山下与另两个村子的学校合并了。

三年前老伴去世之后,老于闯最喜欢做的就是看山、看云。

孩子们在外面城市里安了家,这个催那个催的让自己去城里享福。

老于闯心想:百家落就不能享福?百家落的天蓝着呢,水清着呢,空气新鲜着呢!所以,他还是留在了村子里。

陪老于闯看山看云的还有李老拐。

李老拐一本正经地说:“你说百家落这些人说没怎么就没了呢?百家落没人,还能叫百家落吗?老张头被他儿子接到城里住了,说是等死了之后会烧成一把灰,然后往大海里一撒……他永远也回不来了。

老冯跟着儿子搬出百家落好几年了,不知现在死了没有?”老于闯有些伤感,眼前的云彩变得模糊朦胧起来,山风吹过,这些云朵便飘远了。

他叹口气说:“这些人也是云彩啊。

”两个人默不作声了。

老于闯在想《百家落村志》开头第一句话怎么写呢?文要开篇,这头一句是最难的。

老段也来了,有些兴奋地说:“那件事情我想好了,就那么办!”李老拐也凑过来说:“咱们哪天把事办了?”老于闯说:“后天吧。

”说来也怪,在百家落举村要办事儿的前一天,老于闯的脑子里突然冒出来开写村志的灵感,说是灵感,其实是一种念头,说念头吧,又像是盼头。

盼什么呢?老于闯自己也不清楚。

百家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本来没什么可写的,但真要把村志写好,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短短的几句话,薄薄的一本书,白天思夜晚想,终于小心翼翼地开了头:百家落,明洪武年三月迁徙而至,时有姓氏四十五家,人口九十有余,故称百家落村。

老于闯的思绪打开了,那些遥远的记忆像洪水一样滚滚而来。

在开笔之前,他到祖坟上烧了纸。

那些打着卷儿的灰屑从坟头上直腾腾升起来。

老于闯突然看见了他早已作古的祖父和父亲,他们的脸颊有些温润,像是在大山深处复活而至。

老于闯觉得要是祖宗有灵肯定也会为有一本百家落村志而欣慰。

一个村子传承四百年,历经了多少风雨坎坷?一个只有九十来人的小山村能这么多年延续下来,足可证明这是祖先早就选好风水宝地。

老于闯在发黄的笔记本上洋洋洒洒挥毫文字,半天时间至少写了五六千字。

办事儿的日子来了。

赵秀花、老庞头、李老拐、老于闯,几个人结伴到老段家去。

村里只有老段家羊圈里还有一只山羊羔。

老于闯说:“今年除夕,咱几个老家伙聚在一起杀只羊过个年,也算让整个百家落热闹热闹。

”这几个人都进了羊圈。

老庞头攥着绳子,慢慢地靠近那小羊羔。

说是小羊羔,其实长得肥壮结实,满身的毛就像盖上了一层雪。

它的眼睛明澈清凉,好奇地看着老庞头。

当老庞头把绳子搭在羊羔身上的时候,它才明白过来怎么回事。

它轻轻一跃,跳起一轮弯弯的月光,轻而易举地挣脱了老庞头,并且一头把老庞头顶出去了。

赵秀花赶紧攥着刀子,会同老段和李老拐慢慢呈合围之势把羊羔包抄起来。

他们猛地往前一扑,但身形尚未落地,羊羔又是一跃,它越过李老拐和老段的头顶稳稳地跳上墙头,然后身形一晃冲到了山路上。

“快追!”老于闯大喝一声,率先追了上去。

紧接着,老段、李老拐、老庞头都跑出了院子。

赵秀花一手拿刀也紧赶了过去。

这只羊羔简直把老于闯这帮人的肺给气炸了。

“追!咱跟着它一直向山上跑。

”于是,老于闯带领大家向山顶爬去。

他们来到山顶时,羊羔正对着远山怔怔出神。

路在脚下,而世界却在远方。

羊羔它回头看了看,眼睛里漾起溪水般的一抹清澈,然后冲着太阳沉落的地方奋力一跃。

老于闯扑通坐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大家伙静静地站在那儿沉默不言。

山头飘来夕阳的火红之色,映照着每个人的脸颊。

老于闯说:“过了年大伙都散了吧……”他心里想,《百家落村志》是写不成了。

大家都不言语。

“再住在这里就没什么意思了。

”老于闯站起来拍了拍老庞头、老段和李老拐的肩膀,又冲着赵秀花说:“走吧,咱下山!”(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布局精巧,先写几个老人家商量定下“百家落举村要办事儿”,后文才表明原来是要宰羊过年,这里制造悬念,使情节波澜起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人物描写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灵活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百家落村有谋略、有使命感的“领头羊”老于闯的形象。

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富有乡土气息,如“百家落的天蓝着呢,水清着呢,空气新鲜着呢”写出了百家落的幽美宁静,这正是几个老人不愿离开百家落的原因。

D.小说语言富有意蕴,耐人寻味,如文中老于闯感慨“这些人也是云彩啊”,这里的“云彩”暗喻那些离开百家落,不得落叶归根的老人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A项文中制造悬念并没有起到“使情节波澜起伏”的作用;B项“有谋略”过于拔高;C项文中只说老于闯爱看云,其他几个老人是否因环境幽美而不愿离开百家落,于文无据。

【答案】 D5.小说重点叙述了百家落几个村民追杀“羊羔”的情节。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羊羔”这个物象的作用。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的作用,“羊羔”这个物象的作用,需要结合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文本的谋篇布局等方面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